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管护理

尿管护理

尿管的护理

尿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的原因,仍存在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近年来,常规的尿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尿管置入的研究更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多样化。

下面从导尿管的选择、导尿的方法、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尿路感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护理和拔管困难时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尿管的选择

在临床上,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正逐渐被橡胶导尿管代替。临床上现在常用气囊导尿管,它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漏尿现象和不易脱落等优点。常用的气囊导尿管有三腔气囊导尿管和双腔气囊导尿管。两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多了接冲洗装置的一腔,可以形成密闭式膀胱冲洗引流系统,减少污染的机会。导尿管口径的大小选择应根据尿液的外观、导尿的目的、性别等综合考虑。如尿液澄清,可选择口径较小的尿管;尿液浑浊或有沉淀及凝块时,应选择口径较大的尿管;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常规选用F18~20的尿管。

2 导尿方法的选择

2.1 清醒病人应该向其解释导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配合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操作人员应该处于病人右侧,病人取仰卧位,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选好的尿管男性插入20~22cm,女性插入4~6cm。气囊导尿管因为其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要将气囊完全送入膀胱,还应该见尿再插6厘米以上才能避免损伤尿道。在往气囊内注水的时候还应该试气囊内压力,如果压力太大,必须确定是否在膀胱内,应该再进一段再注水。

2.2 男性病人由于生理特点尿道长,有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导尿时困难更大,病人的痛苦更明显,如果尿管刺激引起尿道痉挛完全可能造成插管困难甚至失败。可以使用利宁(利多卡因凝胶)由尿道口注入,起到松弛尿道肌肉,减轻疼痛及疼痛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少阻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避免损伤黏膜而导致出血,减轻病人痛苦,利于插管成功。

2.3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导尿常不能顺利的插入,病人取侧卧位,垫高臀部呈30度角即可插入。个别用此办法不能插入的,也可将导尿管顶端自侧孔钻入5mm,取直径1.5mm、比导尿管长约50mm的针丝,距前端15mm处弯成约145°角,将导丝绷紧状固定于导管中,可克服金属导尿管太硬易损伤尿道以及橡皮导管太软不易插入的特点。

2.4 女病人由于生理的原因,更不容易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因此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会阴的冲洗和两次消毒。高龄女病人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尿道口使之陷于阴道壁之中,同时又因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显的苍白,光滑,阴道口也变小,更使这些病人的尿道口暴露困难,对于这些病人应该在消毒好会阴之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cm,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并可以调整手指的位置,可以见到阴道前壁的所有黏膜,即可以找到尿道口,然后便可以插管。

3拔除尿管的方法

拔除尿管也是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气囊尿管以固定牢靠、方便、置于会阴部清洁之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原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因素,致使部分病人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增

加了病人痛苦。拔管时遇患者精神紧张,气囊回缩不良及尿垢形成等因素致拔管困难者,不得硬行拔出。应先安慰病人,使其情绪稳定。护士本身保持冷静,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要强行拔管从而损伤尿道。患者精神紧张导致尿道痉挛应该先让病人平静5~10min,或请示医生使用解痉剂。气囊回缩不良的可以在排空小便后使用石蜡油或者是利宁从尿管开口处往膀胱内注入,润滑尿道后用拇指与食指将外露尿管拧搓数遍,然后将注射器乳头插于气囊外口部,注入5ml 气体后再慢慢抽吸或者剪断尿管让气囊内液体或空气自行排出。拔管后应该早让病人自行解小便,避免尿储留

4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

4.1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树立插管就会引起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尿管解决尿失禁和记录出入量问题。对于尿失禁者,应了解其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患者排尿。女性尿失禁患者可用尿不湿,男性患者采用男性尿袋或加长塑料袋接尿。对长期昏迷的男性患者采用100 cm×7 cm加长塑料袋接尿比男性尿袋更好。对泌尿系统疾病留置导尿的患者,嘱其进行提肛肌训练,训练自主排尿功能,对于截瘫病人留置尿管应定时夹闭尿管[2],根据病人膀胱充盈度等决定放尿时间。尽早恢复膀胱收缩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可明显减少尿路感染。

4.2 保持尿道口清洁、相对无菌

导尿前先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部,再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遍,然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留置导管后每天用0.05% 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会阴部、尿管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相对无菌。

4.3 腔内感染途径的预防

4.3.1采用密闭引流系统

尽量避免分离导尿与集尿袋接头,集尿袋每3天换一次较合理。需做尿检查时,以无菌操作从尿袋抽取。

4.3.2避免膀胱冲洗

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病情许可下,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每天饮水达3 000 ml以上。一般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引发感染。如有血凝块,粘膜碎片阻塞尿管时应更换导尿管必须膀胱冲洗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最好用三腔导尿管,用输液装置在消毒的尿管尾端进行穿刺快

