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87 KB
- 文档页数:5
杨式太极拳的功用和练习方法第一部分坚持练太极拳的作用首先,谈谈杨氏太极拳的性质、特点和前景。
杨氏太极拳代表着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在武术当中它好象先锋一样,总是走在前面。
它的适应面广,参加习练的人也很多。
杨氏太极拳总的特点是:缓慢柔和,式式均匀,姿势舒展,劲在内涵,一般人都能接受。
太极拳过去属武术项目,在历史上主要用作攻守,它的一举拳,一武帝征,都涵盖着攻与严防。
讲究手眼身法步。
杨氏太极拳就是一项多功能的活动,它不只局限于武术,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除攻守促进作用外,还具备健身活动、食疗、医病、益智、陶冶情操、调节生活、缔造身心健康的心理、典雅的气质、高尚的崇尚等促进作用,以达至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因为它的架子舒展,外形迷人,通常拎它做为美学去观赏。
所以其发展前景就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谈谈坚持练太极拳的作用。
一太极拳存有食疗促进作用,亦称养生学。
有许多同志通过太极拳的活动锻炼,慢性疾病无形中消失了。
这也是一种医疗治病的手段。
练习杨氏太极拳就象写功笔楷书一样,一笔一画的写下。
它讲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建议每式必须存有定势。
所以它的架子出比较端正,姿势舒展,再悬臂的内涵,练习出它的形象在武术项目中比较迷人。
不仅中国人嗜好,许多外国人都说道它就是“东方舞蹈”,“东方文化的瑰宝”。
能够强身健体,修成心医治,就是西方体育无与伦比的。
二太极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极拳建议动静融合,在习练过程中,必须思想分散,处在平淡状态。
“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使身体内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
杨氏太极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动作平稳缓和,式式均匀。
比如心脏病患者,其心脏很脆弱,还有肝炎,都需要新鲜血液,凡是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激烈的运动对他们不适宜,接受不了。
比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练武术中的长拳,它的动作比较激烈,劲形于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
而练太极拳可以,它的动作缓慢、柔和、均匀。
他们都能接受。
只要坚持活动锻炼效果就明显。
杨氏太极拳85式翟宝静讲解
摘要:
一、杨氏太极拳的简介
二、85 式杨氏太极拳的动作分解
三、翟宝静对杨氏太极拳的讲解
四、杨氏太极拳的好处与学习建议
正文:
杨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以其柔和、缓慢、优美的动作著称。
85 式杨氏太极拳是杨氏太极拳中的一套经典套路,被广泛传播和练习。
翟宝静对85 式杨氏太极拳的讲解非常详细。
她首先介绍了杨氏太极拳的基本理念,强调了太极拳的柔和、缓慢、自然和圆融。
然后,她逐步讲解了85 式太极拳的动作,包括起势、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
翟宝静的讲解通俗易懂,让学习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学习。
练习杨氏太极拳有很多好处,包括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提高心肺功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此外,太极拳的柔和和自然的动作也有助于修养身心,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气质。
对于想要学习杨氏太极拳的人来说,建议先了解基本理念和动作要领,然后跟随专业的教练进行练习。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1.独特的身体状态:杨氏太极拳注重合乎自然、身心一致的发力方式,追求以柔化刚的原理,使身体达到柔软、放松、沉着的状态。
执主动功,灵活自如。
2.缓慢细致的动作:杨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细致,每个动作都有清晰的动作组合以及过程的衔接,力求达到完整、流畅的状态。
这样的练习可以使练习者更加专注,更加有意识地感受和理解身体的变化。
3.以圆为主要形态:杨氏太极拳注重圆的概念,运用缓慢地扩展、收缩、旋转的动作,使得动作中的力量更加圆滑,以避免突然的力量冲击对自身的伤害,并且在与对手进行搏斗时有更好的控制力。
4.整体性的运动:杨氏太极拳要求身体的各部分紧密协调,动作中各部分要同时运动,避免出现协作不良的问题。
整个身体要以腰为轴心,从腰部发力,使身体的力量能够完全地传递出去。
5.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杨氏太极拳注重能量的积累与释放,通过身体的扭转和呼吸的调节,将力量逐渐地累积起来,然后通过自然的运动,将力量以最佳的方式传递出去。
这种能量的积累和释放的方法,使得杨氏太极拳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威力。
6.以和为贵的原则:杨氏太极拳以和为贵,倡导以柔化刚,以克制取胜。
通过巧妙的应用技巧和思维方式,从而在与对手对抗时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并且能够善于利用对方的力量,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
7.适应各种人群:杨氏太极拳因为它的动作流畅、舒展,以及注重身体的合理运动方式,使这种拳术适应各类人群进行练习,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从中受益,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杨氏太极拳是一种注重身体、呼吸、意念的内功外形的执法方式,在训练过程中更加注重心身统一,以和为贵,积累能量与释放,适应各种人群,并具有优雅的艺术价值。
