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6级2018-2019上期化学第九周教学设
- 格式:docx
- 大小:133.69 KB
- 文档页数:5
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5篇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和规则,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认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布局:准备进行展示的实验区域,包括常见药品、常见仪器、实验操作等。
2. 实验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基础且安全的实验,如溶液配制、物质加热等。
3. 实验器械: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天对等常用化学实验器械。
4. 规则提示:制定实验室应用规则,并在课前分发给学生,以便他们了解和恪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课题1和课题2所学知识,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做哪些实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二)实验室规则讲解1. 讲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禁止吸烟、禁止食物进入实验室等。
2. 强调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行为规范,如正确应用实验器械、恪守实验步骤等。
3. 介绍实验室中的常见标识,如紧急出口、危险品存放处等。
(三)实验内容介绍1. 根据教学目标,介绍本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项目和目标。
2.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要点,如正确应用化学药品、避免接触皮肤等。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学生分组实验1. 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能力的学生。
2.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错误操作。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4. 评估: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评估,指出成功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学生改进和提高。
元素周期表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内容与地位:“元素周期表”是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表中元素信息及元素周期律内容描述等都属于元素周期表(律)的表层知识。
元素周期表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表征模型,元素周期表(律)的本质在于科学家们建立了基于元素原子结构周期表位置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的系统模型,反映了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未知元素卡片上各个元素的信息,建立族和周期的位置变量在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联,寻找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初步建构元素周期表模型。
(2)通过评价不同编排原则,指出所建模型的局限性,优化模型,体会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模型建立的本质。
(3)通过猜测未知元素的质子数并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应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认识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4)通过应用模型给未知元素定位,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推知元素的位置,用周期和族的符号表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实现元素周期表模型中“位-构-性”3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推理。
教学重难点: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核素、同位素的定义二、说教法目前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关注元素周期表的表层知识,制作元素周期表的教学活动对象一般为学生熟知的前20号元素,编排原则大多是通过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或化学史直接获得,信息单一易得。
教学活动中既没有体现元素周期表模型建构中的科学思维的变化,也没有揭示建构历程中的科学本质。
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元素周期表知识的深层含义的挖掘,对元素周期表模型演变过程中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够。
元素周期表模型的生成和完善经历160余年,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尝试与归纳,故本节课尝试基于建模思想来进行教学,着重围绕模型的生成性和变化性等2个维度,通过建模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模型的认知,让学生关注模型建立过程中科学思维的发展,理解元素周期表模型建立的本质。
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mol·L -1KI 溶液:Na +、K +、ClO -、OH - B .0.1mol·L -1Fe 2(SO 4)3溶液:Cu 2+、+4NH 、-3NO 、2-4SO C .lmol·L -1HCl 溶液:Ba 2+、K +、2-3CO 、-3NO D .0.1mol·L -1NaOH 溶液:Mg 2+、Na +、2-4SO 、-3HCO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mol·L −1FeCl 3溶液中:Na +、I −、NO -3、K + B .透明溶液中:Cu 2+、NH 4 、NO -3、SO 2-4C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Ba 2+、K +、CH 3COO −、Cl –D .0.1mol·L −1NaOH 溶液中:Mg 2+、Na +、SO 2-4、HCO -3 4.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 2OB .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Fe 3+ + 3H 2OΔFe(OH)3+3H + C .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CO 2-3=CaCO 3+ 2OH -D .向水中加入一小块钠:2Na+2H 2O= Na + +2OH - +H 2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中涉及物理变化B .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及延长食品保存期,对其用量不必严格控制C .丝绸和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瓷”是硅酸盐产品6.下列离子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 .K +、4MnO -、Mg 2+、Cl -B .Na +、Ba 2+、3HCO -、3NO -C .Na +、3NO -、23CO -、Cl -D .K +、H +、Cl -、24SO - 7.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颍上一中高三化学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三上学期是学生完成高中学业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高三化学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群策群力,力争抓好高三教学工作。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双基”,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
