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参数正常值及报警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9
当前位置:首页-> 帮助中心-> 体检终端使用说明13.3 NIBP设置菜单选中NIBP参数功能区,弹出“NIBP设置”菜单。
图13-3 NIBP设置菜单■ NIBP设置◆报警开关:选择“开”则在压力超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及存贮,选择“关”则不报警,并在屏幕参数区NIBP旁提示“”◆报警记录:选择“开”则在压力报警发生时进行记录仪输出;◆报警级别:有“高”、“中”和“低”三个选项。
◆压力报警是根据设定的高限与低限进行的。
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可以分别进行报警处理。
◆报警上下限的调整范围如下:成人:收缩压40~270mmHg舒张压10~215 mmHg平均压20~235 mmHg小儿:收缩压40~200mmHg舒张压10~150 mmHg平均压20~165 mmHg新生儿:收缩压40~135mmHg舒张压10~100mmHg平均压20~110 mmHg■ N压力单位:可选mmHg 或kPa点击“模块设置”,弹出下面菜单:图13-4 NIBP设置菜单■预充气值(本监护仪暂不支持此项功能)按下此键可以选择下一次给袖带充气的初始压力值,在不同的缺省配置下,有不同的预充气值选择用户按下前面壳上的MENU键后,进入“系统菜单”中的“缺省配置”菜单,并选择所列中厂家或用户配置中的一种,在确认了该缺省配置后,返回主界面选择NIBP参数区的NIBP菜单热键,进入“NIBP设置”。
可以看到对应“预充气值”一项的初始值即为所选缺省配置所对应的初始充气压力值,如上表所示。
移动光标至“预充气值”选项并按下,可以看到可供手动调节的预充气值选择范围即如上表所示。
注意“预充气值”这一选项是帮助用户选择下一次的袖带充气压力,但其后进行测量的预充气值将是基于同一患者上一次收缩压的测量值。
系统记忆这一数值可以缩短同一患者的测量时间,并增加测量的准确度。
注意当用户只在“病人信息设置”中对“病人类型”进行了设置,而没有在“缺省配置”中进行任何选择时,系统将会按照“病人类型”类型相关模块参数的初始设置。
当前位置:首页-> 帮助中心-> 体检终端使用说明13.3 NIBP设置菜单选中NIBP参数功能区,弹出“NIBP设置”菜单。
图13-3 NIBP设置菜单■ NIBP设置◆报警开关:选择“开”则在压力超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及存贮,选择“关”则不报警,并在屏幕参数区NIBP旁提示“”◆报警记录:选择“开”则在压力报警发生时进行记录仪输出;◆报警级别:有“高”、“中”和“低”三个选项。
◆压力报警是根据设定的高限与低限进行的。
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可以分别进行报警处理。
◆报警上下限的调整范围如下:成人:收缩压40~270mmHg舒张压10~215 mmHg平均压20~235 mmHg小儿:收缩压40~200mmHg舒张压10~150 mmHg平均压20~165 mmHg新生儿:收缩压40~135mmHg舒张压10~100mmHg平均压20~110 mmHg■ N压力单位:可选mmHg 或kPa点击“模块设置”,弹出下面菜单:图13-4 NIBP设置菜单■预充气值(本监护仪暂不支持此项功能)按下此键可以选择下一次给袖带充气的初始压力值,在不同的缺省配置下,有不同的预充气值选择用户按下前面壳上的MENU键后,进入“系统菜单”中的“缺省配置”菜单,并选择所列中厂家或用户配置中的一种,在确认了该缺省配置后,返回主界面选择NIBP参数区的NIBP菜单热键,进入“NIBP设置”。
可以看到对应“预充气值”一项的初始值即为所选缺省配置所对应的初始充气压力值,如上表所示。
移动光标至“预充气值”选项并按下,可以看到可供手动调节的预充气值选择范围即如上表所示。
注意“预充气值”这一选项是帮助用户选择下一次的袖带充气压力,但其后进行测量的预充气值将是基于同一患者上一次收缩压的测量值。
系统记忆这一数值可以缩短同一患者的测量时间,并增加测量的准确度。
注意当用户只在“病人信息设置”中对“病人类型”进行了设置,而没有在“缺省配置”中进行任何选择时,系统将会按照“病人类型”类型相关模块参数的初始设置。
成人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参考值设置——数值设置1.心率:(1)生命体征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的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60-100次/分(2)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心率快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心率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心率慢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心率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
2.血氧饱和度(SP02):(1)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85%以上;(2)没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设定在95%以上;(3)高流量吸氧者SPO2仍低于95%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数值下浮5%作为报警下限。
下限不得低于85%。
3.血压:(1)报警值的设置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血压范围设定。
(2)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在正常范围以内的患者设置正常范围即可,正常范围设定收缩压(SBP)90-140mmHg,舒张压(DBP)60-90mmH,平均动脉压(map)70-110mmg(3)如病人为异常血压:血压高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增加5%~10%,下限减去20%~30%。
血压低于正常者,报警上限设置自身血压增加20%~30%,下限减去5%~10%。
4.呼吸:一、报警值的设置在其自身值的基础上±20%,低限不得低于8次。
二、常规必须把报警处于开通状态,包括心率已经设定的心律失常分析、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其他数据根据具体情况及医生要求。
三、起搏器安置术后在使用监护仪时需打开监护仪的起搏开关,避免造成误报警而延误患者的病情。
四、当监测的生命体征数值超出报警高低设置限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分析原因,而不能盲目地调节报警参数。
