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试验-构造地质综合实习
- 格式:ppt
- 大小:7.68 MB
- 文档页数:64
构造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构造地质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实习生掌握地质填图技巧,巩固地质罗盘的运用,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点上的岩层进行分层,测量产状,岩性描述等。
此外,实习还旨在培养学生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提高野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1. 掌握地质填图技巧并完成实习地区的地质填图。
2. 巩固地质罗盘的运用。
3. 对实习点上的岩层进行分层,测量产状,岩性描述。
4. 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地质思维能力以及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
5. 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
6. 提高野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练习定点及进行野外观察、记录作地质素描的方法。
二、实习地区概况实习地区位于某地,地理坐标为东经XX度XX分,北纬XX度XX分。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实习地区的主要地质构造现象包括褶皱和断层。
三、实习过程与成果1. 地质填图: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工具等,对实习地区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
通过填图,实习生掌握了地层的分布规律、岩性变化等,为后续的地质分析奠定了基础。
2. 岩层分层与产状测量:实习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习点上的岩层进行了详细分层,测量了产状,并记录了岩性的变化。
这些数据为分析地质构造现象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地质构造分析:实习生结合地质填图和岩层数据,分析了实习地区的地质构造现象。
通过对褶皱和断层的识别,实习生了解了实习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
4. 地质素描: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进行地质素描。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习生提高了野外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习报告编写:在实习结束后,实习生根据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编写了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地区概况、实习过程与成果、实习收获等。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的学科。
野外实习是构造地质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使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 熟悉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掌握野外地质观察的基本技能,如罗盘仪使用、地质剖面测量、地层划分等。
3. 认识各类地质构造现象,了解构造地质学的实际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科学求实的精神。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xxxx构造地质实习基地三、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学习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了解实习区地质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2. 实习过程:(1)实地观察各类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岩层接触关系等,并记录、描述。
(2)进行地质剖面测量,掌握地层划分和构造解析方法。
(3)学习罗盘仪的使用,进行方位和角度的测量。
(4)分析实习区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
四、实习成果和收获1. 掌握了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提高了野外地质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了地质剖面测量和地层划分方法。
3. 认识了大量地质构造现象,了解了构造地质学的实际应用。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科学求实的精神。
五、实习体会和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构造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密切结合的重要性。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艰苦奋斗的经历,使我更加珍惜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地质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构造地质学实训报告构造地质学报告优质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吧。
构造地质学实训报告构造地质学报告篇一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理论操作才能。
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
如何充分灵敏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展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理论操作才能,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时机。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理论操作才能。
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秀美的自然风光,调查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进步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理论才能。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
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
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天然的资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目前花江大峡谷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花江大峡谷的天然自然资和人类的智慧,让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开展,造福人类。
洪水吞没,形成一级半埋藏阶地。
构造地质学实训报告构造地质学报告篇二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即理论、实际结合型人才,我系组织了一次工程地质实习。
构造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构造地质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在实地操作中应用和巩固所学的地质知识,提高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地质填图、岩层分层、产状测量等基本技能,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
二、实习概况本次实习时间为两周,实习地点位于南京城东的湖山地区。
实习期间,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地层分析、褶皱分析和断层分析等方面的实习内容。
三、实习内容1. 地层分析: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层的展布特征、排列关系和接触关系,划分了构造层序和构造发育阶段。
实习地区地层由古到新依次为中泥盆统、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中石炭统、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中三叠统、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
2. 褶皱分析:我们观察了单个褶皱的形态特征,包括核部和翼部的地层分布情况、褶皱的延伸方向、褶皱的类型及形态特征。
实习地区发育有多种褶皱类型,如背斜、向斜和穹窿等。
3. 断层分析:我们对单条断层的分布和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包括断层的走向、倾向、断距和断层两侧的地层关系等。
实习地区发育有多条断层,它们对地层的分布和构造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野外地质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分析地质图,掌握了地质填图的基本技巧。