速滴入,避免连接处打开。有人研究应用单向冲洗式导尿管与单猪尾多孔导尿管,方便了留取尿标本及膀胱冲洗,解决了长期留置导尿引起的尿管堵塞

4.3.3严格无菌技术,遵守操作规程

进行尿管护理前,应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表皮细菌的带入,造成尿道口内的感染

4.3.4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随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尿量,注意避免尿管、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位置,发生尿道口污染后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5留置尿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插管时机

张穗等[12]认为全麻病人选择最佳置管时机,以减少导尿刺激所致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血液动力学改变。研究表明导尿应在麻醉诱导后10 min进行,这对于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是很有利的,可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5.2 判断尿管位置

置管位置错误在临床并不少见,插入气囊导尿管时,尿管的最低位是气囊的远侧端,经测量此端至尿管尖端长5 cm,若照传统导尿法的长度插入气囊导尿管,则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内,气囊充盈时必然造成尿道过度扩张,压迫和撕裂等并发症。因此,在使用气囊导尿管时,置入尿管的长度应为尿道长度加气囊远端至尿管尖端的长度(5 cm),女性病人用气囊导尿管导尿插入的长度约10 cm,男性病人长度为25 cm。因气囊导尿管无刻度标记,故在使用时,往往待气

囊充盈后,顺尿道向外牵拉尿管有阻力时,即为该尿管插入的最佳长度。此时若膀胱内有尿,即可以自行流出,若无尿流出,则可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或经尿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回抽,以证实尿管置入的正确性。

5.3 尿管的固定

气囊导尿管与传统橡皮尿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不用在尿道外口的周围固定,只需将尿管与另一个密封尿袋的塑料管相接,然后将尿袋挂于床旁,注意床旁引流管勿固定太短、太紧,不利于病人的活动,或稍有翻动即牵拉尿管。自制约1 2 cm的铁钩挂于床旁,尿袋挂到铁钩上,比较方便、适用。保持一定长度,避免牵拉过紧,导致气囊变形进入尿道损伤尿道粘膜[1]。对于尿道损伤、尿道狭窄病人妥善固定尿管更显重要。可用布胶布将气囊尿管的尾端固定于大腿内侧,减少尿道张力,防止管道脱落[5]。

5.4 尿管留置时间

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发生率增加。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发生率呈正比关系。原因是导尿管插入尿道并长期留置尿道膀胱内,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环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刘优珍[3]调查233例尿路感染病例显示:留置导尿管占院内尿路感染的66.52%。插管当天发生尿路感染率3.43%,留置尿管1 d、2 d,大于或等于14 d,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9%及91%。张美珍[4]调查61例留置导尿患者显示:尿管留置1 d、2 d、14 d,泌尿系统感染率分别为1%、5%及100%,与美国CDC的研究报告一致。因此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除正常饮食外,24 h饮水量应大于3 000 ml,达到自身冲洗的目的,以改善留置导尿所致的菌尿状态。

5.5 尿管拔管时间的选择

为预防拔管后病人出现尿潴留,要合理选择留置导尿病人的拔管时机。通常认为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较好,利于患者自行排尿的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插

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有积极的意义。拔管前经导尿管直接将开塞露注入膀胱,刺激膀胱壁收缩,促进排尿,可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6.尿管护理

6.1 一般尿管护理常规

6.1.1. 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尿管接无菌引流袋后,应用别针固定在床旁。

6.2. 保持引流通畅。

6.2.1 引流管不宜过长或过短,以1米为宜,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

6.2.2 接管与引流管管腔均不宜过小。

6.2.3 血块、尿盐、脓团或坏死组织堵塞尿管时,可用生理盐水30-50毫升进行冲洗,必要时可保持持续冲洗。

6.3. 防止逆行感染。

6.3.1 引流管位置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6.3.2 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尿道手术除外)。蕈形尿管每月更换一次。

6.3.3 每三日更换尿袋。

6.3.4 保持会阴部清洁。可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会阴部及距尿道口5cm的尿管,去除分泌物,每日两次。

6.4 膀胱有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冲洗,每日2次。

6.5 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护理常规

6.5.1. 每日更换伤口敷料,清洗尿管周围分泌物。

6.5.2. 术后12天,腹壁瘘管形成,方可拔除膀胱造瘘管。

6.5.3. 拔管前,先作夹管实验,证实尿道通畅后,才除。

6.5.4. 病情需要或造瘘管阻塞后可冲洗,冲洗液用无菌生理盐水,压力不能过猛,并应观察病人反应。

6.6 肾盂造瘘管护理常规

6.6.1. 严格无菌操作,并接无菌引流袋,每天更换。

6.6.2. 一般不作常规冲洗。必须冲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 ml,病人有腰胀不适,立即停止冲洗。

6.6.3. 手术后12天,试行夹管3天,无漏尿,无腰胀,不发烧,证实肾盂至膀胱引流通畅时,才能拔管。

参考文献

[1] 吴索娟.气囊导尿插管方法的改进与护理.天津护理,2004,2:15.

