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的哲思——人类理性的导引(高怀民)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易经的起源朋来文化中源学馆原创转载请注明易经的起源与探源提到《易经》,国人自然会联想到风水、卜卦、算命之类,离民众生活最近的,也莫过于此类最实用的日常生活所需。
古人云,化民成俗,日用而不知。
大概指的就是这一类型。
然而要谈到《易经》,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这些日常生活中最通俗的实用主义就不够用了。
所以,《易经》的起源就成为学习研究者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通常所讲的占卜、择吉、算命、风水之类的,大概可以归于易术一类。
所谓易术,就是古人根据易理推演出趋吉避凶的实用技术而已。
当今许多易经大师,大多应该归于此类。
之所以称为易经大师,倒不在于他们真的能讲解《易经》本身,而事实上很多次此类大师从本质上将应该叫做“易术大师”。
易学博大精深,涵盖易经与易术。
能讲解《易经》经典本文的可称为“经师”;能运用易术为人解忧排难者则为“术士”。
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戴高帽子,所以易术大师升级为易经大师,大概也是不能免俗之举吧。
譬如牛毛,虽然于牛而言无足轻重,但毕竟也出自于牛身上,易术虽然浅显,终究也算是易学中的一个分支流派吧。
所以,研究易经的起源,必然绕不开卜卦算命之类的巫易之术。
《易经》的起源,虽说可以推溯道伏羲时代,然而《易经》成书,应该从春秋时期的孔子算起比较科学。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成为华夏上古文明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其功绩不容抹煞。
特别是对于《易经》的编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之后,《易经》成为“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地位才稳固下来,并成为后世汉唐宋明各代科举考试之根本经典,厥功至伟。
因此,作为经典文本的《易经》,当从孔夫子时代算起比较公允。
孔子之前,易经就存在。
伏羲一画开天,观龙马河图于孟津而画先天八卦,开启文明曙光。
神农氏跋山涉水尝百草,开创连山易之学,造福千秋万世。
轩辕黄帝肇启人文始祖开创归藏易,其功勋伟业至今不灭。
周文王困羑里城中演易有得,开创后天八卦,亦为易学之终结者。
所以,研读易经者,此华夏文明之演进更迭自不能忘,易道之更替创新亦不能忽略。
德音易经风水培训课程资料——梁世民老师主讲第一课何为《易经》一、《易经》是群经之首这是一部既古老又神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的书,它就是神秘的《易经》,也称为《周易》。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流传下来的一部世界奇书,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它讲的内容是宇宙的客观规律,什么是宇宙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存在。
如果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都不是客观规律。
我们看日落月出、月落日出、太阳和月亮的昼夜交替、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还有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运行,都有其客观的规律,一切生物都有其客观的规律,生老病死这就叫做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易经》说的就是客观规律。
《易经》对我们人生有什么意义?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他。
《易经》是儒家的经典,故称为经,为六经之首。
《易经》又称为本经,是殷商到周朝的一部集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宗教等于一体,以数、理、象、占窥测宇宙之谜的至广至大的占筮形式的著作。
数千年来,《易经》对中国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文化思想的三大流派——儒家、道家、墨家以至于诸子百家皆无不以《易经》为其基本理论和依据。
历代探索《易经》者甚多,从先秦到近代,注释发挥《易经》之著竟有三千余部,浩瀚的易林形成了中国的易学史系统。
《周易》以其博大精深和对中国文化,科技史无前例的影响,称为群经之首,诸籍之冠。
二、《易经》的两大功能那我们学习《易经》有什么用,《易经》有大量功能,第一是认识论;第二是方法论。
认识论:用《易经》所揭示的宇宙的客观规律去认识社会、宇宙、人生、自然、比如我们现在搞预测、占卜就是认识论,预测人和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就是用易学的提供的方法去处理、解决一些问题。
唯物辩证法中提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是易学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易经》智慧《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其博大精深,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熔铸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催生了阴阳相济、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造就了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历史哲学,孕育了保合太和、穷变通久的东方智慧。
《易学哲学史》(原创版)目录1.《易学哲学史》概述2.易学哲学的起源和发展3.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4.易学哲学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正文《易学哲学史》概述《易学哲学史》是一部关于易学哲学的历史和理论的研究著作。
易学哲学,又称周易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
易学哲学起源于远古时期,是我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易学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易学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伏羲时代,伏羲创立了八卦,被认为是易学的开端。
后来周文王被囚禁羑里,他在狱中对八卦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创立了 64 卦,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周易》。
周易的成书,标志着易学哲学的正式确立。
自周代开始,易学哲学逐渐成为我国哲学体系的核心。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的董仲舒、京房,再到唐代的孔颖达、李淳风,以及宋代的朱熹等,历代学者对易学哲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发,使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
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人合一:易学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天道的制约。
2.阴阳五行:易学认为宇宙万物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阴阳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3.变易:易学认为变化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变易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适者生存。
4.中和:易学主张中正之道,强调事物要保持平衡和谐,过于极端的行为和思想都是有害的。
易学哲学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易学哲学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古代哲学、道德观念、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易学哲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管理者的第一课
有些民族,可能一下子便归之于“神”,认为神主宰一切,所以宇宙显得十分有规律。
伏羲氏并没有这样想。
他只是体会到:万物变动不居。
宇宙万有无一物不在变动,大概有一种强大的动能,在驱使万物变动不息吧!中国人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宗教,和伏羲氏这种态度,应该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不走宗教的途径,却能够一下子便走上自然法则的大道。
那个时候并没有文字,他无法使用文字来记载这种“有一种巨大的动能促使万物变动”的念头,只好用手在地面上,画出一个最简单的符号“一”,来代表他的想法。
高怀民先生形容这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符号,乃是我中华名族哲学思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成为枝繁叶茂的易学。
他说:“伏羲氏当时如何称呼这个符号‘一’,我们不敢妄言。
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符号的重要性后,便称呼它为‘太极’。
”
不过,伏羲氏很快就看出单靠“一”这个大动能,并不足以说明宇宙万物变动的道理。
如果太阳从东方被大动能拉起来,又被大动能推向西方,那么,就会每天有一个太阳由东方升上来,从西方落下去。
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太阳?东方、西方的太阳库,岂不也大得惊人?衡诸实际状况,实在没有这种可能性。
潮水向上涨,然后向下落。
上涨和下落的,是同样的潮水。
会不会上升和下降的太阳,也是同一个太阳呢?
