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读片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4.15 MB
- 文档页数:8
阅片读片是医学影像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阅片读片的技巧:
熟悉正常解剖和生理:了解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是阅片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正常解剖和生理知识,才能更好地识别异常病变。
观察图像顺序:在阅片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这样可以避免遗漏病变或重复观察。
寻找异常病变:在观察图像时,要特别注意异常病变的存在。
要认真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等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对比分析:对于需要鉴别诊断的病例,需要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更好地发现病变和确定病变性质。
综合分析:在阅片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结合影像学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
提高阅片速度:提高阅片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准确率。
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逐渐提高阅片速度和准确率。
关注细节:在阅片时,要特别关注细节,有时候细节会成为诊断的关键。
因此,要注意观察图像的每一个角落,不遗漏任何可疑病变。
总之,阅片读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断练习和实践才能提高准确率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跟上影像学发展的步伐。
医学影像科读片及会诊制度
一、放射科综合读片制度
1、每天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组织,当班医生主持早间集体综合读片,及时对疑难病例进
行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各级医生的才智,以求诊断的准确。
2、及时对漏诊、误诊病例进行修正,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对手术病例进行手术前分析,确定追踪随访计划,以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4、定期对疑难病例、典型病例和特殊病例进行复习讨论。
5、统计诊断报告质量和诊断结果并汇总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二、放射科技术读片、评片制度
1、每天早上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组织进行技术读片。
2、对申请单的要求与实际照片进行核对检查。
3、按X线照片等级标准对照片进行质量等级评判。
4、对产生的废片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
5、登记照片评判结果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以便汇总上报。
三、疑难病例集体读片、讨论制度
1、每周由科主任组织,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主持,进行一次疑难病例、少见病例或典型
病例集体读片讨论。
2、疑难病例读片由接诊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
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3、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应邀请临床科室或其他医技科室人员参加,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相
互参考,以求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4、遇有紧急情况,随时组织读片讨论,以缩短抢救治疗时间。
5、疑难病例读片、讨论应指定专人记录。
医学影像科读片及会诊制度在医学领域中,影像科读片及会诊制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在帮助医生了解病情、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医学影像科读片及会诊制度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1. 读片系统医学影像科的读片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平台,将医学影像结果传输到相关专家的计算机上。
这种系统能够实现影像的存储、传输和分析,为医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影像解读和诊断服务。
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迅速获得患者的影像数据,并对其进行诊断。
2. 读片标准化为了确保读片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医学影像科对读片过程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化要求。
首先,医生需要熟悉不同类型影像的解读规范和诊断标准,掌握正确的解读方法。
其次,医生需要在读片过程中注重细节,仔细观察和比对影像特征,准确判断异常情况。
3. 会诊制度医学影像科的会诊制度是指将读片结果提交给多个医生进行共同讨论和诊断的过程。
通过会诊制度,多学科医生可以分享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全面的诊疗方案。
这种病例讨论和多专家意见相互交流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4. 读片及会诊的重要性医学影像科的读片及会诊制度在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通过准确的影像解读和及时的会诊意见,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
其次,多学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共同讨论能够提供全面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最后,读片及会诊制度也能够促进医学研究的进展,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5. 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科的读片及会诊制度也在持续改进和创新。
一方面,数字化影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影像解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与其他科室的数据共享和交流也将为会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专家资源的不平衡等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科的读片及会诊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还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水平。
放射科读片技巧
放射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使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掌握好读片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放射科读片技巧:
1.系统化:在读取放射影像之前,建议制定一个系统化的方法
来扫描图像,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细节。
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观察和评价不同的结构,例如骨骼、内脏器官等。
2.重点观察:在读取每个图像时,要在关注整体结构的同时,
着重注意有异常的区域,例如肿块、钙化等。
3.比较影像:如果患者有先前的影像检查,建议与先前的影像
