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5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简答题1.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③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⑤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2.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支出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GDP=C+I+G+(X-M)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⑤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间接税为什么要计入GDP?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也应视为成本,所以间接税要计入GDP。
5.简述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有何不同?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量的变化,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6.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GDP的核算方法?1.生产法,它是按“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价值增值之总和”的原理来核算国民收入的。
用此方法和算时,各商品和劳务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全部扣除,只核算本部门的增加值,然后将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
2.收入法,它是将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分别所得到的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在生产中的所得相加。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
3.支出法,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答: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国民收入唯一地由总需求决定,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如果总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就上升。
为了减少非计划存货投资,将实际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厂商就会缩减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如果总需求增加,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计划存货投资就会减少。
为了将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有关厂商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另外,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社会资原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供大于求。
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闲置的资源会逐渐得到利用,但资源的价格往往不上升,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不变,进而价格保持不变。
因而,国民收入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但一般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
由于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通过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的调整达到均衡。
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答: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
一是货币的交易动机,指公众为应付正常的交易(即购买支出)而持有货币,产生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间隔。
二是预防动机,指公众为了应付非正常情况的交易而持有货币。
它产生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三是货币的投机动机,指为了避免由债券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是为了在未来购买收益率高于当期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关系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单个经济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国名收入(产出)决定理论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采用个量(单项数值)分析方法宏观经济: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联系:相互补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2.GDP 统计注意事项: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最终产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衡量。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五、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GDP 衡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第一,GDP不能衡量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
第二,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GDP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三、IS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若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
2、储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储蓄增加,IS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反之,就要向右移动。
3、政府支出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反之,则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4、税收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各个组合的分析第一种: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简答题By坤哥1.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2.什么是名义GDP、实际GDP,及其关系。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总水平3.什么是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比率。
决定因素: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
4.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上升,则IS曲线向右移;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向左移。
储蓄增加,则IS曲线向左移;储蓄减少,则IS曲线向右移。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也会使IS曲线向右移。
政府增加一笔税收,税收增加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会使投资减少所以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5.什么是“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不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6.LM曲线的移动名义货币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7.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主要取决于那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8.简述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时,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LM垂直,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债券价格很低,所以人们会将所有货币去购买债券。
IS曲线水平,说明投资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所以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变动。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1.国内消费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消费要素所消费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P3672.名义GDP〔货币GDP〕:是用消费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是从前某一年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P3764.平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平衡产出。
P3825.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局部的比率。
P3846.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试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本钱。
P4107.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平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P4158.LM曲线的含义:满足货币市场的平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r的关系的曲线。
此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平衡的。
P4259.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会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此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降时出现损失。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陷阱”。
P42210.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4391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指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存在着政府根底私人投资的问题P44112.自然失业率:是社会经济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第一81、国内生产总值中就是否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29答:GDP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GDP就是最终产品价值得总与,但最终产品价值中包括中间产品价值与新增价值两部分,从这个意义讲,中间产品得生产也纳入到GDP得核算体系中,统计实践虽然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价值,就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2、购买一辆旧车得费用就是否计入当年得GDP,为什么?29答:购买一辆旧车得费用不计入当年得GDP。
GDP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市场价值总与。
这里要指出就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得,而不就是新售卖得价值.旧车一般认为不就是新生产得,它得(即二手车)得价值在它就是新车被售出时已经计入过G DP了。
购买一辆旧车得费用不计入当年得GDP。
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得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 增加要多一些?29答:不能。
GDP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市场价值总与.这里要指出就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得,而不就是新售卖得价值。
该公司对GDP创造得作用表现就是瞧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就是卖掉了多少汽车。
多卖掉一些还就是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还就是少一些,而不会使CDP生产发生变化。
4、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得区别46答: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最终产品与劳务价值总与。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GNP)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得国民生产最终产品与劳务得价值总与。
两者得统计范围不同。