树木成长之后,枯萎而死。
新的树苗从附近长出来,又逐渐成长茁壮,终至死亡。
这些树木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今年的春、夏、秋、冬,是去年的重现,抑或是崭新的一环?。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作者简介:温海明(1973-),男,福建三明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副院长,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博士,北京,100872。
从“心物一元论”看《易道宇宙观》温海明摘要:马宝善《易道宇宙观》一书明确提出“心物一元论”,对于阐发易道哲学和周易象数逻辑研究做出了独到的理论贡献。
本文从心物一元论的角度,对《周易》从太极到阴阳、四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心物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诠释,说明了基于心物一元的时空统一、时空相互转化的关系,阐释了心物一元论下心如何认识物的问题,分析了本体论上有与无的关系,演绎了河图洛书和“精、气、神、道、阴阳”五大本体展开的象数逻辑系统。
文章强调了心物融通的几微是融合心物的根本状态,是认识心物不分的根本起点,基于心物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有助于突破今天周易研究界象数与义理两分的状态,开创周易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易道;心物一元;宇宙观;对应统一;象数逻辑马宝善先生在他的《易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一书中建立了独特的“易道宇宙观”和“象数逻辑”思想体系。
在今天研究易经哲学的成就当中,能够深入阐发“易道”,尤其从象数逻辑的角度加以阐发的著作少之又少,马先生的“易道宇宙观”独树一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易道学说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得到了当世大儒李学勤先生和成中英先生的高度肯定,如成中英先生认为马著“将是一本稀世而传世之作”[1]。
书中提到“如果你以‘心物一元’的思维方式去阅读本书,那就会产生一通百通的效果。
”[2]本文主要由此出发,从书中贯穿始终的“心物一元”论的角度,对其象数逻辑的理论体系做一个分疏和评论,以期说明我理解的马先生“易道宇宙观”的重要理论贡献和创造所在。
在学界重提周易的象数逻辑研究,对于推动象数作为周易研究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周易自古就有象数学与义理学之分,但真正像今天学界这种象数与义理之学剑拔弩张的状态,历代少有,因为古人学习周易,通常都是既学习象数,又学习义理,很难把象数和义理截然两分。
读书心得——释《庄子刻意》中的“导引”2017 年,笔者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调查与数据库建设》研究的需要,开始对古代导引资料进行分类收集和整理。
其间,读到《庄子·刻意》中“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一条材料,知其中“导引”系目前已知在文献中所见最早的“导引”之文。
可谓“导引”的典源。
而关于它的解释,主要有成玄英的“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及旧题“李云”的“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1]这两种解释影响甚大,为学界所共知。
但严格说来,它们均系随文作解,并非专论,故上述“导引”的意义实际仍有讨论的空间和必要。
于是,笔者开始考虑利用近来词汇学领域中出现的较新成果,对其进行重新阐释,且以为这样做或有裨于推进理解战国时人对导引的看法。
而近期反复研阅有关资料,终有较为肯定之结论,但未有十分把握,故在此提出拙见,祈与前贤时彦共探。
1 《庄子·刻意》中的“导引”是一个词组从词汇学的角度考虑,解释一个双音形式的意义,可以首先从判断它是词还是词组开始。
而在这方面,词汇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一些比较稳妥的方法。
如张永言先生在《词汇学简论》中谈到“词的分离性问题”时曾说:“所谓词的完整定形性是指词的所有组成成分具有共同的语法上的定形,所谓词组的分割定形性是指词组的每个组成成分具有各自的语法上的定形。
这就是说,在词里头,语法的定形是一次实现的;在词组里头,有几个组成部分,语法的定形就可能分几次实现。
例如,英语的hilltop 的复数只能是hilltop-s,而(the)top of(the)hill 的复数则能够是(the)top-s of (the) hill-s。
”[2]而董秀芳先生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她说:“语法上,复合词组成成分不可分离,内部不允许句法操作,要符合‘词汇完整性原则'。
理性的哲学定义理性的哲学定义:理性是人类具有的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志和能力,是哲学从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中发现出来的,主宰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事物。
理性的哲学定义是哲学产生的关于理性事物的命题判断知识或真实的信念。
哲学是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
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是具有发现实体和产生知识这两种末体事物能力的本体事物。
理性是哲学从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这个本体事物中发现出来的主体事物。
主体是存在、运动、变化、事情和行为的主宰者或统帅者。
存在、运动、变化、事情和行为是主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逻各斯、奴斯、智慧、真理、命运、灵魂、理性、人性、绝对、必然、心灵、精神、意志是西方人表述主体事物经常使用的词语概念。
天、命、纲、常、大、极、道、德、理、神、性、心、意是中国人表述主体事物经常使用的词语概念。
主体事物是来源于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这个本体事物的末体事物。
全面认识和掌握主体事物需要严格区分本体事物和主体事物,需要确定主体事物的来源、组成要素和各种存在形式。
人们在发现主体事物和获取主体事物知识的活动中经常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本体事物和主体事物误认为是同一个事物,另一种是把处在不同事物载体中的主体事物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哲学在发现和克服这两个认识错误的基础上,从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中发现和抽象出了主体事物,产生了关于理性主体事物的‘邻近的种加属差’方式的哲学定义。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reason)概念源于古希腊语的逻各斯(λόγος)。
据英国语义学家奥格登和理查兹考证,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逻各斯这个词。
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天地万物具有的一种隐秘的智慧或理性,是统帅世间万物生灭变化的根据或规律,也是每个人进行生存活动的依据。
根据人们的约定俗成,逻各斯是主宰万物运动和人类活动的一般主体事物,智慧或理性是主宰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个别主体事物。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认为:逻各斯包含内在的和外在的两个部分,内在的逻各斯是理性和本质,外在的逻各斯是传达理性和本质的言说。
大陆出版易学书目(1978~1997) 大陆出版易学书目(1978~1997)1.《周易探源》(李镜池著)北京:中华书局19782.《周易大传今注》(高亨著)济南:齐鲁书社19793.《周易杂论》(高亨著)济南:齐鲁书社19794.《周易思想研究》(张立文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5.《周易尚氏学》(尚秉和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6.《周易通义》(李镜池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7.《周易新论》(宋祚胤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8.《周易参同契新探》(周士一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9.《周易浅述》(<清>陈梦雷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0.《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北京:中国书店198411.《周易古经今注》(高亨著)北京:中华书局198412.《科学无玄的周易》(沈宜甲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3.《易学会通》(苏渊雷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4.《周易大传新注》(徐志锐著)济南:齐鲁书社198615.《周易概论》(刘大钧著)济南:齐鲁书社198616.《周易纵横录》(唐明邦等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17.《周易译注与考辨》(宋祚胤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8.《易图的数学结构》(董光璧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周易本义》((宋)朱熹注)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20.《易卦浅释》(沙少海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1.《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2.《周易讲座》(金景芳讲述)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23.《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24.《宋本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孔疑达疏)北京:中华书局1988 25.《易经今译》(孙振声编著)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26.《周易卦爻辞通说》(钱世明著)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27.《周易经疑》((清)阮元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28.《船山全书》((明)王夫之著)长沙:岳麓书社198829.《周易集解》((清)孙星衍著)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30.《周易秘义》(黎子耀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31.《读易会通》((法)丁寿昌著)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32.