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进展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进展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进展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进展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6-1236-05[收稿日期] 2012-07-

2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30973187

)[作者简介] 刘 剑(198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在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生殖系统肿瘤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 赵淑华(Tel:0431-

88796569,E-mail:zhaoshuhua-1966@163.com);赵丽晶(Tel:0431-88796569,E-mail:zhao_lj

@jlu.edu.cn)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Advance research on biological toxicity 

of herbicide atrazine in vivo刘 剑1,赵 菁2,郑晶莹1,张凌怡1,赵淑华1,赵丽晶2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 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干扰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生殖系统,ATR可诱导小鼠睾丸发生变性,抑制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排卵并诱发流产。在内分泌系统,ATR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损伤线粒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高峰。此外,ATR还具有遗传学毒性并可引起氧化应激损伤。

[关键词] 阿特拉津;除草剂;毒性;生物体[中图分类号] R114 [文献标志码] A 阿特拉津(

atrazine,ATR)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氯苯,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我国ATR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ATR的毒性为中等偏低,但由于其使用量大、残留期长(半衰期为244d)和污染范围广(水环境、土壤、大气)

,使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生物蓄积,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作者从神经系统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氧化应激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阐述ATR对生物体的影响。1 ATR的神经系统毒性

Belloni等[1]

以ATR处理孕期及哺乳期雌鼠,观察

2~15d龄仔鼠的行为反射指标发现:对照组与ATR组仔鼠在出生质量、抓握反射成熟、超声波发声分布及光谱特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且低剂量ATR对行为反射的影响更为明显,提示在孕期和哺乳期雌鼠即使接触低剂量ATR,也可能干扰仔鼠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仔鼠的行为反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为了探讨低浓度ATR对神经系统

的作用机制,Coban等[2]

以ATR喂饲C57BL/6雄性幼鼠

14d发现:ATR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该效应持续至ATR处理后1周;ATR还可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黑质致密层和腹侧被盖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TH+)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在ATR处理终止7周后该效应仍较明显,因此推测ATR可导致基底节神经元内DA的短暂改变及TH+神经元

的持续减少,从而产生神经毒性。Hossain等[3]

发现:

ATR处理15min的纹状体囊泡摄取DA的量明显减少,摄取速率下降,且低浓度ATR即可明显增加突触小体的摄取。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TR可影响突触囊泡和突触小体的吸取,干扰突触囊泡储存和摄取DA。

Giusi等[4]

从受体角度进一步研究ATR神经毒性的作

用机制。该实验于妊娠14d到出生后21d,以ATR处理小鼠发现:高浓度ATR可诱导仔鼠的下丘脑以上神经元如大脑皮质和纹状体发生神经元损伤,海马和下丘脑核亦发生显著变化,以雌性仔鼠的变化更为典型。雌性仔鼠下丘脑尤其视上核细胞中神经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sst2)mRNA表达上调;雄性仔鼠下丘脑和杏仁区细胞中神经生长抑素受体亚型3(sst3)mRNA表达上调,皮质区和海马

区细胞sst3表达下调;Allen等[5]

的研究提示:ATR作用

后,在不同性别小鼠的大脑不同区域中,生长抑素亚型呈二相性表达。

2 ATR的免疫系统毒性

Nikolay等[6]

以A

TR处理1月龄的C57BL/6小鼠14d发现:高浓度ATR处理后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构成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减少,7d后该效应仍存在,7周后该效应在胸腺中消失而在脾脏中仍存在。胸腺所有细胞表型均受ATR影响,其中以CD4+/CD8+T细胞最为显著。低剂