GDP就是按国土原则计算得,只要其经济活动就是领土范围内,不管就是本地居民还就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就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得,只要就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就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5、政府转移支付与购买普通股票得价值就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43答:两者都不能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只就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得货物或劳务得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购买股票只就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投资,但不就是经济学意义上得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6、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得利息应计入GDP?53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公司,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就是提共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而已公司债券得利益可以瞧做资本这一要素提高生产性服务得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
1.举例说明在经济学中流量和存量的区别和联系,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答:存量指某一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2.简述乘数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答: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所需条件:1,经济中存在生产力的闲置(失业、开工不足)2,价格水平不变(工资不变、物价不变)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无限4,由于总供给无限,均衡水平由总需求决定——总需求分析法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答:错.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MPC<1是对的.b)APC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MPC当消费大于收入时APC>1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4.简述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
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
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5.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1、政府的最高限价有什么影响?答:政府最高限价的后果是:过度需求;(1分)出现消费者偏好;(1分)政府偏好代替消费者偏好;(1分)可能出现黑市;(1分)从长远来看,还会限制供给量;(1分)政府卷入微观经济活动中。
(1分)2、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1分)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1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1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1分)以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等。
(1分)3、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1分)还包括厂商的生产技术水平、(1分)投入要素价格、(1分)其他商品的价格、(1分)厂商对价格的未来预期以及市场上厂商数目、(1分)税收和补贴等。
(1分)4、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
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答:错误。
(1分)这种观点没有区别出需求与需求量。
(1分)在某一价格下,供大于求,价格有下降的压力,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在此价格下供求平衡。
(2分)价格下降之后影响的需求量,而不是需求。
只有需求增加之后,价格才可能回升。
(2分)5、说明企业如何根据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定价。
答:企业是追求最大利益的主体.许多企业希望通过价格的调整能为其带来更多的收益. (1分)(1)如果企业的商品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就会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增加. (2分)(2)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就会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减少.因此,对富有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降价措施. (2分)(3)如果企业的商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就会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减少.如果价格上升,需求量进而转化而成的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就会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就会增加.因此,对缺乏弹性的商品应该采取提价措施. (3分)6、试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有何区别?答: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
1.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的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同类报酬。
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的报酬和支付给国外的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测量值。
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的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
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的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开放度越大,用GDP作为测量收入的重要性也越大。
此外,由于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的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的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是经济中就业潜力的一个较好的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的是东道国的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的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3,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答:产出指GN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例如长期来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万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中间产品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一、解释GDP的含义,并说明核算GDP常用的两种方法和路径?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核算GDP常用的方法有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其中支出法为:GDP=居民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而收入法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出+折旧。
二、试说明制定财政、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挤出效应?1、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2、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3、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以下四方面: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跟什么有关系,而其斜率大小与他们对应的效果有什么关系,怎样的斜率其效果最好,并说明影响LM曲线和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1、财政政策:在LM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其效果越小,如下面a、b图所示;在图形上,收入应从y0增加到y3,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因为如果收入要增加到y3,则须假定利率r0不上升,但利率一定会上升,因为IS曲线向右移时,国民收入增加了,因而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供给不变(LM不变),因而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要求利率上升。
2、货币政策: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变动就越大,反之,效果越小,如a图所示。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如b图所示。
1.什么就是投资乘数?为什么有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指收入得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得投资支出得变化得比率。
最初投资增加(店主买玻璃)会引起相关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得连锁反应,从而使最后国民收入得增加量大于最初投资得增加量。
这种过程被称为“乘数效应”.2。
我国消费不足得原因就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刺激消费?平均消费倾向就是递减得,边际消费倾向也就是递减得措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得费用减除标准,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3.分析投资与利率得关系?i=e-dr 投资由投资预期利润率与资本市场贷款利率决定,投资得预期利润率既定,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贷款利率既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同向变动。
4.什么就是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得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得现值之与等于这项资本品得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得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得收益,因此,它也代表该项目得预期利润率。
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得价格会上涨,由于资本品价格上涨而被缩小了得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边际效率.5.什么就是IS曲线与LM曲线?如何推导?6.IS曲线:符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得收入与利率之间函数关系得曲线。
推导:产品市场均衡就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均衡条件为:i=s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得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得曲线推导: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L= L1+L2 = ky – h r7.什么就是货币需求函数?分析货币供求与利率得关系.L= L1+L2=ky-hro 35\36PPT8.IS曲线得斜率由什么决定? IS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IS曲线得斜率取决于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得斜率.—1-C’/Dﻩ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i• ki储蓄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y= ∆s •ki政府支出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g •kg政府税收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GDP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正确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理解:第一,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的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三,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六,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3,4,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课本452根据IS LM模型推导,如图6—22(a)和图6—20(b)所示。
图6—22(a)为IS LM;图6—22(b)表示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为1P时,此时的LM曲线(1P)与IS相交于1E,1E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1Y和1r。
将1P 和1Y标在图6-22(b)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D点。
现假设P由1P下降为2P。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右移到〔2P〕位置,它与IS的相交点为2E点,又可在图6—22〔b〕中找到2D点。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变化。
