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9.09 KB
- 文档页数:3
高一语文月考题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翠幄(w) 宸(ch?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 商贾(gǔ) 歆(xīn)享栈(zhàn)道C.扪参(shēn) 猿猱(náo) 跬(kuǐ)步迁谪(zhé)D.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喧残羹冷炙孽根祸胎垂涎三尺B. 烟霭顾盼神飞沸反盈天走投无路C. 崔嵬兴高彩烈百无聊赖宽洪大量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蜂涌而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湮没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B.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
或有委曲之处,只管说的。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找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
B.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C.“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
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D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兰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左右,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
C.近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驯鸽(xùn)果脯(pǔ) 婆娑 (suō) 长歌当(dāng)哭B.渐染(jiàn) 弄堂(nòng) 寥廓(liáo) 大笔如椽(chuán)C.铁锭( dìng) 风靡(mí)伶俜(pīnɡ) 咎 (jiū)由自取D.颓圮(pǐ)愆期(qiān) 守拙(zhuō)载(zài)笑载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落寞子衿猗郁信誓旦旦义愤填膺B.谣诼垝恒敛裾夙兴夜寐提要勾玄C.漫溯嗔目戳力雨雪霏霏衣衫褴褛D.长蒿袅娜房檩没精打彩尔卜尔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B.今年一季度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增长12.7%,总收入同比增长19.9%,增长数据令人侧目,显示出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的时候,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B.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会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弱的触觉。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高。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的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按照法律和契约来处理人际关系;礼俗社会是指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来处理人际关系。
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礼俗社会是靠礼俗来维持秩序的。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律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高一月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窠臼蹉跎恣意妄为脍灸人口B. 筚路蓝缕踌躇满志栩栩如生锲而不舍C. 桀骜不驯筚路蓝缕栩栩如生锲而不舍D. 窠臼蹉跎恣意妄为脍炙人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综合考虑。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应该继续努力。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是元代罗贯中所著,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小说。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5.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是骈文的代表作。
B. 《岳阳楼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C. 《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醉翁亭的美景。
D.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关于成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B.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疑神疑鬼,自寻烦恼。
C.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欺欺人,掩人耳目。
D.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飞舞了。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ǎng)炫耀(xuàn) 晨曦( xī)溺爱( nì) 干瘪(biě)B.怪癖( pǐ)抹煞(shā)憎厌(zēng)灰烬(jìn)啮噬(shì)C.磕绊( kē)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沉湎(miǎn)D.量具(liáng) 藐视(miǎo)犄角(jī)摭拾(zhí) 瞠目(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静谧沧凉汗流夹背B.缠绵慰籍僻静贻笑大方C.蒙敝炽热驯服再接再厉D.甄别烙印矫饰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负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出身于爱——虽然是自以为是的爱。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研读不是/而是 B.鼓励阅读不仅/而且C.激励阅读不仅/而且 D.激励研读不是/而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总29分)(一)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国家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二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3(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它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儒家也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 的道德规范,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今天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
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们的创作成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对于我们今天提高审美水平和丰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B.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启示意义。
C. 中国传统文化只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D.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对提高审美水平有重要意义。
2.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征服自然。
B.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
C. 道家和儒家都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D. 道家和儒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价值。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 yán)B. 剽窃(piāo qiè)C. 蹉跎(cuō tuó)D. 缄默(jiān mò)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画蛇添足”。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C. 他在比赛中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老马识途”。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C.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演讲如同流水,一气呵成。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阴沉。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B.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没有赶上火车。
C.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D. 他虽然很聪明,但是不努力。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符合语法规范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C. 他去了图书馆,我也一样。
