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常用简答题详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6.01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绪论,细胞膜与细胞表面一、单选题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2.3分)A.细胞遗传学B.细胞生物学C.细胞病理学D.细胞生理学E.细胞形态学正确答案:B二、单选题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2.3分)A.R.HookB.Schleiden and Schwann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B三、单选题1、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2.3分)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A四、单选题1、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2.3分)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B五、单选题1、在1858年首先提出“细胞来自细胞”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2.3分)A.R.HookB.A.LeeuwenhookC.R.VirchowD.W.FlemmingE.C.Darwin正确答案:C六、单选题1、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2.3分)A.Schleiden and SchwannB.R.Hook and A.LeeuwenhookC.Watson and CrickD.R.BrownE.C.Darwin正确答案:C七、单选题1、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为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学者是(2.3分)A.沃森B.克里克C.埃弗里(Avery)D.福尔根(Feulgen)E.摩尔根正确答案:C八、单选题1、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2.3分)A.磷脂B.脑磷脂C.脂肪D.糖脂E.胆固醇正确答案:A九、单选题1、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3分)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脂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E.脂类和核酸正确答案:B十、单选题1、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是(2.3分)A.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环境间的屏障B.细胞接受外界和其他细胞影响的门户C.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D.受体的主要成分E.抗原物质正确答案:A十一、单选题1、动物细胞被的糖基不包括(2.3分)A.唾液酸B.N-乙酰氨基葡萄糖C.N-乙酰氨基半乳糖D.乳糖E.岩藻糖正确答案:D十二、单选题1、生物膜是指(2.3分)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正确答案:E十三、单选题1、内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2.3分)A.区域化B.合成酶C.合成脂类D.运输E.提供能量正确答案:A十四、单选题1、脂类分子在水溶液中会自身形成团粒或片层状双层结构,起主要作用的是(2.3分)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静电引力正确答案:D十五、单选题1、细胞膜中的糖与脂或蛋白质的结合是通过(2.3分)A.共价键B.离子键C.氢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正确答案:A十六、单选题1、关于磷脂,不正确的描述是(2.3分)A.膜脂以磷脂为主B.膜上的磷脂主要是磷酸甘油脂C.不同类的磷脂性质不同D.磷脂为两性分子, 每一个分子都由疏水的极性头和亲水的脂肪酸链所组成E.磷脂分子的不同结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正确答案:D十七、单选题1、关于膜蛋白不正确的描述是(2.3分)A.膜蛋白可分为周围蛋白和镶嵌蛋白B.周围蛋白与膜脂的极性头结合而不伸入脂双层C.镶嵌蛋白有的插入脂双层,有的贯穿整个脂双层D.膜蛋白都是水溶性的E.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是绝对的正确答案:D十八、单选题1、在生理情况下,胆固醇对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在于(2.3分)A.增加膜脂有序性,降低膜脂流动性B.扰乱膜脂有序性的出现C.阻止晶态的形成D.降低脂双层的力学稳定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十九、单选题1、动物细胞的细胞被是(2.3分)A.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多糖B.细胞壁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细胞膜上的糖脂E.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正确答案:E二十、单选题1、膜脂的运动不包括(2.3分)A.侧向扩散B.旋转运动C.翻转运动D.弯曲和旋转异构运动E.变性运动正确答案:E二十一、多选题1、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多选) (2.3分)A.分子水平B.亚细胞水平C.细胞整体水平D.组织水平正确答案:ABC二十二、多选题1、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2.3分)A.生长发育B.分裂增殖C.遗传变异D.衰老与死亡正确答案:ABCD二十三、多选题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包括(2.3分)A.进化论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定律D.重演率正确答案:ABC二十四、多选题1、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的是(2.3分)A.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B.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C.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D.膜脂的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正确答案:ACD二十五、多选题1、动物细胞表面结构包括(2.3分)A.细胞外被B.细胞膜C.膜下溶胶层D.细胞连接E.细胞表面特化结构,如鞭毛、纤毛、微绒毛和细胞内褶正确答案:ABCDE二十六、多选题1、膜脂分子运动的方式有(2.3分)A.侧向扩散B.翻转运动C.旋转运动D.弯曲运动正确答案:ABCD二十七、多选题1、生物膜的不对称性表现为(2.3分)A.膜蛋白分布不对称B.膜脂分布不对称C.膜上糖基分布不对称D.膜上无机离子分布不对称正确答案:ABC二十八、多选题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2.3分)A.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B.链的长度C.胆固醇的含量D.卵磷脂与鞘磷脂的含量正确答案:ABCD二十九、多选题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2.3分)A.不对称性B.选择透过性C.流动性D.自我装配正确答案:AC三十、多选题1、膜磷脂分子包括(2.3分)A.磷脂酰丝氨酸B.磷脂酰胆碱C.磷脂酰乙醇胺D.磷脂酰肌醇正确答案:ABCD三十一、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从(__),(__)和(__)等3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回复以下是一些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回复:1.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阶段?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周期性过程,包括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分裂期和细胞分裂期。