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子,旨在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工作目标1. 缩小化学差生面,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扩大尖子生面,提高优秀率。
2. 加大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三、具体措施1. 继续组织教师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坚决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深刻地挖掘教材内容,想方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努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方面贯穿其中。
平时备课组活动多进行组内听课、评课、说课等形式及时交流教学心得,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2. 每周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提高备课组活动的质量,努力做到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任务的阶段性,适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如: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与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另外,每次备课组活动提前安排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
3. 根据教材要求,每章节内容在给学生讲授前先组织教师进行教法、学法交流,再进行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统一每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方向,最后再由每位教师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写出合适的教案。
4. 统一思想,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与要求。
在编制训练题和考试题上,指导思想是“教师跳入题海、学生跳出题海”,要求题目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有代表性,尽可能做到精讲精练。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测试质量,在编制训练题和考试题时分题型落实到每一位教师,体现团结协作精神,融汇集体的智慧与结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场所:细胞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①实验设计与原理:}H 2O 2+ 水浴加热Fe 3+过氧化氢酶 ―→H 2O +O 2②实验过程和现象:[填表]1. 细胞代谢是细胞中化学反应的总称。
2.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
4.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5.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7.在一定的低温下,酶的活性被抑制,但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恢复。
③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的效率更高。
2.酶的作用原理和概念(1)作用原理:①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②作用机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③结果: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2)酶的概念:酶产生场所活细胞内生理作用催化作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二、酶的特性1.连线酶的特性及原因[连线]2.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填表]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酶的作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4)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使反应能进行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在催化反应时与温度和pH有关,而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无关C.若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其活性就会丧失D.一个酶分子只能起一次催化作用解析:选C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能量;酶的催化作用与酶的活性受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会发生永久性失活;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
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对成题目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3分)3的相反数是()A.B.3 C.﹣3 D.±2.(3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于2018年4月26日正式下水,排水量约为65000吨,将6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5×10﹣4B.6.5×104C.﹣6.5×104D.65×1043.(3分)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立体图形是()A.圆柱B.圆锥C.长方体D.球4.(3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则x1x2为()A.﹣2 B.1 C.2 D.05.(3分)在▱ABCD中,若∠BAD与∠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则△AED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6.(3分)某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产业.据统计,该市2017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2019“竹文化”旅游收入达到2.88亿元,据此估计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A.2% B.4.4% C.20% D.44%7.(3分)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AA'=1,则A'D等于()A.2 B.3 C .D .8.(3分)在△ABC中,若O为BC边的中点,则必有:AB2+AC2=2AO2+2BO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中,已知DE=4,EF=3,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则PF2+PG2的最小值为()A .B .C.34 D.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对应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9.(3分)分解因式:2a3b﹣4a2b2+2ab3= .10.(3分)不等式组1<x﹣2≤2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11.