[2] 应霞艳,俞立农.气囊导尿管留置方法的改进与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3,1:24.

[3] 刘优珍.剖宫产术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593.

[4] 张美珍.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种充盈气囊方法病人不适感比较.护理研究,2004,11:59.

[5] 张玉芬,冯蕾.气囊导尿管脱出原因与预防.中国乡村医药,2004,3:18.

护理常规及制度

护士岗前培训(二) 护理常规及制度 目的:制定基层医院护理常规,人员职责护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提高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方法:根据本院护理人员情况及收治患者的特点制定适合本院实 际工作需要的护理常规,岗位职责,护理工作制度并严格督促护理人员实施。 结果:医护人员对护理常规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的 满意度评价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⑴特殊症状护理常规:指各种疾病均可出现的共同症状,如昏迷、高热、呼吸困难、黄疸、头痛等。 ⑵各科一般护理常规:是指根据各个专科疾病的共同点,从中找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制定的常规,如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外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肿瘤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等。 ⑶各种疾病护理常规: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特点制定的各项具体护理常规,如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尿、尿少、浮肿、高血压等。根据这些疾病特点,按照制定常规的原则,制定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⑷制定疾病护理常规是为了加强质量控制,达到标准化管理。 护理常规-注意 ①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在工作中自觉执行; ②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疾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以免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③为适应医学科学发展需要,对疾病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

④护理人员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 ⑤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 3、喘息者给予半坐卧位。 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性、产气性食物。指导病人多饮水。 5、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气味、病人的喘息情况 6、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不易咳出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必要时行体位引流;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流量1~3L/min,>15h/d 。 7、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及平喘祛痰药,茶碱类药应观察有无恶心、心律失常症状。 8、保持皮肤、口腔清洁,痰多者及使用激素类喷雾剂者注意及时漱口。 9、鼓励病人树立长期治疗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10、指导病人避免诱发因素,戒烟,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1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指导其坚持长期低流量氧疗,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时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留置尿管的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的护理措施 病人因病情需要留置尿管。通过留置尿管而达到引流尿液、观察尿量及治疗的目的。据报道,因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约占医院内感染的40%,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则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大。有资料显示留置尿管4天以上,70%的尿管表面粘附有病原体,留置尿管大于30天或终生带管者几乎100%发生菌尿。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降低脑卒中患者尿路感染率,在临床中对100例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采取了细节化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 留置尿管前的护理措施。正确评估病人是否需要导尿、留置尿管。对意识障碍轻者,无排尿困难但有尿失禁的男性患者,我们采用一次性医用尿套固定在其阴茎上作为外置接尿袋,每排完一次尿更换一次接尿袋,并用温水擦洗尿道口、龟头、包皮周围皮肤。选择适宜的导尿管。气囊导尿管作为人体异物,改变尿道局部环境,损伤尿道粘膜,造成局部免疫低下,引起感染。尿管型号越大直径越大,对尿道及膀胱黏膜刺激越大,引起损伤的程度越重;尿管型号过小,容易滑脱、渗尿,均易引起尿路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选择不同型号的导尿管。操作前认真洗手,操作中严格区分无菌区和清洁区,注意无菌细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方法。插管困难者(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从尿道注入3~5ml无菌液体石蜡油,充分润滑尿管后插入,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反复插管引起尿路损伤,从而减少尿道感染。放尿不宜过急。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会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另外,膀胱内突然减压,引起黏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保持引流管通畅,尿袋使用防逆流引流袋。留置尿管后应妥善固定尿管和引流袋。对长期留置尿管且意识障碍卧床者,引流袋就挂于床边低于耻骨联合,以利于尿液引流。选择合适长度的导尿管。定时巡视病房,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白天夹闭尿管,定时放尿。夜间应停止夹闭,放开尿管,以免影响患者休息。或家属过度劳累引起放尿不及时,引起严重后果。若要搬动患者或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先放空引流袋内的尿液后,夹闭尿管再进行搬运或翻身,防止尿液逆流及过度牵扯引起不良后果。脑卒中的患者经常躁动不安或意识朦胧时可将四肢妥善固定,防止因躁动而致尿管强行脱出或尿管与引流袋分离,引起尿道黏膜损伤、出血,增加感染机会。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导尿后加强局部护理,用5%碘伏棉球清洁会阴部、尿道口、导尿管接近尿道外口处,再用盐水棉球擦拭一遍,一天2次。也

CUA留置尿管护理指南(2012版)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留臵导尿的适应症、臵管方法及护理 一、留臵导尿的适应症 二、留臵导尿的臵管方法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 (二)、导尿管的选择 (三)、正确的臵管技术 (四)、正确的臵管流程 三、留臵导尿管的护理 (一)、留臵导尿管的正确维护 (二)、留臵导尿管的日常护理 (三)、导尿管阻塞的管理 (四)、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第二部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预防和管理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 (一)、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导尿管伴随性无症状菌尿(CA—ASB)的定义 (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诊断依据 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 (一)、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策略(二)、降低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风险的质量改进方案 三、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管理 (一)、无症状菌尿导尿患者减少发生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 (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CA—UTI)的正确管理策略 结语

