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泥用量对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减水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5.63 KB
- 文档页数:3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减⽔剂对混凝⼟性能影响减⽔剂对混凝⼟性能影响的研究1 引⾔混凝⼟外加剂是在混凝⼟、⽔泥净桨或砂浆拌合时、拌合前或额外拌合中掺⼊,⽤以改善混凝⼟性能的化学物质。
⾮特殊情况,加⼊量⼀般不超过⽔泥质量的5%。
⽬前,针对混凝⼟⼯程的各种特殊要求,已经研制出了许多种能满⾜各式各样要求的外加剂,将它们以适当⽅式加到混凝⼟中就可以达到⼀些预期的效果。
根据这些外加剂的作⽤,可分为减⽔剂、速凝剂、缓凝剂、引⽓利、防⽔剂、粘结剂、膨胀剂、阻锈剂、消泡剂、脱模剂、着⾊剂、防潮剂等等。
这些混凝⼟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减⽔剂、引⽓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剂、防⽔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其它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粘结剂、膨胀剂、阻锈剂、消泡剂、脱模剂、着⾊剂、防潮剂等等。
本⽂先介绍⼏种常⽤的外加剂,再着重对混凝⼟减⽔剂的分类、作⽤机理、现状及发展加以阐述。
此外,本⽂还针对⽬前常⽤的⼏种检测混凝⼟初终凝时间的⽅法,分析了其优点和不⾜。
并提出了⼀种新的检测⽅法——收缩率测定法。
2混凝⼟外加剂2.1外加剂的分类对外加剂可按其功能和化学成分分类。
按功能分类,有改善混凝⼟拌和物流变性能的,有调节混凝⼟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有改善混凝⼟耐久性能的;按化学成分分类,有⽆机类、有机类、有机⽆机复合类共三类。
2.1.1 混凝⼟减⽔剂减⽔剂能在不影响和易性的条件下使给定混凝⼟的拌和⽤⽔量减少,在不影响⽤⽔量的条件下使混凝⼟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加。
此类减⽔剂可分为普通减⽔剂和⾼效减⽔剂。
①普通减⽔剂:要求减⽔率>5%,龄期为3-7天的混凝⼟抗压强度提⾼10%,龄期为28天的混凝⼟抗压强度提⾼5%以上。
常⽤的普通减⽔剂有⽊质素磺酸钙减⽔剂。
②⾼效减⽔剂:能⼤幅度地减少拌和⽤⽔量或显著提⾼混凝⼟的流动度。
新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状态是衡量配合比好坏最直观的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工作性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方面的,也有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方面的。
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以下几点是根据一些混凝土拌合物常见的状态而采取的一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同时也需要大家多多总结。
(一)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混凝土体系中浆体填充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略有富裕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润滑层,使浆体推动骨料运动。
富裕浆体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表明,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厚度每增加3μm,混凝土坍落度增大30~50mm。
混凝土浆体用量每增加10L/m3,混凝土坍落度增大20mm左右。
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设计坍落度时,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大浆体用量或适当提高外加剂用量;当坍落度大于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时,应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浆体用量或适当降低外加剂用量。
(二)混凝土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虽然没有明显泌水现象,但存在部分粗骨料无浆体包裹。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细骨料用量,降低粗骨料用量;另一方面是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浆体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三)混凝土砂浆含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砂浆过多,石子含量较少,造成混凝土发散,流动性较差。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降低砂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
如果调整后砂石用量比例合适,但混凝土仍然发散,流动性差,应适当增加浆体用量,增加混凝土黏聚性。
(四)混凝土泌水、抓底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流动性和保水性都很好,一旦停止拌合就慢慢泌水,下沉的石子紧紧地与铁板黏结在一起,很难用铁锹等工具铲动,这一现象称为抓底、板结。
产生抓底、板结的主要原因是外加剂掺量敏感,外加剂用量或用水量提高2~3kg/m3,就会出现泌水。
胶砂减水率混凝土减水率关系
胶砂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用于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时间。
减水率是衡量混凝土加入了减水剂后混凝土流动性的变化程度的指标。
减水率越高,表示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混凝土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缩短混凝土的水泥水化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减水剂分为化学减水剂和物理减水剂两种。
胶砂减水剂的减水率与混凝土的减水率有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的用量条件下,胶砂减水剂的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减水率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胶砂减水剂可以改变混凝土中水泥颗粒的表面电荷状态,使得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
然而,减水率并不是唯一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
除了减水剂的用量和种类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混凝土的减水率,如水灰比、骨料的形状和大小、水泥的种类等。
因此,在使用胶砂减水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减水剂的用量,以达到预期的混凝土性能要求。
