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民工进城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姓名:张薇薇学号:61041P36班级:61041P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存在了许多的农民工问题,本文针对农民工走进城市,融入城市的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在了解农民工的一些基本状况后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加以解决。
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发现阻碍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户籍制度,也不在于城市容纳力,而是由于多种制度的不合理结合造成的。
因此,本文提出在建立农民工组织化的基础上建立准入机制对农民工采用分层分类法享受城市待遇,逐渐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居民的过渡,与此同时还提出了改革农村土地政策等措施,推进农民工进城的速度。
关键词:户籍制度组织化分层分类土地政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
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改革开放20年以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没有间断过。
对于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规模,近年来说法比较多的是有8000万,其中跨区流动的有5000万。
据2001年,全国对建筑行业用工统计,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已经超过3800万人,其中75%来自农村。
进入21世纪以来,进城的打工的农民工增加到9400万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
在这里我们把这个特殊的群体称作农民工。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阶层。
从职业上看,农民工是不在自己从事农业生产的而是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但从身份上看,他们仍然是农民,因为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他们的家仍然在农村,他们仍有土地在农村,由此可见农民工是一个置业与身份不一致的群体。
他们的流动态势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而呈现增长的趋势。
他们的流向主要是向劳动力需求量大,收益较高,其它外来劳动力限制较少地区聚集,他们流动范围扩大,到96年末跨省就业的已经占66.4%他们的流动频率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竞争更加严峻。
一、城镇化与农民进城 1.农民“被进城”的根源是什么,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2.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景怎样?这种进程对政府和农民将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针是,大力发展城关镇、经济重镇、一般乡镇,带动全国的成城镇化建设。
像国外那种以发展特大城市或城市群的方法来推进城城镇化发展,早以被抛弃。
主要原因就是,就算在我国发展起一二十个能容纳人口一两千万的特大城市群,也不能解决我国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深入,“小政府大社会”将成为现实。
更多的农民将洗脚进城,成为市民。
由于人口的集中,第三产业将得到极大发展。
而服务业的繁荣,就意味着资金的流动很快。
人们将比在农村时有钱得多,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人口稀少时,就可以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将最后一批农民转化为现代化农业工人。
所以,留守在农村的人,将是“共同富裕”目标中,最后一批富起来的人。
三、3.你对保障新进城农民权益有何具体建议?农民工维权问题作为一个历史的问题,其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决它需要的不仅是巨大的政治勇气与智慧,还需要从观念、制度、体制到操作的创新。
(一)观念创新首先,在发展战略上,应更多地关注公平,改变效率至上、GDP 至上的观念。
要做到“五有”:有组织保证、有政策支持、有财政投入、有宣传动员、有管理服务。
要为农民工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从管理观念向服务观念转变。
服务是基于一种换位思考,站在农民工即服务对象的立场来思考和行动。
(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有两个层次和两个方面:即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个层次;修改完善和创制两个方面。
1、对有关的法律和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应该对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法规和制度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全面的清理、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更好更快地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需要。
主要有:①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1. 前言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城镇化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这些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加强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出发,全面评估中国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城镇化政策的起步阶段(1949-1978)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政策开始获得重视。
这个阶段的城镇化政策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方面,旨在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和生活。
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兴办乡镇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吸引和支持农民进城。
此时,政府重点关注城市工业化,农民进城主要以工人身份居多。
在这一阶段,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沿海城市,特别是重点工业基地。
城市化的效果开始显现,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和通讯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也出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3. 经济转型与城镇化政策(1978-200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对城镇化政策的思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城镇化政策开始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政府重点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农民改革试点、土地承包制度等政策,加强了农民的生产意愿和创业动力。
这一时期,农民进城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工人身份,有些农民开始从事自主创业和服务业。
由于城镇化政策在这一时期的转变,中国农村地区迅速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变成了小城镇,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
与此大城市的发展也继续加快,一些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和金融等在城市发展壮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城镇化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4.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创新与发展(2000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JIANGXI AGRICULTURE7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问题研究文/崔红香 王君柏(江南大学法学院 214000)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放弃对土地的依赖,进入城市开始打拼生活,这是由于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发展道路。
