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6
期中综合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1.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B)
A.都出现了盛世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B)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
3.有人曾作诗称赞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诗中的“长策”
是指( A)
A.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B.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
C.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
D.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
4.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 A)
A.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C.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唐代,我国境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这个少数民族是( D)
A.突厥B.匈奴C.南诏D.吐蕃
6.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 A)
A.杜甫白居易B.屈原轼C.颜真卿清照D.吴道子辛弃疾
7.七年级(1)班负责学校本月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D)
A.朝鲜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8.“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贵妃的歌舞升
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D)
A.黄巾起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安史之乱
9.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
政策应该是( B)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10.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
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分别是( D)
A.辽、西夏、清B.、金、元C.金、西夏、元D.辽、西夏、金
1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D)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打击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2.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D)
A.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D.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13.“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
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C)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
1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 C)
A.发展农业生产B.加强民族交融
C.有效统治全国D.实现国家的统一
15.2016年12月20日,蒙古国外长蒙赫奥尔吉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蒙古正在为蒙中关系重回正轨,恢复有关对话作出积极努力。蒙古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贯认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 C)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6.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D)
A.交子B.瓦子C.夜市D.岁币
17.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的著名词人,人们称他们是“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醉里挑灯看剑”。他们是( B)
A.轼、清照B.清照、辛弃疾C.清照、关汉卿D.轼、柳永
18.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
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B)
A.轼B.关汉卿C.汤显祖D.辛弃疾
1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A)
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D)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4分,22题13分,23题12分,24题11分,共50分)
21.中国古代史上,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说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
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翦伯赞认为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方面列出始皇是“杰出人物”的成就。(2分)
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统一文字。
(2)材料二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4分)
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2分)
统治残暴或实行暴政。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隋兴亡的认识。(4分)
统治者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言之有理即给分,两个层面各2分,共4分)
2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
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容。(5分)
图A:是反映隋朝(朝代)修建的运河,隋炀帝(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