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46 KB
- 文档页数:13
第4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单项选择题1.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时,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老叶表现?()A.NB.CaC.FeD.B【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老叶表现出来的是一些容易重复利用的元素,如N、P、K、Mg、Zn。
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幼叶表现出来的是一些难以重复利用的元素,如B、Ca、Fe、Mn、S、Cu。
因此答案选A。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既相关又相互独立D.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之间的关系是既相关又相互独立。
两者相关表现为矿质元素须溶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而且活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导致了细胞水势的降低,从而又促进了植物细胞吸收水分。
两者相互独立是指两者的吸收并不一定成比例,且吸收机制和运输去向也不相同。
因此答案选C。
3.给盐碱性土壤施肥时,应选择()。
A.(NH4)2SO4B.NaNO3C.KNO3D.NH4NO3【答案】A【解析】土壤溶液的pH影响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一般最适pH为6~7。
(NH4)SO4属于生理酸性肥料,使用后会降低土壤溶液的pH,可以缓解盐碱性土壤的pH。
BC 2两项,NaNO3和KNO3中的Na+和K+会加剧土壤碱性。
D项,(NH4)2CO3属于生理中性肥料,使用后不会明显影响土壤溶液的pH。
因此答案选A。
4.下列哪种元素是固氮酶成分,在氮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对豆科植物的增产作用显著?()A.MgB.MoC.BD.Ca【答案】B【解析】生物固氮中的固氮酶的组成亚基是钼铁蛋白和铁蛋白两部分。
因此答案选B。
5.能够反映植株体内氮素营养水平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酰胺B.蛋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答案】A【解析】根系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硝酸盐和铵盐,前者被根系吸收后被还原为氨。
硝酸盐还原在根部和地上部都可进行。
氨的同化过程主要是先合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然后再通过氨基转移酶的作用被用于其他氨基酸的合成。
第9章植物生长生理一、单项选择题1.根和茎与重力的方向有关的生长是()。
A.向光性B.向化性C.向重力性D.向地性【答案】C【解析】植物感受重力的刺激,在重力方向上发生生长反应的现象称为向重力性。
因此答案选C。
2.攀援植物如丝瓜、豌豆、葡萄等的卷须一边生长,一边回旋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
A.向光性B.向化性C.向重性D.向触性【答案】D【解析】向触性常见于许多攀援植物,如丝瓜、豌豆、葡萄等,它们的卷须一边生长,一边回旋运动,一旦触及物体,接触一侧生长较慢,而另一侧生长较快,则卷须在5~10min内发生弯曲,缠绕在物体上,这样使植物能更多地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这种由单方向机械刺激引起的植物回旋生长运动,被称为向触性。
因此答案选D。
3.光敏色素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A.脂类和蛋白质B.发色团和蛋白质C.多肽和蛋白质D.发色团与吡咯环【答案】B【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蛋白,由发色团和蛋白质(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
其脱辅基蛋白由核基因编码,在胞质中合成,而发色团在质体中合成后,运出到胞质中,二者自动装配成光敏色素蛋白。
因此答案选B。
4.促进植物向光弯曲最有效的光是()。
A.红光B.黄光C.蓝紫光D.远红光【答案】C【解析】目前所知植物的光受体包括三类:①光敏色素;②蓝光/紫外光-A受体;③紫外光-B受体。
植物对蓝光的反应包括植物的向光性反应。
因此答案选C。
5.植物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长根,这种现象称为()现象。
A.再生B.脱分化C.再分化D.极性【答案】D【解析】极性是指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以及生理功能上的不对称性。
植物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的分化是两种不同的器官,因此称为极性现象。
因此答案选D。
6.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昼开夜闭,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这种由外部的无定向刺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为()。
A.感性运动B.向性运动C.趋性运动D.生理钟【答案】A【解析】植物的运动按其与外界刺激的关系可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2014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磷脂酶C 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A.镁B.锌C.钙D.铁【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离子通道的特性4.当土壤中却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A.缺氮症状B.缺磷症状C.缺钙症状D.缺镁症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A.扩张蛋白B.肌动蛋白C.G 蛋白D.P 蛋白【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P 蛋白的功能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A.静止中心B.根冠C.分生区D.伸长区【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向重力性的感应部位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A.线粒体内膜上B.线粒体基质中C.细胞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末端氧化酶的位置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9.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CO2补偿点时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CO2的补偿点10.植物受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变化表现为A.呼吸速率增强,PPP 增强B.呼吸速率增强,PPP 降低C.呼吸速率降低,PPP 增强D.呼吸速率降低,PPP 降低【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病害导致呼吸作用的变化11.