(3分)某校拟招聘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三名教师师笔试、面试成绩如右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则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为分.12.(3分)已知点A是直线y=x+1上一点,其横坐标为﹣,若点B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13.(3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的半径为1,若用圆O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的面积,则S= .(结果保留根号)14.(3分)已知:点P(m,n)在直线y=﹣x+2上,也在双曲线y=﹣上,则m2+n2的值为15.(3分)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AC是一条弦,D是AC的中点,DE⊥AB于点E且DE交AC于点F,DB交AC于点G,若=,则= .16.(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B=2,点E为线段AB上的动点,将△CBE沿C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CE;②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③当A、F、C三点共线时,AE=;④当A、F、C三点共线时,△CEF≌△AEF.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1)计算:sin30°+(2018﹣)0﹣2﹣1+|﹣4|;(2)化简:(1﹣)÷.18.(6分)如图,已知∠1=∠2,∠B=∠D,求证:CB=CD.19.(8分)某高中进行“选科走班”教学改革,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为必修学科,另外还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分别记为A、B、C、D、E、F)六门选修学科中任选三门,现对该校某班选科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并制作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学生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班某同学物理成绩特别优异,已经从选修学科中选定物理,还需从余下选修学科中任意选择两门,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该同学恰好选中化学、历史两科的概率.20.(8分)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智能手机有限公司接到生产300万部智能手机的订单,为了尽快交货,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实际每月生产能力比原计划提高了5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成交货,求每月实际生产智能手机多少万部.21.(8分)某游乐场一转角滑梯如图所示,滑梯立柱AB、CD均垂直于地面,点E在线段BD 上,在C点测得点A的仰角为30°,点E的俯角也为30°,测得B、E间距离为10米,立柱AB高30米.求立柱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22.(10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经过点(1,4),一次函数y=﹣x+b 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4,n).(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P 点,连结OP、OQ,求△OPQ的面积.23.(10分)如图,AB为圆O的直径,C为圆O上一点,D为BC延长线一点,且BC=CD,CE ⊥AD于点E.(1)求证:直线EC为圆O的切线;(2)设BE与圆O交于点F,AF的延长线与CE交于点P,已知∠PCF=∠CBF,PC=5,PF=4,求sin∠PEF的值.2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且经过点(4,1),如图,直线y=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直线l为y=﹣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PB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知F(x0,y)为平面内一定点,M(m,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M到点F的距离总是相等,求定点F的坐标.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对成题目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3分)3的相反数是()A.B.3 C.﹣3 D.±【考点】14: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2.(3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于2018年4月26日正式下水,排水量约为65000吨,将6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5×10﹣4B.6.5×104C.﹣6.5×104D.65×104【考点】1I: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65000=6.5×10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3分)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立体图形是()A.圆柱B.圆锥C.长方体D.球【考点】U3: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综合该物体的三种视图,分析得出该立体图形是圆柱体.【解答】解:A、圆柱的三视图分别是长方形,长方形,圆,正确;B、圆锥体的三视图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及一点,错误;C、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矩形,错误;D、球的三视图都是圆形,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由物体的三种视图推出原来几何体的形状,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4.(3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则x1x2为()A.﹣2 B.1 C.2 D.0【考点】AB: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0,此题得解.【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x1x2=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积等于是解题的关键.5.(3分)在▱ABCD中,若∠BAD与∠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则△AED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考点】L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想办法证明∠E=90°即可判断.【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AD+∠ADC=180°,∵∠EAD=∠BAD,∠ADE=∠ADC,∴∠EAD+∠ADE=(∠BAD+∠ADC)=90°,∴∠E=90°,∴△ADE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3分)某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产业.据统计,该市2017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2019“竹文化”旅游收入达到2.88亿元,据此估计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A.2% B.4.4% C.20% D.44%【考点】AD: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7年及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总额,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1+x)2=2.88,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3分)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AA'=1,则A'D 等于( )A .2B .3C .D .