进行比较。
这有助于发现任何新的病变或病变的进展。
4.与临床信息结合:放射影像只是诊断过程的一部分,了解患
者的临床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可以帮助确定可能的诊断。
5.多学科合作:放射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医学专家合作,例如内
科医生、外科医生等,共同解读和分析影像。
通过与多学科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6.持续学习:放射科医生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和深
化自己的知识。
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参加研讨会和交流讨论,可以提升自己的读片水平。
总之,放射科读片技巧是一个需要通过实践和不断学习来提高的过程。
通过专注、系统化的方法,加上与其他医学专家的合作,可以提高读片的准确性和诊断的有效性。
4 大原则、 5个步骤及 3大阅片方法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超声等,这些都是临床十分重要的诊断方法。
与其他医学专业一样,放射医学医师是基础医学知识 + 经验积累,两者不可或缺。
要想成为一名能为所在医院、地区认可的好医生,需要不懈的努力读书、读片。
诊断报告,事关重大,事关临床医师能否通过报告得到详细、准确的信息,事关患者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诊疗,事关医疗安全。
工作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诊断原则和步骤,采用科学方法认真负责的读片,才能得出客观、全面、正确的诊断结论。
影像诊断时要掌握四个原则,即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全面观察应用解剖、生理和各种影像方法成像基础知识,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发现异常影像表现的目的。
具体分析则是发现影像后,详细分析其位置、形态、数目、功能变化等情况。
运用病理学等方面知识,具体分析异常表现所代表的病理意义。
结合临床,由于存在“同影异病,同病异影”的问题,因此清楚异常影像所代表的病理性质后,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还有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居住地、职业史等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明确该病理性质的影像所代表的疾病。
目前,综合诊断有肯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与否定性诊断3种。
肯定性诊断即在影像诊断资料齐全、疾病本身有特异症象时,可明确诊断。
可能性诊断是通过对获得影像信息的分析,尚无法确定病变的性质,只能提出某种或几种病变的可能,建议作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或随诊观察,或进行试验性治疗。
否定性诊断即经过影像学检查,排除了某些疾病,但需注意其有一定的限度,因病变从发梢到出现影像学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影像学检查阴性,在另一时间检查可能出现阳性。
影像诊断要严格遵守五个步骤,即了解病史及检查资料、了解技术条件及检查方法、明确分析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具体分析异常病灶的详细情况、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影像诊断。
医院放射科读片制度及病例随访制度医院放射科的读片制度是指医院内部对放射科医生进行放射影像片的诊断与报告的规定,以确保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该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放射科的读片制度及病例随访制度。
首先,医院放射科的读片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读片权限分配:根据医生的职称、资格和经验,对医生的读片权限进行划分,并严格管理,确保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生才能进行读片工作。
2.读片操作规范:医院建立完善的放射影像数字化系统,要求医生在读片过程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包括正确选择和调整影像窗位窗宽、正确测量各类指标等。
3.影像报告要求:医生在完成读片后,需要填写完整的影像报告,包括疾病诊断、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等详细信息,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审核把关:医院设立放射科专门的审核岗位,对医生的影像报告进行审核和审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其次,医院放射科的病例随访制度是指对患者的影像报告进行跟踪、回访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的一种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2.治疗效果评估: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效果评估,比较初次影像报告和随访影像报告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3.随访记录:医院建立患者的病历档案,并进行定期的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等,方便日后的医学研究和回顾。
4.多学科协作:在病例随访过程中,医院鼓励不同科室的医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放射科的读片制度及病例随访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生的诊断能力和治疗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同时,良好的病例随访制度也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学术研究,进一步提升医院放射科的整体水平。
放射科技术读片评片制度
一、总则
1.本制度旨在规范放射科技术读片和评片工作,以保障放射学检查质量,保证检察结果可靠可信。
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室、诊断室等机构进行放射学检查的放射科技术人员。
二、读片责任
1.放射科技术读片人员在放射科技术专业资格认证范围内,须根据检查结果及影像特征进行诊断,并负责把握检查时间及诊断的准确性。
2.放射科技术读片人员应熟悉影像背景知识,能够掌握临床背景、患者实际情况和影像特征,并准确读出检查结果,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三、读片流程
1.根据患者检查要求,确定检查方式和设备,调整检查参数。
2.确定检查角度及方位,按照检查要求进行检查。
3.根据影像特征对检查结果进行读片,把握影像信息,准确描述检查结果,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4.检查结束后,妥善保存患者资料及影像资料,并做好记录。
四、告知读片
1.放射科技术读片人员在读片诊断时,应充分告知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保证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放射科技术读片人员在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时。
影像学读片方法影像学读片方法是医学影像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正确的影像学读片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然而,由于影像学读片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和困惑。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读片方法,帮助医生提高影像学鉴别和判断能力。
首先,影像学读片方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部位。
例如,对于头颅CT扫描,适用于颅脑外伤、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断。