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2mol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A.4molB.6molC.8molD.12mol【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光反应12.生水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P型-ATP酶B.V 型-ATP酶C.过氧化物酶D.纤维素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酸生长学说1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Pr 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D .Prf 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敏色素14.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呼吸的反应部位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植物激素的是A.玉米素B.赤霉素C.生长素D.叶黄素【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植物激素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磷脂酶 C 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分数:1.00)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解析: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分数:1.00)A.镁B.锌C.钙√D.铁解析: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分数:1.00)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解析:4.当土壤中缺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分数:1.00)A.缺氮症状√B.缺磷症状C.缺钙症状D.缺镁症状解析: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
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分数:1.00)A.扩张蛋白B.肌动蛋白C.G 蛋白D.P 蛋白√解析: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分数:1.00)A.静止中心B.根冠√C.分生区D.伸长区解析: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分数:1.00)A.线粒体内膜上√B.线粒体基质中C.细胞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解析: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分数:1.00)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解析:9.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 CO2 补偿点时(分数:1.00)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解析:10.植物受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变化表现为(分数:1.00)A.呼吸速率增强,PPP 增强√B.呼吸速率增强,PPP 降低C.呼吸速率降低,PPP 增强D.呼吸速率降低,PPP 降低解析:11.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 2mol 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分数:1.00)A.4mol √B.6molC.8molD.12mol解析:12.生水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分数:1.00)A.P 型H+ -ATP 酶√B.V 型H+-ATP 酶C.过氧化物酶D.纤维素酶解析:1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 Pr 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D.Prf 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解析:14.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分数:1.00)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解析: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植物激素的是(分数:1.00)A.玉米素B.赤霉素√C.生长素D.叶黄素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比较初级主动运输和次级主动运输的异同。
第6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呼吸作用中,三羧酸循环的场所是()。
A.细胞质B.线粒体C.叶绿体D.细胞核【答案】B【解析】三羧酸循环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进行的。
线粒体内含有三羧酸循环各反应的全部酶。
因此答案选B。
2.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熵()。
A.RQ=1B.RQ>1C.RQ<1D.RQ=0【答案】A【解析】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底物。
呼吸底物在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CO2的量和吸收的O2的量的比值为呼吸熵。
呼吸底物不同,呼吸熵也各异。
当以碳水化合物为底物时,呼吸熵为1;当以油脂或蛋白质为呼吸底物时,呼吸熵小于1;当以含氧原子数较多的有机酸为底物时,呼吸熵大于1。
因为葡萄糖为碳水化合物,所以呼吸熵为1。
因此答案选A。
3.植物细胞内与氧的亲和力最高的末端氧化酶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B.交替氧化酶C.酚氧化酶D.抗坏血酸氧化酶【答案】A【解析】在呼吸电子传递链的末端,电子最终经末端氧化酶传递给氧,形成水。
末端氧化酶具有多样性,包括存在于线粒体膜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非线粒体末端氧化酶如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酸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与氧的亲和力最高。
交替氧化酶是抗氰呼吸链的末端氧化酶,与氧的亲和力比细胞色素氧化酶低,但比非线粒体末端氧化酶高。
因此答案选A。
4.随植株年龄增长,抗氰呼吸()。
A.降低B.增加C.先增加,后降低D.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植物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之一是增加乙烯的生成、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衰老。
所以随植株年龄增长,抗氰呼吸增加。
因此答案选B。
