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徐 彬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充满活力。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是为了让在校生充分的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提高大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健康人生。
高校体育是针对高校在校生进行的有针对的体育课程训练,增强在校生活力,使在校生得以脱离紧张的学习氛围,这对于高校在校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高校体育改革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高校体育改革高校体育改革是新课改要求下,提出的改革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高校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高校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运动可以使高校生变得心胸豁达,开拓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不仅是外在的改变,更能改变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持续的体育锻炼,可明显缓解高校生在校压力,引导在校生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困难与挑战。
高校体育改革还以提高高校生运动知识,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运动知识,可以丰富扩展高校生眼界,了解各种体育知识,有助于引发高校生体育兴趣,通过学习体育知识也可以引导高校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以后养成体育习惯做出前期铺垫。
了解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还可以合理规避潜在的体育运动风险,使高校生明白如何科学运动,如何健康运动,避免因运动方式不当使自身受到伤害。
运用体育知识还可以有用于帮助他人,如援助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人,或是引导体育受伤人群的伤后恢复。
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 改革面临的问题高校体育改革虽然有序进行,在一部分学校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改革是有阻力的,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条件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二者相结合使得高校体育改革面临复杂的,严峻的问题。
2.1网络社会阻碍体育改革网络与体育看似是两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发现,网络似乎已经成为体育改革的拦路虎,网络时代资讯发达,高校生也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福利,高校生的社交手段也慢慢变得多样起来,不再传统社交方式那样,想要进行人际社交就必须要走出家门。
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使竞技项目成为教法和教材的主线,提升学生体育能力。
改革的基本方面是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构建和完善全新的体育管理体系;构建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教学评价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行俱乐部制度;实施分层教学方式等。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方向;基本方面当前我国大学在读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心理素质偏低、耐力不好、抗挫折能力差等体质健康问题在他们中间普遍存在。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引起学生不具备良好体质和健康体格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睡眠时间不充分以及精神长时间紧张等等。
因此,必须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地改革和创新。
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坚决革命的过程,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就必须突破以前的体制结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进一步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体制结构,以适合新时代大学体育教育的需求。
大学体育教育是使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最重要的时期,怎样能让学生们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使他们的体质得到锻炼和增强,这是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该时常思索的问题。
老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好的身体才是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至于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前提,反之,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枉然,所以大学体育教育是人生很重要的部分。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1、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学生具有怎么样的体育观念将对体育教学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很久以来,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要改变这样的意识形态,必须先使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
另外还要在学校大环境中构建体育氛围,能使学生随处可以感受到体育的气息。
第三,大学体育比赛的制度还要改革,强化不同层次、小型多样、不同水平、不同项目、不同级别的趣味型比赛,以及将体力和智能结合起来的比赛。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虽然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授课教师在推进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是,随着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和体育热情的转移,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学生热情下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不再像以前的高涨。
一些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没有明显的贡献,因此对体育课程缺乏热情,甚至对此表示消极态度。
2. 缺乏专业性虽然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们都将重点放在了综合实践以及课后锻炼的意义上,但体育课程一直没有真正地进入专业领域。
随着分科分流政策的逐步推进,更多的学生将会选择某一个特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对于该领域的体育专业性要求将更高。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体育专业课程还过于简单,缺乏专业性。
3. 授课模式落后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以讲解、示范、练习、检查的方式进行。
但在当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这种授课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需要更创新的授课方式,以便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
二、对策1.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发现学生特长和兴趣,为学生定制个性化体育教育方案。
要通过比赛、展示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和认同感,促进其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
2.加强课程开发,提高课程质量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开发提高课程质量的新方案。
针对学生的需求和专业性要求,教师将体育课程融入到专业领域,使体育课程不再只是一项随意选择的课程,而是具有实际价值的必选课程。
3.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下,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已经不再适合了。
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
结语目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在趋于布顿完善,目前,国家投入了很大一部分经费在学校体育设施上。
改革后,对体育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老师加强教学创新。
这是教师所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也是一些资历不深教师必须面对且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此,笔者通过对大学体育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1.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
在其施行的各个阶段,引起了学生家长对学生体育教育的密切注意。
但由于我国传统历史的影响,人们对这个方面的教育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目的了解也不够透彻,仍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之上[1]。
1.1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制约大多数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场地和资金这两个方面;还有特殊的主要的因素是大多数人认为仕途是唯一能步向成功的道路,因此,许多学生只注重自己的文化成绩,而不重视自己的身体素质;其次,由于学校没有专人来照看体育设施,对其管理不善,造成了体育用品大量的遗失或损坏;还有就是体育教师队伍的资源短缺的问题。
