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设计(A)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A)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A)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A)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A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将选择结果填入括弧)

1、现浇楼盖是指在现场整体浇筑的楼盖,关于其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整体刚性好

B . 抗震性能差

C . 防水性能好

D . 结构布置灵活

2. 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若1l 表示短边的计算跨度,2l 表示长边的计算跨度,则(

)。

A. 当21/2l l >时,可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B. 当21/1l l ≤时,不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C. 当21/2l l ≥时,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D. 当212/3l l <<,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3.关于井式楼盖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需要设置较多内柱

B . 能跨越较大空间

C . 适用于中小礼堂、餐厅以及公共建筑的门厅

D . 用钢量和造价较高

4.关于无梁楼盖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荷载由板直接传至柱或墙

B . 能够使房间净空高、通风采光好

C . 施工时支模复杂

D . 用钢量较大

5.作用在屋盖上的荷载有恒荷载和活荷载两种,下列不属于活荷载的是( )。

A . 屋盖自重

B . 积灰荷载

C . 雪荷载

D . 风荷载

6. 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大正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

A. 1、2、4跨

B. 1、2、3跨

C. 1、3、5跨

D. 2、3、4跨

7.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情况中,可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结构内力的是( )。

A .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

B . 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结构构件,如水池池壁

C . 处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较大强度储备的结构构件

D . 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

8.排架结构形式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合,( )的结构形式。

A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

B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

C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

D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

9.一般单层厂房中,( )是主要承重结构,屋架、吊车梁、柱和基础是主要承重构件。

A .屋面板

B .牛腿

C .托架

D .横向排架

10.伸缩缝从( )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当温度变化时,结构可自由地变形,防止房屋开裂。

A . 基础底面

B . 基础顶面

C . 地基底面

D . 地基顶面

11.关于单层厂房中柱间支撑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强屋盖的整体刚性

B . 保证屋架的侧向稳定

C . 增强厂房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把各种纵向水平力有效地传给基础。

D . 加强屋盖结构在横向水平面内的刚度,使横向水平荷载沿纵向分布

12.单层厂房结构中,( )的作用是承托门窗洞口上部的墙体重量。

A .圈梁

B .连系梁

C .过梁

D .基础梁

13.在单层厂房的排架计算中,屋面活荷载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 .屋面均布活荷载

B .雪荷载

C .积灰荷载

D .地震荷载

14.在单层厂房中,牛腿的斜压破坏多发生在( )。

A .当00.1/0.75a h <≤时

B .当0/0.1a h ≤时

C .当00.75/1a h <≤时

D .当0/1a h >时

15.采用( ),其优点是有利于抵抗来自纵横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A .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B .纵向框架承重体系

C .斜向框架承重体系

D .混合承重体系

16.( )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在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对连接节点区浇筑混凝土,从而将梁、柱、楼板再连成整体框架结构。

A .现浇框架

B .预制装配式框架

C .现浇预制框架结构

D .钢框架结构

17.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现浇楼板对它的影响。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取为( )。(I 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A .I 0

B .1.2I 0

C .1.5I 0

D .2I 0

18.一般认为,当框架结构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 )时,采用反弯点法计算所引起的误差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A .等于1

B .低于1

C .低于3

D .超过3

19.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

A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B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C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D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适当调小

20.一般多层房屋的框架结构柱的计算长度规定为:对于现浇楼盖,其底层柱和其他层柱的l 0分别取为( )。

A .1.25H 和1.0H

B .1.0H 和1.25H

C .1.5H 和1.25H

D .1.25H 和1.5H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 肋形楼盖荷载传递的途径是板→主梁→次梁→柱或墙→地基→基础。( )

2.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内力。( )

3. 对于多跨连续梁结构,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同时两侧每隔两跨布置活荷载。( )

4.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破坏”的标志不是某个截面的“屈服”(出现塑性铰),而是形成几何不变体系。( )

5.钢筋混凝土楼梯按结构受力状态可分为梁式、板式、折板悬挑式和螺旋式,前两种属于平面受力体系;后两种属于空间受力体系。( )