D.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表达清晰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你来吗,还是我去?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老马识途”。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句正确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难道不是吗?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难道不是吗?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的力量与价值阅读,是一种能够赋予人们知识、智慧和情感的重要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力量与价值愈发凸显。
首先,阅读能够拓展人的视野。
书籍如同一个个窗口,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代的智者对话,了解历史的变迁;也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接触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
阅读让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而是能够放眼全球,洞察世界的多样性。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各种信息。
这种思维的锻炼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哲学著作则能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阅读具有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的价值。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感动等。
这些情感的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也能够增强我们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总之,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与价值。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
B. 阅读只能带领读者了解历史,不能探索未知领域。
C. 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D. 阅读无法丰富人的情感世界,不能给予心灵慰藉。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奋进。
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凡业绩,实现使命,完成传承,一砖一瓦砌好社会主义事业,一点一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劳动是攻坚克难的法宝。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无数基层干部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脱贫致富的成果,积极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劳动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事业是干出来不是想出来的,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从赵梦桃在车间纺纱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从王平扎根天山,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国家富强的伟业中,成为民族复兴坚实依靠的力量。
劳动是通往美好的路基。
在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始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通过培养和表彰一批劳动模范,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涌现出无数团结苦干的劳动模范,他们吃苦耐劳,锐意进取,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改革新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发扬了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在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创造中国奇迹。
一代又一代人用勤劳的双手,铺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之路。
新时代东风浩荡,劳动者勇立潮头。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模精神是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引领,在“十四五”征程开启之时,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带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材料二:劳动创造世界,实干成就未来。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欣欣向荣B. 瞒天过海油光可鉴C. 雕梁画栋水落石出D. 落英缤纷毛遂自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他的发言,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启发。
D. 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谦虚谦恭B. 恐慌惊慌C. 精湛精巧D. 恢复恢复答案:D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个天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
B. 她工作非常努力,业绩斐然,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C. 他的书法功底很扎实,一幅幅作品都栩栩如生。
D. 他在比赛中失利,心情十分沮丧,一蹶不振。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今年17岁,正在读高中。
”B. “这个公园很大,有很多游客。
”C. “他非常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籍。
”D. “你看看这个,这是什么字?”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小说以______为中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
答案:曹雪芹;贾宝玉7.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的决心。
答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8.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文章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感。
答案:朱自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怀念。
答案:朱自清;父亲的关爱10. 《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______的壮丽景色。
答案:毛泽东;橘子洲头的秋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涣散涣然冰释B. 恣意恣意妄为C. 瞭望瞭望塔D. 蜚声蜚声中外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写得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B.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C. 他做事总是敷衍了事,让人不放心。
D. 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是不言而喻。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新颖,值得大家学习。
D.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他像一只孤独的狼,在草原上徘徊。
C.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人心。
D. 他的行为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我的心田。
6-10. [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类似题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2.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
3. “________,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将进酒》中的名句。
4. “__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
5. “________,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6-10. [此处省略,根据需要添加类似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2. 文章中提到的“________”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5分)3.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10分)4.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________”,这与前文有何联系?(5分)5.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4(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层面,阅读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等,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阅读也能够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
