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三四小节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4.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齐读)三顾茅庐。
在《西游记》中唐僧为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也可谓是历经波折。
仅仅是诸葛亮的出场,就让刘备来回跑了三次。
刘备前两次去隆重拜访诸葛亮都未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这次他成功了吗?(生:成功了)他为什么会成功呢?(生:因为他非常诚心诚意)请同学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边默读课文边用笔画出有关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作出简单的批注。
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二:讨论交流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生:我从刘备对张飞的两次斥责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
因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亲如兄弟。
可是现在为了请诸葛亮不惜斥责自己的兄弟。
足见对诸葛亮的诚心。
师:你说得真好,第一次是斥责,第二次是大声斥责,你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读得很冲,给人骂的感觉)师:你这个刘备好凶啊!虽是斥责,但毕竟是兄弟啊!师:这就叫聪明。
一点就通。
还有愿交流的吗?(学生读得很温柔)师:你这个刘备好温柔啊,斥责应该是怎样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话语,体会人物性格。
(用张飞的无礼反衬出刘备对人才的尊敬)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生:我从“刘备还有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以看出他的诚心。
”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2.体会文中三个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欣赏文中所描写的隆中美丽景色;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生版)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顾茅庐》。
一、复习词语,整体把握1.出示词语:(1)还认识这些词语吗?谁来读第一排?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课文中人物的名字)(2)谁来读第二排?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写隆中景色的词语)(3)谁来读第三排?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敬等候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写刘备动作的词语)(4)谁来读第四排?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写诸葛亮对当时中国的形势分析后提出的取胜策略)(这些词语写的是诸葛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形势后提出的策略)(5)一起读这四排词语。
你发现了什么?(把这些词语连贯地说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用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松林疏疏朗朗,那里的溪流清澈见底,那里的竹林青翠欲滴,那里的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然后轻轻地走进去;听说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刘备就在堂下恭敬等候。
诸葛亮醒来后,和刘备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的策略。
)二、精读感悟,体会诚意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态度的句子。
一、复习回顾1、默写习题3中的词语。
2、指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分析理解1、细读2—4自然段、(1)自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三个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第二自然段讲上路前的情况;第三自然段讲刘备终于与诸葛亮见了面;第四自然段讲见面后的情况。
这三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板书:上路前见面前见面后)(2)指读第2自然。
说说:关羽和张飞为什么不同意刘备第三次去隆中?刘备态度怎样?(3)指导朗读。
(用“嚷”的语气读张飞的话;用“生气”的语气读刘备的话。
)(4)指读第3自然段,看看哪几句写刘备他们来到隆中看到的景象?(用“一”划出来)哪几句是写刘备动作的?(用“一”划出来) 。
老师引导想象,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恭恭敬敬的站、快步走”等语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体会,使刘备的人物特点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5)认真品读第3—8句,想想刘备是个怎样的人?(6)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7)学习第4自然段,讨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抓住第1句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重点理解“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
”联系上下文分清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8)齐读第2~4自然段,读后小结。
(这几个自然具体写刘备三顾茅庐和经过。
板书:详)2、细读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怎样?(3)理解“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讲清前后两部分关系。
(4)小结。
板书:亲密友情三、总结全文谈话:本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创建统一天下的大业,表现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题复习,说一下课题含义。
2、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3、当时刘备乃一方诸侯(板书),而他却三请诸葛亮这一介书生(板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对诸葛亮是一种什么态度?(从第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诚心诚意二、精研课文,感受人物品质(一)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1、过渡:我们先来研究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的诚心诚意,(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请按照“出发前”、“将到时”、“到达后”的顺序找出突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3、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4、成果汇报1)出发前:张飞和刘备态度的区别,突出人物品质2)将到时:置疑为什么在半里路就下马步行(板书),齐读3)到达后:分析刘备的细节描写5、总结写法:正面描写:刘备的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侧面描写:张飞的对比反衬(二)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1、过渡:刘备这样诚心诚意,一次、两次、三次恭恭敬敬地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何许人也,值得刘备这样拜访吗?2、一起读四、五自然段,找一下答案(出示课文)3、读了最后两段,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刘备为什么一定要请出诸葛亮辅助自己呢?(雄才大略(板书))4、解释“雄才大略5、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6、过渡:除了这里,似乎课文的某些地方也暗示着诸葛亮的人物特点。