6.屋面梁或屋架、横向柱列和基础等组成横向平面排架结构,它是单层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 )

7.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 )

8.框架结构一定比单层厂房结构抗震性能好。( )

9.有檩屋盖的刚度和整体性较差,一般用于非保温区的小型车间和山区建筑中。( )

10.牛腿按其所受竖向荷载作用点到下柱边缘的距离a 分为两类:当0a h ≤时为短牛腿;当0a h >时为长牛腿。( )

11.纵向框架承重体系由于横向跨度小于纵向,故而楼板的跨度较为经济合理。( )

12.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50毫米以上,从基础开始一直沿房屋的高将结构分开。( )

13.框架结构的近似手算方法包括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和改进反弯点法(D 值法)。( )

14.采用调整框架柱的线刚度来考虑支座转动的影响,其方法是:(1)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0.9的折减系数;(2)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

15.框架结构中,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大的一侧偏移。( )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何谓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塑性内力的完全重分布?

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在荷载作用下能够按预期的顺序出现塑性铰,并按照选定的调幅值形成破坏机构,且其承载能力达到预计的极限荷载,这成为内力的完全重分布。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哪些情况下只能用弹性理论计算内力,而不能使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法。

答:(1)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2)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结构构件,如水池池壁;

(3)处于重要部位而又要求有较大强度储备的结构构件。

3.单层厂房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

答:

当相邻厂房高差较大,两跨间吊车起重量相差悬殊,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厂房结构类型有明显差别处等容易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应设置沉降缝。

4.对于一般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简化计算,通常对排架的柱端连接和横梁做哪些假定?

答:一般钢筋混凝土排架通常作如下假定:(1)柱的下端与基础固结;(2)柱的上端与屋架(或者屋面梁)铰接;(3)排架横梁为无限轴向刚性的刚杆,横梁两端处的柱的水平位移相等。

四、论述题(10分)

1.按施工方式的不同划分,框架结构一般分为哪三种类型?并论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答:按施工方式的不同,一般将框架结构分为现浇框架、预制装配式框架和现浇预制框架三种类型。 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比较广泛。但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较大。

预制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的框架结构。其优点是构件均为预制,可实现标准化、工厂化、机械生产。因此,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弱,不宜在地震区应用。

现浇预制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在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对连接节点区浇筑混凝土,将梁、柱、楼板连成整体框架结构。此类框架既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又可采用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因此它兼有现浇式框架和装配式框架的优点。但节点区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复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将选择结果填入括弧)

1.B 2. D 3.A 4.C 5.A 6. C 7.D 8.C 9.D 10.B

11.C 12.C 13.D 14.A15.D 16.C 17.C 18.D 19.A20.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四、论述题(10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选择题题库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B) 受力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2、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与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 s的关系是() (C) 适筋条件下,纵向受力钢筋面积愈大,承载力愈大 3、少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时,破坏弯矩是() (A) 小于开裂弯矩 4、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对同样的构件,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关系为() (B) 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5、混凝土柱的延性好坏主要取决于() (B) 纵向钢筋的数量 二、选择题 1、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在截面尺寸已定的条件下,提高承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提高钢筋的级别 2、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V>c f c bh0,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B) 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3、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C) % 4、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随扭矩的增加而(B) 减少 5、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要令x=b h0,这是为了() (C) 保证破坏时,远离轴向一侧的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 二、选择题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B) 避免裂缝或减少裂缝(使用阶段),发挥高强材料作用 2、受扭构件中,抗扭纵筋应() (B) 在截面左右两侧放置