引言 1、指南制定的意义 留臵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因操作者的操作不当或护理人员的护理不当,可引起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尿管脱出、疼痛或引流不畅等问题,其中更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感染是伴随导尿的一种显著风险,尿路感染(UTI)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为院内感染首位,约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为了规范广大护理人员留臵导尿管的臵入和护理管理,为临床和社区护士提供实践指导,为各层级护士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留臵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臵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织编写了《CUA留臵导尿护理指南(2012年版)》。 2、指南指导的依据 本指南的制定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指南“和”美国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防和管理指南,并广泛征求全国泌尿外科护理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是循证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实践的结晶。 3、目的和范围 规范和训练操作人员。 4、职责

外科护理常规(全)

目录 第一节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附1.胃肠减压的护理 附2.“T”型管引流的护理 附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三节甲状腺腺癌 第四节急性乳腺炎 第五节乳腺癌 第六节腹股沟疝 第七节腹部损伤 第八节急性腹膜炎 第九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第十节胃癌 肝癌 第十一节门脉高压 第十二节休克 第十三节脓毒败血症 第十四节胆囊结石及胆囊炎 第十五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第十六节胰腺和壶腹部癌 第十七节胰腺炎 第十八节急性阑尾炎 第十九节结肠癌

第二十节直肠癌 第二十一节直肠肛管疾病 第二十二节肠梗阻 第二十三节肠瘘 第二十四节下肢静脉曲张 第二十五节腹主动脉瘤 第二十六节动脉栓塞 第二十七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二十八节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十九节破伤风 第三十节蛇咬伤 第三十一节脾切除术 第三十二节丹毒 第三十三节气性坏疽 第三十四节腹腔镜手术 第三十五节小儿肠套叠 第三十六节先天性巨结肠 第二部分、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一、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泌尿外科专科护理常规(一)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1.尿石症 2.泌尿系损伤 3.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4.肾肿瘤 5.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6.肾上腺嗜铬 留置导尿管护理 一、留置导尿目的 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能准确记录尿量。 2.术前准备: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置导尿,以保持膀胱空虚,可避免术中误伤。 3.泌尿系统的病人,可便于引流及冲洗,减轻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4.解除尿潴留:对于截瘫、昏迷、会阴部有伤的病人,以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压疮。 二、尿管型号的选择 1.普通导尿选择16-18F的双腔气囊导尿管. 2.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女性衰竭病人,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 3.前列腺肥大的病人,由于尿道粘膜弹性差,比较薄脆,容易引起尿道粘膜破裂,应选择型号较细尿管. 4.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手术后需要通畅引流以防止导尿管堵塞引起继发性出血,选择18-22F的双腔或三腔气囊尿管. 三、导尿的注意事项 1.掌握尿道解剖生理特点: 女病人插管的深度:插入尿道4~6cm有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 男病人插管的深度:插入尿道约20~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2cm左

各项护理常规

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元及用物,做好新患者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核对患者手腕标识带或核对病历首页,引导新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手续办理完毕,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和病历首页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姓名牌、床头卡片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给予入院指导。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指南,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及联系方式,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规定、住院安全事项、医保用药、用材须知等;并用“病人住院指南”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 5、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等。 6、给予新患者入院卫生处置,如修剪指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等;多余物品交家属带回。 7、按医嘱落实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9、运用护理程序,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整体护理:包括按要求巡视患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征求患者意见,明确护理问题,及时解决患者需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做好住院期间全程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并记录。 10、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病情危重时,及时做好各项抢救准备。 11、每日发放患者住院费用清单。

1、病区接急症患者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床单元及所需急救用物,并通知主管医师尽快到位。 2、医护人员主动热情迎接急症入院患者,迅速安置急症患者到病床,并与护送患者的医务人员了解患者正在输注的药物等。了解患者目前治疗、护理情况及效果。危重患者的贵重物品交家属妥善保管。 3、根据医嘱和病情的需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心电监护、采集各种标本等,协助床旁检查。如是危重患者应做好急救准备,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于床旁。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4、尽快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情绪反应等,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目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确主要的护理问题.立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等。 5、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和病历首页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姓名牌、床头卡片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6、给予入院指导。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指南,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及联系方式,病室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规定、住院安全事项、医保用药、用材须知等.并用“病人住院指南”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 7、患者病情稳定后,给患者入院卫生处置,如修剪指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等,多余物品交待家属带离医院。 8、按医嘱落实患者正确的饮食和指导。 9、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0、运用护理程序,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实施整体护理。包活按要求巡视患者,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征求患者意见,明确护理问题。及时解决患者的需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做好住院期间特殊检查、治疗、手术阶段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并记录。 11、每日发放患者住院费用清单。 12、可疑传染病例,应按隔离原则进行处理。

