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语文的自学能力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是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的全面概括。
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从某方面来说就是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各种知识、技术推陈出新,需要学习的知识量也不断增加,所以,学生只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未来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独立获取知识。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总结和概括,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它能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会更加主动、积极,也会产生主动的意志努力和愉快紧张的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中的境界,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从具体、鲜明的画面中,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不要马上告诉其答案,应该因势利导,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自学课文中,我总是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读”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尤其要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质疑,并努力自己释疑,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品读字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信心是成功的一半自信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
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怎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那么,身为人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才能变得生动活泼。
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应该怎么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语文学习由自发向自觉过渡的的重要阶段,为了实现这一过渡,帮助小学生少走弯路,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通过有意识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小学生实现语文学习从他人引导到自主学习有效过渡。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社会的需求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原子化”社会已经初步在中国建立起来,并且可以预料的是,这种趋势呈快速发展的状态,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未来所面临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高度原子化的社会,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教育中自然应该重视相应的自主学习教育。
同时,由于信息大爆炸,人们所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强,但是信息的质量以及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有用程度却出现了明显分化,特别是所谓的“文字垃圾”的出现更是倒逼人们拥有更强大的文字质量识别能力,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尤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人一生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人的下意识养成有关键性的塑造作用,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体系化教学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更是可以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简而言之,就越是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为之后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个人未来发展来说,由于现在的小学生未来可能处于一个大变动的社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自己的可变因素还很多,但是又一点可以确定,在未来的人才需求中,对于自主型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增加。
因此现在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会得到更好的生活。
语文在中国社会交流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这一阶段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为人一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尤其是在现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大潮下,不进行自主自愿的学习就会面临个人无法融入社会的窘境。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
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闲在个人。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曾指出:“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很成熟时,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
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二、抓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
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课前、课上紧密配合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的。
在每开始讲一篇新课文,我都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先是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我结合讲授新课来解决。
并继续教学法提要求。
例如,预习时学生不注意分析课题,我就在讲授新课时带领他们分析课题的作用,并要求再预习时注意思考课题与内容的关系。
又如,预习时学生注意了每段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各段之间的关系,学习新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找前后文的内在联系,并要求他们在下一次预习时也用这种方法。
学生看到自己预习中的问题,随着课堂的学习逐步得到解决,对预习更感兴趣了,自学能力也从中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一系列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有哪些方法自学语文小学生有哪些方法自学语文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有哪些方法自学语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生有哪些方法自学语文1、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制订学习计划。
计划有许多种,可按时间、学科、目标等分,也得有随想、预计、应变等备选方案。
计划并非必须写在纸上,有时只需要心中有数即可。
比如,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个小组成员也要有个性的目标,每节课、每个时间段也要任务明确、目标清楚。
每个同学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每个小组要对成员的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激励。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到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2、加强时间管理没有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评价,没有学习主体根据这种自我监控所做出的反馈、调整及强化,就谈不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关键就是时间的合理分配与精心安排。
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轻重缓急的“自主”,是懒汉放羊式的漫无边际,有可能造成捡芝麻丢西瓜的得不偿失。
加强时间管理,需要有计划做先导、自律为后盾、充实为宗旨,达到劳逸结合、寓学于乐的理想状态。
3、整合利用资源网络时代,学习的制高点则是整合利用资源。
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身的知识积淀,还暗含着学习的工具、途径与方法策略。
整合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以知识的重点为“圆心”,以自己的学习能力为“半径”画圆,能较为系统梳理整合所学的知识。
比如,请六年级的学生说说简便运算有几种方法?有心的学生就把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简便运算全部归类弄清楚了。
这就是找到了一个知识点,以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半径,将知识系统化。
4、重视反馈信息自主学习不是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它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优化与方向的修正,及时查漏补缺,针对出现的问题交流研讨,能够自评学习效果,学会反思并调整方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学能力一、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对《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
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授人以渔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的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首先抓住作者为什么爱故乡的杨梅,其次品读杨梅的形状、颜色,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还可拓展思维,让学生按此方法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事物,学生积极性高,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会了应用。
看图学文《长城》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民间传说,查寻长城的历史发展资料,搜集不同角度反映长城的图片,颂扬长城的诗词文章,让学生在自学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感受长城建筑的雄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之后再指导学生看图,弄清观察点,理解照片的主体和背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
小学语文能力培养有哪些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不需要教师或他人监督指导而独自思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靠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能力培养有哪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能力培养有哪些方法一、认清主次,激发兴趣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讲过:“我可以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但不能一日不读书。
” “读书可以养德,读书可以提能,读书可以增智。
” 这充分说明了学习对我们的重要性。
教师要告诉学生: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尤其是自学。
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依靠任何人都不能把学习学好。
学习不比挑重担,教师或他人可以为学生分担,做学问是不可以分担的,只能靠自己。
自己学到的知识是记得最牢固的,永远也不会忘记。
这是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明白其重要性,谈学习,尤其是自学那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在教学中,可用伟人、名人、英雄或是学生身边小人物学习成长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尤其是自学的重要。
