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案例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82.15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故都的秋》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研究”。
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方式,倡导探究式研究。
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的研究,同时它的直观可感,视觉空间的变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课程优化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故都的秋》系XXX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
XXX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XXX是现代散文名家,有关他的资料非常丰富,因此网上相关信息也很多,这为学生进行网络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教学要求是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探究文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美感思维。
二、基本思路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网络资源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的角色:(1)研究资源的提供者(2)学生研究的指导者(3)学生协作进修的组织者(4)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5)进修的评价者网络的感化:呈现讲授信息,传输讲授信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进修资源库三,教学设计一,讲授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高其信息获取、分析和表达的能力;2.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教学录像等;2.教学环境:安装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教室;3.学生教具:学生手册、学生笔记本、鼠标、键盘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播放一段关于网络的教学录像,向学生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信息获取(1)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上网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鼓励学生使用多种信息获取的方式,如引擎、在线图书馆、百度百科等。
(3)指导学生选择并整理所获得的信息,形成文档或幻灯片的形式展示。
3.信息分析(1)学生根据所找到的资料,进行信息分析和比较。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不同资源的优缺点,提高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信息表达(1)依据所学课文内容,学生可以用计算机编写小说、剧本或诗歌等文稿。
(2)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文字处理和图片处理软件,美化和排版文稿。
(3)组织学生进行文稿交流和展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信息应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关于课文的网页,并利用HTML等技术搭建出来。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设计网页结构、编写代码、插入图片等。
(3)鼓励学生将网页发布到互联网上,与他人共享和交流。
6.课堂总结(1)学生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
(2)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3)鼓励学生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课堂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案例XXXXXX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美丽。
原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主要靠语言表达,许多内容无法在网络教学中得以完成,或者不借助网络也可以完成,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感到了网络的神奇,我领略了网络的魅力,因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丰富视听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象、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使用这一媒介,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语文课更富吸引力。
下面以《美丽的武夷山》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片断1:美丽的风光,高涨的兴趣。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虽然文字非常优美,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远远比不上有趣的童话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和快乐。
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同学们,我们每年都有两次长假,你们在假期里都做什么?学生有的回答写作业,有的回答读书,有的回答上各种辅导班,有的回答去旅游。
师:老师也和你一样,非常喜欢旅游,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旅游好吗?好,现在我们出发。
请大家打开“美丽的风光”,看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哪里?(学生观赏武夷山的风光片,美丽的景色,优美的音乐,把学生一下子吸引住了。
)评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将学生引入研究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美丽的风光,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武夷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研究课文铺路架桥。
片断2:多变的文字,良好的效果。
师:现在同砚们自己来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鼠标点一下,你会有意外的播种的。
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点一下,屏幕上马上会出现放大的这个字,并且带有拼音。
师:刚才同砚们读书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大家学会了吗?打开“认一认”,许多生字朋友正等着你去跟他交朋友呢。
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小露珠》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案例导语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充满朝气的领域。
文章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第二课时为例,从“教材解读”、“学习者分析”、“课时目标”、“重难点突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阐述小学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二、教材解读《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
课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根据时间的推移,通过描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们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心灵更美,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
文中在描绘美景的过程中,传递着许多美好情感,如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植物们对小露珠的依依不舍之情,似乎都在传递着和谐、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让孩子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学习者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授对象是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美好事物外表美的感受胜于内在美的感受,语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加强字、词、句的训练是本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
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加强语言的积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其学习所需。
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和可爱。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品读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教学工作的帮助。
在我工作的XXX,曾经只有一台老旧的多媒体设备,无法使用。
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学生们无法亲身接触到许多事物,只能通过老师的口述来认知。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课堂教学也更加生动有趣。
在我教授三年级语文课程时,我采用了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导入环节放了一段声音视频,让学生听、看,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听,积极地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想象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
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他们开始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读起书来。
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风声、水流声、各种动物的鸣叫声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并结合文中的描述,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掌握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效果。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篇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课教学设计--《赤壁之战》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课教学设计--《赤壁之战》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课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篇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学习工具,提高了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正朝着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所谓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小学学科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的有效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支撑,提高学与教的效率,改善学与教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朝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靠拢。
为深入探讨整合给带来的效益,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总结以上课题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这里仅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有显著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案例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正日益显现出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信息化与世界化。
信息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世界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空前加深与拓展。
而这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正日益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场深刻的变革,表现在思想观点、技术手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对教育来说,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课改中承担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下面就自己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经验。
一、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1、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因为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而无法增补改变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编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