2.什么是细胞分化?其意义是什么?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能够具有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并实现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功能。
3.什么是细胞凋亡?其意义是什么?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到死亡信号的触发,通过内在的细胞凋亡途径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清除机体内过多的、功能异常的或受损的细胞,以保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4.什么是细胞自噬?其意义是什么?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结构,将胞质中的待降解物包裹在其中并形成自噬体,最终与溶酶体融合降解其内容物的过程。
细胞自噬的意义是维持细胞内物质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清除异常或损伤的细胞器和蛋白质,以及抵抗外部不利因素的挑战。
5.什么是癌细胞?其特点是什么?癌细胞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外界因素的作用,导致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受到抑制,形成异常增殖并具有浸润和转移能力的细胞。
癌细胞的特点包括无限增殖、遗传物质突变、逃避凋亡、对生长因子和生长抑制因子不敏感、浸润和转移等。
6.什么是干细胞?其特点是什么?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干细胞的特点包括自我复制能力、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长期存活等特点。
7.什么是细胞衰老?其意义是什么?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分裂后,出现生长停滞、形态改变和功能衰退的现象。
细胞衰老的意义是防止细胞癌变,保持组织器官的稳定性和功能。
最新精品供基础医学院临床17、20班参考使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简答题集锦第一章绪论1.简述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1)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R.Hook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为cell,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2)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的建立掀起了对多种细胞广泛的观察和描述的热潮,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相继被发现。
(3)实验细胞学时期:人们广泛的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细胞的特性、形态结构和功能。
(4)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细胞生物学的诞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第三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什么特点,膜脂有哪些运动方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膜脂既具有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温度对膜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过低,膜脂转变为晶态,膜脂分子运动受到影响,温度升高,膜恢复到液晶态,此过程称为相变。
(2)膜脂的运动方式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摆动运动、翻转运动,其中翻转运动很少发生,侧向扩散是主要运动方式。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脂肪酸链的长短和饱和程度,胆固醇的双重调节作用,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越大膜脂流动性越大,膜蛋白与周围脂质分子作用也会降低膜流动性。
此为环境因素(如温度)也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流动性增强。
2.简述膜蛋白的种类及其各自特点,并叙述膜的不对称性有哪些体现(1)膜蛋白分为膜外在蛋白、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膜外在蛋白属于水溶性蛋白,分布在膜的两侧,与膜的结合松散,一般占20%-30%;膜内在蛋白属于双亲性分子,嵌入、穿膜,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与膜结合紧密,占70%-80%。
脂锚定蛋白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结合,分布在膜两侧,含量较低。
(2)膜的内外两侧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决定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磷脂和胆固醇数目分布不均匀,糖脂仅分布于脂双层的非胞质面。
1,.什么是核孔复合体?有什么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复杂的结构。
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
亲核蛋白与核定位信号。
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转录产物RNA的输出。
2.染色质的定义?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的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体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
3.活性染色质组蛋白特异的修饰?组蛋白的修饰改变染色质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影响转录的活性。
组蛋白赖氨酸残疾乙酰基化影响转录。
组蛋白的甲基化。
组蛋白的H1的磷酸化。
不同组蛋白修饰之间的关系。
