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阅读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01 KB
- 文档页数:2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与历法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文学和历法体系。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探索,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一、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主要研究天体的运动及其规律,以及天文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最早的天文学家是古人类,他们观察天体的运动,绘制了一些星座图。
商周时期,出现了“三玄”(天、地、人)学说,讲述了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
秦汉时期,学术繁荣,先后有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经典问世。
汉代之后,中国天文学进入高峰时期。
大量天文术语和方法被创造出来,如天文历法、恒星分类和编目、抽象星座等。
其代表性作品《三方志》收录了甚至现在我们能够发现的天文现象。
例如,他们发现太阳在黄昏时消失,不是掉落到天边,而是被地球挡住。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周日在周年中的运动,推导出了廿四节气。
《天文学家点力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经典之一。
它记录了从汉代到唐代的一系列观测和计算数据,以及基于这些数据得出的各种天文现象的规律。
《天文学家点力图》中有许多称为“天文奇观”的现象,如日环、地命名、月没、食等。
这些奇观均需要以精密的刻度仪器和高精度计算相互补充,因此,古代中国天文学在物理、数学、机械制造、建筑设施等方面都有显着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历法历法是古代人民研究天体运动和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
古代中国历法推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的循环为一日,月的循环为一月,太阳和月球在空间运动中形成周期性的天文现象,被古代中国人民用于制定历法。
在历法的发展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和革新的过程。
最古老的历法是甲骨文时代的“农历”,此后,又陆续发展出“黄历”、“天历”、“平氏历”、“夏历”和“四分历”等历法。
其中,“夏历”是尧舜至鲁桓公时期所用,至西周初年逐渐被“殷历”所取代。
辅导1: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在古人看来,自然是神秘的,天体是神秘的,在整个宇宙中有神秘的力量在主宰人世。
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司管的神祗,并给这些神祗命名,如:风师名飞廉雨师名屏翳云师名丰隆日御名羲和月御名望舒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人们自然要十分精勤的观测天象,古代的天文知识由此得到发展。
甲骨卜辞中已经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
《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已有关于星宿和天象的记录。
《史记》中专门列有《天官书》、《汉书》里也列有《天文志》,这是专门论述和记载天文现象的篇章。
我们现在了解一些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七政(七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并称。
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它们又称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其光色银白,且亮度特强。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灿”,《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说的就是金星。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说的也是金星。
木星:古名岁星,也叫岁。
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定的星空区域,所以根据岁星的行程可以纪年。
水星:也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岁差: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于地球赤道的微小影响,使地轴在黄道轴的周围作圆锥形运动,慢慢向西移动,约二万六千年环绕一周,同时使春分点以每年50.2角秒的速度向西移行。
这种现象叫做岁差。
我国最早定出较为精确岁差值的是晋代的虞喜,得出“五十年退一度”的结论,使我国的历法较早地区分了恒星年和太阳年。
最早计算岁差的历法是祖冲之的《大明历》。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在黄河流域见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紫微垣。
《中国古代的天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_《中国古代的天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
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
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
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
高考文科论述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及答案高考文科论述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及答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在人类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天象,研究星体运行规律,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天文学体系。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天文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关的答案。
1. 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的天文学知识记录可以在古代的《尚书》、《易经》等经典文献中找到。
古代的中国人通过在农业文明背景下的观察和实践,逐渐对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运行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系统地研究天文学知识。
2. 古代天文学家及其成就2.1 古代天文观测家 - 大衍大衍,东汉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他通过观测和计算,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天文现象和规律。
他研究了日食、月食的周期、方位和位置计算等,并在《禹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些观测和计算方法。
2.2 古代天文历法家 - 太初历太初历是东汉时期的历法家之一,在他的主持下,编制了《太初历》,这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历法体系之一。
太初历的编制,参照了古代中国历法家的经验,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论与改进。
这一历法系统的建立,对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答案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不仅观察了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运动,还利用天文观测预测了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为古代农业生产和宗教信仰提供了依据。
他们研究的成果如今仍然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天文学领域。
