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3
香根草、菖蒲、香蒲的耐淹抗旱性研究消落带是湖库河道滨岸下方、水体上方干湿交替呈现的地段。
因此,消落带种植的植物必须兼具耐水淹性和抗旱性。
为筛选丹江口水库消落带适生植物,本试验选择了三种已经在南阳地区种植多年的草本植物——香根草、菖蒲和香蒲,对其进行不同程度水淹和干旱试验,分析了三种植物水淹和干旱下的生长形态、生理变化,比较了耐淹抗旱性。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刈去三种植物地上部分后,对其地下部分进行6个月水淹,结果表明:1)水淹结束后,统计三种植物的新芽萌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菖蒲(80%)>香根草(49%)>香蒲(0%);2)水淹6个月后,菖蒲株高、根长、生物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香根草株高虽有增加但不明显;3)水淹6个月后,与对照相比,香根草、菖蒲的最大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根活力、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综合来看菖蒲增量最大;4)水淹6个月后,香根草SOD活性相比对照显著提高,菖蒲虽提高但无显著差异;香根草、菖蒲MDA量较对照相比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但菖蒲的减量最小;香根草CAT活性较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菖蒲有所增高但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6个月根淹下,菖蒲的新芽萌发率最高,恢复生长能力最强,对根淹环境的适应力最佳,其次是香根草,最不耐水淹的是香蒲。
2.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对三种植物幼苗设置了不同深度(浅淹5 cm、半淹10 cm、深淹15 cm)的水淹培养试验,试验进行6个月。
结果表明:1)水淹结束后,统计三种植物不同水深下的存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香根草浅淹(83.1%)>半淹(72.9%)>深淹(60.4%);菖蒲浅淹(91.8%)>半淹(82.9%)>深淹(69.4%);香蒲各水淹组均为0;2)水淹6个月后,与对照比,浅淹下香根草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显著增长,而半、深淹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菖蒲在各水深下上述指标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总体看菖蒲的增量要大于香根草;3)水淹6个月后,香根草、菖蒲各水深下的最大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大多高于对照;香根草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近,而菖蒲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浅淹下香根草的根活力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其余水淹下与对照接近,半、深淹下菖蒲较对照也显著增加,但浅淹下香根草的增量最大;在三种水淹深度下香根草、菖蒲的根际微生物量相比对照均显著增长,其中菖蒲深淹组的增量最大;4)水淹6个月后,香根草、菖蒲各处理的SOD活性相比对照均无显著差异;香根草各组CAT 活性相比对照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菖蒲各组CAT活性相比对照均显著增加;浅淹深度的香根草MDA量相比对照显著降低,其他处理虽有降低但较对照无差异,菖蒲各处理的MDA量与对照相近;以上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幼苗水淹下,菖蒲耐淹性最强,其次香根草,最后为香蒲。
植物抗旱机理及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植物的抗旱机理是指植物在干旱环境中如何调节水分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和鉴定抗旱性的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和抗旱性鉴定方法。
植物的抗旱机理主要包括:减少蒸腾损失、增加水分吸收能力、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等方面。
在减少蒸腾损失方面,植物通过改变气孔的开闭来控制蒸腾速率。
一些植物能够在干旱条件下调节其气孔的开合,降低蒸腾速率,减少水分流失。
同时,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也对抗旱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根系的发达程度和分布范围影响着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影响植物的抗旱性。
另外,植物还通过产生一些抗旱物质来调节自身的生理代谢,如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等,以抵抗干旱引起的氧化应激。
目前,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来鉴定植物的抗旱性。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定植物的生理指标来评估其抗旱性。
例如,测定植物的相对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可以反映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水分状态和生理代谢水平。
另外,测定植物的根系性状也是评估抗旱性的重要指标。
根系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可以反映植物的水分吸收能力和适应干旱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评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状况来判断其抗旱性。
例如,测定植物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根冠比等指标,可以反映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采用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来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和鉴定抗旱性。
