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教案: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音乐作品;2.能够欣赏并分析该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3.学习如何演奏该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音乐作品,提问学生是否听过或者了解过这首曲子;2.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录音,让学生先欣赏一遍,了解整个乐章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二、音乐分析(20分钟)1.向学生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作品的背景和创作目的。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曲家和这首作品的故事背景;2.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的乐曲结构和特点。
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探讨作曲家在创作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演奏实践(30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或者声部来演奏《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其中一部分;2.向学生介绍乐谱和谱号的基本知识,教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乐谱;3.引导学生分别练习自己的乐器或声部的演奏技巧,并把各个声部的演奏进行组合和协调;4.学生逐渐熟悉自己的乐器和声部的演奏技巧后,进行整体的合奏练习。
四、欣赏交流(20分钟)1.请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互相欣赏和交流;2.让学生表达对彼此演奏的赞赏和建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3.向学生介绍其他版本或不同演奏者演奏的《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录音,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针对学生演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2.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听取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增加音乐素养;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1.《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录音;2.《维也纳的音乐钟》的乐谱;3.不同版本或者不同演奏者演奏的《维也纳的音乐钟》录音。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时的反应和表现;2.利用学生的演奏实践来评价他们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3.通过小组间的欣赏交流和讨论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维也纳的音乐钟》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作品《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赫尔曼·丹丹茨的生平;2.学习并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曲式和音乐结构;3.通过听音乐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了解音乐钟的发展历史和演奏技巧;5.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引入(5分钟):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开头片段,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音乐钟是怎样演奏出这种多音部的乐曲的。
2.了解《维也纳的音乐钟》(10分钟):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赫尔曼·丹丹茨的生平,让学生知道这首音乐作品的独特之处。
3.分析曲式和音乐结构(15分钟):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曲式和音乐结构,帮助学生了解其组成和发展过程。
4.欣赏和讨论(10分钟):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全曲,让学生投入到音乐中,引导学生对该音乐作品进行观后感的分享和讨论。
5.了解音乐钟的发展历史和演奏技巧(15分钟):介绍音乐钟的发展历史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音乐钟的起源和演奏方法。
6.合作演奏(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部分乐器,教授基本的演奏技巧,并指导学生合作演奏《维也纳的音乐钟》中的一部分。
7.总结和展示(10分钟):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合作演奏成果,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手段和学时安排:1.多媒体学习解析视频。
2.录音机或音乐播放器。
3.音乐钟。
4.黑板或白板。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表演成果以及听课笔记的完整性,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理解程度。
2.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维也纳的音乐钟》的观后感,并进行书面评价。
五、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音乐会或欣赏其他经典音乐作品,进一步培养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
2.学生可以尝试亲自演奏《维也纳的音乐钟》或其他具有相似结构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能力。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一. 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音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术语和节奏辨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的优美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术语和节奏辨识2.乐曲结构的分析3.集体协作演奏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浪漫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巧。
3.分组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对比教学法:分析乐曲的不同部分,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3.教学道具:音乐钟模型、音符卡片等。
4.分组标识: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颜色标志,以便于识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音乐钟模型,让学生了解音乐钟的基本结构。
然后,教师通过播放乐曲的不同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让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表演,能够用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听、唱、律动等音乐活动记忆主题音乐,并能哼唱主题旋律。
3、通过对乐曲的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结构特点,能够初步辨别插部中几种乐器的音色。
4、通过聆听、演唱,感受二声部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1、能够乐于参与音乐表演,有感情的表现音乐。
2、感受乐曲,哼唱主题旋律并记忆音乐主题。
三、教学难点:1、二声部的配合、演唱。
2、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
四、教学准备:钢琴、钢片琴、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创设情景,听音练习1、音乐钟图片导入师:同学们,认识它吗?生:钟、音乐钟……师:它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生:叮叮当当、滴滴答答……师:这个是音乐钟,它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叮当声,你们听。
(钢片琴敲奏高音do、mi中音sol,用f调。
)师:你能给它找找家吗?(三)欣赏音乐主题感受二声部1、初步体验二声部师:这三个音组成了这段旋律。