在农民向市民化转变的过程中,既是农民不断通过自身的学习使其社会价值和思想观念得以树立,也是城市需要劳动力技能和能力提升的必然表现,此举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而十三五计划已经把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但在此期间这一过程仍然进行比较缓慢。
基于此,通过参考各种文献和深入走访了解这一现象发现,农民市民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因此,为了提高市民化进程的速度,要根据城市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解决对策在改革开放大潮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建设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内涵,而农民市民化又是城镇化的根本所在[1],这一根本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较农村方面有了更大的改善,体现在细节方面,同时人口数量占城市的比重上升,不是外在的高楼大厦的标志,而是内在应该有的特质,生活方式、思想方式都与在农村时有较大的改变和差别。
1 农民市民化的含义从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层次看,一是放弃土地耕作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的社会现象,即在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放弃农村耕作田地的工作生活模式,他们长时间居住在城市,以城市的工作谋生,就地转化为市民的现象;另一层次指城市中的农民市民化,具体来讲就是原本就是在城市中生活,但是在城市中原本是有土地的,而现在没有了耕种的土地。
农民市民化的内容从两方面阐述,分别从主观层次和客观层次,前者主要指农民自身素质、工作技能、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后者主要指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客观条件,诸如房产、交通工具、物质条件等。
247大众商务市场观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耕地面积辽阔,农业人口较多。
农村人口收入增长较为缓慢,是当前“三农”问题中的最大难题之一。
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对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决定作用。
促进农村人口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民收入得到提高,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这些年,我国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总体和谐稳定。
特别是几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长时间、大范围有序有效转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村发展步伐缓慢,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同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一)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低下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村教育发展缓慢,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的影响,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思想保守,满足现状,缺少动力,对新型技术、事物等视若无睹,创业意识淡薄,缺乏经营理念等。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会议提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人才,需要有文化、懂技术、有经营理念的人才,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水平。
(二)城市中的失业率不断增加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第一,技术变革对城市中失业的影响,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的引进和导入,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推进,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城市劳动力失业;第二,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特别是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新增就业岗位不多,吸纳就业效果不明显;第三,失业人员生存技能过于单一,自身无竞争优势再就业,过于依赖他人,自我创新意识不足;第四,各地劳动保障力量较薄弱,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不足,没有完全实现资源共享,没能及时、迅速地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第五,农民工工作强度大,薪资水平较低。
为什么说中国式的城镇化有可能毁掉中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建国后64年来在我国在城市农村二元结构改革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第一件事:1958年的大跃进,为了赶英超美,中国的人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全国人民大炼钢铁,演出了一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以至于到了农活没人干,粮食顾不着收的境地。
其结果如何呢?不仅浪费了资源、能源、人力、财力,而且由于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灾难。
第二件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由于不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农村,使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失业人群,或者叫待业青年,也可以说是城市无法消化的弊病。
为了化解城市的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演出了一出规模巨大的知青运动,形成了社会、家庭、个人的诸多疼痛,并由此而减轻了城市的负担,但却把困难留给了中国农村。
第三件事:下岗职工。
九十年代的下岗职工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的最大的经济改革产物,为了安排这些下岗职工,国家花费了巨大的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农贸市场,尽管如此,面对声势浩大的下岗大军,最后只能通过承包农村土地,就职于乡镇企业而得以消化,解决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之痛。
这三件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农村是中国政策失误的大熔炉,没有了农村这个大熔炉,一旦政策失误,我们将没有退路,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状态,的确非常可怕。
现在,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城市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交通拥挤,效率降低,资金浪费。
中国13亿人,而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美国才不到3亿人,德国0.8亿人左右,法国0.6亿人左右,英国0.6亿人左右,加拿大0.33亿人左右,意大利0.59亿人左右,日本1.27亿人左右。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不管按照上面的那一个国家走,都是死路一条。
现在的一切已经证明这个结论。
我们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城镇化的目的也是提高效率,而当交通拥挤,效率低下之时,我们又花费巨额资金打着提高效率的目的而大肆投资,从而又造成了资源、能源、财力的巨大浪费,政策失误的代价很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1)主要由于城乡的巨大差距以及农村的落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表现出很强的态势;(2)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不强,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3)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与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在强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反差与矛盾;(4)由于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在两个构成层面上表现出的不一致,从而不能简单地对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作一个比较明确的强弱判定,而只能说,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