4.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发现的最初来源?5.何谓多聚染色体?其生物学意义?细胞内各种多台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大小或是mRNA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
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有效。
6.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起始:50S亚基和氨酰tRNA与结合在mRNA上的30S亚基结合。
延伸:核糖体沿mRNA移动并通过转肽反应使肽链延伸。
终止:多肽链从tRNA上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解聚。
7.细胞骨架的定义?具有什么功能?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蛋白纤维网架结构体系。
维持细胞外形。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过程某种细胞器。
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8微丝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维持细胞形态,赋予质膜机械强度。
细胞运动。
微绒毛。
应力纤维。
参与胞质分裂。
肌肉收缩。
9.什么是微管?其组成单位是?主要功能有哪些?微管: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转配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维持细胞形态。
维持有关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鞭毛和仙茅运动。
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1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11.膜脂的运动方式?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伸缩运动。
12.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细胞生物学复习-简答题第三章真核细胞得基本结构膜得流动性与不对称性极其生理意义流动性:膜蛋白与膜脂处于不断运动得状态。
主要由膜脂双层得动态变化引起,质膜得流动性由膜脂与蛋白质得分子运动两个方面组成。
膜质分子得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翻转运动、左右摆动膜蛋白得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生理意义:1、质膜得流动性就是保证其正常功能得必要条件。
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得作用等等都与膜得流动性密切相关。
2、当膜得流动性低于一定得阈值时,许多酶得活动与跨膜运输将停止。
不对称性:质膜得内外两层得组分与功能有明显得差异,称为膜得不对称性。
膜脂、膜蛋白与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得不对称性与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得流动性不同,使物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得接受与传递也有一定方向生理意义:1、保证了生命活动有序进行2、保证了膜功能得方向性影响膜流动性得因素1、胆固醇:相变温度以上,会降低膜得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则阻碍晶态形成。
2、脂肪酸链得饱与度:不饱与脂肪酸链越多,膜流动性越强。
3、脂肪酸链得长度:长链脂肪酸使膜流动性降低。
4、卵磷脂/鞘磷脂:比例越高则膜流动性越增加(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膜蛋白:镶嵌蛋白越多流动性越小6、其她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细胞外被作用1、保护、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与生殖道得上皮细胞得糖萼2、决定抗原3、许多膜受体就是糖蛋白或糖脂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应答、信号传递高尔基体得主要功能与形态、分布特点功能:1、形成与包装分泌物2、蛋白质与脂类得糖基化3、蛋白质得加工改造4、细胞内膜泡运输得形成形态:分为小泡、扁平囊(最富特征性)、大泡分布特点:1、在分泌功能旺盛得细胞中,GC很发达,可围成环状或半环状2、GC得发达程度与细胞得分化程度有关(红细胞与粒细胞除外)3、GC在细胞中得位置基本固定在某个区域溶酶体膜得结构特征与溶酶体主要功能结构特征:膜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及答案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及答案1.请说明内膜系统的形成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答:至少有六方面的意义:①首先是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膜结构的合成和装配是统一进行的,这不仅提高了合成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膜结构的一致性,特别是保证了膜蛋白在这些膜结构中方向的一致性。
②内膜系统在细胞内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功能区域和微环境,如酶系统的隔离与衔接,细胞内不同区域形成pH值差异,离子浓度的维持,扩散屏障和膜电位的建立等等,以便在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代谢、加工修饰、浓缩过程中完成其特定的功能。
③内膜系统通过小泡分泌的方式完成膜的流动和特定功能蛋白的定向运输,这不仅保证了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的膜结构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一些具有杀伤性的酶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并能准确迅速到达作用部位。
④细胞内的许多酶反应是在膜上进行的,内膜系统的形成,使这些酶反应互不干扰。
⑤扩大了表面积,提高了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⑥区室的形成,相对提高了重要分子的浓度,提高了反应效率。
2.纤维切割蛋白(filament-severing protein)是微丝的结合蛋白,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类蛋白能够同已经存在的肌动蛋白纤维结合并将它一分为二。
由于这种蛋白能够控制肌动蛋白丝的长度,因此大大降低细胞中的粘度。
经这类蛋白作用产生的新末端能够作为生长点,促使G-肌动蛋白的装配。
另外,切割蛋白可作为加帽蛋白封住肌动蛋白纤维的末端。
加帽和切割蛋白的作用也是受信号调节的。
5.请简述脂锚定蛋白的来源与形成。
新合成的蛋白质除了成为跨膜蛋白或ER腔中的游离蛋白外,还会通过酰基化同ER膜上的糖脂结合,将自己锚定在ER膜上。
新合成的ER 蛋白被信号肽酶从ER 上切割之后,立即通过羧基端与已存在于ER膜上的糖基磷脂酰肌醇共价结合,形成脂锚定蛋白的简化过程。
形成的脂锚定糖蛋白通过进一步的运输成为质膜外侧的膜蛋白。
1.肝细胞中除线粒体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绝大多数的蛋白质都是在细胞质的游离核糖体和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
