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病例讨论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长沙xxxx医院
新生儿产伤讨论制度
新生儿产伤,是分娩过程中较易出现的、程度或轻或重的并发症。
为了不断积累新生儿产伤预防、及时妥善处理新生儿产伤的经验,制订本制度。
1、凡发生新生儿产伤均必须进行病例讨论。
2、讨论由产科主任主持,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产房护士及助产士、产科护士均必须参加。
必要时可邀请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参加。
3、讨论前必须做好准备,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供发言时参考,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避免新生儿产伤的再次发生。
4、讨论程序按正常的病例讨论程序进行。
要求上级医师、护士长、当事医护人员均必须发言,认真分析新生儿产伤发生的原因。
5、讨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
6、讨论记录应详细、准确记录每人的发言。
记录内容经整理后归入病历中。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讨论时限1、死亡病例讨论必须在患者死亡1周内进行;2、特殊情况(医疗纠纷、猝死病例)应及时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同时动员家属做尸检,凡同意尸检的家属必须在尸检志愿书签字,然后保留于病历中。
3、凡死亡病例,医师均应询问死亡患者的家属是否同意尸检,如不同意尸检,死者亲属应在病历首页“是否同意尸检”栏内进行签字。
二、参加人员1、一般死亡病例,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科室全体人员必须参加2、疑难病例或有纠纷病例,由科主任主持,科室所有医师和有关的医技、护理人员参加,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请示医务科进行全院讨论。
三、讨论内容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以下问题,即死亡原因、病理报告、死亡诊断和治疗抢救是否适当、做好死亡讨论记录,以后吸取的经验教训。
四、讨论程序1、新生儿科NICU病人因病情危重进行抢救,必须由两名医师及护士参与抢救,抢救时间超于6分钟以上,抢救无效的患儿必须经过两名医师对患儿进行死亡确认,并做心电图证实患儿无心跳方可宣布患儿死亡。
2、首先床位医生汇报组长患儿患儿死亡,整理好患儿病历,回顾入院情况,化验结果,诊疗过程及病情变化过程,治疗进过,初步进行死亡原因分析。
2、组长汇报科主任3、科主任查看患儿后召集全科所有人员,包括护士,确定死亡病例讨论时间与地点,监督认真进行讨论,做最重总结。
4、讨论记录者在讨论期间认真做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五、讨论内容简要记载于《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中,详细内容经整理后,以‘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的形式置于病历中,带组主治医师、医疗组长或科主任及时审阅签章,出科归档。
儿科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儿科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制度,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并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2. 查房制度2.1 目的查房是为了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以便有效地进行护理和治疗,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2.2 流程1. 查房时间:每日定时进行儿科查房,包括早、中、晚三个时间段。
2. 查房人员:查房由医生、护士长及相关护理人员共同参与。
3. 查房内容:查房时,应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进展、饮食摄入、排泄情况、体温变化等,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4. 问题讨论:在查房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存在疑虑,应及时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3. 病例讨论制度3.1 目的病例讨论是为了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研究,共同提高诊治水平,并改进护理质量。
3.2 流程1. 讨论时间:每周定期进行儿科病例讨论,时间安排需提前通知所有参与人员。
2. 参与人员:病例讨论应包括医生、护士、实生等相关工作人员。
3. 病例选择:每次讨论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病例进行讨论。
4. 讨论内容:讨论时,应分析病例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 记录总结:每次病例讨论后,应记录讨论的要点和结果,并制定改进措施的执行计划。
4. 督导与评估4.1 督导1. 督导内容:护理主管应定期对查房和病例讨论情况进行督导,包括参与率、记录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等。
2. 督导结果:督导后应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并记录督导结果。
4.2 评估1. 评估内容:定期对查房和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制度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2. 评估结果:评估后应总结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跟进改进措施的执行。
以上便是儿科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制度的内容,请各位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共同努力提升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
儿科工作制度及流程一、总则为确保儿科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家长权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 以患儿为中心,全面关注患儿身心健康。
2. 严格按照医疗法规和诊疗规范进行操作。
3. 注重医疗安全,预防医疗纠纷。
4. 提倡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三、工作流程1. 接诊(1)接待人员热情、耐心地接待患儿及家长,了解病情,引导家长至相应诊室。
(2)医生根据患儿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制定初步治疗方案。
(3)护士负责安排患儿进行相关检查、治疗及输液等。
2. 诊断与治疗(1)医生根据患儿病情、检查结果,确诊并制定详细治疗方案。
(2)护士根据医嘱执行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3)定期进行病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3. 护理工作(1)护士负责患儿的日常生活照料,保持病房整洁、舒适。
(2)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药物安全、准确、及时地给予患儿。
(3)定期进行护理评估,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4. 学术交流与培训(1)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儿科最新发展动态。
(2)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5. 患儿家属沟通与教育(1)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需求,提供针对性指导。