321第38卷 第6期

2012年11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Vol.38No.6 

Nov.2012

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_赵航

专论与综述 Reviews 收稿日期: 2005-01-11 修订日期: 2005-05-2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370942);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4C32003,2005C22018)*通讯作者 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 赵 航, 周勇军, 刘小川, 余柳青 *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 生物除草剂由于受到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使其开发受到一定限制。生物除草剂固体剂型与液体剂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对湿度的依赖性,使其保证了生物活性,使用时在目标植物上能保持湿润,在田间适宜条件下发挥其优良效果;由于若干新型添加剂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其液体剂型得到进一步开发。本文介绍了生物除草剂一些新的固体和液体剂型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农药学; 生物除草剂; 剂型; 植物性活性物质中图分类号 S 482.4 Advances in bioherbicide formulation ZHAO Hang , Z HO U Yong -jun , LI U Xiao -chuan , YU Liu -qing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 nstitute ,Hangz hou 310006,China ) Abstract Reducing dew dependence is a principal aim in the formulatio n of many po tential bio herbicides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research attempting in part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via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olid and liquid fo rmulations is described .Ty pically solid formulations must be able to survive the field co nditions and remain inactivated until suitable conditions appear .Liquid formulatio ns have the po tential to function soon after application provided they remain moist on the target plant surface .Several a ttempts to improve w ater -holding capacity in liquid formula tio ns have been ex amined .T he use of multiple emulsions o f w ater in oil has recently show n promise . Key words pesticide sciences ; bioherbicides ; formula tio n ; phy to -activ e substances 20世纪中晚期,科学家提出利用植物病原菌控制杂草的新观念。当时应用特殊真菌病原体孢子作为真菌除草剂,在可控试验条件下其防除杂草效果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自从真菌除草剂Devine ?[1]和Collego ?[2]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在美国注册后,另外6种产品也先后在国际上注册。其中Cam perico ?是细菌除草剂,其剂型研制技术广泛用于同类型产品的研制开发。但与此领域中的研究成本投入相比较,新产品的数量增长缓慢。原因之一是尽管确定了一个对于某种杂草有效并具潜力的新病原菌种,但是其后的研究发展过程却漫长而复杂。因此,能看到相当数量的文章明确了具有潜力的菌种,但却只有相对少的论文报道生物除草剂的规模生产、剂型、贮存和应用等技术,有许多因素限制了生物除草剂的 发展。 1 生物除草剂发展的限制因素 限制生物除草剂发展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商业因素。生物限制因素包括寄主的生长变化和抗性增加,这种限制通常在方案实施的早期就被人们所认识,如果其影响较大,则会导致研究的失败;环境限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等。湿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它影响生物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技术限制因素包括大规模生产和剂型工艺,这些知识通常超出了杂草学家和病理学家的研究领域,而聘请生物剂型和发酵工艺的工程专家需花费较高的成本;特定的病原菌只能防除特定种类的杂草,使得生物除草剂产品的杀草谱有限,从而影响进入市场。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姓名: 萍 学院: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 环境科学 班级: 112班 学号: 14232217 成绩: 指导教师: 朱新萍职称: 副教授 2015年1月8日 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萍指导老师:朱新萍 摘要:着眼全球农药市场,除草剂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除草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田除草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除草剂的发展现状、除草剂的类型、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综述了除草剂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除草剂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除草剂进一步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除草剂;施用现状;研究进展;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and Progress Author:Li Ping Instructor: Zhu Xinping Abstract: The focus of global pesticide market, herbicide development faster and faster,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every year. Herbicide applic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eed, has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the type of herbicide usage and problems,recent progress herbicides discuss future trends and prospect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a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Key words: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Research;

