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6.33 KB
- 文档页数:6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2)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2)运用数学游戏、练习题等方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3. 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及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及复杂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2. 运用数学游戏、练习题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2. 练习题、数学游戏道具;3. 投影仪、黑板、粉笔。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四则运算的定义,并通过示例演示运算顺序。
3.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2. 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题目最多,最准确。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计算家庭开支等。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十、评价与反馈1. 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和一种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四则运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第一步。
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进行练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教案将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师自编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讲解与训练。
主要涉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于数字概念的理解、运算符号的使用以及正确列式等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运算:包括两位数相加不进位,两位数相加有进位,三位数相加等情况;2. 掌握减法运算:包括两位数相减不退位,两位数相减有退位,三位数相减等情况;3. 掌握乘法口诀表及乘法运算技巧;4. 理解除法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5. 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1. 遗漏加法与减法中的进位与退位规律;2. 理解乘法的本质,巩固乘法口诀表;3. 掌握多步运算中的计算顺序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演绎法:通过示范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数学运算;2. 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相互讨论和解决各种四则运算问题;3. 实际情境应用:通过生活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四则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六、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基础练习(例题)例如:13 + 28 = ?解答思路:从十位开始相加,3 + 8 = 11;然后个位相加时要注意进位,1 + 2 = 3。
所以答案是31。
2. 进位与退位规律(练习题)练习学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相加时的进位方法,巩固进位规律。
3. 减法基础练习(例题)例如:57 - 24 = ?解答思路:从个位开始相减,7 - 4 = 3;然后十位相减时要注意退位,5 - 2 = 3。
所以答案是33。
4. 进退位规律(练习题)练习学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相减时的退位方法,夯实退位规律。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的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754+3826=答案20__-493=答案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1、创设情景:20__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 小数点对齐(2) 数位对齐(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1、口算下面各题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2、算一算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
四则运算(一)教学教案加数的运算工,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考点题库一1.(重点题)列竖式计算,并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1325+4786= 验算:3043-684= 验算:2.(难点题)填一填。
309 + = 456 - =3.(辨析题)判断。
1 5 3 6 6 72 + 6 7 2 的验算方法只有一种: + 1 53 6 。
2 2 0 8 2 2 0 8( )4.(变式题)根据122-48=74写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123 764 200129319 2852、列式解答:12÷3=4(瓶) 12÷4=3(枝) 答:可以插4瓶。
答:每个花瓶插3枝。
3、明确除法的意义并探索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较问题一中的乘法算式:3×4=12 12 ÷ 3 = 4 12 ÷ 4 = 3 被除数 除数 商 (积) (因数) (因数) 4、探究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5+2=17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17 ÷ 5 = 3 …… 2 (17-2)÷5=3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17-2)÷3=5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归纳总结 1、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中,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 数=(被除数-余数)÷商。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方法;(3)能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并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解决问题的意志。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法运算(1)学习加法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3)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2.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1)学习减法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3)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3.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1)学习乘法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3)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练习。
4. 第四课时:除法运算(1)学习除法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3)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练习。
5.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1)学习四则运算的混合运算;(2)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练习。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2. 直观教学法:运用教具、学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方法;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合作精神;4. 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速度等方面,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2. 教具、学具:如小棒、计数器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四则运算;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的教案模板学生的这些特征必需是真实的,是老师通过平常的视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料题目的运用等发觉的,切忌空泛。
那么应当怎么写好教案呢?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有关于20xx小学四年级数学四那么运算的教案模板,盼望可以协助到大家。
20xx小学四年级数学四那么运算的教案模板1四那么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安排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或a×(b-c) =a×b-a×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三角形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以小数形式记录的2023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23年奥运会上,我们中国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呈现2023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师:你认识画面中的人物吗?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将带着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准备好了吗?出发!继续呈现劳丽诗、李婷婷在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画面并伴随着小明的声音: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个一和4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篇一:《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没有括号的同级四则混合运算责任学校小街乡中心小学责任教师王丽萍【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4-5 页例1和例2《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4-5页例1和例2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为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1通过应用加减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例2以“冰雪天地”接待游人的信息为素材,通过解决“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引导学生观察所列混合算式,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例1、例2的基础上,教材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材在例题呈现上注重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就有数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四则运算顺序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在组内交流,在全班反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白板。
【教学过程】.- 1 -- 3 -- 4 -- 5 -【篇二:《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宜良县北墩子小学李刚$【教学内容】第一、三单元【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自主整理四则运算知识。
四年级运算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四则运算教案(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运算教案1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
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
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设计: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看:课本P1-5,例1‘例2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四则运算教案运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等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原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养成独立、认真计算等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计算的品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只要复习了数的认识,今天开始我们要复习数的运算。
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要熟悉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能选择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梳理1.小组讨论。
引导: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想一想,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考,找一些例子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各自整理后在小组里讨论。
2.集体交流。