在已得出的基本结论基础上,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对于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不能简单地说强就是好些或者是弱就不好,应视具体情形而定。
但当前的这种矛盾状况,其不利的一面要远大于可能起到的正面效应,所以应设法改变这种局面,化解不利影响,促其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当前态势已经产生或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城农民工一方面在地域上表现出对城市的强烈归属与认同,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希望能留在城市定居;但同时由于外界与自身的原因又对城市居民缺乏认同与满意,他们与城市居民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城农民工的一种现实对策与选择就是以原有的人际网络为基础,在城市重建原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模式,构建一种以进城农民工为主要成员的初级社会群体与亚文化生态环境。
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一种聚居区——“都市里的村庄”,如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安徽村”以及南京的“河南村”等[23],就是这种结果的集中反映和生动体现。
这使进城农民工固守狭隘的交往圈,保护了进城农民工身上的传统意识观念,阻碍了其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归属,同时也不利与城市社会的整合与发展。
(二)近年来进城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和冲突有不断攀升的迹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太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如今进城务工人员指什么进城务工人员就是指从村镇到城市打工的人员,也有很多人都把进城务工人员理解成为农民工。
就是虽然在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的工作,但是户口却是属于农村,其实进城务工人员为城镇化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的,但是收入和劳动待遇却非常的不成正比。
一、现如今进城务工人员指什么?从村镇进城市打工的人员。
所谓“农民工”,实际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他们自己却无奈的继续在贫困线上苦苦的煎熬,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不能公平的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红利”的人。
当今媒体对农民工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为农民工就是搞建筑的。
其实大错特错。
因为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有各行各业,有些白领也是农业户口,只是他们学历高一点从事白领工作。
有些总经理也是农村来的,还没落户也叫"农民工"。
应该把“农民工”这个称号改为“一线工人”。
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农民工,而是那些拿着最低收入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
他们加班加点拿着最低的工资从事最累的活。
一切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值得我们去关注。
二、民工维权途径主要有哪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多种程序解决:根据《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按照以下几个程序解决:(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
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
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
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投诉。
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根据《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推荐代表投诉。
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一、关于城市化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
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做出了回答。
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
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
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
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
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
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
试论农民工进城利与弊正文:一:引言农民工进城是指从农村地区到城市就业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了各个城市。
本文将试论这种现象带来的利与弊。
二:背景介绍1. 农民工数量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比例逐渐上升。
2. 城乡差距拉大: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原因导致了在收入水平、教育医疗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 劳动力供给充足:农民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廉价而又稳定可靠的劳动力来源。
2. 经济增长推动者:他们通过消费支出促进当地商贸流通,并且还可以刺激房地产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需求。
3. 降低生活成本压力: 冒险迁徙寻找更好机遇使得家庭收入增加,改善了农民工家庭的生活质量。
四:对于城市社会带来的挑战1. 社会保障问题: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和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工在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困难。
2. 城市管理压力:大规模涌入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3. 劳动权益维护不足: 农民工普遍面临着长时间劳动、低薪水甚至欠薪等诸多问题。
五:解决措施与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相应的就业保障机制,并强化执法力度确保其合理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 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 提供更多适用性较高并具有竞争优势的岗位培训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好发展空间和平台。
3.推进户籍改革:“放宽落地”政策使得他们可以在城镇中正常居留,并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六:结论农民工进城既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也给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带来一定挑战。
然而,在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并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平衡,并为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1. 相关统计数据表格。
2.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规文件摘录。
注释:1. 城镇化: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新型居住区和生活方式。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为总结推广各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