例如,通过研究与植物抗旱相关的基因,可以揭示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分子调控机制。
同时,通过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引入抗旱相关基因或调控植物内源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耐旱性。
综上所述,植物的抗旱机理及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抗旱机理被揭示,也将有更多的有效方法用于评估和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作物抗旱性育种研究作物抗旱性育种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气候变化和日益频繁的干旱事件,农作物的抗旱性越来越重要。
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作物的抗旱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育种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本文将探讨当前作物抗旱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一、作物抗旱性的重要性干旱是全球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干旱事件对农业产量和粮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农作物的抗旱性能直接决定其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和生产力。
因此,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对于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作物抗旱机制的研究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性,科学家们首先需要了解作物在面对干旱威胁时的自身防御机制。
通过对抗旱机理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机制:1.根系发育:良好发育的根系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供给作物的生长和代谢需求。
因此,通过培育更为发达的根系结构,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2.保持水分:作物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控制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散。
同时,一些作物还能通过改善叶片表面的蜡质层来降低水分流失。
这些机制可以帮助作物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水分供给。
3.抗氧化能力:干旱环境会导致氧化应激,产生大量有害的自由基,对作物造成伤害。
一些耐旱作物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中和自由基的毒性,保护作物细胞免受干旱伤害。
4.积累耐旱相关物质:一些植物具备在干旱条件下累积特定蛋白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抗旱物质的能力。
这些物质可以稳定细胞膜结构,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三、作物抗旱性育种的研究进展基于对作物抗旱机制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育种研究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以下是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向:1.遗传改良:通过杂交选育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培育具有较强抗旱性的新品种。
研究人员鉴定和利用与抗旱相关的基因,引入到作物中,提高其抗旱能力。
2.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系列分子标记,并与作物抗旱基因进行关联分析。
植物抗旱性与抗旱性鉴定方法的探究
植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定性鉴定方法和定量鉴定方法两种。
定性鉴定方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不同发育水平来
对植物抗旱性进行鉴定,其特点是灵敏度高,能够准确反映植物在干旱胁
迫下的生长情况。
定量鉴定方法是指通过测量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的
特征量,如根系结构、蒸腾率、抗旱性指数等,根据这些特征量的大小来
鉴定植物抗旱性,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植物的抗旱性程度,是定量抗旱鉴
定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植物抗旱性鉴定的其他方法,包括分子标记分析法、
叶绿素荧光分析法、生理特性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也在植物抗旱性研究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子标记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植物体内抗逆基因的表达、突变情况,
来进行抗旱性鉴定。
叶绿素荧光分析法是指通过测量植物叶片绿色素受到
干旱胁迫时的荧光特性,来评价植物抗旱性。
植物抗旱性研究及应对摘要:本文通过对植物的干旱类型、抗旱类型和特征以及在干旱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上的变化进行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选育植物抗逆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旨在促进植物抗旱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抗旱机理前景引言:干旱、低温、高温、盐渍等不良环境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其作用于植物会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生物膜结构与组成的改变,许多特异性蛋白、糖、渗透调节物质(甜菜碱和脯氨酸等)的增加,和一些酶活性的变化等[1-2]。
植物体表现为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严重时甚至引起不可逆伤害,最终导致植株死亡[3-4]。