这使得杨氏太极拳在健身、保健和自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传统杨氏28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它具有特定的动作要领和要求。
在杨氏28式太极拳中,基本手型可以分为掌、拳、勾三种,而基本步型则包括开立步、弓步、虚实步、侧弓步、仆步和独立步六种。
此外,杨氏28式太极拳的身形和身法在拳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套太极拳中的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要点,例如在单鞭动作中,勾手时要力达勾顶,弓步时右腿微曲,左掌力达掌心并与勾手形成向外的对撑力。
白鹤亮翅动作中,两臂旋转时需要自然伸展,不过于伸直或弯曲。
左右搂膝拗步中,需要先左转再右转,两手在面前画弧向左右转动,弓步推掌时力达掌心。
以上是杨氏28式太极拳的简介,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动作要领,建议查阅相关教学资料或视频。
杨氏太极拳介绍1. 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缓慢流畅的动作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和武术传统。
太极拳的练习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内外协调性,通过动作的流畅和平衡的力量传递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内力。
2. 杨氏太极拳的历史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五大家族之一,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中国。
它由杨露禅创立,经过几代传承至今。
杨氏太极拳以其舒展流畅的动作和轻灵的步伐而闻名,被誉为太极拳中的精华。
杨露禅是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将太极拳的传统动作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注重动作的柔和和舒展,强调内力的发挥和身体的平衡。
他的弟子杨班侯和杨少侯继承了他的技艺,并将其传承至今。
3.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杨氏太极拳注重动作的流畅和舒展,以柔和的力量传递和平衡的身体控制为特点。
它的动作缓慢而有力,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内外协调性。
杨氏太极拳的动作有很多特点,其中包括:•轻灵的步伐:杨氏太极拳的步伐轻盈而有力,注重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步伐的变化和转移是太极拳动作的核心之一。
•舒展柔和的动作:杨氏太极拳的动作流畅而柔和,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动作的舒展和流畅是太极拳的特色之一。
•内力的发挥:杨氏太极拳注重内力的发挥,通过动作的流畅和平衡来增强身体的内力。
内力的发挥是太极拳的核心之一。
•身体的平衡:杨氏太极拳强调身体的平衡和内外协调性,通过动作的平衡和力量传递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内力。
4. 杨氏太极拳的套路杨氏太极拳的套路是指一系列的动作组合,用于练习太极拳的技巧和原则。
杨氏太极拳的套路包括了一系列的动作和动作组合,这些动作和动作组合有着特定的顺序和要求。
杨氏太极拳的套路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杨氏太极拳的长套和短套。
长套是杨氏太极拳的主要套路,包含了太极拳的核心动作和原则。
短套是杨氏太极拳的简化版套路,适合初学者练习。
杨氏太极拳的套路动作缓慢而有力,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内外协调性。
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和技巧杨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为著名的拳种之一,其独特的套路和技巧深受广大拳友的喜爱和推崇。
杨式太极拳以杨露禅为创始人,其拳法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巧胜力,被誉为“金刚柔术”。
杨式太极拳的套路是指拳术的基本动作及其组合形式。
杨式太极拳套路分为长套和短套两种,各有特色。
长套动作较长,动作连贯流畅,以缓慢、柔和、圆滑的动作为主。
短套动作较短,动作迅猛有力,以快、准、狠的进攻为主。
无论是长套还是短套,杨式太极拳的套路都以圆滑、连贯、稳定为特点,注重身体的协调和整体的控制。
杨式太极拳的技巧包括站桩、起势、动作、呼吸、力量发挥等方面。
首先是站桩,即以站立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通过调整呼吸和姿势来调整身心状态。
接着是起势,即从站桩的姿势中进入到具体的拳术动作中,通过身体的起伏和肢体的舒展来启动整个身体的运动。
动作部分是杨式太极拳的核心,包括起手、起势、拳法等动作,通过身体的转动和肢体的配合来展现拳术的精髓。
呼吸是杨式太极拳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调整呼吸来调整身心状态和增强身体的力量。
力量发挥是杨式太极拳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合适的力量运用和技巧的发挥来达到优雅的拳术效果。
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和技巧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在进行套路训练时,要注重动作的准确和流畅,要求每个动作都要达到位,连贯自然。
