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 (2023年版)简介本文档旨在规定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标准和要求。
这些标准将帮助学校和教师提供一致且质量高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锻炼的益处,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培养学生锻炼自主意识和集体合作意识。
- 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
-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程内容1. 体育锻炼-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有目的性、有规律性的体育锻炼。
- 学生每周应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确保身体健康。
2. 基本体育技能- 学生应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包括跑、跳、投、接、击等。
-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3. 体育项目- 学校应引导学生参与一定范围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训练。
4. 体育游戏与竞技- 学校应组织体育游戏和竞技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游戏和竞技活动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
5. 体育知识和理论- 学校应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的原理和规律。
- 学生应了解体育的历史、规则和规范,培养体育文化素养。
考核要求- 学校应按时进行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水平。
- 考核方式可以包括实际操作、理论测试等多种形式。
结语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旨在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准备和实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制定了《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性质1. 基础性体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
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良好锻炼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终身体育研究和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2. 实践性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以研究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课程强调实践性,注重让学生在身体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培养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能力。
3. 健身性体育课程具有明显的健身性,课程旨在通过身体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 综合性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体育、健康、心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整合。
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规则和裁判方法,学会科学锻炼方法,提高运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竞争和交往,培养团队精神和意志力,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形成积极锻炼身体的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树立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课程内容1. 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了解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规则和裁判方法,学会科学锻炼方法,提高运动技能。
2. 运动技能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和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成绩优异,还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义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标准。
二、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评估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和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健康课程的开展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 课程内容和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涵盖了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
课程设置及其要求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得到了充分考虑,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更好地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重视。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开放、多样的学习平台,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态度和能力。
4. 实施效果和问题在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一定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视不够,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总结与回顾《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体要求和规定,其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需要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提高对该标准的认识和实施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对于提高全民体质和促进健康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年版全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介绍本文档旨在提出2023年版全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
这一标准将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目标-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乐趣标准内容1. 体育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体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运动乐趣,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体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 体育课程应在每周课程表中有适当的时间分配。
- 体育课程应涵盖多种运动项目,包括球类运动、田径、健身操等。
3. 学生评价与考核- 体育课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运动表现。
-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比赛、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等方式进行评价和考核。
4.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注重培养和选拔专业的体育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5. 设施和器材建设-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以及安全的运动器材。
-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
结论2023年版全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提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这一标准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校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为体育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六大新变化作者:陈雁飞周志勇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年第06期與2011年版相比,《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有六个方面的新变化。
变化一:明确了以健身育人为本质特征的课程理念“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上全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并根据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明确了以健身育人为本质特征的学科课程理念。
具体体现在:第一,凸显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思想;第三,加强了课程内容整体设计的思路;第四,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
只有在这样的课程理念统领下,体育与健康才能达到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的课程目标,从而为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其应有的学科价值。
变化二:凸显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表现。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
其中,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三个维度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健康行为是发展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的核心,体育品德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进健康行为的保证。
变化三:聚焦了核心素养统领下的课程内容结构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促进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在内容结构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五个方面(如图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指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标准要求。
其中,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运动负荷进行探讨。
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和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对中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要求。
二、运动负荷的概念1. 运动负荷的含义运动负荷是指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承受的力量和压力,是体育训练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包括身体对运动强度、时间、频次的适应能力,是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
2. 运动负荷的分类运动负荷可分为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大类。
生理负荷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反应和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肌肉疲劳等指标;心理负荷是指人在运动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疲劳,包括专注度、意志力等方面的表现。
三、运动负荷与健康1. 运动负荷对身体的影响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促进体能的提高,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发育成长。
但如果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 运动负荷对心理的影响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缓解压力,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意志力和自信心。
但如果运动负荷过大,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运动负荷1. 加强对运动负荷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运动负荷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