答案:(1) 古代天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几千年前。
(2) 大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观测家,他对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做出了重要的观测和记录。
(3) 太初历是东汉时期编制的最早历法体系之一,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天文学领域,对人类的认知和探索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结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不仅仅是观察和记录天体运行规律,更是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与理解。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训练150题(五)天文历法五、判断题1.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都想象为一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东方七宿如巨龙,称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称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称白虎;南方七宿像大鸟,称朱雀。
2.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凌晨23点至1点,辰时是指早晨7点至9点,午时是指午间11点至13点。
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的流火,是说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七月正是炎热的时候。
4.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年分成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5.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农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一个月的天数。
6.日中,时间名词,即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牛”,表示一天中的太阳正中时。
7.古人用于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8.日晡,即晡时,古人将一天划分为“晡时、日人、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哺时对应干支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
9.古人将一个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名称,如鸡鸣、黄昏。
“日昃”指太阳偏西,约下午一点到三点。
10.古人把每个季节中的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春就是春季的第二个月。
天文历法(答案)1.√2.√3. X【解析】七月流火表明暑气已退,天气转凉。
4. X【解析】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年分为二十四段。
5.√6. X【解析】不是中午12点,是午间11点至13点。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7.√8.√9.√10.√。
育才中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各地人们都有自己熟知的天象和星辰,通过观测,获得对于天时和季节的把握。
古埃及人特别重视天狼星,玛雅人对金星研究较深,爱斯基摩人最关心地大约是关系极昼极夜变化的太阳运行。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北天极一带的北斗七星曾是最受注目的星辰之一。
生活在北纬三十五度左右的中国古人,夜晚向北眺望,北极周围有一带永不下沉的圆形旋转天区,这个区域,现代天文学叫"恒显圈",中国古天文学称其边界为"上规"。
其中随天旋行有几颗璀璨的星辰,名为北斗。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
北斗共有七颗星,因此常被称为北斗七星。
北斗星之得名,源于它像古代的斗,七星的排列形状似商周时期青铜古斗.故《诗•小雅•大东〉曰:“虽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北斗星分为斗柄与斗首两部分。
高诱注《淮南子•天文训》曰:“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为杓.”即以斗首为魁,将斗柄称杓。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以网络天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
对于大地的网络方法是方格计里法,这在古代地图中已经得到证明。
而对于天文的网络方法,也早已经出现.我国至少战国时代已经建立了近似于天经天纬的框架,并以之测定星辰的夭文坐标。
就网络而论,渔猎所用之网,上有一可以提控全网的总绳索,其名为"纲"。
而处于北天极一带的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被称为"天纲",或书作"天罡"。
有纲则必有网,古人称“纲举目张”,目就是网眼,故北斗在天空旋转也有旋天纲之说。
由于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太阳在黄道上移动的现象,这使北斗也在一年中与太阳间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变化,古人因此而生出以斗定时之法。
黄昏时刻,观测北斗星柄的指向可以断定当时的季节。
中国的古代天文学与历法试题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历法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和探索。
本文将从天文学和历法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相关试题的解答。
一、天文学试题1. 请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是指什么?答: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是指根据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将365.25天的一周时间分为28个等分。
每个等分称为一宿,每宿持续约13.1天左右。
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中非常重要,被应用于天文观测、历法编制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
2. 请解释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学中的“二十四节气”?答:中国古代传统天文学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指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时间,将一年分为24个等分。
每个等分称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约相隔15天左右。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不仅与太阳的运行轨迹有关,也与地球上气候变化、农业生产、节气风俗等密切相关。
二、历法试题1. 请解释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夏历”和“农历”分别指的是什么?答: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夏历”是指基于太阳的运行周期进行计算的历法,以一年的时间为单位,与太阳年相对应。
夏历在农业生产和节日庆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春节、清明节等。
而“农历”是指基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进行计算的历法,以一个月的时间为单位,与月相变化相对应。
农历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主要用于农作物的播种、收获和农民生活的安排。
2. 请说明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闰月”是什么意思?答: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闰月”是为了调整农历和夏历之间的差异而设立的。
由于月球的运行周期与太阳年的长度不完全匹配,农历和夏历之间会出现偏差。