(2)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科疾病的认识和护理能力。
(3)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普及儿童健康知识。
6. 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安全规章制度,预防医疗事故发生。
(2)加强病历管理,确保病历质量。
(3)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四、人员职责1. 科主任(1)负责科室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各项制度。
(2)组织病例讨论,解决疑难病例。
(3)监督、检查医护人员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医生(1)负责患儿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
(2)执行医嘱,确保患儿安全、有效治疗。
(3)参与学术交流与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护士(1)执行医嘱,负责患儿护理工作。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及临床教学的重要方法,为保证我院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2.病例选择:疑难病例一般是指一周内未能确诊或至十五天内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十五天内不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须组织院内会诊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会诊讨论,非紧急的,在四十八小时内组织会诊讨论。
3.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4.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全科病例讨论:由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
全院讨论或外院专家参加的讨论会,则由经治科室主任提出,医务科负责安排.组织,全院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必要时由分管院长或医务科主持。
5.讨论程序:由主治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经主治医师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
参加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6.经治科室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资料准备。
应先由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整理有关临床资料,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发到有关医师手中,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报科主任决定讨论具体时间与地点,并通知参加讨论的有关人员。
7.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经治医生必须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8.讨论内容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意见,治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
儿科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制度1.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儿科病房的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流程,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的医疗照顾和关怀。
2.查房制度2.1 查房时间安排每日上午9点为主要查房时间,由护士长组织,确保所有护士及相关医务人员参与。
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患儿,可随时进行查房。
2.2 查房内容查房应包括对每位患儿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和评估。
确保查房记录详细准确,并在患儿家属档案中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2.3 查房流程护士长会向每个查房小组分配患儿,确保每个患儿都得到全面和周到的护理。
查房小组由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主管护士及其他护士组成。
主治医师负责评估患儿的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主管护士负责记录患儿的护理情况,并协调相关护理工作。
其他护士负责协助护理工作,例如给药、更换包扎等。
3.病例讨论制度3.1 病例讨论时间安排每周定期进行一次病例讨论,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病例讨论应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的全力参与。
3.2 病例讨论内容病例讨论应涵盖儿科病房的典型病例及其他复杂或特殊病例。
参与者应分享关于患儿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经验和观点。
病例讨论不仅应关注医学问题,还应考虑患儿家庭情况和心理需求。
3.3 病例讨论流程病例讨论由一名主持人负责,确保会议秩序和进程的顺利进行。
每位参与者应提前准备好所讨论的病例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参与者应尊重他人观点,并展开有益的讨论,以促进知识交流和共同提高。
4.结论儿科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的查房和病例讨论流程,可以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的护理和医学照顾,为其康复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儿科疑难病历讨论制度范本一、目的为提高我科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促进临床经验的交流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1. 入院后五日内不能确诊的病例;2. 疗效不满意病例;3. 门诊病例,凡是在我科就诊三次仍不能明确诊断的;4. 危重病例,病危病重的病人要在24小时内完成科室内讨论;5. 死亡病例,一般在死后一周内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三、组织形式1. 科室内讨论:由经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本科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参加。
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2. 全院讨论:由医务科组织,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
四、讨论程序1. 经管医师整理病例资料,提前提交给参加讨论的人员。
2. 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
3. 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详细分析病情,提出讨论的目的和关键的难点疑点。
4. 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5.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五、记录和报告1. 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讨论过程、结论和建议。