五、对于特殊患者生命体征到达报警高值或低值时汇报医生无处理意见时,报警应在安全范围内适当调节,心率的安全范围在45-65次/分之间,否则易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
血压的安全范围在160/100mmHg。
儿童可参照执行。
1.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 2.Ⅱ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 PaCO2>50 mmHg监护仪报警参考值。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一、滤波方式诊断:显示未经过滤的ECG波形监护:过滤可能导致假报警的伪差手术:减小来自电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只有在“诊断”方式下,才能提供未经处理的真实波形,在“监护”或“手术”方式下,ECG波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对S-T段分析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在手术方式下,ARR分析结果可能会有部分影响,因此,建议在干扰较小时,尽量采用“诊断”方式对患者监护。
二、增益选择“自动”时,由监护仪自动调节增益。
“手动”选择根据情况调节增益大小,一般为×1。
三、报警参数设置1、心率(HR)普通患者:上限100次/分,下限60次/分心律失常患者:报警值根据医嘱设置。
窦速:100-150次/分(上限150次/分,下限60次/分)窦缓:45-100次/分(上限100次/分,下限45次/分)房颤:100-160次/分(上限160次/分,下限60次/分)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者:(上限100次/分,下限35-50次/分)对于上列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期间,可参照上述要求设置上下限,但必须加强监护,一旦转复,立即调节参数。
考虑到变动的因素,特殊患者设定心率报警上限时不要比其基础心率高出20次/分;2、血压(BP)普通患者收缩压:上限140mmH,g下限90mmHg舒张压:上限90mmH,g下限60mmHg应急状态如手术时,收缩压上限在原血压基础上,上调15-30mmH,g一般病人160mmHg左右,高血压患者180mmHg左右。
特殊患者:报警值根据医嘱设置,一般脑梗塞:急性期收缩压控制在180mmHg左右;恢复期应降至正常值;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左右;恢复期应降至正常值;主动脉夹层:严格控制收缩压在100-120mmH,g舒张压在60-70mmHg左右;冠心病:舒张压报警低限值一般不低于60mmHg,必要时根据医嘱。
3、呼吸(RR):上限30次/分,下限8-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SPO2):一般报警界限95-100%,特殊患者(含COPD等)根据医嘱设定。
监护仪报警管理制度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报警,满足病情观察及诊疗的需求;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在“ProfileAdult”模式下,50次/分≤HR≤120次/分、90mmHg≤Sap≤160mmHg、90% ≤SpO≤100% 、28次/分≤RR≤30次/分,超出范围即自动报警;4.在监护状态时: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的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值的基础上±5~20次/分;实际心率值<60次/分 60~69次/分 70~120次/分>120次/分上限+20 +20 +20 +10安全范围下限-5 -10 -20 -202 血压:①当设置收缩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收缩压的基础上±10~20 mmHg实际收缩压<100 mmHg 100~160 mmHg >160 mmHg上限+20 +20 +10安全范围下限-10 -20 -20②当设置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的基础上±10~20 mmHg实际舒张压<70 mmHg 70~90 mmHg >90 mmHg上限+20 +20 +10安全范围下限-10 -20 -203 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病人RR>30次/分时,上限酌情+5~10次/分;4 血氧饱和度:对低氧血症的病人,以病人实际血氧饱和度值下降5%作为报警下限,但最低限度不小于85%;5. 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节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减轻对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干扰;6. 做好家属及病人的沟通工作,解释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其恐惧心理;下附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及报警限值一.小儿呼吸正常范围值二.小儿脉搏正常范围值三.小儿血压正常平均值血压mmHg6岁105/6584~126/52~7810~13岁110/6588~132/52~78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监护仪报警管理制度一、设置目的1、保证患者的安全.2、减少护士的工作风险,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生命体征.3、使监护仪物尽其用,更加准确的反应出病人的病情变化.二、报警信息显示1、报警种类:红色报警:为最高级别的报警,包括心搏停止、窒息、室颤、室速、压力监测连接中断.黄色报警:分为三种,一种为黄色心律失常报警;一种为黄色超出数据上下限设定范围的报警;一种为技术报警,如导联脱落、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接触不良等.2、报警触发后会有报警信息的显示:(1)屏幕顶端显示具体信息:红色报警(信息前显示XXX)及黄色报警(信息前显示XXX)显示在屏幕右上角、技术报警显示在屏幕左上角.(2)屏幕上该数据闪烁.(3)相应指示灯亮:红色、黄色.(4)报警声音响起:红色报警音调较高,每秒钟重复一次.黄色报警音调较低,每2秒钟重复一次.3、报警关闭时,屏幕上会显示:相应参数旁边出现打叉的警铃,不再有任何报警仍会在屏幕上显示,只是没有声音.4、报警消音时(按silence/reset键以后),屏幕上报警声音、指示灯均消失,信息显示及数字闪烁仍然存在,一旦正常,可自动复位.