(适当提示: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1)比喻句:表面上是把山冈比喻成卧龙,其实还可以说是隆中这里也有一位诸葛先生等待着刘备请他出山施展才华。
2)所以说,这处景色描写多余吗?(烘托出诸葛亮的才情)3)有感情齐读7、读过三国或者看过电视剧的同学,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还体现在哪些战争上面呢?8、过渡:所以刘备才说出一句话来形容诸葛亮对他的重要性,请大家找出来。
1)总结成语:如鱼得水2)第二段还写到,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总结成语:拨云见日9、齐读第五段,读出这种重要性。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三顾茅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篇一」目标点击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感知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用,尝试仿写。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感知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教学难点: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用,尝试仿写。
课堂流程一、诵读名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提问:谁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谁还看过小说《三国演义》?2、研讨题意:(1)“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2)“三”指的是刘备他们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还是特指第三次?为什么?(3)作为课题来讲,“三顾茅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4)作为成语来讲,“三顾茅庐”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刘备为什么要诚心诚意地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呢?(可用文中的一句话作答)3、反复读,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找出刘备责怪张飞的话。
(交流: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最最要紧,最最关键的是要懂得什么。
)4、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按“出发前、将到时、到达后、出山后”的顺序说说在刘备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出了他对诸葛亮的十分尊重。
)5、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景色秀美先整体后部分的写法,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感悟,从张飞与刘备的对话中,从三请诸葛亮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2、品析人物特点。
(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分析,相机追问)。
3、分享所仿写的句子。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呵斥”“拜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本文是关于《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过程:同学们,上节语文课张老师带大家初步学习了课文《三顾茅庐》,今天这节课我们带大继续学习课文《三顾茅庐》。
――学生读题:三顾茅庐一、复述词语,把握全文1.出示词语: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星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1)还认识这些词语吗?你能读正确哪一组就读哪一组?生自由读。
你发现了什么?(a、这些都是课文中主人公的名字;b、这些都是写隆中景色的词语;c、这些都是写诸葛亮策略的词语)(2)一起读这三排词语。
你发现了什么?(把这些词语连贯地说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选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欣赏美景,感受“才华”过渡: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于是他带着关羽、张飞第三次来到隆中。
你看!1.欣赏美景出示图文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1)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秀丽宜人”(生自由说)(2)美在哪里?里面写了哪几样景物?(松林、溪流、竹林)(3)积累词语:(4)这里的景色的确秀丽宜人,连起来读好这句话。
过渡:诸葛亮就住在隆中的卧龙冈,这是一条怎样的山冈?2.感受“才华”出示图文a、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1)读这句话(2)什么叫做“蜿蜒起伏”?看图做手势理解。
(3)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4)作者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卧龙除了因为山冈的形状像卧龙,还因为什么?过渡:诸葛亮真的就是一条腾飞的卧龙吗?他真的很有能耐吗?(是)你看,就在那个茅草屋里,刘备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
b、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什么叫“茅塞顿开”?(本来不明白,现在一下子明白过来。
)能使迷茫中的刘备茅塞顿开,这样的策略一定很高。
8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课后词语,齐读生词。
2.板题并引导复习把握文章大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板书课题后齐读课题。
你还记得“顾”是什么意思吗?请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与这个字意思相同的一个词。
(拜访)文中写谁拜访谁?怎样拜?(板书:诚心诚意)谁能把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这种诚心诚意的态度读出来?(指名读)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结果如何?(师小结: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的事情。
)过渡:是啊,这时的刘备多么渴望有一个雄才大略的贤才辅佐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啊,可他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成功。
这不,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了,这一次他炽热的诚心会打动诸葛亮取得成功吗?(板书:画心形)老师觉得刘备的诚心在第三自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你觉得呢?二、紧扣文眼,精读体会1.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轻轻画出能够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学生自学。