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套路训练中要注重身体的协调和柔软性的发展,通过不断地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技巧的发挥中要注重力量的运用和技巧的灵活性,通过合适的力量运用和技巧的发挥来达到优雅的拳术效果。
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和技巧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意志和品质。
在套路训练中要注重自己的耐力和毅力,要坚持不懈地练习,通过不断地修炼和磨砺来提高自己的拳术水平。
同时,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和技巧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通过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来调整身心状态,增强人们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拳术之一,被誉为“拳中之神”。
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由杨露禅创立,并在后来的几百年中逐渐演化成了多个流派。
杨氏太极拳是其中最著名和广泛流传的流派之一,其特点在于动作柔和流畅,融合了阴阳哲学和太极思想,被广大太极爱好者所喜爱和推崇。
原理与特点杨氏太极拳的原理源于“以柔克刚”,通过阴阳的转化和相互作用来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协调。
它强调身体的内外协调,注重呼吸和意念的配合,通过打破僵化的肢体动作,使身体变得柔软而有力量。
太极拳的动作流畅而缓慢,没有剧烈的踢打之势,力量来自于内在的集中与发挥。
这样的特点使得杨氏太极拳适合各个年龄层次和身体状况的人练习。
手法与套路杨氏太极拳包括了许多独特的手法和套路,其中最著名的是二十四式。
这个套路被视为初级入门级别的太极拳动作,是练习者熟悉杨氏太极拳基本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详细介绍:1.起势 - 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松软,准备动作;2.左右云手 - 左右搅动双手,类似云朵的流动;3.单鞭 - 以双手轻托一根想象的鞭子;4.提手上势 - 以双手慢慢提起,象征着提起对方的手腕;5.白鹤亮翅 - 以双手轻轻展开,如同白鹤展翅欲飞;6.左摆莲 - 以左手缓慢摆动,如同荷花摇曳;7.右摆莲- 以右手同样的方式摆动,形成协调的双摆;8.单鞭 - 以双手操作鞭子动作;9.上步蹬脚- 以一只脚轻轻踢出,体现出轻盈的功夫;10.左穿右蹬脚 - 左手穿过右手来进行踢腿的操作;11.按肘 - 以手臂弯曲的方式进行阻挡;12.手托莲花 - 双手托住一个想象中的莲花;13.手挥琵琶 - 双手像弹奏琵琶一样的动作;14.斜单鞭 - 偏离直线的单鞭;15.右抱虎归山 - 以双手怀抱虎回到山中的动作;16.左抱虎归山 - 以双手怀抱虎同样的动作;17.收势 - 双手收回的动作;18.合势 - 双手合在一起;19.铁板桥 - 以双手的力量支撑自己的体重;20.坐步栽锦 - 动作像栽锦花一样;21.弯弓射虎 - 以像弓箭一样的动作;22.立足如弓- 保持左脚固定,以右脚为支点进行弯曲;23.斜飞步 - 以斜向的步伐进行移动;24.收势 - 最终的收回状态。
杨氏太极拳的三大特点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杨氏太极拳的特点吧!杨氏太极拳的三大特点一、欲转先沉杨澄甫所传大架子实腿转身,即在承重腿实现转身。
如弓步时重心落于前腿则前脚碾转,又如分脚或蹬脚转身时用独立腿碾脚转身,碾脚转身需松沉下气不可向上耸起,坐实松透,立身中正。
建立起通天彻地的一根力轴,身体旋轴而转,求得中定的劲势统领全局,即以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形态。
太极拳主张虚则灵灵则变,实腿转变貌似与此相悖,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杨氏太极拳的高深奥妙之处,太极阴阳学说有“阴中寓阳,阳中寓阴”之说。
正因为太极拳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所以在实际对战中的步法往往让对方琢磨不透。
二、进退步收于中而发于中脚收至支撑腿内侧,再由此迈出,水平面是圆弧垂直面也是圆弧,如此脚的运行轨迹则成球面。
进退有序,脚踏中门而入既沉稳又有力,便于破坏敌方的重心。
被誉为“脚踏中门夺他位,就是神仙也难当”,这与形意拳完全相通。
三、点起点落,迈步如猫行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地面不允许有丝毫的拖拉痕迹,神似猫行轻柔矫健悄无声息。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这是三大内功拳的步法特点,虽然提法不同形各有异,其本质却是一样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许空起空落。
通过对以上三点的了解,相信大家对陈式太极拳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小编再简单介绍下杨式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练杨氏太极拳的好处一、慢前心静体松,周身轻灵练拳伊始,以口诀导引意识,使身心两方面都具备慢练的基础。
如:心中默念“坦坦荡荡,静静松松,手心空,足心空,心中空”等,一切都放下、都舍去,实在进入清净拳境,感觉似乎在艳阳下、乾坤间、花草里,又似乎在海上,摇晃晃,恍惚惚。
如此克服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心猿意马,自然能“慢”下来。
二、慢中运行动作,以意导气,以行应意在精神聚敛后,要用一些意念观注感觉体验。
杨氏太极拳小架
杨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它源于陕西省延安市,是太极
拳五大家之一。
杨氏太极拳小架是杨氏太极拳中的一种拳法,它是杨
氏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的入门拳法。
杨氏太极拳小架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舒展自然、节奏缓慢,但是却有
着极强的攻防能力。
它的动作流畅,有着明显的起伏和呼吸节奏,能
