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初探作者:王珊珊叶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基础逐渐雄厚,我国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对城市滨水地区进行建设。
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能为城市提供比较优质的土地开发和较多的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作为城市对外形象窗口,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和重塑城市形象。
本文针对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问题及原则进行分析。
【关键字】: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因素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近几年,我国也有很多城市加入到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与更新中来,并已经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滨水地区的开发项目。
如:沈阳市中心运河的改造、上海的黄浦江岸线规划、苏州的金鸡湖湖滨规划与开发等。
我国很多城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滨水地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显著促进城市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并带来税收、就业和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
一、滨水地区的概念滨水地区: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滨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等。
笼统的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它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二、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形态内容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考虑滨水区城市形态,不仅直接研究水体、滨水两岸地区,而且应该把它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从大局入手,以整个城市结构、城市空间形态为背景,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形成完整的滨水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设计应立足于景观、历史、经济、文化、生态等诸方面整体效益,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与城市整体结构的契合,华盛顿和堪培拉是两个成功的范例,这两个城市都是近现代在完全未开发的自然地形条件下建造的。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本文将围绕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展开探讨,从设计理念、功能区划、植被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从而打造一处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滨水景观。
设计理念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个方面。
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方面,可以利用滨水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水景,如人工湖、喷泉、瀑布等。
在植被选择上,可以考虑种植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莲花等,以营造出自然而生态的氛围。
2.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滨水地区的历史建筑和文物,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引入传统建筑风格、雕塑、碑文等元素,以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
二、功能区划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功能区划,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根据滨水景观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设计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健身区、文化交流区等。
1.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设置长椅、亭子等休息设施,提供人们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同时,可以规划游乐设施、草坪、露天剧场等,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2.健身区健身区是提供人们运动和锻炼的场所。
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3.文化交流区文化交流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可以设置露天剧场、文化艺术展示区等,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三、植被选择植被选择是滨水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可以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视觉享受。
1.水生植物滨水区域常年湿润,适合种植水生植物。
如芦苇、荷花、莲花等,这些植物既能提供文化景观的装饰效果,又能为湿地提供保护和净化功能。
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成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滨水区作为城市中极具特色和价值的区域,其景观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弹性景观设计理念的引入,为滨水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城市更新与滨水区景观的关系城市更新旨在改善城市的功能、环境和品质,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滨水区作为城市与水域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往往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