在社会层面,阅读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外,阅读也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1. 下列关于阅读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阅读可以拓宽个人视野,增长知识。
B. 阅读只能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对社会发展没有作用。
C. 阅读能够培养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 阅读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2. 下列对“阅读可以拓宽视野”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等,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B. 阅读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
C. 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 阅读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3.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B. 阅读经典著作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C. 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
D. 阅读只能通过纸质书籍进行,电子阅读没有任何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三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包含着宇宙的无穷信息;而我们的认识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永远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有限的认识不仅不能穷尽大宇宙;就是那些小宇宙;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比如一只苍蝇;一块石头;甚至我们自己;也不能彻底认识。
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它的无穷性质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它之中永远有一个无穷的未知的海洋摆在我们面前。
因此对我们来说;任何一个存在物都是神秘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彻底认识它。
甚至于;我们的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一无所知。
我们所认识的那些事物;本来就早已存在着了;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于是就成了知识;如槐树、鹦鹉、原子、万有引力定律等。
至于这些东西本身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我所谓不可知是绝对不可知;即这个世界的本质、它存在的意义以及它为什么要这样存在、为什么会产生这许许多多的事物、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规律等问题;是我们永远没有能力解决的。
知只是相对的;我们只具有相对的认识能力;我们只能生活在我们所能够认识的世界之中。
在大自然这个宴席上;人并不是一位特殊的宾客;每一种存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是其他存在物不能替代的。
我们人类尽管比其他存在物有着更强大的能力;可是;我们永远无法体验蚂蚁所体验到的世界。
如果赶走了其他客人;人类也将从大自然中消失。
我们常常以不屑一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低级”的存在物;还常常把其他动植物只是当作一种食物来谈论。
这实在是对大自然的亵渎;因为它们也同样是大自然智慧的体现啊!而且从进化史的角度看;那些“低级”的生物、无生命的存在物还是我们的祖先;没有它们;人类就不可能出现。
因而对它们的不敬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答案】1.C2.C3.A【解析】1.A.结合“从而使中国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知,最后一个是提供优质种源,立于不败之地;B.结合“到了汉代,则出现了‘顺时种之,则收常倍’的‘存优汰劣’的穗选法”可知,“存优劣汰”就是“穗选法”;D.结合“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可知最后一个是国泰民安。
故选C。
2.A.“只要实现科技自强,种源自主,就能……”错误,原文应是“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B.“我们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错误,是已然,原文“要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是未然。
D.“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着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错误,以偏概全,“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不完全由“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
故选C。
3.A.体现了择优选种的重要性。
B.是说小满节气到了,如果这时候麦仁还没有小满,将可能欠收。
C.是说间苗、留苗时,要去劣留壮。
D.是体现要按农时播种。
故选A。
4.①粮食关乎现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②种子关乎未来: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将来有一天,一粒种子甚至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5.①建立自己国家的种子库,尽量不依赖进口,壮大民族种业。
②增加科技含量和育种水平,选择优质、高产、高稳定性的品种。
③给我国种子申请专利,开发基因限制技术,给种子设置生物锁。
【解析】4.从“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可知,粮食关乎现在,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从“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知,种子关乎未来,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将来有一天,一粒种子甚至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
高一语文(必修2)月考测试题全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满分42分, 第Ⅱ卷满分108分, 全卷满分150分。
15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总共30分)(一)基础知识题(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脉脉(mò)颤动(zhàn)葳蕤(ruí) 独处(chǔ)的妙处(chù)B. 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 惦着(diàn)渐(jīān)车帷裳忳郁邑(tún) 踱着步(dù)D. 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便(pián)言2.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上的语句, 与上下文语意最连贯的一组是:①有时, 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 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眼前, 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_____________,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 又衔接着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a.心晴的时候, 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 晴也是雨。
b.心雨的时候, 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 雨也是晴。
c.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d.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adB.bcC.acD.bd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 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 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
专家预测, 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B、四十年来, 您培养的莘莘学子, 或纵横商海, 运筹帷幄, 或潜心学界, 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 总是首当其冲。
C.漫步万盛石林景区, 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 淳朴的苗家风情及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更增添了人文情趣。
D、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 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 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语文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咄咄逼人(duō)谆谆教导(zhūn)B. 叱咤风云(chì)蹉跎岁月(cuō)C. 恣意妄为(zì)徇私舞弊(xùn)D. 踽踽独行(jǔ)怙恶不悛(h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
