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一、归纳总结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一、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二、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

例1;在9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例2:这里有5瓶木糖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

例3:有 10 瓶水,其中 9 瓶品質相同,另有 1 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分成 3 份(4,4,2),則至少稱 2 次可以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例4:有 15 盒餅乾,其中的 14 盒品質相同,另有 1 盒

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

這盒餅乾

3 次。

二、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例1:1 箱糖果有 12 袋,其中有 11 袋品質相同,另有 1

袋品質不足,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袋

糖果來

例2:有 3 袋白糖,其中 2 袋每袋 500 g,另 1 袋不是 500 g,

但不知道比 500 g 重還是輕。你能用天平找出來嗎

任意取出兩袋,放在天平上,若天平平衡,則將其中一袋與未稱量的那袋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未稱量的重,則它大於 500 克, 若輕, 則它小於 500 克; 如果任取兩袋放在天平上時, 天平不平衡, 則將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樣重, 則先前那袋小於 500 克, 若較重的依然重,則較重的大於 500 克。

三、其它。

例1:小明和爸爸現在年齡的和是 34 歲,3 年後爸爸比小明大 24 歲。今年小明和爸爸各

多少歲

年小明的年齡: (34 - 24)÷2 = 5 (歲) 今年爸爸的今年齡: 5 + 24 = 29 (歲)答: 今年小明 5 歲,爸爸 29 歲。

例2;五(1)班有 25 人,許多同學參加了課外小組。參加音樂組的有 12 人,參加美術組

的有 10 人,兩個組都沒參加的有 6 人。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多少人

12 + 10 + 6 - 25 = 3(人)

答: 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 3 人。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一、归纳总结 物品数量分成的份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 33(1,1,1)1 55(2,2,1)2 99(3,3,3)2 ………………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一、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二、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 例1;在9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 93(3,3,3)2 93(4,4,1)3 1

99(2,2,2,3)3 9………… 例2:这里有5瓶木糖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瓶数分成的份数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 53﹙2,2,1﹚ 2 55﹙1,1,1,1,1﹚ 2 例3:有10 瓶水,其中9 瓶品質相同,另有1 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分成3 份(4,4,2),則至少稱 2 次可以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例4:有15 盒餅乾,其中的14 盒品質相同,另有 1 盒 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 這盒餅乾? 3 次。 二、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2

要辨別的物品數目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 2~3 4~9 10~27 28~81 82~243 244~729 (1) 2 3 4 5 6 ······ 例1:1 箱糖果有12 袋,其中有11 袋品質相同,另有1 袋品質不足,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袋 糖果來? 例2:有3 袋白糖,其中2 袋每袋500 g,另 1 袋不是500 g, 但不知道比500 g 重還是輕。你能用天平找出來嗎? 任意取出兩袋,放在天平上,若天平平衡,則將其中一袋與未稱量的那袋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未稱量的重,則它大於500 克, 若輕, 則它小於500 克; 如果任取兩袋放在天平上時, 天平不平衡, 則將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樣重, 則先前那袋小於500 克, 若較重的依然重,則較重的大於500 克。 3

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一、归纳总结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一、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二、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 例1;在9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例2:这里有5瓶木糖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 例3:有 10 瓶水,其中 9 瓶品質相同,另有 1 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分成 3 份(4,4,2),則至少稱 2 次可以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例4:有 15 盒餅乾,其中的 14 盒品質相同,另有 1 盒 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 這盒餅乾 3 次。 二、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例1:1 箱糖果有 12 袋,其中有 11 袋品質相同,另有 1 袋品質不足,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袋 糖果來 例2:有 3 袋白糖,其中 2 袋每袋 500 g,另 1 袋不是 500 g, 但不知道比 500 g 重還是輕。你能用天平找出來嗎