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能够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实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时我们能够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状之物,所写之景,如巍峨的泰山、壮丽的三峡、浩荡的长江、汹涌的泥石流、精美的景泰蓝等等,学生不但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够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
信息科学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引言信息科学和语文学科是现代教育中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
信息科学涉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而语文学科则包括语言表达和文学理解。
本篇文档旨在探讨如何整合这两个学科,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综合能力。
整合策略1. 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通过教授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研究如何编辑和排版文字,以及使用各种字体、颜色和样式。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科学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数据分析与语文写作结合在教授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培养信息科学思维和语文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网络研究与文献写作结合通过网络研究,学生可以获取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并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在进行文献写作时,学生需要理解并引用这些信息,同时还要进行逻辑推理和文献评价。
这样的整合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提升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
教学案例案例一:信息科学的应用与写作技巧综合教学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或健康饮食,引导学生使用信息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学生将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撰写一篇关于该问题的文章,并运用写作技巧进行表达。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将增强他们的信息科学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二:数据分析与语文写作结合的综合考核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被提供一组数据,如某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或学生考试成绩。
学生需要使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撰写一篇关于数据分析结果的文章。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将综合运用信息科学和语文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写作能力。
案例三:网络研究与文献写作综合考核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被要求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如人工智能或文化传承。
学生需要通过网络研究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
他们将撰写一篇综合性的研究论文,包括对目标主题的理解、前沿动态的分析和个人观点的表达。
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第一篇: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案例——《矛与盾》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矛与盾》是一则古代寓言,节选自《韩非子》。
全文共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让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对。
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文字简练形象,人物栩栩如生,故事短小有趣,道理明了深刻,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让他们领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
二、设计理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因此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使故事中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引领学生们去感受,去体会,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所绽放的魅力。
让他们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矛与盾》一文文字简练形象,寓意深刻明了,用人物说的话作为点睛之笔蕴含寓意。
凭心而论,学生在接触文言文时,难免觉得拗口难读,晦涩难懂,产生畏难情绪。
由于学生在第十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学习基础和经验,学生借助译文已经对语言有一定的理解。
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积累的策略。
四、教学目标1、读通古文,理解古文的意思。
2、感情朗读,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
3、背诵古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4、利用“自相矛盾”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领悟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六、教学准备配套的学习软件、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学过寓言,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2、现在我们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来到两千多年前的集市上,一起走进古代寓言《矛与盾》,领略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板书:矛与盾。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当前,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已经对现代的语文教育做出了新的定义。
它强调语文应该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创造力、爱美情趣、健康个性和良好意志品格。
语文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应该扮演育人、启智、染情和美心的角色。
因此,树立“大语文观”,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写作、交流和欣赏,获取文字、生活和创造的美,这是新世纪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口。
同时,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让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改变了信息的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优势在于丰富了语文研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动机和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
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应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存储。
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研究。
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研究语文的乐趣。
语文学科历来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因为它往往枯燥无味,同时语文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见效比较慢。
学生对语文研究往往没有兴趣,缺乏动机,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这一现象大为改观。
信息技术使知识活化、具体化,同时还能创设一些文字无法表现的情境,实现多方的人际与信息互动,信息技术条件下,资源具有无限丰富性,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兴趣将会提高。
其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研究“媒介”。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更加深入地掌握语文技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综合性和互动性。
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写作教学环节,设计一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2.了解信息技术在写作中的应用,如网络资源的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创意写作。
1.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练。
2.信息技术在写作中的应用介绍。
3.创意写作实践。
第一步: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练(30分钟)1.通过阅读范例文章,讲解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组织结构等。
2.分组让学生进行练,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并尝试写出一篇段落。
1.介绍学生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搜索引擎、在线词典等,并讲解其在写作中的功能和应用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文章、使用在线词典查找单词的释义等。
1.提供几个创意写作的话题,例如“描述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等。
2.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和讨论,激发创意思维。
3.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个人创意写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同时也可以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重点评价以下方面:2.是否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写作。
3.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在写作中能够独立进行创意构思。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创意写作话题,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写作探索,如科技与环境、科技与人文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结合信息技术,将作品转化为图文、音频或视频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通过此案例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在写作中更加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本课程旨在通过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1.2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
1.3 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基本操作:学习使用电脑、网络、word等基本功能。
(2)语文教学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学习古诗、现代文、童话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信息技术和语文知识。
2.2 任务驱动法: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学生预习课文。
3.2 课堂导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3.3 课堂讲解: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
3.4 实践操作: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4.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4.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案例5.1 案例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讲解古诗《静夜思》5.2 案例二:通过网络搜索,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童话故事的信息。