够有效地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
同时,它的招式也非常
实用,能够有效地应对实际战斗中的各种情况。
杨氏太极拳小架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站桩、单式、对练和推手等。
其中,站桩是太极拳的基础,它能够帮助练习者建立正确的站姿和呼吸
方式,从而为后续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式则是练习太极拳招式
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帮助练习者熟悉太极拳的各种招式和动作。
对练
和推手则是太极拳的高级练习方法,它们能够帮助练习者提高太极拳
的实战能力和反应能力。
杨氏太极拳小架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呼吸,保持
自然的呼吸节奏。
其次,要注意身体的放松,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
成身体的损伤。
第三,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保持动作的流畅和自然。
最后,要注意练习的频率和时间,适当控制练习的强度和时间,以免
过度疲劳。
总之,杨氏太极拳小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武术拳法,它能够帮助练习者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太极拳的实战能力和反应能力。
如果你想学习太极拳,那么杨氏太极拳小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108杨氏太极拳简介108杨氏太极拳是在行动中练(动中求静),所以名之为意气运动,意气运动有以下七个特点:一、弹性运动:就是身肢放长,也可以说因放长而生弹性的结果。
二、螺旋运动:可增强动作的起伏动荡性。
若动作直来直去,没有高下,里外的翻转,就不能导致精神意气与身法的起伏动荡。
为此必须结合顺逆螺旋运动的旋胧转腕,旋踝转腿和旋腰转脊,以做到螺旋连贯如一的太极劲贯注于所有动作中。
这样不动则已,动则自然形成鼓荡之势,成为做好意气运动的动作核心。
三、调整虚实:是意气灵换,使人产生园活如珠感觉之本,也就是鼓荡的动力根源。
上随下和下随上地虚实变换,能促使神气与身法活泼无滞,神气鼓荡也由此而生。
如果上下不能相随,虚实不会调整,就不能达到内劲的中正无偏。
内劲偏则使内劲偏于一边,失去支撑入而的要求,要想在内劲倾向一边的姿势下,使神气得到鼓荡是不易达到的,四、节节贯串和五六气呵成,实质上是一个特点的两个阶段。
前者是指一个拳式内要求全身主要关节形成一条龙似地贯串起来,使一节一节地依次通过。
后者是在练全趟架子时要拳架式相连不断地一气呵成,以扩大运动量达到节节鼓荡的具体要求。
五、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
六、先在心,后再身,腹松净,气敛入骨。
七、柔适行入刚落点。
杨氏太极108式的特点是:难度大,形象美,气感强,疗效高。
技击要求是,打拗不打顺,先拔根后打。
动作要求是:蛇行涌动,猫步鹰抓。
风格是:尽情地发挥肢体园运动的功能作用。
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以促进周身气血的流畅和循环,带卷病区,蚕食疾病,为增强健康确有很高价值。
这套太极拳是:保健的医生,疾病的克星,健康的种子,长寿的源泉,只要大家能朝习暮练,细心揣摩,自会达到由大病变小病,由小病变健康,由健康变长寿的愿望和目的。
太极108式是一种“以意气为生命,以口令为架式,以技击为灵魂”的古老气功。
名为“天然气功”它的导引方法是“意外不意内”,力争做到“练拳万念要归一,前无敌若有敌,以意领气要害使,克敌制胜靠奇袭,有的放矢方为准,盲目施招误战机”的要求,此拳导气的自然规律,首先是通过躯干和四肢的活动来充分调动丹田中的真气,由命门顺阳关下行于长强,横贯两胯两膝,两踝,两脚涌泉到十趾,同时由命门顺悬枢上行于大椎,横贯两肩,两肘,两腕,两掌、劳宫到十指,这些气的出入和调节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制的,当我们意念用于何方,拳掌使向何方,而这种真气,便变成使用中的“动力”。
关于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在杨式亲族传人杨振铎、杨振基老师的著作中,都有重要论述。
笔者的先师、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赵斌先生,在《杨式太极拳正宗》一书第四章“太极拳问答一百条”中,也专门讲了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形象地概括了七句话:“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
其拳架风格“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
杨澄甫的另一位人室弟子崔毅士先生也曾经论述过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浑厚庄重”。
上述特点,有些是各大门派所共有的,而杨式太极拳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则是杨式太极拳所特有的。
赵斌老师在晚年授徒教拳时,又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讲过一些自己的重要观点,我曾经当面聆听过老师在这方面的真切教诲。
现结合自己练拳三十年的实践,试图从以下十个方面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加以说明。
一、立身中正安舒。
对于身法,太极拳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身法要求。
但“立身中正安舒”这一特点,尤以杨式太极拳最为见长。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
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杨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