5.有氧呼吸是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指()。
A.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部分氧化分解产生能量(ATP)的过程B.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彻底氧化降解为H2O和CO2并产生大量能量(ATP)的过程C.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部分氧化分解并只有较少能量产生的过程D.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答案】B【解析】呼吸作用按照其需氧状况,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
研究生考试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植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下列哪项不是植物激素的基本特征?A、生物合成途径独特B、作用微量高效C、具有明显的生理效应D、合成后迅速降解2、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以下哪项物质进行?A、ATPB、NADPHC、CO2D、H2O3、以下哪项不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纤维素B、果胶C、蛋白质D、脂质4、下列哪项不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合产物?A. 葡萄糖B. 氧气C. 脂肪D. 蛋白质5、关于植物激素乙烯,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乙烯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B. 乙烯主要在植物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C.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D. 乙烯能抑制植物生长6、在植物生物化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A. 转录B. 翻译C. 激活D. 沉淀7、下列哪个物质是光合作用中的电子受体?A. NADP+B. NADPHC. O2D. ADP8、下列哪个酶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蛋白质合成的功能?A. RNA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转录酶D. 蛋白质合成酶9、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哪个步骤释放的能量最多?A. 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D. 线粒体ATP合酶10、以下哪种物质是植物细胞中能量转换的关键分子?A. 脂肪酸B. 糖类C. 蛋白质D. 核酸二、实验题(植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题目:探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2.探究不同CO2浓度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3.了解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产物的积累情况。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大豆幼苗、CO2气体发生器、NaHCO3溶液、蒸馏水、黑暗培养箱、光照培养箱、光合测定仪等。
2.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酸碱滴定仪、PH计、电子分析天平等。
研究生考试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植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以下哪个选项是植物生理学中光合作用的直接能量来源?A. 水分子B. 碳水化合物C. 脂肪酸D. 核酸2.植物激素中,哪一种激素主要参与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A. 赤霉素B. 细胞分裂素C. 脱落酸D. 生长素3.在植物体内,哪种物质是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葡萄糖4.下列哪种化合物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ATPB. NADPHC. O2D. CH2O5.下列哪种酶参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A. DNA聚合酶B. 葡萄糖氧化酶C. 脂肪酸合成酶D. 蛋白质合成酶6.下列哪种物质在植物体内起到储存养分的作用?A. 纤维素B. 淀粉C. 脂肪D. 蛋白质7、在植物气孔开闭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内物质是:A、水分B、氧气C、二氧化碳D、乙烯8、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酶类是:A、丙酮酸激酶B、光合磷酸化酶C、ATP合成酶D、DNA聚合酶9、在细胞内生物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辅酶是:A、硫胺素焦磷酸(TPP)B、硫酸软骨素C、核糖-5’-磷酸D、尼克酰胺腺苷二磷酸(NAD+)10.植物生理学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 ______ 。
A. 类囊体膜B. 叶绿体基质C. 内质网D. 核糖体二、实验题(植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植物的呼吸速率,来评估不同因素(如环境条件、植物的生理状态)对植物呼吸过程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准备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例如豌豆苗)。
2.将植物均分为几组,分别储存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不同温度、不同氧气浓度)。
3.用干燥的空气将植物样本中的CO2替换掉,确保呼吸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密闭的呼吸室装置进行测量。
5.在密闭空间内放置植物样本并保持恒定环境条件。
6.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密封空间内O2浓度的变化。
研究生考试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植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体?A. NADP+B. Fd (铁氧还蛋白)C. ATPD. PQ (质体醌)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A. 纤维素B. 果胶C. 半纤维素D. 以上都是3、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A. 减少气孔开度B. 提高根冠比C. 增加叶绿素含量D. 合成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4、植物细胞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细胞壁的组成成分?A、纤维素B、果胶C、蛋白质D、淀粉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的反应不产生氧气?A、光反应B、暗反应C、光合磷酸化D、卡尔文循环6、在生物化学中,以下哪种酶活性受到温度影响较小?A、蛋白酶B、淀粉酶C、DNA聚合酶D、脂肪酶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B、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其次为类胡萝卜素。
