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47.01 KB
- 文档页数:6
一、名词解释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
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
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一、名词解释区域开发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增长极:把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中心地理论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可能达到最大的销售额,也就是每一个产品或服务有自己的限界值。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
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
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换规律,总结了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及其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
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这些产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二、简答1简述区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①指生产要素不是都能够流动的,其中有些能够流动,有些则是固定不动的②指能够流动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性是有限的或不完全自由的。
1)管理体制。
如户籍管理制度2)主体利益。
资本追逐利润率3)历史文化。
人口流动频率与文明程度成正比(2)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名词解释(部分)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
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①规模经济②聚集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一、名词解释1、增长极: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2、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3、产业结构:是指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4、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形态;5、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6、城乡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7、: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8、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所引起的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的国家的再增加;二、概念辨析1、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regional economy 在一定区域内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反映不同地区内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三、简答题2.简述增长极形成的条件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这实际上是熊彼特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即创意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而非简单的或消费拉动;2必须具有;即发育成为增长级的地区需具备相当规模的、和存量,通过不断扩大,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率,形成规模经济;3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等“硬”,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3.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长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4.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劳动力资源 3资本 4技术条件 5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 6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增长5.增长极理论的内涵“增长极”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他认为经济空间是不平衡的,其发展中存在着极化作用,即经济空间中会有在一些中心或极这些中心或极的作用就类似于磁铁的磁极;这些中心或极在对外部因素起吸引作用时,还在相互之间起到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些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场”,“场”的中心就被佩鲁定义为增长极;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的标准1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已形成的产业结构砼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承担起全国地区分工的重要任务;区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如何;结构性效益的高低怎样;2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农业行业结构分析;工业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3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产业的比较优势度;工业化结构比重数;产业专门化率;区位商;产业专业化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率7.产业链的内涵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程度的表达; 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8. 简述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波特认为,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四个关键要素以及机会、政府两个变数共同组成的竞争优势钻石体系, 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主要原因;9.影响产业结构转换内里的因素1需求因素;从需求角度看,地区的需求水平、需求规模等需求因素拉动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层次越高,消费结构变化的越快,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压力越大;2供求因素;供给推动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能力和供给弹性;技术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源动力;地区的创新能力越强,产业结构的转换动力越大;高的投资与储蓄,高的供给弹性为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空间;3外商投资因素;随着生产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越来越多地与其开放程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有很大的联系;所以一个地区的吸引外资情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需求与供给,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转换能力;10. 威廉姆逊倒u假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四、论述题1、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答: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原因;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或理论,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它地方;由此产生了区域差异、区位优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用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发展质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倘若资源不是在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优势,区域差异消失,区域经济就成为无本之源了;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自由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要素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均质”状态,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要素价格,实际上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毫无疑问,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可以导致区域经济分异,但并不是自然禀赋完全一致时就不产生分异;自然条件的不同、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不均衡性来看,它是流动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不均衡才会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止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止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区域差异;从均衡条件看,即使要素分布完全一致,理论和现实都证明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将不完全一致;我们知道,经济从来不是完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自然因素毕竟只是客观条件,它需要人类的主观活动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信条中;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