C.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可谓一针见血。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顾及他人的意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D.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豪放著称。
D.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悲剧。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间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述岳阳楼的景色时写道:“衔远山,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其中“__________,死而后已”一句,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当代意义》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文学经典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学经典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经典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感和美好的人性,能够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红楼梦》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奈,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巴黎圣母院》通过对美与丑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其次,文学经典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不仅是文学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让读者在阅读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文学经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经典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超越国界和民族的价值。
通过阅读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色和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雨果的作品等,都是世界文学经典,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总之,文学经典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阅读和传承,让文学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学经典只对本民族具有价值,对其他民族没有意义。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C.(以偏概全,原文强调的是“修复有价值的传统节俗”,并非修复所有的传统节俗。
故选C。
)(3分)
2、C.(不合文意。
原文第四段文字认证的是“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对“人们自觉传承节俗活动”作出了论证。
故选C。
) (3分)
3、B.(A不合文意。
原文中“导致”一词表明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人们有意漠视传统节日”是原因,“传统节日的空洞化、表层化”是结果。
选项中抹煞了二者的因果关系,错误理解为递进关系。
C于文无据,文章第5段写道“传统节日的公假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2、
4、6段都有修复节日习俗适应文化语境的相关表述,作者认为二者都很重要,无轻重之分。
D不合文意。
据原文第三段可知,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联系减少,但并非无关。
故本题选B)(3分)
4、B(B项,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
”所以选项B中说:“扶技”是当前精准扶贫的核心,理解有误。
)(3分)
5、A(A项,材料一中没有提到精准扶贫的困惑和难题。
)(3分)
6、①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②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
③全力避免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尽量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
④发展农村教育,扩大相关宣传,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提高精准扶贫参与度。
(6分)
7.答案:①平凡而丰富。
②自由、单纯而天真。
③充满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筛选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散见于文章的多个段落,这就要求一要全面不遗漏,二要真实不变形;整合就是把筛选出来的信息按照题目要求,或者按照信息本身的固有规律,以恰当的语言方式表述出来。
(3分)
8.答案:(1)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因为远离了自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
(4分)(2)说明《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民歌之作,自始至终都反映着劳动人民自然、纯朴、真实的生活和情感。
这样写显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4分)
9.答案:AD。
B.“那条河流”指的就是《诗经》第一篇……的那条河,说法错误,“那条河流”在作者心中已经虚化为一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C.“讽刺和厌恶”言之过重;E.语句并不晦涩,而是形象和诗意盎然。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C(3分) 11、D(3分) 12、B(3分) 13、C(3分)解析: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参见课本注释)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分)
(1)贤明的人处在世间,如果天下失去正常的秩序就退隐起来,如果天下有正常的秩序就出来做官。
(3分)
(2)陶渊明假如先喝醉了,便对客人说:“我喝醉了酒想睡觉了,您可以离开了。
”(4分)
15、答案: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草”反衬“青松”,以“连林”反衬“独树”,塑造了青松不畏严寒、挺拔超凡(卓然独立)的高大形象。
(4分)
16、答案:诗歌前半部分赞美青松的高贵品质,抒发作者对青松的欣赏,结句说人生如梦幻,世事(尘世、仕途)如尘网,表现了自己对青松般坚贞高洁(独立自由)的人格的珍视与欺许。
或答为:诗歌托物(前半部分写青松)言志(结句表明自己的志趣)、卒章显志,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卓越不凡的志趣的追求。
(5分)
17、(每空1分,计6分)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D(3分)(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结合横线后面的句子分析可知,选用“随心所欲”。
遍地开花:形容好事情到处出现或普遍发展。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结合横线前的句子分析,选用“层出不穷”。
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
结合“甚至关及国家利益”及后面内容分析,选用“举足轻重”。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须感到惭愧。
结合“中国成为”“5G领跑者”分析,选用“当之无愧”。
)
19、C(C项,关注主语一致,排除A、B,并列短语与前面三个特征的照应,由具体功能到
宏大愿景的内容逻辑,排除D。
)(3分)
20、A(“许多国家”和“各大科技公司”不是包含关系,排除B、D;“纷纷”应放在“在”
之前;“抢抓”与“先机”搭配,“占领”与“制高点”搭配,排除C,D。
)(3分)21、解析:注意题干中“全面了解”的字眼,网站包含的内容要尽可能的丰富。
(5分)
参考答案:专题网站包括:屈原生平简介,屈原“美政”思想简介,屈原的诗歌特色介绍,屈原的相关评价,研究屈原的图文音像资料等。
22. 答: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
前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6分)
四、写作(60分)
参考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评分标准。
另见范文一篇。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9年1月以来,央视推出了《谢谢了,我的家》第二季,先后邀请茅盾、南怀瑾、童第周、华罗庚等人的后代分享自己和先辈的故事,畅聊家风。
打开记忆的时光瓶,茅盾的一句话“不要吵”,南怀瑾的一句话“功勋富贵原余事,济世利他重实行”,童第周的一句话“水滴石穿”,华罗庚的一句话“我要去做事情了”,给他们的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后来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许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是其他亲人的某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对你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你选择亲人对你有着重要影响的一句话,并将其中的关键词写进标题,完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