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领导力
- 格式:ppt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61
新课标下,教师语文课程领导力提升研究摘要: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引者,对他们最终学习质量有直接影响。
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能够增强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达到现代化人才培养标准。
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师仍受到传统教育限制,课程领导力提升遇到了较多阻碍。
因此,本文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研究了新课标下,教师语文课程领导力提升的相关内容。
希望可以给提供一些参考,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引言:新课标下,明确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定位。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活动教学的组织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与领导者。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课程领导力的提出,确定了未来教师改革方向,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
所以教师应加强重视力度,正确解读课程领导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积极做出贡献。
一、教师课程领导力简述教师课程领导力简单来讲,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认知、课程行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把握。
一般包含了教师课程的意识力、设计力与实施力。
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学校课程领导中,通过平等、合作与分享等方式,对学校课程发展提出建议[1]。
另外一方面,则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出对应的单元教学计划,丰富课程内容时,形成的领导智慧与独特教育方式。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较多的知识技能。
二、当前小学教师语文课程领导力发展现状虽然新课标下,我国推行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校加强了教师培训力度,但部分教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课程领导意识仍旧淡薄。
这种模式下,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掌握新课标的正确内容。
多数教师还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重要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停留在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辅助资料,按照考试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轻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难以有效落实新课标教育任务[2]。
此外,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缺乏具体性理解,认识不到课程领导力的教育意义,在课程开发与决策方面,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教学流程相对传统。
新时代下的教育领导力建设研究教育领导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教育理念的变革,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领导力不仅涉及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更与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
新时代对教育领导力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路径。
在新时代,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重视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
领导者作为教育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其领导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成果。
有效的教育领导力应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包括政策理解、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
教育领导力的内涵不仅仅是管理学校、分配资源,它更强调对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引领。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教育领导者需要有前瞻性,能够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教育实践中。
同时,领导者必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以推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实现教育目标。
实施有效的教育领导力建设,需要明确几个关键领域:一方面,提升领导者的专业素养是基础。
教育领导者应该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理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如研讨会、培训课程等形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领导技能。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尤为重要。
教育领导者需要与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
研究表明,有效沟通不仅能促进信息共享,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使所有成员认同共同目标,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对教育系统中的团队建设同样不可忽视。
团队的创建和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有效的团队可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形成集体智慧,推动教育创新。
因此,教育领导者应注重搭建高效团队,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新时代背景下,注重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也成为教育领导力建设的重要方向。
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技术,领导者能够科学地评估教学效果,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发布时间:2022-08-02T03:17:25.896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5月总第416期作者:石培荣[导读] 课程改革呼唤学校课程意识的觉知,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使学校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真正地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初级中学215299课程改革呼唤学校课程意识的觉知,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使学校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真正地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然而,这种变革对学校领导而言,实属一大挑战。
没有课程化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便不能得到落实;没有特色化的课程,办学特色就不能得以体现。
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新使命,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校长在课程改革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付诸行动。
校长应当与教师共图事业,共谋发展,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掌握课程实施、课程研究、课程开发的主动权,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校长在提升课程领导力上该如何行动?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不足一是缺乏对课程领导力的认识。
在一些学校,“教学”只停留在校长们的嘴上;有的校长认为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学校平安无“事”,自己则把主要精力花在搞“外交”关系上。
二是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乏力。
有的校长不能根据校情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也有的校长对身边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导致课程的校本化程度不高。
三是执行课程计划严肃性不够。
在一些校长的眼里,课程计划可有可无,是可以随意变更的。
这主要表现为: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教学课时,削减非考试类科目的教学课时等。
四是课程管理与目标不相匹配。
一些学校表面上看起来对课程管理十分重视,但它的管理目标等与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及多元性、开放性、可选择性的理念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要求却是背道而驰的。