一方面,滨水区的更新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也为滨水区的景观改善提供了契机,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滨水区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
二、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弹性景观设计强调景观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和变化时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在滨水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弹性景观设计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滨水区容易受到洪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弹性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构建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提高滨水区的防洪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水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弹性景观设计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增强滨水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如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
此外,弹性景观设计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滨水区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提高景观的使用效率和适应性。
三、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区弹性景观设计的策略1、生态优先策略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应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通过恢复和保护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湿地、河岸植被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同时,合理规划生态廊道,促进物种的迁移和交流。
例如,可以在滨水区设置生态缓冲区,种植本土植物,减少人工干预,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此外,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质和土壤质量,提升滨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2、多功能融合策略将防洪、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融合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
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概述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是为了提升城市滨水区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生态环境,而对滨水商业区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方案。
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业和文化设施的布局和设计,建筑和景观的形式与色彩的营造,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经过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滨水商业街区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生态价值。
规划原则1.人本主义原则滨水商业区的规划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因素的体现。
规划过程中应先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市民的需求和权利,使滨水商业区成为市民活动的场所,让市民参与其中。
2.生态环境原则滨水商业区的建设应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通过植树、种草、建设污水处理等措施,使滨水商业区建成一个生态友好的区域,同时,加强建筑节能和环保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商业区的规划和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统一的圆通平衡的条件。
在商业区的经营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形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着眼于长期发展的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
4.灵活性原则在滨水商业区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灵活性,留出一定的控制空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规划设计要良好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其他相关的规划政策,做到一体化。
设计原则1.功能合理滨水商业区内建筑物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应该合理。
例如,电影院、餐厅、购物中心等相关设施应该规划在一起,方便市民生活和购物活动。
2.建筑色彩统一滨水商业区内建筑物的色彩应该具有统一性,以此保证整个商业街区的美观和人性化。
因为,建筑色彩和灯光的效果,影响一个商业区吸引顾客的数量,和消费者对该区域的好感度。
3.景观规划滨水商业区内的景观规划应该注重原生态风貌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种植多彩的花草,加强景观的多样性,营造整个商业街区的生态和自然特色。
4.文化建筑滨水商业区应该注重文化建筑的建设和规划。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滨水区域是指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体与陆地相交接的地带,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滨水区域,既能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一、滨水区域特点分析滨水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滨水区域易受水灾影响,需要考虑防洪和排水措施。
其次,滨水区域生态脆弱,需要保护水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再者,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需要考虑人文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
