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表分区
- 格式:pptx
- 大小:238.81 KB
- 文档页数:52
mysql partition用法MySQL 分区是一种用于将表数据拆分成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的技术。
分区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简化维护,并支持更高的数据量。
以下是 MySQL 分区的基本用法和示例:1. 创建分区表:sqlCopy codeCREATE TABLE your_table (id INT,name VARCHAR(50),date_column DATE) PARTITION BY RANGE (YEAR(date_column))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1991),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1995),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1999),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上述示例创建了一个分区表 your_table,按照 date_column 列中的年份进行范围分区。
您可以根据不同的列和分区策略进行设置。
2. 分区策略:MySQL 支持多种分区策略,包括 RANGE、LIST、HASH 等。
上述示例使用的是 RANGE 分区,根据日期列中的年份进行范围分区。
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分区策略。
3. 插入数据:sqlCopy codeINSERT INTO your_table (id, name, date_column) VALUES (1, 'John', '1990-01-15');向分区表插入数据的语法与常规表类似。
4. 查询分区表:sqlCopy codeSELECT * FROM your_table WHERE date_column BETWEEN '1995-01-01' AND '1999-12-31';查询分区表的语法也与常规表相似。
Mysql分区表-分区操作⼀、查看MySQL是否⽀持分区1、MySQL5.6以及之前版本show variables like '%partition%';2、MySQL5.7show plugins;⼆、分区表的分类与限制1、分区表分类RANGE分区:基于属于⼀个给定连续区间的列值,把多⾏分配给分区。
LIST分区:类似于按RANGE分区,区别在于LIST分区是基于列值匹配⼀个离散值集合中的某个值来进⾏选择。
HASH分区:基于⽤户定义的表达式的返回值来进⾏选择的分区,该表达式使⽤将要插⼊到表中的这些⾏的列值进⾏计算。
这个函数可以包含MySQL 中有效的、产⽣⾮负整数值的任何表达式。
KEY分区:类似于按HASH分区,区别在于KEY分区只⽀持计算⼀列或多列,且MySQL服务器提供其⾃⾝的哈希函数。
必须有⼀列或多列包含整数值。
复合分区:在MySQL 5.6版本中,只⽀持RANGE和LIST的⼦分区,且⼦分区的类型只能为HASH和KEY。
2、分区表限制1)分区键必须包含在表的所有主键、唯⼀键中。
2)MYSQL只能在使⽤分区函数的列本⾝进⾏⽐较时才能过滤分区,⽽不能根据表达式的值去过滤分区,即使这个表达式就是分区函数也不⾏。
3)最⼤分区数:不使⽤NDB存储引擎的给定表的最⼤可能分区数为8192(包括⼦分区)。
如果当分区数很⼤,但是未达到8192时提⽰Got error … from storage engine: Out of resources when opening file,可以通过增加open_files_limit系统变量的值来解决问题,当然同时打开⽂件的数量也可能由操作系统限制。
4)不⽀持查询缓存:分区表不⽀持查询缓存,对于涉及分区表的查询,它⾃动禁⽤。
查询缓存⽆法启⽤此类查询。
5)分区的innodb表不⽀持外键。
6)服务器SQL_mode影响分区表的同步复制。
主机和从机上的不同SQL_mode可能会导致sql语句; 这可能导致分区之间的数据分配给定主从位置不同,甚⾄可能导致插⼊主机上成功的分区表在从库上失败。
MYSQL之表分区----按⽇期分区MYSQL之表分区----按⽇期分区于 2015-07-16 14:23:38 发布40948收藏 16错误的按⽇期分区例⼦最直观的⽅法,就是直接⽤年⽉⽇这种⽇期格式来进⾏常规的分区:PLAIN TEXTCODE:1.mysql> create table rms (d date)2.-> partition by range (d)3.->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1995-01-01'),4.