减水剂对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新型混凝土(高性能、多功能、特种乃至普通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第五组分,不同的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强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减水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外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等性质,本文通过引用已有实验数据,分析了两种减水剂(FDN萘系高效减水剂和HW-1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与硬化后的强度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FDN减水剂掺量在0.25%到0.45%之间时,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改善效果最明显,而HW-1减水剂掺量在0.20%到0.30%和0.38%到0.40%之间时,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引言:减水剂加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各种综合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减水剂的作用主要有:不改变混凝土成分配比的情况下加入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可以有利于施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了人力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给定工作条件的前提下添加减水剂可以可以减少水的用量,从而减小水胶比,提高混凝的土强度从而使混凝土耐久性增强 [1] 延长了工程结构物的寿命,可以使工程更加经济节能;在给定的和易性与强度的条件下添加减水剂,可以适当的减少水泥的用量,这样就为了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投资,从而可以减少水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2],以及减小干缩等等;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可以加快建设的速度,扩大了混凝土的用途,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在生产高性能、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3]方面减水剂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减水剂对混凝土材料不一定会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如在混凝土中如果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则需要降低水胶比,但如果减少混凝土中用水量,那么混凝土砂浆的流动性又会变差从而和易性也受限,因此在加入混凝土减水剂的时既要考虑混凝土的和易性来保证施工的便捷,又要考虑强度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正常使用。
因此,同时考察减水剂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对指导实际施工具有重要价值。
混凝土外加剂控制减水率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其中,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准确控制减水率是保证混凝土品质的重要措施。
二、减水剂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减水剂按照其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减水剂和无机减水剂两类。
有机减水剂主要是通过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和亲水作用,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分子和水泥颗粒之间的黏附力降低,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
无机减水剂主要是通过离子间作用,使得混凝土中的水泥颗粒和水分分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降低,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
此外,减水剂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抑制混凝土的分层和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等。
三、减水率的测定方法减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混凝土水灰比的降低程度。
减水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试验室试验法和现场试验法两种。
1. 试验室试验法试验室试验法是指在试验室中进行的减水率测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按照规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将水泥、砂子、骨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减水剂,混合均匀后制成试样。
(2)测定减水前的流动性:在试验室中使用流动度仪或坍落度试验测定试样的流动性。
(3)测定减水后的流动性:在试验室中使用流动度仪或坍落度试验测定试样加入减水剂后的流动性。
(4)计算减水率:根据减水前后流动性的变化,计算减水率。
2. 现场试验法现场试验法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混凝土浇筑现场进行的减水率测定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试样:按照规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站或混凝土浇筑现场制备试样。
(2)测定减水前的流动性:在混凝土搅拌站或混凝土浇筑现场使用流动度仪或坍落度试验测定试样的流动性。
(3)测定减水后的流动性:在混凝土搅拌站或混凝土浇筑现场加入减水剂后,使用流动度仪或坍落度试验测定试样的流动性。
减水剂对混凝的影响一、混凝土减水剂作用原理1、分散作用由于水泥颗粒分子引力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在水泥颗粒之中包裹了10~30%的拌合水,形成水泥浆絮凝结构,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不能自由参与流动和润滑作用。
由于水泥颗粒表面能够被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当加入混凝土减水剂后,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静电排斥作用,促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带有同一种电荷,使絮凝结构破坏,释放出被包裹的部分水,这部分水释放后能够自由参与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2、润滑作用减水剂中的强亲水基能够使很好地吸附混凝土颗粒表面形成吸附膜能,这一吸附膜能够很好地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具有润滑功能的溶剂化水膜,因此,减水剂又能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
3、空间位阻作用减水剂结构中的具有亲水性聚醚侧链,它作用于混凝土结构缝隙的水溶液中,形成有一定厚度的、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的立体性亲水吸附层。
当水泥颗粒靠近时,在水泥颗粒间产生空间位阻作用,吸附层开始重叠,重叠越多,阻碍水泥颗粒间凝聚的作用也越大,空间位阻斥力越大,从而能够很好保持混凝土的坍落度。
4、接枝共聚支链的缓释作用新型减水剂在制备过程中,例如聚羧酸减水剂,接枝上一些支链在减水剂的分子上,该支链在高碱度的水泥水化环境中,不仅可以被慢慢被切断,释放出具有分数作用的多羧酸,而且可提供空间位阻效应,这样就可提高水泥粒子的分散效果,控制坍落度损失。
二、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和裂缝的负影响减水剂特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在混凝土坍落度相同条件下,加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率要比不加减水剂的混凝土高35%左右,因此,更易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