任意取出兩袋,放在天平上,若天平平衡,則將其中一袋與未稱量的那袋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未稱量的重,則它大於 500 克, 若輕, 則它小於 500 克; 如果任取兩袋放在天平上時, 天平不平衡, 則將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樣重, 則先前那袋小於 500 克, 若較重的依然重,則較重的大於 500 克。 三、其它。 例1:小明和爸爸現在年齡的和是 34 歲,3 年後爸爸比小明大 24 歲。今年小明和爸爸各 多少歲 年小明的年齡: (34 - 24)÷2 = 5 (歲) 今年爸爸的今年齡: 5 + 24 = 29 (歲)答: 今年小明 5 歲,爸爸 29 歲。 例2;五(1)班有 25 人,許多同學參加了課外小組。參加音樂組的有 12 人,參加美術組 的有 10 人,兩個組都沒參加的有 6 人。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多少人 12 + 10 + 6 - 25 = 3(人) 答: 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 3 人。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和找次品》知识分享

打电话 打电话问题是统筹问题的一种。解决打电话问题的方法有画图法、列表法、推理法。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新接到通知的人数等于前一分钟通知到的人数(包括负责通知者),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是总人数(包括负责通知者)的一半。 例1:某小学教导主任接到校长的一个紧急通知,让学校舞蹈队参加一个演出。学校舞蹈队共有31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可通知一人。教导主任怎样才能尽快的通知到这些人呢? 画图法: 由上图可知,通知31人只需5 分钟。 列表法: 第几分钟 1 2 3 4 5 ...... n 通知的人数 1 2 4 8 16 ...... 2n-1 一共通知的人数 1 3 7 15 31 ...... 2n-1 试一试:如果把例题中舞蹈队的人数改为“7人”,那么你还能解答吗? 举一反三精练: 1.某地因突降暴雨,教育局需要紧急通知全区45所学校第二天放假1天。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可通知一所学校,那么通知到全区45所学校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2.第一小队周末接到一个扫雪任务,队长要通知15个队员来扫雪。如果打电话通知一个队员需要一分钟,请算一下队长最快能几分钟通知完所有队员? 3.春晖医院接到一位急诊患者,值班领导想尽快通知正在休假的7位医生前来会诊,如果打电话通知,每分钟能通知1位医生,那么最快几分钟就能通知到7位医生? 例2:奶奶在花房培育了一盆虎皮兰,第一年将这盆虎皮兰分成了2盆,第二年将这盆虎皮兰分别分成2盆,第三年将每盆虎皮兰又都分别分成 第几年 1 2 3 4 5 6 ...... n 新分出的盆数 1 2 4 8 16 32 ...... 2n-1总盆数 2 4 8 16 32 64 ...... 2n 试一试:如果例题中奶奶每年将每盆虎皮兰分别分成3盆,照这样计算, 第几年 1 2 3 4 ...... n 新分出的盆数...... 总盆数...... 年奶奶的花房里共有盆虎皮兰 1.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变成了一只小猴子。第一分钟,这只猴子变成了两只小猴子,第二分钟,每只小猴子又分别变成了两只小猴子。照这样计算,到第5分钟,这根毫毛一共会变成多少只小猴子? 2.一个探险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队长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名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可通知一名队员。那么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名队员? 3.池塘里有一株面积为1平方米的睡莲,它每天以面积增加一倍的速度繁殖,那么5天后这株睡莲繁殖成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 纳 一、归纳总结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一、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二、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 例1;在9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例2:这里有5瓶木糖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 例3:有 10 瓶水,其中 9 瓶品質相同,另有 1 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分成 3 份(4,4,2),則至少稱 2 次可以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例4:有 15 盒餅乾,其中的 14 盒品質相同,另有 1 盒 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 這盒餅乾? 3 次。 二、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例1:1 箱糖果有 12 袋,其中有 11 袋品質相同,另有 1 袋品質不足,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袋 糖果來? 例2:有 3 袋白糖,其中 2 袋每袋 500 g,另 1 袋不是 500 g,

但不知道比 500 g 重還是輕。你能用天平找出來嗎? 任意取出兩袋,放在天平上,若天平平衡,則將其中一袋與未稱量的那袋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未稱量的重,則它大於 500 克, 若輕, 則它小於 500 克; 如果任取袋放在天平上時, 天平不平衡, 則將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樣重, 則先前那袋小於 500 克, 若較重的依然重,則較重的大於 500 克。 三、其它。 例1:小明和爸爸現在年齡的和是 34 歲,3 年後爸爸比小明大 24 歲。今年小明和爸爸各多少歲? 年小明的年齡: (34 - 24)÷2 = 5 (歲) 今年爸爸的今年齡: 5 + 24 = 29 (歲) 答: 今年小明 5 歲,爸爸 29 歲。 例2;五(1)班有 25 人,許多同參加了課外小組。參加音樂組的有 12 人,參加美術組的有 10 人,兩個組都沒參加的有 6 人。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多少人? 12 + 10 + 6 - 25 = 3(人) 答: 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 3 人。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