C、光合作用可在黑暗环境中完成。
D、O2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
8、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被认为对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分化具有重要作用?A、生长素B、乙烯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9、以下关于根系中水分吸收与运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木质部上升。
B、蒸腾拉力是水分在植株体内上升的主要力量。
C、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与土壤湿度无关。
10、植物细胞中能量转换的关键分子有哪些?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分子的是:A. ATPB. NADP+C. FADD. 蔗糖E.Fd二、实验题(植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题目: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您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变化。
已知该植物的光补偿点为20 μmol m^-2 s^-1,光饱和点为800 μmol m^-2 s^-1。
研究生考试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植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植物体内负责CO2固定和光合磷酸化反应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叶绿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2、在植物生物化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光合作用初级产物?A、葡萄糖B、三磷酸腺苷(ATP)C、还原型辅酶NADPHD、丙酮酸3、植物细胞中,以下哪种酶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催化水的光解反应的关键酶?A、光合色素B、ATP合酶C、NADP+还原酶D、水光解酶4、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呼吸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植物细胞呼吸的方式。
C. 有氧呼吸产生的主要产物是水。
D. 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5、题目:以下哪种酶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有关?A. ATP合成酶B. 磷酸戊糖途径中的酶C.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酶D. 水合酶6、题目:以下哪种植物激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无关?A. 赤霉素B. 脱落酸C. 细胞分裂素D. 茁长素7、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 ATPB. NADPHC. ADPD. GTP8、植物细胞中,哪种酶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起关键作用?A. 蛋白质合成酶B. 脱氢酶C. 磷酸化酶D. 磷酸甘油酸激酶9、植物细胞中,哪种色素在光合作用中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A. 叶绿素aB. 叶绿素bC. 胡萝卜素D. 叶黄素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 光反应需要光能,暗反应需要ATP和NADPHC. 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消耗ATP和NADPHD. 光反应和暗反应可以独立进行,互不影响二、实验题(植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题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目的:学习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第3章植物水分生理一、单项选择题1.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条件是()。
A.光照B.温度C.空气的相对湿度D.气孔【答案】A【解析】植物绝大多数水分的蒸腾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
光照是引起气孔运动的主要环境因素。
因此答案选A。
2.植物根部吸水主要发生于()。
A.木质B.韧皮部C.根毛区D.微管组织【答案】C【解析】水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根毛区和伸长区,特别是根毛区。
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的面积,紧密了与土壤颗粒的接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因此答案选C。
3.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A.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B.从水势低处流向水势高处C.不变D.变化无规律【答案】A【解析】水势高说明自由能大。
因此,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从水势高处流向水势低处。
因此答案选A。
4.当植物细胞溶质势与压力势绝对值相等时,细胞在纯水中()。
A.吸水加快B.吸水减慢C.不再吸水D.开始失水【答案】C【解析】成熟植物细胞的水势由压力势和溶质势组成,压力势表现为正值。
当压力势和溶质势的绝对值相等时,植物细胞的水势为零,处于水势较高的状态,而纯水的水势也为零,因此植物细胞与纯水间的水分流动为动态平衡,植物细胞就不再吸水。
因此答案选C。
5.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的时期。
A.消耗水最多B.水分利用效率最高C.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D.对水分需求最小【答案】C【解析】随着植物的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
在植物生长到某几个重要阶段,如果缺少水分,就会直接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如小麦,其生育期可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如果在分蘖期、抽穗期、开花期这3个时期缺水,小麦的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这3个时期均为小麦的水分临界期。
水分临界期的概念就是植物对水分供应不足最为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时期。