莠去津

莠去津 1、产品特点: 本制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植物以根部和叶部吸收,迅速传导到全株,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杂草枯萎而死。 2、适用作物及防除对象 可用于玉米、甘蔗、茶园、高粱及庭院、库区杂草的防除,能有效的防除由种子繁殖的一年生杂草,对许多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 3、推荐用量 4、施药方法 按规定每公顷用药量对水600~900千克(每亩用药量对水40~60千克),春玉米播前、播后阔叶杂草2-4叶期、单子叶杂草1-2叶期均匀喷洒于地表,播前施药结合秋翻春耙形成10厘米左右的毒土层;高粱及糜子播后苗前土壤喷雾施药;甘蔗播后苗前、植后苗前、苗后大部分杂草子叶出土时喷洒施药;茶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春、夏茶施肥施药。其它作物使用方法见使用说明书。 5、注意事项 ①在玉米田除草时,该产品可与金秋乙草胺混用,除草效果好,但不建议与其它产品混用。 ②施药量应根据土质、有机质含量、杂草种类、密度而定、酸性、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密度大的地块适当加大用药量,沙土地、盐碱地及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药量酌减。 ③应选择雨前、雨中(小雨)、雨后土壤墑情较好时施药,提高除草效果。如遇低温15℃以下、干旱、大风天气不利于药效发挥。产品有沉淀时,搅拌均匀后使用。 ④本制剂的残留期较长,对豆类、麦类、棉花、水稻、十字花科蔬菜以及杨树等根系树木易产生药害,避免应用。 ⑤施药时面积要量准,药量均匀,不重不漏。施药后及时填压效果更好。 ⑥施药器具不要在池塘、水渠中清洗,以免污染其他作物。 ⑦对没有使用经验的地区、品种,尤其是自交系应先进行小区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使用。 ⑧一亩等于667平方米,一公顷等于15亩。 6、中毒急救措施 误服后大量饮水催吐并携带此标签及时送医院治疗。施药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眼睛、皮肤接触药液,溅到眼睛、皮肤上及时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严重时送医院治疗。7、贮存和运输方法

除草剂安全剂双苯恶唑酸的合成

~ 233 ~ 除草剂安全剂双苯噁唑酸的合成 常鹏26,杨红伟,程广斌*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 摘要:以氯代肟基乙酸乙酯和1,1‐二苯乙烯在三乙胺催化下经1,3‐偶极环加成合成双苯恶唑酸,柱层 析分离提纯产品纯度达可98%以上。反应所需中间体氯代肟基乙酸乙酯是以甘氨酸为原料合成甘氨酸乙酯 盐酸盐,再经肟化合成;1,1‐二苯乙烯是以溴苯为原料合成的格式试剂苯基溴化镁和苯乙酮反应生成1,1‐ 二苯乙醇脱水生成。并过核磁,熔点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品的纯 度进行了测定,讨论了合成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可能反应历程及机理。 关键词:氯代肟基乙酸乙酯;1,1‐二苯乙烯;双苯噁唑酸 Synthesis of Isoxadifen ‐ethyl Safener CHANG Peng, YANG Hongwei, CHENG Guangbin*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Abstract: Isoxadifen‐ethyl was synthesized via 1,3‐Dipolar cycloaddtion reaction of ethyl chloro‐oximino‐acetate and 1,1‐diphenylethylene. Ethyl chloro‐oximino‐acetate was synthesized from glycine via esterification, oximation. 1,1‐diphenylethylene was prepared by dehydration of the carbinol which can be prepared by the action of phenylmagnesium bromide on acetophenone. HPL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urity of the product. The purity of product can reach up 98% after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1HNMR and melting point.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Ethyl chloro‐oximino‐acetate ; 1,1‐diphenyl ethylene ; Isoxadifen‐ethyl 作者简介:常鹏(1989‐),男,硕士研究生。联系人:程广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gcheng@https://www.doczj.com/doc/2d6128610.html, 。 S ‐2‐氯丙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周明芳,李斌栋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 210094) 摘 要: 在氯化亚砜中加入DMF 形成Vilsmeier 试剂。Vilsmeier 试剂为氯化剂,DMF 为催化剂兼溶剂, R-乳酸甲酯和二氯亚砜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S-2-氯丙酸甲酯。主要考查R-乳酸甲酯和Vilsmeier 试剂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Vilsmeier 试剂和R-乳酸甲酯摩尔比为1.15:1,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5h 时,较传统的二氯亚砜/吡啶/PCl 5/POCl 3氯化体系,收率为89%(文献值[1]:72%),光学纯度(e.e%)达98.2%。并用FT-IR ,1H-HMR ,GC-MS 表征了其分子结构。 关 键 词:R-乳酸甲酯;Vilsmeier 试剂;氯化;收率;合成 作者简介:周明芳,(1987‐)女,山东潍坊人,硕士,主要从事农药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email: zhoumingfang999@https://www.doczj.com/doc/2d6128610.html, 通讯作者简介:李斌栋,(1942‐),男,江苏丹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军品和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email: l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2d6128610.html,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进展

