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书教材地图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837.04 KB
- 文档页数:8
J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七年级七年级七年级 上册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P2 P2 2.2. 类人猿类人猿 P2 P2 3.3. 北京人北京人 P3-4 P3-4 4.4.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 P4-5 P4-5 5.5. 远古的石器远古的石器 P6 P6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 1.1. 阿姆渡的原始农耕阿姆渡的原始农耕 P7-8 P7-8 2.2.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P8-9 P8-9 3.3. 大汶口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P9-10 P9-10 第3课 华夏之祖华夏之祖 1.1. 炎黄战蚩尤炎黄战蚩尤 P12-13 P12-13 2.2. 黄帝—人文初祖黄帝—人文初祖 P13-14 P13-14 3.3. 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的“禅让” P14-15 P14-15 4.4. 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 P15 P15 5.5. 原始社会结束原始社会结束 P15 P15 6.6. 可供嫘祖选择的衣料可供嫘祖选择的衣料 P16 P16 活动课一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寻找历史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夏、商、西周的兴亡 1.1.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P20 P20 2.2. 夏朝的兴衰夏朝的兴衰 P20-21 P20-21 3.3. 商汤灭夏商汤灭夏 P21 P21 4.4. 商朝建立商朝建立 P21 P215.5.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P23 P236.6. 商朝灭亡商朝灭亡 P23 P237.7. 周朝建立(西周)周朝建立(西周) P23 P23 8.8. 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 P24 P24 9.9. 西周灭亡西周灭亡 P24 P24 10.10. 最早的宫殿遗址最早的宫殿遗址 P25 P25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青铜文明 1.1. 商朝司母戊鼎商朝司母戊鼎 P26 P26 2.2. 青铜器的高超技艺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P26-27 P26-27 3.3.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P27 P27 4.4. 奴隶的悲惨生活奴隶的悲惨生活 P28 P28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的纷争1.1. 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P30 P302.2. 齐桓公成为春秋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是第一个霸主 P31 P313.3. 晋文公晋文公 P31-32 P31-324.4. 勾践卧薪尝胆勾践卧薪尝胆 P32 P325.5.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 P33 P336.6.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 P33 P337.7.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P34 P348.8. 诸侯争霸时打仗的“小车”诸侯争霸时打仗的“小车” P35 P35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大变革的时代 1.1.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P36-37 P36-37 2.2. 都江堰都江堰 P37-36 P37-36 3.3.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P37 P37 P37、、P38-39 4.4. “铁氏三兄弟”的区别“铁氏三兄弟”的区别 P40 P40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1. 文字的演变文字的演变 P41 P412.2.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P42-43 P42-433.3. 扁鹊扁鹊 P43 P434.4. 屈原和“钟鼓之乐”屈原和“钟鼓之乐” P43-44 P43-445.5. 占卜和甲骨文占卜和甲骨文 P45 P45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1. 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P46-47 P46-47 2.2. 思想家老子思想家老子 P47 P473.3. 墨家创始人墨子墨家创始人墨子 P48 P484.4.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孟子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孟子 P48 P485.5. 道家庄子道家庄子 P49 P496.6. 法家韩非法家韩非 P49 P497.7. 兵家孙武兵家孙武 P49 P498.8.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P51 P51 活动课二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秦王扫六合” 1.1. 秦统一六国秦统一六国 P56 P562.2. 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P56-57 P56-573.3. 巩固统一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 P57-58 P57-584.4. 北筑长城和开放南疆北筑长城和开放南疆 P59 P595.5. 秦代度量衡秦代度量衡 P61 P61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伐无道,诛暴秦” 1.1. 秦的暴政秦的暴政 P62-63 P62-63 2.2.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P63-64 P63-64 3.3.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P64-65 P64-65 4.4. 秦朝灭亡秦朝灭亡 P64 P645.5. 刘邦建立汉朝(西汉)刘邦建立汉朝(西汉) P64 P646.6. 项羽和刘邦争夺王位项羽和刘邦争夺王位 P65 P657.7. 秦汉长城的修筑秦汉长城的修筑 P66 P66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大一统的汉朝 1.1.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P67-68 P67-682.2. 汉武帝(刘彻)的大一统汉武帝(刘彻)的大一统 P68-69 P68-693.3. 东汉的统治东汉的统治 P69-70 P69-704.4. 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史称西汉)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史称西汉) P70 P705.5. 光武中兴光武中兴 P70 P706.6. 牛车地位的变化牛车地位的变化 P71 P71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两汉经济的发展 1.1. 治理黄河(王景)治理黄河(王景) P72-73 P72-73 2.2. 农业的进步农业的进步 P73 P733.3. 汉代丝织品使用提花机汉代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P73 P734.4. 冶铁技术冶铁技术 P74 P745.5.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P74 P746.6. 汉代炒钢汉代炒钢 P76 P76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1.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匈奴族)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匈奴族) P77-78 P77-782.2.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P78-79 P78-793.3. 昭君出塞昭君出塞 P77 P77 P77、、P79-804.4. 