【考点】Q2:平移的性质.【分析】由S △ABC =9、S △A′EF =4且AD 为BC 边的中线知S △A′DE =S △A′EF =2,S △ABD =S △ABC =,根据△DA′E∽△DAB 知()2=,据此求解可得.【解答】解:如图,∵S △ABC =9、S △A′EF =4,且AD 为BC 边的中线, ∴S △A′DE =S △A′EF =2,S △ABD =S △ABC =,∵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得到△A'B'C', ∴A′E∥AB , ∴△DA′E∽△DAB , 则()2=,即()2=,解得A′D=2或A′D=﹣(舍),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8.(3分)在△ABC中,若O为BC边的中点,则必有:AB2+AC2=2AO2+2BO2成立.依据以上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如图,在矩形DEFG中,已知DE=4,EF=3,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则PF2+PG2的最小值为()A.B.C.34 D.10【考点】M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LB:矩形的性质.【分析】设点M为DE的中点,点N为FG的中点,连接MN,则MN、PM的长度是定值,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出NP的最小值,再利用PF2+PG2=2PN2+2FN2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设点M为DE的中点,点N为FG的中点,连接MN交半圆于点P,此时PN取最小值.∵DE=4,四边形DEFG为矩形,∴GF=DE,MN=EF,∴MP=FN=DE=2,∴NP=MN﹣MP=EF﹣MP=1,∴PF2+PG2=2PN2+2FN2=2×12+2×22=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变形关系,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找出PN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对应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9.(3分)分解因式:2a3b﹣4a2b2+2ab3= 2ab(a﹣b)2.【考点】55: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ab,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2a3b﹣4a2b2+2ab3,=2ab(a2﹣2ab+b2),=2ab(a﹣b)2.【点评】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难点在于提取公因式后要继续进行二次分解因式.10.(3分)不等式组1<x﹣2≤2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15 .【考点】CC: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先解不等式组得到6<x≤8,再找出此范围内的整数,然后求这些整数的和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解不等式①,得:x>6,解不等式②,得:x≤8,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6<x≤8,所以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和为7+8=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整数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得不等式组或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根据题目中对于解集的限制得到下一步所需要的条件,再根据得到的条件进而求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11.(3分)某校拟招聘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三名教师师笔试、面试成绩如右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则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为分78.8分.【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甲、乙、丙三人的加权平均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甲的综合成绩为80×60%+76×40%=78.4(分),乙的综合成绩为82×60%+74×40%=78.8(分),丙的综合成绩为78×60%+78×40%=78(分),∴被录取的教师为乙,其综合成绩为78.8分,故答案为:78.8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计算平均数时按60%和40%进行计算.12.(3分)已知点A是直线y=x+1上一点,其横坐标为﹣,若点B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考点】F8: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P5: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点A坐标,再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出点B坐标即可;【解答】解:由题意A(﹣,),∵A、B关于y轴对称,∴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3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的半径为1,若用圆O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的面积,则S= 2.(结果保留根号)【考点】MM:正多边形和圆;1O:数学常识.【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可得出△ABO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OM的长度可求出AB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的值.【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所示.∵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ABO为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为1,∴OM=1,∴BM=AM=,∴AB=,∴S=6S=6×××1=2.△ABO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数学常识,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已知:点P(m,n)在直线y=﹣x+2上,也在双曲线y=﹣上,则m2+n2的值为 6 【考点】G6: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F8: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得出n+m以及mn的值,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m,n)在直线y=﹣x+2上,∴n+m=2,∵点P(m,n)在双曲线y=﹣上,∴mn=﹣1,∴m2+n2=(n+m)2﹣2mn=4+2=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正确得出m,n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15.(3分)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AC是一条弦,D是AC的中点,DE⊥AB于点E且DE交AC于点F,DB交AC于点G,若=,则= .【考点】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M2:垂径定理.【分析】由AB是直径,推出∠ADG=∠GCB=90°,因为∠AGD=∠CGB,推出cos∠CGB=cos∠AGD,可得=,设EF=3k,AE=4k,则AF=DF=FG=5k,DE=8k,想办法求出DG、AG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AD,BC.