->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2010-01-01'));上⾯的例⼦中,就是直接⽤"Y-m-d"的格式来对⼀个table进⾏分区,可惜想当然往往不能奏效,会得到⼀个错误信息: ERROR 1064 (42000): VALUES value must be of same type as partition function near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2010-01-01'))' at line 3上述分区⽅式没有成功,⽽且明显的不经济,⽼练的DBA会⽤整型数值来进⾏分区:PLAIN TEXTCODE:1.mysql> CREATE TABLE part_date12.-> ( c1 int default NULL,3.-> c2 varchar(30) default NULL,4.-> c3 date default NULL) engine=myisam5.-> partition by range (cast(date_format(c3,'%Y%m%d') as signed))6.->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19950101),7.->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19960101) ,8.->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19970101) ,9.->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19980101) ,10.->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 (19990101) ,11.-> PARTITION p5 VALUES LESS THAN (20000101) ,12.-> PARTITION p6 VALUES LESS THAN (20010101) ,13.-> PARTITION p7 VALUES LESS THAN (20020101) ,14.-> PARTITION p8 VALUES LESS THAN (20030101) ,15.-> PARTITION p9 VALUES LESS THAN (20040101) ,16.-> PARTITION p10 VALUES LESS THAN (20100101),-> PARTITION p11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sec)搞定?接着往下分析PLAIN TEXTCODE:1.mysql> explain partitions2.-> select count(*) from part_date1 where3.-> c3> '1995-01-01' and c3 <'1995-12-31'\G4.*************************** 1. row ***************************5.id: 16.select_type: SIMPLE7.table: part_date18.partitions: p0,p1,p2,p3,p4,p5,p6,p7,p8,p9,p10,p119.type: ALL10.possible_keys: NULL11.key: NULL12.key_len: NULL13.ref: NULL14.rows: 810000015.Extra: Using where16.1 row in set (0.00 sec)万恶的mysql居然对上⾯的sql使⽤全表扫描,⽽不是按照我们的⽇期分区分块查询。
MySQL中的表分区和数据归档策略引言MySQL是当前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配置选项。
其中,表分区和数据归档策略是优化数据库性能和管理大量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MySQL中的表分区和数据归档策略,探讨其原理、用途和实施方法。
一、表分区的原理和用途表分区是将大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分区。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表分区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当数据库中存在大量数据时,查询整个表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系统资源。
而通过表分区,可以将数据分散在多个磁盘上,实现并行查询,从而提高查询速度。
其次,表分区可以加快数据的插入和删除。
对于大量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如果没有表分区,会导致整个表上锁,影响并发性能。
而通过表分区,可以将插入和删除操作分散在多个分区上,从而减轻锁的压力,提高并发性能。
此外,表分区还可用于数据归档和备份等用途。
二、表分区的实施方法在MySQL中,表分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
1. 范围分区:按照指定的范围对表进行分区,例如按照时间范围(年、月、日)或者数值范围(价格、数量)等。
这种分区适用于根据某一维度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归档的场景。