而对于胸部X光片,适用于肺炎、肺结核和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因此,医生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必须根据临床病史和症状进行判断,并参考相关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
其次,影像学读片的第二步是对影像学图像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医生应该从图像的整体性和局部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整体性评估包括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解剖结构的显示和器官的位置关系等。
局部性评估包括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界、分布和侵犯周围结构等。
此外,医生还应该注重病灶的数量、大小、形态的变化和进展等信息,以及与病灶相关的其他影像学特征,如钙化、囊变和出血等。
影像学读片的第三步是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根据影像学图像的特点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疾病的最可能性。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医生应该考虑到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因素。
例如,当发现肺部有多发小结节,并伴有痰液白细胞增多时,应首先考虑到结核病的可能性。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灶的定位、形态和分布等,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最后,影像学读片的第四步是进行结果的解读和报告。
医生应该将自己的影像学鉴别结果和诊断意见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向临床医生进行解读和报告。
报告内容应该包括影像学所见、鉴别诊断、诊断意见和进一步检查的建议等。
此外,医生在进行结果的解读和报告时,还应该注意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和协作,以进一步完善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影像学读片的基本技巧,提高对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医学影像学教材(2)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3)实验报告模板2. 实验步骤(1)阅读医学影像学教材,了解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选择典型病例影像学图片,进行读片分析。
(3)按照实验报告模板,整理实验结果。
三、实验结果1. 病例一:肺结核(1)影像学表现:肺野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结节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
部分病灶中央有空洞形成。
(2)诊断:肺结核。
2. 病例二:乳腺癌(1)影像学表现:乳腺内可见不规则肿块影,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部分病灶有钙化。
(2)诊断:乳腺癌。
3. 病例三:脑出血(1)影像学表现:脑实质内可见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
(2)诊断:脑出血。
1. 影像学读片的基本原则(1)全面观察:观察影像学图片时,应全面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密度、边缘、大小等特征。
(2)对比分析:将病变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
(3)综合判断: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诊断。
2. 影像学读片技巧(1)熟悉解剖结构:了解正常解剖结构,有助于识别病变部位和形态。
(2)掌握影像学技术:熟悉不同影像学技术的特点,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3)注意细节:关注影像学图片中的细节,有助于发现病变的微小变化。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对医学影像学读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影像学读片的基本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密度、边缘、大小等特征,如何对比分析病变与正常组织,如何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病变的性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影像学读片经验,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持。
医学影像学读片医学影像学读片,是医学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与工作。
它通过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CT、MRI等对人体进行扫描与成像,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对医生来说,读片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本文将就医学影像学读片的意义、技术挑战和读片中的重要考量进行探讨。
医学影像学读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图像,医生可以更细致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帮助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读片不仅需要医生对人体解剖结构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不同病态的表现及其对应的解释有敏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同时,读片也对医学影像学技术要求高,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操作,以及如何根据所需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医学影像学读片中,医生需要面对诸多技术挑战。
首先,不同成像技术所呈现的图像特点差异巨大,医生需要充分理解每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例如,X射线成像适用于检查骨骼结构,而MRI适用于检查软组织结构。
对于复杂的病情,医生需要融合多种影像学技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其次,医学影像学读片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病例经验和知识储备。
每个病例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医生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区分正常和异常的表现。
此外,医学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生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
除了技术挑战外,医学影像学读片中还有一些重要的考量。
首先是像素和对比度的问题。
精确的像素和适当的对比度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其次是注意观察图像中的细节。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结构变化或异常都可能是病情的关键。
因此,医生需要耐心仔细地阅读每一张图像,并将其与病人的临床信息相结合。
最后,医学影像学读片还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医生需要与临床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读片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为医生提供了可视化的信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然而,医学影像学读片并非仅靠机器和算法就能完全取代人类医生的工作。