同时,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了地质罗盘的运用、岩层分层、产状测量等基本技能。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认识到了地质构造对地貌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总之,本次构造地质学实习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我们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前言为了提高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地质构造理论的理解,我们于2023年8月27日至9月2日在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构造地质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使学生掌握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培养野外观察、分析、记录和报告撰写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 熟悉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掌握野外地质观察、记录和描述的方法。
- 提高对地质构造现象的分析能力。
- 学会运用地质构造理论解释野外观察到的现象。
2. 实训内容-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及类型。
- 野外地质观察技巧。
- 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与分析。
- 地质构造图的绘制。
三、实训过程1. 地质构造背景本次实训区域位于地区,地处构造活动带,地质构造复杂。
区域内主要出露的地层有:太古宙变质岩、元古宙沉积岩、古生代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生代火山岩和沉积岩等。
区域构造以褶皱和断裂为主,发育有大型复式褶皱、断层和火山机构。
2. 野外地质观察在实训期间,我们分组对区域内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主要观察内容包括:- 地层岩性、产状、接触关系。
- 褶皱和断裂的形态、规模、产状。
- 火山机构的特征。
3. 地质构造现象分析通过对野外观察到的地质构造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区域内主要发育有大型复式褶皱,其核部为太古宙变质岩,两翼分别为元古宙沉积岩和古生代碳酸盐岩。
- 断裂发育广泛,以逆断层为主,切割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岩性的地层。
- 火山机构发育于中生代火山岩中,呈北东向展布。
4. 地质构造图绘制根据野外观察和地质构造现象分析,我们绘制了区域地质构造图,展示了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构造地质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掌握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 提高了野外地质观察、记录和描述的能力。
- 学会了运用地质构造理论解释野外观察到的现象。
-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野外工作能力。
五、总结本次构造地质实训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奥秘,提高了实践能力。
一、前言实习时间:2023年7月15日至2023年7月30日实习地点:XX省地质实习基地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地质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的及任务(1)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分析方法;(2)了解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3)学会野外地质调查、观测、记录和描述方法;(4)提高地质绘图、剖面图绘制和地质报告撰写能力。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基础知识复习,包括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构造分析方法等;(2)随后,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观察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现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等;(3)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野外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岩层产状测量和地质素描;(4)实习中期,我们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初步分析,绘制了地质剖面图;(5)实习后期,我们结合实习成果,撰写了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1. 地质构造现象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地质构造现象:(1)褶皱:实习区域主要发育有轴向为北东方向的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2)断层:实习区域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断层,断层带宽窄不一,部分断层带有明显的位移现象;(3)节理:实习区域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的节理,部分节理与断层相伴生。
2. 地质剖面图绘制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结果,我们绘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包括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要素。
3. 实习报告撰写结合实习成果,我们撰写了实习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习目的及任务;(2)实习区域地质概况;(3)实习过程及成果;(4)实习心得与体会。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能力;2. 野外地质调查和观测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如何进行地质素描和描述;3.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4.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我国地质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增强了专业兴趣和责任感。
一、绪言实习时间: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地点:XX省XX县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加深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地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1. 熟悉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2. 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现象,如褶皱、断层等;3. 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4. 编写实习报告。
实习人员:共10人,分为两组,每组5人。
二、实习地区概况XX县位于XX省中部,属于山地丘陵地貌。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是进行构造地质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一)地层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区的主要地层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包括:1. 老第三系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山区,岩性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呈岩流状构造。
2. 中新统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河流相沉积特征。
3. 新近系红层: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河湖相沉积特征。
(二)构造1. 褶皱:实习地区存在多条褶皱,其中以XX向斜和XX背斜最为典型。
XX向斜核部为老第三系火山岩,两翼为中新统碎屑岩;XX背斜核部为新近系红层,两翼为中新统碎屑岩。
2. 断层:实习地区存在多条断层,其中以XX断层最为典型。
该断层呈北东向展布,断层线长数十公里,宽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逆冲特征。