第一章细胞的概论一.单选题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 B )A.细胞遗传学B.细胞生物学C.细胞病理学D.细胞生理学E.细胞形态学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B )A.R·HookB.Schleiden and Schwann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3、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A)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D.W·FlemmingE.C.Darwin4、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B) A.R·HookB.A.LeeuwenhookC.R·Brown D.W·Flemming E.C·Darwin5、最早自制显微镜并用于观察细胞的学者是(B)A.Schleiden and SchwannB.R·Hook and A·LeeuwenhookC.VirchowD.R·BrownE.C.Darwin6、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C)A.Schleiden and SchwannB.R·Hook and A·LeeuwenhookC.Watson and CrickD.R·BrownE.C·Darwin7、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单位是(D)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器D.细胞E.核糖体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的一种细胞器是(E)A.细胞骨架B.线粒体C.高尔基体D.中心体E.核糖体9、关于原核细胞的特征,下列哪项叙述有误(B)A.无真正的细胞核B.其 DNA 分子常与组蛋白结合C.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D.无内膜系统E.体积较小(1~10μm)10、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C)A.有真正的细胞核B.有多条 DNA 分子并与组蛋白构成染色质C.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D.体积较大(10~100μm)E.膜性细胞器发达11、下列哪种细胞器为非膜相结构(A)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E.高尔基体12、下列哪种细胞器为膜相结构( E)A.中心体B.纺锤体C.染色体D.核糖体E.线粒体13、普通光镜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是( B )A.核孔B.核仁C.溶酶体D.核糖体E.内质网二.多选题1、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ABCDE)A.生长发育B.分裂增殖C.遗传变异D衰老 E.死亡2、蛋白质分子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有(ABCDE)A.结构成分B.收缩运动C.物质运输D.代谢调节E.催化功能3、细胞质骨架系统包含下列哪些细胞器(AB)A.微管B.微丝C.纺锤丝D.中间纤维E.线粒体第三章细胞膜与物质运输一.单选题1、液态镶嵌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 D )A.膜中的脂质及蛋白质都能横向运动B.膜中只有脂质能横向运动C.膜中只有蛋白质能横向运动D.膜的流动性和其化学组成的高度不对称性E.连续的脂双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2、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A)A.磷脂B.脑磷脂C.脂肪D.糖脂E.胆固醇3、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脂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E.脂类和核酸4、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C)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吞噬5、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C )A.某种配体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辨认”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B.配体-受体复合物向有被小凹集中C.其他种类的配体-受体复合物相继在同一有被小凹集中D.吞食泡的形成E.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的再循环6、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 ATP,钠泵转运可使(D)A.2 个 Na+移出膜外B.2 个K+移入膜内C.2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2 个 K+移入膜内D.3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2 个 K+移入膜内E.2 个 Na+移出膜外,同时有 3 个 K+移入膜内7、细胞膜内外正常的 Na+和 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增加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 ATP 的作用8、以下关于钠钾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A.钠钾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的 Na+移出膜外B.钠钾泵可逆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 K+转入膜内C.由于从细胞内移出 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钠钾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 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钠钾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9、细胞膜上的三类主要脂质是(D)A.脂肪、磷脂和胆固醇B.脂肪、磷脂和糖脂C.脂肪、胆固醇和糖脂D.磷脂、胆固醇和糖脂E.以上都不是10、关于磷脂,不正确的描述是(D)A.膜脂以磷脂为主B.膜上的磷脂主要是磷酸甘油脂C.不同类的磷脂性质不同D.磷脂为两性分子, 每一个分子都由疏水的极性头和亲水的脂肪酸链所组成E.磷脂分子的不同结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11、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E)A.转运大分子物质B.逆浓度梯度运送C.需载体帮助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E.消耗代谢能12、细胞外的液态异物进入细胞后形成的结构称( B)A.吞噬体B.吞饮体C.多囊体D.小囊泡E.大囊泡13、动物细胞的细胞外被是( E )A.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多糖B.细胞壁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细胞膜上的糖脂E.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14、膜脂的运动不包括(E)A.侧向扩散B.旋转运动C.翻转运动D.弯曲和旋转异构运动E.变性运动15、易化扩散的特点不包括( D )A.载体蛋白有较高的结构特异性B.不消耗代谢能C.饱和现象D.消耗代谢能E.竞争性抑制16、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C)A.磷脂肌醇B.磷脂酰胆碱C.胆固醇D.磷脂酰丝氢酸E.鞘磷脂17、以简单扩散形式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是(A)A.尿素B.葡萄糖C.氨基酸D.核苷酸E.甘露糖18、O2 或 CO2 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A )。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和问答题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和问答题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