3、大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与()构件类似。 (B) 大偏心受压 4、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A s可按最小配筋率及构造要求配置,这是为了() (C) 节约钢材用量,因为构件破坏时A s应力s一般达不到屈服强度。 5、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以后() (C)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大,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热轧钢筋经过冷拉后()。 A.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 2.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正截面受力钢筋达到屈服以后()。 D.梁承载力略有提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3.在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对一般梁(h w/b≤),若 V>βc f c bh0,可采取的解决办法有()。 B.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4.钢筋混凝土柱子的延性好坏主要取决于()D.箍筋的数量和形式 5.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会随时间而增长,其主要原因是()。D.受压混凝土产生徐变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有三种混凝土受压状态:a 为一向受压,一向受拉,b 为单向受压,c 为双向受压,则 a、b、c 三种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C.c>b>a 2.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压钢筋设计强度规定不超过 400N/mm 2 ,因为()。 C.混凝土受压边缘此时已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其它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通常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B.小些4.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是()。 A.都属于脆性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 习题 3-1 某四层四跨现浇框架结构的第二层内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14×104 N ,楼层高H=5.4m ,计算长度l 0=1.25H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HRB400级钢筋。试求柱截面尺寸及纵筋面积。 3-2 由于建筑上使用要求,某现浇柱截面尺寸为250㎜×250㎜,柱高4.0m ,计算高度 l 0=0.7H=2.8m ,配筋为4Φ16(As ′=804㎜2 )。C30混凝土,HRB400级钢筋,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950KN 。试问柱截面是否安全? 3-3 已知一桥下螺旋箍筋柱,直径为d=500㎜,柱高5.0m ,计算高度l 0=0.7H=3.5m ,配HRB400 钢筋10Φ16(As ′=2010㎜2 ),C30混凝土,螺旋箍筋采用R235,直径为12㎜,螺距为s=50㎜。试确定此柱的承载力。 3-4 编写轴心受拉与轴心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程序。 第四章 习题 4-1 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尺寸b ×h=250㎜×500㎜,混凝土强度等级C25,HRB335钢筋,弯矩设计值M=125KN ·m 。试计算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并绘配筋图。 4-2 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尺寸b ×h=200㎜×500㎜,弯矩设计值M=120 KN ·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试计算下列三种情况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 :(1)当选用HPB235钢筋时;(2)改用HRB335钢筋时;(3)M=180KN ·m 时。最后,对三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解:①当HRB235钢筋按一排布置: h 0=h-35=500-35=465mm. 查表可知: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可得f c =11.9N/mm.f y =210N/mm. ξb =0.614, α1=1.0. 对于αs =20c M f bh 1α=6 2 1.01.0?10?11.9?200?465 =0.2332. ξ =1- 1-0.614.b <ξ= A s =c 0y f bh f 1αξ? =1.011.9 210 ??0.2695?200?465=1420.26mm 2. min A bh >ρ=0.2%?200?500=200mm 2 选用6Φ18(A s =1527mm 2)钢筋. ②当HRB335钢筋时, 选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 h 0=h-35=500-35=465mm. 查表可知:对于HRB335钢筋.f y =300N/mm 2. εb =0.550. α1=1.0. 对于 αs=20c M f bh 1α=6 2 1.01.0?10?11.9?200?465=0.233 2. ξ =1-b <ξ=0.550. A s =c 0y f bh f 1αε? =0.2695 1.011.9 300 ??200?465?=994.18mm 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 C ) A.整体墙 B.小开口剪力墙 C.联肢墙 D.壁式框架 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3.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120t,K=6×kN/m; =180t,=9kN/m.=240t,=12kN/m;=300t, K=15×kN/m 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 D ) A. <<< B. >>> C. == D. === 4.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 B )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5.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 (注N<0.2)( B )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D.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6.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 A ) A.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D.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7.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 )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8.高度39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 ( B ) A.底部剪力法 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时程分析法 D.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 9.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D )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混凝土结构设计2_复习题及答案2011_2012年