交流所画词句。
(2)指导学法,领会文意。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语来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老师也画了一些关键词语,哪位同学帮老师读一读?你从这些词语中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说理由。
(3)指名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
(“下马”句:教师提示引导理解刘备当时是什么身份?诸葛亮呢?古人对比自己身份尊贵的表示尊敬讲究“文官下轿,武官落马”,刘备半里多路就下马了,你看出什么?你能把这种尊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恭恭敬敬”句:你平时什么时候恭恭敬敬?刘备这时对谁恭恭敬敬?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多久?你能想象一下刘备当时的神态,把它表演出来吗?(4)指导朗读。
你能够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表达出来吗?2.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从关键词语中确实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和求贤若渴。
你还有要补充的吗?3.指导领悟第二自然段。
(1)刘备的诚心在上路去隆中前也有体现,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2)你能用朗读体现张飞的鲁莽和刘备的生气吗?点明并引导体会: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现在却为了诸葛亮而责备张飞,可见刘备是诚心诚意的尊重诸葛亮。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一、教学理念: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索自主探究的开放的课堂模式。
2、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课文为例子,培育学生研究性自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乐学、仁义学。
二、教学目标:1、心智目标深入细致介绍课文内容,看清文章的征引,记住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自学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
1、通过上节课的自学,我们已经介绍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恳请诸葛亮出马,统领他顺利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还深入细致地自学了刘备一访华诸葛亮。
2、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让学生说,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理解。
(二)独立自主挑选,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深入学习课文,完成填表。
(把表格发给学生。
)一顾二顾三顾怎样一个人刘备(言、行、神态)问又问沮丧而回去张飞(言、行、神态)失望而回(1)如果对张飞感兴趣,找到描绘张飞的言行的句子插入表格。
(2)如果对刘备感兴趣,找出描写刘备的言行、神态的句子填入表格。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演出,介绍学情。
2、研读刘备、张飞的句子。
(按学生回答的顺序讲)(1)研究刘备的同学交流。
按学生交流的情况分别投影,重点落实字词,这些句子要具体讲,认真读,读出感情。
随机板书: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赶紧谒见。
学生另外找到的有关刘备的句子,使学生说道说道听听就可以了。
三顾茅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分析文中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并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二、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
三顾茅庐秀色宜人蜿蜒起伏草堂恭恭敬敬半晌讨论
辅助用不着策略茅塞顿开
2.谈话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你对文中某个人物的看法。
3.这节课继续品读课文《三顾茅庐》,透过字词句段,你定会对这几位人物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二、品读第三次拜访
(一)把握叙述顺序
1.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刘备的第三次拜访的?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2.小结:上路前,到隆中,见面后
(二)分析描写手法
1.思考:文中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2.指名读课文,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三)感悟人物形象
1.自读: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把握语句的意思,体会字词背后的内涵。
2.交流:(顺序不定)
A.人物语言描写
1.分析: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认识张飞的鲁莽冲动)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
2.相机引导:对同一件事,写出了不同人的看法,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3.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B.人物动作描写
1.分析:
“下马步行”
“轻轻敲门”
“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快步走进草堂”
(了解刘备对诸葛亮出山的深切渴望,感受刘备的敬贤礼士、诚心诚意。
)
2.认识对比手法:
这一段动作描写中也有对比手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指导朗读,可加上人物的动作。
C.人物心理描写
1.分析: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
(了解刘备此时的豁然开朗,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
2.引导,认识比喻手法的运用,分析本体和喻体。
D.环境描写
1.分析: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景色秀丽宜人。
”
(感受景色的迷人)
2.引导:
(1)了解这段环境描写对反映人物性格的作用:烘托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清雅高洁。
(2)分析这段话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指导朗读。
(四)小结:
1.师生配合,齐读2-4段。
2.说说你此时最深的感受。
(可以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描写手法等方面来谈)
三、感受君臣情深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哪些词句让你有所感触?(感受两人人的情谊深厚)
3.认识比喻句。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背诵3-4自然段
(出示填空)
让我们记住这段场景。
2.小练笔:学习用“来到……,只见……描写一处景色”。
刘备拜访诸葛亮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听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