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1C5S3 P91)(9月18日16:10—17:0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研究。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所以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见学案)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水准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能够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三.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4.实施实验→5.分析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
六、实验结果:用方法1检验CO2时,溶液由变绿色再;用方法2清的变。
证明有CO2产生酒精的检验中,橙色的溶液变成,证明有酒精产生。
七、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9答案:一、有氧或无氧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四、实验流程:溴麝香草酚蓝石灰水重铬酸钾六、实验结果:蓝色黄色石灰水浑浊重铬酸钾灰绿色七、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实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预先祝大家中秋快乐!澤穎实验 〖探究性3〗〖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 30 页2022-10-41.☆(09全国理综II 1)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实行 C.酵母菌能够实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实行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实行光合作用,不实行呼吸作用2. 用酵母菌酿酒,理想的方法是( )A .先通气后密封B .通人足量空气C .先密封后通气D .尽量密封,避免空气进入3. 将酵母菌培养物由供氧条件转变为厌氧条件,以下过程中加快的一种是( )A .葡萄糖的利用B .CO 2的放出C .A TP 的形成D .丙酮酸彻底氧化4. 在a 、b 、c 三个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等量、成分相同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1 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3 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
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一、实验目的酵母菌细胞呼吸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它涉及到多种酶的参与和多种有机物质的代谢。
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机制,为开发新型的能量代谢调控剂提供理论基础。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原有实验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基、葡萄糖、酒精、乙醛、氢氧化钠、甲醇、酚酞溶液等。
2. 实验方法:将酵母菌培养基中的酵母菌细胞提取出来,并进行清洗和离心。
接着,将提取的酵母菌细胞置于含有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底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量,来分析不同底物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影响。
三、实验改进分析在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 实验方法不够细致:原有的实验方法比较简单粗糙,没有对酵母菌细胞的提取和培养进行详细的步骤说明,容易出现误差。
2. 实验数据不够准确:由于实验条件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3. 底物选择有限:原有实验方法只能通过添加少量底物来进行实验,不能全面地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在酵母菌细胞的提取和培养过程中,我们增加了详细的步骤说明,包括提取酵母菌细胞的方法、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我们增加了实验条件的控制,例如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我们扩大了实验的底物选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酒精、乙醛、甲醇等,以全面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改进后的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对不同底物的利用率存在差异。
在葡萄糖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生成量较高;而在甲醇培养基中,酵母菌细胞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生成量较低。
3.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选自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是在学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结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一步理解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和类型,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知识作以必要的知识铺垫。
本节教材在简要介绍细胞呼吸概念之后,设计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方法,主动建构知识和概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本章节的教材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有较多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本节教学运用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以及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
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通过同桌讨论,师生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变量,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
产物C2H5OH的检测需要排除由C6H12O6造成的干扰,这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舍弃对C2H5OH的检测。
另外,采用朗威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CO2的含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室内数字化设备带来的便捷。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另外培养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但由于本实验用材多,耗时长,如何让学生设计科学、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和装置,对教材参考资料中的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装置的改进,使本实验能大大缩短实验时间,使本来认为难以开设的探究性实验,完全具备了在一般的中学课堂内就能完成的实验。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让学生在实验室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例如提前布置学生用酵母菌发面展示发面现象,添加酵母粉的比不加酵母粉的更松软,并且有蜂窝状的孔隙。
还让同学利用矿泉水瓶自制简易的酿酒装置、酸奶装置。
增加感性认识,体验生物实验乐趣,鼓励课外继续实验,为生活添色彩。
二、实验教学分析:1、实验内容分析:本实验如果按照教材中的仪器和试剂的使用量需8-10小时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经过多次实验改进,最终在6分钟内可观察到明显现象,实验改进如下:1、实验材料的选择:“安琪活性干酵母粉”含量高,吸水后可快速恢复活性。
2、实验仪器的装置:将课本中250ml的锥形瓶,改为50ml的锥形瓶,简化装置,缩短反应时间。
3、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对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多加一瓶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是否除干净。
4、将实验放在38度水浴加热,加快反应速率。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高中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自主探究、推理判断的能力。
因此,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然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
3、教学条件:我校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实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仪器,试剂,学校全都具备。
不过由于实验耗时长,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在设计实验之后能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亲自参与实验。
本人也是通过不断改进实验装置,经过多次课堂实施,最终可以开展一堂学生亲自参与的探究性实验课。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考点: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素养要求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c级)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得实验,掌握实验得原理、方法与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自主先学】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得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澄清得,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量得多少,辨别酵母菌得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得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得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得硫酸铬。
2。
实验装置3.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得配制取20g新鲜得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与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得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得产生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得锥形瓶、(3)检测洒精得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得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得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
1g重铬酸钾得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得颜色变化、4、实验现象5①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得CO2;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得;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掌握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理解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其生物学意义。