敲奏1 3 1 —| 1 5 1 —|师:我们用“ding”来演唱这条旋律。
学生试唱一遍师:大家再来唱一唱,老师会加入新的旋律,你们一边唱一边听,我的旋律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在学生唱熟练的情况下,师用“当”逐渐加入二声部主题旋律。
1 5 3 5 1 0 5 | 1 5 3 5 1 0 5 | 1 3 4 5 5 5 32 1 2 |3 1 5 5 5 5 —|1 5 3 5 1 0 5 | 1 5 3 5 1 0 5 | 1 3 4 5 5 5 32 1 2 |3 1 5 5 5 1 —|生:速度快…师:为什么我演唱的这段旋律更快一些呢?生:略2、感受、学唱主题音乐(1)出示曲谱师:因为加入了更多的音符,使节奏变得紧凑了。
(2)初听主题感受情绪师:这段旋律是音乐钟奏响的歌声,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师:听完之后,你还有什么感觉呢?生:欢快、活泼师:有力、跳动的感觉师:让我们一起用“当”来唱一唱。
小学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异国音乐风》,具体内容为《维也纳的音乐钟》。
本章节通过介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经典曲目《音乐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创作背景,感受其音乐特点,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2.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节奏、音色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和音色变化。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合唱架、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
2. 学具:音乐课本、五线谱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钟》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歌曲背景,讲解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二世的相关知识。
(2)学习歌曲旋律,用五线谱表示,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分析歌曲中的节奏、音色变化,进行实践操作,如拍手、敲击乐器等。
(4)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歌曲的演唱和演奏。
3.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复杂的节奏,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歌曲,进行乐器演奏,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维也纳的音乐钟》2. 内容:(1)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二世(2)歌曲背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3)旋律、节奏、音色分析(4)分组练习:合唱、乐器演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旋律,能独立演唱。
(2)用乐器演奏歌曲中的主旋律。
(3)完成一首关于音乐钟的绘画作品。
2. 答案:(1)歌曲旋律:略(2)乐器演奏:略(3)绘画作品: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歌曲中复杂节奏的掌握仍有待提高。
人音小学音乐三上《7维也纳的音乐钟》word教案第一篇:人音小学音乐三上《7维也纳的音乐钟》word教案维也纳的音乐钟一、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维也纳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城市三面环山,一条美丽的多瑙河从中间穿过。
这还是一个音乐之都。
许多的音乐家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都曾经在这个音乐王国里面创造出许多举世闻名的乐章,瞧!连这里的钟也很特别!1、这个钟有什么特点?有规律…………就是有节奏拍手!好像在唱歌,有旋律……2、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
“当”3、这么独特的一个钟,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大家有什么好的主意?二、故事发生——初听音乐1、聆听主题今天,维也纳城堡里正在举行欢庆,欢迎一位英雄的回来,他叫哈里,他不是哈利波特,他是哈里•亚诺什。
这个哈里亚诺什据说刚刚从战场上归来,那是凯旋而归,全城的老百姓们都听到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所以大家都来欢迎他,连我们维也纳里面的音乐钟看到哈里到来也欢快地唱起了歌。
让咱们一起去听听这是一个怎样的英雄?A、哈里是一个怎样的英雄?快乐的,……节奏很欢快。
很英勇的,……感觉音乐很有力,B、大家能听出里面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号,还有黑管等等木管乐器组一起来演奏出这英勇的感觉。
所以大家觉得哈里很厉害。
2、学唱主题这么强的音乐在战场上敌人一听到就落荒而逃了,听说,这个哈里英雄在战场上打败了一个七个头的怪物和一支拿破仑军队。
天哪!太不可思议了!难怪音乐钟都要来欢迎他,那我们想不想去一起欢迎这位英雄?那就要先学会欢迎仪式!一边听一边看,比比谁先看懂!A、钢琴弹奏问:谁看明白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旋律点结尾的不同,一个低,一个高。
B、学生点,钢琴弹。
C、全体学生一起来!3、聆听全曲来,让咱们一起参加欢迎仪式吧,当你听到音乐钟的主题音乐时就请随着音乐钟一起舞动起来。
并记一记,音乐钟的主题出现了几次?三、故事继续——角色扮演1、引出其他人物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的音乐钟,除了音乐钟的主题外,还有其他的音乐,还有谁来欢迎这位伟大的英雄了呢?猜一猜!国王、公主、士兵2、分段欣赏张老师这里有三段音乐,大家来听一听,他们分别符合哪个人物形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一首具有浓郁奥地利风格的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本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节奏展现了音乐钟的神奇魅力。
教材中附有简谱和五线谱,方便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外国音乐的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外国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奥地利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乐曲。
3.掌握乐曲的节奏和音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部分学生对音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2.节奏:乐曲中的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需要加强对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3.合唱: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奥地利音乐的风格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合作。
4.视听结合法:结合音响资料,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CD、音响等。
2.图片、视频资料:关于奥地利音乐和音乐钟的图片、视频。
3.乐谱:简谱、五线谱。
4.教学用具:指挥棒、节拍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奥地利音乐和音乐钟的特点。
让学生谈谈对音乐钟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维也纳的音乐钟》,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乐曲的结构。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唱乐曲,教师个别指导音准和节奏。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
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
《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被邀请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
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属于回旋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心理很强烈。
在欣赏课中他们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不够好;欣赏歌曲(乐曲)时基本上能正确地说出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等。