因此,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二、滨水区域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
2. 风险防范原则:考虑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防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合理规划建设,降低灾害风险。
3. 公共利益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众利益,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文化传承原则:保护和传承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区域的文化品质和特色。
三、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滨水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滨水区域的绿地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滨水步道、绿化带等,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
3. 水体治理与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措施,改善滨水区域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4. 城市景观设计:设计滨水区域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交通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码头等,提升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促进城市与滨水区域的互联互通。
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项目背景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滨水商业街区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居民的关注。
滨水商业街区通常是指位于河流或湖泊附近的商业街区,这些街区通过水体与周围环境相连,具有较强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滨水商业街区的需求越来越大。
规划和建设滨水商业街区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促进城市和水体的融合、提升城市形象等多方面效益。
因此,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规划一个滨水商业街区。
规划目标本次滨水商业街区的规划旨在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环境友好、集生活、休闲、娱乐、商业于一体的滨水商业街区,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便利,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和美观。
规划内容一、总体规划本次滨水商业街区总规划面积为50000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面积为30000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为20000平方米。
该街区以商业和特色餐饮为主导,结合社区生活和休闲娱乐,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景观绿化。
二、主要建筑滨水商业街区主要由商业和公共绿地两个部分组成。
商业部分主要包括商业街、购物中心、超市、特色餐饮和娱乐设施等,其中商业街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域以服装、饰品等时尚品牌为主导,北区域以文化特色和手工艺品为主导。
购物中心包括高档品牌商店和大型超市,超市包括日用品、食品、鲜花、水果等。
公共绿地部分主要包括公园和休闲广场,由步行道和人行桥相连,形成连续性的绿化交通带,作为商业和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交通滨水商业街区交通便利,周边道路与主城区相连,同时设置地下车库和可供自行车停放的场所,方便居民和游客进出商业街区。
四、景观设计滨水商业街区的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形象为目标,强调商业和自然环境的共生,营造出安静、优美、舒适的环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商业建筑采用现代化设计理念,赋予建筑以美妙的外形。
查尔斯·摩尔曾经说过:“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疆界的机会。
”一、滨水区概念与分类1.1 城市滨水地区的界定: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1.2 城市滨水地区的空间类型根据城市板块与水体的相对关系,城市滨水空间一般有以下3种类型:1) 沿水型的滨水空间:该类滨水空间主要特点是城市板块位于水面的一侧或两侧,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呈带状展开。
根据水的性质不同,又有沿河、沿湖、沿海以及夹江等类型。
例如:纽约炮台公园区、上海沿黄埔江两岸地区、三亚亚龙湾地区、沈阳浑南新区滨水地带等;2) 环水型的滨水空间:即城市板块包围水面、或者接近包围水面,陆地与水面的边沿大致呈环状。
根据水的性质不同,又有环湖、环海湾等类型。
例如:巴尔的摩内港区、杭州环西湖地区、北京什刹海地区等;3) 水网型的滨水空间:即大量水道呈网状相互交错,将城市板块切割成若干块,陆地与水面的边沿也呈网状分布。
例如:水城威尼斯、苏州古城等。
1.4 城市滨水地区的功能类型,按照城市滨水地区的用地性质,可大1) 与城市中心区相连的滨水地区,这类滨水地区往往是多重功能混合的地区,也是公共性较强的开放空间;2) 以旅游休憩功能为主的滨水地区;3) 与城市旧工业、仓储、码头区相连的滨水地区,随着城市产业的“退二进三”,目前往往处于改造和再开发阶段;4) 与城市居住区相连的滨水地区;5) 以生态保育为主的滨水地区,这类滨水地区多位于城市边缘或不同组团间的隔离绿带1.5 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模式类型1) 保护模式(Conservation) “保护”型的滨水地区开发主要针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且保留相对完好的滨水地区,通过对现有设施的修缮、复原,维持水滨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
滨水游步道施工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与概述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空间的营造越来越受到重视。
滨水游步道作为滨水区重要的休闲、观景场所,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优质的休闲体验。