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如何在实验中准确观察和记录数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试管、显微镜等。
2. 教学工具:PPT、实验指导书、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呼吸作用。
引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讲解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实验观察与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细节。
5. 结果分析与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实验收获,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程内容。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生物技术公司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酵母菌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发酵面包、啤酒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生物技术企业,实地了解酵母菌的应用和研究。
七、课后作业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数据的完整性。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初步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为什么需要进行细胞呼吸。
1.4.2 讲解:简要介绍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酵母菌细胞呼吸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不同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1.4.4 总结:强调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二章: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2 教学内容介绍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及其比较。
2.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掌握两种呼吸方式的特点。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
2.4.2 讲解:详细讲解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及其比较。
2.4.3 比较:让学生分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2.4.4 总结:强调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三章: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3.1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深入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2 教学内容介绍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4.2 讲解:详细讲解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检测: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验原理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实验步骤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注意问题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注意事项: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检测: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2)掌握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产物;(3)能够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学会运用对照实验和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2)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产物;(2)实验设计与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2)实验结果的解读与讨论。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试管、澄清石灰水、显微镜等。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架等。
3. 教学资源:课件、实验指导书、相关文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细胞呼吸、微生物等;(2)引入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这一课题。
2. 教学内容:(1)讲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如单细胞结构、广泛分布等;(2)介绍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讲解酵母菌呼吸产物的特点,如二氧化碳、酒精等。
3. 实验操作:(1)分组讨论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2)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实验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2)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食品制作等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关注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给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思维品质。
七、教学延伸1. 微生物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微生物的分类、分布和应用,如细菌、真菌等。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创新设计]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检验一、背景与学法分析1.指导思想: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课程,以“生活内容”为中心的教育,能使书本知识变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2.课标要求:进行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在探究实验中,学习科学方法,尊重实验事实,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3.学法分析:合理利用生活资源,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给予引导和辅助,最后得出结论。
二、创新价值教材中实验以葡萄糖溶液为培养基,采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究,用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分别对CO和酒精进行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由于时间、条件所限,引导探究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成,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探究兴趣。
以“生活内容”为中心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三、实验创新设计过程1.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酵母菌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方面的用途,尝试分析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酵母菌用来酿酒,发酵罐是密封的,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在可无氧条件下进行;——酵母菌发面时,上面只盖一层布,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也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2.作出假设。
引导学生围绕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两种可能方式进行讨论。
3.设计实验。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控制实验中的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2)怎样鉴定细胞呼吸的产物?(3)重点放在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生成,如何比较两种呼吸产物的多少。
4.实验设计实施。
实验设计一:实验设计二:四、教学反思1.学习生活化:从探究素材的选择到材料用具,从实验设计到操作,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整个探究过程融入生活。
2.可行性强:实验材料、用具容易获得,设备简单,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实验效果直观,结果可靠。
3.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酿酒、发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动机。
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B、D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
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1、2两试管的变化
甲组变混浊快无变化
乙组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
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CO2。
[深度思考]
(1)为什么选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2.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
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装置乙为对照。
(3)误差的校正
①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②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③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
实验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浓硫酸溶液)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
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1、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三、结果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资料】溴麝香草酚蓝:也叫溴百里酚蓝,英文名Bromothymol Blue,简称为BTB,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
分子式:C27H28Br2O5S,分子量:624.39,产品性状:浅玫瑰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00~202℃,易溶于乙醇﹑醚﹑甲醇及稀氢氧化碱溶液。
稍溶于苯﹑甲苯及二甲苯,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溴麝香草酚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6.0(黄)~7.6(蓝)。
普通水是中性,pH也就是7左右,差不多呈淡蓝,溶有CO2后,由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因此pH不会降太多,变黄。
当中过渡颜色是绿色或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