原因如下:1、减水效果对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依赖性大混凝土减水率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定义,但却会被经常造成误会,在很多不同场合,人们总是借用减水率来表示产品的减水效果。
在较低掺量下,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例,其已经被证实减水率比其它品种减水剂大得多,具有较好减水效果。
普通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减水率的影响作者:鲁中夫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7年第03期【摘要】混凝土中适量的掺入普通减水剂,就可以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拌合用水量,降低水灰比,这就是普通减水剂的减水作用。
本文讨论了普通减水剂对新拌混凝土减水率的影响。
【关键词】减水剂;新拌混凝土;减水率;影响Effect of ordinary water - reducing agent on water reduction of fresh concreteLu Zhong-fu(Zhongf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ShaoxingZhejiang312000)【Abstract】The amount of concrete mixed with ordinary water-reducing agent, you can ensure the workability of concret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mixed water, reduce the water-cement ratio, which is the ordinary water-reducing agent eff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ordinary water reducing agent on the water reduction of fresh concrete.【Key words】Water - reducing agent;Fresh concrete;Water reduction rate1. 前言1.1减水率是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与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减水剂的减水率标准
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掺合剂,能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从而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而减水剂的减水率标准是评价减水剂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减水率是指添加减水剂后,混凝土所需的水量相比未添加减水剂时的水量减少的百分比。
减水剂的减水率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不同的减水剂减水率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减水率标准分为三个等级:高、中、低。
高减水率减水剂的减水率一般在25%以上,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的工程,如地基、路面等。
中减水率减水剂的减水率一般在12%~25%之间,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的工程,如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
低减水率减水剂的减水率一般在12%以下,适用于对混凝土强度、密实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如高层建筑、水泥制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减水剂的减水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减水率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大,易造成分层、坍塌等问题,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选择减水剂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来确定适当的减水率标准。
- 1 -。
减水剂对水泥混凝土的影响摘要:本文从实验角度对减水剂在水泥混凝土材料中掺量的变化以及水泥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减水剂;水泥混凝土;影响引言各种混凝土减水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使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
减水剂又称分散剂或塑化剂,是预拌混凝土行业常用的外加剂。
使用时能在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情况下减少单方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着重研究了减水剂的掺量对混凝土和易性、泌水率、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系统试验,掌握了减水剂在不同掺量情况下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变化趋势,为在改善混凝土性能和质量控制方面提供借鉴。
1试验原料(1)水泥。
福建省永安万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永安万年”P.O42.5R水泥。
(2)碎石。
南安市石井镇产的5~20mm碎石。
(3)河砂。
采用九龙江产的河砂。
(4)减水剂。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int-400S高效减水剂(缓凝型)。
2试验方法2.1配合比设定的13个配合比方案见表1。
方案采用控制水泥、砂、石和水的用量不变,以配合比方案A(基准)的坍落度达到(80±10)mm时为准开始试验。
表1试验配合比汇总表为避免试验数据的偶然性,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每一配合比方案各进行3次试验,分不同天进行,且每次一个系列13盘(编号从A~M即为一个系列),按标准试验方法取3次试验的平均值。
2.2试验依据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重现性,试验用配合比依据《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2008确定。
试验过程保证了材料的充足和品质的一致,所用原材料在试验前均进行匀质性处理。
和易性、泌水试验和凝结时间试验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方法测试,抗压强度试验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6方法测试。
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工程材料的耐久度、强度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水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之一,选择适量的水有利于配置出强度等级较强的混凝土,控制水中部分离子含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度。
故此,本文将针对混凝土用水的各种配比、控制水中离子含量并制定相应技术检验标准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用水;混凝土强度;工程材料建混凝土的强度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而混凝土用水又受多种因素制约。
