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窘迫综合征 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 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 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 (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 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
1.脂肪酸链的长度及不饱和程度 2.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 3.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 4.膜蛋白 5.温度,离子强度,PH
细胞膜的流动性异常与疾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质膜中卵磷脂/鞘磷脂比值 过低,限制了膜流动性,影响了O2/CO2的交换. 衰老,动脉硬化是由于质膜中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过 低,限制了膜流动性.
四.细胞膜的功能
(一)保护 (二)物质运输
重点
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三) 信息的跨膜传递
难点
1.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 根据是否需要ATP的参入,分为: 被动转运: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ATP), 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主动转运:消耗细胞的代谢能(ATP),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3.1935年J.F.Danielli和H.Davson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 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而提出片层结构模型 4.20世纪50年代末J.D.Robertson用电镜观察细胞膜发现都呈 “两暗一明”而提出单位膜模型
5.20世纪60年代,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不是β折叠而是α螺旋 而提出液态镶嵌模型
将以下化合物按膜通透性递增次序排列: 核糖核酸、钙离子、葡萄糖、乙醇、氮分子、水 氮分子(小而非极性) >乙醇(小而略有极性)>水(小 而极性)>葡萄糖(大而极性)>钙离子(小而带电荷) >核糖核酸(很大而带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