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15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一、引言数据通信是指通过某种传输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二、传输媒介1. 有线传输媒介有线传输媒介是指用电缆或光缆等物理媒介来进行数据传输。
常见的有线传输媒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2. 无线传输媒介无线传输媒介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来进行数据传输。
常见的无线传输媒介包括:Wi-Fi、蓝牙、红外线等。
三、数据通信的基本要素1. 发送端(Sender)发送端是指发送信息的设备或程序,例如计算机或手机等。
2. 接收端(Receiver)接收端是指接收信息的设备或程序,例如计算机或手机等。
3. 信道(Channel)信道是指信息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传递时所经过的物理路径,例如电缆或无线电波等。
4. 编码方式(Encoding)编码方式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ASK、FSK、PSK等。
5. 解码方式(Decoding)解码方式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解码方式包括:ASK解调器、FSK解调器、PSK解调器等。
四、数据传输模式1. 单工传输模式单工传输模式是指信息只能从发送端流向接收端,不能反向传输。
例如广播电台就是采用单工传输模式进行信息传递。
2. 半双工传输模式半双工传输模式是指信息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双向传递,但是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方向的数据传输。
例如对讲机就是采用半双工传输模式进行信息传递。
3. 全双工传输模式全双工传输模式是指信息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双向传递,并且同一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双方向的数据传输。
例如电话就是采用全双工传输模式进行信息传递。
五、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通信协议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规定了发送和接收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数据通信的概念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过程。
2、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由数字、字符和符号等组成,可以用描述任何概念和事物,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则是说过一句的具体内容和解释,有具体含义。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即信息是按一定要求以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
3、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从某一端传输到另一端。
信号是数据在具体物理表示,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4、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当数据采用离散电信号表示时,这样的数据就是数字数据;当数据采用电波表示时,这样的数据就是模拟数字。
5、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叫模拟信号;随时间离散变化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6、数据通信的三要素,它们分别指什么?信源、信宿和信道。
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端,是发出待传送信息的人或设备;信宿就是信息的接收端,是接收所传送信息的人或设备;信道是通信双方以传输介质为基础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它是建立在通信线路及其附属设备上的。
7、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就是指在通信信道中传送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与之相对,在通信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是模拟通信。
8、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信道带宽,指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宽度)信道容量,指单位时间内信道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即一个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它表征信道的传输能力。
数据传输速率,指通信系统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比特)数,因此又称比特率。
调制速率又叫波特率或码元速率,它是数字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的电信号单元(码元)数,即调制后模拟电信号每秒的变化次数。
误码率是衡量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传输可靠性的指标;也就是指二进制码元在传输过程被传错的概率。
传输延迟,指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使系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延误或滞后的现象。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利用通信设备和协议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的过程。
以下是与数据通信相关的基本概念:
1. 数据传输:指通过通信设备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2. 数据交换:指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和交流的过程。
3. 通信协议:指规定了通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4. 传输介质: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所采用的物理媒介,例如电缆、光缆、无线信号等。
5. 数据包: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由通信协议定义的、包含有必要信息的数据块。
6. 数字信号: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数字形式的信号。
7. 带宽:指数字信号在传输介质上的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作为单位来衡量。
8. 误码率: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特数占总传输比特数的比率。
9. 可靠性:指数据通信系统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保证数据正确、完整、及时地到达目的地的能力。
数据通信及有关概念数据通信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传输数据的方式,使得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
本文将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分类、常用的传输介质以及一些相关的术语。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指在通信系统中,通过某种介质传输数据的过程。
它涉及到数据的产生、传输和接收三个基本环节。
数据的产生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例如计算机、手机、摄像头等。
数据的传输则需要借助于一些传输介质和协议来实现,而数据的接收可以通过显示器、喇叭等设备来呈现给用户。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根据传输的方式和范围,数据通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点对点通信:数据直接从一个点传输到另一个点,例如电话通信。
2.广播通信:数据从一个点传输到多个点,例如电视广播。
3.多点通信:数据可以从多个点传输到多个点,例如互联网。
三、常用的传输介质数据通信需要借助不同的传输介质来实现,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1.电缆: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可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数据传输。
2.光纤:光纤的传输速度较快,可用于广域网和互联网中的数据传输。
3.无线电波:例如Wi-Fi、蓝牙等,可用于无线局域网和个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四、相关术语在数据通信中,有一些术语是需要了解的:1.带宽: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bit/s或者Mbps为单位。
2.延迟: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时间,也称为延迟时间。
延迟时间越短,通信速度越快。
3.误码率:误码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或者千分比来表示。
4.协议:协议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对于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和错误处理等方面的约定。
结论数据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它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分类、常用的传输介质以及相关术语。
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数据通信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提升其速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人们对于高效通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