关于混凝土用水当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下文罗列出混凝土用水的不同形式,探究不同混凝土用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1、混凝土用水的三种存在方式结合水是受到点分子的吸引力而吸附于混凝土微粒表面上的土中水,一般来说流动性比较低。
根据水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组合水,化学结合水和物理和化学结合水。
1.1物理结合水物理结合水是与混凝土以物理键结合的水,也成为游离水,它的含量不稳定,与混凝土结合的强度较低,因而可通过干燥剂等物理方式脱去。
1.2化学结合水化学结合水是混凝土以化学键结合的水,它主要包括结晶水,结合强度大,且是保证水泥固体能够充分水化的必要条件。
化学结合水难以体现出水的性质,能使水泥浆形成结晶固体。
1.3物理化学结合水物理化学结合水是混凝土以氢键或其它键合方式结合的水,包括吸附、渗透和结构的水分。
它是保证水泥固体能够充分扩散并完成水化反应的必要因素。
2、不同因素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2.1凝胶材料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用水量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泥标准稠度、粉煤灰需水量、矿粉用水量等。
其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凝土的用水量随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粉煤灰需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而矿粉的流动度比越大,在配制坍落度一定的混凝土时,混凝土用水量越低。
2.2骨料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骨料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骨料品种、骨料的粒径、含泥量与细粉含量和骨料吸水率。
混凝土减水剂测试指标混凝土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中添加的化学品,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混凝土的水分含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减水剂测试指标。
1.减水率:减水率是衡量混凝土减水剂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减水率是指混凝土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投入用量与不添加减水剂时所需的水泥用量之比。
通常要求减水率在5%-15%之间。
2.塑性保持性:塑性保持性是指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可塑性的能力。
对于混凝土减水剂来说,塑性保持性的测试指标通常有塑料度保持率和坍落度保持率等。
一般要求塑料度保持率在90%以上,坍落度保持率在80%以上。
3. 坍落度: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的流动性的指标,也是衡量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参数。
混凝土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因此对于混凝土减水剂来说,需要测试其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通常要求坍落度在50mm-250mm之间。
4.开始时间和凝结时间:开始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结的时间,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完全凝结所需的时间。
对于混凝土减水剂来说,需要测试其对混凝土开始时间和凝结时间的影响。
一般要求开始时间在1-2小时之间,凝结时间在4-12小时之间。
5.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抗压能力的指标。
混凝土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需要测试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一般要求混凝土减水剂使用后,28天抗压强度应不低于控制试件的80%。
6.膨胀率:膨胀率是衡量混凝土在干燥状态下的膨胀能力的指标。
对于混凝土减水剂来说,需要测试其对混凝土的膨胀率的影响。
一般要求混凝土减水剂使用后,膨胀率应不超过0.10%。
7.凝结后强度损失:凝结后强度损失是指混凝土凝结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其抗压强度相对于凝结初期的强度的损失程度。
对于混凝土减水剂来说,需要测试其对混凝土凝结后强度损失的影响。
一般要求凝结后28天强度损失不应超过20%。
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忽高忽低分析聚羧酸减水剂是是一种常用的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它具有减水、保坍的效果。
合理使用聚羧酸减水剂,事半功倍。
那么,聚羧酸减水剂应用误区有哪些?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减水率忽高忽低,工程中不易控制这一误区。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宣传材料中往往对其超强的减水效果进行了特意的宣传,比如减水率达35%甚至40%等。
有时实验室检测时减水率也确实很高,但到了工程现场,却经常让人大跌眼镜,有时减水率只有不到20%。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宣传材料中往往对其超强的减水效果进行了特意的宣传,比如减水率达35%甚至40%等。
有时实验室检测时减水率也确实很高,但到了工程现场,却经常让人大跌眼镜,有时减水率只有不到20%。
其实,减水率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定义,仅是指按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标准,采用基准水泥、一定的配合比,一定的搅拌工艺、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为(80+10)mm时测得的数据。
但人们总是在很多不同场合借用这个词语来表征产品的减水效果,以致于经常产生误会。
聚羧酸系减水剂被证实在较低掺量情况下就具有较好的减水效果,其减水率比其它品种减水剂大得多,但必须注意的是,与其它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受试验条件的影响更大。
首先,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与混凝土中水泥品种及用量的影响很大。
曾经采用相同的掺量对同一种减水剂进行试验,当基准混凝土水泥用量分别为330kg/m3、350kg/m3、380kg/m3和420kg/m3时,测得的“减水率”分别为18%、22%、28%和35%。
而采用不同品种水泥进行检验时,减水率甚至可以达到10%的差异。
其次,当砂子的含泥量较高时,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率会明显降低。
使用萘系减水剂往往用增加一些掺量来解决。
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增加掺量时变化不明显,很多的情况是流动度还没有达到要求,混凝土已经开始泌水了。
此时再用调砂率或是增加含气量,或是加增稠剂效果都不会很好,最好的办法还是降低含泥量。
混凝土中减水剂选择的研究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
而作为混凝土添加剂的减水剂对其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使用不同种类的减水剂的效果将会怎样呢.本文就如何选择减水剂及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减水剂,性能,种类引论: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
