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在新课程下的“教材观”重庆市铜梁二中文德才教材观就是人们对教材的一种习惯性的、本能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教材、教参在教学与学习中所处的地位及教师、学生对待教材、教参的一种态度。
不同时代的教材观是不一样的。
那么在新课程下,我们应有什么样的教材观呢?在传统观念中,教材是学科知识的浓缩和再现,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学习内容是定论、共识或某领域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是铁的法则,不允更改。
因而,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不论北方或是南方,无论是东部或是西部,全国只能使用统一的教材,按统一的教材目标、内容上课,按统一教材所讲内容考试。
久而久之,教师、学生离不开教材,进而迷信教材,崇拜教材。
教材就成了“法典”,只能“按章办事”;教材成了“圣经”,只能“深信不疑”。
那怕教材的内容早已过时了,甚至错误也不易改变。
笔者在三年前,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些内容提出过质疑,形成了几篇文章,寄给了编辑,希望得到修改,结果石沉大海,以致于现在的教材“涛声依旧”,以讹传讹,甚至一些考试题还以过时的或错误的教材内容为依据来拟参考答案。
笔者深感教材是多么的权威和不可动摇啊!教材的权威性和不可动摇性,必然导致教师只能依赖教材,教教材。
教师即使有离开教材的时候,只不过用其他材料说明、论证教材的观点、原理罢了。
教师成了教材的传话筒,只能亦步亦趋地、小心翼翼地照着教材和教参上课。
教师用不着创造性去工作,只要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
如果教师没有完全按教材上的东西上课,对不起,你讲的就不具有“科学性”了;如果教师没有“复制”完教材上的东西给学生,对不起,你的“光荣任务”就没有完成。
教学一切都是“预设”的、现成的,只要你忠实按教材的指定教学目标、内容明白无误地传达出来,学生只要照单全收不误,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教师关心的主要是学生是否达到了教材的要求,关注学生掌握教材的速度和质量,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人格、情感等可以不问。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树立的教材观地理教材的分析是地理教材运用的前提。
地理教材的运用是在地理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开发,建构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逻辑。
在如何运用教材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一种是“用”教材教的教材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的教材观。
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材编写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地理新教材力求创新,融入当今地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学生生活世界中遇到的地理现象和热点、难点问题。
但无论教材编写多么完美,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的教材观。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也能反映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地理教学与地理教材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念,对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重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的教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念就是把地理教材作为地理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唯上”、“教材本位”,“教”教材就是教学的一切。
把地理教学过程仅仅局限在地理教材之中的观念是片面的。
地理教材虽然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也努力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在在客观上还是与地理课程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更不是考试与评价的依据,而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材的编制者根据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适合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材料,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习资源。
新课程的教材观要求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旨在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评和建构,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交流的“话题”。
新课程背景下树立思想品德教材观之我见迎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校也实行新课改近两年了,那么,作为参与新课改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新现象,新问题。
因此,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如何构建课改新观念,是每一位课改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本人想结合自己在新课改实践中的点滴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正确认识教材和教师的功能教材的多样化带来了新的观念,第一,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应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应是教科书的奴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材,用好教材。
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课程,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二,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设制的参与者。
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向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有权选择教材,也可从学生和学校教学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选合适的材料。
第三,教师有责任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核心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例如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录像、报刊杂志、图书资料、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
二、新教材努力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教材虽各具特色,但总体上说,各套教材在以下诸方面都有所体现。
1、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内容、结构体系、程度与分量、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的设计等方面,都力求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其兴趣,有较强的感染力,大部分教材都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进行设计。
因此,这些教材具有的共性是:话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富有时代的气息,文化信息量大;强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单纯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安排语言材料,以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设置真实而生动的情景和“任务型”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交流,提高用英语做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获得和积累经验。
简述新课改下的教学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学观逐渐形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以及评价与反思。
首先,学生中心理念是新课改下教学观的核心。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然而,新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全面发展的理念也是新课改下教学观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教学观则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合作学习的理念是新课改下教学观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增强学习的效果。
最后,评价与反思的理念也是新课改下教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评价应该多元化、全面化。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也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以及评价与反思。
这些理念的贯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教材内容解读与研讨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材内容的解读与研讨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一主题的观点:
1.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材内容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强调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
教材内容应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3. 关注学科融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教材内容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4. 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教材内容应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5. 强化教师培训与合作: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解读和有效实施。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材内容的解读与研讨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核心素养、关注学科融合、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强化教师培训与合作等方面。
这些观点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促进教材内容的改进和完善。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处理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
如果我们把课程开发视作借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那么它必然会涉及教师的教学设计,即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问题。
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教师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1.教材是教学材料,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惟一依据毫无疑问,教学首先有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在以应试教育为取向、全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政策背景下,教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教材。