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 P81 P81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1. 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 P82-83 P82-832.2.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 P83 P833.3.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P83-84 P83-844.4. 班超经营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P84-85 P84-855.5. 汉武帝得“天马”汉武帝得“天马” P86 P86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1. 纸的发明纸的发明 P87 P87 2.2. 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P87 3.3.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 P88 P884.4. 科学家张衡科学家张衡 地动仪地动仪 P88-89 P88-895.5. 华佗华佗 五禽戏、麻沸散五禽戏、麻沸散 P89 P896.6. 张仲景(医圣)张仲景(医圣)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P89-90 P89-907.7. “册”“编”“卷”的来历“册”“编”“卷”的来历 P91 P91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1. 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P92 P92 2.2. 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 P92 P92 3.3. 道教的兴起道教的兴起 P93 P93 4.4. 王充《论衡》王充《论衡》 P93-94 P93-94 5.5. 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和《史记》 P94 P94 6.6. 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P95 P95 7.7. 塔的来历塔的来历 P96 P96活动课三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1.1.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 P102 P102 2.2.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 P102-103 P102-103 3.3.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P103-104 P103-104 4.4. 三国鼎立的形成三国鼎立的形成 P105-106 P105-106 5.5. 曹丕建魏曹丕建魏 P105 P1056.6. 刘备建楚刘备建楚 P105 P1057.7. 孙权建吴孙权建吴 P105 P1058.8. 《临海水土志》《临海水土志》 P106 P1069.9. 锦、绣、绢、纱锦、绣、绢、纱 P107 P107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 1.1. 蜀汉灭亡蜀汉灭亡 P108 P1082.2. 司马炎篡夺王位建立晋朝司马炎篡夺王位建立晋朝 P108 P1083.3.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 P108 P1084.4. 内迁的各族内迁的各族 P109 P1095.5. 西晋灭亡西晋灭亡 P109 P1096.6.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 P109-111 P109-1117.7. 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P110 P1108.8. 前秦统治瓦解前秦统治瓦解 P111 P1119.9. 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P111 P111 10.10. 青瓷的来历青瓷的来历 P113 P113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1.1. 北魏的冯太后北魏的冯太后 P114 P1142.2. 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 P114 P1143.3. 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 P114-115 P114-1154.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P115 P1155.5.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P115-116 P115-1166.6. 品种多样的饼食品种多样的饼食 P117 P117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1. 祖冲之祖冲之 圆周率、《辍术》、千里船、水碓磨水碓磨 P118-119 P118-119 2.2. 贾思勰《齐民要术》贾思勰《齐民要术》 P119-120 P119-120 3.3. 郦道元《水经注》郦道元《水经注》 P120 P1204.4. 神奇的小棍神奇的小棍 P121 P121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1. 东晋王羲之东晋王羲之 《兰亭序》《兰亭序》 P122 P1222.2. 顾恺之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P123 P1233.3. 佛教的盛行佛教的盛行 P124 P1244.4. 反对佛教—南朝范缜《神灭论》反对佛教—南朝范缜《神灭论》 P124 P1245.5. 辉煌的石窟艺术辉煌的石窟艺术 P124-125 P124-1256.6.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 P126 P126活动课四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J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七年级七年级七年级 下册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繁荣一时的隋朝 1.1. 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灭亡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灭亡 P2 P2 2.2. 南北重归统一南北重归统一 P2 P2 3.3.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 P2-4 P2-4 4.4. 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的开通 P4-5 P4-5 5.5. 含嘉仓含嘉仓 P6 P6第2课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1.1. 隋的灭亡隋的灭亡 P7 P7 2.2. 唐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 P7 P73.3. 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 P8-9 P8-94.4. “房谋杜断”、魏征“房谋杜断”、魏征 P8-9 P8-95.5. 女皇武则天女皇武则天 P9-10 P9-106.6. 昭陵六骏浮雕昭陵六骏浮雕 P11 P11 第3课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 1.1. 杜甫的《忆昔》杜甫的《忆昔》 P12 P12 2.2. 开元之治(唐玄宗)开元之治(唐玄宗) P12-13 P12-13 3.3. 饮茶之风开始盛行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P13 P13 4.4. 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P13 P13 5.5. 曲猿犁曲猿犁 P13 P13 6.6. 唐三彩唐三彩 P14 P14 P14、、P167.7. 唐盛世经济的繁荣唐盛世经济的繁荣 P13-15 P13-158.8. 唐朝的衰亡唐朝的衰亡 P15 P15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 1.1. 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的诞生 P17 P17 2.2. 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完善 P18 P18 3.3.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 P19-20 P19-20 4.4. 最大最重的石头书最大最重的石头书 P21 P21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 1.1. 唐朝初年唐朝初年 东突厥东突厥 P22 P222.2. 