2. 列表分区:按照指定的列表对表进行分区,例如按照城市、部门、客户等列的取值进行分区。
这种分区适用于根据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归档的场景。
3. 哈希分区:按照哈希函数对表进行分区,将数据均匀地分散在多个分区中。
这种分区适用于大量均匀分散的数据,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和负载均衡。
4. 手动分区:手动指定每个分区的范围或者列表,灵活性较高。
三、数据归档的原理和用途数据归档是将不经常访问或者过期的数据从活跃表中迁移到归档表或者归档文件中的过程。
数据归档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归档可以提高活跃表的查询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数据是不经常访问的,而这些数据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和系统资源。
通过归档可以将这些不经常访问的数据转移到归档表或者归档文件中,从而减少活跃表的大小,提高查询性能。
MySQL中的表分区和索引选择优化建议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库的性能和优化变得越发重要。
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在数据分析与存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MySQL中,表分区和索引选择是优化数据库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MySQL中的表分区和索引选择,并给出优化建议。
一、表分区的概述表分区是将一张表划分为多个较小的独立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
表分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查询和维护的性能。
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分区上,可以减少查询的数据量,并且可以针对每个分区进行独立的维护操作。
在选择表分区的策略时,应该考虑数据的特点和查询模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按范围分区:根据数据的范围进行分区,在每个分区上存储数据的范围是连续的。
这种分区策略适用于按照时间或者连续的数值范围进行查询的场景。
2. 按列表分区:按照某个字段的固定值进行分区,在每个分区上存储的数据具有相同的特征。
这种分区策略适用于按照某个字段值进行查询的场景。
3. 按哈希分区:根据某个字段的哈希值进行分区。
这种分区策略适用于需要将数据均匀分布在不同分区上的场景。
二、索引选择的优化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索引可以大大加快查询的速度,并减少数据库的资源消耗。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唯一索引:在表中选择合适的字段创建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可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并且加快查询速度。
通常,在主键或者唯一标识的字段上创建唯一索引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 组合索引:对于频繁同时查询多个字段的操作,可以考虑创建组合索引。
组合索引可以减少磁盘I/O次数和内存消耗。
3. 索引覆盖:尽量减少全表扫描,保证使用索引能够满足查询的需求。
使用索引覆盖可以减少数据库的资源消耗。
4. 索引统计信息:及时更新索引的统计信息。
MySQL提供了ANALYZE TABLE或者OPTIMIZE TABLE命令来更新索引的统计信息,确保数据库的查询优化器能够选择合适的索引进行查询。
使用MySQL进行数据分区的技巧和方法引言: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的性能和扩展性成为了许多企业和开发者关注的焦点。
MySQL作为一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提供了数据分区的功能,可以帮助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使用MySQL进行数据分区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 什么是数据分区数据分区是将一个大型数据库表拆分为多个小表的过程。
每个小表称为一个分区,它们可以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或者是分别存储在同一个设备的不同目录中。