另有一些校长由于对新课程研究不多,研究不深不透,导致管理错位、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摘 要:新时代,学校课程建设成为办学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其核心领导力暨课程领导力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分析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以及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七条路径,即系统研修学习、更新课程观念、准确设置目标、合理设置课时、细化实施管理、完善评价机制、注意动态调整等,为提升新时代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02-0028-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2.013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课程领导力。
新课改明确规定,校长不仅要熟悉各种改革方面的内容,为师生营造构建和谐舒心的环境氛围,更要创新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选择、结果评定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因此,新时代的中小学校长一定要围绕新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学校课程建设,努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最早提出“课程领导”的是20世纪中叶哥伦比亚大学帕索(A.H.Passow)教授。
众多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课程领导力的理解从功能、过程、实施三大方面不断完善。
在新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课程意识力。
把校长的课程意识当作一种课程领导力,校长的课程意识力体现在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日常生活中课程开发点的敏感性。
第二是课程引导力。
这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课程开发的方向把握、动力支持、方案设置、支架搭建、项目评议等方面。
第三是课程鉴别力。
课程由具体的项目组成,但是项目是不是有益于学生、是不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都需要校长具有识别真伪、判断价值、取舍优劣的作为,这就是校长的课程鉴别力,具体表现为对课程内涵的真伪、课程价值的优劣、课程实施的有效无效的甄别和判断。
内容提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领导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国家的课程政策,这是课程领导模式的基础,决定着课程领导模式其他要素作用的发挥;学校层面环境的创设,特别是校长与教师作用的发挥;社区与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参与程度,通过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领导模式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领导模式课程政策建立新的课程领导模式,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进课程改革。
传统课程管理模式在执行上是纵向的垂直关系,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特别是课程专家确定课程的指导思想、内容、设置等,然后直接由教师执行,校长只要发挥管理的作用就可以了,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的指示,严重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对传统课程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维智力理论都强调,必须重视学习的具体情景,重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否则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的课程政策、校长和教师的积极参与、社会力量的充分利用,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课程管理模式的不足,实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课程领导模式统一有机的整体。
一、课程政策——新课程领导模式构成的基础权力决定行动,课程政策决定我国课程设置的基本架构。
综合国内外传统课程管理模式,都是以两极倾向为代表——集权与分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集权与分权各自的优劣已经一清二楚。
互相吸取各自的长处,实现自身的改革新生是新课程改革必然的选择,课程改革也因此应运而生。
1.20年来国际课程体制改革的趋势及原因分析“从当代中外课程改革的潮流来看,进入1980年代以来,在课程政策的发展上出现了两极相向的走势:英、美等国的课程政策的改革方向表现出与以往向下分权完全相反的做法,采取了向上‘集权’的策略,实行国家对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统一的基本学科及基础知识的选择,改变自助餐式编排,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注重社会效用,以表现国家特色或统一特色。
一、对课程领导力的理解1、什么是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课程实践的控制力。
课程领导力,关键在于把握教学本质,指引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升华。
2、课程领导力的内涵按照“质量是满足需求”的理念,校长课程领导力应体现以下四个层面:一是从学校整体发展内在需求这个角度来说,应该体现在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型”课程源头开发上。
二是从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求这个角度来说,应该体现在校本教材、校本“学材”和校本“习材”建设的探索实践中,三是从学生和谐发展内在需求这个视角来说,应该体现在教学“五环节”(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的具体落实上,四是从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这个角度来说,应该体现在多元化、多层面的发展性评价上,即“三、三、五、多”教学质量建设。
二、课程领导力的现状与作用用专家的话讲,现代校长的能力正发生着变化,那就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校长的社会交际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变强了,而指导课程建设能力、指导课堂教学能力变弱了。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学校的自主发展,校长以及师生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能力,也是校长各种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
贯彻新课改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有效途径。
三、课程理念对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课改,现在已经进行了几年,应该说课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而课改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理念的贯彻与实施。
而提出的问题是教师的新课程理念解决了吗?根据管理学中的“二八”理论和生活中的“二八”现象回答是否定。
应该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新理念还只是墙上的标语、文章中的词汇、考试中的考题。
背的是别人的,做的才是自己的。
而理念是在一种思想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形成自己对某事物的认识与观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领导力探析【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具有丰富的内涵及意义,扩大了教师的课程权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在现实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以及教师自身课程意识和能力缺乏,阻碍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挥,因而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需要从改变课程领导管理体制、增强教师课程领导意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课程领导力问题分析策略
新课程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而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领导者。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资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够改进课程实践和学校课程建设。
但在实践中,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还未能和新课程实施的步伐保持一致,因而需要强化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一、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课程领导的含义
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
[1]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兰姆博特、格拉索恩和布鲁贝克等著名课程专家提出的,其要义在于改变传统的课程领导模式,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更好地理解、实施和评价课程,进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丰富学校文化等。
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校长的思想和做法,还有执行的力度都是教师仿效的标准,新课标的落实关键看校长的执行力,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店铺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欢迎阅读参考:一、真正理解“课程”的内涵课程绝不等同于课堂、科目。
课程不仅仅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
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布局、办学思想,小到教师指导、勉励、批评学生的措辞,均属课程。
二、校长的教育思想必须“明确”且“正确”所谓“明确”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1)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