5.3 案例三:利用word软件,培养学生写作和排版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教案,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信息技术和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Title: Integration of Element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advanc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educ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make the subject mor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There are several ways in whi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element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irstly, interactive multimedia resources such as videos, audio clips, and online game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lessons to present vocabulary, grammar, and reading materials in a more engaging and dynamic way. Thi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Additionally, educational software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practice. These interactive tools often include features such as flashcards, quizzes, and interactive exercises, allowing students to review and reinfor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class at their own pace. This can be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who need additional practice or for those who want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further.Furthermore, online platforms and communication tools can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students. For example, discussion forums can be set up where students can post their written assignments or engage in online discussions about Chinese language topics. This not only encourage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but also allows studen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gain exposure to different perspectives.I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element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adapt their instructional methods and provide guidance and support to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select appropriate digital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that align with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cater to the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needs. They should also ensure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enhances and complemen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rather than replacing them entirely.Overall,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element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By incorporating interactive multimedia resources, educational software, online platforms, and communication tools, teachers can create a more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promotes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ultural awareness.中文翻译:标题: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第一篇: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背影》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
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同时它的直观可感,视觉空间的变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课程优化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背影》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
作者朱自清在20岁时,经历家庭的两次变故: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这时,浦口分别时的父亲的背影给年轻的作者深刻的印记。
这篇散文凝聚了父亲对他的关怀,他对父亲的深挚的爱。
作者通过朴质、深沉、细腻的文字,把他对父亲的爱诉诸笔端,让我们读者真切感受父子深情!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名家,有关他的资料非常丰富,而抒写亲情又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之一,因此网上相关信息也很多,这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
文中深挚的情感抒发和细腻的描写手法,适宜学生做探究性学习。
因此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疑问去探寻、追究作者的心路历程,通过网络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一定的认知体会。
二、基本思路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网络资源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网络探究学习是网络时代新型的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学习方式,就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和过程,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引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整个过程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案例鸡西小学邵永玲
学生年级:四年级(1)班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技能。
2、学生依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有关网站,如中国天文网、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等查询、提取相关资料,以此培养他们收集住处处理住处整理资料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展示表现自我的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学生对于宇宙生命的探索欲望很高。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有关宇宙生命的知识,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
2、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的有关知识扩展出去,引申至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的有关问题探究。
教学对象:四年级(1)的全体学生。
我班的孩子聪明、活泼,善于思考创造,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
教法设计:本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协作学习、讨论学习,辨论式学习等方式,使学生装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策略:在学生装解决生字词后,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自由联想,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来课文里的
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宇宙知识需求。
怎样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收集了学生的许多问
题后,我开始认真思考怎样充分运用我校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知
识拓展。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在教学中各小组将用WORD或POEOINT作一份电子小报或演示文稿来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收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1、教师对课题导入、学生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认真的看大屏幕,看到了什么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播放课件)
生:看到了“生命”这两个字,我就想到青青的草。
生:我想到呱呱坠地的婴儿。
生:我想知道生命有哪些种类?
生: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生:地球上有小猫、小狗、小羊那火星上有吗?
生:月球上有吗?
生:月亮上当然有、嫦娥啊!月宫啊!(学生笑)
师:你们真善于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总题。
想到“青青的小草、还有呱呱附地的婴儿”的同学一定很善良很热爱生命对不对(教师对学生口头评价)想了解宇宙生命的种类,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同学非常爱思考,有探索精神。
老师非常高兴大家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昨天我们已经仔细阅读过课文,现在大家能不能不看书,一口答出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几个,各是什么?
生:适当的温度;相当的水分;有适当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大气;还有充分的光和热;(学生一边说也用课件展示)
师:非常好。
现在我们每一个同学就是一个宇宙探秘者,我们选择喜欢的方式到神秘的宇宙中寻找,看看除了地球以外,还有哪些星球有生命存在。
(帮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明确本组学习任务后用WORO或POWEROINT作一份电子小报或演示文稿来向全班同学汇报)
2、小组分工,确定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
(1)各小组确定本组学习方法,包括信息惧和成果展示。
(2)教师指导学生装地子解自己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展示学习。
3、课堂交流:
师:同学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表格,下面的时间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大家可以通过听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和大爱共享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这是我们小组和研究报告。
我们这一小组研究的是水星,(星示表格)经过我们上网查阅资料后发现,水星是“名不副实”。
水星上并不存在水,因为它白天温度太高而晚上温度太低。
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水星上并没有生命存在。
4、课后拓展:
同学们,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在课堂上仅仅只能研究太阳系的几颗行星,
但大家已经知道了研究方法,这才是最主要的。
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体会感想与反思
1、改变了教材在师生心目中的传统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语文学科的整体整合,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运用和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使用权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方向,通过综合实践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又有助于提高其他学科的知识水平。
点评: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相整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技能,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接受式改为探究式,使探究过程探究化、探究活动网络化,探究结果创新化。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完成研究任务过程中学会沟通与协作。
在教学时,教师并不刻意追求一堂课内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注重学生有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将重心放在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注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比谁找到的资料多。
让学生不学习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评价不仅仅在学习结果中才表现出来,它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始终都有评价这一主导思想。
师生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将评价作为激励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了评价在探究过程中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学习调控功能及自我教育功能,教师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评价了解学习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能运用Word和Powerpoint工具软件师生互相演示课件,课堂效果很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
整合案例
鸡西小学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