《泰轩易传》((清)阮元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33.《周易要义》((清)宋书升著)济南:齐鲁书社198834.《易象通说》(钱世明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5.《周易新讲义》((清)阮元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36.《河图洛书解析》(孙国中主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7.《周易导读》(黎子耀著)成都:巴蜀书社199038.《周易通说》(刘正、杨冰编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39.《易数钩隐图》((宋)刘牧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0.《易经白话新解》(孔日昌编著)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41.《中国文化之本源》(应鼎成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42.《周易述》((清)惠栋著)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43.《中国医学与〈周易〉原理》(黄自元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 44.《诚斋易传》((宋)杨万里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5.《易经十六讲》((美)钟启禄著)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46.《大易探微》(金文杰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 8847.《白话易经》(南怀瑾,徐芹庭译注)长沙:岳麓书社198848.《〈周易〉与现代经济科学》(周豹荣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49.《河洛精蕴》((清)江慎修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50.《周易本义》((宋)朱熹著)北京:中国书店198751.《东坡易传》((宋)苏轼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2.《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马济人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3.《周易稗疏》((清)王夫之,易图明辨,(清)胡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4.《易经求正解》(郭扬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 9055.《周易占筮学》(章秋农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56.《易学精华》((唐)李鼎祚等著)济南:齐鲁书社199057.《周易研究论文集(三)》(黄寿祺,张善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8.《周易研究论文集(四)》(黄寿祺,张善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9.《周易的智慧》(邓球柏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60.《周易新解》(欧阳维诚著)长沙:岳麓书社199061.《易理新研》(沈持衡著)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62.《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后蜀)彭晓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3.《〈周易参同契〉通析》(潘启明著)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64 .《周易阐真》((清)素朴散人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65.《周易象数图说》(段长山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6.《焦氏易林注》(尚秉和注)北京:中国书店199067.《周易阐微》(吕绍纲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68.《大众白话易经》(秦磊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69.《大众实用周易》(刘?哲著)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70.《周易阴阳八卦说解》(徐志锐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71.《医易会通精义》(李浚川,萧汉明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72.《周易古经白话解》(刘大钧,林忠军著)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73 《〈易经〉释疑》(沈子复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74.《易的占筮与义理》((日)金谷治著)济南:齐鲁书社199075.《易经新论》(周山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76.《周易与中医学》(杨力著)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 989 77.《周易经传异同》(宋祚胤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8.《周易通俗评议》(谭景椿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9.《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傅景华主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 80.《周易思想要论》(蔡尚思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81.《周易研究史》(廖名春等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82.《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83.《周易解题及其读法》(钱基博著)上海:上海书店199184.《〈易传〉今译》(徐志锐编译)沈阳:辽沈书社199185.《周易浅说》(谈嘉德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86.《古代名医解周易》(何少初编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 87.《易经精华》((清)薛嘉颖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88.《文明的生命力》(陈子斌著)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89.《周易系统》(韩连武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90.《周易入门》(吕美泉,吕绍纲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91.《易经》(徐澍,张新旭译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92.《易学大辞典》(张其成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93.《八卦与河图洛书破译》(田合禄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94.《周易与怀德海之间》(( 美)唐力权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95.《易经》((英)巴克特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96.《周易科学观》(徐道一编著)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97.《周易初阶》(袁庭栋著)成都:巴蜀书社199198.《周易集解》((唐)李鼎祚著)成都:巴蜀书社199199.《易经与祭祀》((日)吉野裕子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100.《生命与八卦》(田合禄,田蔚编著)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01.《周易的美学智慧》(王振复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102.《周易杂卦证解》(周善培著)上海:上海书店1990103.《易之哲学》(贾丰臻著)上海:上海书店1991104.《周易古经今注》(高亨著)上海:上海书店1991105.《周易全译》(徐子宏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06.《周易美学》(刘纲纪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07.《周易辞典》(吕绍纲主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108.《周易新探》(李大用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9.《大易论集摘要》(毕群圣主编)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0110.《易经传说》(杨复俊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11.《步入神秘的殿堂》(刘长允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112.《易图明辨》9(清)胡渭著)成都:巴蜀书社1991113 《八卦纵横》(李桦编著)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114.《易经与现代生活》(李英豪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115.《周易大辞典》(萧元主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116.《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程建军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117.《周易与现代管理科学》(段长山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18.《漫画周易故事》(李殿忠,谭晓春编绘)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119.《巧解周易》(王启铭编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20.《易经图解》9刘平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21.《焦氏易诂》(尚秉和撰)北京:中华书局1991122.《太极太玄体系》(郑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23 .