混凝土设计2 ( 预应力, 梁板结构设计 , 单层厂房设计 ,多层级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 预应力 (一)填空题 1.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后强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 2.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当采用高强钢丝、钢绞线时,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 3.已知各项预应力损失:锚固损失11σ;管道摩擦损失12σ;温差损失13σ;钢筋松驰损失14σ;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15σ;螺旋式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损失16σ。先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 4.施回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 5.影响混凝土局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 。 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当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是 。 7.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对荷载效应的超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 。 8.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 9.为了保证在张拉(或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不被压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cc σ应符合 。其中先张法的cc σ应为 ,后张法的cc σ应为 。 10.轴心受拉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包括 、 两个方面的验算。 11.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裂给算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奕符合 、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 、 。 1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 、 。 13.全预应力是指 。部分预应力是指 。 14.有粘结预应力是指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 。 15.张拉控制应力是指 。 16.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17.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第二批损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

1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A 25年 B 50年 C 60年 D 100年 2 关于结构重要性系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1.1 B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 1.0 C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的结构构件,其值不应小于0.9 D 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3 结构的可靠指标() A 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增大 B 随结构失效概率的增大而减小 C 与结构失效概率呈正态分布关系 D 与结构失效概率无关 4 下列关于荷载分项系数的叙述( )不正确。 A γG为恒载分项系数 B γQ用于计算活载效应的设计值 C γG不分场合均取1.2 D γQ取1.4;对于楼面结构,当活载标准值不小于4kN/m2时取1.3 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采用() A 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B 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 C 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 D 荷载设计值及材料强度标准值 6 荷载组合值ψc Q K() A 只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 B 只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长期效应组合 C 只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D 既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组合,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7 关于结构的功能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B 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C 具有卓越的节能、环保性能 D 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8 下述状态中,不属于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A 结构倾覆 B 结构失稳 C 结构出现裂缝 D 结构变为机动体系 9 不属于荷载效应范畴的是() A 弯矩 B 挠度 C 强度 D 裂缝宽度 10下列关于荷载代表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荷载的主要代表值有标准值、组合值和准永久值B恒荷载只有标准值 C荷载组合值不大于其标准值D荷载准永久值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短期效应组合 11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础组成,()接A柱与屋架、基础铰接B柱与屋架、基础刚接C柱与屋架刚接、与基础铰接D柱与屋架铰接、与基础刚 12 单层厂房中,用来承托围护墙的重量并将其传至柱基础顶面的构件是() A 圈梁B连系梁C过梁D基础梁 13 单层工业厂房抗风柱上端与屋架的连接,应做到( ) A 水平方向、竖向均可靠连接B水平方向可靠连接、竖向脱开 C 水平方向、竖向均脱开D水平方向脱开、竖向可靠连接 14 单层厂房计算中,对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取值是按( ) A两者之和B两者的平均值C两者的较小值D两者中的较大值 15关于变形缝,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B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C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16 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 A 屋面活荷载B恒荷载 C 风荷载D吊车荷载 17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D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 A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B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C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 18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高度是根据()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计算确定 A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B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C基础尺寸的构造要求,再通过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 19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在() A 吊车梁轨道顶面 B 吊车梁顶面 C 吊车梁轨道中部 D 吊车梁中部 20 单层厂房排架考虑整体空间作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1)总平面尺寸为18m×30m,四周墙体承重,中间柱承重,轴线距离墙体内边缘120mm,柱的截面为300mm×300mm。板伸入墙内120 mm;次梁伸入墙内240 mm,主梁伸入墙内370 mm。 2) 楼面做法:20 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梁、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 mm厚。 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 4) 材料:混凝土C25();梁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余用HPB235钢筋()。 (2)设计要求: 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3)绘出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施工图。、 图1-14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步骤如下: 1.梁格尺寸布置及确定构件尺寸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次梁的跨度均取为6m,板的跨度2m,板的长边和短边之比为6/2=3,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板的厚度,,取 次梁的尺寸: 取; 取。 即次梁的截面尺寸为 主梁的尺寸: 取; 取。 即主梁的截面尺寸为 二、板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计算―塑性内力重分布) 取板宽计算 1.荷载设计值 恒载 板自重 1.2 ×0.08×1×25=2.4 楼面面层 1.2×0.02×1×20=0.48 天花抹灰 1.2×0.015×1×17=0.31