1.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我国城乡的差别还很大,在农村,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大多不去重视。
这些观念很大程度上让学生自己对这也不重视,这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革新。
人们仍然将身体排在分数、升学的后面。
由于受到这些观念的约束,让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很难发挥其作用。
1.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教育能够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其他学科只能发展德智美,所以体育具有其独特的方面。
人们把体育想得很简单,认为只是平常游戏玩乐而已,会浪费时间,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需要上去认识问题。
由于思想的落后,导致学校体育发展的落后。
2.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2.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通过对体育教育力度的加大,能够促进人生理以及身体的完美发展,锻炼身体,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水准和审美能力,也能够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大学体育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体育改革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大学体育改革要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往往局限于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因此,应该重新设计体育课程,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普及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同时,结合国家体育政策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如瑜伽、攀岩、游泳等,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其次,大学体育改革要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和器材的建设。
优质的体育教学设施和器材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投入,改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提升体育教学条件。
同时,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可持续使用。
另外,大学体育改革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最后,大学体育改革要加强体育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大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
因此,体育教学应该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体育锻炼习惯。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改革实施方案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希望各大学能够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案,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转变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整合我校体育教育资源,实现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管理网络化、评价过程化和课内课外活动一体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前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改革,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切实推进我校〃健康校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领导在校体委和校艺体俱乐部制改革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学院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其成员如下:主任:副主任:组员:办公室主任: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负责制定俱乐部管理规章制度,协调指导俱乐部运行与管理,审核俱乐部年度工作方案,评估俱乐部年度工作绩效,负责俱乐部授课教师的选用、业务培训、工作考核等工作。
中心下设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具体负责制定各俱乐部教学指导纲要、每学期教学及活动计划安排。
负责各俱乐部初、中、高级会员的考勤工作。
负责各俱乐部中、高级会员资质及素拓分值的审核工作。
负责各俱乐部举办的活动、赛事的申报、组织和管理工作。
三、俱乐部运行(一)项目设置拟成立16个体育俱乐部,分别为:篮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武术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体育舞蹈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健步走俱乐部、晨跑俱乐部、健身健美俱乐部、轮滑俱乐部、沙滩排球俱乐部。
俱乐部具体开设及规模将根据我校现有体育场馆设施以及师资情况,分阶段逐步推进落实。
(二)会员注册与管理1、俱乐部实行会员注册制管理。
**学院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及运动技能水平自主选择注册俱乐部会员级别,一经注册,该学生即为俱乐部会员。
俱乐部会员级别分为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三类。
2、原则上,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以初级会员的身份加入某项俱乐部,学生按时参加俱乐部教学活动。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及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也必须顺应新形势而进行必要的改革。
高校体育改革主要是从树立“健康第一”思想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及评价体系等着手进行改革。
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强健的身魄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教学探析改革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必然会伴随教育中的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也同样反映出社会因变革而改变了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如何深化高校体育的改革,更进一步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大量的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现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没有正确认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并在在传统教学理念、方式下,没有及时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一)缺乏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很多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主体,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导致学生成为被动学习,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
(二)教学内容繁杂,目的不清过于频繁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换交替,不但没有让学生达到学而精,反而形成无一技之长的状态,更没有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教学目标也不清晰。
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对各项运动技能的测评、达标,却没有完成锻炼学生身心素质目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体育课上的各种“达标”项目而锻炼,完全丧失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本意。
(三)缺少人文精神的融入现行的体育教学,其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学生锻炼身体、学习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素质教育,没有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在人文精神培养的有利优势。
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理念(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生们所占据的主体地位。
从教学内容与方式上,都应以挖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内在兴趣,提供多种锻炼的自由式平台为主要目的,便于促使学生进入一个宽松、积极的锻炼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可以全面发挥出学生自身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旨在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有其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而运动锻炼可以缓解这种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另外,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其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可以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1.课内改革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表上仅安排了体育选修课程,缺乏相应的必修课程或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大,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因此,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时间,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
