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优秀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7.95 MB
- 文档页数:49
锦瑟高中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是教师为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所制定的具体计划。
本文将介绍锦瑟高中教案的编写要点和步骤,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案编写要点1. 教案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等。
2.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 教学准备:列出教师需要准备的教具、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等。
4.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等。
5.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6. 教学评估:设计评估活动,用于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案编写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学科要求和教学大纲,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 安排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4. 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其他教学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5. 制定评估方案:设计评估活动,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四、教案示例课题:文言文阅读——《锦瑟》鉴赏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锦瑟》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培养学生欣赏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锦瑟》的意蕴和艺术特点。
2. 掌握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1. 《锦瑟》的课文及注释。
2. 字词卡片和教学PPT。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锦瑟》的背景,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分析课文:逐段进行课文分析,解读词汇和句子结构。
3. 文本阅读:让学生逐句阅读,理解课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4. 欣赏鉴赏: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锦瑟》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内容和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归纳。
《锦瑟》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锦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首诗歌作品。
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以其深深的哲理和音乐美感而闻名。
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教授《锦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锦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2. 理解《锦瑟》的主题和中心思想;3. 学习分析和解读《锦瑟》的技巧;4.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锦瑟》的背景和作者李商隐的生平经历,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文本理解(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锦瑟》,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哲理,让学生认识到《锦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忍。
提问学生对于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比喻和修辞手法等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锦瑟》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4. 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向学生播放《锦瑟》的音乐演奏,让学生倾听并感受曲调中的哀怨和美感。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并与之前的课堂讨论相对照,进行比较和分析。
5. 写作任务(30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锦瑟》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诗歌的解读和启示等。
教师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完成文章。
6.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展示给全班,教师和同学们可以针对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文笔等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写作成果等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言、积极思考和深入解读。
锦瑟程翔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锦瑟程翔教案》是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节文学欣赏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程翔的短篇小说《锦瑟》的研读与欣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锦瑟》这一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掌握本文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了解作者程翔的创作背景与风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辨和哲思;-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感悟。
三、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锦瑟》- 作品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主要人物与情节梗概。
2.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明确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通达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作品细节和情节展开对主题的解读。
3.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手法;-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营造作品的意境。
4. 课外拓展- 阅读其他程翔的作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关怀; - 与其他同期作家进行对比,比较其创作特点和思想倾向。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引入《锦瑟》的话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对“锦瑟”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2. 预习与导读(10分钟)- 学生自主预习《锦瑟》的内容,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导读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3. 文学作品解读(30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掌握作品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4. 鉴赏与思辨(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深入探究作品意义;- 师生共同思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锦瑟教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琴曲《锦瑟》的背景及作曲家潘耕佩的生平,掌握曲谱的基本演奏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奏《锦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自豪感。
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古琴曲《锦瑟》的基本演奏技巧,理解曲谱的各个乐符的含义。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欣赏能力,理解曲目背后的情感和意境。
三. 教学准备1. 古琴及相关配件:准备一把古琴、琴弦、琴桥、折子、琴谱等。
2. 录音设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琴曲《锦瑟》,准备一个录音设备或者电脑来播放该曲目的录音。
3. 背景资料:准备一份关于古琴曲《锦瑟》的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琴曲《锦瑟》的背景,简要介绍作曲家潘耕佩的生平,并与学生分享一些他们对古琴音乐的感触和了解。
2. 听古琴曲《锦瑟》的录音(10分钟)教师播放古琴曲《锦瑟》的录音,让学生聆听并尽量调动他们的感官体验来欣赏这首音乐作品。
3. 听力训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古琴曲《锦瑟》展开讨论。
例如:- 这首曲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觉得作曲家通过这首曲子想要表达什么?- 你能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元素?4. 学习曲谱(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锦瑟》的琴谱,并解释各个乐符的意义和演奏技巧。
教师可以逐节讲解,然后让学生跟随琴谱演奏。
5. 练习演奏(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在集中时间内练习演奏《锦瑟》。
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错误。
6. 演奏交流(20分钟)学生们依次上台演奏《锦瑟》,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和交流。
在交流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7. 升华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演奏《锦瑟》的过程中,对古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归纳。
锦瑟公开课教案锦瑟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锦瑟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公开课教案篇1《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诗人最大的贡献是进一步扩大了七言诗的表现力,他一生写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
他善于用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却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使人难以把握,他的诗中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绪,即使知道典故的出处,也很难搞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
《锦瑟》就是诗人无题诗的代表,诗意朦胧,晦涩难懂。
历来对这首诗的鉴赏颇多,但总不能完全解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