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 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21.78 KB
- 文档页数:7
图形创意教学大纲一、引言图形创意既是一种表达艺术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在图形创意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能力,提升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图形创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色彩、构图、形态等图形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在图形创意中运用不同媒介和工具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图形创意基础知识1.1 图形元素与图形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2 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技巧。
1.3 构图原则及其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1.4 图形形态与表现技巧。
2. 图形创意技法与方法2.1 手工创意技法2.1.1 剪纸、拼贴等传统手工艺技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1.2 纸雕、折纸等手工创意技法的实践和创新。
2.2 数字创意技法2.2.1 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2.2 数字创意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实践。
3. 图形创意实践3.1 主题创作3.1.1 培养学生的主题创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图形创意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1.2 指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的过程,包括构思、草图、完稿等环节。
3.2 创意项目3.2.1 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的创意项目,如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
3.2.2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作品鉴赏,扩展学生的艺术眼界。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如图像、书籍、网络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1.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比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图形创意成果。
2.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学习态度和艺术潜力的评估。
六、教学实施计划详细制定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参观和实践项目等。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代码: 050213二、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必修课1.图形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课。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二年年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
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其中讲授18课时,实践18课时,讲授课时与实践学时比例约为1:1,共2学分3.课程教材:《图形创意与联想》,邹冬芳、张智铭、焦拥军主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4.开设系(部):艺术系。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课。
图形创意以其独有的思维特征、思维模式和思维定位及丰富的表现技巧被广泛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
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等等。
本课程是将素描、色彩等课程中获得的基本技能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和图形组织,设计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富于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创意图形。
是启发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新的图形的一个重要环节。
重在培养学生在有效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提高图形的独创性、形式美感和审美趣味的能力。
开发学生对于充满想像力、富有情趣和形式美感的图形样式的探讨,并促进学生积极地用手绘的方式大胆地无拘束地表达创意。
使他们的设计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图形创意的认知与准备(共6课时,其中讲授5课时,实践1课时)第一节. 图形的概念(掌握)(共1课时;其中讲授1课时,实践0课时)一.图形的概念(掌握)二.图形创意的概念(重点)第二节. 图形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掌握)(共1课时;其中讲授1课时,实践0课时)一. 图形的起源于发展(掌握)1.原始符号演变为文字2.造纸技术与印刷技术3.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4.20世纪以来的视觉艺术运动5.数字化媒体技术的革新第三节.图形创意与现代绘画艺术(掌握)(共2课时;其中讲授1课时,实践1课时)一.立体主义(重点)二.野兽主义(掌握)三.达达主义(掌握)四.超现实主义(重点)五.抽象主义(重点)六. 波普艺术(重点)课堂作业:在现代绘画艺术流派中选择一种,以课桌上的文具为题材,创作一张模仿现代艺术流派的图形作品。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xxxx【课程名称】图形创意Graphicscreative【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时】7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36学时【考核方式】项目考【开课单位】【授课对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以理论课为“主创。
意”是社会人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禀赋。
设计就是创造行为的体现,为了开发和挖掘这种能力,创意基础课程重点讲授创新的基本模式;创新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想象与联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熟悉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以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素质目标: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意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使商美专业的学生能够从理性的思维开始对待每一门专业学习,按照一定的创造思维模式去开发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潜能。