为了弥补这一差异,农历中约每3年加入一个月份,即“闰月”。
这样可以使农历和夏历保持一定的同步,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黄道十二宫”?答: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黄道十二宫”是指黄道上的12个星座。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太阳在黄道路径上每个星座的停留时间约为一个月,故称为“黄道十二宫”。
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
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
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文现象。
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
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汉代有一种星图叫“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
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
”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认识。
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
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
他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这种宇宙论虽然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启发人们认识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
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
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二气,两者旋转摩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
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在外周转不停。
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
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
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历法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极其丰富的天文学与历法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天空,将其视为对人类神秘而又重要的力量,致力于研究宇宙的规律,探索天地之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天文学和历法文化逐渐演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1.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主要由皇家官员、天文学家和历法学家来研究和应用。
他们是专业的天文学家,负责研究和应用天文学知识。
根据史书记载,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的祖先就开始在天空中观察星星和天体运动。
古人用肉眼观察星空,记录星名,发现和记录了很多天体,揭示了许多宇宙规律。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成就非常显著。
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中国的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一些天文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日食和月食的预测方法以及不同时节的星象变化。
乘坐在天文船上,他们甚至能观察到远离地球很远的天体,如彗星和星系。
除了夜间观测,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还包括对日景的观察和测量。
在汉代,严帝就下令开凿日影塘,观测日影的经过。
此外,中国古代的草木望和星座图都是在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贡献。
2. 古代中国的历法文化中国古代历法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的。
中国古代的历法学家主要负责研究历法知识,并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按照天文学知识和相关的社会需求,他们将它们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历法文化。
古代中国的历法文化主要包括天干地支、十二支、廿四节气、四柱八字等。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八字记年方法,对中国人来说意义深远。
它源于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基本的纪时系统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立起的丰富的历法文化。
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历法十分注重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所以这个历法文化就这样呈现了出来。
在中国古代节气的规定中,每一节气都具有明确的意义和作用,对人们在生活中的农事生产、食品烹饪、医药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历法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历法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的观察、研究和整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人民建立了庞大而精密的天文学知识体系与历法,致力于揭示宇宙的规律,帮助人们认识时间、季节和自然现象,对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主要包括天体观测和宇宙观的研究。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人就开始观测星象,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辰的运动和变化,记录并总结出了丰富的天文现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志士学者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提出了地理均衡和日月轮转的概念。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天象历书的编制。
历书包括春秋、秦、汉、三国、魏晋、隋、唐等时期编制的众多天文历法,其中最著名且影响最大的是《授时历》和《大衍历》。
《授时历》由东汉时期张衡创制,基于观测太阳的影子推算时间。
而《大衍历》则是唐代数学家祖冲之借鉴了印度天文学的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了严密改善,确立了历法换算体系的基本模式。
二、古代历法体系的构成古代中国的历法体系由天文历法和日常历法两部分组成,其中天文历法主要用于观测和推算天文现象,而日常历法则用于人们生活中的时间安排和纪念重要事件。
天文历法的核心是基于天体运动的观测和计算。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熟练掌握了太阳、月亮、恒星和行星的运动规律,并借助仪器设备进行精确的观测和记录。
他们认为天体运动是周期性的,建立了以太阳、月亮和星次的位置、高度和角度变化为基础的年历、月历和星历,从而构建了丰富而精确的天文历法体系。
日常历法则是根据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通过观测天文现象与推算,建立起来的时间计量系统。
古代中国普遍采用农历作为基本的日常历法,即以月亮的变化为标准,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
在农耕社会中,农历的使用尤为广泛,它不仅决定了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也规定了人们的生活、祭祀和节日等重要日程。
中国古代的历法与天文中国古代的历法与天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和研究天文现象,建立了精确的历法体系,以及对宇宙规律的理解。
