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110.94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 43-1453/z.2008.04.033

这样,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心理特征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表现在他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青少年学生如果失去人格的健康性,就会出现认识扭曲、情绪变态、行为失控等问题。

第二,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各种人格特征相互协调、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并非是同一水平的齐头并进,而是在不同环境中各种人格特征发展达到的程度不同。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特殊阶段如“心理断乳期”的来临,以及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加强,人格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也反应了人格结构的发展性特征,但其各种人格特征却应都具备而不能有所缺陷。

第三,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校园及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妥善待人接物。他们在师生交往、与同学交往及其他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开朗、热情和坦诚;缺乏友谊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有很大困扰,会产生恐惧、焦虑、孤独感,甚至产生多疑、嫉妒、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言行与同学、老师、家人及社会要求协调一致。

第四,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用在学习上。他们在学习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们的成功,往往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必须施行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即教育者针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使其人格特征健全发展。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形式渗透到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以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根据以上对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涵义的探讨,结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及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认知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个体调控行为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日常生活上的“外演”与展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中如能很好地解决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此,应高度加强理性教育和认知训练,可通过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第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自我肯定。现代青少年人格结构中普遍地少了进取锐气,其原因就是少了“自尊、自重、自强”,少了对健全人格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所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体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和推动学生去获得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欲,逐渐克服和消除他们人格结构中的自卑、懦弱、不敢进取等消极特征。

第三,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学生心理空间。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健全的人格总是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独居必然导致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一定要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地组织文娱联欢、体育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从中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