三、设置原则1、不是设置正常范围,而是设置安全范围.2、根据患者前一日24小时的生命体征波动范围、病情的动态变化及医嘱进行设置.3、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4、在晨交班时,由交班者报告生命体征的范围,接班者按要求调节报警上下限.5、异常范围的设置要与医生及时联系.6、常规必须把报警处于开通状态的数据包括:心率、心律失常分析、血压、指脉氧饱和度、呼吸,其他数据根据具体情况及医生要求.7、可以关闭除心率/心律报警外的情况:患者处于临终状态,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及治疗.四、设置要求1、心率设置(1)正常范围:患者前24小时心率处于在正常范围中间段区间(65—95次/分),且目前病情平稳,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为上限100次/分;下限60次/分.(2)正常临界范围:患者前24小时心率处于正常临界范围时,且目前病情平稳,报警上下限的设置如下:临近60次/分时,上限设为100次/分;下限设为递减10%-20%(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临近100次/分时,下限为60次/分;上限设为递增10%-20%(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3)异常范围:患者前24小时心率超出正常范围:低于正常范围者,上限设置依据24小时波动增加10-20%,下限递减10%(但极限不低于45次/分,且及时与医生沟通,高度关注患者).高于正常范围者,下限设置依据24小时波动递减10-20%,上限递增10%(但极限不高于150次/分,且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商榷决定).2、血压设置1正常范围:患者前24小时血压处于正常范围,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为:收缩压上限140mmHg,下限90mmHg;舒张压上限90mmHg,下限60mmHg.2异常范围:上下限报警设置依据前24小时波动为基线,上下增减10-20%.收缩压上限极限不高于180mmHg,下限不低80mmHg;舒张压上限不超过110,下限不低40mmHg.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共同商榷决定.3、血氧设置1正常范围:上限100%,下限95%.2异常情况:必须与医生共同商榷决定.4、呼吸设置1正常范围:上限30次/分,下限10次/分.2异常情况:必须与医生共同商榷决定.5、报警音量设定根据周围环境设定,要求音量必须设定至相邻的人员在正常状态下能够听到,建议报警音量晚上适当调低,白天适当调高.四、报警管理1、报警发生后,护士应及时处理,分析引起报警原因,如经过护理上的处理报警仍持续存在,应该及时与医生联系.2、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报警,应立即与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联系,这些心律失常有:室颤/室速、心搏停止、室早频发、室早呈联律、短串室速、成对室早、室早R-ON-T、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以及起搏器工作异常的心律.3、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讲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恐惧心理.五、下附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及报警限值1、小儿呼吸正常范围值2、小儿脉搏正常范围值3、小儿血压正常平均值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及设置、使用注意事项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及使用注意事项为确保心电监护的有效性,需要设置各项报警参数。
下面是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对照表:实际心率(次分)小于60心率上限(数值):+20下限(数值):-10实际收缩(mmHg)收缩压上限(数值):+20下限(数值):-20实际舒张(mmHg)舒张压上限(数值):+20下限(数值):-20备注:1.基础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的情况下,按照实际值的20%-30%计算。
2.不正常范围的心率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
3.血氧饱和度设置一般下限为95%,呼吸衰竭病人设置可以为85%。
4.异常血压和心率在用药治疗后,连续三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后,及时重新设置报警参数。
5.特殊病人按医嘱设置。
如何设置各项报警值?1.心率参数设置先检查心率来源是PLETH(体积脉搏图)还是ECG。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报警限,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在自身心率上下的30%。
特殊情况下根据心电监护波形走速调整。
ECG设置提醒:心电监测分为心律监测和心率监测。
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2.RESP(呼吸)参数设置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的感应电极片。
病人如果以腹式呼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片放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
注意呼吸报警上限设置不能高于30次/分,下限设置不能低于12次/分,否则不安全。
RESP设置提醒: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都会造成呼吸阻抗值的变化。
因此,当病人出现严重而又持续的身体运动时,呼吸率的测量及波形显示可能会不准确。
SpO2参数的正常设置为吸入空气时测得值≥95%,低于90%为轻度低氧血症,报警低限应高于90%。
对于COPD病人、ARDS病人以及肺部感染病人,应根据病情进行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将SpO2报警上限设为100相当于关闭上限报警,因为高氧水平会对早产儿造成晶体状后纤维组织症。
当前位置:首页-> 帮助中心-> 体检终端使用说明13.3 NIBP设置菜单选中NIBP参数功能区,弹出“NIBP设置”菜单。