[ 文章编号] 1671-587Ⅹ(2012)06-1236-05[收稿日期] 2012-07- 2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30973187 )[作者简介] 刘 剑(1985-),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在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生殖系统肿瘤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 赵淑华(Tel:0431- 88796569,E-mail:zhaoshuhua-1966@163.com);赵丽晶(Tel:0431-88796569,E-mail:zhao_lj @jlu.edu.cn)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Advance research on biological toxicity  of herbicide atrazine in vivo刘 剑1,赵 菁2,郑晶莹1,张凌怡1,赵淑华1,赵丽晶2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 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干扰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生殖系统,ATR可诱导小鼠睾丸发生变性,抑制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排卵并诱发流产。在内分泌系统,ATR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损伤线粒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高峰。此外,ATR还具有遗传学毒性并可引起氧化应激损伤。 [关键词] 阿特拉津;除草剂;毒性;生物体[中图分类号] R114 [文献标志码] A 阿特拉津( atrazine,ATR)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氯苯,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我国ATR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ATR的毒性为中等偏低,但由于其使用量大、残留期长(半衰期为244d)和污染范围广(水环境、土壤、大气) ,使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生物蓄积,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作者从神经系统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氧化应激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阐述ATR对生物体的影响。1 ATR的神经系统毒性 Belloni等[1] 以ATR处理孕期及哺乳期雌鼠,观察 2~15d龄仔鼠的行为反射指标发现:对照组与ATR组仔鼠在出生质量、抓握反射成熟、超声波发声分布及光谱特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且低剂量ATR对行为反射的影响更为明显,提示在孕期和哺乳期雌鼠即使接触低剂量ATR,也可能干扰仔鼠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仔鼠的行为反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为了探讨低浓度ATR对神经系统 的作用机制,Coban等[2] 以ATR喂饲C57BL/6雄性幼鼠 14d发现:ATR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该效应持续至ATR处理后1周;ATR还可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黑质致密层和腹侧被盖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TH+)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在ATR处理终止7周后该效应仍较明显,因此推测ATR可导致基底节神经元内DA的短暂改变及TH+神经元 的持续减少,从而产生神经毒性。Hossain等[3] 发现: ATR处理15min的纹状体囊泡摄取DA的量明显减少,摄取速率下降,且低浓度ATR即可明显增加突触小体的摄取。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TR可影响突触囊泡和突触小体的吸取,干扰突触囊泡储存和摄取DA。 Giusi等[4] 从受体角度进一步研究ATR神经毒性的作 用机制。该实验于妊娠14d到出生后21d,以ATR处理小鼠发现:高浓度ATR可诱导仔鼠的下丘脑以上神经元如大脑皮质和纹状体发生神经元损伤,海马和下丘脑核亦发生显著变化,以雌性仔鼠的变化更为典型。雌性仔鼠下丘脑尤其视上核细胞中神经生长抑素受体亚型2(sst2)mRNA表达上调;雄性仔鼠下丘脑和杏仁区细胞中神经生长抑素受体亚型3(sst3)mRNA表达上调,皮质区和海马 区细胞sst3表达下调;Allen等[5] 的研究提示:ATR作用 后,在不同性别小鼠的大脑不同区域中,生长抑素亚型呈二相性表达。 2 ATR的免疫系统毒性 Nikolay等[6] 以A TR处理1月龄的C57BL/6小鼠14d发现:高浓度ATR处理后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构成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减少,7d后该效应仍存在,7周后该效应在胸腺中消失而在脾脏中仍存在。胸腺所有细胞表型均受ATR影响,其中以CD4+/CD8+T细胞最为显著。低剂 6 321第38卷 第6期 2012年11月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Vol.38No.6  Nov.2012

