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排球是一项流行的球类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排球的起源以及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
一、排球的起源排球最早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被称为"室内棒球"。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体育教师威廉·G·摩根发明了排球。
当时的排球还不太成熟,使用的是篮球和网球规格的球,比赛的规则也较为简单。
时间回溯到1896年,当时的排球比赛在美国的各个学校和社区迅速流行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和改进,排球的规则逐渐完善,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广泛的推广。
二、排球的传入与发展排球经过改良发展后,于20世纪初传入亚洲地区。
最早引进排球运动的亚洲国家是菲律宾和日本。
菲律宾于1910年代开始开展排球运动,迅速普及。
而日本则是在1916年首次引进排球,并从美国学习了最新的规则和技术。
此后不久,亚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排球运动。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排球的国际比赛开始兴起。
第一次世界排球锦标赛于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这标志着排球正式进入国际舞台。
此后,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成立,管理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排球运动。
三、排球的发展与创新排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变种和玩法,丰富了这项运动的内涵。
其中,沙滩排球和斯诺克排球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创新。
沙滩排球源于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出现。
这个变种是在沙滩上进行的,比赛场地和规则都与室内排球有所不同。
沙滩排球注重队员间的默契配合和个人能力的发挥,被称为一项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户外运动。
斯诺克排球是在加拿大发明的,是室内排球和台球的结合。
这项变种融入了台球球桌和球杆,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斯诺克排球目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排球运动带来了新的玩法。
近年来,排球运动在技术和战术层面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比赛节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
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
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
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
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
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
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
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
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
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
排球运动起源与传播排球是一项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团队运动,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和传播,并探讨其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和普及程度。
一、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最初起源于1895年的美国,由威廉·莫根(William G. Morgan)创立。
莫根是在斯普林菲尔德市的青年基督教会工作,希望设计一种更加简单和有趣的室内运动。
于是他将篮球规则进行了改进和调整,创造出了排球。
排球最初被称为“米甸”(Mintonette),最早在当地的青年基督教会运动场上展开了首次比赛。
莫根将其命名为排球,是因为他希望球员们站成一排,互相传球并将球打过网,在球场上形成一个“排”的形式。
二、排球的传播1. 美洲传播排球最初在美国本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很快就成为了青年们喜爱的室内运动。
1900年,第一届排球比赛在美国国内举行,拉开了排球竞技化的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逐渐走出美国本土,传播到南美洲。
在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排球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巴西更是以其出色的男女排球队而闻名于世,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和奥运金牌。
2. 亚洲传播排球在20世纪初传入亚洲地区,最早是通过在菲律宾的美国殖民地引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在亚洲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排球成为了国民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
中国的男女排球队在国际赛场上屡获佳绩,赢得了世界冠军和奥运奖牌。
此外,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拥有庞大的排球爱好者群体,并在国际比赛中表现出色。
3. 欧洲传播排球在欧洲各国的传播和发展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欧洲排球锦标赛和欧洲冠军联赛等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排球在欧洲的普及和发展。
尤其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国家,排球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运动项目。
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一流的排球俱乐部和实力雄厚的国家队,连续参加和举办国际重要赛事。
4. 其他地区传播除了上述地区,排球还传播到了澳大利亚、非洲、中东等地。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
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
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
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
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
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
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
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
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
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
简述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小伙伴们都打过排球吧,你知道排球的起源吗?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一)“小网子”出世,“空中飞球”起飞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4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
学校将体育列人了课程,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活动自由,社区公园和娱乐计划引人城市,交通的改善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出版物的增加传播着体育信息。
富裕的时间和金钱,使人们对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大。
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发明了篮球运动。
4年之后,离篮球发明地仅10英里之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才一年的春田学院毕业生威廉·G·摩根,担当起了霍利奥克城__青年会体育干事的工作。
在工作中他发现,篮球运动对常坐办公室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来说过于剧烈了,他们不愿在球场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奔跑、冲撞,他们需要一项新的运动来满足他们既要活动出点儿汗,又要得到身心放松而不太累的需要。
摩根这位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得意弟子,没有辜负人们和老师的希望,他根据人们的这一需要,在体育馆内挂上网球网子,用篮球胆在球网上空来回打。
打法上采用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规则类似棒球,由9局组成,连胜3分为1局,双方上场人数不限,但须对等。