(三)地质构造演化根据地层和构造特征,我们认为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如下:1. 老第三纪,火山活动强烈,形成火山岩地层;2. 中新世,区域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褶皱,形成向斜和背斜;3. 新近纪,断层活动使地层发生逆冲,形成断层;4. 第四纪,河流冲刷、沉积,形成河湖相沉积地层。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地区地质构造图的编制;2. 编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3. 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地质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质构造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对于理解地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 野外实习是学习构造地质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3. 地质构造现象复杂多样,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地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构造地质学在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深对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进行了构造地质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2. 学习和掌握野外地质填图、地质素描、断层鉴定等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野外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地点与内容本次实习地点选在我国某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有丰富的构造地质现象。
实习内容包括:1. 地质填图:学习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地层划分、断层鉴定、地质构造分析等基本技能。
2. 地质素描:学习地质素描的技巧,掌握地质现象的描述和记录方法。
3. 断层鉴定:学习断层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了解断层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4. 地质构造分析:分析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化过程。
三、实习过程与收获1. 地质填图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地质填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分组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精度要求,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填图。
通过填图,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地层划分:根据岩性、颜色、结构等特征,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层位。
(2)断层鉴定:观察断层面特征,如断层面、断距、断块运动方向等,判断断层类型。
(3)地质构造分析:分析地层产状、断层分布规律等,了解地质构造特征。
2. 地质素描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素描的基本技巧,包括笔法、构图、标注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我们对实习区域的地质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通过地质素描,我们提高了以下能力:(1)观察能力:学会观察地质现象,发现地质构造特征。
(2)描述能力:学会用文字和图示描述地质现象。
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班级:011102班学号:***********姓名:***目录第一章引言 (2)第二章地层 (3)第三章岩浆岩 (3)第四章构造 (4)第五章构造演化史 (6)第六章结束语 (8)附件:1、金山镇地质图2、金山镇A—B地质剖面图3、金山镇构造纲要图第一章引言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几次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的目的是使我们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次训练。
因此,这种类型作业是重要的。
它对培养我们读图、作图及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次实习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1幅构造纲要图、1幅地质剖面图对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本次要求分析金山镇地区地质图,比例尺1::100000,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
图幅中包含大量信息,包括岩层年代,岩性,主要构造,主要村落等。
其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均有较好发育,构造方面,断层和褶皱出露明显。
图中东北角和西面有斑岩和花岗岩侵入,且存在两处角度不整合,缺少J地层。
A-B剖面上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断层,褶皱均在其中。
其剖面大致走向为SE123°,岩层年代从K2-D2,包含地质图上几乎所有年代岩层。
由于没有等高线,需要根据其中已知的标高大致判定地形的起伏,从而画出各岩层的产状,进而分析各段的构造情况。
因为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足够了解的构造,比如飞来峰和构造窗等,所以分析难度比较大。
但是,通过深入的了解,我们还是可以容易得解释图中出现的一系列构造现象,对我们的分析能力有较好的提升。
第二章地层地质图上出现地层的地质年代从D2至K2,中间缺失T1和J的一整套地层,地层走向基本为北东南西向,倾向随构造的变化而有不同。
白垩统K1、K2和中泥盆统D2为砂岩,分别分布西北角和北部略偏东以及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上泥盆统D3为页岩,集中分布于河北村正断层系一带;C1至T3均为灰岩广泛分布于金山镇地区。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篇一:构造地质学实践报告构造地质教学实习实习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导师日期一.绪言1. 实习概况构造地质教学实习是一次旨在旨在培养我们观察、认识地质现象、掌握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方法、训练实际工作能力的现场教学活动,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质基本知识和内容,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地质思维方法,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习时间,我们掌握野外沉积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野外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描述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等专业技能。
2. 实习目的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是《构造地质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野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将认识、掌握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
为我们以后在学习专业课方面奠定了基础:1).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实地的野外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对构造地质学的进一步认知,加深对课堂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学会观察并认识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
2).掌握并应用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技能。
练习野外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包括岩性点的观察和记录、构造点的观察和记录、路线地质观察和记录。
进行常见沉积岩、沉积现象的野外识别。
3).培养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意志,增强体质,努力适应野外地质工作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识,增强地质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实习安排6月24日—6月26日:实习动员6月27日:漳州火山地质公园6月28日—7月4日:数据整理7月5日:青云山7月6日:长乐下沙海滩7月7日—7月10日:数据整理,撰写实习报告4. 实习区地质概况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濒临西太平洋,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
实习九构造地质综合实习一、目的和要求1、学会阅读和分析褶皱及断层发育地区地质图。
2、学会分析构造发展史。
3、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
4、通过综合读图和分析,进一步提高读图、制图和编写地质文字报告的能力,巩固所学的构造地质学相关知识。
二、读图分析1、地层分析分析地层的展布特征和排列;分析并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划分构造层序和构造发育阶段(主要依据角度不整合及其他依据);构造层:是指一定构造单元内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或地质建造)的组合及其组成的构造,其中常包含一定的岩浆岩组合。
构造层常由角度不整合限定,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岩相、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而区别于其他的构造层。
构造层在时间上代表一定构造旋回和构造幕,空间上代表该构造幕影响的范围。
