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江中复习参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87.13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

1、固有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2、固有免疫3个特点:①非特异性、②可遗传性、③效应恒定性。

3、固有免疫3个组成:①组织屏障作用、②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③体液因子的作用。

4、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在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5、适应性免疫3个特点:①特异性、②习得性、③效应递增性。

6、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7、中枢淋巴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①胸胁: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8、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①淋巴结: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物质)。

②脾脏: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突变细胞、衰老细胞)。

③相关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一道防线。

9、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10、抗原(Ag):指能和T、B细胞受体(TCR\BCR)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

1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3、半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14、完全抗原: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可由半抗原与蛋白载体交联而成。

15、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抗原表位。

16、交叉反应:是指抗体不仅与其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也可与某些非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现象。

17、抗原的分类

①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分类

T细胞依赖性抗原:是指需在APC及Th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

②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种。如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动物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如人类血型抗原、人白细胞抗原(HLA)。

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如胚胎期从未与自身淋巴细胞接触过的隔绝成分。(△)

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③根据抗原是否在APC内合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④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作用: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变应原、过敏原、耐受原。

⑤根据产生的方式:天然抗原、人工合成抗原。

⑥根据物理性质: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⑦根据化学性质: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

18、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结构:①2条相同的重链、②2条相同的轻链、③二硫键。

19、人类免疫球蛋白有5类:IgM、IgD、IgG、IgA、IgE。

20、Fab作用:Fab段能与抗原结合,不过它是单价的,在体外条件下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结合反应。

2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与效应

①Fab段可特异性结合相应抗原,有效阻断抗原本身危害,体现其保护作用,被称为中和作用。

②Fc段能够与相应细胞膜上的Fc受体发生选择性结合,并介导相应免疫效应的产生。

22、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①IgG: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较强的抗感染中和毒素调理作用、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介导I II型超敏反应。

②IgM:分子量最大、天然血型抗体、出现最早的Ig、抗感染的先锋抗体、介导II III型超敏反应。

③IgA:血清型IgA由肠系膜淋巴细胞产生,分泌型IgA(SIgA)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产生。

④IgD:是B细胞成熟的重要标准、膜型IgD构成BCR(抗原受体)。

⑤IgE: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IgE受体结合、与过敏反应有关、与寄生虫免疫有关。

23、单克隆抗体:是由识别同一抗体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

24、补体系统的组成:①补体固有成分(C1-C9)、②补体调节蛋白、③补体受体。

25、补体系统激活途径:①经典激活途径、②MBL激活途径、③替代激活途径。

26、经典激活途径特点:

①激活剂:Ag-Ab复合物(IgG、IgM);②参与成分:C1-C9;③过程:识别阶段、活化阶段、膜攻击阶段。

27、经典激活途径从C1开始,MBL激活途径从C4开始,替代激活途径从C3开始。

28、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①抗感染与介导炎症反应:

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的炎症介质作用(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趋化作用)。

②参与免疫自稳及免疫调节:

补体的免疫黏附作用、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29、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30、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LA),其编码基因称为HLA复合体,定位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分成三类基因区。

31、HLA I类分子4个区的作用:

①肽结合区:决定I类分子的多态性。

②Ig样区:是HLA I类分子T与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有助于I类分子的表达和天然结构的稳定。

③跨膜区:将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④胞质区:可能参与跨膜信号的传递。

32、HLA II类分子4个区的作用:

①肽结合区:决定II类分子的多态性,决定其与抗原肽结合的特异性以及对T细胞的亲和力。

②Ig样区:是与CD4分子结合的部位。

③跨膜区:将I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④胞质区:可能参与细胞内外跨膜信号的传递。

33、HLA分子的分布

①HLA I类分布在几乎所有核细胞。

②HLA II类分布在APC和活化的T细胞。

34、CD分子:是人类不同谱系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标志性细胞膜分子。

35、与T细胞功能相关的CD分子:CD2、CD3、CD4、CD8等。

36、与B细胞识别抗原与活化相关的CD分子:CD79a、CD79b、CD19、CD20、CD21、CD22、CD40、CD45。

37、细胞因子:是细胞分泌的、具多重生物活性的、采取自分泌与旁分泌作用方式的小分子蛋白和多肽。

38、细胞因子按生物学作用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

39、免疫细胞的组成:①淋巴细胞、②单核-巨噬细胞、③树突状细胞、④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40、T细胞膜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接受信号刺激并产生应答的物质基础,包括TCR-CD3复合体、TCR共受体、共刺激分子等。

41、TCR-CD3复合体作用: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42、TCR的共受体: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

①CD4:结合MHC II类分子,外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

②CD8:结合MHC 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

43、共刺激分子:CD28、CD154、CD278、CD2。

44、T细胞的亚群

①Th属于CD4+T细胞,是辅助T、B细胞产生应答效应的功能亚群。

②Tc主要为CD8+T细胞,是具有免疫杀伤效应的功能亚群。

45、B细胞膜分子:参与抗原识别,以及免疫细胞间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分离和鉴别B细胞的重要依据,包括BCR-CD79a\CD79b复合体、共刺激分子、激活共受体等。

46、BCR-CD79a\CD79b复合体:可将抗原识别信号向胞内转导,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BCR也可介导抗原内化,以便提呈可供T细胞识别的抗原肽。

47、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CD40是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