在新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新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P22 P223.3.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P23-24 P23-244.4. 金城公主嫁到吐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P24 P245.5. 回纥(新疆维吾尔族祖先)的勃兴回纥(新疆维吾尔族祖先)的勃兴 P24-25 P24-256.6. 靺鞨族靺鞨族 P25-26 P25-267.7. 六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六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P26 P268.8.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 P27 P27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对外友好往来 1.1. 《职贡图》《职贡图》 P28 P282.2.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中日友好往来)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中日友好往来) P29-31 P29-313.3. 唐与新罗的关系唐与新罗的关系 P31 P314.4. 玄奘西游(中印友好往来)玄奘西游(中印友好往来) P31 P315.5. 《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 P31 P316.6. 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 P32 P32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1.1. 杜甫对李白所作的诗杜甫对李白所作的诗 P33 P33 2.2. 高超的建筑水平高超的建筑水平 P33-34 P33-34 3.3. 赵州桥赵州桥 P33-34 P33-34 4.4. 《金刚经》《金刚经》 P34 P34 5.5. 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P34-35 P34-35 6.6. 药王孙思邈《千金方》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P35 P357.7. 诗仙李白诗仙李白 P35 P358.8. 诗圣杜甫诗圣杜甫 P35 P359.9. 白居易白居易 P36 P3610.10. 各式各样的桥各式各样的桥 P37 P3711.11. 赵州桥的拱桥赵州桥的拱桥 P37 P37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1.1. 颜真卿、柳公权颜真卿、柳公权 P38-39 P38-392.2. 展子虔《游春图》展子虔《游春图》 P39 P393.3. 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P39-40 P39-404.4.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P38 P38 P38、、P40-415.5. 《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舞》《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舞》P41 P416.6. 碑的产生和发展碑的产生和发展 P43 P43 活动课一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 契丹国的建立契丹国的建立 P50 P50 2.2. 宋朝的建立宋朝的建立 P50-51 P50-51 3.3.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P50 P50 4.4. 辽、宋、夏的和战辽、宋、夏的和战 P50-51 P50-51 5.5. 金(女真族)和南宋的对峙金(女真族)和南宋的对峙 P52-54 P52-54 6.6. 岳飞墓岳飞墓 P55 P55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 1.1. 南方农业发展南方农业发展 P56 P56 2.2.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P57-58 P57-58 3.3. 南方商业的繁荣南方商业的繁荣 P58-59 P58-59 4.4. 冰裂纹(哥窑)冰裂纹(哥窑) P60 P60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1. 妇女缠足妇女缠足 P61 P61 2.2.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P61-63 P61-63 3.3. 热闹的瓦子热闹的瓦子 P63 P63 4.4.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 P64 P64 5.5. 从实心皮球到充气足球从实心皮球到充气足球 P65 P65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P66-67 P66-67 2.2. 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建立元朝 P67 P67 3.3. 文天祥文天祥 P67 P67 4.4. 元朝的发展元朝的发展 P68 P68 5.5. 民族融合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发展 P69-70 P69-70 6.6. 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 P71 P71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1.1.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P72 P72 2.2.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P73-74 P73-74 3.3. 沈括和郭守敬沈括和郭守敬 P74 P74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1.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P77-78 P77-78 2.2.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P79 P79 3.3. 关汉卿《窦娥冤》关汉卿《窦娥冤》P79-80 P79-80 4.4. 宋词和元曲宋词和元曲 P78-80 P78-80 5.5.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P80 P80 6.6. 画家赵孟頫《秋交饮马图》画家赵孟頫《秋交饮马图》 P80 P807.7. “宋四家”“宋四家” P81 P81 活动课二活动课二 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君权的加强 1.1. 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 P88 P88 2.2.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P88-90 P88-90 3.3. 锦衣卫锦衣卫 P89 P89 4.4. 八股文八股文 P89-90 P89-90 5.5. 靖难之役靖难之役 P90 P90 6.6. 迁都北京迁都北京 P90 P90 7.7. 朱棣称帝(明成祖)朱棣称帝(明成祖) P91 P91 8.8.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P91 P91 9.9.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 P92 P92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1.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 P93-96 P93-96 2.2. 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 P96 P96 3.3.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P97 P97 4.4. 澳门妈祖阁澳门妈祖阁 P98 P98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君主集权的强化 1.1. 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P99-100 P99-100 2.2. 清朝的建立清朝的建立 P100 P100 3.3. 君主集权的强化君主集权的强化 P100-101 P100-101 4.4. 文字狱文字狱 P101 P101 5.5. 沈阳故宫沈阳故宫 P102 P102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1.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P103 P103 2.2. 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 P103-104 P103-1043.3. 雅克萨之战(中俄)雅克萨之战(中俄) P105-106 P105-1064.4. 