2.课外改革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不仅涉及到课内教育,更需要注意课外体育教育的开展。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和维护校园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发展环境。
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应对措施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1.课内应对加强体育选修课程的规范性,实现课程的反复循环。
体育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此外,体育教师应定期召开教学讲座、座谈会,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课外应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及其举办的赛事和活动等。
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学体育教学需要从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转变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改革方案,包括整合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机制以及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等。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他们终身参与体育运动。
一、引言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断深化,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大学体育教学过于注重竞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体素质差异。
其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此外,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也使得大学体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学体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将终身体育作为目标。
二、终身体育的概念和意义终身体育是指个体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维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素质,并持续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体育的目标在于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合理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终身体育的意义在于保持健康、增强学习和工作能力、促进社交互动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
三、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将终身体育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改革,使学生收益于体育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和培养锻炼习惯。
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整合课程设置大学体育课程应该包括多样化的运动项目,涵盖体育锻炼的不同方面。
同时,还应该引入与终身体育相关的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等,帮助学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和终身体育的概念。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和兴趣。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浅析摘要:大学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仅仅是体育教学的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到了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须将其放在高校教育的大系统中去,和学校各项工作融为一体方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发挥其作用,并获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园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堪忧,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
究其原因,体育锻炼不够、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被认为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学校体育的改革就要打破旧的体制结构、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结构、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的需要。
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最关键时期,如何使每位学生在不断增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使体质得到增强,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身体好是前提,也只有身体好才能使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造福于人类,因此说大学体育十分重要。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强化体育意识。
树立终身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再次要改革高校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
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2)改革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教法体系。
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一是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
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旺,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陈旧、理论滞后、评价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改革力度,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构建体育科的科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体育能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体育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取得必要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重要环节。
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不但有利于课程结构及内容的优化,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关系和现状,还对现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一、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在对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大学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相对陈旧,形式也相对单一虽然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不平衡发展及校间差距还存在方面。
将大学体育课程和中学体育课程相比较来分析,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相似方面。
分析教学内容,它们都有五大类项目——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武术,只有很少的项目在中学体育中没有;在课堂结构方面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基本上都是准备、操作和结束;从课堂的组织形式来看,采取的上课形式都在大班上课,致使大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多大的兴趣,感到体育课枯燥又乏味。
2、体育课的理论部分比较滞后大学体育课中的理论部分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相当薄弱的地方。
很多大学在体育教学中的理论部分的安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内容零乱浅显,然而体育理论中诸如概念、原则、意义等等又是指导学生正确体育必须的,且也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研究发现,陈旧的教学方式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挥,挫败学生的创造主动性,还会抑制学生的运动欲望,局限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成功体验,淡化学生的锻炼意志。
这样内容的理论教学严重与大学学生的认知层面不相符,对帮助大学生学习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浅议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不够合理、师资队伍没有与时俱进、教学环境还不完善等。
改革思路主要是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师资团队建设,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前言:随着中国的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革新时代。
笔者通过对最近几年来的大学生体质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情况不太好,耐力素质普遍下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情况不容乐观。