在全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总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0%以上。
在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0%左右,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5]。
1 植物的旱害及抗旱性1.1 干旱的类型及其危害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缺乏、空气干燥的气候现象。
干旱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的基本情况;二是气候异常,某段时间降水量大大少于多年平均值。
作物的水分状况取决于吸收和蒸腾两个方面,吸水减少或蒸腾过多都可引起水分亏缺。
因此,在抗旱生理研究中,根据干旱发生的场所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土壤干旱、大气干旱以及生理干旱[10]。
1.1.1 土壤干旱土壤干旱是指土壤可利用水缺乏。
当土壤干旱时,根系吸水满足不了叶片蒸腾失水的需要,植物发生水分亏缺,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受到伤害。
土壤干旱时将引起植物的永久萎蔫。
永久萎蔫指由于土壤水分缺乏引起的萎蔫,这种萎蔫,经过夜晩(停止蒸腾)也不能解除。
要解除萎蔫,必须给土壤补充水分。
1.1.2 大气干旱大气干旱指大气湿度过低、空气干燥。
大气干旱往往伴随着高温,使蒸腾过快,大大超过植物的吸水速率,破坏水分平衡,发生水分亏缺,对植物产生伤害。
大气干旱往往引起植物的暂时萎蔫。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植物抗旱性是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植物抗旱性的研究成为了当下热门的科研领域。
本文将介绍植物抗旱性研究的新进展。
植物抗旱性的机制研究是重点。
植物抗旱性的机制主要包括根系生理特性的改变、气孔调控、脱水保护物质的积累以及内源激素的作用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系生理特性的改变是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关键。
研究表明,根系生理特性的改变能够提高植物的水分吸收能力,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性。
一些机制研究发现,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的根系长度和体积会增加,以增加根系表面积,提高水分吸收效率。
气孔调控是植物抗旱性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气孔是植物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的关键组织,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程度来减少水分蒸腾损失。
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在干旱条件下能够调节气孔的开闭机制,从而减少水分蒸腾,增强植物的抗旱性。
激素调控在气孔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人员对激素调控机制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脱水保护物质的积累是植物抗旱性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一些植物在干旱胁迫下可以合成和积累大量的脱水保护物质,如蛋白质、脂类和可溶性糖等,这些物质可以保护植物细胞免受脱水损害。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脱水保护物质的生成和积累机制,为培育抗旱植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内源激素的作用也对植物抗旱性起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一些内源激素可以在干旱胁迫下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研究人员对内源激素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对培育抗旱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抗旱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根系生理特性的改变、气孔调控、脱水保护物质的积累以及内源激素的作用等机制的研究不仅为了解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培育抗旱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对植物抗旱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应用。
植物抗旱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植物作为一种生命体,其中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之一就是水分。
然而,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植物往往会面临着旱、涝等各种极端环境的压力,从而限制它们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寻找植物抗旱性相关基因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基因克隆的过程在认识植物遭受旱情况下的应对机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基因的概念和克隆技术的原理。
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生长和发育的最基本单元,它负责着编码某一种功能性蛋白质或RNA分子的信息。
与此同时,基因在生物体中表现出来的物理表现形态则称为表现型。
因此,当我们想要了解某一种植物抗旱性的原理时,就需要通过克隆相关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功能。
那么,基因克隆的过程该如何进行呢?一般情况下,基因的克隆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步骤:首先需要从植物中抽取一份总DNA,并进行酶切(即剪切DNA分子);然后将切割后的DNA片段放入载体(如质粒)中;再将载体转化至宿主细胞内进行培育和筛选;最后,通过测序和分析,确认载体中所含有目标基因的DNA序列。
二、植物抗旱性相关基因既然了解了基因克隆过程的基本原理,接下来就可以具体研究植物抗旱性相关基因了。
