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础知识: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23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学习要求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知识点: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以下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 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例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例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9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2017-05-04 13:21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
有关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见表2-8所示。
我们现在来逐个分析学习。
原理一: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
对应措施:控制可燃物,如:1、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
2、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3、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气、粉尘在空间的浓度。
4、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防火性能。
5、及时清除洒漏地面的易燃、可燃物质等。
原理二:破坏燃烧爆炸的助燃条件。
对应措施:隔绝空气,如:1、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等。
2、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3、采用隔绝空气等特殊方法储运有燃烧爆炸危险的物质。
4、隔离与酸、碱、氧化剂等接触能够燃烧爆炸的可燃物和还原剂。
原理三:破坏燃烧的激发能源。
对应措施:消除引火源,如: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
2、安装避雷、接地设施,防止雷击、静电。
3、防止撞击火星和控制摩擦生热。
4、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
5、防止和控制高温物。
原理四:不使新的燃烧条件生成。
对应措施:阻止火势蔓延,如:1、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2、在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
3、有压力的容器设备,安装防爆膜(片)、安全阀。
4、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场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
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就可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有关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见表2-9所示。
现在,我们来一一分析学习。
原理一: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对应措施:冷却法,如:1、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
2、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温等。
原理二:消除助燃物。
对应措施:窒息法,如:1、封闭着火的空间。
2、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防火灭火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并在发生火灾时迅速进行扑救的行动。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削减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达到灭火的目的,三要素包括可燃物、氧气和可燃物的点燃源。
下面将详细介绍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1. 削减可燃物:可燃物是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削减可燃物是防火灭火的关键。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削减可燃物:优化场所设计,减少可燃物的储存和使用数量;采用阻燃材料,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性能;定期清理场所,清除可燃垃圾和积尘。
2. 限制氧气供应:氧气是火灾发生和燃烧的必备条件之一。
限制氧气供应可以有效控制火势的扩大。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限制氧气供应:安装防火门,减少氧气的供应;采用防火隔离带,阻隔火势的蔓延;在火场使用防烟器材,减少氧气的进入。
3. 消除点燃源:点燃源是火灾发生的触发条件之一。
消除点燃源可以阻止火灾的发生。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消除点燃源:定期检查电线电器,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火灾隐患;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储存和使用易燃物品时,注意防止火源的接触。
二、防火灭火的方法1. 预防火灾的发生:预防火灾的发生是最根本的防火灭火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加强火灾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消防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对火源的监控和管理;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2. 提高火灾报警和报警系统的有效性:火灾报警和报警系统是及时掌握火灾信息、迅速启动灭火行动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火灾报警和报警系统的有效性: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覆盖整个场所;定期检查火灾报警器的功能,确保其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和响应程序,确保能够迅速启动灭火行动。
3. 喷雾、泡沫和干粉灭火:喷雾、泡沫和干粉是常用的灭火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扑灭火焰和降低火场温度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喷雾和泡沫可以减少火灾现场的氧气供应,降低火势;而干粉则可以在火场形成一层粉末,阻遏火势的蔓延。
目录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与火灾第二节常见发生火灾的原因第三节防、灭火基本措施第四节常用灭火器类型及使用方法第五节固定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启用方法第六节初起火灾报警和逃生第二章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二节消防安全规范第三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四节消防灭火疏散预案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一、燃烧与火灾(一)什么是燃烧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现象。
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我们称之为燃烧的三要素。
这三要素同时存在时才能发生燃烧。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均不能引起燃烧。