平等商议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平等商议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P106 P1065.5. 大将军铜炮大将军铜炮 P108 P108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1.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P109-110 P109-110 2.2.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P111 P111 3.3.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P111-112 P111-112 4.4. 清朝时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时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P112-113 P112-113 5.5.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P114 P114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1. 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经济的发展 P115-117 P115-117 2.2. “闭关守国”的政策“闭关守国”的政策 P118-119 P118-119 3.3. 元宝和货币元宝和货币 P120 P120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1.1. 宏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宏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P121-122 P121-122 2.2. 李时珍《本草纲目》李时珍《本草纲目》 P122-123 P122-123 3.3. 宋应星《天工开物》宋应星《天工开物》 P123-124 P123-124 4.4.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 P124 P124 5.5. 琉璃瓦和汉白玉琉璃瓦和汉白玉 P126 P126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1.1. 罗贯中《三国演义》罗贯中《三国演义》 P127 P1272.2. 施耐庵《水浒传》施耐庵《水浒传》 P128 P1283.3. 吴承恩《西游记》吴承恩《西游记》 P128 P1284.4. 曹雪芹《红楼梦》曹雪芹《红楼梦》 P128 P1285.5. 戏曲的繁荣戏曲的繁荣 P129-130 P129-1306.6. 汤显祖《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 P129 P1297.7. 京剧京剧 P129 P1298.8. 书画的成就书画的成就 P129 P1299.9. 董其昌董其昌 P129 P129 10.10. 徐渭《墨葡萄图》徐渭《墨葡萄图》 P129 P129 11.11. 清朝“扬州八怪”清朝“扬州八怪” P129 P129 12.12. 郑板桥《兰竹桥》郑板桥《兰竹桥》 P130 P130 13.13. 陈洪绶陈洪绶 P130 P130 14.14. 名、字、号三者的区别名、字、号三者的区别 P131 P131 活动课三活动课三 历史知识竞赛历史知识竞赛 活动课四活动课四 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J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八年级八年级八年级 上册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1.1. “快蟹”走私船“快蟹”走私船 P2 P2 2.2. 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虎门销烟 P2-4 P2-4 3.3.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P4-5 P4-5 4.4. 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P4-5 P4-5 5.5. 从罂粟到毒品从罂粟到毒品 P6 P6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 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 P7-8 P7-8 2.2.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P8-9 P8-9 3.3.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 P9-10 P9-10 4.4. 中国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中国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 P11 P11 第3课 收复新疆收复新疆 1.1. 阿古柏侵占新疆阿古柏侵占新疆 P12 P12 2.2. 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 P12-14 P12-14 3.3. 左宗棠巡视上海租界左宗棠巡视上海租界 P15 P15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1.1. 邓世昌邓世昌 P16-17 P16-17 2.2. 黄海大战(中日)黄海大战(中日) P16-17 P16-17 3.3. 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P17-18 P17-18 4.4. 中国近代最大的两艘战舰中国近代最大的两艘战舰 P19 P19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山东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山东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P20 P20 2.2.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P20-21 P20-21 3.3. 《辛丑条约》《辛丑条约》 P21-22 P21-22 4.4. 克林德碑克林德碑 P23 P23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1.1. “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洋务运动) P28-29 P28-292.2.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京师同文馆的建立P28-293.3.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的评价 P30 P304.4. 中国近代第一套邮票中国近代第一套邮票 P31 P31 第7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1.1. 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 P32 P32 2.2.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P32-33 P32-333.3. 变法维新运动揭开序幕变法维新运动揭开序幕 P32 P324.4. 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P33 P335.5.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P33-34 P33-346.6. 康有为拒绝给女儿缠足康有为拒绝给女儿缠足 P35 P35第8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1.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P36-37 P36-37 2.2. 中国同盟会创建《民报》中国同盟会创建《民报》 P36 P36 3.3.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P36-37 P36-37 4.4. 武昌起义武昌起义 P37-39 P37-39 5.5.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P38 P386.6.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P38-39 P38-397.7. 孙中山与中山装孙中山与中山装 P39 P39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1.1. 《新青年》的创办《新青年》的创办 P40-41 P40-41 2.2.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P40-41 P40-413.3.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P41-42 P41-424.4. 新文化主义运动新文化主义运动 P42 P425.5.