以下是一些细胞生物学简答题和问答题,希望对学习细胞生物学的人们有所帮助。
一、简答题1.什么是细胞?答: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构成部分。
细胞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答:细胞主要由细胞质、核和细胞膜三部分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胶质和细胞基质,其中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叶绿体等。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可以将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隔离开来。
3.细胞的功能是什么?答:细胞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可以完成物质代谢、能量交换、生长、分裂、信号传递等生命活动。
细胞通过维持内部稳态,维持生命的持续进行。
4.细胞的分裂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答:细胞分裂通常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在有丝分裂期间进行的,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分裂期。
减数分裂只在生殖细胞中发生,核的染色体数目被减半,产生四个不同的细胞。
5.细胞进化的历史是如何的?答:细胞进化从单细胞微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时间。
在这个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细胞经历了物种分化、互相适应和繁殖等过程,使得生命从单一状态向多样化发展。
二、问答题1.什么是细胞膜?答:细胞膜是细胞外部分离细胞质的一层薄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2.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有什么不同?答: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细胞器,但二者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
内质网主要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两种类型。
而高尔基体则是蛋白质的包装和分泌的主要场所,具有多种不同的组成结构。
3.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主要包括DNA的存储、复制和转录、RNA的加工和剪切、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等功能。
1.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同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信号通路分为三类:①激活离子通道;②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以cAMP 为第二信使;③激活磷脂酶C ,以IP3 和DAG 作为双信使激活离子通道:当受体与配体结合被激活后,通过偶联G蛋白的分子开关作用,调控跨膜离子通道的开启和关闭,进而调节靶细胞的活性。
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酸的cAMP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
腺苷环化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 被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降解清除。
cAMP信号通路主要是通过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 (PKA) ,激活靶酶开启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蛋白激酶A 由2个催化亚基和2个调节亚基组成,cAMP 的结合可改变调节亚基的构象,释放催化亚基产生活性。
蛋白激酶A被激活后,一方面通过对底物蛋白的磷酸化,引起细胞对胞外信号的快速反应;另一方面,其催化亚基可进入细胞核,磷酸化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 的丝氨酸残基。
磷酸化的CREB蛋白被激活,它作为基因转录的调节蛋白识别并结合到靶细胞的cAMP应答元件(CRE) 启动靶基因的转录,引起细胞缓慢的应答反应。
cAMP信号通路中的缓慢反应过程: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cAMP是由腺苷酸环化酶 (adenylyl cyclase,AC) 催化合成的,腺苷酸环化酶为跨膜12次的糖蛋白,在Mg2+或Mn2+存在下能催化ATP生成cAMP;细胞内的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 (PDE) 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
因此,细胞内cAMP的浓度受控于腺苷酸环化酶和PDE的共同作用)。
cAMP信号调控系统由质膜上的5种成分组成:刺激型激素受体(Rs)、抑制型激素受体(Ri)、刺激型G蛋白(Gs)、抑制型G蛋白(Gi)、腺苷酸环化酶(E)。
细胞生物学试题题库第五部分简答题1.根据光镜与电镜的特点,观察下列结构采用那种显微镜最好?如果用光镜(暗视野、相差、免疫荧显微镜)那种最有效?为什么?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3.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是后者有细胞器,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至少2点)5.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6.简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生动物应付低渗膨胀的主要方式?7.简述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技术路线。
8.简述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9.受体的主要类型。
10.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
11.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12.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主要有哪几种方式?13.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主要特点。