自20 世纪30 年代开始使用以来,混凝土外加剂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已成为混凝土配比中不可缺少的组分。
1减水剂的发展历程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的一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功能性组分复配,用来改善新拌和混凝土性能。
当在水泥中加入减水剂后,在不改变混合体系组成的条件下,可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与保坍性;或在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变条件下,减少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并降低因水泥的水合作用而引起的裂变、收缩及热变形等现象[1]。
实际上,早在1938年,以萘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分散剂技术就在美国取得专利,这算得上是高效减水剂的前身。
因为当时混凝土的设计强度(C20-C30),完全可以通过调节用水量来达到所需要的工作性,并保证强度,再加上水泥价格相对较便宜,从经济上考虑,没必要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只有文沙树脂引气剂、氯盐类早强剂和用纸浆副产品制成的木质素磺酸盐普通减水剂占据着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市场。
1962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的服部健一博士研制成功了b-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以下简称“萘系”)高效减水剂;1963年,德国研制成功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磺酸盐(以下简称“密胺系”)高效减水剂,并投入生产应用,真正算作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类高效减水剂产品。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两类高效减水剂也相继在我国开发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
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充分利用地方性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蒽系高效减水剂应运而生,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则是最近10年才开始生产应用的。
关于水泥性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摘要:水泥性能的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本文就水泥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混凝土施工时对水泥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引言水泥性能的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但水泥性能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又十分复杂,目前两者之间或者难以确定定量关系,或者虽有一定程度的定量关系,但这种定量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本文就水泥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混凝土施工时对水泥的一些基本要求。
二、混凝土性能与水泥性能的关系1、水泥矿物组成的影响众所周知,硅酸盐水泥主要的组成矿物有C3S、C2S、C3A、C4AF四种,C3S凝结硬化快,水化时放热较高,但能给水泥提高较高的早期强度;C2S凝结硬化慢,水化热低,能保证水泥的后期强度;C4AF的各项指标都属中等;C3A凝结硬化速度最快,水化热是其他矿物水化热的数倍。
因此C3A含量较大的早强水泥极容易因早期的温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而开裂,耐蚀性也最差。
2、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水泥粉磨条件下,水泥磨得越细,其中的细颗粒越多。
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强度,但是粒径在1μm以下的颗粒不到一天就完全水化,几乎对后期强度没有任何贡献。
倒是对早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有贡献——水化快的水泥颗粒水化热释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
同时,粗颗粒的减少,减少了稳定体积的未水化颗粒,因而影响到混凝土的长期性能。
随水泥比表面积的增加,与相同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差,为减小流动度损失需要增加更多掺量的高效减水剂,不仅增加施工费用,而且可导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另外,水泥细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裂性。
3、水泥中含碱量对混凝土影响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碱和细度、C3A和C4AF的因素一起极大地影响水泥的抗裂性。
即使水泥有相同水化率(强度)和相同的自由收缩,显然低碱水泥有内在的抵抗开裂的能力。
混凝土减水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减水剂作为混凝土添加剂之一,可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从而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提高。
减水剂不仅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成本,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
为了保证混凝土减水剂的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本文将从减水剂的分类、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制定混凝土减水剂的国家标准。
二、减水剂的分类根据减水剂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机理,可以将减水剂分为三类:1、有机酸盐型减水剂有机酸盐型减水剂主要由有机酸盐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组成,如钙、钠、铝等。
这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在水泥颗粒表面上形成胶体颗粒,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类减水剂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久性,但缺点是价格较高。
2、磺酸盐型减水剂磺酸盐型减水剂是由有机磺酸盐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组成的,如钙、钠、铝等。
这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水泥颗粒中的氢氧化物反应,从而产生一定量的水,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类减水剂的优点是价格较低,但缺点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缩微珠型减水剂缩微珠型减水剂是由一定量的缩微珠和有机酸盐类化合物组成的。