本施工方案设计旨在针对滨水游步道的建设需求,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二、施工环境与评估在施工前,需对滨水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了解滨水区的水位变化、土壤承载力、地下管线分布等信息,为步道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同时,还需评估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气象、水文等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步道结构设计步道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的原则。
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滨水区的特殊性,如水位变化、风浪影响等,采用适当的桩基、护岸等措施,确保步道的安全稳定。
同时,步道的设计还应考虑无障碍设施、休息设施、观景设施等人性化需求。
四、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耐久性、环保性、经济性等因素。
在滨水游步道的建设中,推荐使用耐腐蚀、防滑、透水的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防滑瓷砖等。
同时,材料的采购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质量可靠、价格合理。
五、施工方法与流程施工方法与流程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每一步工序的质量。
同时,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节点,应采取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六、安全与质量控制安全与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同时,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采取必要的检验、检测手段,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七、工程进度安排工程进度安排应根据施工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确定工程节点和关键路线的基础上,编制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滨水区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城市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滨水区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滨水区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其他区域相比,滨水区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的防水能力由于水的侵蚀能力,建筑的防水能力是滨水区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建筑物外部表面和屋面材料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密封技术,必须具备防水的能力。
2. 建筑的适应性在滨水区,建筑的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水位的变化、洪水、暴雨、风暴及海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设计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的建筑。
这一方面包括建筑的高度、建筑的结构形式、墙体厚度、电子线路等。
3. 建筑的可持续性在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环保、可再生和可持续性因素。
优先选择可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并考虑屋顶绿化、太阳能板、防风护栏等使用,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二、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特点1. 绿化设计滨水区作为城市的绿肺,绿化设计是滨水区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化设计可以使滨水区环境更加美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污染。
2. 水景设计水景设计是滨水区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景设计旨在把水作为一种自然元素融入城市景观中,为人们提供观赏水景的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同时也提供了城市的自然循环系统。
水景设计包括河流、湖泊、喷泉等。
3. 交通规划设计滨水区规划交通系统是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重要手段,设计合理的交通路线、交通点以及船舶停靠点等设施,能够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便捷和舒适,使居民对城市滨水区的感官体验更为完美。
三、滨水区建筑设计与景观规划的互动在滨水区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中,建筑与景观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合理的建筑可以融入景观中,让人们感受到河流、码头、河岸、绿化等元素的和谐和统一。
同时,让景观成为建筑的人文背景,承载每个人在那里的良好回忆和情感。
江苏城市规划JIANGSU URBAN PLANNING2012年第3期总第208期滨水地区产业园区城市设计方法探索姜科孙天水董秋华王忠诚【摘要】滨水地区产业园区是城市特定的功能区之一,有其自身特点,必须综合使用滨水地区和产业园的城市设计方法才能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笔者梳理了滨水地区的概念、特征及该区域城市设计的原则,提出滨水地区产业园区城市设计的方法,即产业策划和空间设计要同步展开,互相校核,以减少决策成本;用地性质要有兼容性,建筑空间组合应可分可合,以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要做好水文章,以营造具有生机活力、富有地方特色的园区。
【关键词】空间组织;产业支撑;城市设计;滨水地区;产业园我国的产业园实践始于改革开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可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工业园和出口加工区等类别(耿红,2007)。
为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度依赖土地经营、不计环境成本等问题,各地在产业园的建设中导入生态观念,建设生态工业园。
滨水地区产业园做为生态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纷纷启动建设,如厦门在环东海域建设的东海科技园(侯雷,2007)、鄂州利用长江岸线建设的花湖产业园(任庆昌,2007)。
1滨水地区概念及特征分析滨水地区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广义的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狭义的城市滨水地区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四种类型,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个部分组成(武凤文,2009)。