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白话文 P43 P43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 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P46-47 P46-47 2.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P47-48 P47-48 3.3. 中共一大中共一大 P47-48 P47-48 4.4. 中共二大中共二大 P48 P485.5. 中国近代的公园中国近代的公园 P49 P49 第11课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 1.1. 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 P50 P50 2.2.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P50 P50 3.3. 黄埔军校的创办黄埔军校的创办 P50 P50 P50、、P53 4.4. 北伐胜利进军北伐胜利进军 P51-52 P51-52 5.5.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P52 P52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 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P54 P54 2.2.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 P55 P55 3.3. 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 P55 P554.4. 三湾改编三湾改编 P55 P555.5.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P56 P566.6. 红军的衣服红军的衣服 P58 P58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不怕远征难1.1. 长征的开始长征的开始 P59-60 P59-602.2.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领导) P60 P60 3.3. 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 P60-62 P60-624.4.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P62 P625.5. 黄镇在长征途中所画的漫画黄镇在长征途中所画的漫画 P64 P64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难忘九一八难忘九一八 1.1.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 P70-71 P70-71 2.2. 西安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又称“双十二事变”二事变” P71-72 P71-72 3.3.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P72 P72 4.4. 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 P73 P73第l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1. 血染卢沟桥血染卢沟桥 P74 P74 2.2.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P75-76 P75-76 3.3.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P76-77 P76-77 4.4. “红十字会”与中国抗战“红十字会”与中国抗战 P78 P78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血肉筑长城 1.1.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 P79 P79 2.2. 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 P79-80 P79-80 3.3.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 P80-81 P80-81 4.4. 中共七大中共七大 P81-82 P81-82 5.5. 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 P82-83 P82-83 6.6. 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大夫 P85 P85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内战烽火 1.1. 重庆谈判(双十约定)重庆谈判(双十约定) P88-89 P88-892.2. 蒋介石撕毁“双十约定”蒋介石撕毁“双十约定” P89-90 P89-903.3. 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 P90 P904.4. 革命圣地延安革命圣地延安 P91 P9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战略大决战1.1.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P92-95 P92-952.2. 百万雄师过长江百万雄师过长江 P95 P953.3.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P96 P964.4.邓小平不做黄包车邓小平不做黄包车 P97 P97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1. 状元实业家张謇(大生纱厂)状元实业家张謇(大生纱厂) P100-101 P100-101 2.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P101-102 P101-102 3. 3. 洋火、洋油、洋灰和洋钉洋火、洋油、洋灰和洋钉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 1.1. 淞沪铁路、唐胥铁路、滇越铁路淞沪铁路、唐胥铁路、滇越铁路 P104 P1042.2.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P104 P1043.3. 开始建设有线电报开始建设有线电报 P105 P1054.4. 近代交通通讯(轮船、火车)在中国的出现P104-1055.5. 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P105 P1056.6.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P105 P1057.7.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P105 P1058.8. 在上海创办《申报》在上海创办《申报》 P106 P1069.9. 商务印刷馆商务印刷馆 P106 P106 10.10. 《渔光曲》《渔光曲》 P106 P106 11.11. 不好的社会习俗得到改变不好的社会习俗得到改变 P106 P106 12.12. 早期的电话早期的电话 P109 P109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 詹天佑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 P112-113 P112-113 2.2. 侯德榜制碱侯德榜制碱 P113 P113 3.3. 思想家魏源《海国图志》思想家魏源《海国图志》 P113 P113 4.4. 思想家严复《天演论》思想家严复《天演论》 P114 P114 5.5. 茅以昇与钱塘江大桥茅以昇与钱塘江大桥 P116 P116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1. 新式教育的开端新式教育的开端 P117-118 P117-118 2.2.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P117 P117 3.3. 废除科举制废除科举制 P117 P117 4.4.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P118 P118 5.5. 徐悲鸿《愚公移山》徐悲鸿《愚公移山》 P118 P118 6.6.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P118-119 P118-119 7.7.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P118-119 P118-1198.8. 郭沫若《屈原》郭沫若《屈原》 P118 P118 9.9.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P118 P118 10.10.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P118 P118 11.11. 中国近代的“文明戏”中国近代的“文明戏” P120J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 八年级八年级八年级 下册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P1 P12.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P1 P13.3. 