∵AB是半圆的直径,∴∠ADB=90°,又DE⊥AB,∴∠ADE=∠ABD,∵D是的中点,∴∠DAC=∠ABD,∴∠ADE=∠DAC,∴FA=FD;∵∠ADE=∠DBC,∠ADE+∠EDB=90°,∠DBC+∠CGB=90°,∴∠EDB=∠CGB,又∠DGF=∠CGB,∴∠EDB=∠DGF,∴FA=FG,∵=,设EF=3k,AE=4k,则AF=DF=FG=5k,DE=8k,在Rt△ADE中,AD==4k,∵AB是直径,∴∠ADG=∠GCB=90°,∵∠AGD=∠CGB,∴cos∠CGB=cos∠AGD,∴=,在Rt△ADG中,DG==2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的有关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B=2,点E为线段AB上的动点,将△CBE沿C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CE;②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③当A、F、C三点共线时,AE=;④当A、F、C三点共线时,△CEF≌△AEF.【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LB:矩形的性质.【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1中,当AE=EB时,∵AE=EB=EF,∴∠EAF=∠EFA,∵∠CEF=∠CEB,∠BEF=∠EAF+∠EFA,∴∠BEC=∠EAF,∴AF∥EC,故①正确,作EM⊥AF,则AM=FM,在Rt△ECB中,EC==,∵∠AME=∠B=90°,∠EAM=∠CEB,∴△CEB∽△EAM,∴=,∴=,∴AM=,∴AF=2AM=,故②正确,如图2中,当A、F、C共线时,设AE=x.则EB=EF=3﹣x,AF=﹣2,在Rt△AEF中,∵AE2=AF2+EF2,∴x2=(﹣2)2+(3﹣x)2,∴x=,∴AE=,故③正确,如果,△CEF≌△AEF,则∠EAF=∠ECF=∠ECB=30°,显然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1)计算:sin30°+(2018﹣)0﹣2﹣1+|﹣4|;(2)化简:(1﹣)÷.【考点】6C:分式的混合运算;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T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1)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的意义计算;(2)先把括号内通分,再把除法运算化为乘以运算,然后把x2﹣1分解因式后约分即可.【解答】解:(1)原式=+1﹣+4=5;(2)原式=•=x+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18.(6分)如图,已知∠1=∠2,∠B=∠D,求证:CB=CD.【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证得△ABC≌△ADC,则其对应边相等.【解答】证明:如图,∵∠1=∠2,∴∠ACB=∠ACD.在△ABC与△ADC中,,∴△ABC≌△ADC(AAS),∴CB=CD.【点评】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9.(8分)某高中进行“选科走班”教学改革,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为必修学科,另外还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分别记为A、B、C、D、E、F)六门选修学科中任选三门,现对该校某班选科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并制作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学生人;(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班某同学物理成绩特别优异,已经从选修学科中选定物理,还需从余下选修学科中任意选择两门,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该同学恰好选中化学、历史两科的概率.【考点】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化学学科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根据各学科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得历史的人数即可;(3)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恰好选中化学、历史两科的结果数,再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1)该班学生总数为10÷20%=50人;(2)历史学科的人数为50﹣(5+10+15+6+6)=8人,补全图形如下:(3)列表如下:2种结果,所以该同学恰好选中化学、历史两科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事件A或B的概率.20.(8分)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智能手机有限公司接到生产300万部智能手机的订单,为了尽快交货,增开了一条生产线,实际每月生产能力比原计划提高了50%,结果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成交货,求每月实际生产智能手机多少万部.【考点】B7: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原计划每月生产智能手机x万部,则实际每月生产智能手机(1+50%)x万部,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提前5个月完成任务,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原计划每月生产智能手机x万部,则实际每月生产智能手机(1+50%)x万部,根据题意得:﹣=5,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0%)x=30.答:每月实际生产智能手机30万部.【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8分)某游乐场一转角滑梯如图所示,滑梯立柱AB、CD均垂直于地面,点E在线段BD 上,在C点测得点A的仰角为30°,点E的俯角也为30°,测得B、E间距离为10米,立柱AB高30米.求立柱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考点】TA: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作CH⊥AB于H,得到 BD=CH,设CD=x米,根据正切的定义分别用x表示出HC、ED,根据正切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作CH⊥AB于H,则四边形HBDC为矩形,∴BD=CH,由题意得,∠ACH=30°,∠CED=30°,设CD=x米,则AH=(30﹣x)米,在Rt△AHC中,HC==(30﹣x),则BD=CH=(30﹣x),∴ED=(30﹣x)﹣10,在Rt△CDE中,=tan∠CED,即=,解得,x=15﹣,答:立柱CD的高为(15﹣)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仰角俯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经过点(1,4),一次函数y=﹣x+b 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4,n).(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P 点,连结OP、OQ,求△OPQ的面积.【考点】G8: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两个函数的表达式中求出待定系数,可得答案;(2)利用△AOP的面积减去△AOQ的面积.【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 m≠0)的图象经过点(1,4),∴,解得m=4,故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Q(﹣4,n),∴,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x﹣5;(2)由,解得或,∴点P(﹣1,﹣4),在一次函数y=﹣x﹣5中,令y=0,得﹣x﹣5=0,解得x=﹣5,故点A(﹣5,0),S△OPQ =S△OPA﹣S△OAQ==7.5.【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问题,(1)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转化思想是解题关键,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差.23.