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郑灿龙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课程论文 题目:核桃青皮的综合加工利用姓名: 学院: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学号:0940910132 指导老师:张辉职称:副教授 2011年6月1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核桃青皮综合加工利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迪力夏提·卡迪尔 摘要:介绍了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并重点介绍了核桃青皮应用的现状和关于研究的最新进展。目前,核桃青皮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较低,应用范围也很狭窄。因此,对核桃青皮综合加工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对核桃青皮综合加工利用的进展进行叙述,以期为核桃青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关键词:核桃青皮;化学成分;加工利用;发展现状 Synthetically processing and using of Green peel of Walnut Author: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a brief overview on the chemical compounds of Green peel of Walnut, especially introduce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out Green peel of Walnut.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g of green peel of walnut is in a low level. The range of the application is also narrow, mainly applied in medicament. Key words:Green peel of Walnut;chemical compounds; processing; the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前言 核桃(Walnut Epicarp)又名胡桃,胡桃属(Juglans Linn.)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胡桃科(Juglandaceae),全世界已记载约20种。其中,中国有4种,分别为胡桃楸(J.m andshu rica M axim.)、核桃(J.reg ia L inn.)、野核桃(J.cathayensis Dode)和麻核桃(J.hopriensisHu),主要栽培于东北的南部、华北、西北、华中及华东地区[1-2]。核桃未成熟时核外部有一层厚厚的绿色果皮(核桃青皮)随着核桃逐渐成熟该青皮会渐渐变黑。我国传统中药及临床上有用该青皮治疗胃痛、胃溃疡、皮肤病子宫脱落等的记载,但是疗效和机理尚不明确,临床上曾出现过皮肤过敏现象 [3]。 1.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 目前,核桃青皮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成分鉴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法分别鉴定出核桃青皮中有39种挥发油和7种脂肪酸,结果显示挥发油占79.09%、脂肪酸占19.02%,其中的挥发油有烃类(26种、71.80%)、酮类(3种、10.83%)、醇类(6种、7.96%)、呋喃类(1种、5.79%)、酚类(1种、1.99%)、肟类(1种、0.95%)、酯类(1种、0.71%)七大类化合物,以倍半萜类为主[4],具有平喘、抑菌抗肿瘤作用。 各脂肪酸的含量为十六碳酸19.30%、十八碳酸3.03%、十六碳烯酸2.93%、十八碳烯酸1.45%、十八碳二烯酸14.36%、十八碳三烯酸3.21%。十八碳二烯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而花生四烯酸其生物活性最强,体内含量最高,对其营养功能亦不可忽视。亚麻酸具有软化血管、防治高血压及心脏病等特殊功效,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缺乏时可影响幼猴视力和视网膜反应[5]。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单糖组成,苯酚-硫酸法测定质量分数,粗多糖提取率为38.07%、精制多糖为76.08%。主要单糖组分为半乳