《周易本义》((宋)朱熹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4.《话说太极图》(李申著)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125.《读易会通》((清)丁寿昌撰)北京:中国书店1992126.《大衍新解》(王赣,牛力达著)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127.《易经指南》(孙国中,董光和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2 128.《周易与人生智慧》(顾文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129.《大易探微》(金文杰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130.《周易正义》((魏)王弼,韩康伯注,孔疑达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1.《周易老子新证》(刘坤生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132.《周易参同契研究》(赵春明著)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 133.《〈易〉与人类思维》(张祥平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134.《实用六十四卦》(杨万强编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35.《周易三极图贯》((清)冯道立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36.《周易与现代化》(一)(段长山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37.《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丘亮辉等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38.《帛易说略》(韩仲民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39.《易经与当代企业家》(贾志岱,张毅编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40.《易通》(苏渊雷著)上海:上海书店199 0141.《周易人生哲理博览》(宋文安,张文郁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42.《周易辞典》(张善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43.《10分钟周易》(雷士铎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144.《易经问卜今译》((宋)朱熹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145.《白话三玄》(孔泽人编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146.《大道之源》(郭树森,张吉良主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47.《医易汇通》(邹学熹主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8.《易学精要》(邹学熹主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9.《儒道释经典译注》(张芳彦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50.《十家论易》(蔡尚思主编)长沙:岳麓书社1993151.《易经智慧与成功秘诀》(胡士光编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52.《〈周易〉通读》(张吉良著)济南:齐鲁书社1 993153.《易经快速入门》(祖秉天著)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154.《实用医易小辞典》(漆浩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155.《易经新探》(吕嘉戈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156.《易经俗解》(郑国俊著)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 2157.《周易•太极思维与现代管理》(程振清,何成正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158.《周易与中华文化》(王树森著)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159.《〈周易〉妙语选》(陈景春等主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160.《〈周易〉故事钩沉》(田佐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 3161.《易经卦象》(工一编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62.《周易卦辞详解》(靳极苍著)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163.《易学图解》(邹学熹主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4.《周易的数学原理》(欧阳维诚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65.《学易必读》(房松龄著)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166.《周易表解》(潘雨廷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167.《〈周易参同契〉释义》(任法融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168.《周易八卦实解》(海沧斋主编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169.《医易相通论》(陈大舜主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0 .《英译易经》(汪榕培,任秀桦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171.《周易哲理与现代人生》(温振宇著)北京:中国书店1993172.《周易策略与经营管理》(陈传康,董恒宇主编)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3 173.《象数与义理》(张善文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74.《周易经商手册》(董恒宇编著)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3175.《周易王韩注》((魏)王弼,(晋)韩康伯注)长沙:岳麓书社1993176.《周易人生决策指南》(雒启坤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77.《周易人生醒世真言》(紫竹公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 993178.《周易传文白话解》(刘大钧,林忠军注译)济南:齐鲁书社1993179.《周易参同契考辩》(孟乃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80.《简明周易读本》(吴新楚编著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181.《白话易经》(邓球柏著)长沙:岳麓书社1993182.《易医妙用》(贾向前,李仲瑞编著)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83.《周易述》((清)惠栋)著成都:巴蜀书社1993184.《易学启门键》(张汉著)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185.《白话易经》《白话易经》编译组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186.《周易》((英)理雅各英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 3187.《易经百事通》(吴义方,吴卸耀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88.《易经与遗传密码》((德)舍恩贝格(Schonberger,Martin)著)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89.《周易大辞典》(伍华主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206.《易贯中西:〈周易〉与人类文化》((跨世纪中学生文库)珊泉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190.《〈易象图说〉破译》((元)张理原撰)沈阳:辽沈书社1994191.《弥纶天地》(程振清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192.《易经应用大百科》(张其成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193.《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撰,潘雨廷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4194.《易经杂说》(南怀瑾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 195.《易学与占卦》(刘心武主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 196.《周易六十四卦新探》(穆野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97.《〈易经〉浅讲》(宋祚胤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98.《中国太极八卦全书》(尹协理主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199.《易医通源》(张尚臣等编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200.《周易基础》(杨维增,何洁冰著0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201.《周易与现代化》(二)(段长山主编)郑州:中州古籍1993202.《书经精义》9(清)黄淦纬编著)北京:学苑1994203.《周易新概念》(郁立安著)太原:山西人民1994204.《卜筮全书》((明)易卜老人著)郑州:中州古籍1994205.《周易经源》韩永贤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1994206.《易学名著博览》(郑万耕编著)北京:学苑1994207.《南极神数》9(唐)果老著0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208.《周易与康节易数》(弓智峰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09.《周易文化论》(周山著0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210.《周易知识通览》(朱伯?主编)济南:齐鲁书社1993211.《易学哲学史》(一、二、三卷)(朱伯?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12.