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 P4 P44.4. 国旗的诞生国旗的诞生 P6 P6 第2课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 1.1.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 P7 P7 2.2. 黄继光和邱少云黄继光和邱少云 P8 P83.3.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P10 P104.4. 韩国韩国..朝鲜“三八线”朝鲜“三八线” P11 P11 第3课 土地改革土地改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P12 P122.2.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西藏地区民主改革 P13 P133.3. 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 P13 P134.4.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P15 P15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起步 1.1.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P18 P182.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P20 P203.3.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P20 P204.4. 第一座长江大桥第一座长江大桥 P22 P22 第5课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 1.1. 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P23 P23 2.2. 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 P23 P23 3.3. 手工业合作化运动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P24 P244.4.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P24 P245.5. 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P24 P24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1. “两弹元勋”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 P27 P27 2.2.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P27 P273.3. “鼓足干劲,“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力争上游,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总路线 P27 P274.4.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P27 P275.5.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P29 P29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1. “一月风暴”“一月风暴” P32 P32 2.2. “二月逆流”“二月逆流” P32 P323.3. 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P33 P334.4. 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 P34 P345.5. 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 P34 P346.6. 上山下乡上山下乡 P35 P35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伟大的历史转折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P38 P38 2.2.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P38 P383.3. 否定“两个凡是”方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央领导集体 P39 P394.4. 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P39 P395.5.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P40 P40 6.6. 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制度 P41 P41 第9课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P42 P422.2.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P43 P433.3. 国有企业的改革、政企分开国有企业的改革、政企分开 P45 P45。
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
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
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一、单元课程结构 1. 单元地位 七年级,是孩子们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
2024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时任务了解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必背重点古人类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万年约100万—50万年约70万—20万年约3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是否会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过集体生活;有爱美意识(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目前已知”“之一”不可丢掉结论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获得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考古发掘图片解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迹有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等,其分布较为广泛,多集中于大河附近、平原地带,体现我国境内古人类起源的多元性特征。
教材问题解答【P6想一想】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P7——8课后活动】名称类型生活年代脑容量制作工具用火状况北京人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平均1088毫升打制石器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晚期智人距今约3万年1300—1500毫升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知道人工取火2.理由:(1)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形状不固定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
(2)刮削器:是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在中国南、北广大区域,呈现出一种广布性。
(3)尖状器:是由石片或石块沿着两边或一边加工的具有尖刃的工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书教材地图汇总1.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教材P3)时间史前时期考查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元谋人遗址(1)时间、地点: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位于长江流域的云南省元谋县。
(2)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3)生活特征: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北京人遗址(1)时间、地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其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
(2)发现:发现于1921年。