2. 记录完成后,报科室主任审批,并存档。
3. 对于讨论确定的诊疗方案,由经管医师负责实施并及时反馈实施效果。
六、考核与评价1. 科室定期对疑难病历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2. 将疑难病历讨论情况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激励医师积极参与。
七、其他1. 本制度由科室主任负责解释和执行。
2. 对于特殊疑难病例,科室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讨论时间和形式。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科对疑难病例的诊疗能力,提升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简介本文档旨在讨论一些儿科疑难病例,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讨论话题。
病例一症状描述:孩子,男性,3岁,最近出现持续性咳嗽和呼吸急促。
伴有轻度发烧和咳痰。
初步分析:这种症状可能是由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但也需要排除其他潜在原因,如支气管炎或肺炎。
建议:1. 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听诊,以评估孩子的呼吸状态和肺部情况。
2. 采集咳痰样本进行化验,以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病因。
3. 根据检查结果,考虑对症治疗或进一步检查,如X射线或肺功能测试。
病例二症状描述:孩子,女性,8岁,最近出现反复发作性头痛,呕吐和视力模糊。
初步分析:这些症状可能与偏头痛有关,但也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如颅内压增高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
建议:1. 进行详细的头部检查,并记录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2. 进行眼科检查,以排除视力问题。
3.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考虑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以进一步评估颅内状况。
病例三症状描述:孩子,男性,5岁,最近开始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研究困难和多动。
初步分析:这些症状可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关,但也需要排除其他研究障碍或注意力问题。
建议:1. 进行详细的心理评估,以评估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情况。
2. 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
3. 如果需要,考虑咨询儿科心理学家或神经科学家,以获取进一步的帮助和建议。
结论以上病例只是一些儿科疑难病例的简要讨论,每个病例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建议医生们仔细收集病史,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测,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医院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一、引言医院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务人员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本制度旨在明确病例讨论的目的、范围、程序和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规范的指导,确保病例讨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目的病例讨论是医务人员之间交流病例、分享经验、探讨诊疗方案的重要形式,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学术进步、增进团队合作。
通过病例讨论,可以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范围病例讨论适合于医院内各临床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病例讨论的对象可以是复杂疑难病例、罕见病例、典型病例等,旨在通过多学科的交流与讨论,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
四、程序1. 病例选取:每周由各科室负责人或者病例讨论组组长选择一个病例,确保病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学术价值。
2. 病例汇报:由负责人或者病例讨论组组长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病例汇报,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等内容。
3. 讨论与分析:医务人员就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学术交流: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学术合作和共同进步。
5. 总结与反馈:病例讨论结束后,负责人或者病例讨论组组长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并赋予医务人员反馈,包括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要求1. 参预人员:病例讨论应邀请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参预,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
同时,鼓励护士、实习医生等其他医疗人员积极参预讨论。
2. 讨论时间: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病例讨论,确保讨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讨论记录:病例讨论过程应有专人进行记录,确保讨论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保密要求:病例讨论涉及患者隐私和敏感信息,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要求,不得将讨论内容外传或者用于其他非学术目的。
儿科护理病例讨论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制定本病例讨论制度。
通过病例讨论,分析护理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儿科病房所有护理人员。
三、病例讨论内容1. 疑难病例讨论:对入院后五日内不能确诊的患儿,需进行科室内讨论;入院后八日内未能确诊的,需组织全院讨论。
2. 疗效不满意病例讨论:主要病情不能控制的,五日内完成科室内讨论;仍不能控制的,八日内完成全院讨论。
3. 门诊病例讨论:凡是在我院就诊三次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报门诊部并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讨论。
4. 危重病例讨论:病危病重的病人要在24小时内完成科室内讨论;病情不能控制的要求提请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医务科组织在24小时内完成院级讨论。
5. 死亡病例讨论:凡死亡病例,一般在死后一周内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尸检病例,待病理解剖出结果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四、病例讨论流程1. 讨论前准备:由经管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通知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2. 讨论时间:病例讨论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般为每周一次。
