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9.3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第3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三课宋明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本课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第3课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的。
图片是一幅庐山白鹿洞书院的照片。
文字内容重点指出,南宋时的大儒朱熹与其主要论敌陆九渊800多年前在此的一场学术报告会,这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次盛会,由此引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学的新发展──“理学”新体系的出现和形成。
第一目“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阐释了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严重挑战,但中国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
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建议教学教师先请学生回答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然后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接着介绍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宋明理学课件篇一宋明理学课件【教材整合】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 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学受到挑战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同时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
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大力崇儒兴教,如羯族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北魏孝文帝时期大兴儒学。
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
这样,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4、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他们弘扬积极人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二、形成过程:1、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及之后,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具体指在回应佛、道的挑战时,新兴的儒学思潮力图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第3课宋明理学【一】课程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2.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三教合一(理学出现的背景)1、文化:(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迅速传播;(2)隋朝儒学家主张“三教合一”,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2、政治:北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需要重建纲常伦理。
二、程朱理学(一)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完成儒学理论化、思辩化过程,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代表北宋:程颢、程颐(“二程”);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二)理学思想1.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理后物。
(核心)2.伦理观: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认识论:“格物致知”。
(目的是“究天理”:明道德之善,非求科学之真)(三)程朱理学地位和影响1.地位:(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思想流传日本、朝鲜及至欧洲,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
2.影响:(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紧密地束缚人和人性。
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2、思想(1)宇宙观:“心即理”,心是万物的本原。
第3课宋明理学考试说明学习要求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1.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
2、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影响。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北宋时期,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
②魏晋以来三教合一,使儒学更为理性化,思辨化。
③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
2、理学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3、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
4、主要思想:
二程朱熹
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
后物;理气论,“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
天理和伦理道德的关系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
来。
人伦道德就是“天理”;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在人身上就是人
性。
提出心性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贯通明理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格物致知的目的
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思考: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5、程朱理学的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朱熹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③他的思想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
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南宋)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万物都在心中。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说明:考试说明中并无此内容,此属于新版教材新增内容。
)
2、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
(1)思想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①更多吸收佛教禅宗思想——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
②认识论: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通过“内心反省”,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
认为知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
可见其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说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资料:“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守仁)
思考:程朱与陆王思想的异同?
同:都是理学的流派,都是儒家思想的发展。
都是唯心主义,都为维护封建君主统治提供理论支撑。
理即伦理道德。
异:宇宙观不同: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道德观和认识论:理学主张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格物致知,贯通明理。
心学主张通过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为善和知行合一。
思考: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即评价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可取:具有和谐意识,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气节、具有忧患意识;强调力行,注重社会责任,体现务实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科学:但用纲常维系专制,压制自然欲求,产生消极作用,如重男轻女、尊卑等级、因循守旧等观念。
在唯心理论方面很多不科学的。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思考: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的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C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发扬光大儒学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怎么才能学好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很重要
怎么学好高中历史
1.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
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
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
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
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历史事件的要素和阅读及记诵技巧
1.时间有先后,你只要把大事年表里的重要事件多看几遍,自然记牢了。
除了重要事件要确知其发生年分(如维也纳会议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须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后次序(如维也纳会议先於凡尔赛会议),便可以了。
2.地点有东西南北,你只须认识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对位置便行了。
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结合,确认各国今天的政治地图,特别是欧洲和中日的国界.主要城市。
此外,若干条约规定的领土转变也应紧记。
3.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角。
不过,会考要求并不太高,我们祗要熟记重要的历史人物便可以应付考试了。
如自强运动的曾、左、李.恭亲王、慈禧太后是必
须熟记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冯桂芬则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则一律不记。
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存时代和事迹也应知其大概,才不会张冠李戴。
4.事件由时地人三项元素构成。
明白了上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自能对重要史事了如指掌。
历史事件的相关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课题的次序;次念某课题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国的大事包括自强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然后记诵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节,如自强运动分为三阶段,辛亥革命分为兴中会和同盟会两个时期。
至於枝节琐事,似非会考的重点。
小编推荐:学好高中历史的方法和建议
5.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方面。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为例:政治方面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异;经济层面有工业和农业经济的不同、公行制度.贸易不平衡、鸦片贸易;社会因素如英国工商业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文化方面如中国中心主义与英国自由思想的分歧,个人责任与集体负责制的冲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则徐销鸦片.林维喜事件。
若能紧记这些重大事情,则对鸦片战争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
总之,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历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
6.因果关系应建立於史实和逻辑上。
因先於果,果后於因,两者要合乎情理。
从这一角度看,不应把历史事件孤立来看,如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导致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但此后法德关系恶化,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割地是因,而大战是果了。
因此,假如能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举一反三,则事件的因果关系了如指掌,而学习亦事半功倍了。
7. 事件的经过祗须记重大事件,如意大利的统一运动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尔的改革和外交,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贡献便可以了。
因近年会考并不强调背诵史实,故你只须知道最重要的史实便行了。
以上怎么才能学好高中历史全部内容由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高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