不论在自然条件均质的情况下,还是自然条件不均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为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经济活动的计划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有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而导致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一个企业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约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这就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极化点或经济增长极,这些极化点、增长极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不断壮大、强化,从而形成以城市为极化中心的区域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既然要进行经济活动,就会产生运动,产生位移,就要克服空间的距离限制,支付距离成本;在均质的条件下,距离的远近也会导致费用成本的不同,因而经济活动也会因空间距离因素而发生分异;距离因子是区位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已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距离存在,经济活动就要支付距离成本,就要占用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这些距离成本仍对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上所述,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自然力形成的,靠人力是难以改变或消除的,人类只能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多样化、区域分工的前提,也恰恰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条件的利用、改造,它既有扩大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即是使所有区域在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条件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趋于均等化;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重要基础,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2、人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即为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成的劳动能力;虽然有这种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是区域人口的一部分,但其生产却要为整个区域的人口服务;作为生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的影响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少及其所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到区域生产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积累水平;后两者又反过来通过消费和投资再次影响到区域生产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由等方面构成;区域人口的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共同作用的集成;人口素质好的地区,创造的价值也高,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也高;相反,人口素质低的区域则低;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与人口数量又一起影响到区域生产的部门构成;3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资源的开发,生产的发展总是从人口分布稠密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发展,因此人口分布是影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第一章导论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
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学复习知识点1、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也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聚集经济效益: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
3、自然资源: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括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
4、区域经济系统:由一定地域空间内相互作用的经济要素(经济腹地、经济中心、经济网络)所组成,具有严密的结构和完整的功能的综合体。
5、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6、人力资本: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7、区域经济系统运动:指区域经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规模、等级、性质等在一定时空的演变过程。
8、区域经济增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广义则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9、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
10、极化效应:增长极形成后,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回波效应)11、扩散效应:增长极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12、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13、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前提。
14、地区生产专业化: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简答题(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3.非均衡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的概念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
(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⑥高科技指向(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名词解释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
2.区域经济开发:结合本区域经发展以及地域条件的特点,建立开发战略和发展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
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区域社会综合指标的提高。
4.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5.扩展效应: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周围扩展,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也带动起来的一种效应。
6.大范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7.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8.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9.基础部门: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
10.关税同盟: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的经济共同体。
判断改错题1.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具有比较优势,而资金比较紧缺和科技水平较低,具有相对劣势的区域,如果形成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就是比较合理的。
( )ד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改为“自然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2.产品循环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
()ד产品循环说”改为“雁行形态说”3.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平衡的。
( )ד平衡的”改为“不平衡的”4.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或地区存在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或地区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不存在辐射。
1. 区域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理论渊源最早可因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最早可追溯到康提隆、斯密、毕什等讨论运费、距离、运输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其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19世纪80年代,龙哈德提出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
其后德国地理学家韦伯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的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经济学家廖什把企业的生产区位与其市场组合起来,并把生产消费放在市场区位中进行研究,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现代区位论与之前的相比扩大了研究范围、动态化、进行中长期分析,最终产生了区域经济学。
2. 如何进行区位决策(结合小组作业)选择商圈——考虑因素【市场需求(客流量、销售额、顾客群体)、发展潜力、集聚效应、成本(运输成本、材料费用、租金、劳动力成本)、外部条件(交通条件、竞争者拦截、地理位置)】调研步骤:选定商圈—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实地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分析调查问卷—撰写实践报告区位概述:历史悠久、四周景区环绕、创意文化商业街、零售业(手工制品)与餐饮业(特色北京小吃)为主、主打北京文化。