把教材当作学校教学事实上的惟一依据,实质上是没有真正理会教材的本质,没有理清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关系,从而混淆了教材和课程标准各自的功能。
事实上,课程标准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行动惟一指南,而教材只是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和学的材料,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
迷信教材、根深蒂固的教材情节势必导致教师和学生以本为本,强塞硬灌,强记硬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便无从谈起。
教材的功能不在于为教师提供一种法定文本,让教师俯首就范,而是定位于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精心打造和提供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所以,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领会课程理念,切实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新课程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
2.教材是范例性的中介材料,不是学生认识和学习的客体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观出现了重大转向,其根本特征为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全盘接受的认知对象和内容。
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材料,是案例或范例。
因此,新课程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借助话题这个中介进行交往,在互动交往中,创造新经验,建构新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一、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以学习者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要求实现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其中,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无二致,反映了新课改教学观对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合理内核的继承;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养成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这是传统教学较为忽略的,反映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创新与飞跃;而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这也是新教学观对传统教学观的重大突破。
注重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具有两方面的具体内涵:1、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是叫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
从学科角度看,它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学科知识的被发现和被揭示总是与一定过程和方法联系在一起的。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视为一个动态整体,将两者视为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新教学观主张在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的同时,也让他们去体验发现的过程个,掌握探究的方法。
而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对过程和方法的注重也不能无限夸大,应当辩证地处理好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及方法的关系,否则,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无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会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前车可鉴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好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关系,把握好适当地度,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既是教育科学的要求,也是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和探索的教学艺术。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学生的发展必须实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新课程背景下, 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因此, 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得失。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们正遇到传统与变革的困惑: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 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 像以往那样捧一本教材去灌输 , 是不能达到标准了, 并且标准不像以往大纲那样对知识的描述具体、精确, 而是给教师留下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面对新教材, 旧的教学方法失去了效用。
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的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及学生观的全面更新,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依然用传统的观念审视教材, 视教材为知识, 普遍存在教教材 , 而不是用教材的现象, 在这种惯性教材观下, 教学方法的选择只能是生搬硬套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模式。
准确认识教材的功能, 是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
[ 1 ]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变化, 并未使教材的使用者对教材功能的理解有深入的认识, 在实践中穿新鞋, 走老路的教师不在少数。
有的教师依然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 。
1 / 13这种认识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不利因素之一。
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 必须实现教材观的超越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
一、教材的价值取向与教材观我国的课程与教学传统, 深刻地体现在教和学的行为规范中,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学生则是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这里的课程是作为权威经典被规定的, 而教学则因此具有了附庸的性质, 这种传统延续下来就形成为以掌握教材为目的, 而不是以使用教材培养能力和发展素质为目的的基本特征。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首先,教材注重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文化背景。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多元化,包含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教材注重实用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教材编写应该注重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教材注重创新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创新性,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开展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材注重发展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发展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发展性,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 1 -。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下是一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点:
1. 学生中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4. 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6. 评价改革: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方式来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不再只是供传授的经典,不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
一、新教材的特点1、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新课程理念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的课程。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数学课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水平和发展给予具体指导。
体现以学生为课程主体的选择性教材。
2、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应用数学。
例如,在前一段时间我们数学组指导学生利用统计知识研究学生月消费支出的调查报告,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利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利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注重生活应用实例,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3、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经常会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社会进步、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数学发展、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
新时代教材观的内涵: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
新时代
教材观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内容之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教材观强调要适应
时代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新时代教材观强调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
融合,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4.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需求。
新时代教材观强调要根据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教材资源和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5.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教材观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
总之,新时代教材观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不仅是对传统教材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教育本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认识和新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教材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一树立课程“三维”目标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传统教学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