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地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口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生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认为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须到位。
太极拳分类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起源于明朝。
它以圆滑、柔和、缓慢的动作和呼吸方式为特点,被誉为“长寿拳”。
太极拳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每个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一、太极拳传统分类1. 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最古老的一种,由陈王廷所创。
其特点是动作缓慢、轻柔,并注重内功修炼。
2. 杨式太极拳杨氏家族创立了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注重身体的自然伸展和舒展,动作流畅优美,力度适中。
3. 吴式太极拳吴氏家族所创立的吴式太极拳强调手臂的灵活性和腰部的协调性。
其动作简洁明快,注重实战应用。
4. 孙式太极拳孙禄堂所创立的孙式太极拳在动作上更加灵活多变,并且注重身体平衡和呼吸。
二、太极拳现代分类1. 竞技太极拳竞技太极拳是现代太极拳的一种,其规则和比赛方式与其他武术竞技相似。
竞技太极拳注重实战应用和身体的协调性。
2. 养生太极拳养生太极拳是以健康为目的的一种运动。
它强调身体的舒展和放松,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等。
3. 太极剑太极剑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它以剑为主要武器,动作轻盈流畅,并注重身体平衡和内功修炼。
4. 太极扇太极扇是以扇为主要武器的一种太极拳变化。
它动作优美、柔和,并注重手臂灵活性和呼吸控制。
三、不同分类之间的区别1. 动作风格不同不同分类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动作风格不同。
例如,陈式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其动作缓慢、轻柔;而吴式太极拳则注重实战应用,其动作简洁明快。
2. 内功修炼程度不同太极拳强调内功修炼,但不同分类之间的内功修炼程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陈式太极拳强调内功修炼,其内力更为深厚;而杨式太极拳则注重身体的自然伸展和舒展。
3. 运动目的不同不同分类之间的运动目的也有所不同。
例如,竞技太极拳注重实战应用和身体协调性;而养生太极拳则以健康为目的,强调身体舒展和放松。
四、结论总之,太极拳可以分为多个分类,每个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无论是传统分类还是现代分类,每一种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风格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
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
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1、立身中正安舒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
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
“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氏太极拳最为见长。
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
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杨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
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副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2、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
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
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3、动作松柔缓慢万人练习太极这是杨式太极拳最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杨式太极拳名杨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
杨露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
杨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
杨式太极拳的功用和练习方法杨式太极拳的功用和练习方法第一部分坚持练太极拳的作用首先,谈谈杨氏太极拳的性质、特点和前景。
杨氏太极拳代表着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在武术当中它好象先锋一样,总是走在前面。
它的适应面广,参加习练的人也很多。
杨氏太极拳总的特点是:缓慢柔和,式式均匀,姿势舒展,劲在内涵,一般人都能接受。
太极拳过去属于武术项目,在历史上主要用于攻防,它的一举拳,一抬足,都包含着攻与防。
讲究手眼身法步。
杨氏太极拳是一项多功能的活动,它不只局限于武术,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除攻防作用外,还具有健身、养生、医病、益智、陶冶情操、调节生活、创造健康的心理、优雅的气质、高尚的追求等作用,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因为它的架子舒展,外形优美,一般拿它作为美学来欣赏。
所以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谈谈坚持练太极拳的作用。
