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学:减蛋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27
蛋鸡减蛋综合症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也称鸡减蛋综合症。
本病是70年代后期发现的,是世界性的商品蛋鸡和母鸡产蛋下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群发性产蛋下降、产蛋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症状状是本病患鸡的主要表现。
尽管它只对产蛋鸡致病,但其自然宿主是家鸭和野鸭。
病因(1)引起本病传染的病原是腺病毒属中的产蛋下降综合症-76病毒,危害甚大,经种蛋垂直传播是本病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也可通过呼吸道、褐壳蛋品系鸡感染比白壳蛋品系更严重。
所有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幼鸡感染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母鸡只是在产蛋高峰期表现明显,原因可能是潜伏的病毒被活化。
尽管垂直感染的鸡胚数量不多,但对扩大传染的危害性甚大。
受感染过的雏鸡大多在全群产蛋高峰的一半时,才开始排毒,迅速传播。
铺垫草的平养蛋鸡水平传播较快,笼养鸡传遍全群则约需11周左右的时间。
(2)感染后产生病毒血症状,7--20天后病毒在输卵管狭部蛋壳分泌腺中大量复制,导致腺体的明显炎症状和卵子及蛋壳形成机能紊乱,产生蛋壳异常。
病毒经喉头和排粪时排毒。
其症状特征在饲养管理正常的情况下,产蛋前本病成隐性感染,产蛋开始后,本病由隐性转为显性,产蛋母鸡群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
开始表现蛋壳色泽消失,接着产薄壳、软壳或无壳蛋,但一般对蛋的品质影响不大。
病鸡没有其他症状。
发病期可持续4--10周。
在几周内产蛋会很快或大幅度下降,鸡群减蛋可达20%--30%,甚至40%--50%。
(3)应激反应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当健康鸡群在产蛋高峰时出现群体性减蛋或不能达到预定水平,同时发现鸡群采食量下降,出现一过性腹泻,并发生蛋壳变化时,应怀疑为本病。
但应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性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或其他原因如饲养管理、饲料等所引起的产蛋下降相区别。
(4)剖检可见发病鸡卵巢发育不良,输卵管萎缩,卵泡软化,子宫和输卵管粘膜水肿、色苍白、肥厚,输卵管腔内滞留干酪样物质或白色渗出物。
(5)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
蛋鸡综合症的类型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养殖殖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如下几种蛋鸡综合症疾病,其具体症状和防治办法如下介绍:1、减蛋综合症由腺病毒引起,25~36周龄蛋鸡发病率最高。
鸡群产蛋突然下降,2~3周内降至最低点,较正常产蛋率低20%~30%。
蛋壳褪色,表面粗糙不平,呈砂纸状,轻度下痢,肛门周围污秽不洁。
防治措施:(1)严禁从疫区引种鸡。
(2)将病鸡隔离并及时淘汰,清理鸡舍并严格消毒。
(3)供给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平衡料。
(4)及时预防接种EDS-76 疫苗,每只0.5mL,肌肉或皮下注射。
(5)终结者每袋300斤水,连用3-5天。
2、蛋鸡脂肪肝综合症指鸡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营养性病症,鸡冠和肉髯苍白贫血,排灰白色稀粪,头颈向前伸或背部弯曲,倒地痉挛最后消瘦而死。
防治措施:(1)控制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提高蛋白质含量1%~2%。
(2)每100kg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100g、蛋氨酸50g 和多种维生素5g、维生素B12(12mg)、硒0.05~0.1mg。
(3)病鸡单独喂养,每只喂氯化胆碱0.1~0.2g和维生素E1mg。
同时取柴胡30g,黄芩、丹参、泽泻各20g,五味子10g,研细按每只鸡1~2g的剂量拌料喂服。
3、产蛋困难综合症多发于初产蛋。
育成鸡上笼过早,运动不足,蛋白质过高等所致。
发病时间多在凌晨2时至当天下午14时,患病鸡“嘎嘎”尖叫,惊恐不安两腿向后伸直,手触摸泄殖腔可摸到鸡蛋,拉稀破壳蛋增多。
防治措施:(1)蛋鸡上笼时间宜在产前2周进行,不宜过早。
(2)产蛋前期粗蛋白质含量12%,每只鸡要添加鱼肝油1~2mL,每100kg饲料中添加0.2g亚硒酸钠和10~20mg维生素E。
(3)产蛋困难的母鸡可向泄殖腔注入植物油或石蜡油2~5mL,然后用双手上下挤压将蛋排出。
(4)按饲料量添加0.3%氯霉素,连用5天,同时每只鸡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4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
4、笼养疲劳症主要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
减蛋综合征【概述】减蛋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1976,EDS-76)是由禽腺病毒群Ⅲ中的减蛋综合征病毒引起产蛋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它的特点是在饲养管理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当蛋鸡群产蛋量达到高峰时产蛋量突然急剧下降或产蛋鸡不能达到产蛋高峰,同时在短期内出现大量的无壳软蛋、薄蛋或蛋壳不整的畸形蛋,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浅,有些薄壳蛋表面不光滑,沉积有大量的灰白色或黄灰色粉状物。