学生认清了学习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时,教师就要借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1、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敬慕的人;2、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3、关爱学生,想办法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心人,让学生喜欢和自己交流,从而喜欢自己的教学。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语是和学生交流的最好方法,因为学生是最喜欢看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的。
我总是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的作业评语中写一些激励学生的话,如:“你其实一点也不差,而且很聪明,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到学习上,只要你稍稍努力,你一定会突飞猛进的”等。
学生看了后总会偷偷地乐,很多学生也会在作业后写上一些话和老师交流,时间久了,学生也不怕和教师交流了,交流默契了,从而也就喜欢上了老师的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并建立起持续学习的动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让孩子能够专心学习。
2. 利用多媒体资源:使用图书、绘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生动有趣地传递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能够主动选择学习的方向。
4. 培养实践能力: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建立学习目标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小学生根据目标进行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下是一些建立学习目标的方法和技巧:1.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根据学习内容和进度,帮助孩子制定每天、每周的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2. 分解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的、可行的目标,使孩子能够逐步完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动力。
3. 监督和反馈: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监督学习进度,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孩子校正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4. 培养自律能力:鼓励孩子按照学习计划执行,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三、引导有效学习方法教导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有效学习方法:1. 阅读技巧:教授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详读等,帮助孩子快速获取信息和理解文章内涵。
2. 记忆方法:教授记忆方法,如归类法、联想法、图像法等,帮助孩子更好地记忆知识点。
3. 思维导图:引导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整合能力。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哪些培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也是语文教学践行新课改要求的有力证明。
小学阶段作为巩固和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的良好时期,如何通过探索和实践,发掘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语文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学习方法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
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自主学习是与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教学是师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互动的教学平台,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品质。
在语文新课程的标准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老师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不要“一言堂”,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合作性。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主学习在课堂实施的方法1.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主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有效办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呢?我觉得针对学生特点施教,把自学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并把它当做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非常重要。
这样,学生就会从一个消极的接受者变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就会由不会学习到会学习,由依赖教师指导学习到独五学习。
下面,笔者就从实际课例出发,围绕如何针一时学生特点施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问题来进行阐述。
1挖掘教材中的精彩部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脊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紧围绕教材,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想画面:读这首诗时,我启发学生凝神想像语言文字带来的画面——我们眼前会出现一派欢快的植树景象,耳边会响起锨镐丁丁当当的歌谣,会听见清水哗哗作响的乐曲。
转眼间,光秃秃的山岭,成了绿色的海洋。
一阵风吹过,群山起伏,犹如层层海涛,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小鸟来了,开始搭窝、筑巢;松鼠、小兔,和小猴等,小动物,在绿色的大伞下、茂密的树丛中快乐地玩耍。
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园散发出阵阵诱人清香,呈现出丰收的喜人景象。
品诗韵:这首诗韵味十足,以“ao”为韵脚,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诗歌的句式不拘,长短交错,节奏鲜明而有变化,紧凑而又分明。
欢快的如“锨镐丁丁当当”,徐缓的如“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等,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达到了和谐的交融。
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蕴涵着诗人的情感。
一个“踏”,一个“撒”,我们就能读出孩子们植树时的“手舞足蹈”、“欢声笑语”。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此诗,在读中品味诗韵、赏析诗词,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途径。
所渭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包含着自读自悟的道理。
悟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还要注意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到的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之大?这就是: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学生掌握了寻找重点词的方法,再联系曾经学过的《走,我们去植树》、《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等课文,温故知新,就能自主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浅谈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有力保证。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溵发兴趣,积极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能做到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迅速掌握所学知识。
1.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说敢问,多说多问,会说会问,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问题。
尤其对学困生和腼腆的学生,多给发言机会,哪怕答错了我也让他把话说完。
这样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想说就说,在口语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
2.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春联的比赛,朗读比赛,办手抄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文比赛等等。
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
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也就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兴趣。
3.建立奖励机制,让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和鞭策。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我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上进心。
比如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毎次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要按等级加分,学期结束将各项分数汇总,公布结果。
这样对学生有很大的促动,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培养自信心,努力学习1.现代的儿童教育观倡导对孩子鼓励。
要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就要适时、适地和适当地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本领,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哪怕是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当场表扬,教师要尽可能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比如鼓励学生“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等等。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知识,因此,在教授一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则更为重要,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智力水平。
那么怎样“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会自学呢?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应有一定的教学计划和学法指导,尤其是自学方法的指导。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一、充分发挥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示范性,给予自学提示扫除了学生学习的思想障碍,启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并不等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仅仅是解决了自学能力的学习态度问题。
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导和带,教师的导和带的重要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设立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
二、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然后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
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
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因此,笔者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语文教学的蓬勃发展,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1、组织兴趣组活动语言习惯的形成仅靠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重复及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
才能学好。
如果一味的增加课时,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方法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到学习枯燥厌烦。
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将教学任务全部放到课堂上完成,课外强化和巩固则通过自愿参加兴趣组完成。
