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以日记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明确的格式和方向。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的方法、日记的格式以及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不够深入,写作时容易出现流水账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并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身边的人、事、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并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避免写作时的流水账现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观察方法:教师讲解如何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讲解日记格式:教师讲解日记的格式,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
4.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避免流水账现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语文园地”为载体,将基础知识、语文素养、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机融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等,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词语、句子、古诗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书写生字词,了解词语、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会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词语、句子的表达方式,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与赏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语文园地”的由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巩固字词基础。
3.分析词语、句子: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词语、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文言文阅读: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去年的树》说课稿人教版《去年的树》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去年的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去年的树》说课稿1一、说教材《去年的树》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日本著名童话家新美南吉的一篇广为流传的作品。
它讲述了一个凄美的友情故事:树和鸟儿是好朋友,临别时鸟儿承诺明年春天还要回来为树唱歌,可是第二年春天,树却不见了,面对着由朋友用生命点燃的煤油灯,鸟儿唱起了去年的歌。
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文中角色鲜活感人,质朴的语言耐人寻味,平淡中有着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二、说教法针对本课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立足于工具性,弘扬人文精神。
精心预设,注重生成。
努力实现用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我采取了“读悟结合、品词析句、想象补白、读写并行、角色体验”等方法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读中品词析句,读通文意,读出情感。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读书方法,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做到让学生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结合。
有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示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组展示读、齐读等,读的形式多样,读的时间充分,读时有层次,读中有指导。
在读中尊重学生体验,淡化技术指导。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语气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特色。
在读中,学生较好地体会了童话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一等奖创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一组描写家乡风土人情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单元包括《长城》、《黄山奇松》、《葡萄沟》等课文,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这些文章,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语文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写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和评价文章的优美语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对课文文中优美语句的欣赏和评价。
3.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僻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讲解课文:针对学生标记的生僻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5.写作练习:根据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这次的习作内容是要求学生学写观察日记。
在习作提示中明确了本次训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写完后,通过组织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并挖掘习作素材,为写好习作奠定基醛。
二、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致、准确的观察。
四、说学情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一方面已经了解了日记的一般格式,初步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另一方面,知道要仔细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这些都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
五、说教法学法本次习作应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能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并通过指导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出示一则观察日记。
2.师:这是一则观察日记,这个小作者在自己观察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们发现写观察日记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习作范例发现课题要求。
3.生自由回答。
4.师:所以观察的好帮手是:眼睛、鼻子、耳朵、双手、大脑……(二)、明确目标1.师:我们本单元学的课文都是有关于观察事物的,因为认真观察,作者才能写出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章,本次习作我们写观察日记,你们知道什么是观察日记,它有哪些特点吗?2.生自由回答,师总结。
(观察日记就是用器官去仔细观察、体会自然界中或社会中的现象,并把观察记录写下来。
)(三)、佳作引航十一长假期间,我在家里种了很多绿豆。