在多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许多影响植物抗旱性的基因,其中不可或缺的几个基因包括:1.敲除基因DREB1A:它是一种调节植物抗旱性的转录因子,通过激活多个生物代谢途径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2.敲除基因SRG:它在植物抗旱性方面的发挥机制比较特殊。
一方面,它可以激活组成叶绿体二级结构的相关基因,从而修复受到旱情况下的叶绿体结构;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抑制叶绿素合成,在极端干旱的情况下促使植物速速进入休眠状态。
3.抑制基因TFIIAβ-4:它是一种拓扑异构酶,能够强烈抑制植物中的ABA合成,进而让植物免于遭受旱情况下的生长压力。
三、基因功能的研究对于植物抗旱性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了解它们的具体功能。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了解目标基因的功能:1.敲除或过表达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剔除或过度表达目标基因,从而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对植物抗旱性的贡献。
抗旱育种植物有哪些抗旱育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研领域,旨在培育出能够在干旱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旱育种植物:1. 玉米(Zea mays):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作物,也是耐旱性强的植物之一。
通过选育出对干旱条件适应性强的耐旱玉米品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抵抗干旱的能力。
2. 大豆(Glycine max):大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植物油的作物,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通过选育出耐旱大豆品种,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 小麦(Triticum):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相对耐旱的植物。
通过选育出耐旱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抵抗干旱的能力。
4. 水稻(Oryza sativa):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尽管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通过选育出对干旱条件适应性强的耐旱水稻品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旱能力。
5.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马铃薯属于块茎类作物,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通过选育出耐旱马铃薯品种,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抵抗干旱的能力。
6.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红豆杉是一种重要的林木和药用植物,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红豆杉的干旱适应性可以通过选育和改良来提高。
7. 参(Panax):参属于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一些耐旱性较强的参品种,如云南参、东北参等,对干旱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8. 苜蓿(Medicago sativa):苜蓿是一种常见的饲料植物,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通过选育出耐旱苜蓿品种,可以提高饲料产量和质量。
9.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棘是一种适应性强的灌木植物,对干旱条件和贫瘠土壤有很强的耐受力,是一种理想的抗旱植物。
10. 紫花苜蓿(Trifolium pratense):紫花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对干旱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广泛用于牧草和土壤改良。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旱灾成为了世界各地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
幸运的是,许多植物已经发展出了对干旱的适应策略,并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这些适应策略包括生理、形态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化。
本文将就植物抗旱性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的生理适应1.叶片的生长由于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因此它们对抗旱有着特殊的适应方式。
在水分缺乏的环境下,许多植物具备生长叶片的能力。
这类叶片有较小的表面积,使得光合作用的水分的流失减少,从而保持了水分的平衡状态。
2.调节渗透压植物对水分的平衡是通过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实现的。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发生渗透调节和保持水分平衡的反应。
其中,渗透压的调节特别重要,植物通过调整细胞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浓度来调节渗透压。
3.激素调节植物内部的激素关系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能力。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植物的激素水平与其抗旱能力密切相关。
例如,研究表明,ABA在植物的抗旱适应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植物的渗透压和关闭气孔,降低水分消耗。
1.根系适应植物的根系是其吸取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因此在干旱条件下,许多植物调整其形态来适应干旱条件。