【必考知识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考试卷带答案-优质新版

第八单元测试卷(二) 一、填一填。 1.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 )岁。 2.3 kg香蕉与2 kg梨的价钱相等,买24 kg梨的钱可以买( )kg香蕉。 3.有5包奶糖,其中4包质量相同,有1包比其他的轻。可以用天平称的方法把它找出来。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 )包奶糖,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包就( );如果天平不平衡,把( )的那一边的奶糖再放到天平托盘上,每个托盘上放( )包,所以能保证找出那包轻的奶糖,至少要称( )次。 4.有6瓶药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如果用天平称,每次每个托盘上放1瓶,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每次每个托盘上放2瓶,至少需要称( )次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那瓶。 5.有一批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质量略轻一些),现用天平进行称量,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1)3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2)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3)6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4)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5)10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6)27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7)28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8)81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至少称( )次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零件。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21件物品,其中一件是次品(略重些),至少用天平称( )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A.2 B.4 C.3 2.有29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球,其中有1个质量轻,不合格,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不合格的球。 A.3 B.4 C.5 3.有18瓶矿泉水,其中有1瓶质量轻,不合格,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瓶不合格的矿泉水。 A.3 B.4 C.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统计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不难,很多知识都要靠记忆,同学们把这些装在自己聪明的大脑里即可。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科学家研究得出,人体的大脑可以容六十亿本书这么多知识哦! 二、知识要点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1)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中位数: (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3)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4、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1)当一组数据中没有偏大偏小的数,也没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 (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时,用中位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3)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就用众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注:①画图时注意:一“点”(描点),二“连”(连线),三“标”(标数据)。 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6、打电话: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 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三、经验之谈: 本节考得最多的应该是平均数,平均数的求法很简单,相信同学们都能掌握,除外,我们还要明白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统计知识精选题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要表示某地2006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2)五(2)班有50人,五(1)班有52人。要比较两个班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应选()。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3)为筹备元旦联欢会,王老师对全班同学爱吃哪种水果 做出了民意调查,调查中的()最值得关注。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3)一组数据1、4、4、4、10中,如果加入一个数据,可能改变的是()。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4)既要统计出小冰家近几年的收入情况,又要统计出他家的支出情况,最好选用()。 A. 统计表 B.单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1)小冰参加掷飞镖游戏。5次成绩如下(单位:环): 5、3、0、8、a、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2)小超早晨以4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去上学,半路上他发现口风琴忘在了家中,立刻以5千米/时的速度赶回家,为了不迟到,他以7千米/时的速度跑向学校,终于按时到校。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上学的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 数学广角——找次品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掌握“找次品”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2.能用“优化”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1.掌握“找次品”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知识点具体内容 解决问题策略 用天平称量,在3个物体中找出1个次品,至少需要称1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 的多样性 在找次品时,把物体分成3份,每份数量尽量平均时,每次保证找出次品的称量次数最少。 运用优化策略 解决问题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题】一架天平,只有5g和30g两个砝码,要把300g盐分成3等份,最少称几次?写出称法。 错误答案:第一次称出35g盐,第二次称出35g盐,第三次称出30g盐,3次共称出100克盐。重复上面的做法再称3次又称出100g盐,还剩100g盐。 把300g盐分成3等份,最少称6次。 正确答案:第一次:砝码称盐,天平一端放5g和30g砝码,另一端称出35克盐。第二次:砝码加物体称物体,天平一端放30g砝码和35g盐,另一端称出65g盐。 第三次:物体称物体,天平一端放已称出的35+65=100(g)盐,另一端称出100g盐,剩下100克盐。 把300g盐分成3等份,最少称3次。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想到可以用砝码加物体称物体和用物体称物体。当第一次称出 3 5 g盐后,第二次就可以用盐加砝码一起称量。因此6次不是最少的次数。 规避策略:在称量物体时,要联系生活实际,不要只想着用砝码称物体,还要想到用砝码加物体称物体和用物体称物体。 教学环节3:单元复习训练 1.有9瓶沐浴露,其中一瓶是次品,比其他的稍重些, 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沐浴露? 分析:把9瓶沐浴露平均分成3份,即(3,3,3), 第一次称天平两边各放3瓶,若天平平衡,剩下的3瓶里 有次品,再进行第二次称量,若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为 次品,若不平衡,下沉的一端为次品。第一次称量若天平 不平衡,下沉的一端3瓶里有次品,再进行第二次称量, 两端各放1瓶若平衡,剩下的一瓶为次品,若不平衡,下 沉的一端为次品。 2.小丹和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37岁,5年后小丹比妈 妈小23岁,妈妈和小丹今年各几岁? 分析:可以列方程进行解答,设小丹今年的年龄为x 岁,则妈妈今年的年龄就为(23+x)岁。根据小丹的年龄+ 妈妈的年龄=年龄和(37岁),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今年小丹的年龄为x岁,则妈妈为(23+x)岁。 x+23+x=37 2x=37-23 2x=14 x=7 23+7=30(岁) 答:妈妈今年30岁,小丹今年7岁。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王师傅要从11个同一种型号的零件中找出一个质量不 一样的次品,张师傅要从24个这样的零件中找出一个质量 分析:王师傅可能1次能找出次品,也可能三次找出 次品,张师傅至少三次找出次品。所以王师傅和张师傅用 的次数可能同样多。