图13-3 NIBP设置菜单■ NIBP设置◆报警开关:选择“开”则在压力超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及存贮,选择“关”则不报警,并在屏幕参数区NIBP旁提示“”◆报警记录:选择“开”则在压力报警发生时进行记录仪输出;◆报警级别:有“高”、“中”和“低”三个选项。
◆压力报警是根据设定的高限与低限进行的。
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可以分别进行报警处理。
◆报警上下限的调整范围如下:成人:收缩压40~270mmHg舒张压10~215 mmHg平均压20~235 mmHg小儿:收缩压40~200mmHg舒张压10~150 mmHg平均压20~165 mmHg新生儿:收缩压40~135mmHg舒张压10~100mmHg平均压20~110 mmHg■ N压力单位:可选mmHg 或kPa点击“模块设置”,弹出下面菜单:图13-4 NIBP设置菜单■预充气值(本监护仪暂不支持此项功能)按下此键可以选择下一次给袖带充气的初始压力值,在不同的缺省配置下,有不同的预充气值选择用户按下前面壳上的MENU键后,进入“系统菜单”中的“缺省配置”菜单,并选择所列中厂家或用户配置中的一种,在确认了该缺省配置后,返回主界面选择NIBP参数区的NIBP菜单热键,进入“NIBP设置”。
可以看到对应“预充气值”一项的初始值即为所选缺省配置所对应的初始充气压力值,如上表所示。
移动光标至“预充气值”选项并按下,可以看到可供手动调节的预充气值选择范围即如上表所示。
注意“预充气值”这一选项是帮助用户选择下一次的袖带充气压力,但其后进行测量的预充气值将是基于同一患者上一次收缩压的测量值。
系统记忆这一数值可以缩短同一患者的测量时间,并增加测量的准确度。
注意当用户只在“病人信息设置”中对“病人类型”进行了设置,而没有在“缺省配置”中进行任何选择时,系统将会按照“病人类型”类型相关模块参数的初始设置。
心电监护仪报警管理制度心电监护仪广泛用于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监护,为规范管理,现制定监护仪报警管理制度,请各科遵照执行。
一、设置监测参数报警的目的:预先设定监测参数的报警范围,当监测参数数值超出报警范围时,机器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二、适用范围:使用床旁心电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监护设备的病人。
三、报警范围设置原则:(一)根据病情及监护需要预先调整好主要监护参数报警值的上、下界限,并随时调整设置,避免漏报及无效报警。
(二)根据医疗设定的目标值。
(三)根据正常值,调定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四、常用主要监测参数报警范围的设置:(一)心率报警值的设置:一般是患者实际心率值+/-10—20%范围;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根据发作时心率的次数来设置心率的上限,一般>150次/min,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患者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下限调至40~50次/min。
(二)氧饱和度报警值的设置:低限SPO2 < 89-90%,高限100%;SPO2是缺氧敏感指标,降低出现早于缺氧临床表现。
当SPO2 < 94%时提示供氧不足;当SPO2 < 90%,PaO2<60mmHg为低氧血症;当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
(三)血压报警值的设置:结合患者的病史、病情适当调整报警值的范围,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 -30mmHg。
(四)呼吸报警值设置:一般设置10—30次/分,低于8次/分,提示病人呼吸抑制应紧急处理。
五、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节报警音量及QRS波、脉搏波的音量,关闭无关的报警参数,减轻对病人的干扰。
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讲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应消除恐惧心理。
七、及时处理报警:发生报警,立即评估病人,分析报警原因,做出正确判断,排除误报警。
八、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报警记录,禁止私自删除。
参考依据:1.王欣,杨莘.《危重病护理临床思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2010年第1版第1次印刷.2.。
病人监护仪报警处理方法病人监护仪在医疗保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关键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报警功能,以确保病人安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监护仪可能会发出各种报警信号,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理这些报警。
本文将探讨病人监护仪报警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正确地应对各种报警情况。
一、报警原因分析监护仪在报警时,通常会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问题所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报警原因:1. 心率异常:当病人的心率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监护仪会触发心率异常报警。
这可能意味着病人的心脏功能异常或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2. 呼吸异常:监护仪能够检测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如果病人的呼吸超出了正常范围,监护仪会发出呼吸异常报警。
这可能预示着病人的呼吸系统存在问题,如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
3. 血氧饱和度异常:监护仪能够测量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低饱和度可能意味着病人存在缺氧状态,监护仪会发出报警。
4. 血压异常:当病人的血压过高或过低时,监护仪会报警。
这可能是因为病人的血压出现异常波动,可能存在心血管问题或药物反应等。
5. 设备故障:有时,报警可能并非由病人问题引起,而是由监护仪本身出现故障所致。