《易学基础教程》(朱伯?主编)广州:广州出版社1993213.《〈易经〉之谜是如何打开的》(谢宝笙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214.《大易集要》(刘大钧主编)济南:齐鲁书社1994215.《象数易学发展史》(林忠军著)济南:齐鲁书社1994216.《易学书目》(山东省图书馆编0济南:齐鲁书社1993217.《心易》(张延生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18.《周易探源》(韩永贤著)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219.《?易》(张延生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20.《实用易学成语辞典》(祖秉天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221.《易经新译》9罗志野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222.《实用周易详解》((宋)李杞原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223.《〈周易〉与当代自然科学》(徐道一著)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224.《中国易学史话》(商国君编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225.《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罗炽,刘泽亮著)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 226.《周易白话解析》(李晋忻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227.《中华医易全书》(张益民,张韬著)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228.《易学通解》(李友仁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229.《易经中的法律现象》(从希斌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230.《周易说略》((清)张尔岐撰)济南:齐鲁书社1993231.《纳甲筮法》(刘大钧著)济南:齐鲁书社1995232.《周易图释大典》(施维,邱小波主编0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233.《易经与孔子的蝉蜕龙变》(谢宝笙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34.《易医文化与应用》(张其成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35.《周易文化与中医学》(孟庆云著)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6.《易经大侃》(王晓强编著)长沙:岳麓书社1995237.《周易与古今生活》(柳村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238.《〈易〉与生命奥妙》(余先莹,余良编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39.《本土与域外》(杨宏声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240.《〈易经〉卦主分析》(朱启经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41.《易学心知》(林忠军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42.《〈易经〉与东方营养学》(谢文伟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43.《中华第一经》(宋会群,苗雪兰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244.《易经系传别讲》(南怀瑾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45.《周易的思维与逻辑》(李廉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246.《周易探秘》(朱渊青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47.《插图本易经》((美)R.L.Wing译著)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48.《易经杂说》(南怀瑾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6249.《学易必读》(房松龄著)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250.《周易新释》(黎翔凤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251.《中国四大宝典》(孟泽注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252.《漫画周易》((韩)崔英辰,(韩)李基东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 253.《易学解难》(邹学熹等编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54.《周易评注》(唐明邦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255.《周易》(<宋>朱熹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56.《易学精华》(郑万耕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57.《周易本义》(<南宋>朱熹撰,廖名春校点)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258.《易学与道教文化》(詹石窗,连镇标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59.《易学与兵法》(邹学熹等编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0.《国际易学研究》(二)(朱伯?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61.《白话帛书周易》(邓球柏著)长沙:岳麓书社1995262.《现代易学优秀论文集》(段长山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263.《易经集注》(<明>来知德著)上海:上海书店1988264.《周易与气功教程》(李邦正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265.《复斋易说》(<宋>程大昌,<宋>赵彦肃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66.《易经来注图解》(郑灿订正)成都:巴蜀书社1989267.《周易梅花数全译》(沈伯春著)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268.《象数易学研究》(刘大钧主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269.《易传与道家思想》(陈鼓应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270.《两汉象数易学研究》(上下册)(刘玉建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71.《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刘玉建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72.《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273.《易玄释老》(邱进之等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274.《实用易学辞典》(李树政,周锡?编著)海口:三环出版社1993275.《占易秘解》((清)张丙哲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276、《周易辨证》(马恒君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77.《高岛易断》(<日>高岛吞象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78 《易经系传别讲》(南怀瑾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79.《易经杂说》(南怀瑾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80.《读易杂识》(杭辛斋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81.《周易》(廖名春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82.《新刊四书五经》(<宋>朱熹注)北京:中国书店1994283.《国际易学研究(三)》(朱伯?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84.《〈易经〉应用大观》(郭俊义,刘英编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 285.《易医妙用》(贾向前,李仲瑞编著)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6.《易道新论》(顾文炳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87.《易老子与王弼注辨义》(苏东天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288.