2. 科学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和活动根据学生的芳龄、性莂、体质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课程和活动,控制运动负荷的大小和强度,避免因过重的运动负荷而导致学生受伤或过度疲劳。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三、课程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
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五)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2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锻炼;3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4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5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综合性。
1.坚持“健康第一”。
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 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结合。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
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三个维度。
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
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
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水平一】①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②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操控性技能等基本运动技能。
①感受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②知道个人卫生保健、营养膳食、安全避险等健康知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③活泼开朗,体验快乐,乐于与他人交往,适应自然环境。
①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不怕困难、努力坚持学练的意志品质;②按照要求参与体育游戏;③在体育活动中尊师重教、爱护同学,能扮演不同运动角色。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三、课程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
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五)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2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锻炼;3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4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5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分目标(一)运动参与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功,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成功与运动乐趣。
(二)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课程分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各种基本动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1.学习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 3.增强安全意识。
(三)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与营养状况、行为习惯和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本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和行为习惯、安全与避险等对身体发育及健康的影响,发展体能;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生殖健康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本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及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体育教师要结合运动技术的教学和体能练习,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初中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水平四一、运动参与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表现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
如有简单的体育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
评价要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过去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次数和时间,并进行自我评价。
2体验成功与运动乐趣学习目标: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如认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意义,对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上好体育课。
评价要点: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并相互评价上课和课外锻炼时的表现。
二、运动技能1学习运动知识学习目标1:简要分析体育运动中的现象与问题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简要分析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问题。
如简要分析2008北京奥运会、兴奋剂、球场暴力、乒乓外交等事件与问题。
评价要点:对现代体育与奥运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与问题的认识。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写出关于北京奥运会意义的小文章。
学习目标2: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如比较全面地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运动处方、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要点: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测定心率,并说出心率与运动强度和密度的关系。
△提高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
如根据体育学习或锻炼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个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
评价要点:发现和解决体育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找出自制的锻炼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修改。
2掌握运动技能学习目标: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并运用田径类运动的技术。
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以及速度、远度或高度等。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掌握并运用定向越野技术的情况。
△基本掌握并运用球类运动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技术和战术的规范性和运用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考核性排球比赛中发球、上手传球、垫球技术的运用以及场上站位补位的意识等。
△基本掌握并运用体操类运动的技术。
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民族舞等项目的技术动作与组合动作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柔韧性、力量、身体姿态和表现力等。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大众健美操、分腿腾跃、以单腿摆越成骑撑和后摆转体90度下为主的单杠组合动作、以分腿骑坐和支撑后摆挺身下为主的双杠组合动作等的质量。
△基本掌握并运用游泳运动或冰雪类运动的技术。
如在掌握蛙泳和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他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等。
评价要点:对于所学不同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的掌握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自由泳或者滑冰技术动作的质量。
△基本掌握并运用武术类运动的技术。
如基本掌握并运用8-10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和防身术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力量及其运用能力等。
评价方法举例:由教师或者体育骨干作为进攻方,观察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防身术的情况。
△基本掌握并运用较复杂的其他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
如基本掌握并运用跳竹竿、抖空竹、花样跳绳、踢花毽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技术,以及各种有一定难度的具有锻炼价值的民族民间体育游戏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数量及运用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经常运用踢花毽技术进行课外锻炼的情况。
3增强安全意识学习目标1: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提高安全运动的意识。
如比较全面地掌握安全运动要领、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以及帮助他人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互相保护和帮助他人处理运动损伤的表现。
学习目标2:将安全运动的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安全行动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骑车以及特殊气候等条件下注意安全,懂得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发生时主动规避危险的知识和方法等。
评价要点: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的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横穿交通拥挤的街道等情况下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身体健康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学习目标:了解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
如知道合理饮食、正常体重和超重的概念,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的关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的关系等。
评价要点:对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说明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的关系。
△了解合理安排作息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如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及了解合理作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等。
评价要点:对有关生活作息与身体健康关系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作息习惯并提出改进意见。
△了解生活恶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自觉抵制。
如认识网络成瘾、吸烟、酗酒和吸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劝告他人坚决抵制生活恶习的诱惑。
评价要点:对有关生活恶习影响身体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吸烟、酗酒和吸毒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了解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如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伤寒与菌痢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评价要点:对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或写出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了解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