刚种下的绿豆翠绿翠绿的、椭圆形、像瓜子的果肉般大小,绿豆身子的正中央还有一条短短的白线,仿佛一张咧开的小嘴巴。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爬山虎的脚》。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语言生动形象,是一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佳作。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还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观察细致、语言生动的文章,在理解和感悟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且,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不够细致、全面。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他们一定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认识“均、柄”等 5 个生字,会写“虎、操”等 13 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 16 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学习作者连续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爬山虎的世界中,感受它的神奇与美丽。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的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三个观察对象:蝴蝶、小鱼和蜗牛,并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日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写日记这一形式还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日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日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蝴蝶、小鱼和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教师以蝴蝶为例,示范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观察日记。
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样子、变化和特点,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绘。
3.学生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并尝试写观察日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针对性辅导。
4.分享交流:各小组选取优秀的观察日记进行分享,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表扬和指导。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二篇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这节课作一个初步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本篇课文安排在本册的第二组中,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并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二、说学情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孩子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同时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用本文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五、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媒体辅助教学法、联系生活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首古诗:《登鹳雀楼》、《望洞庭》和《渔歌子》。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然而,对于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古诗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感悟古诗的韵律美,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有哪些美丽的事物?2.学习课文(1)学习《登鹳雀楼》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标题,了解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望洞庭》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标题,了解诗人刘禹锡及其创作背景。
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渔歌子》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标题,了解诗人张志和及其创作背景。
让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巩固拓展(1)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展示。
(2)讨论:你觉得哪首古诗的意境最优美?为什么?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一、导入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写观察日记》。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共同回顾一下我们所学习的内容。
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技巧,本次习作我们将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会如何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日记的形式锻炼他们的文笔。
4.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乐于观察。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次教学内容是《习作写观察日记》。
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本次教学:1. 引导观察: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比如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等。
我会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2. 示范日记格式:接着,我会出示一篇观察日记的范文,让学生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点。
我们会一起讨论这篇范文的优点,如怎样选择观察对象,怎样记录观察过程,怎样描述观察到的细节等。
3. 学生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写观察日记。
在写的过程中,我会提醒学生注意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日记更加生动有趣。
我会让学生注意日记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记录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4. 交流评价: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让学生读自己的日记,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评价时要注重正面鼓励,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本次习作的主题和要求。
2. 观察指导:指导学生选择观察对象,教授观察方法,提示学生注意事物的变化和联系。
3. 范文展示:出示范文,让学生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写作要点。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动手写观察日记,教师进行指导。
5. 交流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雪梅》是部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处处留心,连续观察”中的第三首古诗,它是宋代诗人卢钺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首咏物说理的七言绝句,咏物贴切自然,合乎情理,说理精辟深刻,很有启示性。
尤其评梅之语,入木三分,非梅之知音不可然也。
诗人从视觉---雪比梅白,嗅觉---梅比雪香入手,一色一香,一长一短,观察入微,评判独到。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巧妙地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揭示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真正原因。
在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是意在言外的,诗人借雪和梅的争春,告诫人们世上万物都各有干秋,无论何人都各有所长。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万不可以已之长而轻人之短。
这首诗文字生动精炼,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骚、逊、输”这3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降、阁、费、须、逊、输”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三、说设计理念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我本节课侧重从诗句入手抓关键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补充资料,体会诗情,背诵积累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诗文进行对话,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四、说教法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始引导学生观看梅花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抓词扣句,引导想象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感悟作者对雪梅的赞美之情。