(10分)如图,AB为圆O的直径,C为圆O上一点,D为BC延长线一点,且BC=CD,CE ⊥AD于点E.(1)求证:直线EC为圆O的切线;(2)设BE与圆O交于点F,AF的延长线与CE交于点P,已知∠PCF=∠CBF,PC=5,PF=4,求sin∠PEF的值.【考点】ME:切线的判定与性质;M5:圆周角定理;T7: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说明OC是△BDA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得到∠OCE=∠CED=90°,从而得到CE是圆O的切线.(2)利用直径上的圆周角,得到△PEF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角相等,可得到△PEF∽△PEA、△PCF∽△PAC,从而得到PC=PE=5.然后求出sin∠PEF的值.【解答】解:(1)证明:∵CE⊥AD于点E∴∠DEC=90°,∵BC=CD,∴C是BD的中点,又∵O是AB的中点,∴OC是△BDA的中位线,∴OC∥AD∴∠OCE=∠CED=90°∴OC⊥CE,又∵点C在圆上,∴CE是圆O的切线.(2)连接AC∵AB是直径,点F在圆上∴∠AFB=∠PFE=90°=∠CEA∵∠EPF=∠EPA∴△PEF∽△PEA∴PE2=PF×PA∵∠FBC=∠PCF=∠CAF又∵∠CPF=∠CPA∴△PCF∽△PAC∴PC2=PF×PA∴PE=PC在直角△PEF中,sin∠PEF==.【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利用三角形相似,说明PE=PC是解决本题的难点和关键.2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且经过点(4,1),如图,直线y=x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直线l为y=﹣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l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PB取得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知F(x0,y)为平面内一定点,M(m,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M到点F的距离总是相等,求定点F的坐标.【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由抛物线过点(4,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求出点A、B的坐标,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此时PA+PB取得最小值,根据点B的坐标可得出点B′的坐标,根据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3)由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M到点F的距离总是相等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1﹣﹣y0)m2﹣(2﹣2x﹣2y)m+x2+y2﹣2y﹣3=0,由m的任意性可得出关于x 0、y的方程组,解之即可求出顶点F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该抛物线经过点(4,1),∴1=4a,解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2﹣x+1.(2)联立直线AB与抛物线解析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A的坐标为(1,),点B的坐标为(4,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此时PA+PB取得最小值(如图1所示).∵点B (4,1),直线l 为y=﹣1,∴点B′的坐标为(4,﹣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k ≠0),将A (1,)、B′(4,﹣3)代入y=kx+b ,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当y=﹣1时,有﹣x+=﹣1,解得:x=,∴点P 的坐标为(,﹣1).(3)∵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与点M 到点F 的距离总是相等,∴(m ﹣x 0)2+(n ﹣y 0)2=(n+1)2,∴m 2﹣2x 0m+x 02﹣2y 0n+y 02=2n+1.∵M (m ,n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n=m 2﹣m+1,∴m 2﹣2x 0m+x 02﹣2y 0(m 2﹣m+1)+y 02=2(m 2﹣m+1)+1,整理得:(1﹣﹣y 0)m 2﹣(2﹣2x 0﹣2y 0)m+x 02+y 02﹣2y 0﹣3=0.∵m 为任意值, ∴, ∴,∴定点F 的坐标为(2,1).【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解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2)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P的位置;(3)根据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M到点F的距离总是相等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找出关于x0、y的方程组.。
2023年高三化学第一轮教学工作计划2023年高三化学第一轮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为契机,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任务和目标1.教学任务本学期任教19、20两个理科班。
完成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任务,并进行一轮复习实验部分的复习。
2.目标大幅度提高学生成绩,改进教学方法,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力求期末考试单科上线前2名。
力争会考通过、文理学生会考优秀率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基础知识差别大,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现象,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
很多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成绩较低,会考及格存在一定困难。
2.《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反应复杂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都是学生难以掌握的。
实验的学习没有系统的进行学生基础差。
3.学生学习化学尽头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太差,操作不够规范。
四、完成目标工作措施1、利用业务学习等时机,深入学习《规范》,经常向师德先进的教师,对照先进人找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2、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材的深浅度。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做学生的表率。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心灵上与学生沟通,既做他们的良师、又做他们的益友。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1)在集备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应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钟要质量,做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2)注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与必修内容的衔接,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线索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去;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发生的主要反应是A.Fe-2eˉ = Fe2+ B.2H2O+O2+4eˉ= 4OHˉC.4OHˉ -4eˉ=2H2 O +O2↑ D.2H++2eˉ= H2↑参考答案:B略2. 