莠去津

莠去津(阿特拉津) ●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粉末,熔点为173-175℃,20℃时的蒸气压为40μPa,在 水中的溶解度为33mg/L,氯仿28g/L、丙酮31g/L、乙酸乙酯24g/L、甲醇 15g/L,在微酸或微碱性介质中较稳定,但在较高温度下,碱或无机酸可使其水解。 ●剂型: 40%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毒性:低毒,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1869~3 080mglkg,小鼠急性经皮LD50为 3100mg/kg。 ●是内吸选择性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剂。根吸收为主,茎叶吸收很少。杀草作用和 选择性同西玛津,易被雨水淋洗至土壤较深层,对某些深根草亦有效,但易产生药害。持效期也较长。 ●它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甘 蔗、果树、苗圃、林地等旱田作物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看麦娘、蓼、藜、十字花科、豆科杂草,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玉米田的使用夏玉米在播种后出苗前用药,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3%-6%的东北 地区,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克,或40%的悬浮剂200-250克,沙质土壤用下限,粘质土壤用上限。播种后1-3天,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土表。玉米出苗后用药,适期为玉米4叶期,杂草2-3叶期;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壤,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或40%悬浮剂200-25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春玉米每亩用40%悬浮剂200-250毫升,加水30-50公斤,播后苗前土表喷雾,春旱药后混土,或适量灌溉。或在玉米4叶期作茎叶处理。玉米和冬小麦连作区,为减轻或消除莠去津对小麦的药害,可用莠去津减量与草净津、拉索、都尔、2,4-D丁酯、伴地农、绿麦隆除草剂混用。 ●莠去津是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芽后茎叶处理。使用中干旱对药效发挥影响 较大,主要作用于双子叶植物,侧重封闭,对大草效果比较不理想。 ●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杂草(如苍耳属植物、狐尾草、豚草属 植物和野生黄瓜等)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叶绿体膜中存在两套光合作用系统,分别称为光合体系Ⅰ(PSⅠ)和光合体系Ⅱ(PSⅡ)。在PSⅡ中,存在中心色素P680、去镁叶绿素及质体醌。当光能传递到P680时,电子从P680移动,经PSⅡ色素分子,到达质体醌。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至质体醌在还原反应中接受两个电子,被还原为质体氢醌(二酚)。质体醌充当PSⅡ和PSⅠ之间的“电子传

【CN109964933A】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和除草剂组合物【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77559.9 (22)申请日 2019.05.07 (71)申请人 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2路 892号 (72)发明人 邓希乐 柏连阳 郑文娜 周小毛  刘思宏 刘秀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黄志兴 赵东方 (51)Int.Cl. A01N 25/32(2006.01) A01N 37/22(2006.01) A01N 47/36(2006.01) A01N 43/40(2006.01) A01P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除草剂安全 剂的应用和除草剂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二 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作为农作物除草剂安全 剂的应用,所述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如 下所示结构式:其中R 为氢、 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环丙基、环己基、苯基中的一种。所述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能够有效减轻除草剂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且使用安全,对环境无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含有除草剂活性成分和如上式所示的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安全剂,该除草剂组合物能够在 除草的同时减轻除草剂对农作物所造成的药害。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CN 109964933 A 2019.07.05 C N 109964933 A

1.一种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如式(Ⅰ )所示结构式: 其中,R选自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环丙基、环己基、苯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1-C4烷基、环丙基或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安全剂能够用于以精异丙甲草胺、氯氟吡啶酯和烟嘧磺隆中的至少一种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安全剂与除草剂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0.001-100:1,优选为0.002-60:1。 5.一种除草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除草剂活性成分和除草剂安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安全剂为二氢茉莉酮酸及其衍生物,其具有如式(Ⅰ )所示结构式: 其中,R选自氢、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环丙基、环己基、苯基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1-C4烷基、环丙基或苯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安全剂与所述除草剂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0.001-100:1,优选为0.002-60:1。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活性成分选自精异丙甲草胺、氯氟吡啶酯和烟嘧磺隆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活性成分和所述除草剂安全剂分别为:精异丙甲草胺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氯氟吡啶酯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烟嘧磺隆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烟嘧磺隆和二氢茉莉酮酸丁酯、精异丙甲草胺和二氢茉莉酮酸环丙酯或者精异丙甲草胺和二氢茉莉酮酸苯酯。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组合物用于农作物,所述农作物优选为水稻、玉米或者高粱。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 109964933 A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_董春香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董春香 姜桂兰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化学系,长春130026) 摘 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阿特拉津降解菌及降解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微生物产生的阿特拉津降解酶、其操作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除草剂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Progress in study of biodegradation of the herbicide atrazine Dong Chunxiang Jiang Guilan (Departm ent of Chemist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 A bstract The summary of current prog ress in studies on microo rganisms,pathways, sy stem of enzy mes and genetic operatio n of biodeg radation of atrazine at home and abroad is presented.The trend of research in biodegradation of atrazine is put forw ard too. Key words herbicide;atrazine;biodegradation 1 引 言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又名莠去津,全称为2-氯-4-乙胺-6-异丙胺-1,3,5-三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林地等,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目前,阿特拉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大面积使用。在美国,阿特拉津被列为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在1980—1990年间,每年喷洒阿特拉津达8000万磅[20]。1986年,瑞典全国施用了120t的阿特拉津[2]。1980年,全球释放到环境中的阿特拉津总计9×104t[2]。阿特拉津虽然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但在土壤中具有中等持留性,其半存留期长达4—57周[3,4]。由于其广泛使用,该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已在地表水[2,5,6]、地下水[7]、雨水[8]、大气[9]中检测出来,其浓度远远超过美国环保局规定的安全浓度[10],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达到一定浓度时,能抑制多种藻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11],使鱼体内的Ca2+、Mg2+等无机离子浓度显著下降,导致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当浓度达到3μg/L时,可使小鼠的染色体受损,杀死水底节肢动物[12]。通过食物链富集会危害人类健康。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致力于寻找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出能彻底降解阿特拉津的单菌株[13,14]。阿特拉津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也获得了迅速发展。近两年来,国内也开始了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报道[15,16]。 第2卷第3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ol.2,N o.3 2001年6月T 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 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 ntrol Jun.,2001