通过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分区中,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写入性能和管理效率。
2. MySQL的数据分区类型MySQL支持以下几种数据分区类型:- 范围分区:按照某个列的范围将数据分区,例如按照订单的时间范围进行分区。
- 列表分区:按照某个列的值列表进行分区,例如按照地区列表将数据分区。
- 哈希分区:按照某个列的哈希值进行分区,例如按照用户ID的哈希值将数据分区。
- 键分区:按照某个列的键值进行分区,例如按照用户ID进行分区。
3. 数据分区的优点- 提高查询性能:将数据分散到多个分区中,可以并行查询多个分区,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 提高写入性能:将数据分散到多个分区中,可以并行写入多个分区,从而提高写入性能。
- 管理效率: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每个分区进行独立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 如何选择数据分区的列选择合适的列进行数据分区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选择范围广泛且经常使用的列作为分区的列是比较合适的。
以订单表为例,可以选择按照订单的时间范围进行分区,因为根据时间范围查询订单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5. 如何进行数据分区以下是使用MySQL进行数据分区的基本步骤:- 创建表时指定分区方式:在创建表时,可以通过PARTITION BY子句指定分区方式和列。
- 定义分区规则:根据选择的分区方式和列,定义具体的分区规则,例如范围分区可以定义每个分区的时间范围。
- 执行分区操作:在创建表后,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执行分区操作,将已有数据按照分区规则进行重新分区。
如何处理MySQL中的表分区与数据切割引言:MySQL作为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库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查询速度和管理效率,表分区和数据切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进行分区和切割数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
一、表分区的概念和作用表分区是一种将大型表拆分成较小的、独立管理的逻辑部分的方法。
通过对表进行逻辑或物理上的分割,可以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提高查询性能和数据管理的效率。
1.1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指将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逻辑上的分割,使得不同分区的数据能够独立查询和管理。
比如,可以按照时间、地理位置、用户ID等进行逻辑分区,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1.2 物理分区物理分区是指将表按照物理设备进行划分,将不同分区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和负载均衡。
1.3 作用表分区可以提高查询性能,通过只查询相关分区的数据,减少了查询范围,加快了查询速度。
同时,通过分区的管理可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比如可以独立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减少数据维护的复杂性。
二、表分区的实现方法MySQL支持多种类型的表分区方法,本节将介绍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2.1 范围分区范围分区是根据某个字段的范围将表进行分割,比如按照日期将订单表进行分区。
通过指定分区键的范围,可以将不同时间段内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分区中。
优点:适用于按时间或其他范围进行分区,数据查询效率高。
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动态的添加和删除分区。
缺点:需要提前规划好范围和分区键,分区键的选择对查询性能有很大影响。
而且不太适用于数据更新频繁的情况,因为更新数据可能需要涉及多个分区。
2.2 列表分区列表分区是根据某个字段的离散值将表进行分割,比如按照地理位置将用户表进行分区。
通过指定分区键的值,可以将具有相同值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分区中。
mysql分区建立方式MySQL分区是一种将表按照特定的规则划分为多个分区的技术。