这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缩微珠的吸附作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类减水剂的优点是价格较低,但缺点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性能指标混凝土减水剂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水率减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水泥用量的减少程度,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2、保水率保水率是指减水剂对混凝土中水分的保持能力。
保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越好。
3、减水剂的稳定性减水剂的稳定性是指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稳定性越好,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
4、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抗渗性等方面。
四、试验方法制定混凝土减水剂的国家标准需要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以下是试验方法的具体内容:1、减水剂的减水率试验首先需要按照规定的水泥用量制备混凝土试件,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砂率、骨料粒径等因素,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减水剂,并进行混合、搅拌、浇筑等操作,最终测量减水率。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实用版】目录1.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定义与重要性2.减水率的确定因素3.减水剂的掺用量对减水率的影响4.减水率高低的调整方法5.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试验方法6.试验原材料的选择7.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分析正文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是指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后,水泥浆体的水分减少的比例。
减水率的大小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因此在混凝土生产中,正确确定外加剂减水率至关重要。
减水率的确定因素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强度、水灰比、水泥品种和骨料特性等。
在确定减水率时,需要根据混凝土中水泥、骨料和砂的吸水量来选择合适的减水剂最低减水率。
减水剂的减水率会随着掺用量或固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便于搅拌操作和计量准确,减水剂的掺用量一般控制在 1% 左右。
减水剂的掺用量对减水率的影响非常明显。
掺用量过大,减水率会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掺用量过小,减水率会过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减水剂掺用量。
减水率高低的调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减水剂的掺用量来调整减水率;二是通过改变减水剂的固含量来调整减水率。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调整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和混凝土试块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准确地测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从而为混凝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在试验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常用的水泥品种为 P.03 2.5 等级水泥,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如 YN-1 型减水剂。
这种减水剂的主要成分为卜蔡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掺量为水泥质量的 2%,含固量为 38%。
通过对减水剂的减水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减水剂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高效减水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摘要:介绍了高效减水剂的分类、特性及使用高效减水剂的经济性,并着重介绍了高效减水剂对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
关键词:高效减水剂,高性能混凝土1 引言在工程建筑用材中,混凝土的用量之大、范围之广是其它任何材料所不能取代的。
普通混凝土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的要求,化学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除了水泥、砂、石和水之外的第五种必不可少的组分。
混凝土外加剂(Concrete Additives)是指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 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其掺量不多(一般不大于5%), 但对改善拌和物的和易性, 调节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时间, 控制强度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等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1]。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下简称HPC) 就是超塑化剂与混凝土材料科学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对于HPC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虽有不同解释,但有几点则是共同认定的,即它必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好的可施工性,在应用中应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耐久性能[2]。
许多国家将HPC作为跨世纪的新材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发展,部分国家已开始用于一些重要工程。
2 高效减水剂简介2.1 高效减水剂的分类当前常用的高效减水剂主要有:萘系(萘磺酸盐甲醛缩聚物) 高效减水剂,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以及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等[3]。
2.2 高效减水剂的特性:①减水率高,可减水18%~20%。
②减少坍落度损失。
③在保持强度恒定值时,则能节约水泥10%以上。
④不含氯离子,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2.3 使用高效减水剂的经济性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可在保持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相同的情况下,显著地降低水灰比;倘若基准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为360 kg/m3 ,掺入高效减水剂后,在相同坍落度的条件下,减水率为20% ,则水灰比可降至0.40 (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可减少36kg/m3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