(一)太极拳有养生作用,亦称养生学。
有许多同志通过太极拳的活动锻炼,慢性疾病无形中消失了。
这也是一种医疗治病的手段。
练杨氏太极拳就象写功笔楷书一样,一笔一画的写。
它讲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要求每式要有定势。
所以它的架子出来比较端正,姿势舒展,再加劲的内涵,练出来它的形象在武术项目中比较优美。
不仅中国人爱好,许多外国人都说它是“东方舞蹈”,“东方文化的瑰宝”。
能强身健体,修心治病,是西方体育无与伦比的。
(二)太极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习练过程中,要思想集中,处于平静状态。
“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使身体内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
杨氏太极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动作平稳缓和,式式均匀。
比如心脏病患者,其心脏很脆弱,还有肝炎,都需要新鲜血液,凡是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
但是激烈的运动对他们不适宜,接受不了。
比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练武术中的长拳,它的动作比较激烈,劲形于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
而练太极拳可以,它的动作缓慢、柔和、均匀。
他们都能接受。
只要坚持活动锻炼效果就明显。
太极拳几大派的特点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起源于明朝时期。
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同时注重内外兼修、意与气的统一、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太极拳逐渐演化出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支脉,每个流派和支脉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太极拳几大派的特点:1.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最早的流派之一,以其实用性和内功强大而闻名。
陈式太极拳注重舒展、圆滑、连贯的动作,以柔克刚、以曲治直为主要特点。
其拳势缓慢稳健,刚柔相济,力量运用紧凑而刚劲。
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有陈王廷、陈小旺等。
2.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少有的外家拳的流派,其特点是动作舒展、大开大合,强调身体的自然状态和舒展肌肉。
杨式太极拳的动作相对较大,旋转度较大,动作幅度较大,注重松柔和舒展。
其拳势稳健、刚柔相济,动静相结合。
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有杨露禅、杨班侠等。
3.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柔和、流畅、轻灵为特点,动作相对慢,动作范围相对小。
吴式太极拳注重身体的连贯和流畅,动作偏向于曲线运动,注重意念引导和呼吸调控。
吴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有吴全旺、吴昌华等。
4.刘家太极拳:刘家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中较为少见的一个,其特点是动作柔和、轻灵,融入了较多舞蹈和气功元素。
刘家太极拳的动作简洁、圆滑,注重气功的练习和调节。
其动作以轻灵、舒展为主,体现了中和的理念。
刘家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有刘瑞松、刘志勇等。
5.齐鲁太极拳:齐鲁太极拳是以山东为中心地区流传的太极拳流派,其特点是动作简洁、利落、刚劲。
齐鲁太极拳注重意念的引导和身体的协调,身体动作以直线为主,力量运用较为直接。
齐鲁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有于老泉、曹秀清等。
总的来说,太极拳几大派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秉持着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即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意驭气。
无论是陈式、杨式、吴式、刘家还是齐鲁太极拳,都强调内功、意识和呼吸的统一,注重身体的柔软性和力量的调配,追求内外一体、刚柔相济的境界。
太极拳解密之九:传统杨氏太极拳有位网友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说有一个人,通过网上播放的视频,找到一位所谓的杨氏大师学太极拳,一见面,就跟大师说:我一看您打拳的视频,就觉得您有真功夫,这位大师夸赞的说道:你很有眼光。
我在这里提醒初学者,你要是通过拳架的视频,就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太极功夫,你就不是初学者了,你至少达到宗师级的水准了。
现在许多人明白简化太极练不出东西来,开始学习传统太极,就杨式太极拳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杨澄浦传下来的传统杨式太极拳,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初学者,下面我就讲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杨澄浦传授下来的传统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俗称正路子,或称大架子(到南方以后的称呼就不说了)传统杨式太极拳,虽然是一套拳,但表现形式又分为母体架和拳架两种。
一是,母体架:是核心架、原体架、基础架、或者说功力架。