它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后者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研究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和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例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投资。
2. 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关注总物价水平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
3. 失业和就业: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包括失业率、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等因素。
4. 货币和货币政策:分析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5.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跨国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等因素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6.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经济扩张和衰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旨在了解经济的整体表现,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问题2: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对我们重要?宏观经济学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方面:1. 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政府可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2. 企业决策:企业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以做出决策。
宏观经济学可以提供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测和解释,帮助企业调整生产和投资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3. 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分配,帮助我们了解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效率。
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
4. 个人理财:宏观经济变化对个人和家庭的购买力、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了解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个人做出理性的理财决策,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总之,宏观经济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变化,为政策制定、企业决策、资源配置和个人理财提供指导。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2)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3)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MPS=12、什么是LM曲线的三大曲线的三大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答: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也成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3、简述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
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则挤出效应小。
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营销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4、为什么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益。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答: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是因为这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所得到的收入。
公司发行债券是为了筹集资金来投资生产,而债券持有人则是为了获取债券利息收入。
这种利息收入是通过生产性活动获得的,因此应计入GDP中。
答:用增值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首先需要将所有生产活动的价值加总,然后减去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
这个差值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具体来说,增值法将国内生产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生产、加工和销售。
在每个阶段,企业都会增加产品的价值,这个增加的价值就是增值。
将所有企业的增值加总,就得到了国内生产总值。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一批产品,这批产品的总价值是100万元。
在生产过程中,工厂使用了价值为20万元的原材料和服务。
那么这批产品的增值就是80万元。
将所有企业的增值加总,就得到了国内生产总值。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过度借贷和外汇储备不足等问题。
2.简述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实施方式。
142答: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
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是相反的,即政府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以抑制通货膨胀或缩小财政赤字。
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支出、税收和借贷。
政府支出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或社会福利来刺激经济,税收可以通过减税或增加税收优惠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借贷则是通过政府借款来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发展。
3.简述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其实施方式。
142答:货币政策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两种类型。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扩张性货币政策则是相反的,即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或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三种: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开放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销售国债等有价证券来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简答题一、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而不用名义GDP?答:1.真实GDP按照不变的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名义GDP按照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2.经济学家计算GDP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
由于真实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
这样,真实GDP是比名义GDP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
二、为什么一国的GDP多是人们所希望的?举出一个增加了GDP 但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的例子。
答:1.一国有高的GDP是人们所希望的,这是因为GDP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一般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高的GDP意味着国民可以享用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2.但是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唯一重要指标。
对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某些东西(如闲暇、环境质量)并没有包括在GDP中,所以一国的GDP 增加了并不意味着该国的GDP是人们所希望的。
例如,限制污染的法律实施将减少GDP,如果减少整治污染的法律,即使GDP会高些,但是污染会使社会福利下降。
又例如,地震的发生通过增加清理、维修、重建费用的增加将提高GDP,但是地震会减少社会福利的,人人避而远之。
三、用货币数量论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答:1.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
2.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所以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M)时,它就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
3.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产量(Y)主要是由要素供给(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及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特别是由于货币是中性的,所以它并不影响产量。
4.在产量(Y)由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M)并引起名义产出价值(P*Y)发生同比例变动时,这些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P)上。
5.因此,当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回答:1. 什么是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
2.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当供应的货币多于市场上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时,人民购买力下降,价格上涨。
3. 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指的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
4.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投资和技术进步等方式实现。
5.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它旨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稳定的货币价值。
6. 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政策。
它旨在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7. 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包括经济扩张(高景气)、经济衰退(低景气)和复苏等阶段。
8. 什么是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以上是对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的回答。
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系统整体运行与发展的学科。
下面,我将简要回答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常见问题。
1. 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2. 请解释一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降低储蓄的实际价值、扭曲资源配置等。
3. 什么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处于劳动年龄且正在寻找工作但暂时未能找到工作的人口与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是一个衡量就业状况的指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和经济状况。
4. 请解释一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的整体需求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
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资源分配。
5.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通常通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率来衡量。
6. 请解释一下供给与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是指在市场上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常,供给曲线呈现上升趋势,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也随之增加。
需求曲线是指在市场上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常,需求曲线呈现下降趋势,即价格上升,需求量随之减少。
7. 请解释一下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不断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一般包含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萧条期等不同阶段。
宏观经济学简答汇总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整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支,关注经济的总体活动,例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与产出、就业与失业、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等。