这些适应措施包括生长更深的根系和增加根系表面积以便更有效地吸收水分。
2.叶片形态适应由于叶片表面积的大小与水分的流失量直接相关,许多植物会调整叶片的形态来降低水分的消耗。
这种适应措施包括叶片较小、更加厚实、更加紧密排布等变化。
1.蛋白质调节在应对干旱的过程中,植物的蛋白质活动发生了变化,借以适应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例如,几种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的蛋白质修饰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一些蛋白质的功能调节和抗旱性能的提高。
2.基因表达调节植物是复杂的基因调节系统,许多基因可以调节植物的抗旱性。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调节一些基因的表达以增强其抗旱性。
例如,许多基因编码有关水分调节和渗透压调节的关键酶,调控它们的表达可以对植物的抗旱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植物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最为严重的生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和生存状态往往取决于所处环境。
在干旱等水分紧缺的情况下,植物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但是为适应这些条件,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抗旱机制,以保证其生存和生长发育。
本文将介绍植物抗旱性研究的进展及相关机制,同时讨论如何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植物抗旱性研究的进展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
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观测植物在干旱等水分缺乏条件下的生长变化,如植物的枯萎程度、叶片水分含量等。
随着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抗旱性的机制。
当前,植物抗旱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植物水分平衡的调节植物在水分充足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吸收、根际土壤水分利用率、水分的输运等方式来平衡水分。
同时,植物也能够通过调控茎叶的气孔开关,减少蒸腾量等方法来减少水分的损失。
在水分缺乏的情况下,植物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促进根系吸水能力、调控植物激素等途径来平衡整个水分系统。
2.植物对环境温度和土壤盐度的适应性温度和土壤盐度也是影响植物抗旱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植物通过转录调控、蛋白合成等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和土壤盐度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抗旱能力。
3.植物抗氧化压力的机制水分缺乏等环境因素会诱导植物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引发氧化损伤,对植物造成损害。
植物通过在适应条件下诱导一些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等含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质来降低氧化压力,调节植物内部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4.植物逆境适应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植物逆境适应信号传递系统能够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传递信号,从而使植物逆境适应。
研究表明,植物的类UV-B激发蛋白、蛋白激酶等可被激活,从而传递信号。
5.生物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抗旱性通过外源基因介导的手段,科学家可以将一些具有抗旱、耐盐等特性的基因或基因组引入到植物体内,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10个常见桂花品种耐干热能力研
究
1. 红枫叶:红枫叶是一种具有较强耐旱性的桂花品种,根系较能扎牢土壤,具有抗旱性,能抵御干热气候的影响。
2. 水香:水香是一个具有比较强耐旱性的桂花品种,它能够适应较为干热的气候,并能有效保持水分,以减少对干旱气候的影响。
3. 霞光:霞光是耐干热的桂花品种,它具有较好的耐旱性,能够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叶片上有较厚的毛,能够有效保护叶片免受旱热天气的侵害。
4. 芳香:芳香桂花品种具有较好的耐旱性,叶片表面有绒毛,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并能抵抗干旱的气候。
5. 贵妃:贵妃桂花品种具有较好的耐旱性,根系发达,能够扎牢土壤,叶片上覆盖有绒毛,能够抵抗干热气候的侵害。
6. 宝塔:宝塔桂花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叶片上有较厚的毛,能够有效保护叶片免受旱热环境的侵害,同时叶片上的毛能够帮助保持水分,使植物能够抵抗干旱的气候。
7. 精品:精品桂花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叶片有较厚的毛,能够抵抗干热的气候,叶片上的毛也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保护植物免受干旱的侵害。
8. 名贵:名贵桂花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叶片结构较密,表面有较厚的毛,能够抵抗干热的气候,叶片上的毛也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保护植物免受干旱的侵害。
9. 紫桃:紫桃桂花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叶片结构较紧密,表面有较厚的毛,能够抵抗干热的气候,叶片上的毛也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保护植物免受干旱的侵害。
10. 白玉:白玉桂花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叶片结构较紧密,表面有较厚的毛,能够抵抗干热的气候,叶片上的毛也能有效减少水分的流失,保护植物免受干旱的侵害。