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特定空间地段之一,它的开发建设可以明显地促进城市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税收和更多的投资、就业机会;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
因此,我国出现了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高潮,如上海黄浦江岸线地区、苏州金鸡湖地区、无锡蠡湖地区、珠海前山河地区、青岛金沙滩地区的开发利用。
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通过对空间布局、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滨水商业街区,提升城市形象,并满足居民和游客对商业、休闲、娱乐的需求。
一、引言滨水商业街区是以河流或湖泊为背景的商业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赋予了其独特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针对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空间布局1.总体布局滨水商业街区规划总体布局以整体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商业、文化、休闲等功能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便于居民和游客流动、互动的多功能中心。
2.建筑设计滨水商业街区的建筑设计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体现地域特色。
建筑外观应美观大方,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同时,建筑内部的功能布局也需考虑人流、货流等方面的合理性。
3.景观规划滨水商业街区的景观规划应充分利用河流或湖泊的自然资源,创建一系列的休闲广场、植被景观和水景设施。
同时,注重景观与建筑的协调,打造美丽与实用兼具的商业景观。
三、交通规划1.道路设置滨水商业街区的交通规划应考虑到人流和交通流的畅通,合理划分行人区、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保证人车分流,提高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便捷性。
2.公共交通在滨水商业街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设置公交站点和地铁出入口,方便人们进出商业区。
3.停车管理为解决商业区停车难问题,滨水商业街区规划需合理规划停车场,确保数量充足,位置合理,并配备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
四、功能设施1.商业设施滨水商业街区应设置有各类商业设施,包括百货商场、专卖店、餐饮店等,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
2.休闲娱乐设施为了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选择,商业街区规划中应考虑设置公园、电影院、运动场馆等设施,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娱乐需求。
3.文化设施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艺术发展,商业街区规划应当包括博物馆、展览中心和艺术街区等,为人们提供了解历史和欣赏艺术的机会。
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城市设计的研究、应用与实践,就内容而言,在设计层面上,比较重视对城市滨水区整体形象和环境设计的研一究,比较注重城市功能的调整和探讨;在应用层面上,却较少涉及对城市滨水区设计实施策略和开发管理的研究。
大多数作品仅停留在空间塑造的“一维”视点,缺少从城市经济、城市开发、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学科、多维视角”地进行综合研究。
本专辑所收录之案例正是面对当前滨水区开发所做的思考,试图探寻当前适合地方特色的滨水地区开发之路。
浙江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项目类型: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负责人:卢济威主要设计人员:王一、宋云峰、周虹、马荣军、王萌、柏春、王敏洁、王藤、李正、袁铭、陈康诠、成栋、于弈规划用地面积:205.5公顷项目地点:浙江丽水项目完成时间:2003年8月项目获奖情况: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2004年度同济规划院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规划设计简介:本规划根据丽水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在研究城市环境资源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具体目标与构思。
(1)建立以大溪为中心的山水生态城市核心整合城市、建筑、景观等要素,形成南山、北城总体格局的环大溪景观体系。
在建筑群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空间形态的塑造上,强调与自然山水资源的结合。
不但做到城中有山、城中有水,更力求体现出山上有宇,水中有屋的山水城市特征。
(2)建设丽水市的城市起居室充分发挥和利用滨江的环境资源优势,把市民活动同滨江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休闲服务设施和良好的景观设计,吸引大市民日常活动,使之成为丽水市的城市起居室,为滨江发展注入活力。
(3)促进丽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城市设计,提供满足各种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住宿、休闲、娱乐活动设施,吸引游客停留,使滨水区成为丽水市域范围内旅游活动的中心区域。
长期以来,城市滨水区都被简单地作为休闲绿化带进行营造,本城市设计进一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公共活动,振兴经济和发展旅游产业。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国两个地级生态示范区之一,总体规划定垃为生态城市、山水城市。
早在隋开皇九年,这里就设处州治,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金温铁路从丽水通过,金丽温高速公路将于2005年建成。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发展蒸蒸日上。
丽水市区四面环山,万象山位于中部,颐江上游的大溪从城南流过。
计划2e05年在江的东侧下游建成开潭水坝,大溪水位标高将上升到47.5m,平静而清澈的湖面是丽水市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
2003年大溪北岸由水利部门建成防洪堤,设近水平台和坝顶平台两个层次,近水平台标高47.8m,与水面仅差0.3m,十分亲水;堤坝的堤顶平台一字拉开,既宏伟又气魄,但是源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后,提出城市设计项目建议书,确定设计目标、调整设计范围。
遵循景观经济一体化、资源利用集约化、要素整合立体化和远近结合持续化等设计原则,经过8个月工作,于2003年8月完成城市设计文本和城市设计准则。