活载 q=1.3×1×7.0=9.1(楼面活载大于4时, 活载分项系数取1.3) 总荷载 注:本例题中经比较,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因此,恒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边跨: 取较小值,故 中间跨: 边跨和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简图如图1-15所示。(实际跨数大于5跨按5跨计算) 3.内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毕业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毕业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1.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A) A.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D.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2.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A)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3.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D)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C.建筑平面形状 D.结构长度 4.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B)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变 D.向上移动至层高处 5.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A) A.中央 B.两端 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 D.任意一端 6.我国抗震规范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三水准要求,两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A) A.是根据小震(众值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B.是根据中等地震(设防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C.是根据大震(罕遇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D.可不必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要考虑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7.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D) A. B.1.2 C.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8.“强柱弱梁”指的是(C) A.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柱的抗弯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弯承载能力 D.柱的抗剪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卷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分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序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_________ 或___________(钢筋)。 2. 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 3. 在进行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内力计算时,假定排架柱上端与屋架 ,下端在基础顶面处为 。 4.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线刚度乘以 ,相应传递系数为 。 5. 框架结构D 值法中柱的侧移刚度D= ,是考虑 而对柱侧移刚度的修正系数。 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2.一般板不作抗剪计算,主要因为( ) A 板内不便配箍筋; B 板的宽度远大于高度; C 板一般承受均布荷载; D 一般板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 ---------------------------- ----------------------------装 - ------------------------------- ------------- 订 -------- ------------------------ --------------线 ---------------------------------------------------------------------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3.多跨连续梁板的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力计算。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1'+=, 折算活载p p 2 1'=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1.7~2.7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 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 或 正方形 。主梁有沿 横向 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案。 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 主梁 、柱或墙上。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 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 ,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 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 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 后取用。 39、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力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置和 数量 。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2.4 双向板肋梁楼盖如图2-83所示,梁、板现浇,板厚100mm ,梁截面尺寸均为300mm ×500mm ,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板周边支承于砖墙上,支承长度120mm 。楼面永久荷载(包括板自重)标准值3kN/㎡,可变荷载标准值5kN/㎡。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板内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试分别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和相应的配筋。 解: 1. 按弹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和相应的配筋 (1)荷载设计值 g =1.2×3=3.6 kN/m 2 q =1.4×5=7 kN/m 2 g +q /2=3.6+7/2=7.1 kN/m 2 q /2=7/2=3.5kN/m 2 g +q =3.6+7=10.6 kN/m 2 (2)计算跨度 内跨:l 0=l c (轴线间距离),边跨l 0=l c -120+100/2。 (3)弯矩设计值计算 计算板跨内截面最大弯矩值,活荷载按棋盘式布置,为便于计算,将荷载分为正对称荷载(g +q /2)及反对称荷载(±q /2)。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可视为固定支座;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中间支座可视为铰支座。边支座按实际情况考虑,可视边支座梁的约束刚度按固定或按简支考虑。由于教材附表7的系数是根据材料的泊松比ν=0制定的,故还需根据钢筋混凝土泊松比ν=0.2调整弯矩设计值。 区格 1B 2B l x (m ) 5.1 5.03 l y (m ) 4.43 4.43 l x /l y 0.87 0.88

(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跨中x h 0=h -30=70mm ,y h 0=h -20=80mm ,支座截面0h =h -20=80mm 。 各跨中、支座弯矩既已求得,即可近似按y s s f h m A 0γ= ,近似取s γ=0.9,算出相应的钢筋截面面积。 m in ,s A =bh f f y t )45 .0%,20.0max (=1001000%)2145.0300 43.145.0%,20.0max(??=?=214mm 2 /m 按弹性理论设计的截面配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得传递途径为楼面(屋面)荷载→次梁→主梁→ 柱→基础→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得短跨方向按计算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得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与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2/L1≥_3_时为_单向板_;当L2/L1<__2 _时为_双向板。 5、常用得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与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得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得荷载为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得荷载为三角形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得折算恒载, 折算活载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得配筋时,次梁得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边缘处,这就是因为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就是由于裂缝得形成与开展引起得,第二过程就是由于塑性铰得形成与转动引起得。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得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支座中心线之间得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净跨。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得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得主要作用就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得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得内力、将板上作用得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得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得不同点就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得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与混凝土得极限压应变。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钢筋得流幅,这时内力重分布就是充分得。当配筋率较高即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混凝土得压应变,其内力重分布就是不充分得。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得刚度,连续单向板得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得不动铰支座应满足梁柱线刚度比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得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整体抗倾覆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得斜梁,不论就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式中得称为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