3. 讨论地点:儿科会议室。
4. 讨论形式:采取科内讨论和全院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5. 讨论内容:a. 病例汇报:由经管护士汇报病例情况,包括患儿基本信息、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效果等。
b. 护理问题分析:针对病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c. 经验分享:护理人员分享在护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d. 讨论总结:由主持人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制定下一步护理计划。
五、病例讨论要求1. 讨论前明确目的,护士长或分管床位的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 讨论会由护理部或护士长主持,分管床位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儿科和产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提高儿科和产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诊疗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儿科工作制度1. 门诊制度(1)儿科门诊设有一般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就诊类型。
(2)儿科医生要全面、详细地了解患者病情,认真填写病历,做好诊断和治疗工作。
(3)儿科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健康指导。
2. 住院制度(1)儿科住院部要严格执行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2)儿科医生要定时查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儿科护士要严格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3. 急救制度(1)儿科设立急救室,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2)儿科医生和护士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儿科医生和护士应参加急救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4. 病例讨论制度(1)儿科每月组织一次病例讨论,分析典型病例和疑难病例,提高诊疗水平。
(2)儿科医生要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3)病例讨论记录要妥善保存,以便查阅和追踪。
(1)儿科医生和护士要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2)儿科设立继续教育基金,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
(3)儿科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产科工作制度1. 门诊制度(1)产科门诊设有一般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就诊类型。
(2)产科医生要全面、详细地了解患者病情,认真填写病历,做好诊断和治疗工作。
(3)产科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健康指导。
2. 住院制度(1)产科住院部要严格执行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2)产科医生要定时查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产科护士要严格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护理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本模板】
[缩进] 疑难病例讨论是医务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对于儿科护理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疑难病例的讨论有助于加深护理人员对病情的理解,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性。
以下是护理儿科疑难病例讨论的范本模板,供参考。
病例背景
[缩进] 描述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医疗史等。
简洁明了地介绍患儿的病情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主要问题
[缩进] 列举当前病例中的主要问题。
可以包括病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困难、病情变化的规律等。
分析与讨论
[缩进] 分析上述问题的可能原因,并进行讨论。
可以参考现有
的研究结果、专家意见以及临床经验等。
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以
改善患儿的护理质量。
结论
[缩进] 总结讨论并得出结论。
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展望
患儿的状况是否会有所改善。
参考资料
[缩进] 列出用于研究和讨论的参考资料,包括相关的研究论文、专家意见等。
确保引用的资料可靠、经过严格的验证。
这份模板可以作为护理儿科疑难病例讨论的基础,辅助护理人
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决策。
每个部分都应精炼、清晰地呈现关键信息,以促进讨论和解决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度调整模板内容,以更好地满足疑难病例讨论的需求。
儿科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1入院后五日内不能确诊的,需进行科室内讨论;入院后八日内未能确诊的,需组织全院讨论。
1.2疗效不满意病例的讨论:主要病情不能控制的,五日内完成科室内讨论;仍不能控制的,八日内完成全院讨论。
1.3门诊病例讨论:凡是在我院就诊三次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报门诊部并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讨论。
1.4危重病例讨论:病危病重的病人要在24小时内完成科室内讨论;病情不能控制的要求提请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医务科组织在24小时内完成院级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1凡死亡病例,一般在死后一周内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尸检病例,待病理解剖出结果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2.2死亡病例讨论要作详细记录,包括入院经过、治疗经过、病情恶化原因、死亡病因、死亡时间等。
死亡原因不明的要注明。
讨论目的是分析死亡原因,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2.3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疗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2.4如死亡病例为传染病病例,要在法定的时限内上报院防保科、医务科,一类传染病还要上报院部领导。
3. 凡上述需讨论的病例讨论前由经管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案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4.讨论记录由科主任审签归入病历存档,并在讨论记录本备份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