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城镇化与农民工进城若干问题研究20世纪见证了全球人口快速城市化的进程,2007年5月23日,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将至少有60%(大约49亿)的人口生活于城市。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农民工。
1.39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进城农民工中,60%的流动人口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跨地区流动就业,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
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农民进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一个必然过程。
一、城镇化与农民进城(一)城镇化1.城镇化。
城镇化也称非农化,它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实现城镇化的数量增长;二是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等城镇文明在农村地域的扩散,生产要素的聚集,经济结构的演进,从而实现城镇化的质量提高。
无论是人口的数量增长,还是人口生活水平的质量提高,都与人口的彻底转移相关,可见,实现人口空间转移是构成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换的过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须以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为支撑①。
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使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
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仅0.09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仅209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破除这一矛盾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6、想想看,“十一五”时期你和你的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对“十二五”又有着怎样的憧憬与期待?"十一五"时期我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房子、汽车了;我们这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孩子现在读小学、初中不用缴交学费书本费了;实行全民医保制度,没有工作的群众也能享受到医保的好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了;以前只能想象一下的省外旅游也实现了。
期望“十二五”期间,能换一套更舒适的房子;现在大学的学费很高,对工薪阶层是一项很大的负担,期望“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了,政府对大学的学费能降低些,让更多的学生能读得起书,对自己也能减轻一些负担。
7、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主要任务包括: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历史应该铭记他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中国发展的十大贡献顾益康潘伟光沈月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逐步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跃迁,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群体和改革的先行者,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都应该铭记农民的功劳与贡献,都要感恩于农民的伟大创造。
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没有农民群众的创造奉献,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伟大崛起。
只有实现农民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农民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首创者中国35年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条基本经验是坚持了市场化改革这一主线,渐进式地实现了从市场机制发挥补充性作用到基础性作用再到决定性作用的历史性的变革。
市场化改革是农民首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农民闯出来的,农民是改革的排头兵,也是改革的主力军。
(一)市场化改革的头一炮——“包产到户”的发明权是农民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长时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的发展体制。
广大农民在高度集中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巨大的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影响下,生活长期处于温饱难济的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呵护下,来自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内在冲动的包产到户,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燎原之势,由此拉开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随着包产到户为主的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由此引发了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可以说,农民的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二)农村市场化改革催动了全方面的市场改革。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调查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进城务工一族。
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出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急需改善,社会地位也需要提高,面对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社会和政府需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以便能够保障农民工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为进一步了解我镇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现状及权益落实状况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大限度地把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使其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充分调动和发挥进城务工人员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现作如下调查: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计算,种植业最多容纳2亿人,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的亿人口,目前大约有亿之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数目如此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倘若得不到合理安置,必定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诸如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等,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了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必然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极快,单靠城市现有的劳动力必定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目前,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用工短缺,便是这一问题的最好例证。
