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20课课后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20课课后题
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作者确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民间文学中十分常用的手法。这种夸张其实是在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但是如果只写“技艺高超,众人莫能望其项背”,文字就过于平板。而作者运用这样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找”,是寻觅的意思。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一个"找"字,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果换成“捏、揉、做”等字眼,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3、三分话,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句子短而整齐,每句押韵,语言和谐顺口,口语化色彩深厚,弥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且短句的字数逐步增多,在意思表达上有推进的效果,表达效果更加生动,突出了买卖人嘴上功夫的重要性。
4、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府县道台们对招待吃食的计较,体现了他们什么心理)
一是府县道台们对中堂大人的巴结心理,希望能投其所好,博得欢心;二是表现出府县道台们对中堂大人招待唯恐不周的惧怕心理。
第四单元课内阅读答案
(《云南的歌会》
(一)1.⑴踞⑵熹⑶悠
3.山路漫歌;即兴的自由唱歌;唱歌的环境。村寨传歌;场面宏伟,唱和相续,传承歌曲;唱歌的场面。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民歌)的热爱和赞赏。
(二)
1、描绘云南歌会中的山野对歌场面。
2、不能。因为①“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②与下文“也唱其他故事”照应。这个字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严密。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对答;互嘲互赞。在结构上起总领下文作用。
4、首先通过外貌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出这个女子的开朗活泼、勤快泼辣(勤快勇敢),也能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三)
1、十四五岁的赶马女孩子在山路上边赶马车边唱山歌。
2、①描写了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②这些内容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山花烂漫、生机勃勃的美丽场景。③写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声交相应和,交织成一首田园交响曲。
3、因为在这种优美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情(不造作),不论唱什么,都是自然的,所以作者说“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4、山路漫歌
(四)
1、面善:面熟。熟习:对歌曲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深刻。
2、它参加的人多;场面宏伟壮观;唱歌的时间长;参会的妇女居多、盛装打扮;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老年人在场上格外兴奋活跃。(6个原因写出4个即可)3、六人一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如一片松涛。
4、参加“金满斗会”都是村子里的小商贩或普通的村民。体现了“金满斗会”的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
5、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6、描写,表现了金满斗会的场面壮观、气势宏大。
7、金满斗会
8.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合唱的声音比作松涛,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唱歌声音的美妙动听,雄浑有力、气势恢宏的特点。
《端午的鸭蛋》
1.名声大、质细而油多的特点、鸭蛋的吃法。
2.“扎”写出了吃鸭蛋人的迫不及待。
“吱”,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绘声绘色。表现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3.赞美,自豪(1分)
4、B处。示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文白夹杂,轻松幽默地写出作者对鸭蛋的赞美。
4.示例A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着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使用了短句,文字口语化。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淡而有味。
5.示例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同时使用,给文章增添了书卷气(或典雅美)。
6、⑴人们已经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内涵;外来的节日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一种冲击。
(2):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②加大宣传力度③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④学校加大对传统节日等知识的教育力度(每点1分,共2分)《春酒》
1、略
2略
3.散文琦君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6.表示特定称谓。表示引用
7.母亲是一个善良能干、勤劳俭朴、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位慈爱温柔的母亲。
8、巴结:意思是勤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热心、热情好客(或者热情、乐于助人)。
9.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浓浓的怀念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10、文章记叙了几件事
过新年、吃春酒、喝会酒。
(二)赏析
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吃的鼓鼓的肚子比作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时的我的贪吃和对春酒的喜爱,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
2、这处细节描写抓住了细小的动作“伸”“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八宝酒的喜爱,表现了小姑娘的可爱调皮。
3、这段文字活泼生动,“端”“闻”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我不舍得喝春酒,对春酒的喜爱。把小花猫比喻成酒仙诙谐有趣,也从侧面写出了八宝酒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