混凝土结构设计A试卷(答案

广州大学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 卷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Ⅰ考试形式(有限开卷,考试) 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 (均为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卡相应位置) 1.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构件承载力 B.节省材料 C.对构件进行检验 D.提高构件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 2.单层厂房的柱间支撑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 A.厂房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 B.厂房的横向刚度和稳定性C.厂房横向排架柱的强度 D.厂房纵向排架柱的强度 A是()。 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预拉区布置预应力钢筋' p A.为了提高极限抗弯承载力 B.为了防止在施工阶段预拉区开裂 C.为了提高构件的抗弯刚度 D.为了提高构件的延性 4.单层厂房排架结构计算中,()作用下才考虑厂房的整体空间作用。

A . 屋面活荷载 B .吊车荷载 C .永久荷载 D .风荷载 5. 当厂房排架柱牛腿的剪跨比3.00 h a 时,宜设置弯起钢筋。弯起钢筋应配置在( )。 A . 牛腿有效高度0h 范围内 B . 牛腿上部023 h 范围内 C .吊车竖向荷载作用点至牛腿斜边下端点连线距离l 的61至2 1 之间的区域内 D .牛腿根部以上023 h 范围内 6.单层厂房的排架计算简图中,( )。 A . 柱下端与基础的连接采用铰接 B . 柱下端与基础的连接采用定向铰接 C . 柱下端与基础的连接采用固接 D . 柱下端与基础采用焊接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先张法构件总预应力损失值不应小于 ( )。 A .80N/mm 2 B .90N/mm 2 C .110N/mm 2 D .100N/mm 2 8. 单层厂房横向排架承受的荷载中,不包括( ) A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B .屋面活荷载 C .吊车纵向水平荷载 D .风荷载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规定,( )。 A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两者中的较小值 B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C .当有积灰荷载时,积灰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D .当有积灰荷载时,积灰荷载不与屋面均布活荷载同时考虑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 )。 A .C30 B .C20 C .C40 D .C35 11.下列有关排架柱内力组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风荷载有向左、向右吹两种情况,可以同时选择两种风向参与组合 B .组合max D 或min D 产生的内力时,一定要组合m ax T 产生的内力 C .吊车竖向荷载max D 和min D 可以同时作用在同一柱子上 D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m ax T 作用在同一跨内的两个柱子上

单向板楼盖设计例题

4.3.2.9 单向板楼盖设计例题第一部分——内力分析 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4-37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楼房内。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kN/m2,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图4-37 +5.00建筑平面 (1)设计资料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对应横向承重方案)。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 2.2m,l02/l01=6.6/2.2=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根据表4-1,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故取板厚h=80mm(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内往往要双向布设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的平面布置见下图。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应表示梁、板、柱,墙等所有结构构件的平面位置,截面尺寸、水平构件的竖向位置以及编号,构件编号由代号和序号组成,相同的构件可以用一个序号。 200 图4-38 +4.965结构平面布置图(注:板厚均为80mm)图中柱、主梁、次梁、板的代号分别用“Z”、“KL”、“L”和“B”表示,主、次梁的跨数写在括号内。 (3)板的内力计算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 0.65kN/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m2 20mm混合砂浆 0.02×17=0.34kN/m2小计 2.99 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8.0kN/m2永久荷载分布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见《规范》)。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g=2.99×1.2=3.59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8×1.3=10.4kN/m2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 柱 → 基础 → 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 求 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 2/L 1≥_3_时为_单向板_;当L 2/L 1<__2 _时为_双向板 。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 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 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 1'+=, 折算活载p p 2 1'=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 应取在支座 边缘 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 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 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按 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 。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 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力、将板上作 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 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 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力 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力 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 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 截面 计算,支座按 矩形 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 。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 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 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2-3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