于是,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各方面的原因,纷纷向城市转移。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他们有的为了下一代着想,有的是为了跟风,想去大城市闯荡一番,也有的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者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摆脱世代种地为生的枷锁,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壮年男女走向街头巷尾,用他们的真诚、勤恳为数不清的大中小城市默默奉献着。
二、农民工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找工作难,且大多数工作主要是体力劳动。
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大多也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很难在比较象样的工作,他们大多数靠着卖苦力,干些又粗又重的体力活,而且有时又不稳定,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可能.更令人难发的是,他们大都是干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活,却还要遭受着城市居民的歧视。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内容提要:本文从一种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我国进城农民工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研究。
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即对城市社会在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
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可能并已经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一、问题的提出“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农民工问题正同时处在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
也许正缘于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同时也成为我国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研究、农民工内部的分化或分层状况、农民工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农民工的社区研究以及农民工外出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现代性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1],这些研究大多是从中宏观层面和显性的角度出发,而从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城市融入和适应等微观层面和隐性角度的专门研究显得不足。
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不研究。
就如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其不仅是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程度的重要表现和参照,同时也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城市适应和城市社会稳定与整合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很多的行为都可以从该角度进行合理解释,例如进城农民工的迁移与回流、进城农民工的行为失范与犯罪、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摩擦与冲突等等。
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的专门性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但在对农民工问题的相关研究中有很多零星涉及。
比如,“我们认为这种(与城市)接触的经验也会带来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而‘村民’心态使农民工对城市无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只有自卑的‘陌生人’的感觉”[2],“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就会使他们只有家乡意识而没有他们所在城市的社区意识,对所生活的城市社区没有归属感,更无法产生主人翁意识”[3],“要使他们(农民工)既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又是城市生活的享受者,以致对城市产生归属感”[4],“(农民工)获得了一些较为现代化的观念,但仍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引导外来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社区的主人”[5]。
以上这些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的相关论述,一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存在的广泛性,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对这一问题研究有待规范,凸现了进行专门研究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二、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概念界定及其层面构成所谓“归属感”,字面上的理解是“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之意,隶属于社会文化心理范畴,其并不像我们身边的具体事物那样有形有色、易于感知,但它却客观地存在并影响着人的行为表现。
具体一点讲,它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这种作用结果又进一步影响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
由此不难看出,“归属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是介于外界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一个中间变量,我们要探求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往往需要借助这一变量,而且在特定情形下必须借助这一变量才能顺利地展开相关研究。
对“归属感”的研究一般见于“社区归属感”、“群体归属感”以及“组织归属感”等研究之中,尤其是常见于“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当中。
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6];“是指社区成员对所居住地区和所属的文化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7]。
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社区归属感在基本含义与特征上有很大的关联度和相似性,但同时又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首先,城市归属感可归于社区归属感的范畴。
按照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社区分类方法,即按照社区的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城镇(集镇)社区[8],而本文研究的“城市归属感”当中的“城市”一词即指该种划分意义上的“城市”,所以“城市”亦可换种角度说成“城市社区”,“城市归属感”同理亦可理解为“城市社区归属感”,其当然可归于“社区归属感”的范畴了。
但是同时,本文研究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城市社区”又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指具体的哪一个城市,更不是指城市具体的哪一个街道或居民小区,而是泛指意义上的城市。
另外,社区归属感的主体——社区居民,与本文中城市归属感的主体——进城农民工,在相应的身份特征上有着较大差别:前者在社区中具有事实上和形式上的正式成员身份,而后者最多只是事实上的城市人口,但却不具有制度性的正式居民身份,至少没有明确法律意义上的正式居民身份。
这一差别必然导致两者在基本含义以及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不同,从而要求在探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时,一方面有必要参照社区归属感研究已有的成果和结论,同时也要注意在比较辨别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从身份这个角度看,本文所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倒与非政策性自愿迁移人口对迁入地的归属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本文对此不作进一步探讨。