【最新】2019年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一、基础概念梳理 找次品的最略优策: 1、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2、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 二、基础习题梳理 (一)达标练习 1、用天平称次品时,下列数量的物品,怎样分找次品最简便? 2、5袋糖果有4袋质量相同,另有一袋是次品(重一些),请你设法找出它。(5袋糖果依次编号 为1,2,3,4,5) 至少要称( )次。 3、有9袋方便面,其中有8袋质量相同,另有一袋缺6 g,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保证找出这袋质量轻的方便面?请绘图表示你称的过程。 4、有15个外观相同的乒乓球,其中的14个质量相同,另有一个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就一定能找出较轻的乒乓球。 5、有一袋乒乓球共12个,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比正品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乒乓球。 6、有12枚银元,其外表都完全相同,其中有1枚是假银元,比其他的11枚稍轻一些,利用无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枚银元呢?以下是设计方案的一部分,请你填下面的设计方案。 7、为了用尽可能少的次数找出次品,你会对待测物品进行分组吗?

8、在11颗螺丝钉中,有一颗不合格的螺丝钉,它的外形与合格的一样,次品稍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21世纪 9、在10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二)变式练习 1、某工厂生产的25个零件中有一个是次品,它比正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有27袋薯片,有一袋轻些,除质量轻些外,其他无任何差别,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就能保证找到这袋薯片。 3、有13个零件,其中的12个质量相同,另一个是次品,次品较轻。 (1)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可以找出来? (2)如果天平两边各放6个零件,称一次有可能称出来吗? (三)提升练习 1、小玲和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30岁,五年后妈妈比小玲大24岁,今年妈妈多少岁?小玲多少岁? 2、有8个球编号是①~⑧,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2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2个轻球,小方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⑧轻;第三次①+③+⑤与②+④+⑧一样重,那么,2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5下-分类讲学案-第8章-数学广角-找次品-01知识梳理-答案

5下-第8章-数学广角-找次品-01知识梳理-答案 知识梳理 一、找次品类型。 1、已知次品较轻 2、已知次品较重 3、不知次品是轻还是重。 二、称量方法。 1、二分法:平均分成2份。 2、三分法: ⑴平均分成3份。 ⑵平均分成3份,但最后一份少于平均数 三、三分法需要的次数。 1、2-3个物品,需要称1次; 2、4-9个物品,需要称2次; 3、10-27个物品,需要称3次; 4、28-81个物品,需要称4次; …… 规律:物品个数用a表示, 若:3n-1 <a<3 n ,需要称n次。 四、术语的理解。 1、“至少称几次就保证……” 指:肯定能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数。 也可以理解为,运气最差的那次的次数。 2、“至多称几次就保证……” 指:能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次数最多的那次。 也可以理解为,方法最笨的次数。