通过对表进行分区,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简化数据维护和管理操作,并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MySQL分区的建立方式。
1. 范围分区(RANGE)范围分区是按照某个列的范围值进行分区的方式。
可以根据日期、数字、字符等类型的列进行范围分区。
例如,可以根据日期列将表分为每个月一个分区,或者根据数字列将表分为每个区间一个分区。
2. 列表分区(LIST)列表分区是按照某个列的离散值进行分区的方式。
可以根据列中的具体值将表分为多个分区。
例如,可以根据地区列将表分为不同的地区分区。
3. 哈希分区(HASH)哈希分区是根据哈希算法对某列的值进行计算,然后将表分为多个分区。
哈希分区可以均匀地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分区中,提高查询性能。
但是,哈希分区不支持范围查询。
4. 列分区(COLUMNS)列分区是MySQL 8.0版本引入的新功能,可以将表按照多个列的组合进行分区。
列分区可以更灵活地对表进行分区,并且可以根据多个列进行范围、列表或哈希分区。
5. 子分区子分区是在已经存在的分区上再进行分区。
可以在已经分区的分区上继续进行范围、列表、哈希或列分区,从而形成更细粒度的分区。
6. 分区策略分区策略是指根据什么规则对表进行分区。
可以根据范围、列表、哈希或列来选择分区策略。
选择合适的分区策略是提高查询性能的关键。
7. 分区键分区键是用来进行分区的列,分区键的选择非常重要。
应该选择具有高选择性的列作为分区键,以确保数据均匀地分布到各个分区中。
8. 分区数分区数是指将表分为多少个分区。
分区数应该根据数据量和查询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分区数过少可能导致数据不均匀,分区数过多可能导致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增加。
9. 分区管理和维护分区表的管理和维护操作与普通表类似,但需要注意特定的分区操作。
例如,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对分区进行添加、删除、合并、拆分等操作。
MySQL分区表的底层原理是将一个大表分成多个小表,每个小表称为一个分区。
分区表可以根据某个列的值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范围、哈希值等进行划分。
分区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查询性能和管理效率。
分区表的底层实现主要依赖于MySQL服务器的分区管理模块。
当创建分区表时,MySQL会创建一个主表和一个或多个子表。
主表存储了所有分区的信息,而子表则存储了实际的数据。
当插入数据时,MySQL会根据分区键的值将数据插入到相应的子表中。
查询数据时,MySQL 会根据查询条件确定需要访问的子表,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分区表的底层原理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分区键:用于划分分区的列,可以是单个列或多个列的组合。
2. 分区类型:根据分区键的不同划分方式,常见的分区类型有RANGE、LIST、HASH和KEY 等。
3. 分区策略:定义了如何根据分区键的值将数据分配到各个分区中的策略。
常见的分区策略有RANGE COLUMNS、LIST COLUMNS、HASH COLUMNS和KEY COLUMNS等。
4. 分区引擎:负责管理分区表的存储和查询操作的组件。
MySQL支持多种分区引擎,如MyISAM、InnoDB和NDB等。
5. 分区索引:在分区表上创建的索引,可以是一个全局索引或局部索引。
全局索引在整个主表上创建,而局部索引只在特定的分区上创建。
总之,MySQL分区表的底层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大表划分为多个小表,并根据分区键和分区策略将数据分配到各个子表中,以提高查询性能和管理效率。
mysql表分区实现方法一、MySQL表分区概述MySQL表分区是指将一个大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分区(partition),每个分区存储不同的数据子集。
通过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分区中,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简化数据管理和提高可用性。
二、MySQL表分区方法MySQL提供了多种表分区方法,常用的包括:范围分区、列表分区、哈希分区和键值分区。
1. 范围分区(Range Partitioning):根据指定的范围值将数据分区,例如按时间范围分区。
2. 列表分区(List Partitioning):根据指定的值列表将数据分区,例如按地区或部门分区。
3. 哈希分区(Hash Partitioning):根据哈希算法将数据分区,例如根据用户ID进行哈希分区。
4. 键值分区(Key Partitioning):根据指定的键值将数据分区,例如根据订单ID进行分区。