2、褶皱分析分析单个褶皱形态特征(核部和翼部的地层分布情况、褶皱的延伸方向、褶皱的类型及形态特征);褶皱的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组合特点、叠加关系、展布规律;褶皱的形成时代;褶皱的描述3、断层分析单条断层分布和特征(断层类型、延伸方向、断层产状、断层切割和错断的地层);断层的组合特征(平面上和剖面上的组合特征);断层的形成时代4、岩浆岩体分析一定地区的岩浆岩体及其组合,是在一定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既受区域构造控制,又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岩体又对周围构造有所影响。
应分析岩体的形成时代、与其他地层的接触关系、与褶皱和断层的空间分布关系。
5、综合分析断层与褶皱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纵向逆冲断层、横向正断层、斜向平移断层等);断层与褶皱在成因上的关系;断层与褶皱在形成时代上的关系(切割关系);读图区范围内构造发展史分析三、编制构造图件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调,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构造纲要图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1)构造层:将作为划分主要构造层的依据—角度不整合画在图上。
构造层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
构造层没有统一规定的色谱,当通常要求,时代越老,颜色越深,时代越新,颜色越浅。
一、实习目的与内容本次构造地质学实习旨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地质填图、地质罗盘运用、地层分层、产状测量、岩性描述等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实习地点位于南京市湖山地区,实习时间为2023年6月8日至6月18日。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填图技巧-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了地质填图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何识别地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
- 完成了湖山部分地区的地质填图,记录了不同地层的分布、产状和接触关系。
2. 地质罗盘的运用- 巩固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岩层的倾角和方位角。
3. 地层分层与岩性描述- 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点上的岩层进行分层,测量产状,并详细描述了岩性特征。
4. 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方法与技能- 初步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定点、地质素描、地质记录等。
5. 地质思维能力与报告编写- 通过对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培养了地质思维能力。
- 编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实习成果1. 地质填图成果- 完成了湖山地区部分地区的地质填图,绘制了详细的地质图。
2. 地质罗盘运用成果- 能够熟练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岩层倾角和方位角的测量。
3. 地层分层与岩性描述成果- 对实习点上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并准确描述了岩性特征。
4. 地质思维能力与报告编写成果- 通过实习,提高了地质思维能力,能够对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 编写的实习报告结构清晰,内容详实,符合要求。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构造地质学实习,我对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地质思维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也让我深刻体会到野外工作的艰辛和乐趣,激发了我对地质学的热爱。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3篇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篇1马上就要出去参加实习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激动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慢慢的成长中学习到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参加实习的机会多了,我就会做好这一切,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的,相信我能够做好这一切,参加实习得到实习的锻炼!一、实习地点论文联盟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二、实习目的及要求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毕业论文网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构造d.水文地质条件e.物理地质作用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
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
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 kw。
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
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
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人口300多万人。
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构造地质学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我们于XX年XX月赴重庆市北碚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构造地质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1. 熟悉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 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地点及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主要包括天府镇、朝阳桥、观音峡等地。
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共计两周。
2. 实习内容(1)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及类型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如构造线、构造面、断层、褶皱等,并了解了其类型及形成机制。
(2)野外实地观测与记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实地观测,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描述和记录。
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地层:观察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特征;- 构造:观察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描述其类型、规模、产状等;- 地貌:观察地貌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地质构造图的编制根据野外观测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分组编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图,并进行了图面分析和解释。
1. 实习成果(1)野外观测记录:共完成野外观测记录10份,记录了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2)地质构造图:编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图1幅,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3)实习报告:撰写了本次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实习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观测相结合,加深了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的理解。
(2)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野外观测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特征,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团队合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观测和图件编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构造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
实习地点:某某矿山
实习内容:在本次地质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矿山地质勘探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地质调查和勘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了矿山地质构造和矿床成因等相关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地质勘探现场工作,学习了如何进行地质地貌、地层、脉石等方面的观测和记录。