因此答案选C。
6.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的水势决定于细胞的()。
A.压力势B.膨压C.衬质势D.渗透势【答案】D【解析】成熟植物细胞的水势由溶质势和压力势组成。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磷脂酶 C 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A.镁B.锌C.钙√D.铁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4.当土壤中缺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A.缺氮症状√B.缺磷症状C.缺钙症状D.缺镁症状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
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A.扩张蛋白B.肌动蛋白C.G 蛋白D.P 蛋白√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A.静止中心B.根冠√C.分生区D.伸长区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A.线粒体内膜上√B.线粒体基质中C.细胞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9.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 CO2 补偿点时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10.植物受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变化表现为A.呼吸速率增强,PPP 增强√B.呼吸速率增强,PPP 降低C.呼吸速率降低,PPP 增强D.呼吸速率降低,PPP 降低11.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 2mol 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A.4mol √B.6molC.8molD.12mol12.生水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A.P 型H+ -ATP 酶√B.V 型H+-ATP 酶C.过氧化物酶D.纤维素酶1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 Pr 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D.Prf 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14.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植物激素的是A.玉米素B.赤霉素√C.生长素D.叶黄素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比较初级主动运输和次级主动运输的异同。
第10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密码子的陈述,()是不正确的。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通用一套密码簿B.一些密码子并不专一编码一个氨基酸C.一个密码子的前两个核苷酸足以决定特定的氨基酸D.一些氨基酸共用同一个密码子【答案】D【解析】密码子的特征包括:简并性、通用性、方向性、连续性和摆动性。
D项,在密码子中,没有任何一个密码子可以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
因此答案选D。
2.反密码子中的()碱基在与密码子配对时具有摆动性。
A.第一个B.第三个C.第一和第三个D.第二和第三个【答案】A【解析】反密码子在与密码子配对时,有时会出现不遵从碱基配对规律的情况,称为遗传密码的摆动现象。
一般来说,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即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具有摆动性。
因此答案选A。
3.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是()。
A.放线菌酮B.溴化乙锭C.链霉素D.利福平【答案】A【解析】A项,放线菌酮可以通过干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易位步骤而阻碍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B项,溴化乙锭是DNA模板抑制物;C项,利福平能抑制DNA转录合成RNA;D项,链霉素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因此答案选A。
4.科学家()由于在遗传密码破译和蛋白质合成机理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A.H.TeminB.M.MeselsonC.M.W.NirenbergD.K.Mullis【答案】C【解析】A项,H.Temin发现逆转录酶;B项,M.Meselson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研究中有所贡献;C项,H.G.Khorana和M.W.Nirenberg在遗传密码破译工作中做出贡献;D项,K.Mullis发明PCR技术。
因此答案选C。
5.某一tRNA,其反密码子是CAU,与之对应的密码子是()。
A.GUAB.AUGC.UACD.CAT【答案】B【解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是反向互补的。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应为AUG。
因此答案选B。
6.蛋白质的终止信号是由()。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 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 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 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A.镁B. 锌C. 钙D.铁【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离子通道的特性4.当土壤中却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A.缺氮症状B. 缺磷症状C. 缺钙症状D.缺镁症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A.扩张蛋白B. 肌动蛋白C.G蛋白D.P蛋白【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P蛋白的功能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A.静止中心B. 根冠C. 分生区D.伸长区【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向重力性的感应部位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A.线粒体内膜上B. 线粒体基质中C. 细胞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末端氧化酶的位置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9.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CO2补偿点时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CO2的补偿点10.