14.信号肽假说的主要内容。
15.简述含信号肽的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后到内质网的主要过程。
16.简述蛋白质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与O—连接之间的主要区别。
17.溶酶体膜有何特点与其自身相适应?18.简述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19.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
20.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
21.线粒体与叶绿体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22.细胞周期中核被膜的崩解和装配过程。
23.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24.染色质的多级螺线管模型。
25.染色体的放射环模型。
26.细胞内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27.肌肉收缩的机制。
28.纤毛的运动机制。
29.中心体周期。
30.简述C.D.K1(MPF)激酶的活化过程。
31.泛素化途径对周期蛋白的降解过程。
32.人基因组大约能编码5万个基因,而淋巴细胞却能产生约107—109个不同抗体分子,为什么?3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34.溶酶体膜有何与其自身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5.何为信号肽假说的?36.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B 2. E 3.C 4.D 5. C 6.C 7.B 8.C 9. E 10. B 11. D 12. E 13.D 14.D 15. C 16. C 17. A 18.E 19.C 20.B 21.A 22.B 23.B二. X型题24.ADE 25. ABCDE 26.ACD 27.ABCE 28.ABCDE 29. AC 30.ACE 31. CDE三. 名词解释1.原生质,构成细胞中的所有生命物质,它由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和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等生物小分子组成。
★2.生物大分子,指细胞中存在的那些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酶等三大类物质为典型的生物大分子,它们是由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等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既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又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或体现者。
3.原核细胞,指那些无细胞核或无真正细胞核的较原始状态的细胞,如各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单细胞生物都属原核细胞,其遗传物质DNA一般不与蛋白质结合而以裸露的状态分散分布于细胞中或较集中地分布于细胞的一定区域形成所谓的拟核或核区。
这类细胞结构较简单,无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膜性的细胞器。
4.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核质和核仁等完整结构的所有细胞,是人体和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复杂、机能完善、种类繁多。
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其内部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内质网等膜性细胞器,形成了结构和机能完善的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的遗传系统较为复杂,遗传物质DNA一般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具有多级结构的染色质或染色体。
而且每个细胞中存在多条染色体,在细胞处于非分裂期时,染色体都解聚成染色质被核膜包被在核中。
这类细胞的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
先在细胞核中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然后在细胞质中将转录的产物mRNA所带的遗传信息翻译成相应的蛋白质或酶。
一、染色质的装配1.染色质的一级结构-----11nm染色质纤维:直径约11nm的串珠装的染色质纤维,是由组蛋白和DNA分子组成的核小体2. 染色质的二级结构----30nm染色质纤维:螺线管模型,每个核小体长度的染色质纤维可以螺旋式的围成一圈,以形成外径约30nm、径约11nm的中空纤维样结构。
3.染色质的高级结构:1)型:30nm的染色质纤维折叠形成襻环,襻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像周围放射装伸出,其基部与染色体中的非组蛋白轴想连,由此构成放射环状的结构。
2)螺旋化模式30nm的螺线管可以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2----0.4um的圆筒状结构,即超螺线管。
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和分泌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然后,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切除信号肽进行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完成合成肽链通过衣被小泡Ⅱ(cop)将蛋白质送到高尔基体顺面,经过高尔基复合体的顺面网状结构、中间膜囊的加工及修饰。
在反面网状结构,蛋白质被分选,,经网格蛋白构成的有小泡运输到细胞膜上,再通过网格蛋白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靶部位。
三、溶酶体的形成与成熟1酶蛋白的糖基化与磷酸化:由粗面内质网合成的酶蛋白前体首先进入内质网网腔,经过加工、修饰,形成N—连接的甘露糖糖蛋白,然后再被内质网以出芽的形式包裹形成膜性小泡,转送运输到高尔基复合体的顺面。
在高尔基体复合体内磷酸化,形成M—6—P,为溶酶体分选信号;2)酶蛋白的分选:带有M—6—P标记的溶酶体水解酶前体到高尔基成熟面时,被高尔基复合体网膜囊腔面的受体蛋白所识别、结合,随即触发高尔基复合体局部出芽和网膜外胞质面网格蛋白的组装,并最终以表面覆有网格蛋白的有被小泡形式从高尔基复合体囊膜脱离.3)内体性溶酶体的形成:断离后的有被小泡,很快脱去网格蛋白外被形成表面光滑的无被运输小泡他们与胞内晚期内吞体融合形成前溶酶体。
4)溶酶体的成熟:在前溶酶体膜上质子泵的作用下,胞质中的+的泵入,使其内部形成酸性环境条件下,溶酶体酶前体去磷酸化而成熟。
简答题及知识点归纳第一章1.简述细胞生物学创立的几个重要时期:①细胞学创立时期(1665~1875):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②细胞学经典时期(1875~1900):在显微镜下的形态描述——对细胞认识的鼎盛时期。
