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五章 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9.48 MB
- 文档页数:60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A:人类社会,B:物质、能量,C:废弃物,D:环境。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1)城乡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地区以生态破坏为主。
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1.环境问题的产生4.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
(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组成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4.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知识点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消除贫困(1)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2)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②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如下。
5.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的区分方法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但它们的着眼点和强调重点不同,可总结如下。
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标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先从《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开始导入,然后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最后通过“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活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二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先分析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然后提出几条广为大众接受的具体措施,并分别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最后通过活动“在学校中进行闲置物品交换”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教材地位】在学习完必修一和必修二之后,学生们已经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的包含范围非常广泛,必修二最后一章设置环境与发展的意义就是要学生们能够形成统一而科学的发展理念。
【教学目标】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综合思维: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途径的实施方法;【教学难点】碳汇交易的理解;【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课】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展示图片】P100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举例【发布任务】结合图片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结合环境问题举例,回顾上节课的“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复习旧知,建立与新知之间的联系。
【导入新课】可持续发展【播放视频】《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提问】大家对2032年的世界有什么期待吗?【回答】学生举手回答对2032年的期待。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看来大家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社会的期待,但是目标并不容易实现,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呢?【讲授新课】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形成原因)【思考】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找出符合人类生存的一种发展道路呢?【发布任务】阅读教材P101文字部分,说明人们思想的转变对可持续发展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要学会根据迁入率迁出率大小判断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4、世界人口增长的特征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特点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②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③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知识点二: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1)原因: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晚婚晚育甚至不愿意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水平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
(2)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等。
2、人口增长过快(1)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阶段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带来的问题: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②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3)解决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理由。
1。
通过资料分析,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综合思维)2。
实例分析,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
(地理实践力)3.对比分析,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
(综合思维)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人类的反思认识2.可持续发展(1)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错误!(3)基本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必由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1)消除贫困①原因: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②地位: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2)发展绿色经济①目标{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②我国的探索:(3)提倡可持续消费①基础: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②目标: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特别提醒]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
()(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公平性原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4)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公众对政府起监督作用。
( )(5)与“绿色经济”相对的是()A.红色经济B.黑色经济C.褐色经济D.灰色经济提示:(1)×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核心原则,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2.综合思维:能够综合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
3.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实践素养。
4.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理解区域差异对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及重要性。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综合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案例等)。
•小组讨论题卡、学生作业纸。
•课外阅读材料(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介绍)。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环境与发展案例,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理解。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
•问题导向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视频或图片(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设疑引思:提出问题:“面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有没有一种发展模式能够既满足当前人类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引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新课教学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概念解析:详细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的协调与平衡。
•原则阐述:介绍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并通过实例说明这些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1)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开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2)典例⎩⎪⎨⎪⎧ 株洲:沿铁路开展武汉:沿江分布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原那么。
(2)表现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开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1.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为什么城市形态大多沿河延伸?[提示]水运是我国古代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为重要的运输方式,所以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态也沿河伸展。
2.社会开展至今,为什么在广阔山区还存在着“货郎担〞“大篷车〞这种流动式的商业网点?[提示]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的商业网点存在,因此流动形式的商业网点在今天的广阔山区里仍然发挥着商品流通的作用。
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材料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百万,而正定县城仍是座小城。
[问题]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提示]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开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开展壮大。
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三节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第二节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可以通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出自然增长率。
某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风俗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人口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初期的传统型人口模式也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过渡型的人口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而20世纪中期到现在的现代型人口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也呈现出类似的模式。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等。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包括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
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三个特点。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判断可以通过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以及长期性来确定。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
对于迁出地来说,人口密度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也会减轻,但同时也会出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对于迁入地来说,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和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