1、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其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
如汽油、木材等。
2、助燃物:主要指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如空气、氧气。
此外,还有氧化剂(氯酸盐、过氧化物)等易释放氧的物质也是助燃物。
3、引火源: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除烟火外,电火花、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及发热,造成自然起火的氧化热等许多物理或化学现象都能成为引火源。
(二)什么是火灾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1、按燃烧物分类分为A、B、C、D四类:(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乙醇、沥青、石蜡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石油气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镁、钛、镁铝合金等。
(三)火灾中的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
1、气体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2、热量大多数物质的燃烧是一种放热的化学氧化过程。
从这种过程放出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形成热气的对流与辐射。
灭火的方法和基本原理灭火是指为了扑灭火灾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它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一项紧急工作。
灭火的方法和基本原理是灭火工作的核心内容,下面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原理,以阻止或削弱火势的蔓延,最终将火灾扑灭。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原理:1. 绝缘原理:通过将火源与氧气、可燃物或可燃物的接触隔离开来,使其无法继续燃烧。
例如,使用灭火器将火源与外界隔离,从而断绝火势蔓延的途径。
2. 冷却原理:通过将火源的温度降低到其不再能引燃周围物质的温度范围内,使火势得以控制。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使用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进行喷洒或喷射。
3. 隔离原理:通过将火源与其他可燃物隔离开来,使火势无法蔓延。
通常采用在建筑物中设置防火间隔、使用防火墙等措施来实现。
4. 抑制原理: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抑制火焰的燃烧反应,从而控制火势。
例如,使用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剂可以抑制火焰的燃烧过程。
二、灭火的方法灭火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 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常见且方便快捷的灭火工具,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2. 使用水源:水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灭火介质,可以通过喷洒、冲击等方式来灭火。
但需注意,在电器火灾等特殊情况下,使用水源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险。
3. 使用化学灭火剂:化学灭火剂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抑制火焰燃烧的物质,如干粉、泡沫等。
化学灭火剂可以快速灭火,但使用时需注意副作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4. 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特定场合,如机房、电子设备等对水灭火不适用的场所。
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包括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等。
5. 应急疏散:在火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迅速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应制定合理的疏散路线和撤离计划,严禁乱窜或慌乱行动。
火灾扑救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灭火方法是什么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火灾扑救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灭火方法,对于有效控制和扑灭火灾至关重要。
火灾扑救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冷却、隔离、窒息和抑制。
冷却原理是通过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其低于燃点,从而终止燃烧。
水是最常见的冷却剂,它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
当水喷洒在燃烧物上时,水分迅速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下降。
此外,一些气体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在喷出时也会迅速吸热汽化,达到冷却的效果。
隔离原理是将燃烧物与未燃烧的物质分隔开来,阻止火势蔓延。
例如,关闭防火门、防火窗,设置防火墙等,都能有效地阻止火势向未燃烧的区域扩散。
在森林火灾中,开辟防火隔离带也是基于这一原理。
窒息原理是通过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供应,使燃烧无法继续。
可以采用覆盖物如沙子、湿布等覆盖燃烧物,阻止空气进入;或者采用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充斥燃烧空间,排挤氧气。
抑制原理是通过灭火剂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干粉灭火剂就是通过抑制作用来灭火的。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以下几种:水灭火法。
这是最常见、最经济的灭火方法。
水不仅能冷却燃烧物,还能起到一定的隔离和窒息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油类火灾、电气火灾等,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会导致火势扩大或触电危险。
泡沫灭火法。
泡沫灭火剂能在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覆盖层,隔离氧气,同时起到冷却作用。
适用于扑灭油类、木材等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
干粉灭火法。
干粉灭火剂在灭火时能分解出惰性气体,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
常用于扑灭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气设备等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法。
二氧化碳灭火剂喷出时迅速吸热汽化,能冷却和窒息燃烧区域。
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场所的火灾。
卤代烷灭火法。
曾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灭火方法,但由于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已逐渐被限制使用。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防火和灭火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防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的危害。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扑灭火源,阻断火势扩大。