知识目标:了解创意的意义与本质,创意之于设计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与图形的创意性表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课程概述(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对图形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的概念,认识图形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什么是图形创意2、学习图形创意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图形概述(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对图形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认识图形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1、图形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图形的意义和作用3、图形的分类元素特征图形具象图形抽象图形4、图形的发展趋势突出创意,强化图形语言的趋向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趋向与高科技同步发展的趋向图形的传播和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向重点:图形的概念与基本特征难点:图形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图形创意思维(16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有新的认识,并且能掌握好不同的思维方式设计图形创意。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一节图形创意思维方式掌握直觉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等几种思维方式的创意方法。
图形创意教学大纲一、引言图形创意是一门涉及艺术、设计和创造力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图形创意课程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估方法。
二、课程目标图形创意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 发展对线条、形状、颜色和质地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手绘和设计技能;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基础知识:a) 线条和形状的基本原理;b) 色彩理论和应用;c) 图形设计的基本规则和原则;d) 手绘和绘画技巧;e) 数字图形设计工具的使用。
2. 创意思维:a)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b) 创意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c) 利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进行创意表达;d) 创意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 项目实践:a) 图形创意作品的设计和制作;b) 探索不同类型的图形设计项目,如海报设计、包装设计、插图设计等;c) 学生个人项目和团队合作项目的实施;d) 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估。
四、课程组织和教学方法1. 课程组织:a) 课程时间安排和课时分配;b) 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c) 课程活动和项目安排;d) 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估。
2. 教学方法:a) 讲授基础知识和技巧;b) 示范和实践指导;c)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d) 学生项目实践和反馈。
五、评估方法1. 个人作品评估:a) 技术和技能表现;b) 创意和想象力;c) 设计原则和规则的运用;d) 作品表达和传达效果。
2. 团队项目评估:a) 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b) 分工和沟通效果;c) 作品质量和整体效果。
3. 口头报告和展示评估:a) 表达和沟通能力;b) 创意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c) 展示技巧和效果。
六、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1. 教师角色:a) 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者;b) 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c) 创意激发和引导者;d) 学生作品的评估者和指导者。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填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图形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把握图形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与设计应用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图形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掌握通过理性的市场调研进行系统的图形设计的思路,培养学生灵活的图形设计思维,了解图形与文案、图形与心理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图形设计的新技术及新形式,培养学生图形设计的创新思考设计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提高对于图形设计的审美水平。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结合专题图形设计实践,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及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具备关注图形设计的前沿动向,进行创新概念图形设计的视觉表现力。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图形设计专题实践中提高图形的组织能力、应用表达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填写)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1.建议教材顾媛媛.《图形创意——现代创意图形的设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主要参考资料1.刘境奇.《图形创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2.(美)吉姆克劳斯.《创意设计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3.王安霞.《包装形象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陈青.《包装设计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5.(美)斯考特珀尔斯顿.《非凡的设计-案例与版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1134学分:3学时:60(其中:讲课学时:30 技法或实践学时:30 )先修课程:《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构成基础》后续课程:《广告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开课部门:艺术设计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图形创意》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是探讨如何运用图形造型能力和图形设计能力表达艺术思维,并完成新颖、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内涵的图形。
旨在训练培养学生对图形想象力的控制能力和形式美原则的应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进入与市场接轨的设计区域,学习图形设计的基本作法,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图形概述(8学时)[知识点]图形定义;图形的起源与发展;图形价值及设计意义;现代图形设计观念[重点]图形价值及设计的意义;现代图形设计语言的特征[难点]现代图形设计观念的培养[基本要求]了解图形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在进入创意范畴之前,即对它的视觉传播形式的特性和内涵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去加以认识。
[实践与练习]收集优秀图形设计作品,研究其现代图形设计特征。
第二章图形创意思维基础(10学时)[知识点]创意诠释;图形创意思维的对象;图形创意思维的主体;图形创意思维的实质和特征[重点]创意思维基础[难点]基本元素的形象联想创意[基本要求]了解形的基本元素,掌握各种元素的联想要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
[实践与练习]基本元素的图形创意训练第三章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12学时)[知识点]人类思维基本形式;图形创意思维方式[重点]基本创意思维方式[难点]运用不同思维方式进行图形创意[基本要求]从理论上理解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
教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联想方式和不同的思维角度开拓自己的思路,利用图形的心理象征意义,尽可能的尝试多种手法,让图形产生新颖的视觉变化。