六种植物抗旱性的研究王超(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泰安271018)摘要:黄刺玫、牡丹、芍药、马兰、沙拐枣、蜀葵都是抗旱性比较强的植物,本文主要从六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根冠比、叶片解剖构造、叶片保水能力、水分饱和亏五个方面研究了其抗旱机理,其结论是叶片的形态特征和构造减少了叶片水分散失、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叶片保水能力强,根冠比比值较大,当受到干旱胁迫时,6种苗木水分饱和亏缺大至都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抗旱性;黄刺玫;牡丹;芍药;马兰;沙拐枣;蜀葵Reach about drought resisting of Six kinds plantWang-chao(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Abstract:Rosa xanthina , peony , peony , Ma Lan , sand honey raisin tree , hollyhock all are the comparatively strong nature plant fighting a drough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the aspect dissecting structure , the blade mainly from form characteristic , root cap of six kinds plant ratio, the blade guaranteeing five water abilities , saturated get a beating of moisture content has studied it's the mechanism fighting a drought , whose conclusion has been that blade's form characteristic and structure have decreased by blade moisture content dissipating , have improved the moisture content utilization ratio , the blade guarantor water ability has been strong , root cap ratio has been bigger, Should arid coerce time, moisture content saturation is 6 kinds nursery stock short assuming an uptrend greatly extremely。
Key word: Drought resistance; Rosa xanthina; Peony ; Ma Lan; Calligonum mongolicum; Hollyhock1 引言植物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等均受到环境的制约。
干旱是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区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我国华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5﹪。
由于全球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加之干旱问题对人类的困扰,人们迫切希望通过选育抗旱性强的农作物或林木品种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低质立地,达到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农林收获物和改善环境的目的[1]。
因而尽管抗旱性育种的难度很大,人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在此方面的研究会有所突破的。
干旱对于植物的危害是使植物体丧失水分平衡后造成较长时间的水分亏缺,从而影响了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植物的抗旱性是指植物在干旱类环境中生长、繁殖或生存的能力,以及在干旱解除以后迅速恢复的能力。
Levitt(1972)首先提出了关于植物适应和抵抗干旱,后经Tumer(1976)和Kramer(1979)等人的不断完善,现已形成了对这一问题较为系统的看法,植物的抗旱机理大致可分为避旱性、高水势下的耐旱性(延迟脱水)、低水势下的耐旱性(忍耐脱水)三类[2]。
避旱性植物,如沙漠中的短生植物和生活在有明显干湿季节地区的一年生植物,是通过在严重干旱胁迫到来之前完成其生命周期,是一种真正的躲避干旱。
高水势下延迟脱水耐旱植物则是通过限制水分的损失或保持水分吸收来延迟脱水的发生,保持高的组织水势。
这类植物通过深广而密布的根系分布来保水分的吸收;通过增加气孔阻力与角质层阻力、降低叶片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少蒸腾叶面积来达到减水分损失的目的。
低水势下忍耐脱水的耐旱植物不但具有保持水分吸收和减少水分损失的能力,也具有在持续干旱的条件下忍耐脱水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保持低水势下一定的膨压和代谢功能;二是细胞原生质体能忍耐脱水而无伤害或伤害很轻[3]。
事实上,植物的抗旱性是由多种抗旱途径或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过程一般是在干旱胁迫发生时,植物首先通过保持水分吸收和减少水分损失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并以渗透调节作用和细胞壁的弹性来保持一定的膨压,以保障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继续生长。
但在连续干旱的条件下,植物最终的耐旱能力决定于细胞原生质的耐脱水能力,即对脱水造成的机械伤害、超微结构的破坏及蛋白质变性等伤害的忍耐能力。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干旱可以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4]。
土壤干旱是指由于缺少足够的降水或灌溉,使土壤中可利用水缺乏或不足而引起植物缺水受害。
大气干旱是指有时土壤并不缺水,而空气过度干燥或干风、高温所导致过分强烈的蒸腾作用,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弥补蒸腾所失去的水分而使植物缺水受害。
有时这两种干旱结合在一起。
干旱是一个使植物产生水分亏缺(或水分胁迫)的环境因子,它可以影响植物的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酶学、生物化学等过程。
由于长期适应所生长的自然环境的结果,植物发展了一套最适应自身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特点,并采用不同的途径来抵御或忍耐干旱胁迫的影响,这就是植物的耐旱性,即植物经受住干旱时期的能力。