为什么国民收入会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以及生产率的提高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经济产出和收入水平的增加。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需求过热、供给不足、货币发行过度等。
政府如何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货币政策包括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何不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市场供求关系等。
而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行为和变化。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总体产出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与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相关。
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政策有何指导作用?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分析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工具。
通过了解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经济变化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宏观经济学的局限性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体系,因此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和变量。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可能较为复杂,因此宏观经济学的预测和政策建议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简答题
1.国民收入的基本总量有哪些?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NN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到的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五个总量的关系:GNP-折旧=NNP
NNP-间接税=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2.什么事周期性失业?可能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短期中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短期失业
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
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
凯恩斯用缺口紧缩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
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分析图)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
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3.什么是自然失业?自然失业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分为:
(1)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事业
(2)求职性失业:工人不满足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性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4)技术性失业: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5)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6)古典失业:用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4.什么是总供给曲线?有哪三种不同的情况?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
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P267-268
①“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a-b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明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
下,总供给不断增加。
这是因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b-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
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因此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③“长期总供给曲线”c-d,垂直于横轴的垂线,表明无论价格如何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在长期中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5.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与经济发展有何区别?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
区别:前者以发达国家为对象,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为中心,成为增长经济学。
后者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已从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为中心,成为发展经济学。
这种区别的产生时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不同,在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的作用,即凯恩斯主义占主流。
但在现实中,发展经济学并没有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成功,无论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家干预经济的改革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这样,发展经济学陷入了困境,逐步预增在问题溶合。
同时国家干预所引起的问题,是人们重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于是新古典学派的传统在增长问题研究中成为主流。
6.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
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第六,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7.按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可分为哪几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特点: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特点: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特点: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在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第四,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在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有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理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
8.什么是通货膨胀?衡量的指标有哪些?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尔持续的上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
公式为:物价指数=∑Ptqt/∑P0qt*100%
三种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食价格变化的指标(2)批发物价指数:衡量各个时期生产资料(即资本品)与消费资料(即消费品)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与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
这三种物价指数都能反映出基本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但由于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数值并不相同。
在这三种指数中,消费物价指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都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
论述
P256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总需求曲线向上方移动,即从AD移动到了AD1,表示总
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即从AD移动到AD2,
表示总需求减少。
当总需求为AD0时,决定了国民收入
Y0, 当总需求为AD1时,决定了国民收入Y1,Y1>Y0,这
就说明由于总需求水平由AD0增加到AD1,而使均衡的
国民收入水平由Y0增加到Y1。
当总需求为AD2时,决
定了国民收入Y2,Y2<Y0,这就说明由于总需求水平由
AD0减少到AD2,而使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由Y0减少到
Y2。
总需求变动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总需求的变动是由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
P263 IS-LM模型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即I=S,LM曲
线上任意一点都是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IS
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在E点上则是两种市场的同时均衡,这时决定了利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
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水平为Y0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
2.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自发总需求变动会引起IS曲线移动,从而就会使国民收入与利
率变动。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IS曲线向
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自发
总需求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民收入减少,
利率下降。
(加图的分析)
即分析的是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货币量变动会引起LM曲线移动,从而就会使国民收入与利
率变动。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
右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货
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国民收入减少,利
率上升。
(+图分析)
即分析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P253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当不
考虑总供给这一因素时,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就是由总需求
决定的。
45°线表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AD0代表总需求水平,
ADO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AD0与45°线相交与E,就对了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
在Y0之左,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国民收入如箭头所示要向Y0增大;在Y0之右,总需求大小
于总供给,国民收入如箭头所示要向Y0减少;只有在Y0时
国民收入既不增加又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
这是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P269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
加,而价格水平不变;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
格水平也不变。
即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
只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图分析
2.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
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也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即总需求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图分析
3.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下,由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价格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总需求的减少会使价格水平下降,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
即总需求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
+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