三、MySQL表分区键选择选择适合的分区键是保证分区效果的关键。
合理的分区键应具备以下特点:1. 唯一性:分区键的值应具备唯一性,避免数据分布不均衡。
2. 常用性:分区键应是常用的查询条件,以提高查询性能。
3. 离散性:分区键的值应具备离散性,避免数据倾斜。
四、MySQL表分区管理MySQL表分区的管理包括创建分区表、添加分区、删除分区、合并分区、重建分区索引等操作。
1. 创建分区表:通过在CREATE TABLE语句中使用PARTITION BY 子句指定分区方法和分区键来创建分区表。
2. 添加分区:通过ALTER TABLE语句中的ADD PARTITION子句来添加新的分区。
3. 删除分区:通过ALTER TABLE语句中的DROP PARTITION子句来删除指定的分区。
4. 合并分区:通过ALTER TABLE语句中的COALESCE PARTITION 子句来合并相邻的分区。
5. 重建分区索引:通过ALTER TABLE语句中的REBUILD PARTITION子句来重建指定分区的索引。
MySQL数据表分区策略及优缺点分析⽬录为什么需要分区?分区的策略分区隐患为什么需要分区?当⾯对巨⼤的数据表的时候,⾄少有⼀件事情是确定的,表太⼤了以⾄于每次查询的时候我们没法做全表扫描。
⽽这个时候也没法使⽤索引,或者说索引意义不⼤,更不⽤说索引的维护代价和空间占⽤⾮常⾼。
如果是依赖索引,会导致⼤量的碎⽚和低聚集度的数据,这会导致查询的时候有上千次的随机 I/O 访问⽽导致宕机。
这种情况下⼀般只会使⽤1-2个索引,⽽不会更多。
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可⾏的选项:查询必须从数据表的指定的部分顺序查找或者是期望的部分数据及其索引与服务器的内存匹配。
需要再次重申:在存储空间过⼤时,除⾮索引覆盖了整个查询,否则⼆叉树索引就⽆法发挥作⽤。
服务端需要查找数据表的⼀整⾏数据,并且会在⼀个⼤空间跨度⾥执⾏随机 I/O 操作,这会导致查询响应时间⽆法接受。
⽽维护索引(磁盘空间,I/O 操作)的代价同样很⾼。
⽽这是分区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分区是索引的⼀个初级形式,它的负荷低并且能够让我们从临近的数据中获取结果。
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依次扫描相邻的数据或者是将临近的数据加载到内存进⾏检索。
分区之所以负荷低是因为它并没有指针指向对应的数据⾏,也不需要被更新。
分区并不精确地将数据按⾏划分,也没有涉及到所谓的数据结构。
实际上,分区相当于对数据进⾏了分类。
分区的策略对于⼤数据表,有两种策略进⾏分区:不使⽤索引:创建数据表时不增加索引,⽽是使⽤分区定位到所需要的数据⾏。
只要你使⽤ WHERE 条件将查询切分到很⼩的分区范围,就已经⾜够了。
这个时候需要通过数学⽅法计算查询的响应时间是否能够接受。
当然,这⾥的假设是不会将数据放到内存中,⽽是全部数据都从磁盘读取。
因此数据很快就会被其他查询覆盖,使⽤缓存没什么意义。
这种情况⼀般⽤于⼤量数据表的基数是常规的。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限制分区数在⼏百。
使⽤索引,并且隔离热区数据:如果除了热区数据外,⼤部分数据是不使⽤的,则可以将热区数据单独的分区,这个分区算上索引都能够加载到内存中。
MySql分表、分库、分⽚和分区知识深⼊详解⼀、前⾔数据库的数据量达到⼀定程度之后,为避免带来系统性能上的瓶颈。
需要进⾏数据的处理,采⽤的⼿段是分区、分⽚、分库、分表。
⼆、分⽚(类似分库)分⽚是把数据库横向扩展(Scale Out)到多个物理节点上的⼀种有效的⽅式,其主要⽬的是为突破单节点数据库服务器的 I/O 能⼒限制,解决数据库扩展性问题。
Shard这个词的意思是“碎⽚”。
如果将⼀个数据库当作⼀块⼤玻璃,将这块玻璃打碎,那么每⼀⼩块都称为数据库的碎⽚(DatabaseShard)。
将整个数据库打碎的过程就叫做分⽚,可以翻译为分⽚。
形式上,分⽚可以简单定义为将⼤数据库分布到多个物理节点上的⼀个分区⽅案。
每⼀个分区包含数据库的某⼀部分,称为⼀个⽚,分区⽅式可以是任意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平分区和垂直分区。
⼀个分⽚可以包含多个表的内容甚⾄可以包含多个数据库实例中的内容。
每个分⽚被放置在⼀个数据库服务器上。
⼀个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处理⼀个或多个分⽚的数据。
系统中需要有服务器进⾏查询路由转发,负责将查询转发到包含该查询所访问数据的分⽚或分⽚集合节点上去执⾏。
三、Scale Out/Scale Up 和垂直切分/⽔平拆分Mysql的扩展⽅案包括Scale Out和Scale Up两种。
Scale Out(横向扩展)是指Application可以在⽔平⽅向上扩展。
⼀般对数据中⼼的应⽤⽽⾔,Scale out指的是当添加更多的机器时,应⽤仍然可以很好的利⽤这些机器的资源来提升⾃⼰的效率从⽽达到很好的扩展性。
Scale Up(纵向扩展)是指Application可以在垂直⽅向上扩展。
⼀般对单台机器⽽⾔,Scale Up值得是当某个计算节点(机器)添加更多的CPU Cores,存储设备,使⽤更⼤的内存时,应⽤可以很充分的利⽤这些资源来提升⾃⼰的效率从⽽达到很好的扩展性。