③实验细胞学时期(1900~20世纪中叶):细胞与各门学科的交融与汇合④亚显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Vr.第二章2.为什么说细胞是生物活动的基本单位:①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是有机生长发育的基础④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3.细胞的共同结构:①具有生物膜结构②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③具有蛋白质合成机器④具有细胞质基质4.细胞的共同特点:①细胞有共同的结构②细胞能够自我复制③细胞具有应激性④细胞的高度复杂性⑤细胞的自我调控能力⑥细胞获得并利用能量5.原核细胞的特点:①体积较小,结构简单②由细胞膜包绕③胞质内含有拟核④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⑤质膜外有坚韧的细胞壁6.水的存在方式:①结合水②游离水水的功能:①在细胞中及时反应物也是溶剂②调节温度③参加酶反应④参与物质代谢⑤质膜外有坚韧的细胞壁。
7.无机盐的作用:①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和调节渗透压,保障细胞正常生命活动②与蛋白质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合蛋白,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③作为酶反应的辅助因子8.四大类有机物:多糖;磷脂;蛋白质;核酸9.糖类分子的组成形式:寡糖;单糖;二糖;多糖10.脂类物质的分类及作用:①脂肪酸:营养和构成细胞的结构②中性脂肪(如甘油三酯):能源物质/蜡③磷脂: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是许多代谢途径的参与者④糖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与细胞的识别和表面抗原性有关⑤萜类和类固醇类: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11.钠钾泵工作原理:①刺激ATP水解,蛋白质结构改变②Na+由内到外(Na+外流)③K+结合位点朝向细胞表面,去磷酸化导致蛋白质构型再次变化④K+由外到内(K+内流)⑤蛋白质构型恢复原状第四章12.细胞膜的功能:①包围细胞,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界限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④为多种没提供结合位点,是没出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细胞生物学复习-简答题第三章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极其生理意义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主要由膜脂双层的动态变化引起,质膜的流动性由膜脂和蛋白质的分子运动两个方面组成。
膜质分子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翻转运动、左右摆动膜蛋白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生理意义:1、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2、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
不对称性: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膜脂、膜蛋白和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的流动性不同,使物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也有一定方向生理意义:1、保证了生命活动有序进行2、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1、胆固醇:相变温度以上,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则阻碍晶态形成。
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不饱和脂肪酸链越多,膜流动性越强。
3、脂肪酸链的长度:长链脂肪酸使膜流动性降低。
4、卵磷脂/鞘磷脂:比例越高则膜流动性越增加(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膜蛋白:镶嵌蛋白越多流动性越小6、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细胞外被作用1、保护、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的上皮细胞的糖萼2、决定抗原3、许多膜受体是糖蛋白或糖脂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应答、信号传递RER和SER的区别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和形态、分布特点功能:1、形成和包装分泌物2、蛋白质和脂类的糖基化3、蛋白质的加工改造4、细胞内膜泡运输的形成形态:分为小泡、扁平囊(最富特征性)、大泡分布特点:1、在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GC很发达,可围成环状或半环状2、GC的发达程度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红细胞和粒细胞除外)3、GC在细胞中的位置基本固定在某个区域溶酶体膜的结构特征与溶酶体主要功能结构特征:膜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
膜上含多种载体蛋白。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主要功能:1、分解外来异物和老损细胞器2、细胞营养3、免疫防御4、腺体分泌5、个体发生、发育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形态特征:粒状、杆状、线状,与种类、生理状况有关,受酸碱度、渗透压的影响结构特征:由内外两层膜封闭的膜囊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内部空间和基质(matrix)四个功能区外膜由脂类、蛋白质构成,通透性强内膜蛋白质含量高,高度选择性通透内膜内表面附有球形基粒即ATP合酶复合体,有大量向内腔突起的折叠形成嵴。
基质上有电子密度较低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线粒体是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细胞器。
核编码蛋白质的线粒体转运:1、运进线粒体的核编码蛋白质都在N端有一段基质导入序列(matrix targeting sequence, MTS),可与线粒体内外膜上相应的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
2、线粒体前体蛋白在输送时还依赖分子伴侣的协助,从而防止紧密折叠构象的形成,也能防止已疏松蛋白的再聚集。
3、转运时大多数和分子伴侣hsc70结合的前体蛋白复合物与外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者与内膜接触点共同形成跨膜通道使前体蛋白得以通过。
4、当前体蛋白到达目的地后,被蛋白酶水解,然后在分子伴侣的作用下重新折叠,形成成熟蛋白发挥功能。
线粒体遗传信息特点1、与核DNA不同,mtDNA裸露在外,不与组蛋白结合,主要编码供线粒体自身使用的tRNA、rRNA和一部分蛋白质,所使用的遗传密码也有着与核基因密码不同的含义。
2、线粒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蛋白质仍需要由核基因编码,且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再运进线粒体,所以线粒体的生长和增殖受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共同控制,也称线粒体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3、线粒体DNA呈双链环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一个线粒体内可含有一至数个DNA分子。