3. 判断某地区位选址(参照中心地理论)第一章(非导论)距离中心地远近(是否超过服务范围)4. 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工业园区划分原因举例第二章ppt1)经济特区:深圳1979年7月深圳成为第一批试办经济特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享有减免关税等优惠政策,以期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办法、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的特点有:交通方便,靠近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促进海外经济往来;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的办法,此外,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且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使深圳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相较于内陆大多城市比较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先进。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区域?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
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
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
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
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
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第五章总部经济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区域经济学学习资料第⼀章1、区域经济学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般规律的科学性质(1)它是⼀门边缘科学。
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它是⼀门应⽤性很强的科学。
2、区域开发⼈类开发利⽤各种资源(⾃然、经济、社会、⽂化等)、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过程3、农业区位论1826年杜能在《孤⽴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著名的孤⽴国农业圈层理论。
(1)利润是由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产成本与运费决定。
(2)孤⽴过得6层农业圈第⼀层:⾃由农业圈,⽣产鲜菜、⽜奶。
第⼆层:林业圈。
第三层:轮作农业圈,⽣产⾕物。
第四层:⾕草农作圈,以⾕物为重点。
第五层:三圃式农业圈,以畜牧为重点。
第六层:畜牧圈,以畜牧为主。
4、⼯业区位论19世纪末韦伯(Weber)建⽴。
(1)运费对⼯业布局的影响。
原料:⼴布原料、地⽅原料(只分布在某地)。
地⽅原料:地⽅纯原料与地⽅失重原料(⽣产中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部分以废料排出)。
原料指数(MI)=⽣产中耗⽤的地⽅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量。
MI>1,则⼯业为原料地指向的,因为消耗⼀些地⽅失重原料;MI<1,⼯业为消费地(市场)指向;若MI=1,⼯业可灵活布局。
(2)劳动费对⼯业布局的影响。
与运费最低区位相⽐,如果迁⾄劳动费较低点所增加的运费⼤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不应改变。
(3)聚集因素对⼯业布局的影响。
规模经济来⾃于⼯⼚规模扩⼤和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亦称聚集经济效益,由那些密切联系的产业集中布局在特定的区位所产⽣的效益。
5、运输区位论胡佛《区位理论与⽪⾰制鞋⼯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运输成本由线路运营费⽤、站场费⽤(常数)两部分构成。
(1)若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布局在交通线的端点最佳--“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2)如⽆直达运输线、原料⼜是地⽅失重原料,则港⼝或转运点是最⼩运输成本区位。
第一章(二)区域经济的特点1.系统整体性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共性的基础。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各个区域内、同级区域间、各级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经济系统,类似国家经济表现出综合性、宏观性、目的性和全局性的特征。
区域经济所追求的是区域内、外各种经济活动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和功能上的互补,对所能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生出单一经济活动无法获得的经济效果。
2.空间差异性空间差异性是区域经济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区域内部或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包括要素禀赋、部门构成、经济规模、经济增长能力等)表现出的空间上的不同,可以说,现实中完全相同的区域经济活动是不存在的。
也正是这样,区域经济活动才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多彩性。
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重视区域经济的空间空间差异性特征,从区情出发,实事求是,不可生搬硬套。
3.互补性(或开放性)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和空间差异性必然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要素和商品供需关系或发展上的互补性,而且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其他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
实际上,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各区域之间的互补性之强,以至于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独立进行。
如“十五”计划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沿海的发展与内地的资源和市场的互补性考虑的。
4.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区域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每个区域都有其自己的经济利益,这就决定了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竞争。
而在这种竞争中,落后地区总是处于劣势,这样就会使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人为地制造行政区域基础上的市场分割,阻碍资源要素和商品的流通,出现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间相互扯肘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地形成,经济学家称之“诸侯经济”尽管如此,区域经济包含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其发展要符合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受到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
一、名词解释1.区域结构: 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学科的重要标志。
它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 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有机组成, 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都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任何部分, 产生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经济区域: 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读并且补课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点辐射: 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 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4.线辐射: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得带状源, 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
5.面辐射: 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
其结果, 就会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 即为面辐射。
6.古典区位论: 也叫成本决定论, 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 认为区位选择总是趋向于生产成本费用最低的地点。
7、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 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 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 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 进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8、经济特区: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 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地区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9、比较优势论: 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同类外国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 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 各国就能够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 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 通过贸易增进利益。