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或消毒B.实验室通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D.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少参考答案:D【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是利用铝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B、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形成溶于水的物质;C、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分析;D、加热稀醋酸溶液,醋酸会挥发.【解答】解:A 、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是利用铝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和盐类水解有关,故A 不选;B 、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形成溶于水的物质,易于除去,故B 不选;C 、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显酸性,加入少量盐酸抑制铁离子水解,故C 不选;D 、加热稀醋酸溶液,醋酸会挥发,所以其pH 减小,和水解原理无关,故D 选. 故选D .3.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 和B ,发生反应:A(g)+x B(g)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min)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参考答案:C略4.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宜宾市一中2024级高一上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古代技术的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古法炼铁B .化丹(Pb 3O 4)为铅C .煅烧贝壳(CaCO 3)D .火药爆炸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 .H 2SO 4B .CaCl 2C .NaOHD .NO 2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导电的是A .Cl 2B .NaClC .CH 3CH 2OHD .H 2SO 4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KClO 3===K ++Cl —+3O 2-B .H 2SO 4===H 22++SOC .Ca(OH)2===Ca 2++OH —D .CaCO 3===Ca 2++CO 5.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 4NO +6H 2O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 .NH 3B .O 2C .NOD .H 2O6.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H +、Cu 2+、SO 2-4、NO-3 B .HCO -3、NH +4、Cl —、OH —C .Na +、Ba 2+、Cl —、CO 2-3D .H +、Cl —、Na +、CO 2-37.胶体和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胶体、溶液均呈电中性B .用过滤法可以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 3溶液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淀粉溶液与蔗糖溶液D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2423-催化剂C .4Fe(OH)2+O 2+2H 2O===4Fe(OH)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3Cu 2++2Fe===2Fe 3++3CuB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MgSO 4+2OH −===Mg(OH)2↓+SO 2-4C .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O 2-3+2H +===H 2O +CO 2↑D .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2H ++SO 2-4+Ba 2++2OH −===BaSO 4↓+2H 2O10.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OH −+H +===H 2O 表示的是A .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的反应B .氢氧化钾和稀硝酸的反应C .氨水和稀盐酸的反应D .醋酸溶液和烧碱溶液的反应11.图a~c 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 、Y 均表示石墨电极,X 与电源正极相连,Y 与电源负极相连)微观示意图。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时间:每周五下午(2)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3)内容:针对下周的教学内容,教师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教学观摩(1)时间:每月一次(2)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3)内容: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3. 专题讲座(1)时间:每学期两次(2)地点:学校会议室(3)内容: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就化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讲座。
4. 经验交流(1)时间:每学期一次(2)地点:学校会议室(3)内容: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四、活动流程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周)(1)教研组长制定活动方案,报教务处审批。
(2)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个月)(1)开展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学内容。
(2)组织教学观摩,教师互相学习、借鉴。
(3)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4)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教师分享教学心得。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周)(1)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2)将活动成果整理成册,作为学校化学教学资源。
五、活动评价1. 教师对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学观摩的课堂效果和教师成长。
4. 专题讲座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 经验交流的实效性和推广价值。
六、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教学计划5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教学计划1本学期高二化学主要教学内容有:文科班要完成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理科班完成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新课教学。
本学期文科班每两周完成一套水平测试练习,理科班每节课布置适应的作业和练习,每章要进行一次测试。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高二化学学科组工作,将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二、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就化学而言,高二化学教学文科班要完成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该模块是在高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的学习,但学生进入高二后由于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化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没有建立,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