(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体生活,会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其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发现: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
(3)体貌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4)生产、生活特征: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有了爱美意识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教材P9)时期原始农耕时代考查点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及相关知识重要地点余姚、西安河姆渡遗址(1)时间、地点: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生产、生活:①房屋: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②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③工具:使用磨制石器,骨耜最为典型。
④食物: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⑤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
⑥掌握雕刻技术,有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半坡遗址(1)时间、地点: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村一带。
(2)生产、生活: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②工具: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
③食物: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
④制作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⑤乐器:陶埙。
⑥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3.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教材P23)时期西周时期反映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判断依据(1)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东都洛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事件汇总
这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事件的汇总文档。
以下是本册
教材中涵盖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要介绍。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
1. 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器生活的时代。
2. 农业时代: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时期。
第二单元:古代国家与帝国的兴亡
1. 黄河流域的文明:介绍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
2. 古埃及文明:介绍古埃及的兴起、统一以及神权制度等。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古代史
1. 夏、商、西周:介绍古代中国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衰
历程。
2. 春秋战国:介绍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第四单元:罗马帝国的兴亡
1. 古希腊城邦:介绍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民主政治的起源。
2. 罗马帝国的兴起:介绍罗马帝国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过程。
第五单元:世界古代史
1. 第一个世界文明:介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代文明,包括
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
2. 印度古代文明:介绍古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和阿育王时期。
这些历史事件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包含的重要
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同学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
发展的过程,以及各个古代文明兴衰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点汇总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2、北京人: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大约距今70—20万年之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和保存火种,过着群体生活。
3、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
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使用彩陶,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2、河姆渡人:生活长江中下游,距今约7000年。
住干栏式房屋,使用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会制作陶器和玉器,会雕刻和懂得使用天然漆。
3、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代。
黄河流域活动着有炎帝、黄帝和蚩尤等几个大部落。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击败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2、炎黄部落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
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3、炎帝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的指南车。
其部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会纺织和缫丝。
4、黄帝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禅让制。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大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书
教材地图汇总1.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教材P3)
时间史前时期
考查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元谋人遗
址(1)时间、地点: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位于长江流域的云南省元谋县。
(2)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3)生活特征: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遗
址(1)时间、地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其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
(2)发现:发现于1921年。
(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体生活,会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其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发现: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
(3)体貌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4)生产、生活特征:山顶洞人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有了爱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