浅谈生物除草剂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浅谈生物除草剂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据统计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杂草有30 000多年种,每年约1 800种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高达9.7%。近百年来采用化学除草剂有效地控制了许多杂草,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除草剂抗性杂草植株的出现、土壤污染、水质的退化、以及对非杂草生物(特别是人、畜)的危害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环保、无害的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生物除草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利用生物防除杂草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菌认识的深入,上世纪中叶开始了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研究。近几十年来,随着植物病原菌的不断分离和研究,尤其是从杂草病株中筛选出来的一些植物病原菌表现出了潜在的除草活性,有可能开发成为可替代化学除草剂的新型生物除草剂。 1981年,Devine在美国被注册登记为第一个生物除草剂,Devine是美国弗罗里达州的棕榈疫霉致病菌株的厚垣孢子悬浮剂,用于防治杂草莫伦藤,防效可达90%以上,且持效期可达2年,被广泛用于桔园杂草防除。 (一)生物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杀草机理 生防杂草有机体筛选,从理论上说主要依据两条标准:有效性(药效)和专一性(安全性)。而对于生物除草剂的发展,有效性则是最关键的因素。生物除草剂的药效包括控制杂草的水平、速度以及具体操作的难易程度等。除草机理涉及到它对防治对象的侵染能力、侵染速度以及对杂草的损害性等。侵染能力可以从侵染途径、侵染部位、侵染后在组织中的感染能力等反映,如某些菌可以侵染但不能在组织中感染发病。对杂草的损害常表现为引起杂草严重的病症如炭疽病、枯萎、萎蔫叶斑等,这些症状的发生,有时与真菌的特异植物毒素的产生有关。真菌的侵害一开始和杂草生长处于相互拮抗和斗争状态。杂草的防御机制和生长会修复侵染物导致的损害、只有侵害速度高于杂草生长速度才能控制住杂草,虽然飞机草尾孢的侵染力强和专一性高,但侵染速度远滞后于紫茎泽兰的快速生长,

阿特拉津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属低毒除草剂。动物实验致癌、致畸为阳性。对人有致突变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 672mg/kg(大鼠经口);850mg/kg(小鼠经口);750mg/kg(兔经口); 50 7500mg/kg(兔经皮) 刺激性:人经皮500mg,中等刺激;人经眼100mg,严重刺激。

危险特性:不易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15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必须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