导尿管护理

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主要目的 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的愈合。 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护理措施: 1、妥善固定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尿道内置气囊导尿管者,气囊注水10~20ml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感染,造成手术失败。 2、定时观察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分别记录经造瘘管及尿道排出的尿量,24小时总尿量,以判断双侧肾功能。

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长度适中,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先放出500ml 尿液,其余部分在几小时内逐渐放出,并采用间歇性引流;危重病人或肾功能不良者,采用持续引流,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肾造瘘管冲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4、防止逆行感染 ①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 ②保持造瘘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渗湿敷料。尿道内留置导尿管者,每日会阴护理2次,除去分泌物及血痂。 ③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每天更换连接管及集尿袋。 ④长期置管者定时更换。肾、膀胱造瘘管,首次更换时间为术后3~4周,此后每2~3周更换1次。尿道内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拔管后间隔4小时再安置。 ⑤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⑥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 ⑦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用。 5、根据病情拔管 ①肾造瘘管需在手术12日以后拔除,拔管前先闭管2~3日,若病人无患侧腰痛,漏尿,发热等不良反应,或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证明肾盂至膀胱排出通畅,即可拔除肾造瘘管。

常见护理常规

第一章常见护理常规 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一般情况及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做好入院指导。 (二)护理要点 1.患者入院后,按病情轻重及不同病证分别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环境和制度,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搏、体重等,通知相关医生。 2.心理护理: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家庭,不仅破坏机体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恐惧、有罪、愤怒、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这些消极情绪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致使癌细胞活跃,肿瘤发展。因此,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的情绪,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精神支柱。 3.病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症特点调节适宜的温度。 4.新患者入院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日4h次体温1次,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二便一次,每周测体重1次。 5.肿瘤轻症患者应鼓励参加适应体力的活动,晚期重症者应卧床休息。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严格卧床,限制活动,防止摔伤。 6.24h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 7.输液时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有外渗应立即处理。 8.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9.维护病人最佳营养状态:表现为摄入足够的热量,出入量平衡,皮肤弹性好。 10.做好呕吐护理。剧烈偶吐时应及时汇报医生,并严密观察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情况。 11.做好肛周护理。如有便秘及腹泻及时处理。 12.白细胞低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 13.遵医嘱按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进行疼痛治疗,并做好疼痛护理。 (三)出院指导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用药指导,放射野皮肤护理指导,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护理指导,头颈部放疗患者坚持张口锻炼方法,及定期随访。

尿管护理

尿管的护理 尿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上常因操作和导尿器的原因,仍存在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近年来,常规的尿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因此对尿管置入的研究更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多样化。 下面从导尿管的选择、导尿的方法、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尿路感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护理和拔管困难时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尿管的选择 在临床上,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正逐渐被橡胶导尿管代替。临床上现在常用气囊导尿管,它具有操作简便、减少漏尿现象和不易脱落等优点。常用的气囊导尿管有三腔气囊导尿管和双腔气囊导尿管。两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多了接冲洗装置的一腔,可以形成密闭式膀胱冲洗引流系统,减少污染的机会。导尿管口径的大小选择应根据尿液的外观、导尿的目的、性别等综合考虑。如尿液澄清,可选择口径较小的尿管;尿液浑浊或有沉淀及凝块时,应选择口径较大的尿管;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常规选用F18~20的尿管。 2 导尿方法的选择 2.1 清醒病人应该向其解释导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配合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操作人员应该处于病人右侧,病人取仰卧位,在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选好的尿管男性插入20~22cm,女性插入4~6cm。气囊导尿管因为其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要将气囊完全送入膀胱,还应该见尿再插6厘米以上才能避免损伤尿道。在往气囊内注水的时候还应该试气囊内压力,如果压力太大,必须确定是否在膀胱内,应该再进一段再注水。 2.2 男性病人由于生理特点尿道长,有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导尿时困难更大,病人的痛苦更明显,如果尿管刺激引起尿道痉挛完全可能造成插管困难甚至失败。可以使用利宁(利多卡因凝胶)由尿道口注入,起到松弛尿道肌肉,减轻疼痛及疼痛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减少阻力,减轻对尿道黏膜的刺激,避免损伤黏膜而导致出血,减轻病人痛苦,利于插管成功。 2.3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导尿常不能顺利的插入,病人取侧卧位,垫高臀部呈30度角即可插入。个别用此办法不能插入的,也可将导尿管顶端自侧孔钻入5mm,取直径1.5mm、比导尿管长约50mm的针丝,距前端15mm处弯成约145°角,将导丝绷紧状固定于导管中,可克服金属导尿管太硬易损伤尿道以及橡皮导管太软不易插入的特点。 2.4 女病人由于生理的原因,更不容易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因此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会阴的冲洗和两次消毒。高龄女病人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尿道口使之陷于阴道壁之中,同时又因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显的苍白,光滑,阴道口也变小,更使这些病人的尿道口暴露困难,对于这些病人应该在消毒好会阴之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cm,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并可以调整手指的位置,可以见到阴道前壁的所有黏膜,即可以找到尿道口,然后便可以插管。 3拔除尿管的方法 拔除尿管也是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气囊尿管以固定牢靠、方便、置于会阴部清洁之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原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因素,致使部分病人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增

