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6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物理学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县,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到17、18 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始终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物理学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1.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2.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高中物理课程在结构上注重为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实践作为必修模块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升学或就业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注重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同时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引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规范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解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通过物理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物理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物理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力学。
包括力的性质和力学基本定律、质点运动学、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
2. 热学。
包括热能和温度、热量传递与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内容。
3. 光学。
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内容。
4. 电磁学。
包括电荷和电场、电流和电路、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5. 原子物理与核物理。
包括原子和分子结构、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等内容。
三、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实验与观察的能力培养。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
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和分析思维等,培养学生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多元化评价方式。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考试评价、实验评价、实际操作评价、课堂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
3. 强调过程评价。
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解读一、修订背景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课程结构今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还有三本选修教材。
也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1)变化前是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
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2)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有关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标修订组2015年9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整体安排,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正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并己形成初步的文稿。
现就若干重点问题展开调研。
我们将认真参考研究您的宝贵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文稿。
衷心感谢您的参与!普通高中物理课标修订组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
., (3)(一)课程性质.......甲...,。
......................,.......。
. (3)(二)基本理念......……。
................................……,4二、课程目标........。
.............。
.....‘.。
. (5)(一)总目标。
....................,.. (5)(二)物理核心素养....................‘ (6)三、课程结构...........................……。
........................……g(一)设计依据, (8)(二)结构..............甲...,........。
........。
.....,.....,. (9)(三)学分与选课.....。
二,....................................。
(10)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二。
...............‘ (12)(一)必修课程....二..............................。
二。
. (12)(二)选修工课程..........。
................................,, (26)(三)选修rr课程............................................,. (44)(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甲,。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1.必修1
本模块由“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两个主题组成。
1.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内容要求】
1.1.1 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例1 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1.1.2 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
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
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例2 通过质点模型、太阳系行星模型等实例,体会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例3 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
例4 结合加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物理学中的抽象思维。
例5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工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1.4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例6 查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例7 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研究由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活动建议
(1)观察质量相同、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物体在变气中下落的现象,了解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2)查阅资料,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关于物体运动的实验研究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
1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一、引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从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以前版本的主要变化。
二、知识结构的调整1.知识点的增加和优化:相比以前版本,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电动势与电位差的关系、电流在导体中的传播速度等。
同时,对一些过时的知识点进行了删除或调整,使得物理课程更加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
2.知识内容的深化和扩展:新版标准对一些核心知识进行了深化和扩展,增加了对物理原理的更加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例如,对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学习更加突出其物理本质和实际应用,拓宽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三、能力培养的强调1.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版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新版标准增加了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物理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结论总结。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版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教学方法的更新1.探究性学习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新版标准提倡采用探究性学习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2.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新版标准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物理学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县,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到17、18世纪的经典物理学,直至近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始终引领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物理学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1.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2.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高中物理课程在结构上注重为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实践作为必修模块内容,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升学或就业需求,设计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3.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注重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同时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017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二)选修Z课程l.《选修1一1》本模块是选修模块。
由“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三个主题组成。
1.1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容标准1.1.1经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过程,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能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
能关注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例1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物体的轨迹。
1. 1. 2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了解生产生活中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2探究为什么公路拐弯处路面有一定的倾斜度。
l.} 1. 3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
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例3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等事实,说明科学定律的作用。
例4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1. 1. 4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例5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 1. 5会用洛仑兹力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b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7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 1. 6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建议C}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C2)收集资料,探讨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C3)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
C4)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C5)阅读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刊,在同学中举办小型讨论会。