【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心底的无限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听、唱、演、奏、创等音乐活动中增强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3、初步了解乐川1的结构形式,认识三种演奏乐器,感受外国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听辨出主题音乐和插部。
【教学难点】通过对作品欣赏和分析,初步了解回旋式曲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课件、图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设计意图:律动的加入能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二、情境导入图片展示维也纳风景,向学生介绍这个美丽的城市。
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
许多的音乐家像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都曾经在这个音乐王国里生活,并创作出许多举世闻名的乐章……(播放钟声音乐)【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三、聆听音乐(一)、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说一说:你都想象到了什么场景?(二)、聆听主题音乐(A)1、初听主题音乐今天,维也纳的音乐城堡里正在举行欢庆,欢迎一位英雄的归来,他叫哈里,他是个老兵…… 当他从这战场上归来,被邀到维也纳皇宫做客,正当哈里向皇宫里走过来的时候,忽然他听到了一阵声音传来,听!他听到了什么声音呢?(播放主题音乐)2教师带动作演唱《欢迎哈里歌》【设计意图:教师编创歌词与动作表演方便学生记忆主题,使学生对音乐主题有初步的记忆。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选自人音版第五册第七课的一首管弦乐曲;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
乐曲描绘了将军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
该乐曲的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四次,每次重复之间都穿插有插部,并且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小学生三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
具备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与表演能力。
但是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所以,在欣赏本课时,我主要通过丰富的音乐时间活动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欢迎英雄哈里”为主线,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1、能熟记主题旋律,并区分三个插部音乐,并在学习探究中理解乐曲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2、聆听乐曲,能够感知“美妙的钟声”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提升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通过听、说、唱、动、画、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音乐的遐想,并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音乐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记主题旋律,区分三个插部音乐,并在探究中自我总结乐曲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教法与学法: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欢迎英雄哈里”故事为主线,运用创设情境法,提问设疑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知乐曲、理解乐曲。
学法:在学法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划、唱、动、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感知乐曲,理解乐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双响筒、串铃、贴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启音乐之旅1、待师生问好后,以邀请函入手创设情境开启音乐之旅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来自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柯达伊,他向我们送来了一份邀请函,你瞧(播放PPT)2、跟随《维也纳的音乐钟》音乐进行律动【设计意图:以柯达伊的邀请函入手再到随音乐律动前往维也纳这一过程,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律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乐曲,为新授作铺垫。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一首具有奥地利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圆舞曲的风格以及音乐中各个乐器的特点。
教材中附有简谱和五线谱,方便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简谱和五线谱,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风格,了解音乐中各个乐器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中各个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2.圆舞曲风格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3.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音乐作品、乐器图片和演奏视频等。
2.乐器模型:展示各个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3.简谱和五线谱:方便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维也纳的音乐钟,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展示简谱和五线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乐曲的结构。
教师讲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乐器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演奏,体会圆舞曲的风格。
教师指导学生演奏,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欣赏其他国家的圆舞曲作品,对比分析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和乐器的演奏技巧。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节课我运用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联想和打击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让学生不是只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
【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一首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的管弦乐,结构是:引子-A-B-A-C-A-D-A-尾声。
引子由木管和钟琴一前一后轮奏,生动地模拟着音乐钟的音响;主题旋律A共出现四次,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有新的材料),插部B、C、D分别是由小号、圆号和大提琴为主奏乐器演奏的,每一段都具有非常明显的风格特征。
由于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想象力比较丰富,对管弦乐和打击乐的认识都有一定的积累。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感受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2.过程与方法:能用律动、打击乐器来表现主题音乐;3.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回旋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听辨主题音乐;2.初步感受回旋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听辨出主题与插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卡纸、双响筒、串铃、碰铃。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故事导入,初听主题师:同学们好!今天蓝老师要带大家去森林里面探险,全班起立跟我一起出发吧(律动)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走到了什么地方?(城堡)这个城堡的名字叫维也纳,你们听!城堡里传来了什么声音?(钟声)我们跟钢琴一起模仿下钟声。