3、补充资料,品悟诗情这是诗人卢钺流传千古的《雪梅》诗其一,为了扩宽知识面,为学生补充《雪梅》诗其二,让学生从中了解梅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同时补充王安石的《梅花》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感受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雪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雪梅》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这首诗以雪梅为题材,通过描绘雪梅的美丽形态和坚韧品格,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诗意和作者的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为主,帮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学习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雪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文的美,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高洁的品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雪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高洁品格和坚定信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梅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雪梅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雪梅》,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说文解字: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高洁品格和坚定信念的认识。
6.朗读背诵:让学生朗读并背诵《雪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文的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观。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研说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学好语文,就拥有了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
引领孩子学好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字美,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灵活驾驭语文教材。
下面,我就从说课标、说策略,说内容,说活动四部分来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一)总体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单元目标:具体目标:1.认识2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6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想象到的景象。
4.能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5. 能留心周围事物,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
学习做好观察记录。
6.能抄写表达准确形象的句子。
(三)目标纵向比较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各科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
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观察提出如下要求:第一学段: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第二学段: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一,单位课本分析(A)单位教材的基本分析在培育广阔的万物生物时,产生了大量的岐山不同的水,风景点。
本模块选择了四幅精美的自然风景的文字泉,九寨沟,田园,甘草桂花,他们就像朵朵美丽的花,让我们走近他们,享受他们的迷人风格泉泉介绍了济南最独特的自然景观,赞美春天的奇怪,表达对大自然的思想和感情的爱。
九寨沟介绍了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让我们享受荷兰作为田园牧场的田园,体验草原,牲畜和和谐的人,充满诗意。
桂花雨是笔者记起的童子甘草,花雨快乐快乐,表达了家乡的记忆。
(2)单位教学目标和难点分析的关键点单位教学目标:1.知道蜱,Xiao等23个字,会写经济,其他39个字。
2.了解单位的新词,注意积累,可以读写文字背后的32个单词,会回读8个练习在后面的成语和5个中断后语言。
能够正确,流畅和情感地阅读文本。
将背诵泉的全文,九寨沟3,4,5自然段,田园诗中最喜欢的段落。
4.理解文字内容,感受景区的美丽,理解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
模仿类的情况,了解片段的描述。
5.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话来真诚地赞美他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6.根据工作要求,选择自己的话说真话,写自己想说的内容,注意字母格式,细节稍微合适。
难点分析在教学单元时,加强整合,围绕单元的美丽特征来协调教学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清楚说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阅读文本,以掌握整个文本的内容;然后紧紧跟随关键段落阅读边框,进入对话,体验美丽的文字,美丽的心情;然后从商品到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促进语言的内化和积累;最后,引导学生模仿移民。
但模仿的对象,从过去简单的使用的话,到部分的安排,等研究的结构。
(C)每节课的训练点二。
教学分析弹簧文本解释弹簧是散文场景的集合,介绍了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泉城。
笔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照总分 - 总数顺序,描述了济南着名春天的奇特风光,表达了对自然思想和感情的热爱。
六个自然节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古诗三首《暮江吟》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
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过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
情感目标: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教学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这首诗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 游戏激趣,导入课题首先,我用激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诗句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接着,我出题,学生答。
然后我引出白居易的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学生说也下一句之后,我接着追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待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说明:“对!是白居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诗。
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从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
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园地包含了词语辨析、句子仿写、阅读理解和作文练习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在阅读理解和作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词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文章主旨、作者观点的把握,以及作文的构思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词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并进行词语辨析练习。
3.阅读理解:分组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句子仿写: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句子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作文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9.《古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暮江吟》是一首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写景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轻松愉快;《题西林壁》是一首写景哲理诗,表达出观察角度不同则领悟不同的道理;《雪梅》是一首简单有趣的写景诗,表现了雪、梅的灵动生趣和各有长短的哲理。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是教学重点。