(二 )选修 Z 课程l.《选修 1 一 1》本模块是选修模块。
由“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三个主题组成。
1.1 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内容标准1.1.1 经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过程,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能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
能关注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例 1 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物体的轨迹。
1.1. 2 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了解生产生活中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 2 探究为什么公路拐弯处路面有一定的倾斜度。
l.} 1. 3 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
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例 3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等事实,说明科学定律的作用。
例 4 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1.1. 4 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例 5 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1. 5 会用洛仑兹力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 b 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7 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1. 6 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建议C}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C2)收集资料,探讨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C3)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
C4)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C5)阅读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刊,在同学中举办小型讨论会。
黄恕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总体刻画。
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构的具体表现。
(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表述基本相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科学科学1科学态度观念思维探究与责任「曲蓊 I s I s —目駕 r s w s —黑*涪—餘畧JT 曲w f -TTr 丑—涪1.课标关于物理观念要素分类说法的必要性课标指出:”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课程标准从知识层面提出了物理观念的二级主题,把它作为物理观念的要素。
它概括了高中物理知识的三个领域,指明了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大视角和主脉络,这对构建高中物理知识系统、形成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大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要落实物理观念目标,教学中还需要从素养层面上认识物理观念的要素。
2.从素养层面认识物理观念的要素从素养层面上,物理观念素养包括“形成观念”和“解决问题”两个要素。
之所以这样认识,是基于以下根据:•根据之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一条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很明确地指出了物理观念素养有两个要点:一是形成三个观念;二是用其解决问题。
2•从素养层面认识物理观念的要素从素养层面上,物理观念素养包括“形成观念”和“解决问题”两个要素。
之所以这样认识,是基于以下根据:•根据之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一条•根据之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五级水平中,每级的描述,都包括“形成观念”和“解决问题”两个要点。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的五级水平1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具有将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解读一、修订背景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⑵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模块对比分析3∕>fi巨标4•课程结构今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还有三本选修教材。
也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总tt∏(狞分)q - - --⅛Γt⅞⅛a⅛SM⅛-⅛⅛⅛(1)变化前是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
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一、概述1.1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物理教育的重要性 1.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编写背景和目的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2.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教学内容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纲要和结构3.2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3 经典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的基本内容 3.4 现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四、教学要求4.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2 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4.4 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五、教学方式5.1 以问题为引导的探究式教学5.2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5.3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5.4 多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六、评价方式6.1 学业水平考试评价6.2 课程实验和实践评价6.3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学习评价6.4 学科讨论和项目研究评价七、教师素质与培训7.1 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 7.2 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7.3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八、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8.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8.2 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问题8.3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足8.4 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九、结语9.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9.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9.3 对普通高中物理教育的未来展望以上是基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相关文章大纲,旨在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解读和总结。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进一步推动我国普通高中物理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教育部对普通高中物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是为了规范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该标准包含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将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四个模块,同时还增加了与当代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现代物理学内容。
这样的设置不仅符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内容要求方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还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
在教学方法方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还要求教师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还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方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实验报告和综合能力测试等。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和实际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系统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水平。
只有在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标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高中物理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篇文章提及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课程设置、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总结了其对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全文较为简洁明了,符合要求,共计385字。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前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 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 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解读一、修订背景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课程结构今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还有三本选修教材。
也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1)变化前是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
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2)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解读一、修订背景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课程结构今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还有三本选修教材。
也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1)变化前是以教材来区分必修、选修,变化后是以知识模块来区分必修、选修。
划分更加细致、科学、合理。
(2)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二)选修Z课程l.《选修1一1》本模块是选修模块。
由“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三个主题组成。
1.1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内容标准1.1.1经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过程,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能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
能关注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例1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物体的轨迹。
1. 1. 2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了解生产生活中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2探究为什么公路拐弯处路面有一定的倾斜度。
l.} 1. 3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
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例3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等事实,说明科学定律的作用。
例4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1. 1. 4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例5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 1. 5会用洛仑兹力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b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7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 1. 6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建议C}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尝试做出解释。