如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无此综合征的报道,可以说EDS-76已经成为一种给养鸡业带来巨大损失的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鸡。
鸡的品种不同对EDS-76病毒的易感性也有差异,产褐壳蛋的肉用种母鸡最易感。
鸭、鹅、野鸡、珠鸡等也可感染病带毒、排毒。
本病可使产蛋鸡群产蛋量下降30%~50%,高峰期蛋鸡多见。
未产蛋鸡可感染,但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血清中也检测不到抗体,只有到开产后血清才转为阳性。
病鸡、带毒鸡、带毒的水禽及带毒禽胚源的疫苗均可成为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
近年来,对发生大幅度产蛋下降的蛋鸡,种蛋群进行抗体监测,发现在产蛋下降前后,EDS-76抗体的滴度相差很大(发病后抗体水平一般上升2~4个滴度),但同时亦可能发现禽流感、禽I型副黏病毒等感染的迹象。
【临床症状】患病鸡在初期精神沉郁、减料、下痢。
随后蛋壳褪色、变形、砂壳、薄壳、软壳、无壳等,部分蛋软壳或蛋壳畸形,同时产蛋量突然下降,降幅达5%~50%,蛋品质下降,如蛋清稀薄如水,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
产蛋率下降2~3周后开始恢复,但产蛋量难以达到正常水平。
【剖检病变】剖检时常无明显的器官肉眼病变,可发现肝脏肿大,胆囊明显增大,充满淡绿色胆汁。
病程稍长死亡者,肝脏发黄萎缩,胆囊也萎缩;卵泡充血,变形或掉落,或发育不全,卵巢萎缩或出血;出血性肠炎或渗出性肺炎,泄殖腔脱垂的病例增多;子宫和输卵管管壁明显增厚、水肿、黏膜充血、发炎、糜烂甚至形成输卵管囊肿,其表面有大量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分泌物。
蛋鸡减蛋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作者:相丹丹来源:《家禽科学》2023年第12期收稿日期:2023-07-03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3)12-0031-02减蛋综合征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以产蛋量和蛋品质降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一旦发生本病,蛋鸡群的生产性能会严重下降,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简介蛋鸡减蛋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蛋鸡的病毒性疾病,其特征是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
腺病毒是一种非包膜的DNA病毒,直径约70~80 nm。
病毒颗粒由蛋白质壳包裹,内含线性双链DNA,病毒的基因组长度约为43~45 kbp,编码多个蛋白质。
2 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腺病毒的禽类,特别是鸡。
腺病毒可对环境、饲料、饮水等造成污染,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和污染的环境介质等方式传播,还可随人员、工具、设备和车辆进行远距离传播。
此外,本病还可以垂直传播。
易感动物主要是家禽,尤其成年蛋鸡更易感染,对于刚开产的蛋鸡和老年蛋鸡的影响相对较小。
本病呈现季节性流行的特点,通常在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发病率较高。
3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下降方面,具体为产蛋量显著下降,蛋的平均重量显著降低,蛋壳出现薄、软、脆或变形等异常情况,蛋黄颜色变得淡黄或深浅不均匀。
有时,蛋内还可能出现血斑、坏疽或其他异常现象。
此外,蛋鸡表现食欲不振、活动减少、羽毛不整、呆滞等临床症状,病程长的蛋鸡还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采食减少、羽毛无光泽等。
4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输卵管、卵巢、子宫等多个器官的异常。
主要表现卵巢内卵泡数量减少且发育不良,如卵泡大小不均匀、卵泡壁变薄等,导致无法正常排卵。
卵巢中卵黄沉积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卵泡发育不良导致卵黄无法正常释放。
输卵管黏膜出现炎症,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部分病变的输卵管,由于输卵管黏膜炎症引起瘢痕形成或黏液过多导致堵塞,影响卵子的正常通过。
鸡减蛋综合症的症状和治疗鸡减蛋综合症亦称减蛋综合征,在母鸡进入产蛋高峰前后发生,无明显症状而产蛋率骤然下降20%~40%,蛋壳严重变劣,并出现一些无壳蛋,经1-2个月方能恢复正常。
1976年在荷兰首先发现本病,之后在许多国家流行。
我国于1986年发现,1990年前后流行,随之广泛开展免疫注射,很快得到控制,这些年很少见到发病,由于许多鸭、鹅无症状带毒排毒,某些非SPF活疫苗也可能含有这种病毒,因而鸡减蛋综合症的防治注射仍应坚持下去。
鸡减蛋综合症的症状*初产鸡群产蛋率上升到50%之后即有可能发病,但大多在26~32周龄、产产蛋率快要达到高峰或正直高峰时发病,35周龄之后发病的比较少。