一般护理常规7

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 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 一、入院护理 入院护理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医护活动的安排。 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 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 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记 录。 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日, 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体温达到3 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15: 00、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 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 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 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 以处理。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 示。 二、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

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2.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和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 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根据病情及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休 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 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面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5.办妥出院手续,清点病区物品,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并护送其出病区。 6.彻底清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分级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需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一、特级护理 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上极为广泛。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不恰当的导尿护理可能导致泌尿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膀胱结石等并发症。今年来,护理界对尿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大量研究。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临床常见的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术侵入性操作之一。若护理操作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愈后,甚至危及生命。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留置导尿的认识,加强导尿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导尿管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氢乙烯制成的管道。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在导尿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的损伤及细菌入侵。如果细菌入侵,将很快扩散至整个泌尿系统,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 2留置导尿术 2.1 定义及目的 留置导尿书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管术用于抢救为重、休克病人时,能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盆腔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盆腔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以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2.2 注意事项 双腔气囊导管固定应注意膨胀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避免压迫膀胱壁使粘膜损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排空引流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跟换周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袋及导尿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膀胱,以防止尿液逆流。如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勤变换卧位,通过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生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训练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和护理方法,使其充分认识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性。 3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 3.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霍红旭[1]报告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病例占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 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病房护士应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2)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 (3)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4、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身高、体重,做好相应记录。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在24h (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并实施,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7、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2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并记录大小便1次,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1次。 8、重症病人建立重症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9、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第二节出院护理常规 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2、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告之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填写意见卡等。 3、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停止医院内对病人的治疗,注销各类卡片并整理病历。

4、指导家属办理出院结账手续。 5、护士接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医院物品,告之病人出院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等,送病人离开病区。 6、清理、消毒床单位,如死亡病人或传染病人出院,根据病情进行终末期消毒处理。 7、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级别护理常规 第一节特别护理 一、指征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创伤。 二、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保证抢救物品性能良好。 2、制订护理计划,设重症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定时翻身,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第二节一级护理 一、指征 1、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高热、昏迷、肝或/和肾功能衰竭者。 二、护理常规 1、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并做发各项生活护理。 2、注意观察病人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各种妇科疾病的_护理常规

各种妇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一般妇科疾病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并做入院介绍,及时通知主管医师。 2、入院患者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测体重并记录。入院3d 内,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无异常改为每天2PM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天记录大便1次。发热患者每4h测试一次,体温正常后3d改为每天1次。体温在39℃以上者,执行高热护理常规。 3、一般患者可给予普通饮食,急症患者可暂禁食。 4、入院24h内酌情做好卫生处置。 5、有异常阴道流血者,注意观察出血量及排出物性质,必要时保留排出物,以备检查。 6、保持外阴清洁,每天擦洗外阴1~2次。 7、急、重症患者,应根据病情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好护理记录。 8、加强卫生宣教,根据病情给予具体指导。 二、先兆流产护理常规 1、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减少刺激。 2、提供精神支柱,安定情绪,使家属和患者保持镇静,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保胎信心。 3、禁灌肠,便秘者可使用开塞露等直肠用药。 4、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宫缩抑制剂、孕激素、中药等。 5、注意观察患者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若流血量超过月经量,阴道有排出

物及时报告医生。 6、对宫颈松驰者,做好宫颈环扎术。 三、异位妊娠护理常规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根据孕卵着床部位不同,又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一)、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二)、术前准备对异位妊娠破裂,有失血性休克者,应配合医师抢救休克,做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取休克体位或平卧位,注意保暖。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2~5L/min,开放静脉,遵医嘱给药。 3、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4、按妇科腹部手术常规进行术前准备。 (三)、保守治疗的处理对保守治疗的患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或按压腹部。 1、严密观察病情,每4小时监测并记录T、P、R、BP各一次,注意面色,若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细弱、血压下降、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肛门下坠感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各项准备。 2、患者腹痛时禁用麻醉止痛剂,以免掩盖症状和误诊,禁止灌肠。 3、注意阴道有无三角形蜕膜管型组织排出,若排出应保留标本,并请医师检查。 4、患者遵医嘱做各项化验及检查。 5、遵医嘱给予患者饮食或暂禁食。 四、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常规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的常见病。它是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

护理常规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限制探视时间。为确保病人安全,避免空间放置障碍物,室内物品摆放合理。 2、做好入院介绍,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作息制度、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病房环境、健康宣教等。 3、新入院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好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4、按医嘱分级护理,通过评估确认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其实施护理。 5、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应尽量安排在同一病室,以提供互相交流及训练的机会。 6、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并使用腕带。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志、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根据病人情况,落实相关沟通、告知、陪护措施,并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十、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预防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发生。