《混凝土结构设计》试卷1

2002—2003学年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试卷 (综合改革班2000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中要设置柱间支撑,柱间支撑的作用是保证厂房结构的 纵向刚度和稳定 和传递纵向水平荷载。 2、等高排架是指排架柱柱顶水平侧移相等的排架,等高排架可以用剪力分配法计算。 D原理求出吊车对排架柱3、吊车荷载是移动荷载,通过吊车竖向荷载或max 产生的最不利荷载情况。 4、计算全现浇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时,由于需要考虑影响线原理因素, 对按矩形截面计算得到的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乘以增大系数。 5、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对竖向荷载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在内力组合之前(前、后)进 行调幅;弯矩调幅后,梁端负弯矩整片墙,跨中弯矩壁柱间墙。 6、对带构造柱墙,应分别对屋盖或楼盖类别(或屋盖或楼盖水平刚度)和横墙间距进行高厚比验算。 7、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影响系数的大小与屋盖类型和横墙间距有 关。 8、砌体在梁端支承处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时,考虑砌体内形成的内拱卸载作用,对上部 荷载应该进行折减处理。 9、设计挑梁时,需要对其进行挑梁抗倾覆验算、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验算及承载力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中;每题2分,共24分)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的下部柱间支撑应布置在厂房的(A)

A 中部 B 端部 C 中部和端部 D 中部或端部 2、计算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时,需考虑(C ) A 吊重 B 大车重和小车重 C 吊重和小车重 D 吊重、大车重和小车重 3、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进行设计,当进行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下面(A )的描述是正确的 A 恒载始终参与内力组合 B 有吊车竖向荷载参与组合,必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参与组合 C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吊车竖向荷载必须同时考虑 D 在N V M 、、max 组合时,吊车横向水平荷载和风载不产生轴力,可不参与组合 4、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柱牛腿截面高度根据( D )确定 A 构造要求和承载力要求 B 承载力和裂缝控制要求 C 构造要求、承载力和裂缝控制要求 D 构造要求和裂缝控制要求 5、柱下独立基础的基底尺寸应根据( D )的关系确定 A 地基反力和和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B 地基净反力和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C 地基附加应力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D 地基反力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6、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应根据( A )确定 A 构造要求和抗冲切承载力要求 B 构造要求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C 抗冲切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D 构造要求、抗冲切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7、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为了考虑在分层过程中将梁柱结点简化为固定支座对结构内力带来的影响,( B ) A 将楼层柱的线刚度增大并将其弯矩传递系数减小 B 将楼层柱的线刚度减小并将其弯矩传递系数减小 C 将框架梁的线刚度减小并将底层柱弯矩传递系数减小 D 将楼层柱的线刚度增大并将其弯矩传递系数增大 8、对承受相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一框架结构,分别用反弯点法和D 值法进行侧移计算,那么( B ) A 反弯点法比D 值法计算侧移结果大 B 反弯点法比D 值法计算侧移结果小 C 反弯点法和 D 值法计算侧移结果相同 D 反弯点法和D 值法计算侧移结果大小不确定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例题(公式版,可修改)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现浇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13建筑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以及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 2.复习和巩固课程中基本构件的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1)掌握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的确定; (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6)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规范。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混合结构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如附图1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柱网及外部围护墙体已设置。请进行主梁、次梁、板的布置并确定梁和板的截面尺寸,梁、板的受弯承载力及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选择合适的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 水磨石地面(或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C 20~C 35 ,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 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注:1)该建筑物的楼梯位于建筑物外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并绘制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以及材料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