在实际操作中,防火和灭火往往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对火灾的防范和应对。
防火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控制:通过加强火灾隐患的排查、消除和管理,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这包括检查火源的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燃气管道的泄漏等,确保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和防火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对火灾预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疏散通道等防火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2. 教育宣传:通过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教育讲解火灾的成因、防范措施、灭火方法以及应急疏散等知识,培养人们正确应对火灾的能力和意识。
3. 管理控制:通过建立健全的防火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对火灾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保障消防措施的执行力和监督检查的效果。
包括对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建设、维护和改造,对高火危行业和单位的监管和安全生产整改,对火灾逃生通道的畅通和标识等。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扑救火源:传统的灭火方法是通过使用灭火器、消防水带、灭火器等工具,将适当的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火源上,使火源遭受的热量和燃料供应减弱,达到扑灭火源的目的。
根据火灾的性质和场所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灭火剂进行灭火。
2. 切断火势传播:火灾蔓延通常通过燃烧物质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因此,要切断火势传播,可以进行以下措施:将燃烧物移开,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关闭燃气和电源等能源设备;用湿毛巾或灭火器等封堵火源附近的通风口和门窗;使用防火墙和隔热材料等对隔离的建筑物进行阻隔。
3. 控制火势燃烧:通过控制或排除火灾现场的可燃物和热源等,降低火灾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削弱火势的燃烧能力。
这可以通过灭火器、消防水带等灭火设备喷洒冷却剂、灭火剂等来实现。
4. 扑灭复杂火灾:对于复杂火灾,如化学品泄漏引起的火灾或油类火灾等,应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
消防基本知识-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消防器材的种类及使用方法2、火灾的分类及特点3、灭火的基本原理4、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消防安全检查的要点6、消防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11 消防器材的种类及使用方法111 灭火器: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使用时,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然后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将干粉喷射到火源根部。
112 消火栓:消火栓是一种固定的消防设施,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楼道、走廊等位置。
使用时,打开消火栓门,取出水带和水枪,将水带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接上水枪,然后打开消火栓阀门,对准火源喷水灭火。
113 消防斧:消防斧主要用于破拆障碍物,开辟救援通道。
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12 火灾的分类及特点121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这类火灾通常燃烧比较缓慢,但容易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122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B 类火灾具有燃烧速度快、温度高、易爆炸等特点。
123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气体火灾容易扩散,且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124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这类火灾扑救难度较大,需要使用特殊的灭火剂。
125 E 类火灾:指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在扑救 E 类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灭火。
126 F 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3 灭火的基本原理131 冷却灭火: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例如,用水灭火就是利用水的冷却作用。
132 隔离灭火:将可燃物与火源或氧气隔离,从而使燃烧停止。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第一章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灭火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
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
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灭火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
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
例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
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灭火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4 页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基础或缩小可能燃烧的范围。
具体方法是:以难燃烧或不燃烧的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如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作建筑结构、装修材料);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汽体、可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改变其燃烧性能;对性质上相互作用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
控制助燃物其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方法是:密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容器和设备,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管道中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采取充装惰性气体(如对乙炔、甲醇氧化、梯恩梯球磨等生产充装氮气保护);隔绝空气储存,如将二硫化碳、磷储存于水中,将金属钾、钠存于煤油中。
消除着火源其原理是消除或控制燃烧的着火源。