此时,医务人员需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二、报警处理方法1. 紧急事件报警处理:对于一些需要立即处理的报警,如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等,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同时,应及时呼叫相关的医疗人员协助处理。
2. 病情评估:对于非紧急的报警,医务人员应首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并查看监护仪的报警信息与病人的症状是否相符。
3. 确认报警原因:医务人员需要仔细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并确认报警原因是否与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符。
可能需要重新将传感器正确放置、调整设备设置或更换监护仪传感器。
4. 采取适当措施:一旦确定报警原因,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心电监护的报警界限设定心电监护仪的报警界限并无明确规定,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基础血压心率,监护后的数值等结合起来,设置合适的高低限报警值,现将临床通常的设置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心率报警值的设置: 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通常为患者所测心率的±20%;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根据发作时心率的次数来设置心率的上限, 调至大于150 次/ 分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下限, 调至35~50 次/分钟, 心房纤颤患者上限调至100 次/分钟。
2.血氧饱和度报警值的设置: SpO2正常值98~100%(吸空气时SpO2测得值≥95%~97%),通常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SpO2<90%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
3.血压报警值的设置: 正常收缩压11.99~18.67kPa (90~140mmHg), 舒张压7.99~11.99kPa (60~ 90mmHg)。
根据患者病史、病情适当调整报警值的范围,通常调节收缩压、舒张压报警的高低限为患者所测血压的±20%。
4.呼吸报警值的设置:通常为患者呼吸的±20%;但最低限为8~10次/min;最高限为35次/min。
在呼吸报警中还有呼吸暂停时间的报警,通常应小于20秒。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心电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
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1 保证病人的安全。
2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患者处于临终状态,家属要求放弃抢救及治疗;正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至少每班检查一次设置是否合理。
交接班时,接班者按要求调节报警上下限。
6 转运过程中,转运监护仪上的报警设定必须与床边监护仪相同。
二、报警参数
1心率:自身心率上下的10%-20%。
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
波速25mm/s。
2 血压:根据医生医嘱要求的设定范围,如果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SBP90-140mmHg,DBP60-90mmHg,MAP70-110mmHg。
例:高血压.颅脑手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医生医嘱进行设置。
波速25mm/s
3指脉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设为90%~100%;或根据病情设置。
例:COPD患者设为85%~100%。
波速25mm/s。
4呼吸:自身呼吸上下的10%—20%。
呼吸正常者,下限不得低于8次/分,上限不得高于30次/分。
波速6.25mm/s。
三、注意:
1) 3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导联心电图。
2)5导联心电监护可以获得I.II.III.A VR.A VF.A VT.V导联心电图。
3) 最常用的是II导联心电图。
4)感知呼吸的电极I导联时:RA和LA;II导联时:RA和LL。
监护仪参数正常值及报警处理
一.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1.电极粘贴部位:
心电导联的选取择:Ⅰ、Ⅱ、Ⅲ导联可选,选择能显示各波段的导联,通常Ⅱ首选。
2.各年龄小儿心率次数(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3.正常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识别:
3.1正常心电图及主要波段的含义:
P波:心房(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
P-R间期:P波起点全QRS波起点间距,也可称为P-Q间期。
P-R间期主要是电激动经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尤其是经由房室交界区时传导延缓产生的。
QRS波:心室(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
ST段:QRS波群终末点(称J点)至T波起点间距。
ST段的升高或压低在诊断有无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中有重要意义。
T波:代表心室复极。
观察T波的方向,形态和高度的改变与观察ST段的变化有类似意义。
Q-T间期: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间距,不能把U波计算在内。
Q-T间期在诊断某些心律失常,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判断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
3.2窦性心律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
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
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