这是一种复合性状,是一种从植物的形态解剖构造、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到组织细胞、光合器官乃至原生质结构特点的综合反映3抗旱性鉴定指标植物的抗旱机理十分复杂,抗旱性是受许多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等特性控制的复合遗传性状,植物通过多种途径来抵御干旱胁迫的影响,单一的抗旱鉴定指标难以反映出植物对干旱适应的综合能力,因此只有采用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才能比较准确的反映植物的抗旱水平。
目前常用的评价植物抗旱性的指标可以归纳为4类[6]。
1.1 形态指标干物质重量、总生长量、根重、根数、根系生长速率等根系的生长特征、叶面积、叶数、叶片扩展速度尤其是叶片的解剖结构都是重要的耐旱性指标。
叶片在结构上均表现出典型的旱生特点:异面叶,上表皮细胞较厚且排列紧密,具发达的角质膜,无气孔器分布,下表皮细胞较小,气孔器密度较大;栅栏组织细胞层数较多,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极其疏松,并形成通气组织;中脉及其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
越冬叶和越夏叶在解剖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在角质膜,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等方面比后者厚,而在气孔密度和输导组织方面则比后者略有减少或不发达[9]。
这些差异(发育可塑性)是常绿阔叶植物适应冬、夏季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境的时间异质性)的表现形式。
SChow早在1822年提出了旱生植物的概念,对旱生植物上的一些结构特征展开解剖研究。
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人们未能把植物的解剖特征与环境关系及植物生态生理分析结合起来,使得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植物抗旱性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纯粹的形态解剖上(Shield1950;王勋陵,1989)。
19世纪末叶,随着新的植物学科——植物生态学的诞生,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得以发展,人们开始把植物的抗旱性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
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warming依据水分状况的特征,首先把陆生植物划分成三大类,即:旱生植物、中生植物(mesophyte)和湿生植物(hygrophyte)。
另一位奠基人Sehimper(1898)在对旱生植物进行研究时,把植物形态解剖特征与植物生理分析相结合,试图从荒漠植物的水分平衡的角度说明旱生植物形态解剖特征。
荒漠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特征,如:角质层、加厚的表皮细胞外壁、深陷的气孔、蜡质层、表皮毛等,使旱生植物具有较低的蒸腾作用,提高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获得的水分的效率。
这一原理在当时获得大家的公认,成为人们划分旱生植物的标准。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随着该领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发现完美的原理存在很多实际问题。
一些学者,发现有些旱生植物的构造和蒸腾作用特征不符合这个原理,并把这些植物命名为“假旱生植物”。
其后,许多植物学家通过形态解剖和生理实验,证明许多旱生植物的抗旱性特征使旱生植物具有较高的蒸腾强度。
这一思想的出现动摇了warming和Schimper的理论,使之最终为人们所摈弃(H.A.马克西莫夫.1959)。
由于Warming和SChimper在植物学界的地位,使很多学者坚信他们的理论,最终导致在植物学界爆发了关于旱生植物结构与植物蒸腾作用的论战。
以H.A.马克西莫夫、Huber、H.walter、Seyb01d为代表的学派,把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和其机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联系紧密的生理试验。
认为由于对不同环境适应方式的不同,旱生植物的构造和生理特征多种多样。
只有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才表现出相同的抗旱性结构,细胞体积减小,单位面积的气孔数目增加,叶脉网更加密集,绒毛更加厚密,角质层和蜡质层更加厚,栅栏组织更加发达,海绵组织较不发达。
这些结构使得叶通气更加强烈,同化作用和蒸腾强度比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强。
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植物生理学家证明旱生植物的蒸腾作用与中生植物相比,没有绝对的高或低,而是随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而变化(Fahn.1964,1986)。
尽管如此现代生态生理学奠基人之一H.A.马克西莫夫的植物抗旱性研究方法,即把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机能以及其生存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正确的生理试验,仍然是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理论依据。
我国关于植物抗旱性形态解剖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处学科的前列。
陈庆诚研究了宿勒河荒漠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与环境的关系,开创了我国旱生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之先河。
近年来,我国旱生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荒漠植物叶或同化枝的形态解剖上,主要研究抗旱植物的旱性结构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能,以及旱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演化和分类,刘家琼等(1982,1987),赵翠仙等(1981)均对生长在我国荒漠或沙漠地区的旱生植物及部分中生植物做过形态解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