具体方法是:在危险场所,禁止吸烟、动用明火、穿带钉子鞋;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安避雷针,装接地线;进行烘烤、熬炼、热处理作业时,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可燃物质的自燃点;经常润滑机器轴承,防止摩擦产生高温;第 2 页共 4 页用电设备应安装保险器,防止因电线短路或超负荷而起火;存放化学易燃物品的仓库,应遮挡阳光;装运化学易燃物品时,铁质装卸、搬运工具应套上胶皮或衬上铜片、铝片;对火车、汽车、拖拉机的排烟气系统,安装防火帽或火星熄灭器等。
阻止火势蔓延其原理是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或限制火灾扩大。
具体方法是:建、构筑物及贮罐、堆场等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及水封等;在能形成爆炸介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厂房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轻质墙体等;在有压力的容器上安装防爆膜和安全阀。
第 3 页共 4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4 页共4 页。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二、灭火的方式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
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三、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人们用来扑灭各种初期火灾的很有效的灭火器材,其中小型的是手提或灭火器,比较大一点的为推车式灭火器。
根据灭火剂的多少,也有不同规格。
因为不同的物质燃烧是有不同的特点,而灭火器是用来灭火的,所以它必须根据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有针对性地去灭火。
(一)根据不同物质燃烧的特点在火灾防范工作中将火分为以下几类:A类:指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B类:指液体或可融化固体燃烧的火;C类:指可燃气体燃烧的火;D类:指轻金属燃烧的火。
(二)灭火器的种类1.按灭火器里所充填的灭火剂分类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类(哈龙)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几种。
我校使用的都是ABC干粉灭火器。
2.按驱动灭火剂喷出的压力型式分类可分为贮气瓶式灭火器、贮压式灭火器、化学反应式灭火器几种。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防火和灭火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防火是指采取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而灭火则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来控制和扑灭火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1.火源控制:火源控制是防火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有效控制火源的产生和扩散。
要做到火源控制,首先需要加强对火源的监控和管理,如定期检查电源和电器设备,确保正常运转且未出现异常;严格控制明火的使用,避免火种扩散和引起火灾;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存储,确保安全使用和储存等。
通过降低火源的概率和危险性,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
2.燃料控制:燃料控制是指有效控制易燃物的堆放和储存,以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减轻火灾的程度。
要做到燃料控制,首先需要对易燃物进行分类和标识,保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符合规定和标准;合理设计储存空间和容器,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不燃材料、设置防火墙等;加强巡查和检查,确保易燃物储存区域的安全和整洁;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加强培训,确保正确使用和处理易燃物等。
通过燃料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3.氧气控制:氧气是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必要条件,因此控制氧气的供应和供应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要做到氧气控制,首先需要设置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墙等防火设备,减少氧气的供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管理,确保空气流通但不产生燃烧;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关闭进风口和通风设备,阻断火势的蔓延等。
通过控制氧气的供应,可以有效减缓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程度。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1.冷却:冷却是灭火的常用方法之一,即通过降低物体温度来抑制火势。
冷却灭火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冷水、泡沫、灭火器等将物体温度降低到不易燃烧的范围,从而防止火势扩大。
冷却灭火适用于固体物体燃烧,如建筑物、车辆等。
常见的冷却灭火装备有水枪、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窒息:窒息是灭火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剥夺火焰周围的氧气,从而使火焰熄灭。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防火灭火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灭火的行为。
下面将分为防火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基本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防火的基本原理:1. 防火隔离原理:通过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窗、布设浸泡带等措施,将火势和烟气有效隔离,减少火势扩散的可能性。
2. 抑制火源原理:有效控制火源,如严格管理各类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电器插头及线路、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等,避免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3. 防火材料选择原理:对于易燃材料,应尽量替换为不易燃材料,并合理选用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采用阻燃材料进行装修,减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速度。
4. 安全用火原理:合理使用明火和电器设备,正确使用各种燃气设备和电器设备,避免产生火源和火灾隐患。
灭火的基本方法:1. 水雾灭火法:利用水雾喷射器或高压水枪,将水雾喷射到火源和火势较大的火焰上,通过吸附热量和冷却作用,迅速降低火源的温度,达到灭火的效果。
2. 干粉灭火法:将干粉通过灭火器或手提灭火器喷射到火焰上,利用干粉对火焰的化学反应作用,抑制火焰的燃烧过程,达到灭火的目的。
3. 二氧化碳灭火法: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将其喷射到火焰和火源上,通过窒息效应,降低火源周围的氧气浓度,使火焰熄灭。
4. 泡沫灭火法:通过泡沫灭火器将泡沫液喷射到火焰上,形成稳定的泡沫覆盖层,隔绝空气,起到隔热和窒息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5. 干扑灭火法:使用干湿混合物对火源进行灭火,利用固态、流态和气态混合物对火源进行灭火。
除了基本原理和方法外,还需要加强火灾防控意识,进行日常的火灾预防和隐患排查工作。
保持灭火器材和设备的完好性和通畅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加强员工的防火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火灾报警系统和组织灭火人员和物资进行灭火救援。