一、城市设计范围丽水市滨水区位于城市的南侧,这是市区最佳的风水宝地,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这里不能作为一般的绿化带利用,应成为城市的活动中心,成为城市的“起居室”。
为了充分利用山水和入文资源,建议将设计范围调整,缩小滨江北岸的设计长度,增加部分的南岸设计用地。
以滨水区为轴线,以大水门历史遗迹为中心,东至古城岛,西到万象山,向北延伸与中山路商业衔连接,向南跨江扩展到大溪南岸。
城市设计范围面积为205hm2。
由于滨水区是丽水市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布局,包括公共建筑、景观绿地、交通、公共空间及水系等都必须与整个城市系统整合。
为此研究范围必需扩大到包括整个城区在内的滨水区两侧。
二、城市设计目标与构思(一)建构城市“起居室”起居室是住宅中居住者生活起居的中心,城市“起居室”应该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公共中心,是市民交往、休闲、娱乐、观览、餐饮、庆典、民俗活动等聚集的场所。
清淄曲口镜的大溪最大限度让市民亲水享用是城市设计的最重要目标。
首先,将滨水区城市规戈U规定的绿地进行调整,让部分与城市公共活动有关的功能布置在滨水区域,所占用地在滨水区北侧的建设区内4陷。
在城市南北主轴线花园路南端安扫F滨水广场,周边布置博物馆、商业超市、餐饮和科技活动中心等;另外,沿江还安月F 大水门广场、城市意象公园、水幕电影、生态民俗园等,并相应布置咖啡座、茶座、休闲服务和游船码头等功能。
其次,为了提高市民到江边的可达性,通向江滨道路的端头均设置标志性人工物和活动场所,将市民引向大溪,当然停车场是必不可少的,沿岸安罚F了700多个公共停车位(其中侧个在地下)。
从建设区到防洪堤100多米距离的原始地形由高到低,与堤坝共同构成了一长条凹坑,成为市民接近江水的拦路虎,为了沟通建设区和堤坝,城市设计采用挖水池、建地下室、设下沉广场等多种减少土方量的手段。
第三,要剧口滨水区的亲和性,更多地吸引市民,设法软化已建成的堤坝,在不影响排洪安全的前提下,植树、布置张膜结构的休息廓等(二)组织以大溪为中心的山水景观区大溪是丽水的景观核心,三面环山一面城市,城市设计力求将堤坝、桥梁、建筑等城市人工要素与山水自然要素整合。
拟建步行桥与斜拉式的紫金桥共同构建环湖步行系统,步行休息。
景观区尽量突显山水意象,为此从四个方面强化山水特征:(1)显现山系。
核心区内的万象山紧依大溪,由于长期的城市建设造成山体被切断、分割或被建筑包围。
城市设计首先清理万象山沿括苍路上的建筑,让山体显露,选择个另USS 适应自然的公建,依山就势建造;其次将被中山路分割的梅山联系起来,西佃g梅山背公园沿中山路拆除五层住宅,建一层商店,屋顶覆土,山顶公园延伸到街道东侧山丘上,原有梅山中学迁移改为公园,并用天桥将两部分山丘绿地整合于一体,安月F茶座等设施供市民休息,使山林绿地与繁华街道立体穿插,别有一番情趣。
同时在滨水绿带靠万象山处,对于修桥时开山石块堆放成的小丘,不予清理,再覆土植树,作为万象山东延的山系。
同样在景观区东佃U结合开挖厦河湖,周边堆山,与南侧古城岛的自然山体共构生态民俗园。
使山与水、城与自然相映成辉。
(2)山屋共构。
力求在景观核心区的靠山建筑充分结合地形,依山就势显示地形,例如万象山东侧的图书馆和梅山背公园南侧紧靠中山路的娱乐园等。
(3)水屋共融。
景观区内的建筑尽量与水有机结合,例如水南宾馆直接从大溪的水中生长出来,建筑基座与防洪堤坝一体化设计,当然水禾U部门要给予业主一定的经济补贴;又如花园路滨水广场西侧内湖中的两幢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支柱也从水中伸出,显示建筑与水共融的魅力。
(4)让更多的住户获得观水的环境:城市设计包括滨水区北侧300多米深度的范围的住宅开发,有10个面积不等的住宅街坊,如十可获得尽量多的住户具有面水的好朝向是城市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
在保证合理开发强度和密度的前提下,我们对不同高度的住宅布置、高层住宅布置位置和高低住宅搭配等三个方面的观水户数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是:高层与多层、低层住宅混合布置,高层住宅点式并垂直于水岸月k列,能获得最多户数观水景的比例。
小高层与六层住宅混建能观水景户数达39%,高层与四层住宅混建能观水景户数达52%,城市设计建议采用这两种布局方式。
(三)、促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过,为丽水的旅游业带来发展的契机,丽水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仙都、青田、龙泉、景宁等都是良好的旅游地,但目前游客都被周边景点分流,不但对丽水的旅游经济发展不利,也绘旅游者带来不便。
城市设计力求使丽水市成为上海、杭J’H等城市二日游的目的地之一,耍使旅游者在丽水市区留宿一夜,就必须完善城区的服务功能,根据集约化原则,尽量将景点与服务设施围绕大澳布置,使滨水区既是城市的“起居室”,又是城市的“客厅”。
为此在滨水区建立以大水门为核心的1咖—1500m半径的旅游者步行蹈,约15分钟的步行路程,在这范围内布置历史文化遗迹、娱乐设施、博物馆、意象公园、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宾馆、餐厅等,另外,还有旅游购物街、游艇俱乐部和码头。
大水门是丽水古城的水运码头,北侧老城当时商业繁荣,由于水运的衰落,商业北移到现在的中山路。
城市设计拟复兴大水门北侧的商业,与中山路接通形成步行商业街,成为销售育田石雕、龙泉剑、黑陶、木制玩具、食用茵等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街。
三、节点设计丽水市滨水区城市设计范围大,在研究总体目标、构思和完善体系的基础上还得再深入到重要节点进行设计。
这里的节点设计包括中山路步行商业街、大水门广场、老博物馆功能改造、水南区域及四星级宾馆、梅山背娱乐园、紫金桥头及两佃U绿地、紫金宾馆、亩城岛生态民俗国和居住街坊等。
本文重点介绍三个节点。
(一)大水门广场大水门是清代城墙和城门的遗迹,瓮城和门楼暴露在地面以上,城墙的下部与基础尚埋在土中,这些历史遗存均属历史保护范畴。
由于城门位于滨江绿化带、中山路步行衔和通向水南的步行桥的交叉点上,具有地标作用,保护方式采用校原貌复原,大水门城楼二层重倔歇山顶,瓮城门楼单幅歇山顶;古城墙遗迹,考虑到其位置与堤坝倾斜,同时这地区人流集中,如果复原不但空间无序,而且会阻隔城区与大溪的空间联系,为此采用与古罗马斗兽场一样保护其残缺遗迹的方式,周边按滨水广场的做法,与堤坝标高拉平,城墙遗迹处在下沉位置,旅游者可在广场上、下沉广场或跨越下沉广场的桥上观赏。
由于大水门广场是滨江区域活动空间的转换点,设计强调与周围各方向景观空间的过渡与衔接,特别注意不同标高层面的空间转换,踏步在这里是空间组织的重要元索,也是获得环境情趣的源泉。
(二)花园路滨水广场贯穿城市南北向的花园路是丽水最重要的城市轴线,北端市政广场正在建设,城市设计将南端建成1.7hm2的市民滨水广场,周边布置大型公建,供市民和旅游者活动,提供城市庆典、市民交往、购物、餐饮和水上游艇码头等休闲活动空间。
市民广场充分考虑地形的利用,由于江滨路与江堤之间存在着3—4m的凹坑,城市设计将广场的标离与防洪堤顶持平,促使人与水面的亲近与联系。
广场利用凹坑地形多来沿共停车库,保证周边建筑使用有足够的停车位,并避免大虽地面停车对景观造成的负面影响。
市民广场呈圆形,三面佣U被博物馆、大型商业中心(合超市或百贷、餐饮)和科技活动中心围合,南内li流正汗有识失65虽向标高47.8m的亲水平台,建筑面对广场设骑楼,广场中央安扫F稍下沉的露天剧场,并有舞台适应大型集会和小型演出的表演,四周种植高大乔木,铺砌渗水砖,以改善小气候。
广场北侧入口处以大踏步面对城市道路,安扫k 一座雕塑作为广场的标志,也是花园路的对景。
市民广场的西狈U布置形态自由的内湖,作为扫F供的缓冲,湖内组织水幕电影,以曲线状大踏步形成看台,曲拆而多变的水体轮廓给严谨的圆形广场注入了轻松活泼(三)古城岛生态民俗园位于大溪和好淫的交叉口有一个小岛——古城岛,自然生态及地貌保存完好,地形起伏,民居依山而建以防山洪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