在对相关概念进行必要的论述和比较分析基础上,现对“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作如下概念界定: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对城市(地域角度)和城市居民群体在思想和心理上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
根据对农民工城镇归属感以及相关概念的分析和理解,笔者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群体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或曰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
前一层面主要是从经济和物质等客观条件角度进行分析,后一层面则侧重于从社会和思想心理、文化观念方面展开分析,两者相对独立但并非彼此孤立,更不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交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层面划分是在尊重客观事实前提下,为了便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而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粗糙的划分,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对于这种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实践检验。
下面笔者就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下,采用经验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大层面分别展开具体分析。
三、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进城农民工基于城市里迥异于农村的生活与劳动就业方式、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潜在的发展机会以及可利用社会资源存量等客观经济物质条件而对城市产生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
地域归属感是影响个体或群体进行迁入、定居、迁出某地域等流动决策的重要因素,在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问题上亦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上文所述,“归属感” 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介于外界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一种中间变量,它在特定情境下能够影响着甚至于决定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但作为一种“中间变量”,其自身情形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与外界环境,其对人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外界力量的传递和转化。
对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的态势判断,笔者的观点是很强,依据主要有二。
第一,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在二OO二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九千四百六十万[9], 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自发自愿地从农村涌向城镇,成为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这一点就很能说明城镇尤其是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巨大吸引力,说明农民工在心理预期上对于城镇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向往。
正是这种深入心底的美好心理预期与向往的存在和延续,使农民工尽管在城镇的生存发展遇到种种困难,尽管受到种种歧视、偏见与不合理对待,仍然坚持在城镇劳动就业甚至是长期定居向市民转化。
透过现象从本质上看,这根源于我国长期的城乡分治和城乡居民在生活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根源于城市相对于农村的绝对性比较优势。
正是由于这种绝对性比较优势的存在,农民工才会对城市趋之若鹜,才会对城市产生如此程度的地域归属。
第二,从对农民工的留城返乡倾向以及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满意程度等实证研究来看,也说明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认同和依恋,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归属。
有人调查显示,大约50%的农村流动人口表示想定居在目前的居住地,除非受到强迫,多数都不打算再回到农村,而只有不到30%的人愿意返回农村的家乡[10]。
另外有人的调查表明,对于今后的生活,50.0%的民工希望长期居住在城市,其中占总数34.5%的人希望取得城市户口;22.1%的人想赚够了钱就回家乡,还有5.2%的人想尽快回家乡,14.5%的人回答走一步看一步,视情况而定[11]。
还有人进行的农民工的调查也显示,56.3%的愿意留在城市,34.4%的愿意回到农村,9.3%的拿不定主意[12]。
综合分析这些数据,进城农民工中表示想留城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而表示要返乡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相当多的进城农民工有留在城里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
另外,有人的研究也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对其在城市的生活表示满意[13],总体上农民工对目前的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14]。
以上这些实证研究和推断有力地论证了笔者的观点,表明总体上农民工不仅在进城务工前就在心理预期上对城市有很高的认同和向往,而且在其进入城市就业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城市也有很高的认同和依恋,显示出了对城市有很强的地域归属。
当然这种具体的强度还会因进城农民工的年龄、进城的时间长短、个人的心理预期以及成长经历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但总的形势是进城前后的地域归属感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四、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另一大构成层面是其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
群体归属感是指群体成员基于对群体的运行和发展状况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境遇等客观因素的认知而在思想心理上产生的对该群体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
它是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也是群体整合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测度标准,其通过影响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与关注支持系数而影响着群体的内部平稳与长远发展,进而会引致与该群体相关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的变动。
群体成员的群体归属感强弱主要体现在群体成员对自己群体身份的认同程度、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群体价值规范的认同接纳程度以及群体成员与其它成员的交往关联密切程度等方面。
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显著、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群体成员对其群体身份的认同程度。
试想,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在思想心理上不认同、不承认其属于该群体,那么该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归属感强弱显而易见。
一项有关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有59.2%的进城农民工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认为自己“已经是城里人”的占15.6%,另外的21.8 %“说不清楚”[15];还有调查显示,有40%的进城农民工把自己定位为“农村人”,只有2%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城里人”,另外有20%把自己划归为“半个城里人”,有37%的人“说不上”自己的身份地位[16];另外有调查也显示,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的占61.6%,认为“也算是城里人”的占8.7%,还有16.5%的认为自己“既不象农村人也不象城里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