这些历法和天文知识不仅为农业生产、社会日常生活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参考,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一、中国古代历法的起源中国古代历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时期。
商代人民重视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早期的历法以农业生产和政治需要为主要目的。
周代以后,天文学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官方历法相结合。
古代中国历法的基础是农历。
农历以月亮运行周期为基准,每个月以新月开始,满月时月亮处于最佳观测状态。
农历分为十二个月,其中有些年份会增加一个闰月,以保持与太阳历的同步。
二、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完善和调整。
尤其是汉代、唐代和宋代,历法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峰。
在汉代,历法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汉武帝时期,逢年过节的日期经常发生错误,于是汉武帝下令组织科学家研究历法。
当时最著名的历法家是乘骑,他根据儒家经典《尚书》中的天文理论,制定了新的历法,被称为“骑德历”。
唐代的历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唐太宗时期,历法学家僧一行编纂了《新唐书天文志》,详细介绍了唐代天文学的发展和最新成果。
该书的出版为历法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参考。
宋代的历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时最出名的历法家是郭守敬,他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使用的定向观测仪器——水运仪,大大提高了天文观测的精度。
郭守敬还在水运仪的基础上进行了天球测绘,编制了《大明历》,成为宋代最为准确的历法。
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与历法关系密切。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和研究天文现象,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
古代中国人对恒星、行星、日食、月食等天体现象有着较为准确的认识。
他们建立了天文观测观测台,并利用天文历法进行观测和计算。
古代中国人还研究了天文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地球的形状和宇宙的起源等。
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素养水平监测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
盖天说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
盖天说找到了适合这种模型的数学方法,那就是在立竿测影基础上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测算各种天文数据。
该说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
该说构思的七衡六间,可以用来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由此,该说能够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对日月星辰运行的预测、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报,能够接受观测实践的检验,因此,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盖天说在汉武帝时期遇到了有力挑战。
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
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
浑天说与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歇,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认识的主流。
浑盖之争涉及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
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难盖天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
浑天说也有自己的软肋。
浑天说主张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
这一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
从公元前2世纪浑盖之争登上历史舞台,一直到公元12世纪。
学者们仍然在讨论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孰是孰非。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中国古代的历法与天文学一、引言在中国古代,历法与天文学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历法在古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用于农田的播种收割、农事农时的安排,也用于宗教活动、政治制定以及日常生活中。
同时,古代中国人对天文学的研究也极其深入,并形成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和理论体系。
二、中国古代的历法1. 周代的历法在周代,古代中国使用的是以月亮为基准的月历。
月亮的周期为29.5天,因此周代的月历是以29或30天为一个月份。
然而,这样的历法并不精确,与太阳运行的节气相对应存在一定的差距。
2. 秦汉时期的历法在秦汉时期,古代中国开始改革历法,并引入了以太阳为基准的历法,即夏历。
夏历以一年的昼夜时间为周期,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间隔15天。
这样的历法使农事和节日的安排更加准确,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
3. 隋唐时期的历法隋唐时期,古代中国进一步改进了历法,并采用了唐历。
唐历在夏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和调整,提高了历法的精确度。
唐历以365天为一年,将其平均分为12个月,每个月分为30或31天,而闰年则插入一个月。
这一历法在中国延用了千余年。
三、中国古代的天文学1. 天干地支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中,天干地支是一套重要的纪年系统。
天干地支将时间划分为干支的组合,以表示年、月、日、时。
天干地支的创立与古代人们观察天象、记录天象相关,同时也与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密切相关。
2. 星宿图古代中国的天文学还涉及了星宿图的研究和使用。
星宿图是星座与星宿的布局图,用于表示和观测天体位置、行星运行等天文现象。
古代中国人观测到的星宿图包括了北斗七星、参宿四等。
3. 日食与月食古代中国人对日食与月食的观察和研究也很深入,他们通过记录、分析和理解日食与月食的发生,逐渐发展了一套关于天体运行和宇宙规律的理论。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能够准确地预测日食与月食的发生。
四、中国古代历法与天文学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历法与天文学在农业生产、社会事件、文化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仅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而且对人类认识宇宙、发展科学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人民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候。
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对天文现象的掌握与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天空中星体的观察至关重要。
通过观测天体的位置和变化,古代中国人民推算出了一套复杂而精确的历法,为农耕生活和社会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基准。
在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中,最重要的是对太阳、月亮、星星的观测。