护理常规

一般病人入院 1.热情迎接新病人,安排床位,引导病人至床单元,进行入院 介绍。 2.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 3.行卫生处置:剪指甲、剃胡须、清洁、更换病人服。 4.运用交流技巧主动与病人沟通,了解大小便情况、心理问题, 观察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测量生命体征、体重等。 5.进行首次饮食宣教。 6.执行各项治疗,进行用药知识及有关疾病知识宣教。 7.遵医嘱安排各项常规检查,指导病人留取各项检验标本。 8.入院评估,当班护士为了完成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的书写。 9.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 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 10.建立病人信息标记:包括床头卡、等级护理牌、饮食牌、药 物过敏牌、放跌倒标识、腕带标识等。

急诊病人入院常规 1.立即安排床位,护送病人至床单元,必要时放置床栏。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3.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皮肤粘膜、疼痛及排泄物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4.更衣,做好体格检查准备。危重病人的贵重物品交由家属妥善保管。 5.危重病人,做好急救准备,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6.实施心理护理。对神志清楚者,给予安慰解释,减轻恐惧、紧张情绪。 7.安置病人后,引导家属了解病区环境,做好入院介绍。 8.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如禁食、特殊治疗或手术等。 9.联系辅助科室做床边检查。 10.入院评估,当班完成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的书写。 11.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 12.建立病人信息标记:包括床头卡、等级护理牌、饮食牌、药物过敏牌、防跌倒标示、腕带标示等。 13.疑有传染者,应按隔离原则处理,病情许可下,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置。

各种管道护理常规

各种管道护理常规 一、腹部常规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的护理常规 腹部引流管和胃肠减压管是外科术后成功的必要保证。引流管可将人体积血、积气、脓血、及胃内容物等引出体外,对引流物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可判定术后又有无大出血及病人恢复情况。因此,对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或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做好以下护理。 1、术后病人进入ICU病房后,护士应首先将腹部引流袋及胃肠减压管装置妥善固定,以防受压。引流袋不能高于腹部引流切口水平,以防引流物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不宜过长,防止扭曲、打折引起引流不畅,但要留出足够长度以供病人活动,同时注意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至引流管脱出。 2、引流袋应1次/日更换,如果引流液多应及时更换。胃肠减压器一定要保持密闭性。 3、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引流物为血性,量大于200ml/h,应高度警惕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持续2h仍无减少即可以确定为活动出血。若因流量不多,但经大量补液、补血后,CVP及血压仍不回升或呈下降,也应考虑有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4、留置胃管或更换为管时,应先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合作。胃管外应涂石蜡油。插管长度应为剑突至前发迹。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当下咽至咽部后让病人做吞咽动作,随同病人的吞咽动作轻轻送管。当发生刺激性咳嗽时应暂停插管并让病人呼吸。到达胃内后可通过注射器和注气的方法确认插管成功。 5、引流管或胃管被引流物堵塞时,可用注射器将堵塞物抽出,或使用温开水冲管。 6、手术切口换药、更换无菌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7、胃肠减压管拔管前应先行拔管实验,如病人无明显腹胀或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可拔管。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常规 1.注意无菌操作 胸闭引流通常在手术室放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血胸气胸脓胸。此项操作可在急诊或床边进行,但应遵循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性感染。 2.引流装置的位置 胸闭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放置被踢倒或抬高。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在把引流管置于床上,搬运后先把引流管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送止血钳。 3.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1)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 过长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 过短使病人翻身或做起以前拉倒引流管 2)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4. 维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因注意以下几点: 1)水封瓶应在病人胸部引流切口处以下60~100cm妥善放置。 2)水封瓶中的长管应在液面下3~4cm ,在液面处做一标志,以准确记录术后引流量。

各种导管护理常规49068

xxx医院各种导管护理常规 术后病人一般放置多种导管,如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镇痛泵管道、吸氧管、膀胱造瘘管、胃造瘘管、胆道引流管、空肠造瘘管、“T”管等,病人返回病房后,护士应逐一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转科时,应正确理解各种导管放置位置及作用,各引流管标识清楚(导管名称、置管时间等),将各种导管妥善固定,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使其有效引流;防止牵拉、滑脱、扭曲、受压,堵塞和污染;并观察各种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作好记录。翻身时,必须确保各种管道不扭曲、不打折,并定期挤压引流管及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引流袋的高度不能高于导管出口的水平,以免引流液倒流。 一、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一)外固定导尿管及集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翻身及外出过程中防止牵拉和滑脱,引流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二)观察尿流情况,检查衔接部位是否紧密,尿道口有无溢尿。尿袋的位置,尿管有无曲折、压迫、闭塞、脱出。 (三)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记录每小时尿量,结算12小时及24小时尿量。 (四)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预防感染。