现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作为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地实现教育目标。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合理,在教学上人文方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长久以来我国大学在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与中学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体现出丰富的内涵,没有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拓展能力。
不同年龄的人教学同样的运动,大学教学完全实行强制性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
的目标太有限,一味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发展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体现在教学根本不区分反映教学环节内
容的文化性、健身性、民族环节性、可接收性等等,且也没把世界观结合起来,只强调掌握体育教学技术的“教”、“实践”,根本就没有顾及针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和体育健康的培养。
2、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不够充分
体育教育的认识可以说是不足够的重视,意识薄弱。
“以文取人”、“环节重智轻体”的环节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社会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准时,很多时候都是看学校有没有知名教授,看学校的科研水平高低等等。
这就很容易产生智育代表一切、体育没有用的结论。
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很多学生都说:上了高中后,时间不再属于他们自己了。
“学习”似乎是学生唯一的任务,目标是“大学”,至于身体就无关紧要了。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一些大学新生,甚至分不清排、篮、足球,跳、跑、投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硬是不会做。
在大学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通过率不高,身体素质普遍偏差。
这些高校只能打“债务”教学,体育与健康概念的误差仍然很难改变一些长期形成的观念,更使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变得困难。
3、大学体育师资团队没有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一,很多体育老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作为了课堂的中心,
用课堂纪律、环节机械模仿、环节集体行为等环节规范来管理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强化训练身体,进而弱化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也就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并不喜欢上体育课。
其二、目前体育老师的科研水平不高。
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很少写论文,他们的科研水平发展十分不均衡。
科研水平不高使得年轻老师的学历和职称受到很大的影响。
大学体育老师学历低、职称不高将对老师本人的发展十分利,当然也对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十分不利。
4、大学体育的教学环境还不完善,教学投入不够
由于学校的经费不够宽松以及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不正确因素,导致了很多大学的体育教学环境设施等的投入普遍较少。
也就使得学校体育教学的环境不完善,比如在喧嚣的环街马路上跑步,或在尘土飞扬环境的操场上踢球,或在烈日当顶的露天实施体育教学。
那些都是常常看到的情况。
这表面上看是学校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可看出那是人们缺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笔者就以上问题,再与学校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1、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浓厚的兴趣是人行为的动力。
学生只有有了浓厚兴趣,才有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毅力,以致最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所以,笔者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大学体育教学做了如下安排,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还不错。
第一学期安排为体育基础素质课,按班为单位开课;第二和第三学期为体育选修课,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最后的时间全部安排为以俱乐部的方式开设任意选修课。
还有,对那些身体异常、特型以及病残弱的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
从实践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旷课、请假的学生数量也明显降低。
也真正在教学活动实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体育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全面认识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全面彻底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摈弃陈旧教育的不正确的质量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必要的位置上,倡导教育的全面质量意识,正确意识到,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很好地发挥人才优势。
而大学,是在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们心目中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现代大学生形象又对社会有一个很好的展示效果。
因此,通过目标管理,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评价,不使体育成为软任务,也是为了提高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强化大学体育师资团队建设,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帮助学生体质增强以及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言,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根本。
所以,必须要强化大学体育师资团队的建设。
首先,在大学学校层面上来说,要配备一套科学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要为老师创设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然后,体育老师也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领悟“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强化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态度、习惯以及体育实践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深切地享受和体会体育的快乐,以至使学生终身受益于体育。
大学体育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促使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进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把自己从技术型教师成功转向到理论与技术型教师。
在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要克服一切困难做到勤写、勤投稿,不但能使自身的业务研究水平得到提高,还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会帮助自己取得较高的职务职称。
最后大学体育老师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学方法肯定与以前强制性班级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了。
在此,体育要树立充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体质的提高为基本要务,同时还要使高校公共体育课目标和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相适
应,但是,要满足社会教育的功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关键,同时也要得到社会各界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育存有的偏见和传统意识;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协作。
我们要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和体育教学改革趋势,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拿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摆正德、智、体的位置。
高校公共体育课定会绽放光彩,造就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身心健康的教育人才,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功立.对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02.
[2] 牛进平.对高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河南科
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3] 陈功立,梁艳.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2.
[4] 梁慧.浅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
报2011.03.
[5] 唐平.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6] 王海虎,王海英.高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18.
【作者简介】
赵萍(1984-)女,陕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