摩根给这种运动形式取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名字“Mintonette”,意即“小网子”。
“小网子”活动满足了中年人娱乐和体育之需,受到人们欢迎。
于是,排球运动就这样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了。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__青年会体育指导大会在霍利奥克城举行。
大会期间举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小网子”比赛,两队各出5人,双方队长分别是霍利奥克市市长库兰和消防队长林奇。
排球基本知识基本规则排球是一项以两队对抗的球类运动,是一种流行的室内运动。
以下将介绍排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则。
一、排球的起源及发展排球起源于美国,最早是由威廉·摩根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健身房中发明的。
最初的排球运动规则相对简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动员的创新,发展出了更加复杂和精彩的比赛形式。
二、排球的基本知识1. 球场:排球比赛通常在一个长方形的球场上进行,场地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
球场中央有一条分界线,将场地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
2. 球:排球是一种气垫球,由橡胶或合成材料制成,重量和大小有严格的规定。
3. 球队:排球比赛由两支队伍进行,每队由6名球员组成,其中一名球员为队长。
4. 传球:传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球员可以用手臂或手腕将球传给队友。
5. 发球:发球是比赛开始或得分后重新开始的动作,发球者站在发球区,将球发向对方半场。
6. 扣球:扣球是排球比赛中的得分方式之一,球员跳起并用手臂将球猛力击打向对方半场。
7. 盖帽:盖帽是指拦网球员将对方的扣球击回对方半场,以阻止对方得分。
8. 二传:二传是指接应球员将传来的球传给扣球手,以组织进攻。
9. 防守:防守是指球队在对方进攻时采取的防守动作,通过拦网和接球来抵挡对方的攻击。
三、排球的基本规则1. 比赛目标:排球比赛的目标是让球在对方场地上落地,以得分为目标。
当一方发球得分后,将继续发球,直到对方得分或出现失误。
2. 比赛方式:排球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先得分先胜制,每局比赛的得分上限为25分,必须以至少2分的优势获胜。
如果比赛进行到第五局,第五局的得分上限为15分。
3. 球员轮换:每当球队得分后,球队将进行轮换,顺时针方向进行。
球员轮换时,发球权将移交给下一位球员。
4. 触球次数:每个回合中,每个球队最多可以触球三次,其中传球、盖帽和二传可以任意组合。
如果球队在三次触球后不能将球传到对方场地上,则对方得分。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是一项流行的团队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合作精神。
但你是否了解排球的起源和发展呢?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排球的历史以及它是如何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项目的。
一、排球的起源排球最初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教师在寻找一种新的活动方式来替代篮球,以满足学生们对队间比赛的需求。
于是,在1895年,摩根发明了排球这项运动,并且将它最初称为"Mintonette",这个名字源自于运动场地上所使用的网状罩球的名称。
二、排球的发展起初,排球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普及,仅仅是在威廉·摩根所工作的场地和周边地区进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并开始在全美各地的学校和俱乐部间迅速传播。
1900年,排球首次出现在奥运会上,成为一项正式的比赛项目。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排球的知名度获得了跨国界的提升,各国纷纷开始组织排球比赛,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排球协会。
1922年,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成立,统一了全球范围内的排球比赛规则,并且促进了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后半叶,排球开始在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地迅速传播,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全球性团队运动。
三、排球的规则和比赛形式在排球比赛中,两队各自站在球场的两侧,通过发球、传球、扣球等动作,将球传递到对方场地上,同时努力阻止对方球队得分。
比赛通常采取五局三胜制,即先赢三局的队伍获胜。
排球有严格的规则,例如每队只能触球三次、每场比赛的局限时间等。
这些规则为比赛的公平性和竞技性提供了保障,也增加了观众对比赛的兴趣。
此外,排球也发展出了不同的比赛形式,例如沙滩排球、室内排球和坐式排球等,以满足不同场地和场合的需求。
这些不同形式的排球,既有相似的基本规则,又有各自的特点,都拥有自己的比赛模式和技术要求。
四、排球的国际影响和未来发展如今,排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体育运动之一。
世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世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青年会体育⼲事威廉摩根(Willian Morgan)认为当时流⾏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于是创造了⼀种⽐较温和的、⽼少皆宜的室内游戏。
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并沿⽤⾄今。
1896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1897年,摩根制订了排球⽐赛规则,它有⼒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1905年传⼊中国,1906年⼀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本,1910年传⼊菲律宾。
亚洲最早的排球⽐赛是在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的。
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
随着技术⽔平的不断提⾼,规则也逐步完善。
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赛项⽬。
沙滩排球在本世纪20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海滩兴起。
在1930年,圣莫尼卡举⾏了第⼀场双⼈配合的沙滩排球赛,这种阵形成为现在最普及的打法。
1996年沙滩排球⾸次成为奥运会的⽐赛项⽬。
我国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排球运动在⼆⼗世纪初就传⼊我国⼴东等地。
1913年第⼀次远东运动会;1914年列为全国性⽐赛项⽬。
1921年⼥⼦排球在⼴东运动会上出现。
中华⼈民共和国成⽴以后,排球运动和其它运动项⽬⼀样,有了较快的发展。
下⾯安排球运动发展的情况和规则演变的规律,分为五个阶段加以叙述。
第⼀、继承学习阶段(1951-1956)。
主要是继承我国9⼈排球的技、战术打法,特别是继承了9⼈排球的上⼿传球、⼤⼒勾⼿发球、正⾯及勾⼿扣球、快球和快攻等技、战术。
1950年我国男排学习了苏联的⾼打强攻、倒地防守等技术和"两次球"进攻战术。
第⼆、探索发展阶段,各省、市、⾃治区队,根据各⾃的特点,开始发展各⾃不同的风格和打法。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
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
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
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
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
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
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
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
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
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 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
排球起源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在篮球场地上挂一张网,两队隔网站立,以篮球胆为球,在网上打来打去,不使其落地的一种游戏。
后来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w.G.Morgan)创造了排球比赛。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同年在斯普林菲尔德专科学校举行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特哈尔斯戴博士将其命名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
排球运动1900年左右自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巴西等国家,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尚运动。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运动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苏联、波兰等国家流传开来并得到广泛开展。