此外,我还参与了矿石样品采集和化验工作,掌握了相关的采样方法和化验技术。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地质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地质实践对于地质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地质工作技能,还更加坚定了我对地质学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同时,实习也使我更加明晰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我希望能通过学习和实践,将所学的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努力。
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矿山地质勘探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实习经历将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感谢实习期间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希望能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绪言本次构造地质综合实习旨在通过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记录,加深对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实习地点位于我国某著名山脉,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是进行构造地质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剖面测量、素描绘图等方式,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实习地区概况实习地区位于我国某著名山脉,地处北纬XXX度,东经XXX度。
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形复杂,海拔差异较大。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构造复杂,发育有褶皱、断层、节理等多种地质构造现象。
三、实习任务及目的1. 任务:(1)观察和描述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现象;(2)绘制实习区域的地质剖面图;(3)分析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4)撰写实习报告。
2. 目的:(1)加深对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2)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实习过程及成果1. 野外观察与记录:(1)观察实习区域的地层、岩性、构造现象;(2)记录观察到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地层时代、岩性、产状、厚度等;(3)绘制地质素描图,记录关键地质现象。
2. 剖面测量与绘图:(1)选取典型地质剖面,进行剖面测量;(2)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质剖面图,标注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等;(3)对剖面图进行解释,分析地质构造特征。
3. 分析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1)分析实习区域的褶皱、断层、节理等构造现象;(2)分析实习区域的构造运动、演化历史;(3)总结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4. 撰写实习报告:(1)综述实习过程及成果;(2)分析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3)总结实习体会及收获。
五、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及成果;2. 绘制实习区域的地质剖面图;3. 撰写实习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分析报告。
六、实习体会及收获1.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2. 野外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地质问题;3. 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用)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期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编2006年1月目录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实习二分析褶皱区地质图实习三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实习四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实习五构造地质综合实验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一、目的要求初步认识地质图(水平、倾斜岩层)。
学习作地质剖面图。
二、说明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Ⅰ“地层代号和色谱”以及附录Ⅱ“各种常用构造符号”)。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
地层图例在前,次为代号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庆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
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排列,同时代各岩类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图切地质剖面图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
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
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
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
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
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构造地质学实习心得5篇作为地质学的实习工作者,为了能够记录下来自己的内心想法以及工作经历,可以采取书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
一、绪言本次构造地质野外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构造理论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地点选在我国某典型构造区域,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是进行构造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 日,实习队伍由X名同学组成,指导教师为X教授。
二、实习目的与任务1. 目的- 深入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 学习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现象。
- 培养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地质剖面图的绘制等。
-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 观察实习区域的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
- 绘制地质剖面图,描述地质构造现象。
- 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
- 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区域概况实习区域位于我国某省,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齐全,包括前寒武纪变质岩、古生界沉积岩、中生界火山岩和新生界沉积岩。
区域内存在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质构造现象。
2. 地层与岩性实习区域地层自老至新依次为:前寒武纪变质岩、古生界沉积岩、中生界火山岩和新生界沉积岩。
岩性包括:片麻岩、砂岩、页岩、火山岩等。
3. 构造现象实习区域存在多种构造现象,主要包括:- 褶皱:包括背斜、向斜、穹窿、鞍部等。
- 断裂:包括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
- 岩浆侵入体:包括岩床、岩株、岩墙等。
4. 野外操作- 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 绘制地质剖面图,描述地质构造现象。
- 采集岩石样品,进行室内分析。
四、实习成果1. 地质剖面图通过野外实地测量和观察,绘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详细描述了地质构造现象,包括地层、岩性、褶皱、断裂等。
2. 实习报告根据实习内容,撰写了实习报告,内容包括:- 实习区域概况- 地层与岩性- 构造现象- 野外操作- 实习心得与体会五、实习心得与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将所学地质构造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构造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