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
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正确的教材观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
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
针对具体的思品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设置了哪些内容系列,每个系列中设有哪些内容等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
比如,在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让学生搜集反映家庭温馨的照片;在学习“我爱你,中国”时,布置学生搜集体现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片,诗句。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思想品德教材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用教材。
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打破教材神圣和教材依赖,做到教材之上“看”教材,教材内外“理”教材。
1. 树立新的教师观和教材观,打破教材依赖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和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基于教学实践的校本行动研究者。
教师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
用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教材观是教教材,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甚至死抠课本。
新课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教材不是圣经,只是教学媒体之一,教科书、教师、学生、教学环境都是教材。
教师不能只依据一本教科书进行教学。
教师应把握教材、驾驭教材、超越教材,带领学生就教材的内容进一步地延伸、质疑、创新(再创造),让教师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
如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问题,历来都是经济常识教学的重点,也是经济生活教科书中的内容,但由于世界上两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市场的这个弱点其实正是市场经济的优点。
而国内目前许多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已采纳了这个观点,再把一个理论界有争论的观点作为重点来教学和考试,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因此,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必须做灵活处理。
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对教科书等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整合、提炼,将教科书内容生活化、地方化、校本化,赋予教材以生命的活力,给知识以生命,而不是照本宣科。
要打破教材依赖和崇拜,克服惯性和惰性,不做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
教师要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当然,超越教材决不是不要教材,而是不拘泥于教材。
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最重要载体,教科书中的主要观点在教学中是一定要落实的,但实现的途径则是多样化的。
2. 把《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等作为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编写高考《考试大纲》的依据之一。
敬爱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们: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语文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体系下,我们不仅要重视教材的内容,更要注重教材的编选理念和教学价值。
接下来,我将结合现行语文教材,谈谈我的教材观。
一、坚持以立德为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众所周知,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语文教材应该以立德为先,注重篇章内容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而现行的语文教材在编选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如《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感。
这种以立德为先的教材理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的编选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增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如在《新课标》的语文教材中,除了包含经典的文学作品外,还增加了一些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一些生活化的内容,如实用文、广告、漫画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充分重视教材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教材的编选应该充分重视教材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如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现行的语文教材在编选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如《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篇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这种充分重视教材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倡导素材取材贴近生活,符合学科特点教材的编选应该倡导素材取材贴近生活,符合学科特点。
新课改下的教材观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现现代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将学习内容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呢?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为了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三方面来着手。
1.课前准备⑴.教师要更新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
许多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为教教材而教教材。
我们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教材观,学会正确处理教材,以更适合学生的思路。
⑵.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
(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突出表现在:①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于想像的,也难于企及的。
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
新课标的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一、新的教材观义教小学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教材内容是学生未来需要的,具有现实背景、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
教学内容注重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尽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富有儿童兴趣的学习素材,教材编的吸引孩子愿意学,自己动手学,主动动脑学。
同时,教材还编入了不少让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体现新教材的意图,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
二、新的教学观由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材内容的根本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观的改变。
所谓教学观,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做朋友,创建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能力,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新的学习观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是开放而多样的。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旋律,力求学习方法开放而多样。
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
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应特别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大胆地尝试,并应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猜测、创设问题情景等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
其次,要大力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激励每个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过程,让他们在动中促思,玩中长智,乐中成才。
总之,随着教改实验教材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以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
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
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
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
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我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
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思想品德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
其次,将静态的预设与动态的生成相结合
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一种辩证关系,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没有预设,课堂变成毫无目的的放羊;没有生成,课堂会变得死气沉沉,缺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目前普遍存在盲目生成,抑制生成,漫无目的的生成,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教学,只有恰当的预设和生成才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和理念。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本人在课程改革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是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并且逐渐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为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最后,作为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表现为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最终拥有者。
作为教师的我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
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问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呢?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