古代农民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确定一天的开始和结束,用月亮的位置判断季节的变化,用星星的运行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古代中国还发展了一种称为“二十八宿”的星宿制度,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便于观测和记录。
二、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和应用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是基于天文观测的结果,目的是为社会生产、农业耕作和节日庆祝提供准确的时间安排。
古代中国历法主要有三种:夏历、殷历和周历。
夏历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历法,以太阳为基准,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
殷历是中国商代使用的历法,以月亮为基准,通过月亮的位置和形状判断节气和节日。
周历是中国周朝推行的历法,与夏历和殷历相结合,以太阳和月亮为基准,更加精确地确定日期和典礼。
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和运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农业社会需要准确地安排耕作时间、农事活动和灌溉排水,历法为农民提供了准确的时间标准。
历法还与宗教信仰、祭祀和政治活动相关联,为社会稳定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三、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不仅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人类认识宇宙、发展科学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人民通过不断观测和记录,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许多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计算方法成为了后来科学发展的基础,对中国及世界天文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非连续性文本专题训练-----角度的不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蹴鞠作为一种传统的游乐方式和体育项目,它的演进和发展离不开制鞠工艺的改进和提高。
汉朝蹴鞠用的是实心球,唐代的颜师古在为《汉书》做注解的时候说,“鞠,以韦为之,中实以毛,蹴踏为乐”,就是用熟牛皮做球壳,中间填充动物毛发,做成实心的球,这种一直沿用到唐初。
唐朝蹴鞠是用八片皮革缝制成的,已经类似于现代足球的制作方法;在用皮缝制成的球壳内,塞进一个动物尿泡并充足气成为充气的球。
关于充气球的发明,西方最早出现于十一世纪的英国,比我国要晚了三四百年的时间。
到了宋代,鞠的制造工艺较唐代又有提高,鞠的片数增加到了十二片。
据《蹴鞠谱》的记载: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香皮十二”,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鞠规格要“碎凑十分圆”。
可见,宋代鞠的做法虽然仍是经过水揉火烤,但缝制鞠的皮子因为达到了十二块,使其更接近圆形;且开始有了精巧的“内缝法”,即缝好后翻转使缝成的球壳表面上不露线脚。
宋代充气的球第二个改进的地方是以皮制的鼓风器为球添气,而且已找到了充气的规格:“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
”这样更利于蹴鞠技术的发挥,以后人们基本沿用了这种做法,只是在鞠的花色和装饰上有略微变化。
宋代是手工艺和商业都较为发达的时代,蹴鞠开展的需要,促进了制球手工业的发展。
如一个叫徐博世的皮匠“能以碎皮缝为一球”,说明当时就有了专业的制球皮匠。
据《蹴鞠图谱》的记载,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二十四种。
并且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汴京城,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蹴球茶坊”,客人可以到那里饮酒喝茶,观赏足球表演。
(摘编自《看历朝历代蹴鞠发展史》)材料二:《史记》中有“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的记载,这是我国古籍中最早的关于古代蹴鞠运动较为具体可信的记载。
可见,在战国时期,蹴鞠在齐国已经十分普及。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阅读附答案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
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
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
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
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
(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1.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天文规律的更多了解,尤其是回归年长度的掌握,推动了古代历法的产生,标志着此时的古代天文学已经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了。
B.上古时期的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以及初昏时南方子午线不同星辰的出现,来确定仲春和仲秋等等,这种观象授时比物候授时更加精确。
C.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已经能够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情况甚至到上一世纪中叶在某些民族中还存在。
D.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大衍历的产生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已经发展成熟,《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结构也为后世的历法所效仿。
B.古代天文学在西汉到五代时期发展得更为完善,南北朝姜岌、隋朝刘焯等人采用了新的计算方法,西汉落下闳、唐代李淳风等人采用了新的观测手段。
C.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多有不同。
D.宋元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多有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者。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明代,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这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B.比起天体测量精度来,古代帝王更关注奇异天象,因为他们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从天象观测能够得知上天预示的祸福,这样就可以趋吉避凶。
C.史料记载表明,我国夏商时期已有历法;但是今人尚未完全弄懂这些史料的含意,所以夏商时期历法的具体内容还正在研究之中。
D.中国古代天文学擅长代数计算,未能从几何结构进行研究,因此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两者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能深入探讨。
参考答案:
1.D(原文第一段首句说天文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并没有说天文学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
2.A(《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内容共分为七篇说法不当。
原文第三段说《新唐书.历志》按内容分七篇对大衍历进行了记载,而不是说大衍历的内容分为七篇。
)
3.A(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不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原文末段说,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没有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精度没有提高,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所以造成了天文学的停滞不前。
)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