除草剂使用和发展研究进展

除草剂使用和发展研究进展 10级植物保护班 冯君强 100213703

摘要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我国农田受杂草危害的面积为4300万公顷,每年因此而减产粮食1750万吨,皮棉25万吨。现如今除草剂应用是农田杂草防治中最重要的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除草剂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产生要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和除草剂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性的发生枯死的药剂。除草剂具有高效、快速、经济,有的品种还兼有促进作物生长等优点,它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在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先进技术,成为农业高产、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施药部位、化合物来源等多方面分为四分类。 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药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 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 2、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 (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 4、按使用方法分类 (1)茎叶处理剂:将除草剂溶液兑水,以细小的雾滴均匀的喷洒在植株上,这种喷洒法使用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如盖草能、草甘膦等。 (2)土壤处理机: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在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 (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

微生物农药综述

微生物农药 薛小宁 (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天水741000) 摘要:对微生物农药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分类,同时对我国目前使用的几类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除草剂 Abstract:The concept, kinds and function mechanism of microbial pesticide were summarized, which mainly introduc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crobial pesticide, as well as the use of several types of the microbial pesticid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icrobial pesticide a brief outlook. Keywords: Microbial pesticide;Microbialinsecticides;Microbialfungicides;Microbial herbicides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在保护农作物及收获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改善农作物的抗劣性能和促进农业增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巨大,而化学农药一直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主体[1]。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无节制地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2]。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巨大危害,进而去寻求能够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因此,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3]。从20世纪60年代的青虫菌到现在的阿维菌素,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已有近40年的历史并取得了重大进展[3]。 1微生物农药的定义及特性 1.1微生物农药的定义 微生物农药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活体为有效成分,具有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作用的农药。 1.2微生物农药的特性 目前,微生物农药逐渐作为农药产业的主体,与化学农药相比,有着诸多方面的优点:(1)研发的选择余地,开发利用途径多;(2)无公害、无残留,安全环保;(3)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维持生态平衡;(4)不易产生抗药性;(5)环境相容性好;(6)生产工艺简单[4]。

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薛晓博,周岩梅,许兆义 (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系,北京100044) 摘要: 对阿特拉津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着重评述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化学降解、生物降解、生态毒理、生物修复,最后提出微生物降解法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农田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关键词:阿特拉津;土壤;环境行为;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S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6)04-0028-04 ResearchAdvanceofEnvironmentalFateandEcologicalRemediationofHerbicideAtrazineinFarm-landEcosystem XUEXiao-bo,ZHOUYan-mei,XUZhao-yi (DepartmentofCivilandEnvironmentEngineering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Abstract:Byintroducingadvancesin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useofatrazine,itprovidesakeyreviewonthefollowingas-pectsofatrazine’sabsorptionmechanism,influentialfactors,chemicalandbiologicaldegradation,eco-toxicologicalassessmentandecologicalremediation.Itprovedthewideapplicationfutureinmicrobialdegradationofatrazine.Keywords:atrazine;soils;environmentalfate;ecologicalremediation 收稿日期:2006-08-14;修订日期:2006-10-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37020) 作者简介:薛晓博(1983—),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工作.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中,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和保证高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中使用农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可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社会劳动,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但是由于农药具有难降解和水溶性强的特点,在食品和饮用水中不断检测到农药的残留。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受污染面积已达 2.667×107hm2,其中受农药残留和过量施肥污染 面积为1.0×107hm2[1]。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生态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农药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问题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 1阿特拉津简介 1.1阿特拉津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温下,阿特拉津的纯品是无色、无臭晶体,熔点173~175℃,在25℃时,蒸气压为38.5μPa, 水中溶解度为33mg/L。在微酸和微碱介质中稳定,但在高温下,碱和无机盐可将其水解为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2]。 1.2阿特拉津在农田系统中的应用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 系均三氮苯类农药。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传导型除草剂,适用于玉米、甘蔗、高梁、茶园和果园等,可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阿特拉津是在 1952年由瑞士BaselGeigy化学公司开发,1958年 申请专利,1959年在美国注册商业生产[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近年来使用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阿特拉津全年的使用量为1800t,1998年为2130t,1999年为2205t,2000年为2835.2t,每年用量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5]。2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阿特拉津使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在土壤中长 2006,12(4):28-31 天津农业科学TianjinAgriculturalScienc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