病鸡精神、食欲、粪便完全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输卵管中蛋壳分泌腺等部位受到病毒破坏,卵泡的发育与排卵亦受影响,由此引起产蛋减少和蛋壳变劣。
鸡减蛋综合症开始发病时的症状,棕壳蛋有一部分壳色变淡变白,随之产蛋逐日明显下降,经数日下降20%~40%,同时出现大量薄壳、软壳、无壳蛋及轻度畸形蛋,蛋壳表面粗糙呈砂纸样,正常仅能占70%左右。
防治措施:本病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饲料、饮水、粪便、用具等进行水平传播。
因此,淘汰病鸡、加强卫生管理是防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如鸡群发病,要尽早治疗,康肽每套可注射1000羽成禽,2000羽雏禽,一般注射一次即可。
饮水蛋鸡康肽每套800羽成禽、1000羽雏禽,肉鸡康肽每套500羽,1000羽雏禽,集中3—4小时饮完,一般饮水一次即可:病情严重者饮水两天、一天一次,连用2-3天,重症加倍。
同时对未患病鸡群进行紧急接种。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强毒污染时有发生,而疫苗接种只能减少病毒侵入鸡群时带来的损伤,不能消灭鸡群内存在的强毒。
因此,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措施,严格消毒,切断每个可能传播的途径,尽可能给鸡群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以利其生长。
鸡减蛋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治摘要:目前,减蛋综合征属于蛋鸡养殖业中存在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临床特点是:产蛋量突然急剧减少,蛋壳发生严重的病变、蛋体不正常、鸡蛋质量变差。
蛋鸡如果受到异常疾病的感染,养殖场的产销效益就会急剧下降。
关键词:鸡减蛋综合征;临床特点;诊治近年来,减蛋综合征在我国的养殖场常有发生,蛋壳破损率高、产蛋量急速下降,严重影响着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下面分析一下此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一、鸡减蛋综合征的特点和诊断1、流行病学特点该病的病原体以长期带毒但不发的特点,藏匿在鸭体内。
不同大小的蛋鸡群,尤其是褐色的蛋鸡群,如果受到该病毒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就会发生鸡减蛋综合征。
母鸡初产时此病易发。
在母鸡产蛋的高峰期接近或超过一半时,病鸡、带毒水禽、带毒胚源疫苗、毒鸡等成为这时的传染源,各种日龄的蛋鸡均可能被感染,幼鸡感染后临床症状还不是很明显,通过血清检查,相应的抗体被查不出来,只在开产后,才可查出阳性血清。
未成熟的蛋鸡受病毒感染后症状不能被清晰看见,当开始产蛋并产生应激反应,蛋鸡体内留存的病毒受应激活化,这时临床症状才比较明显。
母鸡鸡群的高峰发病病程为6-8个月。
2、临床症状特点一般情况下,鸡群感染病毒后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是26-36周龄的蛋鸡在产蛋期发生产蛋量集体减少,产蛋率同比降低20%-30%,或者达到50%。
同时,蛋壳、蛋体还会出现一些异样。
比如,蛋壳又薄又软,没有蛋壳、表面粗糙、白灰、灰黄粉状蛋壳、褐壳蛋的颜色发暗、呈蛋白水样;小蛋、蛋体畸形状;蛋黄颜色暗淡、血液、异物充斥蛋白等。
超过15%的产蛋是异常蛋,破损率高。
此病症持续时间4-6周,往后经过10周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3、临床诊断鸡减蛋综合征的诱因众多,常规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根据鸡只的发病史、病程、病变情况、临床特点、流行病特点等诊断。
诊断时,首先要区别好其与传染性脑脊髓炎、禽流感、钙磷缺乏症、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导致产蛋率下降的病症。
鸡减蛋综合征(EDS76)是由腺病毒(FoW1adenovirus)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是产蛋量骤然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
26〜32周龄的所有品系的鸡都可感染
EDS76感染鸡群无明显临诊症状、通常是26〜32周龄产蛋鸡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产蛋率比正常下降20%〜30%,甚至达50%。
与此同时,产出软壳蛋、薄壳蛋、无壳蛋、小蛋,蛋体畸形,蛋壳表面粗糙
病理变化:病变是输卵管各段粘膜发炎、水肿、萎缩,病鸡的卵巢萎缩变小,或有出血,子宫粘膜发炎,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
组织学检查,子宫输卵管腺体水肿
EDS76的清洁鸡场,一定要防止从疫场将本病带入。
因本病可通过蛋垂直传播,要引种必须从无本病的鸡场引入。
EDS76传染外,也可水平传染。
为防止水平传播,场内鸡群应隔离,按时进行淘汰。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免疫接种是本病主要的防制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了EDS76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该疫苗接种18周龄后备母鸡,经肌内或皮下接种0.45m1,15天后产生免疫力,抗体可维持12〜16周,以后开始下降,40〜50周后抗体消失。
种鸡场发生本病时•,无论是病鸡群还是同一鸡场其他鸡生产的雏鸡,必须注射疫苗,在开产前4〜10周进行初次接种,产前3〜4周进行第二次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