校长教育思想的形成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办学实践有机结合,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切入点和创新点,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思想,能深刻表述自己的教育思想的内涵,并对它作出恰当、准确、简洁的表述,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
(2)要明确地宣传。
校长要反复向全校教职工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使全体教职工了解;认识和把握,形成共识,并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3)要明确凸现教育思想的外化与对象化。
努力通过学校的规划、计划、规章制度及校园文化,各项活动、物质设施等,不断强化教育思想的渗透与作用,使全校师生时时处处感觉到。
所谓“正确”是指,校长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应当体现出时代精神,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反映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明确而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校长,能够清楚地告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什么是应当追求的,什么是不应当追求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可行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不可行;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是合理的,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是不合理的;什么是好教育、好教学;什么是教育的高质量。
形成明确而正确教育思想,是增强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因素。
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作者:郭忠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9期〔关键词〕高中课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31—01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大背景下,校长领导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通过领导课程改革来实现的。
校长课程领导力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和质量。
因此,校长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对高中新课改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必须要有课程领导意识,新课程改革也考验着校长课程领导的能力和水平。
一、课程领导力的理解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包括对课程理念的准确理解和对课改方向的把握,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有效组织和科学评价等。
新课改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因此,学校管理首先应当确立以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积极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成长环境。
课程设置首先要有效实现国家课程改革体现的三维目标,同时,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转变为适应本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这既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衡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课程领导力对高中课改的影响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校长课程领导力引领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课改的落实和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校长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可以说,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角色所有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首要能力。
校长课程领导力包括了校长的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也是校长的首要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更应该是校长立足本校实际,站在课程领导的“制高点”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从而有效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
117FAXIAN JIAOYU 2018/0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下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度改革正由单纯的知识本位向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素质本位过渡,课程领导力问题日渐成为中学校长职业生涯中不容回避的关键词。
在正确领会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校长基于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科学内涵的深刻把握,宣扬学校文化,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科学地规划学校教学课程,使学生更轻松、更有效地学习,老师在校长领导下创新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中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校长;校长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引言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发生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随着学校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提高中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迫在眉睫。
中学校长要领导学校的课程改革,引领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课程领导的关键是把握教学本质,指引教师的教学理念,建设共同学习的团队,并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升华。
一、中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
课程领导力包含四个要素: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准确理解;给予学校教师使用课程以有效的指导;对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学校课程的科学合理地总体规划。
课程领导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课程实施的控制能力,是校长所有能力要求的核心能力。
二、提升中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途径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主要途径是:引领教学理念,建立制度;深入教学课堂,关注过程;教育团队合作,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等方法。
实现校长课程领导力,确立有效的课程改革理念,着重于教师课程专业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确保学生学习品质和效率的提升。
---------------------------------------------------------------最新资料推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领导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领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课堂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也必然要求焕然一新,而以控制为主要方式的课堂管理已经不再适合新课程的发展,必须要向激励的课堂领导转变。
一、对我国现阶段课堂管理的反思 1.我国课堂管理的现状从实践领域看,我国现阶段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阶段,这种管理方式主要倾向于行为控制和程式化的问题解决,侧重于规章规则和学生服从,注重课堂秩序和规定性。
教师抱有教师权威、学生服从的课堂管理观念。
2.课程领导理念的提出在学校组织理论中,管理和领导通常是可以互相替换的概念,但近些年来很多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了领导不同于管理的独特魅力,认为这两个概念还是有清晰的区别的。
管理倾向于按照机构的规则实施已有的程序和组织日常运作的维持,强调权威,侧重于通过监管和控制来实施,而领导关注的是组织的创新,是民主、合作分享性和建构性的,主要实施手段是带领、引导、激励。
融会全新素质教育理念的课堂领导是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2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问题积极预防,通1 / 6过引导、激励等手段营造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领导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性、自觉性、持续性等成熟的人格品质。
二、课堂领导中须注意的两大要素 1.学生的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的不同需要决定了不同的动机,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
因此要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
许多研究者对支配和影响学生的基本需要进行了探讨,下表列举了四位研究者的研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