《〈易经〉对话录》(孙映达,杨亦鸣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周易研究2008年第2期(总第八十八期)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四)目录(易之哲学研究专辑)【通论】周易哲学,高磵庄与钱基博先生论周易书,朱谦之谈读易心得,朱世龙论周易中之哲学原理与方法,严灵峰论易,潘占谓周易之哲学思想(上、下),于维杰试论周易之特征,邓徵涛论易学之四基本特性,祁怀美易经的基本认识,世乔《周易》与中国哲学,陈金生周易哲学思想———孔门学说之三,吴康易的哲学内涵,程石泉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与爻性爻位的关系,萧汉明略论《周易》思想的两重性特征,张武《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成中英论《周易》的形上学,谢维扬论易之原始及其未来发展,[美]成中英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一),唐力权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二),唐力权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易学阐释,刘润忠《周易》的哲理化与“易象”符号的更新,汪裕雄《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的哲思———人类理性的导引,[台]高怀民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欧阳康孟筱康“经典周易哲学”的成因及其历史地位,施炎平《易经》的哲学思想,冯友兰易经的义理性,戴君仁《易经》之理想系统,[美]成中英《易经》解秘,康中乾《易经》思想探究,高鹏《易经》中的哲学与儒家的改造,杨向奎《易经》意义的来源,陈坚《易传》的哲学思想,冯友兰试谈《周易》大传的哲学思想,高亨论《周易大传》的哲学体系,徐志锐论《易传》的整体思想,颜炳罡《易传》哲学思想探析,赵书廉《易传》的思想特色,王新春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黄宝先《易传》中的基本哲学问题,[台]杜宝瑞【宇宙论】易经哲学体系析述———法自然的人性主义,金忠烈说易———中国宇宙哲学价值之重估,李富华论易经的宇宙观,曹敏穿着神学外衣的朴素唯物论因素———《周易》经、传菁华发微之一,郑谦天人之际三纲领———论《易传》立天、立地、立人的三才之道,苏渊雷《周易》中的朴素自然观,周向阳虞友谦《易传》宇宙发生论初探,林忠军周易和中国古典宇观理论,施炎平交、感、化、革———《周易》宇宙观的生成逻辑,杨庆中《易》的宇宙观、性命观及文化观,金忠烈易传性命天道思想之析论,郑力为阐生生之谓易,魏元生生之谓易,罗光周易的生生之道,赵玲玲《易经》天人观及影响,刘长林生生之道与中国哲学,刘泽亮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论《周易》“天人合一”观中“天”与“人”的结合点,刘金明论《周易》的生命哲学,施忠连李廷祐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蒙培元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黄玉顺乾坤二卦形上解,俞懿娴论《周易》的创造观念,施忠连《周易》的生命哲学与生存发展论———兼评西方知识形上学之偏差,[台]魏元“易”这个观念,[台]程石泉【人生观】易为君子谋分类举例(上),朱学琼易为君子谋分类举例(下),朱学琼易经中的教育哲学,李霜青《周易》的伦理意义,刘金万论《易传》的价值观,赵馥洁《易传》的理想人格论,施忠连《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杨昌勇《周易》的人生观,张正春《周易》看道德主体之体认与重建,[韩]郑炳硕《周易》人格建构,李兰芝《周易》价值观初探,张瑞亭论《周易》的情理品位,陈良运《易经》中的君子观,于春海卞良君《易传》的道德哲学和现时代,罗炽《周易》人格理论之剖析,翁银陶《周易》中“君子”之特质初探,[台]侯婉如《周易》中的道德观,于春海卞良君《周易》德义利略论,丁四新《周易》“持盈有道”观中的德性意识,杨建祥《易传》义利观研究———兼论《易传》之伦理思想,孙熙国徐青春论《易经》作者的主体意识与道德内求思想,裴传永易学中的人学思想,黄正泉《易传》人性论探微,梁韦弦《易传》“德”论研究,肖雁《周易》“迁善改过”思想述略,杨庆中易经哲学的人类文明之道,[台]高怀民人文易与民族魂,萧萐父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陈望衡《易经》对人类三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之道,[台]高怀民《易经》思想中的人文关怀,高柏园易学与和合文化,李孟存张俊峰《周易》的智慧,张立文忧患・变通・和谐———《周易》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理想,杨庆中《周易》与和合学,张立文传统易学的人文精神,梁韦弦【认识论】周易系辞传认识论底考察,刘百闵《易经》认识论发微,康中乾《易经》之知识论,[台]于维杰周易经传的哲学知识学探究,[台]杜保瑞《周易》中的逻辑方法论思想探索,朱治凯《易经》卦图解意,康中乾《易经》与中国的类比逻辑,周山易学中的推类逻辑,吴克峰《周易古经》形象思维举要,罗炽从八卦符号系统看《易经》的思维模式,王霆钧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易经》的尝试,陈明《周易》系统论方法思想发微,朱志凯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蒙培元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郑万耕《周易》精蕴初探,李太生“易”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王霆钧易学思维之葩掇拾,陈良运【易哲学“范畴”论】论“太极”学说的演变,庶僮还《周易》太极说以本来面目,郑谦中国大易哲学“太极”旨趣之探究———兼以例证“国际中国学的未来发展”提要,[台]郭文夫“太极”思维的转化与发展,[台]赵中伟论易卦符号的阴阳寓义,曹福敬说解《周易》的阴阳,徐志锐从新科学的启示去探讨《易经》的哲学原理阴阳辩证一元论,[美]窦宗仪阴阳智慧说和《周易》系统论,施炎平《周易》之阴阳对待的逻辑,[韩]崔英辰试论阴阳是对待的统一,徐道一阴阳与对立统一,李申《周易》的刚与柔,张增田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韩]金晟焕相对概念之调适,[台]胡自逢《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施炎平“一阴一阳之谓道”析议,[台]黄庆萱《易传》道论研究,李祥俊《周易》“神道”析,陈望衡《易传》天论的哲学意义———兼论中国哲学有没有哲学概念,曾振宇《易传》中的易道与天道、人道及神道,梁韦弦论《易传》中的“道”,杨庆中论《易传》关于“时”的观念,施忠连《周易》“时”“位”观念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台]林丽真《周易》时的哲学发微,王新春《周易》“时”的哲学管窥,王贻社李秋丽与时偕行趣时变通———《周易》“时”之观念析,黄黎星易尚中和,朱学琼《周易》的太和思想,余敦康“亨行时中”,“保合太和”———论《易传》中的中和哲学,董根洪周易圜道与创新,刘长林易传中的变迁观念,文崇一论《易传》的变化观,许良“无往不复”———《周易》的转化观,王鲁宁王鲁飞《易传》“生死之说”揆义,王利民易传中的神明思想之研究,[台]邬昆如论易乾元,吴康试论《周易》的“几”,张军夫《周易》之“周”发微,郭建勋试论《易传》的知行观,李兰芝《易传》的吉凶观,梁韦弦《易传》之“气”与先秦儒家气理论,曾振宇郑重华易经“通”概念之研究———从谭嗣同《仁学》思路出发,邬昆如《易》哲学中的感应与亨通,曾春海易学中的元亨利贞说,郑万耕【易哲学研究方法探索】以乾卦的解释为例,看李景春同志的《周易哲学》方法论问题,王明超越名言 感而遂通———走出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困境,龚隽在《周易》与“世界哲学”之间———论本体论诠释学的哲学路向,李翔海哲学问题在当代和《周易》哲学观诠释———形而上学与形而中论,鞠曦易学方法论,杜宝瑞开展易学的实证研究,王俊龙易学研究本体特征论,傅荣贤论《周易》的乾坤哲学,徐志锐“乾坤哲学”与治《易》方法———与徐志锐同志商榷,王树森也谈“乾坤哲学”与治《易》方法———答王树森同志,徐志锐《易传》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唐明邦论《周易》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影响,杨达荣《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刘蔚华《易经》朴素辩证观新探,李威周《周易》辩证法初探,谈永嘉《易经》及其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侯哲安从《周易》谈我国传统的辩证思想及特征,刘鄂培《易传》的辩证逻辑思想,冯契《周易》自然哲学图式与自然辩证法,珊泉《周易》———辩证法的源头,吕绍刚论《周易》的符号象征,陈良运《易经》的符号逻辑,[德]D/R/斐德烈博士“易”的意指符号学分析,范爱贤试论《周易》研究的符号学转向,张斌峰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汤一介《易经》诠释方法的辩证性,潘德荣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林忠军《周易》诠释中的若干问题思考,周山经典诠释与文献整理———以《易经》研究为例,[台]黄沛荣“易注”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陈坚【易与儒释道哲学】孔易之研究———略史、内容及价值,刘文翮孔学与周易,但衡今易经与论语,李震孔子的易教,高明从易经论道统,任卓宣易经为孔门教材之津钥,钟克昌孔子的“仁”与周易的“易”,潘柏世孔子与易学思想体系之建立,高怀民易传十翼和论语中庸大学的比较研究,罗光荀易庸记要,李泽厚今本易传与先秦儒学关系的再审,朱晓海荀子一系的易学,李学勤孔子思想对《易经》的贡献,[台]吴怡《庸》《孟》与《易传》,王新野《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成中英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金景芳《易传》与孔学,林忠军《易》《庸》之学片论,萧萐父《周易》和宋儒的“理性”观念———理学理性精神探源之一,施炎平从《易经》与《论语》中看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及其现实意义,李文炳论易道与中庸之道,邓球柏周易与宋明理学,[台]于维杰孔子与《易传》———论儒家形上学体系的建立,朱祥飞孔子晚年心志蠡测———并为《莫春篇》作一新解,[台]林义正《论语》与易学,任俊华《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孙熙国试论《周易》与《论语》中的语、默观,黎馨平从颜氏之儒的思想特质看其与易学的关系,颜炳罡陈代波《周易》和儒家人文哲学———从差异比较的视角作重新诠释的尝试,施炎平易传与道德经中所见之辩证法的思想,何行之《周易》与《老子》,金景芳易传与道家,戴君仁从周易与老子论心物之合一,周伯达易经“原始反终”之理与道家“出世”之学,韦仲公《易经》与《老子》———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两大体系,杨柳桥论《易传》与老子辨证法思想的异同,余敦康论《老子》哲学同《易》的血缘关系,黄钊《易传》和《老子》辩证法比较,周秀光道教与《周易》的关系初探,卿希泰詹石窗论南方之学与北方之学的辨证发展———南《老》北《易》源流初探,刘先枚庄子处世哲学与《周易》,钮福铭《周易》丹道思想初论,刘国梁易学与道教文化的融通关系略论,詹石窗《系辞传》的道论及太极、太恒说,陈鼓应论易学与道教文化相关研究的意义与原则,詹石窗《易传》与道家哲学思想之比较,丁原明《易传・系辞》思想与道家黄老之学相通,胡家聪道藏之易说初探,张善文道教易学略论,卢国龙《易经》与《老子》的辩证思维,艾新强先秦道家易学发微,陈鼓应乾坤道论,赵建伟《易传》与西汉道家,郑万耕严遵引易入道简论,王德有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陈鼓应《周易》与《道德经》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联系,王树人喻柏林老子与周易古经之关系,李中华《韩诗外传》的黄老思想及其易说,周立升“黄老易”和“庄老易”———道家经典的系统性及其流变,王葆τ《易传》与道家思维方式合论,罗炽《太平经》与易学,罗炽试论陈致虚的道教易学思想,章伟文《庄》、《易》关系浅论———兼论道家易,李延仓传承与融通———《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黄承贵《易传》与道家哲学的可通约性,刘立夫道教符咒法术与易学关系的哲理探要,詹石窗《道养全书》易道融通思想发微,盖建民试论张伯端道教思想的易学渊源,郭建洲易感通义与佛说缘生义之比观,李翊灼《易经》与华严宗学说的形成,[美]华伦莱著胡文和译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以佛解易佛易一家———读智旭《周易禅解》,陈坚以《易》解《华严经》———李通玄对《华严经》的新诠释,邱高兴论易学史研究在易佛关系问题上的两个疏忽———兼谈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陈坚《离》解曹洞宗“五位”禅意研究,[台]郭世清智旭对《周易・大过卦》的佛学解读,陈坚真可论《易》———《易经》“佛经化”的一个实例,陈坚援禅以证易诱儒以知禅———《周易禅解》易学思想与方法略论,谢金良借易说禅:说不可说之说,刘泽亮易经哲学中的两个层次———老庄哲学与孔子周易十翼哲学,张肇祺易、道、佛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严灵峰《周易》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一个儒道互补的新型世界观,余敦康“群龙无首”与最佳生存状态———试谈《乾卦》对儒、道生命观及先秦汉魏文士生命意识的影响,翟江月生生与守静———易、儒、道“静”论合说,向世陵《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吴根友诸子原易论,丁篪孙易经———六艺之原,张肇祺易道与先秦诸子论道之贯通,胡自逢《周易》与早期阴阳家言,萧萐父对《淮南子》运用易学的思考,杨默玄《周易》与《乐记》,李平《易》墨“义利观”略论,舒大刚论列子天端的易道思想,[台]林义正仲长统的思想与易学,张涛《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孙熙国陆贾《新语》与易学,项永琴【易与中西哲学比较】论整元思想,王震从“全”底观点论易经黑格尔辩证法及唯物辩证法之得失,曹敏简述心理学大师荣格氏对易经之推崇,顾翊群从大易生生之理看中西印思想,孙智杰从比较哲学论大易之五奇九胜,孙智荣黑格尔、《老子》及《易经》的辩证哲学———《易经》哲学讨论系列之四,[美]钟启禄试论怀德海的创新与《易经》的生生之理,郑金川《易经》哲学与怀德海机体主义,程石泉对比怀德海与《易经》,沈清松《易经》与怀德海,杨士毅《周易》的形上思维之再探———从黑格尔与怀德海之批判“主谓式”的形上命题着眼,蒋年丰《周易》与怀德海之间,[美]唐力权《周易》与怀德海之间(续),[美]唐力权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与《易传》的“数”的比较,林忠军易经・黑格尔・休姆及佛学中的辩证与因果概念,[美]钟启禄《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序,方克立K