这套拳架,是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核心,其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球、圈、园、弧等等,构成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母体架。
真正的杨澄浦的弟子,必须由杨澄浦手把手传授这套母体架,这样,才学到了杨式太极拳最核心的东西,非真正的弟子,根本就不教。
如果教的话,等于教两边,先教母体架,然后不断地校正,再教拳架,又不断地校正,很累很麻烦。
学杨式太极拳,必须先学这套拳架,这套拳架是母体,更规范,也更容易练出内在的东西,当练到一定程度,才能由师傅指引着练后期的拳架。
练到拳架,就偏重于发力了,必须把母体架练出一定的功力,才能学拳架,动作是由母体架演化到拳架的,但绝不能脱离母体架的范畴,也就是说,母体架的动作是原本的点,也就是出发点,从出发点出发的手脚动作等,才是正确的动作。
比如,搂膝傲步,搂膝是怎么来的,是由母体动作演化出来了,这样才是真正的搂膝。
母体架注重练出劲道,拳架注重发出劲道。
假如,没学母体架,而直接学后期的拳架,第一,不是真传,第二,动作变形的非常大,那么错误也就大。
由于先学母体架,这是本,那么以后即使学后期的拳架,由于不脱离本,即使练错了,也可以再回到母体架上来,这样就不会犯多大的错误,并且知道怎样改正。
论述杨氏太极拳的身形特点论述杨氏太极拳的身形特点不多说了,我直接上个图吧,也跟师傅在学习,共勉XD来镇楼啦~~~~~~不过题主滴40分是神马意思?(偷笑我这个可不是论述题喽~~~)ps.学太极,桩功一定要练哦,很重要哦贴上一文(来自我师傅空间,供参考)如何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完整版)目录:一、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风格二、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三、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四、练拳须知五、武德修养六、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身法要领七、杨式太极拳八种基本技法八、杨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和演练方法九、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十、用“心”打拳,使自己的拳会说话十一、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艺术美十二、中老年人学习太极拳要防止受伤十三、杨式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第二类型:“直伸型”有4种掌法,垂掌(如预备式)、直掌(如单鞭过渡)、侧掌(如云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马的下方掌)等。
易犯错误:五指并拢;掌心外挺,食指翘起。
(3)勾: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也称为吊手。
易犯错误:屈腕僵硬,不松弛。
2.手法的动作说明。
(1)内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转。
(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
(3)缠绕:手臂自然运转的同时在空间弧形运转。
(二)基本步型、腿法1.步型。
(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的超过脚尖,后腿微屈前蹬,脚尖向前倾斜45度,全脚着地,两脚横向距离约10—30厘米。
顺弓步:(如“单鞭”,左腿、有左手一顺或右手、右腿一顺)两脚横向距离约10—15厘米。
拗弓步:(如“搂膝拗步”,左腿与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时),两脚横向距离可以在15—30厘米之间。
易犯错误:前脚尖外撇,膝与脚方向不一致,后腿挺劲绷的太直。
(2)虚步:两腿屈膝,后脚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脚踏实,前腿微屈,脚尖或脚跟点地,两脚横向距离约5厘米左右。
易犯错误:前腿膝部绷的太直;前后膝部由于腿力不足,形成过分内扣夹裆。
(3)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贴紧,臀部接近小腿,膝部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两脚着地。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1.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主要包括:九大关节的柔韧性和整体协调性训练,关节的功力催化,呼吸与内息的训练,丹田的功力催化,锻炼以后的收功和日常保养方法等。
以深厚基本功为基础的招式,才是实用的招式。
就算以养生为目的的锻炼,如果不练基本功,那么养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2.以脊柱运动为主。
人体力量最大的关节是:尾闾和腰椎,所以尾闾和腰椎力量的开发程度直接决定一个的人功力深浅。
脊柱上通大脑,下领神经,中间挂着五脏六腑,与人的健康息息相连。
脊柱强则身体强,精神旺盛;脊柱弱则身体弱,百病丛生。
所以脊柱运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手和脚的运动。
传统杨式太极拳要求:把脊柱练得像蛇一样节节涌动折叠,打套路的时候要求盆骨、脊柱、脚和手的整体配合运动,特别是脊柱的运动占主要地位。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3.腰是总枢纽,引领全身走。
初期关节运动模式中,腰是指尾闾、盆骨和腰椎以及其周围软组织组成的大关节组合。
锻炼过程中,无论做哪个动作都要求大脑控制尾闾运动,尾闾引领全身其他所有关节运动,拳经里说“刻刻留心在腰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体所有的关节都能够
受到大脑的控制而灵活自主运动,只是很多关节不经常运动,大脑已经忘记怎么控制它们运动了,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个控制能力给找回来,通过锻炼达到控制尾闾运动就像控制手指运动一样灵活,那么整体协调性就练到达标了。