植物受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变化表现为A.呼吸速率增强,PPP 增强B.呼吸速率增强,PPP 降低C.呼吸速率降低,PPP 增强D.呼吸速率降低,PPP 降低【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病害导致呼吸作用的变化11.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2mol 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A.4molB.6molC.8molD.12mol【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光反应12.生水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A .P 型+H -ATP 酶 B.V 型+H -ATP 酶 C.过氧化物酶 D.纤维素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酸生长学说1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Pr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 D .Prf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敏色素14.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呼吸的反应部位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植物激素的是A.玉米素B.赤霉素C.生长素D.叶黄素【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植物激素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7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的是()。
A.环割试验B.蚜虫吻针试验C.同位素14C示踪技术D.空种皮技术【答案】B【解析】目前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差可采用蚜虫吻针法进行精确地测定。
让蚜虫将吻针刺入筛管分子,然后将吻针与虫体分离,再与微压力计或压力传感器连接,测定筛管分子的膨压。
因此答案选B。
2.从韧皮部中获取筛管汁液的有效方法是()。
A.蚜虫吻针法B.环割法C.嫁接法D.伤流法【答案】A【解析】蚜虫吻针技术是理想的收集筛管汁液的方法,此技术不会造成污染和筛管的封闭。
蚜虫吻针技术是用CO2将蚜虫麻醉,再用激光将蚜虫身体与口器分离,由于蚜虫口器依然插在筛管中,筛管汁液可以继续泌出,收集后可作为分析之用。
因此答案选A。
3.植物体中有机物的运输途径是()。
A.韧皮部B.木质部C.微管D.导管【答案】A【解析】植物的物质运输主要在维管束中进行。
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木质部负责将水分和矿物质从根向上运输,韧皮部负责将光合产物从叶向根和其他部分运输。
因此答案选A。
4.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
A.蔗糖B.果糖C.葡萄糖D.淀粉【答案】A【解析】有机物运输的形式主要包括糖、氨基酸、激素和一些无机离子。
蔗糖是最主要的运输物质,除蔗糖外,有些植物中还有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及糖醇等。
氨基酸中主要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它们的酰胺。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也能在韧皮部中运输。
因此答案选A。
5.P蛋白存在于()中。
A.导管B.管胞C.筛管D.伴胞【答案】C【解析】筛管分子是活细胞,有质膜,膜上有载体,但其内多数物质的供应是靠与之相伴的伴胞分子。
在所有的双子叶及许多单子叶植物的筛管分子中都存在一类筛管所特有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如管状、丝状、颗粒状、结晶状等,这类蛋白的存在主要防止筛管中汁液的流失,起堵漏作用。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I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A.K+内流B.Ca2+内流C.Cl-内流D.Na+内流【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钙离子内流的重要性。
2.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A.柠檬酸钠溶液B.液体石蜡C.肺组织浸出液D.肝素溶液【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血液凝固和抑制的相关物质。
3.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心肌细胞的功能效应。
4.心室等容舒张过程中各部位压力相比较,正确的是A.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B.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C.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D.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考察血压的流动方向。
5.下列心肌细胞中,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新房肌细胞B.结区细胞C.哺肯野细胞D.心室肌细胞【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考察兴奋在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
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C.外周化学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呼吸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感受器。
7.下列条件中,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A.pH升高、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B. pH降低、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C. pH升高、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D.pH降低、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氧离曲线左右移动的因素。
8.对食物中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影响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植物信号转导系统。
2.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高的矿质元素是A.镁B.锌C.钙D.铁【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细胞壁的成分。