(五)保持外阴及床单元清洁,每天2次外阴清洗,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3天一次更换尿袋,14天更换导硅胶尿管。 (六)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安装次数。因此在尿液清亮和无尿路感染时,避免冲洗膀胱,也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二、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固定方法:一般采用系带法。即先用绸胶布粘贴胃管作为标记,再用丝线缠绕并系于边带上,边带的两端绕过患者枕部相系。(一)保持胃管负压引流通畅,要检查负压袋有无漏气,是否保持负压状态;胃管与引流管衔接处管口径要大,防止胃内容物及血块堵塞管道。 (二)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及脱落。 (三)密切观察病人腹部情况,如腹痛、腹胀、肛门排气等应作详细记录。 (四)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引流出鲜红色血液,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五)若无胃肠液抽出,应检查胃管有否盘曲在口腔或阻塞,视情况予以恰当处理。 (六)引流期间病人应禁食及停止口服药,如医嘱指定从胃管内注入药物时,注药后应停止抽吸1小时。 (七)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唇和鼻粘膜干燥时,可用石腊油润滑,每天给予口腔护理两次。 (八)若管腔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胃手术者冲洗压力宜低,每次

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留置尿管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妥善固定 1、气囊注水10?15ml可起到固定作用。 2、固导尿管及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翻身及外出过程中防止牵拉和滑脱。 3、烦躁、欠合作病员,遵医嘱予以约束带约束双上肢,松紧适宜。 专科护理 定时观察 1、观察尿流情况。检查衔接部位是否紧密,尿道口有无溢尿。尿袋的位置,尿管有无曲折、压迫、闭塞、脱出。 2、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记录每小时尿量,结算12小时及24小时尿量。 保持引流通畅 1、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受压。 2、引流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预防感染 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患者的尿道口、导尿管与尿袋的衔接部位、尿袋的排尿口

1、安置及更换导尿管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保持外阴及床单元清洁,每天2次外阴清洗。 3、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3天一次更换尿袋,14天更换导硅胶尿管。 4、防止尿液潴留、逆流,放置储尿袋时应低于膀胱,并及早发现导尿管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 5、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适当多饮水,每天2000ml到3000ml以稀释尿液。 6、尽可能减少导尿管与储尿袋接口的安装次数。因此在尿液清亮和无尿路感染时,避免冲洗膀胱,也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留取尿标本 采集标本时应执行无菌原则。 1、如果只需要少量的标本行尿液检测(尿常规、尿培养),应在使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头处抽吸尿液。 2、如需大量尿液标本,则从尿袋中抽取尿液。 拔管 导尿管拔除时间根据病种、病情而定; 1、危重患者病情平稳后; 2、肾损伤病情稳定后即可拔除,恢复自行排尿; 3、膀胱破裂修补术后8?10日拔除; 4、前尿道吻合术后2?3周,后尿道会阴复位术后3?4周拔除

护理常规终版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状态。 二、护理要点 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讲解臂丛麻醉及手术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疑虑,缓解紧张情绪。 2.根据医嘱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3.根据医嘱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沐浴更衣,备皮、做药敏试验等。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至平稳。 2.术后体位:平卧位,根据病情决定下床活动时间。 3.饮食护理:患者清醒,若病情许可,即可进食进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患者,遵守相应的疾病饮食原则。 4.严密观察并发症: (1)毒性反应:若有嗜睡、眩晕、惊恐不安、定向障碍和寒战等,或严重者出现意识不清、抽搐、惊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搏、呼吸停止等,为毒性反应。 常见原因:(1)一次用量超过患者耐受量;(2)局麻药误注入血管内;(3)注射部位血供丰富,药物吸收过快;(4)患者体质衰弱,对局麻药耐受性差等。 处理:应立即停止注药,予以吸氧。轻者可予以地西泮0.1mg/kg静脉注射,以预防和控制抽搐发生;出现抽搐或惊厥者,可静脉注射硫喷妥钠1-2mg/kg;惊厥反复发作者,可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mg/kg,行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对出现低血压者,可按医嘱予以升压药及输血等维持血压。对心率缓慢者,予以缓慢静脉注射阿托品。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2)过敏反应:患者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血管神经

性水肿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常见原因:多为变态反应,临床少见。 处理:应首先中止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予以吸氧。低血压者应适当补充血量,紧急情况下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使用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 (3)霍纳综合症: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鼻粘膜充血和面部潮红等症候群。 常见原因:同侧交感神经节被麻痹。 处理:一过性,不用处理即可。 (4)气胸: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 常见原因:穿刺穿破胸膜 处理:吸氧,如果憋气明显,拍片示肺被压迫1/3—1/2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评估要点 术前评估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如神志、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配合情况、自理能力等。 2.评估患处情况,如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出血状况及感觉运动功能受损情况及疼痛等。 3.评估身体其他部位有无合并伤。 4.评估手术耐受性,了解各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五项、心电图及X光片等。 5.评估女性患者是否处于月经期。 6.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 术后评估 1.了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3.评估刀口疼痛、渗血情况及引流管位置、通畅度、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