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是窦性心律。
3.3心律失常:
3.3.1窦性心动过缓:在安静状态下,婴幼儿HR<100次/分,1-6岁HR<80次/分。
成人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
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
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3.3.2窦性心动过速:在安静状态下,婴儿HR>150~200次/分,年长儿HR>100~15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P波存在或正常,RR不一致,PR恒定,婴儿心率通常<220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
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
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在疾病状态中常见的病因为发热、低血压、缺氧、心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心肌炎。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
窦性心动过速亦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等,此时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3.3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冲动所引起急病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
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失常的一种,简单的说是指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快慢出现明显不齐整。
3.3.4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 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
小儿
烦躁不安、苍白、呼吸急促。
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
发作短暂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
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性波形:QRS波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室上性心动过速,P波消失或异常,心率不随活动而变化,婴儿心率通常≥220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
3.3.5心室颤动:是由于许多相互交叉的折返电活动波引起,其心电图表现为混乱的记录曲线在细胞水平,电活动可能还是存在的,但从心脏整体效应来看并无机械收缩,因而无有效心排量。
心室颤动是心室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更快而不协调的乱颤。
室扑与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
室扑、室颤一旦发生,很快便引起晕厥,随之出其不意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体检血压、脉搏夫法测量,听诊心音消失。
室扑和室颤是猝死时常见表现之一,心电图特点:
心室扑动时,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律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时QRS-T波群完会消失,出现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的波动。
3.4报警原因及处理
二.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总过程。
通过呼吸,机体不断从外界环境摄取氧气,同时不断排出二氧化碳,以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年龄小儿呼吸次数(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三.血压
血压测量原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形成血压。
决定血压的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血容量、血液的粘稠度、动脉壁的弹性
小儿袖带宽度:
上臂直径的1/3-1/2(来源于陈维英主编的基础护理学第三版)各年龄段袖带的选择
(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测量部位:上肢肱动脉或下肢国动脉
小儿血压的正常值:(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报警原因及处理
四.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SO2)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而功能性氧饱和度为HbO2浓度与HbO2+Hb浓度之比,有别于氧合血红蛋白所占百分数。
因此,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可以对肺的氧合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
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 ,静脉血为75%。
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
认为SpO2读数可反映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血氧的变化。
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1.报警音量的调节:报警音量调大,以便及时发现报警,通常调70~90%。
2.报警级别:将直接反映病情变化及不易受干扰的参数设置为危象,如,心率、SPO2,ABP设为危象,R、CVP、P、T设置为警告或建议。
报警处理流程:
声光报警
立即查看报警原因及查看病人
病人无症状病人有症状
继续观察报告医生
按医嘱处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