10、欧盟: (European Union)最早由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建立的, 于1958年成立, 最早成为欧洲共同体, 其基本目标是避免欧洲的冲突、流血事件和破坏事件的发生, 维护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实现对全体人民有利的经济一体化, 向政治联盟迈进。
名词解释(部分)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
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①规模经济②聚集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
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
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
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产业区位理论1,简述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见资料)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三指向是如何确定工业企业的最优区位的。
(见资料)3,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三种中心地体系与序列。
(1)K=3(市场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
市场区序列 1,3,9,27,81…kn=3n-1 中心地序列 1,2,6,18,54…(2)K=4 (交通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市场区序列 1,4,16,64,256…kn=4n-1 中心地序列 1,3,12,48,192…(3)K=7 (行政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市场区序列 1,7,49,343 …kn=7n-1 中心地序列 1,6,42,294 …4,简述廖什市场区位论的基本内容(1)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①由基础聚落形成的蜂窝状六边行②门槛值不同的商品,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③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假定条件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贫困的恶性循环⏹供给和需求具有不可分性⏹工业化是摆脱落后的关键⏹数量有限的个人投资无法打破该循环⏹依据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确定投资比例⏹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依据——投资外部正效应的存在(2)工业化方案(三种)对消费品工业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对消费品工业和基础设施部门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大推进方案(3)均衡发展理论的不足资金来源;外部正效应下降;市场机制强化非均衡发展。
图1 图2 2,非均衡发展理论:(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图2)(见资料)缪尔达尔(G.Mydral)循环积累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化→上升或下降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卡尔多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型(2)“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和地方⏹投资一旦出现在某区,形成较高水平的核心区,其他区域成为边缘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极化效应作用>涓滴效应作用结论:所以核心区与边缘区差距扩大⏹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观点⏹发展起源于创新⏹核心区是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6种效应强化核心区的地位: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生产效应⏹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呈网络分布⏹核心区的作用(3)增长极理论◆理论的提出:配鲁(1950)◆配鲁(Francois Perroux)基本观点⏹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内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
⏹三种效应:支配效应——支配产业(活动单元active unit)对其他产业的支配作用和地位。
连锁效应——支配产业发展(创新)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乘数效应——连锁产生的更广泛地带动、推动作用。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R.布德维尔(Boudeville)的贡献:增长极是主导产业、推动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聚集体以及该聚集体所在的地理空间。
三种类型:增长极是相互关联的主导产业的空间集聚增长极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扩散效应——表现为经济要素从核心区向外围扩散、延伸,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扩散的原因A: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B: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C:政府的调节◆增长极理论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增长极理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都市圈”模式也是该理论的应用◆增长极发展模式也有其局限性配置的产业必须和当地的产业要有一定得关联性。
产品在当地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选择的区域是要具备各方面的,有一定潜力的。
不能快速解决落后地区的就业问题。
(4)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倒U型学说J.G.威廉姆逊(Williamson)的理论;结论⏹各国地区不平衡的实际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倒U型相关规律:即工业化初期通常会扩大地区不平衡,接着趋于稳定,最终则是趋于平衡化。
⏹差距扩大的原因⏹差距缩小的原因3,你认为落后地区应如何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见资料)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工业化的一般模式⏹资本积累方式⏹占有劳动阶层的剩余价值⏹扩展海外市场⏹结构演化(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目标高速的经济增长途径优先发展重工业源泉高积累评析积极的作用;弊端三、初级产品出口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优势,出口农矿产品,以便获取急需的相应外汇,通过向发达国家购买工业化设备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局限性:①产品供求与价格受发达国家的控制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资源价值削弱③发展中国家在不平等交易中损失较大④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依附性四、进口替代模式原因减少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改变畸形的经济结构发展民族工业条件①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的限制②维持本国货币的较高汇率阶段第一阶段:发展一般最终消费品第一阶段:发展国内需要的资本品作用提高了工业品的自给能力发展了民族工业和产品结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贸易和国内就业状况问题替代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外汇短缺不能彻底改变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五、出口导向模式⏹基本目标①利用本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出口②出口扩大带动就业增加③扩大出口改善贸易条件,增加外汇⏹成效①经济的较快增长②改变了产业结构③出口迅速增加⏹缺陷①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增强②经济表现出脆弱性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1、简述什么是合理的产业结构?(见资料)2、简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
(见资料)3、雁行形态理论首创者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观点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注意:理论的适用范围;进口规模要适度;理论本身的缺陷第五章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演化1、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见资料)一、区位势能机制1.区域势能的基本概念2.区位势能的作用机制二、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1.1集聚的动力机制1.2集聚机制的作用方式和空间表现1.3集聚的合理规模2.扩散机制2.1扩散效应的动力机制2.2扩散机制的方式3.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时空特征三、空间近邻效应1.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条件第一,互补性第二,中介机会第三,可达性2.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第一,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第二,由于空间感知能力的限制第三,决策惯性的影响3.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区域经济传递理论1,偏小区域间差距、扩大原因。
一、区域经济差异(差距)⏹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
⏹类型(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差异存在的必然性⏹有限度的调控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区位条件及经济基础不同●投资规模不同●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不同●改革开放程度不同●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效应●工农城乡关系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