osmogonia的两种表述方式———《易经》与《神谱》相参照,苗力田《周易》中“大人”、“圣人”与印度上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原人”的比较研究———兼论人类体验人格的发生与结构,李文炳王胜军卫理贤(R/Wilhelm)德译《易经》“吉凶”概念之探讨,[台]邬昆如《易经》与“心理分析”———重访爱诺斯,申荷永高岚中国的“阴阳”与西方的“因果”,陈炎荣格与《易经》,彭贤。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启示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典籍,其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分析其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及内涵天人合一是易经中的重要哲学思想,主要由两个概念组成:天和人。
天代表宇宙、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而人代表个体、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天人合一则指的是天与人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宇宙和人的内在联系与统一。
易经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与宇宙相通。
人和宇宙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的思想、行为和宇宙的规律密切相关,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宇宙的一部分。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启示1. 融入宇宙意识:天人合一思想提醒人们应当认识到自己与宇宙的联系,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
这种意识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自我中心,拓宽思维和沟通的局限,增强宇宙意识,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并更好地与他人和环境相互作用。
2. 探索内在宇宙:人内在存在着无穷的能量和潜能。
天人合一思想鼓励人们深入探索自己内心的宇宙,寻找自身与宇宙连接的纽带。
通过冥想、专注和自我觉察等方法,人们可以开启内心的宇宙之门,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3. 理解自然规律:宇宙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周期性。
天人合一思想提醒人们应当理解并遵循这些规律,与之共舞,而非逆其自然。
这种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与环境相适应,减少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天人合一思想鼓励人们追求内外的和谐统一,如身心合一、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等。
通过调整内心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人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5. 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天人合一思想指引人们超越个体的局限,追求心灵的成长和升华。
通过修炼和提升自我,人们可以超越现有的认知和局限,实现人格和智识的完善。
三、结语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现代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高亨先生常说:自己过的是“三书”(即读书、教书、写书)生活。
他确实是以此为职志,也以此自勉。
他一生在执著从教的同时,坚持刻苦治学、勤奋著述,留下了17种专著和一批学术论文,总共达几百万字。
应该说,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也是一位向社会奉献出许多学术精品的学者。
他能够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大家所推重,并非偶然。
高先生治学方面既广、创获亦多,难以缕述。
下面,试仅就其《周易》研究的成就,略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希望得到指正。
二高先生是在教学和研究上较早重视《易》学的现代学者之一。
还是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期间,在生活无定、资料匮乏、各种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就以很大的毅力,在抗日后方几所大学开设了《周易》研究的课程,并且着手了《周易》新注的写作。
他在1941年7月12日给杨树达先生的一封信中说:“近两年来专研《周易》,作《周易古经今注》六卷,都约十万言,大扫前儒象数之说。
”[1](P125)可以看出,其一,高先生此时很可能已经大体完成了为古经作注的初稿;其二,这部初稿的撰作,显然走的是一条与“前儒”有所不同的治《易》道路。
然而在当时的形势下,高先生的第一部《易》学著作并未能很快出版。
直到1944年,高先生才在贵阳文通书局出版了石印本的《周易古经通说》(本书1958年中华书局出修订版,1984年由中华书局收入《周易古经今注》中)。
这是一部通论《易经》有关问题的专书,共计七篇,所论除包括《周易》名称的由来和意义、《周易》卦名的来历及传写脱误、《周易》筮辞的分类、周易筮法的考释等问题以外,还就《易经》中常见的十个基本用词(“元”、“亨”、“利”、“贞”以及“吉”、“吝”、“厉”、“悔”、“咎”、“凶”)作出通解。
高先生确信“《易经》本是上古的筮书”,这一大别于“前儒”的《易》学观,突出贯穿于此书各篇之中,也成为他在今后著作中进一步有所申论的一个重要的基点。
1945年,《通说》的姊妹篇《周易古经今注》由西北大学石印出版(本书1946年开明书局重版,1957年中华书局出修订版,1984年合《周易古经通说》出重订版)。
易学的哲思——人类理性的导引作者:(台)高怀民前言说到易学,我想最基本的认识应该有,那就是:它是哲学思想。
近世以来,哲学界人士由于受了东西文化交融的影响,愈重视哲学问题的剖析与精索,大家把易学的卦象摆在桌面上去审查他们的排列组合方式,去思辩它的阴阳生化思想的正确性,去讨论它的万物变动的主张,越研究越觉得它的理论与人类生存世界的实理相合。
再用心研究它所提出的晋升人类品格,解决人类疑难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的种种思想,弥觉可贵,才终于醒悟到它并非是一门传统被认为是神秘占筮之学,乃是“极深而研几”落实于理性思考之学。
虽然,由于长久以来人心积习难反,总有许多人认为易起源于术家,而易经为术家之书,本论文即以此为主题指向,说明易学之所以为哲学思想之由,期以破除世俗之误解。
一、易之八卦始兴于哲学思考易之兴,始于八卦,记载这一讯息最早最可靠的是《系辞传》之文,原文如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传》出自孔门,一般相信为孔子之言而为弟子所记述,这一节文字是孔子对八卦源起的意见。
在这一节文字中,应注意的有两件事:第一,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
这正是哲学思考的程序,由眼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创制出象以代表此共性。
第二,这节文字的最后两句“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特别重要。
前句言八卦既为归纳万物之共性而产生,故能“通”万物之德(“德”言德性);后句言以其通万物之性,故能就万务之情实而予以区分种类(指八卦分别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类)。
《系辞传》之言虽然简约,却是明白而扼要的交代了八卦的缘起是起于哲思。
二、易经为哲学思想之书八卦是易学第一期的发展,伏羲氏是始创者。
第二期易学则是到了周文王,它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每一爻作卦爻辞,从此时起,易学就成了一部书,即后世所称的“易经”。
《易经》序言|荣格·我不是汉学家,但因为个人曾接触过《易经》这本伟大非凡的典籍,所以愿意写下这篇序言,以作见证。
同时,我也想藉此良机再向故友理查德·尉礼贤(Richard Wilhelm)致敬,(注:尉礼贤,1873——1930,德国人,杜宾根大学神学系毕业,1897年成为新教牧师,18999年尉氏到则成为德国属地的青岛来,担提教会牧师,负责传教工作。
此后22年一直留在中国,直到第一次大战结束后,才返回德国。
后一度成为北京大学教授,并投立中国学研究所。
尉氏在中国期间,未曾为任何人施洗礼,反而对中国的文化深感兴趣,并致力研究。
其翻译的《易经》对西方影响深远)他深切体会到他翻译的这本典籍《易经》在西方是无可比拟的,在文化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荣格作序,尉礼贤翻译的《易经》,又译作“变化之书”(Book of Changes)假如《易经》的意义很容易掌握,序言就没有必要写。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重重迷障正笼罩在它上面。
西方学者往往将它看成咒语集,认为它太过晦涩难懂,要不然就是认为它了无价值。
理雅格(Legge)的翻译,是到目前为止惟一可见的英文译本,但这译本并不能使《易经》更为西方人的心灵所理解。
相对之下,尉礼贤竭尽心力的结果,却开启了理会这本著作的象征形式之大道。
他曾受教于圣人之徒劳乃宣,学过《易经》哲学及其用途,所以从事这项工作,其资格绰绰有余。
而且,他还有多年实际占卜的经验,这需要很特殊的技巧。
因为尉氏能掌握住《易经》生机活泼的意义,所以这本译本洞见深邃,远超出了学陆军式的中国哲学知识之藩篱。
一、占卜之为物尉礼贤对于《易经》复杂问题的说明,以及实际运用它时所具有的洞见,都使我深受其益。
我对占卜感到兴趣已超过30年了,对我而言,占卜作为探究潜意识的方法似乎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我在1920年代初期遇到尉礼贤时,对《易经》已经相当熟悉。