4、mtDNA全长16569 bp,共编码37个基因,根据转录物离心后的不同密度可分为重链和轻链。
5、与核基因组相比,线粒体基因组非常紧凑,只含少量非编码序列。
核糖体的重要活性部位1、mRNA结合位点位于小亚基上2、A部位、P部位A部位位于大亚基上,结合氨酰基-tRNA;P部位位于小亚基上,tRNA释放的部位3、肽基转移酶部位位于大亚基上,结合T因子(肽基转移酶,催化肽链形成)4、GTP酶部位GTP酶分解GTP,并把肽酰基-tRNA由A位移到P位5、E部位大亚基上容纳生长中的肽链微管结构、特点、作用微管: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管壁由13条原纤维纵向排列而成,主要成分微管蛋白、微管结合蛋白1、微管蛋白:酸性,呈球形,一般以异二聚体形式存在,主要有α和β两种亚单位。
每一个异二聚体都有GTP/GDP、Mg2+、Ca2+、秋水仙素和长春碱的结合位点两个异二聚体相间排列成一条长链即原纤维2、微管结合蛋白微管结构和功能的必要成分1)微管相关蛋白MAP:稳定微管结构、促进微管聚合2)微管聚合蛋白:增加微管装配的起始点和提高起始装配速度微管的功能:1、参与鞭毛、纤毛、中心粒的构造2、构成网状支架,提供机械支持并维持细胞形状3、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4、维持内膜系统的定位微管的组装过程和影响因素1、体外组装:先由异二聚体聚合成片状或环状核心,再经过侧面增加异二聚体使之扩展为13条原纤维。
微管蛋白以首尾相接的方式形成原纤维,有极性。
2、体内组装:遵循体外组装的规律,从中心外周围物质(PCM)发射出来,其起点和核心在微管组织中心MOTC。
此外微管相关蛋白(MAP)促进装配的启动、调节装配的范围和速率,还可在微管之间以及其他结构的连接中起重要作用。
3、影响因素:GTP与蛋白浓度、温度、离子浓度、PH、药物肌动蛋白的形态特点及组装形态特点:1、两种存在形式:球形单体G-肌动蛋白,聚合纤维状多体F-肌动蛋白2、G-肌动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有阳离子、ATP、肌球蛋白的结合位点3、有固定的极性组装:G-肌动蛋白和盐即可自发聚合生成F-肌动蛋白丝。
单体存在是因为结合了隔离蛋白,无法自由聚合。
受到断裂蛋白、封端蛋白和某些真菌毒素的影响。
中间丝的形态特点中央是氨基酸序列保守的α-螺旋杆状区,两端是非螺旋的头部和尾部呈球形,由32条多肽环围成的空心管状纤维。
死具体是中间丝组装的最小单位。
核膜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双层膜(外膜和ER相连,内膜上的特异蛋白和核纤层上的蛋白发生作用)、核周间隙(双层膜的缓冲区)、核孔复合体(一串大的排列的八角形蛋白质颗粒组成,中央是含水通道,允许水溶性物质出入)、核纤层(保持核膜外形、固定核孔位置、为染色质提供附着位点,与细胞周期中核膜的裂解和重建有关)功能:1、区域化作用。
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在时空上加以分离,保证内环境的稳定性,确保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准确性和高效性2、控制着核-质间的物质交换。
选择性运输。
染色体的构建与形态特征构建:30nm的染色质纤维折叠成襻环,襻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状伸出,环的基部集中在染色单体的中央,连接在非组蛋白支架上。
每18个襻环以染色体支架为轴心放射状排列一圈形成微带,约106个微带沿轴心支架总想排列形成染色单体。
中期的染色体具有稳定的形态、结构特征,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处相连而成包括:1、着丝粒和动粒2、次缢痕3、随体4、端粒核仁的结构裸露无膜、纤维丝构成的海绵状结构1、核仁相随染色质和人周为染色质和核仁内染色质2、纤维结构NOR转录的rRNA和核糖体蛋白构成了核仁的海绵体王家3、颗粒成分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4、核仁基质无定形的蛋白质性液体基膜的组成和功能上皮细胞下方一层柔软的特化的细胞外基质。
组成:LN+Ⅳ型胶原黏结蛋白(合称巢蛋白),基膜蛋白聚糖,装饰蛋白功能:1、保护、过滤2、决定细胞极性3、影响细胞代谢、存活、迁移、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存活、生长与死亡:正常真核细胞须粘附于特定的细胞外基质上才能存活。
决定细胞的形状:通过其受体影响细胞骨架的组装而实现。
控制细胞的分化参与细胞的迁移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运输钠钾泵的机制和作用(3Na+,2K+)过程:(钠钾泵由大小亚基组成,大亚基是催化部分,贯穿全膜,小亚基是必要成分)1、膜内侧,Na+,Mg2+和酶结合2、酶活性激活,分解ATP,产生的Pi使酶磷酸化3、酶构象改变,Na+结合部位暴露到膜外侧,对Na+亲和力变低4、释放Na+,对K+亲和力增高,结合K+5、K+的结合促使酶去磷酸化6、酶去磷酸化后构象改变,K+结合部位到内侧,与Na+亲和力变高,与K+亲合力变低,释放K+7、恢复初始状态作用:耗能、调节渗透压、维持膜电位、维持细胞容积、物质吸收(糖、氨基酸)网格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先由1条重链和1条轻链形成二聚体,3个二聚体组成一个三脚蛋白复合体(triskelion)。
许多三脚蛋白复合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5边形或6边形网孔的篮网状结构。
三脚蛋白复合体可自发进行装配,受钙调蛋白调控。
功能:网格蛋白可引起质膜向内凹陷,最终形成有衣小泡,还能引起膜受体的聚集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以吸收胆固醇为例)1、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特异结合,诱导尚未结合的LDL受体向有衣小窝处移动来与LDL受体结合2、有衣小窝继续内陷,形成有衣小泡,LDL被摄入细胞3、有衣小泡脱去网格蛋白衣被,与细胞内其他囊泡融合,形成内体4、内体中LDL与受体分开5、受体随囊泡返回细胞膜,LDL被溶酶体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进入细胞质受体的去向1、大部分受体可返回它们原来的质膜结构域被重新利用,如LDL受体;2、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在那里被消化,从而导致细胞表面受体浓度降低3、还有些受体通过跨细胞运输将被转运物质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这是一种将内吞作用与外排作用相结合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细胞内蛋白质的运输途径和方式运输途径:1、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释放到细胞质中,带有分选信号的运送到细胞核、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中,没有分选信号的则留下2、在核糖体上合成不久,位于N端的信号肽使核糖体附着于RER上继续合成,可能留在ER或被运往GC及其他部位。
运输方式:1、门控转运:经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2、穿膜转运:直接穿越细胞器膜,须有蛋白转位装置且蛋白质非折叠3、膜泡转运:转运小泡蛋白质分拣与转运信号假说(蛋白质怎么进入ER的)及合成后的去向信号肽合成→信号肽与SRP结合→肽链延伸终止→SRP与内质网上受体结合→SRP脱离信号肽→肽链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同时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信号肽切除→肽链延伸至终止→核糖体分离,蛋白质释放到ER腔。
去向:RER上的蛋白质合成后根据穿膜信号的不同可进入网腔中形成游离蛋白质,也可以参与内质网膜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