理科班要完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班,高二年级共有3个理科班,其中一个理科重点班,一个音舞美班,一个体育特长班。
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差,打好基础是关键。
9个文科班,文科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化学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调整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
三、教学进度《化学反应原理》绪言:20__.8.2——8.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0__.8.3——8.10第二节燃烧热能源20__.8.11——8.12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0__.8.13——8.20归纳、整理与测试20__.8.21——8.2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20__.8.25——8.26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0__.8.27——9.3第三节化学平衡20__.9.4——9.20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0__.9.21——9.22归纳、整理与测试20__.9_.23——10.1期中复习备考20__10.3——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0__.11.20——11.22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0__.11.23——12.4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0__.12.5——12.11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0__.12.12——12.20归纳、整理与测试20__.12.21——12.30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20__.1.3——1.4第二节化学电源20__.1.5——1.7第三节电解池20__.1.8——1.15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20__.1.16——1.17归纳、整理与测试20__.1.18——1.20期末复习备考20__.1.21——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6级2018-2019上期化学第九周教学设计设计人:侯远卓审核组长:范方君
教学过程
考点一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气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完成下表中NO和NO2的比较:
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常见的NO 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 x的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
(2)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3)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
应()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
(5)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6)通过灼热的镁粉,可除N2中的少量氧气()
2.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的氮。
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蒸气和NO2都为红棕色气体,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能鉴别它们吗?为什么?若不能,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别溴蒸气和NO2。
题组一NO、NO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②NO是亚硝酸的酸酐③NO可以是某些高价含氮物质还原的产物④NO是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为红棕色
A.全部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2.下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mL一氧化氮。
若通入11.2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
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 )
A .等于1.369g·L -
1 B .等于2.054g·L -1 C .在1.369g·L
-1和2.054g·L
-1
之间
D .大于2.054g·L -
1
3.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 2、CO 、SO 2、NO x 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汽车尾气中的CO 来自于___________,NO 来自于__________。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2)NO x 能形成酸雨,写出
NO 2转化为
HNO 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CO 、NO x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写出NO 被CO 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
已知:4NH 3+6NO=====催化剂
△5N 2+6H 2O,8NH 3+6NO 2=====催化剂
△7N 2+12H 2O 。
同温同压下,3.5LNH 3恰好将3.0L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 2,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题组二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定量判断
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
原来试管中盛装的( )
A .可能是N 2与NO 2的混合气体
B .可能是O 2与NO 2的混合气体
C .不可能是NO 与NO 2的混合气体
D .只能是NO 2一种气体
5.在一定条件下,将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12mL 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 气
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①1.2mL②2.4mL③3mL④4mL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6·湖南大学附中模拟)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
C.V2>V3>V1D.V3>V1>V2
解答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问题首先应明确原理
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
(1)若NO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4HNO3。
(2)若NO2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4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