MySql的Sharding策略包括垂直切分和⽔平切分两种。
Mysql表分区和性能以下内容节选⾃<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mysql表分区: 分区功能并不是所有存储引擎都⽀持的,如CSV、MERGE等就不⽀持。
mysql数据库⽀持的分区类型为⽔平分区(指⼀张表中不同⾏的记录分配到不同的物理⽂件中),不⽀持垂直分区(指将同⼀表中的不同列分配到不同的物理⽂件中)。
此外,mysql数据库的分区是局部分区索引,⼀个分区中既存放了数据⼜存放了索引。
当前Mysql数据库⽀持以下⼏种类型的分区: Range分区:⾏数据基于⼀个给定连续区间的列值放⼊分区。
Mysql数据库5.5开始⽀持Range Columns分区。
List分区:和Range分区类似,只是List分区⾯向的是离散的值。
Mysql数据库5.5开始⽀持List Columns分区。
Hash分区:根据⽤户⾃定义的表达式的返回值来进⾏分区,返回值不能为负数。
Key分区:根据Mysql数据库提供的哈希函数来进⾏分区。
分区和性能: 数据库应⽤分为两类:⼀类是OLTP(在线事务处理),如博客、电⼦商务、⽹游等;另⼀类是OLAP(在线分析处理),如数据仓库、数据集市。
对于OLAP的应⽤,分区的确可以很好的提⾼查询性能,因为OLAP应⽤的⼤多数查询需要频繁的扫描⼀张很⼤的表,如果进⾏分区则只需要扫描相应的部分即可。
⽽对于OLTP应⽤⼀般情况下不可能获取⼀张⼤表中10%的数据,⼤部分都是通过索引返回若⼲记录。
对于⼀张⼤表,⼀般的B+树需要2~3次磁盘IO。
举个列⼦,⼀张数据量为1000万⾏的表B+树⾼度为3,将他分为10个区,100万⾏的B+树⾼度是2。
单独对于Key索引的查询在基于分区设计的情况下查询开销为2次IO,⽽原表设计需要2到3次IO。
⽽如果对于其他列索引的查询就可能需要10 * 2 = 20次IO。
分区查询耗时将远远⼤于没有进⾏分区设计数据表的查询耗时。
结论: 分区并不适⽤于所有的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的分区设计。
mysql分区表之⼀:分区原理和优缺点【转】1.分区表的原理分区表是由多个相关的底层表实现,这些底层表也是由句柄对象表⽰,所以我们也可以直接访问各个分区,存储引擎管理分区的各个底层表和管理普通表⼀样(所有的底层表都必须使⽤相同的存储引擎),分区表的索引只是在各个底层表上各⾃加上⼀个相同的索引,从存储引擎的⾓度来看,底层表和⼀个普通表没有任何不同,存储引擎也⽆须知道这是⼀个普通表还是⼀个分区表的⼀部分。
在分区表上的操作按照下⾯的操作逻辑进⾏:select查询:当查询⼀个分区表的时候,分区层先打开并锁住所有的底层表,优化器判断是否可以过滤部分分区,然后再调⽤对应的存储引擎接⼝访问各个分区的数据insert操作:当写⼊⼀条记录时,分区层打开并锁住所有的底层表,然后确定哪个分区接受这条记录,再将记录写⼊对应的底层表delete操作:当删除⼀条记录时,分区层先打开并锁住所有的底层表,然后确定数据对应的分区,最后对相应底层表进⾏删除操作update操作:当更新⼀条数据时,分区层先打开并锁住所有的底层表,mysql先确定需要更新的记录在哪个分区,然后取出数据并更新,再判断更新后的数据应该放在哪个分区,然后对底层表进⾏写⼊操作,并对原数据所在的底层表进⾏删除操作虽然每个操作都会打开并锁住所有的底层表,但这并不是说分区表在处理过程中是锁住全表的,如果存储引擎能够⾃⼰实现⾏级锁,如:innodb,则会在分区层释放对应的表锁,这个加锁和解锁过程与普通Innodb上的查询类似。
2.在下⾯的场景中,分区可以起到⾮常⼤的作⽤:A:表⾮常⼤以⾄于⽆法全部都放在内存中,或者只在表的最后部分有热点数据,其他都是历史数据B:分区表的数据更容易维护,如:想批量删除⼤量数据可以使⽤清除整个分区的⽅式。
另外,还可以对⼀个独⽴分区进⾏优化、检查、修复等操作C:分区表的数据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从⽽⾼效地利⽤多个硬件设备D:可以使⽤分区表来避免某些特殊的瓶颈,如:innodb的单个索引的互斥访问,ext3⽂件系统的inode锁竞争等E:如果需要,还可以备份和恢复独⽴的分区,这在⾮常⼤的数据集的场景下效果⾮常好F:优化查询,在where字句中包含分区列时,可以只使⽤必要的分区来提⾼查询效率,同时在涉及sum()和count()这类聚合函数的查询时,可以在每个分区上⾯并⾏处理,最终只需要汇总所有分区得到的结果。
mysql 创建分区方式
MySQL支持两种分区方式:范围分区和哈希分区。
1. 范围分区:根据指定的范围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分区中。
可以根据某个列的值范围进行分区,比如根据日期或者价格范围等。
创建范围分区的语法如下:
```sql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
)
PARTITION BY RANGE (column_name) (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1 VALUES LESS THAN (value1),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2 VALUES LESS THAN (value2),
...