2.领会其中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想必大家都读过唐诗三百首,也认识了许多老朋友,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也遇到了两位老朋友,白居易和苏轼,大家先来回想一下,我们读过他们的什么诗句?白居易的有?(离离原上草、卖炭翁、忆江南等)苏轼的诗句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水光潋滟晴方好等)今天这两位老朋友带了一个新朋友过来,他们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诗人简介)
(二)疏通字词,读通古诗。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自由练读。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重点交流的几个字:吟,峰,缘,降,输等。
3.齐读古诗,感受韵律。
(三)自主探究,学习感悟。
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
(课件展示任务)
1.这三首诗都属于什么类型的诗?他们都是先描写景物,这种被称为写景诗,然后借景物阐述道理,这也被称为说理诗。
2.学习《暮江吟》我们就先跟着我们的老朋友白居易去看看,他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齐读《暮江吟》)
(1)解释诗题。
(引导为主)你从“暮江吟”这个题目中能知道什么?(指名答)暮是指什么(启发回答,傍晚)很好,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是哪里?(江边)很棒了,吟是指什么?(课文注释)所以连起来这就是诗人白居易(生答)傍晚在江边做的诗,那么内容会是什么?傍晚在江边看到的景色。
(2)理解诗意。
(告诉方法,引导自学)
①同学们通过诗题就知道了诗的内容了,太棒了,谁能告诉我诗人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纠正)
明确: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的青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②同学们描述的都很漂亮,我们在翻译诗句意思的时候一定要跟诗句结合起来,不能增加诗中没有的内容,也不能删减诗中原有的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谁能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答,课件展示)
③白居易在诗中这么描绘,是不是真实的呢?有同学说真实,因为真的见到过这样的景象,也有同学表示不理解,很棒,学贵质疑,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说说我们的老朋友写的准不准确?(课件展示)
(3)分析诗歌。
(引导提示)
①引导背诵。
合上课本,我们现在跟着白居易一起,我们在傍晚的时候来到了江边,首先看到了什么?用诗句回答(一道残阳铺水中),我们往下看江面,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场面让我们留恋了一会,太阳下去了,夜晚到来了,我们欣赏着风光,觉得这夜晚怎么样?(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的夜晚,露水晶莹像珍珠,月儿弯弯像弓,诗人脱口而出(露似真珠月似弓)。
②修辞手法。
大家看到这些景色的时候,仿佛就是白居易了,已经能够把诗背下来了,真棒。
现在这首诗就是你们作的了,你们在这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谁能给老师讲一讲?(比喻)将什么比作了什么?(露珠比作了珍珠,月亮比作弯弓)(课件展示)农历的九月初三的
月亮“蛾眉月”,唐代的弓,形容贴切准确。
③体会情感。
大家在江边吟着这首诗的时候又什么感觉,通过刚才的比喻的手法,你们认为诗人觉得这个场景怎么样?(很美丽)他喜欢吗?(喜欢)所以大家在江边看到夕阳西沉、晚霞映江那么绚丽,又在江边留恋是因为(江景美好)看到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觉得夜色如何?(可爱,赞美夜色的可爱)这一切都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4)再读诗歌,背诵诗歌。
我们领悟了诗歌的情感后,再怀着这样的心情,有感情朗读古诗,再一起背诵。
(5)作业布置。
1.背诵《暮江吟》。
2.熟读《题西林壁》《雪梅》。
六、说板书设计
暮江吟
时间→暮(傍晚)夜晚
地点→江边
景物→江景露珠弯月
手法→比喻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进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白居易去了江边,听白居易吟了一首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
现在我们跟着苏轼去爬爬山。
首先请同学告诉我,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课件展示任务)小组交流,互相纠正补充(培养学生互助学习能力)
2.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低)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俯看:深沟幽壑;仰望:重峦叠嶂。
)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小组用书本文具搭建成山,用橡皮当做诗人,理解角度不同观察结果也不同的道理。
)
3.播放庐山风景,有感情朗读背诵。
(课件展示)
我们刚才模拟了一下,大家明白了角度不同看法不同的原理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庐山的各方面风景,看看苏轼描绘得准不准确。
横看庐山连绵起伏,侧看它奇峰陡峭,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云雾缭绕,近看怪石险峻,高处看、低处看风景都不一样,这就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不清庐山到底什么样子,但是他知道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学们都太棒了!不仅学会了诗的内容,还知道了诗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哲理(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回顾: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的?(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
(2)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三)学习《雪梅》
1.借助注释,自读自悟(课件展示任务)小组交流,互相纠正。
卢钺是我们的新朋友,他也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写景哲理诗,前面两首诗他写了什么呢?
2.理解诗题。
知道描写对象
3.理解诗句意思,集体交流。
(1)结合注释解释诗句意思(梅花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诗人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放下笔好好思量。
)
(2)根据诗句说说梅和雪各自的特点。
(雪→白梅→香)古人已经注意到梅和雪的这些特点,比如我们曾学过的一首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还知道这句诗的意思?(雪落满枝头的样子,就好像是一夜之间春天来到,梨花开满枝头)说的就是雪花像梨花一样白,王安石的《梅花》也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的是虽然梅花像雪花一样开放着,但是因为她浮动着暗香,所以不近看就知道是梅花了。
(3)“三分”十分之三,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4.分析鉴赏(课件展示)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梅花和雪花真的互相争论互不服输吗?(不是)诗人这么写了的,因为诗人赋予了她们感情,这种手法是(拟人)诗人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互相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互不认输,这让我们有什么感觉?(梅花雪花的活泼有生机)
(2)把握情感。
这样的写法别出心裁地表现出梅花与雪花的特点,生动活泼,诗人想表达什么呢?(对雪花和梅花的赞美)
(3)发现哲理。
(引导)梅花和雪花争春互不相让,你们认为谁会赢?(自由交流)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难以比较,任何事物都是有长短的,所以我们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不自卑,也不要自负。
5.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三、整体回顾,把握观察方法。
1.齐读三首诗,回顾课文。
课件展示问题,指名回答,轮流回答。
(1)这三首诗描写观察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傍晚的江、庐山、雪花和梅花)
(2)这三首诗观察描述后的结论是什么?
(《暮江吟》通过观察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2.课件展示基本的观察方法,说说这三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自然观察方法、全面观察方法、对比观察方法)
四、收束全篇
1.熟读成诵,小组比赛背诵三首诗。
2.默写《题西林壁》。
五、作业布置
1.背诵三首古诗。
2.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