医学影像科读片及会诊制度医学影像科作为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影像科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以提供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学影像科引入了读片及会诊制度。
一、读片制度读片制度是指医学影像科专业人员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医学影像科的医师和技师都应参与到读片工作中,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读片可以通过传统的阅片方法,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医学影像学软件实现。
在读片中,医学影像科医师和技师应仔细观察每一幅影像,分析病变部位、形态和性质等关键信息。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信息,医师和技师应准确诊断并书写检查报告,以便医生进行治疗决策。
同时,医学影像科还应及时沟通并解答医生对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疑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全面的支持。
二、会诊制度会诊制度是指医学影像科与其他科室医生之间进行影像学结果讨论和意见交流的机制。
在面对复杂疑难病例时,会诊制度能够提供多学科的智慧和经验,从而达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会诊制度还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会诊中,医学影像科医师和技师应将影像学检查结果准备充分,并与其他科室医生进行沟通。
医学影像科应尽量提供清晰的影像学图像,以便其他科室医生对影像进行解读和分析。
同时,医学影像科也应聆听其他科室医生的观点,了解他们的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以便对病例做出更全面的解读和评估。
对于会诊结果,医学影像科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提供详细的会诊报告。
会诊报告应准确、简明地阐述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意见和建议等内容,以便医生做出进一步的诊疗决策。
同时,医学影像科还应保持与其他科室医生的良好沟通和协作,以确保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
三、制度优势与挑战医学影像科的读片及会诊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该制度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专业人员的解读和多学科的讨论,能够大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放射科影像图片借阅制度
一、由科室领导指定专人管理。
二、每日读片认为可供示教,科研的病例,由书写报告的负责人交专管员归档。
三、归档办法:取出示教片,装入另一新带,登记编号、原编号、原片号、病人姓名、摄片部位、日期和诊断结论,然后分别按序归档。
四、凡示教片病例,经随访后,将随访结果分别记录于随访登记薄和示教片袋上。
五、教学片、教学幻灯和教学光盘概不借出院外,特殊情况须科主任审批同意后,办理借片手续,限期归还,
六、院内各科借用示教片,原则上请去放射科阅片。
七、本科放射科人员,带教或撰写论文借阅示教片、教学幻灯和教学光盘,务必出具借条,一周内归还。
影像学读片技巧
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之一,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状态与异常变化。
但是,想要正确地解读影像学图像并做出正确的诊断,需要具备一定的读片技巧。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影像学读片技巧。
1. 基本解剖结构知识
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理解影像学图像非常重要。
例如,当在CT图像上看到一条密度高的影像时,如果了解
到这个部位是骨骼结构,就能正确地诊断出这是骨折。
2. 融合图像理解
融合图像是一种结合了不同影像学技术的图像。
例如,PET-CT
融合图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使医生可以看到生物学活性和解剖学结构的详细信息。
理解融合图像需要熟悉不同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和优劣。
3. 细节观察
影像学图像中有些细节可能非常微小,但它们可能是诊断的关键。
因此,需要认真观察每个细节,尤其是与疾病相关的特殊标记。
4. 对比剂使用
对比剂是一些在影像学检查中使用的物质,可以清晰地显示某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节。
对比剂的使用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有些患者可能对对比剂存在过敏反应。
在使用对比剂时,需要确认是否有过敏史,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谨慎选择对比剂。
5. 影像学报告理解
在阅读影像学图像时,医生通常会编写一份正式的影像学报告。
这份报告通常会包含关键信息,例如患者的病史、影像学结果和医生的建议。
理解影像学报告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影像学图像,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之,影像学读片技巧需要综合运用医学、影像学和解剖学等多学科知识,才能对影像学图像进行正确的解读和诊断。
影像医⽣读⽚的三个境界⼈们到医院看病,免不了要透视照相、做个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
但是,常常令⽼百姓苦恼的是:拿着同⼀份影像⽚⼦,让不同医⽣看,会得到不同的诊断结论,找的⼈越多,⼼⾥越感觉到没底。
之所以出现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般来说与阅⽚医⽣所从事的专业,个⼈经验以及思维⽅式等有很⼤关系。
⽐⽅说,影像医⽣在读⽚的过程中就会有三个境界:第⼀个境界:“看⼭是⼭,看⽔是⽔”。
刚刚⾛出医学院校进⼊到临床⼯作的影像科医⽣,对于疾病的影像诊断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这个阶段,医⽣看⽚写报告就像是⼉童“看图识字”⼀样,今天学⼀个,明天学三个。
经过⼀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才能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基本掌握。
处于这个阶段的影像科医⽣,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影像表现,俗称”⽚⼦医⽣“,典型的特征是“看什么像什么” 。
经过⼀段时间之后,有的⼈会觉得⾃⼰“什么都知道了”,甚⾄误认为影像诊断原来就这么简单。
殊不知,有许多不同的疾病可能会出现相同的影像表现,鉴别起来有时候是⾮常困难的,这叫做“异病同影”。
⽐如说,急性脑出⾎,在螺旋CT上表现为⾼密度,看⼀次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初学者来说,感觉这太简单了,“⼀看见CT上有⾼密度就知道是脑出⾎”,甚⾄会产⽣“只要是⾼密度,就是脑出⾎”这样⼀种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头颅CT上表现为⾼密度的疾病有好多种,有时候你看到的“⾼密度“仅仅是⼀种表象,本质上是另外⼀种疾病导致的结果。
⽐如:脑瘤内出⾎,静脉窦⾎栓导致的脑出⾎,脑⾎管畸形,等等。
第⼆个境界:“看⼭不是⼭,看⽔不是⽔”。
经过⼀段时间的学习,知识积累到了⼀定程度之后,影像科医⽣了解和掌握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
但是,有时候会感觉到,原本很简单的⼀种疾病,写报告的时候却总感觉”既像这个,⼜像那个“,举棋不定,⼼⾥没底,诊断结论也⾃然会出现模棱两可。
究其原因,是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医⽣,虽然掌握了⼀定的影像知识,也知道同⼀种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就诊其影像表现是不⼀样的,这叫做”同病异影“;也知道不同的疾病,会出现相同的影像学表现,这叫做“异病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