知识点:巩固练习 一、找次品类型。 1、已知次品较轻。 2、已知次品较重。 3、不知次品是轻还是重。 二、称量方法。 1、二分法:平均分成 2 份。 2、三分法: ⑴平均分成 3 份。 ⑵平均分成 3 份,但最后一份少于平均数 三、三分法需要的次数。 1、2-3 个物品,需要称1次; 2、4-9 个物品,需要称2次; 3、10-27 个物品,需要称3次; 4、28-81 个物品,需要称4次; …… 规律:物品个数用a表示, 若:3n-1 <a<3 n ,需要称n 次。 四、术语的理解。 1、“至少称几次就保证……” 指:肯定能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数。 也可以理解为,运气最差的那次的次数。 2、“至多称几次就保证……” 指:能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次数最多的那次。 也可以理解为,方法最笨的次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8数学广角__找次品知识点归纳人教版.doc

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 一、归纳总结 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一、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二、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 例2:这里有5瓶木糖醇,其中一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 例3:有 10 瓶水,其中 9 瓶品質相同,另有 1 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分成 3 份(4,4,2),則至少稱 2 次可以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例4:有 15 盒餅乾,其中的 14 盒品質相同,另有 1 盒 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 這盒餅乾?

3 次。 二、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例1:1 箱糖果有 12 袋,其中有 11 袋品質相同,另有 1 袋品質不足,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袋 糖果來? 例2:有 3 袋白糖,其中 2 袋每袋 500 g,另 1 袋不是 500 g, 但不知道比 500 g 重還是輕。你能用天平找出來嗎? 任意取出兩袋,放在天平上,若天平平衡,則將其中一袋與未稱量的那袋一起放到天平上,若未稱量的重,則它大於 500 克, 若輕, 則它小於 500 克; 如果任取兩袋放在天平上時, 天平不平衡, 則將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起放到天平上, 若較重的與未稱量的一樣重, 則先前那袋小於 500 克, 若較重的依然重,則較重的大於 500 克。 三、其它。 例1:小明和爸爸現在年齡的和是 34 歲,3 年後爸爸比小明大 24 歲。今年小明和爸爸各多少歲? 年小明的年齡: (34 - 24)÷2 = 5 (歲) 今年爸爸的今年齡: 5 + 24 = 29 (歲) 答: 今年小明 5 歲,爸爸 29 歲。 例2;五(1)班有 25 人,許多同學參加了課外小組。參加音樂組的有 12 人,參加美術組的有 10 人,兩個組都沒參加的有 6 人。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多少人? 12 + 10 + 6 - 25 = 3(人) 答: 既參加音樂組又參加美術組的有 3 人。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找次品”这样的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期望在一节课内讲完所有的知识点,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是一知半解,并不能够真正理解找次品的过程以及对过程的优化。 首先从天平特点认识平衡与不平衡两种状态所反映的数学信息,确定找次品的方法及正确判断,方法的针对性。然后动员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找不合格钙片的策略,学生都能想到要分组,缩小范围,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排除不是次品的物品个数。但到底具体分几组,有意见分歧。我没表态,顺承大多数同学意见,分不等的3组(2、2、1),在大家的商议中找到了次品。接着我让他们从6个物品中找次品,有分2组的,有分3组的,虽然最后用的次数一样,到那反映了不同的数学策略,分2组,每组3个,

只能排出3个,而分3组,称量一次却能排除4个,数量多的话,更有优势用时更短,这就把分组的科学性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白。然后用通过其他数量比较并不是分组越多越省时间,得出3分法找次品是最佳的方法。接下来,让学生体验不能平均分的数量怎样分,从算式上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会有其中一组与其他两组相差1,这既是分组的科学性有时分组的数学客观性。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怎样确定次品了。最后要把方法和理论合二为一,也就是根据实践归纳推理,找出数量和检验次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大宗物品的检验次数是可以事先计算的,同学们越学越有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学有用的数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自己的实验过程,简单明了。所以自己感觉这一堂课比较成功。 要真正的上好每一堂课,研读教材、读懂教材是很关键的第一步,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读懂了教材,读懂了学生,每一堂课才会真正有效!