(唱钟声)城堡的音乐钟响起来了,城堡的主人出来了!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维也纳的国王柯达伊,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城堡里做客,现在我要和我的士兵为你们跳个欢迎舞!<初听主题音乐>师:你们谁能来模仿我的士兵?(模仿士兵跳舞)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本课,让学生慢慢进入到城堡这个坏境和故事中,从而揭示课题,再通过律动来熟悉主题旋律。
三年级下音乐教学设计: 维也纳的音乐钟 (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结构和演奏方式;2.学习音乐钟的基本演奏技能;3.能够掌握简单的节奏、旋律,以及合作演奏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能。
教学难点:合作演奏。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结构和演奏方式;2.音乐钟的基本演奏技能;3.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合作演奏。
2. 教学步骤第一课1.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2.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结构:钟盘、铁架、铜碗、铜槌;3.演示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演奏方式;4.练习使用铜槌敲击铜碗,掌握音乐钟的基本演奏技能。
第二课1.复习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结构;2.学习使用两个铜槌敲击两个铜碗,掌握音乐钟的多音演奏技能;3.练习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如“大海”和“小星星”,并进行合作演奏。
第三课1.复习维也纳的音乐钟的结构和演奏技能;2.学习使用三个铜槌敲击三个铜碗,掌握音乐钟的多重奏效果;3.练习简单的合作演奏,如“天空之城”和“小兔子乖乖”。
四、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演奏技能;2.评价学生的合作演奏效果;3.鼓励学生借鉴他人的演奏技巧,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
五、教学实施说明1.教学用具:维也纳的音乐钟,铜槌,音乐学习教材;2.推荐教材:《湖南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结语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学生通过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还能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合作精神。
同时,本教学设计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三章“异国音乐风”,详细内容为《维也纳的音乐钟》。
该曲选自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的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节奏,带领学生们领略维也纳的音乐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约翰·斯特劳斯的作品风格,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维也纳的音乐钟》,并能准确把握其节奏和旋律。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维也纳的音乐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文化。
(2)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1)教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随演唱《维也纳的音乐钟》。
(2)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指导学生准确把握。
(3)实践演练: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讲解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音乐剧表演,每组表演一段《维也纳的音乐钟》。
(2)评选最佳表演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名称《维也纳的音乐钟》。
2. 黑板右侧:歌曲节奏、旋律特点,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维也纳的音乐钟》。
2. 答案:学生录制演唱视频,提交至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演唱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了解约翰·斯特劳斯的其他作品,欣赏并学唱,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把握;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体验。
2.能在听、唱、演、创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并能初步感受回旋曲式结构。
3.学生通过视、听、画图形谱深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听辩主题音乐。
2.初步感受回旋曲式结构。
3.引导学生听辩出主题与插部。
教学用具:钢琴、头饰、多媒体。
一、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2.出示维也纳的图片,带领学生进入维也纳王国。
二、发声练习1.听音乐钟的声音。
提问:这个音乐钟有什么特点?2.模仿钟声。
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模唱钟声。
三、聆听1.聆听A部音乐。
提问:今天这个王国正在欢迎一位英雄的归来,你听,这是一个如何的英雄?2.学唱A部音乐。
(1)出示旋律图谱。
师:瞧,咱们来比比谁先看明白。
(2)听老师唱谱,观察旋律走势。
(教师一边唱旋律,一边用手画旋律图谱。
)(3)请学生示范。
师:谁看明白了?那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
(师唱旋律,生手指旋律图形谱。
)(4)教师带领学生一边画图形谱一边演模唱旋律。
(5)加上动作哼唱旋律。
(教师钢琴伴奏。
)3.聆听全曲。
师:让咱们一起去迎接这位伟大的英雄吧。
当你听到音乐钟的旋律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提问:音乐钟欢迎了几次?(主题音乐出现几次)4.聆听B、C、D部音乐。
师:小朋友大家发现没有,除了音乐钟来欢迎这位大英雄,还有谁来欢迎了?师:你瞧,谁来了?(出示国王、公主、士兵图片)(1)分别聆听三部音乐,需找符合的音乐人物。
(国王,士兵,公主)(2)教师带领学生仔细的聆听分析三部分音乐,主奏乐器,配上动作。
5.完整聆听全曲,角色扮演。
要求:将学生分成四组,角色扮演,听到自己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并思考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
四、音乐知识1.观察主题音乐出现的顺序。
2.讲解“回旋曲”。
3.介绍作者“柯达伊”。
五、小结在音乐声中,一组一组角色扮演的离开教室。
上课教师课后反思:1.注重营造和谐氛围要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重点在于教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从而在一次次的欣赏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
小学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乐曲的背景和创作故事。
2.学生能够正确演唱这首歌曲,并能够配合简单的手鼓节奏。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乐曲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知道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到音乐钟是一种巨型音乐盒,具有丰富的音色,常用于演奏交响音乐。
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钟之一,因其音色华丽、演奏技巧独特,备受推崇。
二、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演示唱歌,并逐句请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示唱歌,并逐句请全班跟读。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三、玩手鼓伴奏(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只手鼓。
2.教师示范手鼓的基本敲击方法。