尉礼贤除了肯定我所了解的事情以外,还教导我其他更多的事情。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Hexagrams’Order Arranged by Meng Xi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作者: 高怀民
作者机构: 台湾省政治大学哲学系,台湾 台北
出版物刊名: 周易研究
页码: 14-21页
主题词: 孟喜;卦气;卦序;四正卦;十二辟卦;象数学
摘要:孟喜为西汉象数易的创建人,其易学后人称之为“卦气”。
卦气乃结
合“学”与“术”成一结构庞大的思想体系。
就学而言,乃承受先秦伏、文、孔三圣的易学精神;就术而言,乃用于当时流行的占断灾异、吉凶及祸福。
然而后世易学界受儒学重经思想的影响,多轻视象数,以“术家”视孟喜。
作者兹特提出孟氏卦气中对于六十四卦卦序之排列。
并详作象敷之解析,以见孟氏易学实具有学术思想之价值。
易学的哲思——人类理性的导引作者:(台)高怀民前言说到易学,我想最基本的认识应该有,那就是:它是哲学思想。
近世以来,哲学界人士由于受了东西文化交融的影响,愈重视哲学问题的剖析与精索,大家把易学的卦象摆在桌面上去审查他们的排列组合方式,去思辩它的阴阳生化思想的正确性,去讨论它的万物变动的主张,越研究越觉得它的理论与人类生存世界的实理相合。
再用心研究它所提出的晋升人类品格,解决人类疑难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的种种思想,弥觉可贵,才终于醒悟到它并非是一门传统被认为是神秘占筮之学,乃是“极深而研几”落实于理性思考之学。
虽然,由于长久以来人心积习难反,总有许多人认为易起源于术家,而易经为术家之书,本论文即以此为主题指向,说明易学之所以为哲学思想之由,期以破除世俗之误解。
一、易之八卦始兴于哲学思考易之兴,始于八卦,记载这一讯息最早最可靠的是《系辞传》之文,原文如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传》出自孔门,一般相信为孔子之言而为弟子所记述,这一节文字是孔子对八卦源起的意见。
在这一节文字中,应注意的有两件事:第一,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的思想符号。
这正是哲学思考的程序,由眼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而得出万物的共性,然后创制出象以代表此共性。
第二,这节文字的最后两句“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特别重要。
前句言八卦既为归纳万物之共性而产生,故能“通”万物之德(“德”言德性);后句言以其通万物之性,故能就万务之情实而予以区分种类(指八卦分别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类)。
《系辞传》之言虽然简约,却是明白而扼要的交代了八卦的缘起是起于哲思。
二、易经为哲学思想之书八卦是易学第一期的发展,伏羲氏是始创者。
第二期易学则是到了周文王,它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每一爻作卦爻辞,从此时起,易学就成了一部书,即后世所称的“易经”。
易经是周文王承继伏羲氏的八卦哲学而建立,自然也是哲学思想的书,但因为周文王又将六十四卦用做筮术占断,藉吉凶之断以教化人,所以后人又以易经为“卜筮之书”,今日社会以易经为术家算命之学,便是由此而来。
实际上易经的真面目是哲学思想,占断吉凶不过是方法之用,这一认识极为重要,以下且作简要叙述。
当伏羲氏八卦哲学之时,彼时尚为历史上的畜牧时代之初,人们在大自然中与天候环境争生存,人道未显,故八卦所代表的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到·了周文王之时,人文思想已相当进步,一切人道设施如家庭、国家、社会的伦理制度已立,物质生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如何有——个高尚人格的标准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周文王乃应时而兴,完成此一时代伟业。
它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后,藉著六爻上下的变动、卦与卦的关系、阴阳二性的分别,为人生规划出—·个普遍遵循的法则,所以易经是中国第——本,人生哲学的书;又由于周文王的圣智卓越,见地深透,三千年来这本书成了中国人推崇的宝典。
易经哲学思想的内容,非常繁富,不是少数字句能够叙述尽意的,扼要说来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是天道所生,所以人应该效法天地之道行事。
天地之道是如伺,易经中有明确的揭示。
第二,人与万物为同源,只是人的灵性高于万物,故应该发挥爱万物之心,谐和相处,使万物各得其宜地生存。
第三,宇宙是一大变动的存在,人在宇宙的大变动中以变应变,应该认识宇宙变动的大秩序,不失正道。
第四,最密切关系人生的是时间与位(即空间),所以周文王藉卦爻象特别指明时位之要,要人们因时因位行事。
第五,人与人相处、与物相处、与周遭的环境相处,关系错综复杂,周文王利用卦爻象的相应、相比、承乘、相错、相互等名目以及卦象的先后排列等情况,以指示正道之行。
总之,易经的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明白人于天地如子女之于父母,人道是天地之道的一环,而低于“天人合一”。
易经的这些经营,当然是哲学思想的事业,后世人称为“文王演易”。
然而,文王的理想不是轻易得能实现的,主要因为当时人绝大多数无知识,文王虽有心于教化,无能为力。
当时社会最流行的民间信仰是占卜,长久以来承传的龟甲牛骨占断吉凶的方法,周文王思藉助于这种社会信仰以推广教化,乃改革甲骨之卜法为六十四卦之筮术,藉卦爻之变化断决吉凶悔吝,后来《系辞传》述其义云: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失得”指失于正道或得乎正道,是教人知道言行的正或不正。
根据史家考证,文王制作筮术后,并未立刻推行,过了约三十年至成王时方推行于社会,因而卦爻辞中有一小部份文字涉及文王死后事,大约是周公或当时卜官所修增;也因此,后世又有“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之说。
孔子后来作《易传》,对文王藉助于筮术占断以推广教化之事,大加赞赏,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句中“圣人”即指文王。
文王创筮术以断吉凶,由于迎合人心故,此后便大行于世,到了秦始皇焚书时,易经便由于此故而逃过被焚之灾。
后来班固作《汉书》,儒林传遂写下:“易为卜筮之书,独不禁。
”按班史言“易为卜筮之书”,并非说易学源起于卜筮,乃是说在秦焚书之时易为卜筮之书,然后世学者因不知易学源起于哲思故,竟误解为易学源起于卜筮,以讹传讹,学界多以为信言。
至南宋朱熹,尤为张扬此说,竟谓易至孔子始说义理,伏羲、文王之易唯是占断吉凶,如后世杯较之用。
见于《朱子语类》书中,此等言论甚多,用于教育门下弟子,不顾念对伏、文王二圣之厚诬,是以为后来学者如王船山所斥。
虽然,近代以来,朱熹由于《四书集注》一书与科举制度相应合,在社会上享大名,遂使他对易学的错误见解,也为人所信,影响至今,许多人尚信“易为卜筮之书”之言。
试想,如《易经》唯是占断吉凶之文而无哲学思考,孔子岂能述之而为《易传》?历代前贤岂能奉此经若神明?中国士人又岂能数千年推崇之而不衰?此道理不辩可知。
三、易学的理性以上简约说明易学的本来面目是哲学思想及其被误解的经过,那么我们现在说到易学究竟是怎样一个哲学思想了。
要而言:他全然是一大理性思考。
为·了明白起见,以下分作几方面述说:(一)理性的万物一元论易学以宇宙万有为一整体,为一大秩序,为一大变化,此一整体有本有末,本为一,末为多。
这可以从两方面说:第一,从存在方面说,宇宙万有的存在,可分为“道”与“器”。
“道”是形而上的原理法则,“器”是形而下的现象世界,此即《系辞传》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的原理法则是变动的,宇宙自然之性如此,观万物之不得不变可知,如人不得不生长老死,草木不得不生荣枯衰,风起云涌,春花秋月,莫不在变动中。
可知形而上的“道”的变动作用是万物生成的因,而万物的现象是变动中生成的果。
万物均准于“道”,各因其自身的条件而变动,而成其秩序,也就是说,“道”是万物生成之“元”,“道”之原理法则统涵万物。
《系辞传》云: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道”与“器”只是就形而上与形而下做分别,本质则为一。
故如就本质而言,“道”即是“器”,“器”即是“道”。
其次,从变化而生万物方面说,“道”之化生“万物”原为自然之性,不落意志,但就万物之被生者言,则“道”为生之源,即此“生之源”立名,又名“太极”。
太极者,生生之大始,故“道”与“太极”为异名而同指。
(二)理性的万物发生论易学认为万物发生于宇宙间两大根本存在的作用相交,即阳性的“—”与阴性的“--”。
其实,这与上面所说“道”的变动是密切相关的,“道”的变动根据易学的由观察所得,为圆道周流的动,如人之生长老死,如草木之生荣枯衰,如器物之成而毁及事件之兴而废,现象世界万事万物莫不呈圆道之变化,是以老子言“周行而不殆”,孔子言“周流六虚”。
既是圆道之流行变动,自有往有来,往即阳,来即阴;往即动而进,来即静而反。
推而言之,即升降,即开合,即明暗,即刚柔等等;用于人生,即男女,即君民,即生死,即隐显等等。
《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言“阴阳”而不言“阳阴”,正由其为终始周流之故。
又云:太极生两仪。
“阴”与“阳”之两极作用,原生于一大太极作用之流行。
宇宙是一大太极,阳为天之道,阴为地之道,故《系辞传》又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万物发生之实情如此,易学的理论与万物的实情无不合。
(三)理性的万物差别论两仪阳之“—”与阴之“--”乃太极“—”中之分,但在思想层次上,太极之“—”为上层思想,两仪“—”与“--”则为次层思想,易学不另创制其他符号,即以阳仪之“—”同于太极之“—”,正说明此二而一,分而不分之义。
理性思辩,十分高明,读易者应于此处细著思。
然后,再说到易学如何看待万物的差别,依照易学,万物的差别便是阴阳二性多寡的问题。
同为人,或刚强,或柔顺;同为鸟兽,或疾或徐,或羸或肥;同为草木,或枝或蔓,或实或否;形色万亿,不可穷究,一言以蔽之,所具“性分”有别,故物物相异。
在这里,八卦的制作确实令人钦佩,八卦利用单纯而明确的几个卦象,将“—”与“--”两个基本符号加以组合,每个卦象采用三画的奇数重叠而成,如此则非阳多即阴多,藉以示明二性多寡,十分明白。
例如:三震、坎、艮三个卦均阳性少而阴性多,却以二性组合排列之不同,各代表不同之物类;巽、离、兑三个卦均阴性少而阳性多,具义相同;乾与坤二个卦则表示宇宙间本有纯阳纯阴二作用之存在(非现象世界之物)。
伏羲氏画卦之止于八卦,也正因为卦象发展至此,已足以说明万物之差别,尽到了卦象是思想符号的含意。
在《系辞传》中我们看到许多处的赞赏辞,如: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象也者,像也。
圣人立象以尽意。
八卦以象告。
八卦的创制,论年代约在距今七千年之前,古人有此理性思考,宁不令人心折。
(四)理性的万物交感论在西方古代哲学中,罕有道及万物间交互感应之事,然而中国易学不然,万物交感是最根本义之一。
“道”为一,一中分阳“一”与阴“--”,阴阳虽分立而实为一体之两面,在“道”的流性变化中,阴极转阳,阳极转阴,阴阳二者永远互动不离。
且“道’’之化生万物,物物为一太极,即物物具阴阳之道,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
正由于万物具阴阳之道,万物具阴阳互动不离之性,故万物交互感应,打通了物与物间形体的隔离而性性相通。
易学是以人为本位而发挥的哲学思想,言感应之大者自以天人感应为主,这在文王卦序六十四卦排列上明白看得出来。
六十四卦序分上下经两部分,上经起于乾坤二卦,终于坎离;下经则起咸恒二卦,终于既济未济。
乾卦象为三,坤卦象为三三,象宇宙间原有阴阳二作用之存在;降落在万物世界则为火为水,火之卦象为三,水之卦象为三,上经表示宇宙间有此阴阳水火之体。
咸卦象为,恒卦象为主,咸即感,象少男少女之相感,恒则象长男长女之久与相处,为阴阳二性表现于人生;降落在万物世界则为火与水之相反相成,成则为既济,反则为未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