C2)收集资料,探讨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C3)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
C4)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C5)阅读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刊,在同学中举办小型讨论会。
Cb)观看有关宇宙起源的科教电视片,了解宇宙的演化与发展。
1. 2动量与碰撞现象内容标准1. 2. 1经历探究碰撞规律的实验过程,初步形成系统和守恒的概念。
x.2.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理解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能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例1火箭的发射利用了反冲现象。
例2收集资料,了解中子是怎样发现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作用。
1.2.3探究物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能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
1.2.4能领悟用守恒定律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例3查阅资料,了解太空物体的碰撞和微观粒子的碰撞。
活动建议C1)制作“水火箭”。
C2}观察台球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尝试用动量知识做出定性解释。
1. 3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内容标准1. 3.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简谐运动的特征。
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
例1比较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不同位置所受的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和势能。
1.3.2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
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3.3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
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共振技术的应用。
例2调查生产生活中受迫振动的应用实例。
例3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共振的实例。
1.3.4通过观察,认识波是传播振动和能量的运动形式。
能区别横波和纵波。
能用图像描述横波。
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1.3.5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及衍射现象。
例4用波动演示器显示波的叠加。
例5观察音叉双臂振动激发的水波千涉现象。
1.3.6通过实验,认识多普勒效应。
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能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例6上网查询,了解大爆炸理论模型的证据之一:宇宙星光红移现象。
活动建议C})学生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依次下蹲、起立,模拟机械波。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
[选修1一1的教学提示】本模块是选修工系列的第一个模块,教师要在学生初步形成的运动观、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曲线运动、碰撞现象、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等更复杂的运动形式,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对运动多样性的认识,深化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机械运动的重要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于矢量性和变化率的理解,从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角度体会机械运动与电磁运动的统一性。
本模块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科技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努力创设学生感兴趣、能激发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如何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律来分析现象、建构模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中蕴含的极限思想。
在研究曲线运动、碰撞现象、单摆运动等实验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守恒思想,增强证据意识和规律意识,发展建模能力、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结合进行科学论证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和能量的角度认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了解波动的特征,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电磁波打好基础。
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经典物理学定律与航天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联系,了解人类从微观粒子到宇宙天体的探索历程,从万有引力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认识自然界的统一性。
[选修1一l的学业要求]能对常见的机械运动现象进行分类。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特定情境下的抛体运动,会用恰当的物理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振动。
能解释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并用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
能用动量、能量的观点分析和解释常见机械运动现象,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能说明机械波的特点。
进一步掌握质点、单摆等理想模型建构方法,体会匀速圆周运动等理想化的思维方式,体会系统的思想和描述变化率的极限思维方式,感受科学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追求描述自然的简约性和一致性。
能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力学领域的实验探究方案。
会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获得数据,通过分析获得合理的结论。
能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对结论进行合理论证,写出规范、完整、科学的报告。
能对实验探究进行反思和交流,检验结论的正确性。
在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和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包含了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永无止境;初步具有探索自然、造福人类的意识。
2.《选修}-2本模块由“电势能与电势差”“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三个主题组成。
2. 1电势能与电势差内容标准2.1.1知道电场中的电荷具有电势能。
了解电势能、电势的含义。
领悟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体会其普适性。
例1与重力势能的引入对比,分析物理学中引入电势能的依据。
例2分析物理学中常把无穷远处和大地作为电势零点的原因。
2. 1. 2理解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例3从功能关系研究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2.1.3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4观察静电偏转,了解阴极射线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例5探究影响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的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因素,了解速度选择器的原理。
2. 1. 4观察电容器的构造,知道常见电容器。
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能举例说明电容器充放电特性的应用。
例b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
活动建议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电容器的类型、特性及作用。
分析一个应用案例,并撰写报告,在班内交流。
2. 2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内容标准2. 2. 1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中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2. 2. 2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能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例1查阅资料,了解利用电磁现象记录与读取信息的基本原理。
分析一个常用的磁记录方法的应用案例,并在班内交流。
2. 2. 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理解楞次定律。
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_例2分析电动机运转时产生反电动势的现象,分别用力和能量两种观点解释。
例3用能量的观点解释楞次定律。
2. 2. 4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
能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例4观察日光灯电路,分析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
例5观察家用电磁灶,了解电磁灶的结构和原理。
2. 2. 5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
能用函数和图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例6用示波器或其它设备观察交变电流的波形,并测算其峰值和有效值。
2. 2. 6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了解变电站到用户的输电过程,知道远距离输电时应用高电压的道理。
例7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变压器,了解其作用。
例8探讨远距离输电中影响电能损耗的因素。
2. 2. 7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对能源的转化方式和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活动建议C1)参观当地的小型电厂,了解发电过程。
调查发电机的容量、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情况。
C2>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分析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贡献,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 3电磁波及其应用内容标准2. 3. 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中的意义。
例1结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体会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对统一性的追求。
2.3.2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发射、传播和接收,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例2演示赫兹实验,体会理论预言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验证据对新理论的支撑作用。
2. 3. 3认识电磁波谱。
知道各个波段的电磁波的名称、特征和典型应用。
知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活动建议(1)查阅资料,了解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总结使用微波炉的注意事项。
C2)查找资料,了解移动通信技术与发展情况,并了解蓝牙、Wi-Fi等无线通讯设备的原理、使用的电磁波频段和常用频率。
C3)列举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中与红外线、紫外线有关的应用实例。
[选修1--2的教学提示]本模块突出体现电磁运动情境下的物质观、运动观和能量观,反映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电磁学基本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实验探究中的归纳思维方式和实践应用等物理核心素养。
通过对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问题的研究,理解引入电势能的原因,进一步体会引入势能的条件与特征。
通过电磁感应中电流方向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实验探究,强调科学探究过程中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推理的方式。
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理解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重视电场问题与重力场问题的类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做功与能量改变的关系来讨论和解决问题,重视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类与归纳,概括实验结果的本质特征,提升学生对实验结果质性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