3.植物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特点是A.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B.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C.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有饱和效应D.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无饱和效应【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离子通道的特性4.当土壤中却钼时,植物通常也表现出A.缺氮症状B.缺磷症状C.缺钙症状D.缺镁症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分,缺乏会导致确氮症状5.筛管受伤时,能及时堵塞筛孔的蛋白质是A.扩张蛋白B.肌动蛋白C.G蛋白D.P蛋白【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P蛋白的功能6.根的向重力性生长过程中,感受重力的部位是A.静止中心B.根冠C.分生区D.伸长区【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向重力性的感应部位7.植物抗氰呼吸途径中的交替氧化酶位于A.线粒体内膜上B.线粒体基质中C.细胞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末端氧化酶的位置8.植物吐水现象说明A.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B.根系水势高于土壤溶液水势C.内聚力保持了导管水柱的连续性D.根系中存在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9.在光照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植物处于CO2补偿点时A.净光合速率为零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D.净光合速率最大【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CO2的补偿点10.植物受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变化表现为A.呼吸速率增强,PPP增强B.呼吸速率增强,PPP降低C.呼吸速率降低,PPP增强D.呼吸速率降低,PPP降低【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病害导致呼吸作用的变化11.植物光合作用每光解2mol水,理论上需要吸收的光量子是A.4molB.6molC.8molD.12mol【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光反应12.生水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A .P型H-ATP酶B.V型H-ATP酶C.过氧化物酶D.纤维素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酸生长学说13.以下关于植物光敏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色蛋白质B.日光下光敏素主要以Pr形式存在C.光敏素的发色团是链状四吡咯环D .Prf是光敏素的生理活性形式【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敏色素14.光呼吸过程中,丝氨酸的合成发生在A.叶绿体B.线粒体C.过氧化物酶体D.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呼吸的反应部位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植物激素的是A.玉米素B.赤霉素C.生长素D.叶黄素【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植物激素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比较初级主动运输和次级主动运输的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属于主动运输,即在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参与下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不同点:初级主动运输是由质子泵执行的主动运输。
质子泵直接利用ATP 分解产生的能量跨膜转运质子,形成质子电化学势梯度——质子动力。
次级主动运输是一类由质子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动力是由初级主动运输过程所产生的质子动力,它是一种共运输过程。
【考查知识点】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17.简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参考答案】一、充分利用生长季:采取间作套种和轮作制度,合理安排茬口,改善农田群体结构,使田间作物保持有旺盛的群体,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二、选育高光效的作物品种:选育光合作用强、呼吸消耗低、叶面积适当、株型和叶型合理的品种。
三、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在不倒伏和不妨碍通风透光的前提下,扩大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并维持较长的功能期,使之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输;四、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如抑制光呼吸作用,补施二氧化碳肥料,人工调节光照时间等,均可增加光合能力,提高光合效率。
五、加强田间管理,改善作物群体的生态环境:包括水肥管理、及时除草、及时消灭病虫害、有效防御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等具体措施,都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
【考查知识点】18.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乙烯是启动和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
乙烯可以增加细胞膜透性,使氧气更易进入细胞,从而使呼吸作用加强,加快有机物转化。
【考查知识点】乙烯的作用三、实验题:19小题。
10分。
19.下图是在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植物光合作用量子产量的温度的响应曲线,请描述图示的实验结果,并根据所学植物生理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结果显示,在叶片处于较低温度(15度)时,C3植物比C4植物的量子产量高;而随着叶片温度的升高,C3植物的量子产量不断降低,在约32度时与C4植物相当;温度继续升高则C3植物比C4植物的量子产量低。
C4植物的量子产量随叶温升高略有提高或基本不变。
这是由于两类植物固定CO2的结构和机制不同导致的。
C3植物具有典型的叶片结构和叶绿体,可直接固定利用二氧化碳;而C4植物具有较复杂的叶片结构和叶绿体,需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固定二氧化碳。
因此在叶温较低时,C4植物的光合效率较C3植物弱。
而随温度升高,叶片气孔逐渐关闭,CO2浓度降低,这时C4植物就可利用较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则受此限制光合效率急剧下降。
【考查知识点】C3和C4植物光合效率的比较四、分析论述题:20~21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0.论述种子休眠的原因,打破种子休眠的措施有哪些?【参考答案】胚未完全成熟:银杏、人参等的种子采收时外部形态已近成熟,但胚尚未分化完全,仍需从胚乳中吸收养料,继续分化发育,直至完全成熟才能发芽。