[实践与练习]利用创意思维方式进行形的联想和想象训练第四章图形创意的设计方法(20学时)[知识点]共生图形;异影图形;双关图形;聚集图形;同构图形;异变图形;减缺图形;文字图形;无理图形[重点]共生图形;异影图形;同构图形[难点]如何用富有创意的图形进行设计表现[基本要求]能运用基本的图形创意表现形式,突破惯常的思维模式,寻求新奇、独特的设计意念,打破事物的固有造型,优化组合视觉元素,创造出新鲜有趣的视觉形象。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图形创意课程编号:0902151B2学时/学分:32/2 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一、课程目标与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形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熟悉图形创意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掌握图形创意的各种表现手法进行艺术的创作。
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与造型表达能力,经过强化思维与造型能力的训练,为后续相关的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设计水平。
二、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1.课程知识:图形创意的基本理论知识;图形创意的基本形式。
2.能力要求:掌握图形创意的基本造型原则;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创造性思维形式。
3.素质培养目标: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面对各种设计主题,能设计出适用而又有创新的图形。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1.图形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图形定义,图形价值及设计的意义,现代图形设计观念。
教学目标:了解图形语言创造的基本知识,掌握图形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性。
重点:图形定义。
难点:现代图形设计观念。
2.图形联想(4学时)教学内容:形似联想、类比联想、意象联想。
教学目标: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思维方法,丰富设计效果。
重点:形似联想。
难点:意象联想。
3.图形基本元素(6学时)教学内容:点、线、面构成图形的视觉效果。
教学目标:理解图形创意元素的概念和特性,学会用基本元素创造图形。
重点:线的结构。
难点:创意表现。
4.图形创意元素视觉想象(4学时)教学内容:单元元素视觉想象、特定元素视觉想象、空间视觉想象。
教学目标:了解想象在图形创意中的重要作用,扩展思维想象空间。
重点:特定元素视觉想象。
难点:空间视觉想象。
四、实践性教学内容与要求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图形创意》,林家阳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图形创意》,杨为渝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图形创意》,卢少夫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六、授课方式1.教学方法:采用以讲授法、实践法为主,配合讨论法、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本科学时:48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图形创意课程作为一门设计类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设计学科中相当重要。
它为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工作中更具形式美意识与实践能力,更具设计创造力打下基础。
任务:图形创意课程的开设,旨在训练培养学生对图形想象力的控制能力和形式美原则的应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进入与市场接轨的设计区域,学习图形设计的基本作法,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內容(一)图形创意想象1、图形意义。
2、想象创造。
3、想象表达。
4、图形目标(二)图形创意思维1、比喻明理。
2、比拟表达。
3、夸大其词。
4、幽默风趣。
5、借物抒情。
6、象征意义(三)图形创造方法1、加法创造。
2、减法创造。
3、无理创造。
(四)课程作业计划1、符号联想。
2、物象联想。
3、文图转换。
4、异影图形。
5、正负图形。
6、异构图形。
7、双关图形。
8、换置图形。
9、省略图形。
10、无理图形。
11、错序图形。
12、混维图形。
13、渐变图形。
14、图形应用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图形创意想象1、了解图形创意的含义,特点及发展。
2、掌握图形创意的内容,特点,适应性及设计方法。
(二)图形创意的思维掌握图形创意思维的发展历程,组成,类型及选型原则。
(三)图形创造方法图形创意的视觉表现的构成形式及步骤;(四)课程作业计划了解图形创意的基本训练的创意发展以及运用方式;四、学时分配建议本课程共4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五、其它说明1. 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平时20%作业 80%2. 选修课程:图形创意3. 教材:崔生国编著图形创意.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044. 本课程安排实验28学时,具体见实验教学大纲。
《图形创意》实验大纲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本科学时:28学时课程代码:B一、目的与任务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传统手绘广告与现代电脑设计的区别,加深对理解现代电脑设计概念的理解,掌握现代电脑设计中常用的软、硬件技术。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8021113)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图形创意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能力和图形造型能力来表达特定的图形创意。
要求学生掌握图形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用途以及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图形作为各项设计活动中基本元素之一,体现着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表现技能,并在各项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图形设计的有关概念、设计方法、表现形式、课程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不同的思维训练,达到独立完成构思独特新颖、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和内涵的创意图形设计。
本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和结构上力求将文化性、艺术性和专业性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的深入思考,并使学生牢固掌握图形创意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0课程总学分:4三、课时分配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3级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图形创意已经普及到平面、三维等设计的各个领域,图形创意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不可替代的一种表达方式。
只有掌握图形语言的心理特征和图形的创意思维,才能为以后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打好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并能从创作实践中,熟练掌握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和组织方法,启发创意灵感,做出更加优秀的图形创意的设计作品.课程教学要求:(一)知识目标了解图形创意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图形创意的设计规律;理解图形视觉原理在图形设计中的作用;运用图形视觉过程中的规律性和不同的联想形式,开展图形创意设计。
1.通过项目导入与典型案例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熟悉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以及开阔思维的视野,掌握国际设计最新的动态,加深学生对社会和市场的了解.2.通过快题训练的形式使学生充分把握图形创意的各种思维表现、表现手法的基本知识点.3.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熟练图形创意的设计程序。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24 实验/实践学时: 0/24 专业基础课/必