我们组织了朗诵组、歌咏组、表演组、故事组和通讯组等。
另外,还组织了语文沙龙,每周二、四、六在布置的语文角中进行沙龙活动,有时教唱语文歌,有时进行故事比赛,有时进行语文会话。
这样的小组活动,强调了一个“趣”字,形式多变,内容常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
2、开展课外阅读开展立体教学,需要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来配合。
因此,除了使用教科书,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阅读、听力及其它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课本补充。
内容集语法、句型、辨析等为一体,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由于学生读得多、见解多,他们的视野较开阔。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及其他,这些也正是立体教学教材上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3、走向家庭、社会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语文会话的语境,我动员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听语文磁带,配合我做家庭护教,督促孩子们课余听、放学听、吃饭听、入睡前听。
每年圣诞节,我还组织圣诞节化妆晚会,邀请学生家长来参加,此时是学生语文情趣最高涨的时候,他们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大显身手。
他们有的表演《龟兔赛跑》、《丢失项链》等语文话剧;有的用流畅的语文,逼真的表情,讲上一个动人的故事;有的则用娴熟的手画上连贯的简笔画;有的诗朗诵、猜谜语、演小品等节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指小学生自我学习语文的能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即努力寻求获取语文知识的最优化的途径;二是指小学生学会制定最能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计划,根据学习活动的不同目标、要求,结合自己个人特点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最优化的学习过程;三是指小学生对自我学习语文的结果进行审查,对后继活动的控制和对自我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
所谓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对小学生自我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小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使用范围,使小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树立学生自学信心将师生关系由上下级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学信心的一种办法。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鼓励学生上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和知识交流。
所以,要彻底改变课堂上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听从的现象,并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例如,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自己解决字、词、句、段、篇的一些疑难或错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教师还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地动脑思考。
对在课堂上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
所谓自学能力,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要激发小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是让小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爱学和会学。
这两者中,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爱学语文就是对学习语文有兴趣。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要从激发兴趣做起,激发小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就是把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地开展自学于文的活动。
这首先是让小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
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借助实物、幻灯、录音和生动的讲述、巧妙的提问、精当的活动让小学语文教学生动有趣、富于魅力,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轻松愉快、饶有趣味的。
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疑惑和探求的欲望,感到课文中的内容充满奥秘,学习语文能让自己获得求知的满足。
让学生明确自学的目的,也能激发小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目的与兴趣是相互贯通、相互迁移的,兴趣孕育出目的,目的激发起兴趣。
当小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学语文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后,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自学语文的活动中。
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小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交际的作用,尤其是把自己当前的语文学习和祖国建设、个人未来、社会实践的需要,以及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激发出自学语文的稳定兴趣。
在小学生自学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他们“能理解”、“能掌握”、“能成功”等心理暗示,让他们感到自己能掌握自学过程》对小学生自学语文的结果,教师还应该正确地给与评价,让小学生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增强着。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研究一、引言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人才竞争的核心要素。
然而,当前小学生在语文自学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自学方法、兴趣不浓、习惯不佳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广泛研究。
从国外研究来看,许多国家都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国内研究则更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体而言,国内外研究均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指导、环境创设等方面。
三、理论框架与预期效果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预期效果包括: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自学能力、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验证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五、具体措施与策略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本研究提出以下具体措施与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阅读课程的比重,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提供辅导材料:编制适合小学生自学的语文辅导材料,包括课文解读、练习题、阅读材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
3.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并支持孩子的自学活动。
4.创设自学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借阅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分享会、读书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摘要】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自己去获取知识。
【关键词】自学兴趣信心方法
【正文】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一、激发兴趣
1、设疑激趣。
一般在开课伊始,教师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用巧妙的设疑办法,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所以,教师要在许多能够设
疑的题目上精心设计,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带进课堂。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在学生读完课题之后设疑:从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是谁说的话?为什么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
2、情境引趣。
对于一些写景写物或抒情的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情境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小桥流水人家》、《桂花雨》、《圆明园的毁灭》、《松鼠》等文章,要么意境深远,要么感情强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把同学生疏的动植物再现出来,通过播放配乐课文、录音或图片展示,视听结合。
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怡然高涨。
3、多读生趣。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促思”
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只要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学生会把读书看作是快乐的事,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性不是很强,要真正使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用信任去开启学生的心灵。
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我尝试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课文,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
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
在课堂上,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充分讨论交流,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脑。
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
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自学的方法
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打开语文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如对《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让学生围绕“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读懂课文。
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读写事的文章时,应抓住重点去品词品句,精读有关片段,弄懂课文。
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可见,学生对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四、注重质疑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的前提。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
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
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日常抓起,坚持不懈,讲究方法,多角度训练,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内外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那么,就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就能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
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才会举一反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希杨.发散思维大课堂.龙门书局,2003
3、周宏.学科创新教育新视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