总之,防火灭火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防火知识的普及和灭火技能的培训,做好防火意识的普及和火灾隐患排查的工作,合理设置灭火设备,提高灭火的能力和效果。
消防安全知识团课内容消防安全知识团课内容一、引言消防安全是指对火灾和其他突发灾害进行预防、灭火、抢险和救援工作的一种综合性公共安全工作。
它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我们开设了这门消防安全知识团课。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了解消防安全的基本概念、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应急逃生的步骤,从而提高我们的自救能力和避险意识。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学习吧!二、消防基本概念1. 火灾的成因和分类- 火灾的成因: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和氧气四要素缺一不可。
- 火灾的分类:可燃物的不同形态可将火灾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三类。
2. 火灾传播的途径- 导热传导:燃烧物质与周围物质的接触传递热能。
- 对流传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对流循环。
- 辐射传热:热能以直线传播,可以穿透空气传播。
3. 灭火原理和方法- 灭火原理:截断火源、隔离燃料、争取时间和降低温度。
- 灭火方法:扑救灭火、灭火器灭火、消防栓供水。
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1.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使用时要拉开安全销,将喷嘴对准火焰源喷射。
-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火灾,使用时要将喷嘴对准火焰源喷射,注意喷射距离。
2.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打开箱门,拔下阀门。
- 用喷水枪对准火源喷射,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
四、应急逃生的步骤1. 火灾报警与逃生预案- 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报警,同时按照逃生预案行动。
- 逃生预案包括制定好逃生路线、确定逃生出口和集合地点。
2. 室内逃生的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迅速关闭门窗阻隔火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尽量爬行,避免吸入烟气,寻找最短的逃生路径。
3. 高层建筑逃生的注意事项- 不乘坐电梯逃生,使用楼梯通道。
- 沿着防火楼梯或疏散楼梯下楼,避免堵塞。
五、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1. 中国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法》:规定了火灾预防、火灾隐患排查、建筑消防设施和设备的要求等。
消防基础知识: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根据燃烧基础理论,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三个条件必须勇士具备且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给予对燃烧条件理论运用的结果。
其中,防火原理在于限制燃烧条件的形成,灭火原理是破坏已触发的燃烧条件。
一、防火的基本方法
预防火灾发生的基本方法应从限制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入手,并避免它们相互作用。
(一)控制可燃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控制可燃物的做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以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房屋;降低可燃物质(通常指可燃气体、粉尘等)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将可燃物与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其他物品隔离保存,并防止“跑、冒、漏、滴”等。
(二)隔绝助燃物
对于一些易燃物品,可采取隔绝空气的方法来储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
在有的生产、施工环节,可以通过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的方式来隔绝助燃物,如水入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用惰性介质氮气吹扫,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动火)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
(三)控制引火源
在多数场合,可燃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存在不可避免,作为最常见助燃物的氧气也几乎无处不在,所以防火防爆技术的重点应是对引火源的控制。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类必要的热能源即可能成为导致火灾发生的引火源,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加以控制,既要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要设法避免引起火灾爆炸。
对于几类常见引火源,通常的做法有禁止明火、控制温度、使用无火花和静电消除设备、接地避雷、设置火星熄灭装置等。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
扑灭,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灭火(针对可燃物),如:水喷雾灭火系统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在一定条件下,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
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很高的汽化热,冷却性能很好。
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地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
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灭火(针对引火源),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
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
例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
再如,在扑灭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管道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同时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灭火(针对助燃物),如:用二氧化碳、氮气、蒸汽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非助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四)化学抑制灭火(针对链式反应自由基),如: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
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
化学抑制灭火的常见灭火剂有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
化学抑制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方法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而对深位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