);
```
其中,column_name是用于分区的列名,value1、value2等是分区的范围值,partition_name1、partition_name2等是分区的名称。
2. 哈希分区:根据哈希算法将数据均匀地分布到不同的分区中。
创建哈希分区的语法如下:
```sql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
)
PARTITION BY HASH (column_name)
PARTITIONS num;
```
其中,column_name是用于分区的列名,num是分区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分区表的分区列必须是整数类型或者日期/时间类型的列。
分区表的分区数和分区方式一旦创建后就无法更改,因此在创建分区表时需要谨慎考虑分区的方式和数量。
MySQL中表的分区与重建技巧介绍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表分区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分区可以提高查询速度、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以及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MySQL是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支持对表进行分区。
本文将介绍MySQL中表的分区技巧,并探讨一些重建表的方法。
第一部分:MySQL表的分区技巧1. 什么是表的分区表的分区是将一个大表按照某种规则划分成更小的分区,每个分区独立存储在磁盘上。
每个分区可以有不同的存储引擎和参数设置。
通过分区,可以将存储和查询操作分配到不同的物理磁盘上,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2. 分区的种类MySQL提供了多种分区方式,包括范围分区、列表分区和哈希分区。
范围分区根据指定的范围对数据进行划分,列表分区根据指定的列表值对数据进行划分,哈希分区根据数据的哈希值对数据进行划分。
3. 分区键的选择分区键是决定数据如何分区的关键。
选择适当的分区键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和负载均衡。
分区键应该选择经常被查询的列,并且具有高基数(distinct值的数量)。
分区键还应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切分数据,避免数据分布不均衡。
4. 分区的创建和管理在MySQL中,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来创建和管理分区表。
使用ALTER TABLE语句,可以添加、删除、合并和拆分分区。
还可以使用SHOW CREATE TABLE语句来查看分区表的定义。
5. 分区表的查询优化分区表的查询可以通过查询分区的方式进行优化。
可以使用PARTITION关键字和分区键值来指定要查询的分区。
还可以使用EXPLAIN语句来查看查询计划,并根据查询计划优化查询。
第二部分:MySQL表的重建技巧1. 什么是表的重建表的重建是指重新创建表结构或重新生成表的索引。
表的重建可以解决表结构不合理、索引失效等问题,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2. 重建表的方法在MySQL中,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和OPTIMIZE TABLE语句来重建表。
mysql分表方法MySQL分表是数据库优化的常用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单一表数据量过大导致查询性能下降的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MySQL分表方法:1. 水平分表:按照某个字段的值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表中。
例如,一个用户表可以根据用户ID的范围进行分表,如`user1`, `user2`, ... `userN`。
2. 垂直分表:按照列的不同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表中。
例如,一个用户表可以分解为用户信息表和用户详细信息表。
3. 中间分表:结合水平分表和垂直分表的策略。
4. 按功能分表:根据功能模块的不同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表中。
5. 哈希分表:使用哈希函数将主键或某个字段的值映射到不同的表中。
6. 目录分表:使用一个中间表来记录其他表的映射关系。
例如,有一个目录表`dir`,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子表的名称和其对应的范围。
7. 分布式数据库:使用多个数据库服务器来分散数据。
这种方法的实现更为复杂,涉及到数据的跨服务器复制、查询路由等问题。
8. 使用分区:MySQL支持表的分区功能,可以基于列的值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物理区域中。
这种分区和真正的分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类似的效果。
9. 读写分离:通过主从复制,将读请求路由到一个或多个从库上,而写请求路由到主库上。
这种方法不是真正的分表,但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10. 使用数据库中间件:使用如`MyCAT`、`ShardingSphere`等中间件可以帮助实现自动化的分表和路由,提供更为高级的功能,如数据迁移、数据合并等。
选择哪种分表方法取决于具体的业务需求、数据量、查询模式以及可接受的复杂度。
通常,分表策略的选择是一个迭代和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