种子未完全成熟:如樱桃、山楂、梨、苹果、小麦等种子胚的外部形态虽已具备成熟特征,但在生理上必须通过后熟过程,在种子内部完成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以后才能萌发。
种皮的影响:主要是由种皮构造所引起的透性不良和机械阻力的影响。
有的是种皮因具有栅状组织和果胶层而不透水,导致吸水困难,阻碍萌发(如豆科植物种子);有的种皮虽可透水,但气体不易通过或透性甚低,因而阻碍了种子内的有氧代谢,使胚得不到营养而不能萌发(如椴树)。
有些“硬实”种子则是由于坚厚种皮的机械阻力,使胚芽不能穿过而阻止萌发(如苜蓿、三叶草)。
抑制物质的影响:有些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种子或果实内含有萌发抑制剂,其化学成分因植物而异,如挥发油、生物碱、激素(如脱落酸)、氨、酚、醛等都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
这些抑制剂存在于果汁中的如西瓜、番茄;存在于胚乳中的如鸢尾;存在于颖壳中的如小麦和野燕麦;存在于种皮的如桃树和蔷薇。
它们大多是水溶性的,可通过浸泡冲洗逐渐排除;同时也不是永久性的,可通过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使之分解、转化、消除。
生产上通常用下列几种方法打破或解除休眠:①低温处理。
如壳斗科、蔷薇科、松科、柏科的种子可采用沙土层积法,在低温(0~10℃)、湿润和通气良好的层积下经过一段时间便可萌发。
所需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因植物种类而异。
②干燥处理。
大麦种子在40℃高温下处理3~7天,禾谷类和棉花等种子在播种前晒种,均可促进萌发。
③曝光处理。
如莴苣种子发芽需要曝光;有些杂草种子也只有耕翻到地面上曝光后才能发芽。
④冲洗处理。
多用于因种子内存在抑制剂而造成的休眠。
通过浸泡冲洗种子,可促进发芽。
⑤机械处理。
对硬实种子采用机械处理如切割、削破和擦伤种皮等可打破其休眠。
⑥药剂处理。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和赤霉素、乙烯等激素。
赤霉素可逆转脱落酸引起的效应,打破由后者诱导的休眠;在低温条件下赤霉酸促进发芽的效果尤其明显。
对三叶草种子可用极低浓度的乙烯解除休眠。
【考查知识点】种子休眠21.植物根系感受到干旱信号后,其叶片气孔的开度会减小或关闭。
试述在这一生理过程中信息传递和信号传导的途径。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一、干旱信号的感受。
在根系植物细胞中具有双组份系统,其可根据膨压变化或膜受体的活性变化感知到干旱胁迫并将胞外信号转为胞内信号,引起ABA的合成。
二、信号的向上传递。
根部合成的ABA随蒸腾流向上运输至叶片,最终到达保卫细胞。
三、气孔运动的信号转导。
ABA作用于保卫细胞的ABA受体后,引起下游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最终使气孔关闭。
其中包括:钙离子浓度变化,活性氧的产生,磷酸肌醇途径,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离子通道的活性变化等。
例如钙离子浓度增加时,细胞膜去极化,刺激外向阴离子通道和外向钾离子通道的活性,并抑制内向钾离子通道的活性,细胞水势升高,膨压下降,气孔关闭。
【考查知识点】干旱胁迫下气孔关闭的信号传递生物化学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下列科学家中,对揭示蛋白质螺旋结构做出显著贡献的是A.D.E.AtkinsonB.J.B.SumnerC.H.A.KrobsD.L.C.Pauking【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发现。
23.在下列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中,能够被酸化的是A.缬氨酸残基B.丝氨酸残基C.丙氨酸残基D.亮氨酸残基【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
24.在一个米氏酶催化的单底物反应中,当【S】远小于km时,该反应的特点之一是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C.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D.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反比【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酶促反应动力学25.下列辅助因子中,既能转移酰基,又能转移氢的是A.NAD+B.NADP+C.硫辛酸D.四氢叶酸【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维生素与辅酶26.下列维生素中,属于酰基载体蛋白组成成分的是A.核黄素B.叶酸C.D.钴胺素【考查知识点】维生素与辅酶27.tRNA结构中,携带氨基酸的部位是A.DHU环B.3’末端CCA-OHC.TΨC环D.反密码环【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tRNA结构28.下列酶中,能催化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的是A.丙酮酸激酶B.果糖磷酸激酶C.葡萄糖磷酸醋酶D.己糖激酶【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糖酵解29.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途径是A三羧酸循环B磷酸甘油穿梭C苹果酸穿梭D柠檬酸穿梭【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柠檬酸穿梭30.下列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脱羧的是A.乳酸→丙酮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丙酮酸→草酰乙酸D.苹果酸→草酰乙酸【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三羧酸循环31.下列三羧酸循环的酶中,以草酰乙酸为底物的是A.柠檬酸合酶B.琥珀酸脱氢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顺乌头酸酶【考查知识点】三羧酸循环32.软脂酸β-氧化分解途径中,丁酰辅酶A脱氢酶存在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外膜上B.线粒体的内膜上C.胞浆中D.线粒体的基质中【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软脂酸代谢33.下列化合物中,直接参与丁酰ACP合成己酰ACP过程的是A.草酰乙酸B.苹果酸C.琥珀酰CoAD.丙二酸单酰CoA【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34.鸟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A.尿素B.尿囊素C.尿酸D.尿囊酸【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嘌呤代谢35.在逆转录过程中,逆转录酶首先是以A.DNA为模板合成RNAB. DNA为模板合成DNAC.RNA为模板合成DNAD.RNA为模板合成RNA【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逆转录36.真核细胞中催化线粒体DNA复制的酶是A.DNA聚合酶αB. DNA聚合酶βC. DNA聚合酶γD. DNA聚合酶δ【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线粒体DNA复制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