修课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图形创意》课程是四年制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目的在于通过写生、变形、提炼与再创作、培养学生认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摆脱习惯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去观察、认识、理解、表达事物。
本课程在整个设计学科中相当重要,它为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工作中更具形式美的意识与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创意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图形创意》课程是通过相关的学习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图形造型的形式美和构图本身的形式美法则,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思维的跳跃感与严谨性。
做到同一个想法通过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图形调整,准确地传达图形所表达的信息。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对图形设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由浅入深的设计练习,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
2. 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求新的创意。
3 要求把握事物变化的全过程,做由此及彼、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推陈出新的创意设计。
4. 创意要从生活出发,关注生活、捕捉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这是对学生的第一要求。
5. 大量的练习作业,用手、用眼、用脑,三位一体。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根据学院征定教材要求选择优秀教材。
参考教材:
《图形创意设计与应用》席涛,毛溪著,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普
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补充教材:自编讲义,课程PPT
2.主要参考书:
[1] 《图形创意》(第一版),林家阳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
[2] 《现代图形设计》,赵希岗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北欧图形设计[瑞典]》,帕特里克·桑德韦斯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4] 《图形创意》,杨为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5] 《图形创意》,卢少夫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主要内容: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内容、图形创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图形创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重点:图形创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难点:理解图形创意课程的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图形的概述
主要内容:图形释义,图形的起源与发展,图形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图形语言特征。
重点:掌握现代图形设计观念。
难点:理解图形价值的设计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图形定义、图形的起源及变革、现代图形设计观念以及图形价值的设计意义。
第三章图形创意的思维
主要内容: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与图形创意相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图形的基本要素、关于形态、关于意义。
重点:与图形创意相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难点:创造图形的基本要素。
教学要求:掌握图形创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第四章图形创意的起点——联想
主要内容:图形创意联想的定义及方式
重点:创意联想方式。
难点:创意联想方式。
教学要求:掌握图形创意联想的方式。
第五章图形创意的核心——想象
主要内容:想象的定义、解构、单一形态的想象创新、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重点:解构、单一形态的想象创新、创造想象。
难点:创造想象。
教学要求:掌握图形创意的想象创新和创造想象。
第六章多个形态的创新组合
主要内容:超现实组合、技巧型整合
重点:超现实组合。
难点:技巧型整合。
教学要求:掌握多个形态的创新组合形式。
第七章图形的创意表现
主要内容:表现的多样性、表现的风格化、强调艺术审美理念的表现风格、强调超现实理念的表现手法、借鉴文学修辞的表现风格。
重点:表现的多样性、表现的风格化。
难点:表现的风格化、强调超现实理念的表现手法。
教学要求:掌握图形创意表现的风格化。
第八章图形创意的应用
主要内容: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向三维领域的拓展
重点: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难点:空间中的图形创意。
教学要求:认识和理解图形创意在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五、习题内容及要求
1、习题内容:
学习图形创意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图形、创意等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奠定一个较好的认识基础。
让学生了解图形创意设计的
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课程要求和习题内容,主要运用手绘、精绘或计算机图形制作,进行创意图形的制作与表现练习。
1、基本元素的循环想像练习
2、偶然形态的联想训练
3、常见事物的多向联想训练
4、元素置换与角色转换训练
5、共生图形、异影图形、延异图形、矛盾空间图形、文字图形设计练习
7、抽象概念的表达
8、运动概念的表达
9、空间概念的表达
10、多维图形设计表现
六、实践教学环节
依据课程要求,图形创意实践环节共24学时,
实践:图形创意设计实践
要求:
1、根据课程要求和习题内容,主要运用手绘、精绘或计算机图形制作,进行创意图形的制作与表现练习。
2、根据课程情况有选择的选择6-8个课题进行练习,前期训练以4课时为单位,进行同一命题不同创意的手绘快题创作,练习数量根据课题要求以4-20个为宜;后期运用精绘或计算机进行图形创意的表现练习。
七、学时分配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 24
八、先修课程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设计素描、装饰色彩等
九、适用对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十、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1.本大纲是依据洛阳理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编制。
2. 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文件,所列内容只是基本内容,只表明教学的范围及深度,具体教学安排应按具体教学计划执行。
3. 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顺序上作部分调整。
4. 必须加强与学生交流,及时分解难点、疑点,必要时进行评析例题或课堂讨论。
5. 积极倡导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课时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
6. 设计练习应增加学生独立设计制作的机会,培养其创意思维能力,提高设计技能。
7. 成绩考核评定办法:
平时成绩占20%:根据课堂考勤、课堂表现按五级制综合评定。
末考成绩占80%:单一课题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根据课程中的所有设计练习和设计作业进行分别打分、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