先把全身每根骨头都练得能够灵活自主运动,再有系统、有秩序地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组合。
拳经里说“一动无有不动”就是说无论做哪个动作都要求:腰一动,其他关节也都跟着动,大关节大动,小关节小动,没有一个关节不动,这个“动”全部是自主运动而不仅仅是被动跟随。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4.仿生学原理。
动物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生存与搏杀技能是最科学、最实用的,没用的技能早就被大自然淘汰掉了;所以搏杀中的动物神形是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攻击力的;因此以模仿动物神形而形成的中国内家拳体系是最科学的、最具生命力和攻击力的。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5.左右平衡。
大部分人练拳都是以右手式见长,左手式普遍略逊,甚至没有练左手式,这样会导致左手和右手一边倒的现象,惯用右手不用左手还有可能造成脊柱侧弯,长此以往对功力和健康都会有影响。
传统杨式太极拳要求左手和右手两个方向都得到锻炼,纠正形体的对称性,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6.注重锻炼过程。
任何没有过程的结果都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无论从养生还是武术角度去看锻炼过程,都是一步一个
台阶向上攀登的,水平是慢慢提高的。
从一个侧面看,一个好的老师他的使命就是把从基础通往高处的台阶给大家铺好,让更多的人能够顺着这个铺好的台阶向上攀登;而不是一昧证明自己有多厉害、爬得有多高。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7.注重过渡环节。
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一个动作,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位,一个人也不可能把所有动作都做到位;比如扎虚步,无论是谁都是从高一点开始的,随着功力的加深越来越低,最后才达到髋关节与膝关节等高这个标准。
扎虚步的要领就是自己能够很轻松地能扎多低就多低,不要为了证明自己功夫深而硬往下扎,太极拳运动,如果刚开始就硬要一下子扎到标准,那么膝关节肯定会受损,这样的话锻炼不仅没有增强体质,反而使自己变成一个膝盖带伤的人。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8.层次分明。
锻炼太极拳要经过整体劲(柔韧性与整体协调性)、明劲(全身弹簧力)、暗劲(丹田吞吐与开合)、化劲(皮肤毛孔呼吸,内外通透)这四个过程。
犹如大厦的一楼、二楼、三楼、四楼。
每一个初学者必定要在明师的指引下,从入门到登上第一个台阶开始,通过一级又一级的台阶,不断攀登,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达到一个高度。
从古到今所有练拳的人无一例外。
放眼天下,古今中外成大事之人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历尽磨砺,从血泪奋斗中谱写的史诗,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而有些拳友一开始就在化劲上琢磨,未免有好高骛远之嫌。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9.求质不求量。
有很多拳友把锻炼的重心放在招式的多少上,今天学24式、明天学49式、后天学85式,总感觉自己会了很多套拳,其实并不然。
包括武术锻炼的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大原则,就是:质在量先,太极拳的招式不在于模仿了多少数量,而在于理解的程度,每一式的要领及运动原理、实际运用原理等才是最需要理解的地方。
就像吃的东西再多,如果没有消化吸收,那么等于没有吃,还额外增加胃肠的负担。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10.伸筋拔骨。
在打套路的过程中,每一式极其分解动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做到全身各关节伸筋拔骨。
伸筋拔骨是指:找到每个关节的运动极限角度(位置),并且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锻炼,达到慢慢扩大全身各关节运动极限角度(位置)这个目的。
也就是每天拉开一点点,时间长了自然就把筋骨舒展开了。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11.练养结合。
传统杨式太极拳要求练养结合,太极拳,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从古到今有很多武术老师武术造诣很高,但是身体却出现病态而且寿命不长,就是在保养这个环节出现误解和偏差。
练武术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身体好,没有必要保养;或者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好,不屑去保养,其实越好的身体就越需要保养,越注重保养身体才会越来越好,就像越好的汽车就越需要花大本钱保养一样。
这个养包括:机体的保养和精神的保养。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12.先立大原则(主线框架)、再求小标准(分支细节)。
普通的老师教拳就像制作模型,把每个学生做地像一个模子
里印出来的一样,有老师在,学生还有一些进步。
哪天老师不在了,学生的发展能力也就差不多到顶了。
好的老师教拳就像植树,帮助每个学生把根扎到泥土深处,栽培、栽培!扎根培土。
使新生命的根与大自然接通,最后能够自己去吸收阳光水分而自然生长。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自身的发展能力比较强。
前浪后浪,承上启下。
长此以往,整体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
上述所有特点都属于大原则范畴,而小标准指的是局部的形体位置准则,比如:手腕提起与肩同高,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