排球规则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1912年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双方上场的运动员必须轮转位置。
1917年规定每局为15分,五局三胜制。
1918年规定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
1922年规定每方必须在3次以内将球击过网。
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了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了首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排球运动在1964年就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女排发展历史据可查的资料记载,排球于1905年由广州和香港等地传入中国,成为排球运动在中国传播的最早记录。
先是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几所中学里开展,然后陆续传至上海、北京等地。
当时的排球运动主要作聚会、娱乐之用,与比赛联系不多。
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这是我国参加的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正式国际排球赛事。
因为此次参赛,排球运动引起了国人的注意和兴趣,排球竞赛活动也由此大面积开展。
紧接着,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早期的中国男排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1915年上海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第二次参赛的中国男排就获得了冠军。
截止到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0届,中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随着人们对运动的热爱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团体运动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那么,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起源排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名为“室内网球”。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体育教师威廉·G·摩根根据当时普遍流行的室内篮球和室内网球的规则创造了排球。
起初,排球被设计成一种室内的娱乐运动,通过两队相互拍打球将球打过高挂在网上,直到球触地为止。
二、发展1. 规则的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的规则逐渐完善。
1900年,第一本规则手册出版,并被广泛使用。
这本手册系统地规定了排球比赛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标志着排球正式成为一项竞技运动。
随后,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于1947年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2. 运动的普及20世纪初,排球运动开始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排球的简单规则和技术要求使得它成为一项容易上手的运动,这对于推动其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仅在学校体育课上广泛开展,排球也逐渐成为社会团体和俱乐部运动的热门选择。
3. 国际比赛的兴起20世纪中叶,国际排球比赛逐渐兴起。
1949年,第一届男子排球世界杯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标志着国际排球比赛正式开始。
此后,世界各地相继设立了排球联赛和锦标赛,如奥运会排球比赛、世锦赛和世界杯等,为世界各国排球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己实力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4. 排球的改革与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排球运动也在规则、装备和比赛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例如,从1964年起,限制了三传次数,降低了比赛时间,使得排球更具竞技性和观赏性。
此外,新材料的使用和改良也提高了球的弹性和耐用性,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比赛体验。
5. 排球的全民参与如今,排球已经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体条件如何,都能够参与并享受到排球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益处。
各种排球俱乐部、社交团体和业余比赛活动也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着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排球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排球深受人们的喜爱。
排球是一项很平常的运动,很多人都热爱排球。
身为排球爱好者的你知道排球起源于哪个国家么?排球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排球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排球的起源与发展起源排球(Volleyball)运动起源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摩根(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
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
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
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
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
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
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
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发展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
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
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春田专科学院是排球的发源地,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也最早举行首次排球表演赛。
__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
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
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
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
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
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
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
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
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
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
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
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
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
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 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
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的传播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
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
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
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
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
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
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
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的发展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1895—1936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
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