(1)提问: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呢?生答。
追问:你能说说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吗?生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结合学生交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进一步明确法则。
提问:小数乘、除法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总结。
提问:分数乘、除法计算有什么联系?指出: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分数乘法后按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基本练习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
运算教案篇二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培养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四则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温故互查】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00+25×6 144÷6-44 85-26+73 18÷9×8想: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计算下面各题:185-(51+49)35×(107-79)819÷(108-99)想: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设问导读】1、自学课本P1例1。
2、填空。
(1)要求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可以这样做:先求,列式为;再求,列式为;最后求,列式为。
(2)综合算式:根据题意,应先算(),再算(),最后算()。
(3)请在上面的算式中标出运算顺序(4)请按标出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提示:在每一步计算中,没有参与运算的数要连同它前面的运算符号一同抄下来。
3、小结。
没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如果算式中既含有乘除法,又含有加减法,先算(),再算()。
【自学检测】1、在算式中标出运算顺序。
76+42×2÷14 100-62+540÷18 15×40-360÷122、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0+75×4-90 360÷40+13×8【巩固练习】1、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50-30×2 300+240÷6÷5 100×4-900÷15275-15+20×3 60-80÷16×12 280-280÷14+442、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练习,小组内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展示四则运算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
2. 练习题库: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四则运算的概念和顺序,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练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第5-6课时: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则运算的知识。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算式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法运算(1)学习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加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2.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1)学习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减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3.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1)学习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乘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练习。
4. 第四课时:除法运算(1)学习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掌握除法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3)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练习。
5.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的混合(1)学习四则运算的混合规则。
(2)进行四则运算的混合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法则。
2. 运用讲解法,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进行大量的运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和法则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四则运算计算方法的运用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实物、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 练习题、作业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加法运算2. 第二课时:减法运算3. 第三课时:乘法运算4. 第四课时:除法运算5.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的混合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一)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定律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4l页第1~3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应用,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进一步认识一些运算的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运算的定律、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5+20=75mdash;55=75mdash;20=提问:你能说出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出示加法定义)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两道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
(出示减法定义)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谁再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出示乘法定义)根据乘法的意义,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吗什么叫做除法(出示除法定义)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并且从上面的每组题可以看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我们能不能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呢请看期末复习第1题。
2.四则运算意义的应用。
(1)请同学们先看第(1)题。
谁来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呢(按照编的题板书)提问:这道题为什么是加法应用题谁能根据编出的加法应用题来编两道减法应用题(指名学生口头编题)提问:这两题都是已知加法里的什么数,要求什么数(2)请同学们再看第(2)题。
谁来编一道乘法应用题呢(按照编的题板书)提问:这道题为什么是乘法应用题哪位同学能根据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出两道除法应用题(指名口头编题)提问: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乘法里的什么数,要求什么数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来编出相应的应用题,知道了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要用四则运算来解答。
为了更好地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学过的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1.正确地执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能够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时的计算顺序和法则。
2.较复杂的四则运算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用的习题和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5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题目:“15+7=?”,请学生进行口算,并出示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是加法运算符,能够将两个数值相加得到结果。
二、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方法(15分钟)1.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呈现在黑板上。
2.教师用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你们能举例说明加法运算吗?”4.学生提供答案,教师逐一点评和解释。
三、加法和减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系列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四、乘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乘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乘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五、除法(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除法习题给学生进行口算和写算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师提倡学生使用竖式算法进行除法的计算。
3.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指导和纠正。
六、应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给学生,要求他们应用所学的四则运算解答问题。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四则运算(一)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our operations (1)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四则运算(一)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
(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160+150=310人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
(教学脱式书写格式)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90¸3´5
=30´5
=150(人)
老师:指名学生给大家说说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我先用900¸3,再用它们的商¸5,因为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才能算出5天的人数。
老师:也就是说,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的。
谁能说出15-8+11和40´3¸60的运算顺序?
3、总结运算顺序
老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第1、3题中只有加减法,第2、4题中只有乘除法。
它们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
老师:在一道算式中,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一般情况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做题。
(二)理解、总结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
刚才有同学说想知道滑雪场的门票是多少钱,前两天我有两个朋友也去了滑雪场,知道成人票一张60元,付给售票员200元买两张,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列算式,指名板演)
200-60¸2
=200-120
=80(元)
老师:前几道题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这道题先算后面的乘法呢?
学生:要想求出找回多少钱,必须在总钱里去掉两张票的价钱,而不是减去一张票的价钱,所以要先算后面的乘法。
3、出示信息:现在已经放假了,听说滑雪场对儿童还有优惠活动:成人票60元,儿童票半价。
如果你和妈妈一起去,一共花多少钱?请列式解答。
(1)60¸2+60 (2)60+60¸2
=30+60 =60+30
=90(元)=90(元)
同学1汇报思路:我是先算出儿童票多少钱,再加上成人票60元,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所以我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同学二汇报思路:我跟她的想法一样,只是把60 放到了前面,因为在加法中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但还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三、总结规律: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和总结:我们知道在一道算术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一般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直接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7¸3´7 54¸6´9 45+8-23
28+20´8 203-135¸9 35+24+12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重点研究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