人教版本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下册的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学习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五年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方法知点 一、 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 物品数量分成的份数 个次品 33( 1, 1, 1)1 55( 2, 2, 1)2 99( 3, 3, 3)2 ?????? 找次品的最策略: 一、把待物品分成 3 份; 二、能平均分成 3 份就平均分成 3 份,如 9( 3, 3,3) ;不能平均分成 3 份的,要使 3 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 2, 2, 3)。 例 1;在 9 个零件里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 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 个次品 93( 3, 3, 3)2 93( 4, 4, 1)3 99( 2, 2, 2, 3)3 9???? 例 2:里有 5 瓶木糖醇,其中一瓶少了 3 片,法把它找出来 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 瓶数分成的份数 个次品 5 3 2,2,12

55﹙ 1,1,1,1,1 ﹚2 : 例3:有 10 瓶水,其中 9 瓶品質相同,另有 1 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分成 3 份 (4, 4,2),則至少稱 2 次可以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例 4:有 15 盒餅乾,其中的14 盒品質相同,另有 1 盒 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 這盒餅乾 3次。 二、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測試的次數有以下關係: (只含一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要辨別的物品數目保證能找出次品需要測的次數 2~ 31 4~ 92 10~ 273 28~ 814 82~ 2435 244~ 7296 ··· 例 1: 1 箱糖果有12 袋,其中有11 袋品質相同,另有1 袋品質不足,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袋 糖果來 例 2:有 3 袋白糖,其中 2 袋每袋 500 g,另 1 袋不是500 g, 但不知道比 500 g 重還是輕。你能用天平找出來嗎

《找次品》的几点思考

五下数学广角《找次品》的几点思考 听了几次老师执教的《找次品》的课堂教学,总是感觉听起来不是滋味,要么上不完,上完了学生也是糊里糊涂,甚至到了最后学生不清楚,上课的老师也糊涂了。用一个字“难”,用一个词“不懂”来形容这一知识点,一点也不为过! 终于轮到自己也来上这堂课了,由于上述的原因真得有点不敢轻易的上。于是,在课前,我特意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同时也亲自像学生一样地进行尝试,从3、5、9、10、11、12……27、28,和学生一样的进行体验,并进行多种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这节课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对于这样的知识有起点吗? 在以前的问题解决教学中有没有渗透过优化思想,用数学的角度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在小学四年级上册时,我们学生在数学广角的单元中,学过了如《烙饼中的学问》,体验到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化思想。同时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生也有这样类似的生活经验。 2、“找次品”优化策略的关键是什么? “找次品”保证找到次品的最少次数的策略在于分成3份,每份的份数尽可能平均些。 但是有两点必须得搞清楚:其一,为什么要分成3份呢?2份难道不行吗?如:12个可以分成(6、6),也可分成(4、4、4),但是保证找到次品的次数都是3次,那么就是分成2份和3份都是可以的。是吗?仔细分析一下“分成2份,从12个里找1个次品”变成了“从6个里找1个次品”;而“分成3份,则变成4个里找1个次品”,这样一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这两种分法,次品所在范围缩小的程度不一样,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其二,同样是分成3份,为什么尽量平均分比较好?如11个可以是分成(4、4、3),也可以分成(5、5、1),保证找到次品的次数都是3次,但是哪种更好一些呢?是不是也从上面的分析来入手,就是考虑秤了一次,次品所在范围缩小程度如何?(4、4、3)平衡的情况下,次品所在范围缩小到3个;不平衡情况下是缩小到4个。(5、5、1)呢,平衡情况下,一次就能找到,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不平衡情况下是缩小到5个。当数据大起来,这样的比较会更加的明显。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找次品”优化策略的关键在于:天平两边放同样多的情况下,秤一次使得次品所在范围变得尽可能的小。那么也就是要分成3堆,尽可能平均分。3、这节课到底给学生什么?也可以说是目标的定位问题。 让学生学习“找次品”,学生利用“天平平衡”来找到次品,同时不用天平运用数学的符号表示方法,进行合理地、全面地推理。这一学习过程是侧重于数学知识――“保证找次品的次数“,还是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用数学地角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从教材的意图、数学广角承担目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上去考虑,应该偏重于后者,而不应该侧重于前者。我们应更多地从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去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角度去分析,更多地是让学生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事物两种现象,并进行合情推理。 当然,说得在多也没有用,更充分地还在于实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