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1896年摩根制定第一个排球规则开始,排球的各项规则开始逐步建立:1900年,采用21分制;1912年采用运动员轮换制和三局两胜制;1915年,采用15分制。
尤其是1921—1938年间,因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除划定了比赛场地外,技术动作被归类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场上队员也有了明确的位置分工。
此外,1924年,单独制定了为妇女参赛的女子比赛规则。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排球技术委员会成立,旨在促进国际间的排球比赛和交流。
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委员会还未正式开展工作就宣布解散。
竞技排球1947—198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排球运动一度停滞不前。
直到1947年7月,在法国、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三国的倡议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正式出版了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并选举法国人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
从此,排球运动从娱乐阶段进入了竞技阶段。
根据国际排联大会的决议,1948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第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排锦标赛。
其后,第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1949)、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52)、世界杯男子排球赛(1965)、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73)、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1977)年先后在国际排联的领导和组织下成功举办,竞技排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
1964年,排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出现在了第18界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竞技时代的全面到来,也掀起了世界排坛诸强争霸和各大技术流派竞相绽放的潮流。
20世界50年代的排坛霸主是前苏联队。
前苏联无论男队、女队,均身材高大、力量强劲,进攻扣球势大力沉,多次蝉联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力量派”。
能与“力量派”抗衡的是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的“技巧派”,他们战术细腻,以球的线路变化和落点控制为特色,曾在1956年巴黎世锦赛上击败前苏联队获得冠军。
但在“力量派”和“技巧派”的多次交锋中,“力量派”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60年代初期,日本著名“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领日本女排创造了“滚翻防守”、“勾手飘球”等技术,打破了前苏联女排称霸的格局。
凭借出色的防守、飘忽的发球、迅捷的快攻和顽强的意志,“东洋魔女”横扫女子排坛,除了诸多世界冠军,她们还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的冠军。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世界排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日本女排学习了中国的“近体快”、“平拉开”等快攻技术,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打法,成为“速度派”;前苏联队保持了“力量派”的特点并加以了改进;前捷克斯洛伐克队仍是“技巧派”的先锋;民主德国队则以高大队员的“超手扣球”和高成功率著称,被称为“高度派”……现代排球1980——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排球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
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进入80年代,各种技战术流派间的交流融合频繁,打法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凭一技之长就能一统排坛的时光已全然不在。
于是,一场新的排球革命——全攻全守排球悄然开始。
排球垫球的动作要领1.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对正来球方向,两脚开立稍宽于肩,脚跟微起,两膝弯曲稍内收的准备姿势.两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掌跟靠拢.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击球平面。
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
击球时,手臂插入球下,蹬腿抬臂,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
同时含胸,压腕,顶肘等动作协调配合,身体和两臂要有自然的随球伴送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2.体侧双手垫球当球向左侧飞来,右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左膝弯曲,重心随即移至左脚上,两臂夹紧向左伸出,右肩稍向下倾斜,用向右转腰和提左肩的动作,使两臂击球面截住球的飞行路线,垫击球的后下部。
3.背垫球判断好球的飞行方向,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处,背对击球方向,两臂夹紧伸直,击球手形与正面垫球相同,击球点要高于肩部。
击球用力是通过抬头挺胸,展腹后仰,带动手臂向后上方抬送而实现的.在背垫低球时,也可以屈肘,翘手腕动作,以虎口处将球向后上方垫起.4.单手垫球单手垫球多在无法用双手垫球的情况下采用.体侧单手垫球方法是一脚迅速向侧前方跨出一大步,重心移至跨出的腿上,以跨出腿的同侧臂迅速伸出,用虎口或小臂击球的后下部。
在体前可用手背平面击球,手臂要伸直,有抬击动作.上手传球的要领准备姿势:稍蹲姿势,面对来球,双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脸前。
迎球:当球下降至额前时,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向前上方迎击来球。
手型: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型,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击球:击球点在额前上方一球距离处。
有利于看准来球和控制传球方向。
二、三关节触球。
无名指和小指在两侧辅助控制传球方向。
用力:传球动作是全身协调用力。
球用力的顺序是:蹬地,伸膝,伸腰,手指手腕屈伸。
最重要的是利用伸臂和手腕手指的紧张利用和球压在手指上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去。
“中一二”进攻形式由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5名队员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再由二传队员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形式这种形式是排球进攻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
其特点是一传的目标明确,二传队员易于接应,加之战术配合简单,便于组织进攻。
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不多,突然性不大,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
这种形式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队采用。
但有时技术水平较高的队在来不及组织复杂战术进攻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进攻形式。
“边一二”进攻形式由前排边的2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边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也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但由于对一传、二传的要求都较高,组织“边一二”进攻形式要比组织“中一二”进攻形式的难度大,其战术配合也较为复杂。
“边一二”进攻形式,由于两名进攻队员的位置相邻,便于进行互相掩护的进攻配合,可以组织较多的快变战术。
因此,“边一二”突然性和攻击性要比“中一二”进攻形式大。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2号位时,应采用换位的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3号位,便于组织进攻。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3号位二传队员如果向两边都采用正面传球时,可以居中站位。
如果二传队员利用正面长传或背后短传时,站位可靠近2号位区。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二传队员应在2、3号位之间,不要紧靠边线站立,以便运用快球战术。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3号位时,可采用换位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
“边跟进”防守阵形这种防守阵形也称"马蹄形"或"1、5号位跟进"防守阵形。
目前国内外强队广泛采用这种防守阵形。
一般在对方进攻力量比较强、战术变化较多、吊球较少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