3.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反复练习手鼓的节奏。
4.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担任指挥,指挥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演奏手鼓。
5.全班齐唱歌曲,配合手鼓的节奏。
四、了解创作背景(15分钟)1.教师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的创作背景,并播放相关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3.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合唱表演(30分钟)1.组织全班学生分组排练歌曲并配合手鼓的节奏。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安排学生们在表演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例如指挥、领唱、手鼓演奏等。
3.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并互相评价,教师现场点评。
六、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听取学生的评价和感受。
2.教师总结学生所获得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布置下节课的作业:自选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练习,准备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音乐课,既能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乐曲,也能通过学唱和手鼓的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小学音乐,了解其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和愉悦。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1.CD或音乐播放设备2.教师准备维也纳的音乐钟歌词及配乐3.黑板/白板及粉笔/白板笔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的音乐,并鼓励学生仔细聆听。
2.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给大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通过抬手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展示:1.教师给学生呈现《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歌词,解释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如:“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首歌是由台湾音乐家黄凯芹创作,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意境深远。
歌词表达了作者在听到音乐钟的声音时,心中涌动起美好的思绪和情感。
歌曲通过朗朗的乐器声与甜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出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美妙。
学习:1.教师逐句朗读歌词,带领学生大声跟读,理解歌词的意义。
2.教师再次播放维也纳的音乐钟的音乐,鼓励学生跟随旋律哼唱歌曲,学唱这首歌。
3.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练习,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轮流上台演唱。
创作:1.鼓励学生结合歌词和音乐,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感受。
可以用绘画、写文章、编舞等形式。
2.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和欣赏。
巩固:1.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和表达来加深对这首歌的理解。
2.学生表演自己的创作作品,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音乐的美妙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2.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情,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拓展:如果有时间,可以邀请音乐专家或乐器演奏家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或现场演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以一首著名的奥地利童谣为主题,采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法,展现出音乐钟的形象。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钟的特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钟的特点,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音乐钟的特点,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钟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参与音乐活动。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任务。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乐曲、音乐活动所需。
3.乐器:钢琴、打击乐器等。
4.教学道具:音乐钟模型、钟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维也纳的音乐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钟的外观和功能。
同时,播放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
2.呈现(10分钟)介绍乐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钟的三个形象:小号手、鼓手和小松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音乐活动,模拟音乐钟的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和乐器表现音乐钟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音乐钟的形象表现,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作品的聆听,在模唱主题、随乐曲律动与角色扮演的多元表演等活动下,养成良好倾听音乐的习惯,体验《维也纳的音乐钟》所呈现的积极、愉悦的情绪。
2、知识目标:能够区分,表现音乐主题与三个插部,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作出相应的反应,并了解回旋曲式的曲式结构。
3、技能目标:能有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A主题;创编一首回旋曲。
二、教学重难点:1、主题A的演唱与记忆。
2、区分各主题音乐,并表现。
3、创编一首回旋曲。
三、教学理念:根据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首先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景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围绕"听"展开丰富多彩的参与体验活动和师生互动活动,有机的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在音乐实践中进行更高层次的即兴创编活动.四、教材分析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1882~1967)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
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作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
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
由于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卡通人物图、军鼓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段音响,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钟声)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叫维也纳的城市,那里可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呢!让我们来听听,那里的钟声又有什么特点呢?没错,这个钟声的特点很明显,它带有旋律性,我们可以叫它“音乐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