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翻译
- 格式:pptx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64
【2019秋】文言文(一)项经传①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
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
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①,无敢冒利者。
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
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
②升太平府知府。
至则叹曰:“嗟乎!太平,建康南屏也,实国家股肱郡,然民贫矣,不宽不可。
”于是身抚循之,流亡来归者万计。
③移治临江。
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
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
”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
④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建和籴之法,民赖以存治。
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
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赋入为诸郡先。
⑤时中官刘瑾用事,权擅天下,天下吏多赂瑾者。
其有司以上赂各有等,公勿赂,瑾怒。
或以告公。
公曰:“人各有志,彼乌怒?即怒,吾命耳。
”卒弗赂也。
居无何瑾诛诸赂者皆(节选自《檇李往哲列传》)【注】①羡余:赋税的盈余。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循.故实(2)比又视.南城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稽.录羡余()A.登记B.仔细 C核查 D.延迟(2)无敢冒.利者()A.侵犯B.贪占C.冒充D.盗窃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18.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3分)19.第②③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析其原因。
(3分)20.第④段写到“监司督赋方急”,项经与他论理,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5.(2分)(1)遵循(2)督查16.(2分)(1)C(2)B17.(5分)答案示例:百姓已经非常饥饿了,一定要请示后才能赈济,这就像坐着等死;赈济百姓却不请示,罪责就在太守。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全国乙卷文言文翻译详解(201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年全国Ⅱ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 )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 ),事( )魏相公叔座( )。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
会座病,魏惠王...( )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 )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 )君,君大说( )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 ),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 )不循古而王,夏殷( )不易礼而亡。
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 ),秦民之( )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 )太子( )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 )太子。
太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 )其师( )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 )而袭虏魏公子卬( )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 )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安邑( ),徙都大梁( )。
惠王曰:“寡人恨( )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庶孽(庶子,妾生之子) 刑名之学(战国时以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
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2019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答案带解析1.B[解析]于文无据。
文中第二段仅提到“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多长”,并没有提到“他对古今中外各种诗歌文体都有正面评价”,故选B。
2.D[解析]强加因果。
由文中第三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可知,选项中的“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错误,故选D。
3.D[解析] 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仅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对杜甫之前的人进行评价。
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举例的目的是论证“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汇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C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曲解文意,作者例举“逃避”“被击败”这二种回应危机的方式的目的是对杜甫“正面担荷”的欣赏和肯定。
故选D。
4.D[解析]冠戴。
由材料三可知,实现数据融合的是应用支撑层,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的才是数据层,故选D。
5.C[解析]于文无据。
“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错,文中虽然提到智能建造平台,但没有说是“首创的”,故选C。
6.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题目问“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名片”,其实也就是让考生总结当今我国桥梁建筑有哪些发展,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然后考生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对其进行筛选总结即可。
7.B[解析]曲解文意。
“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生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错,由原文他的穿戴可知他并不是出身高贵,且细读下文可知他并不是“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8.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心的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2019年高考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第七课时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子产①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改,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之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B.郑伯如.晋如:到……去.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2.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3分)译文:(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大亦愈知治矣.(4分)译文:(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3分)译文: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龙渊义塾记明·宋濂龙渊即龙泉,避唐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十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敞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郁然云.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需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选自《文宪集》,有删改)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卜地..官山之阴卜地:选择地点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C.俾.无有所与俾:使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植:培植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韩林,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號州刺史.號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①,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號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尾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敞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诡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思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加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注]①厩刍:草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复执.论执:坚持.B.休直方不务.进趋务:致力于.C.帝不能夺.夺:使……改变.D.吾用休,社稷计.耳计:计策.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王元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B.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號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符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注〕:“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先是,江东有歌谣曰:“黄斑青骏马,发自寿阳浚,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际,又乘青骏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寝疾,数日意卒,时年五十五.(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注〕撝(huī):挥手呵斥.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稍:稍稍.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说:劝服.C.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潜:暗中.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次:驻扎.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①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③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④来谒军门,昼夜不绝⑤闻擒将至,众惧而溃⑥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独生子与他交往.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陈人丧失了锐气.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败陈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明白.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4.把第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一.小试身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记归有光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
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
祖宗,父母之本也。
族人,兄弟之分也。
不可以不思也。
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
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
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
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
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
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 居常不自释.释:宽解B. 贫穷而不知恤.恤:救济C. 以仁孝之道责.之也责:责备D. 不录于.有司于:表被动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专项二文言文阅读第三讲理解翻译(含句式)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
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1)用”/”给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答案例如】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2)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过而遗先生食。
先生不受,岂不命邪?②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答案例如】①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②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谷子;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予的原因。
【参考译文】列子生活贫困,面容有饥色。
有人对郑国的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谷子。
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受悠闲安乐。
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她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我的。
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谷子;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予的原因。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备考文言文专项训练试题及解释一、(安徽省A10联盟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县人。
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
遭父丧,孝闻乡里。
调国子直讲。
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
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
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
以贫求解。
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
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
”诏可。
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
”诏礼官儒者杂议。
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
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
”事皆施行。
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
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
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
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
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
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
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
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
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
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
田悦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
迁工部..尚书,仍前职。
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
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
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强盛)国(国家,《烛之武退秦师》:“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
”),不法(效法)其(那些)故(旧的法规);苟可以利(使动用法,使……有利)民(百姓),不循(遵循)其礼(礼制,这里特指旧的礼制)。
”孝公曰:“善(很好)。
”“治(治理。
《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世不一道(方法。
《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
”),便(便利)国不法古(古制)。
故(所以)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
”)夏殷【指夏桀和殷纣】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反(反对)古者不可非(责怪,《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值得)多(称赞)。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以……为:把……任命为)左庶长【秦国官职,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秦国尚左,在左右庶长中,以左庶长为首。
】,卒(最终,《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确定)变法之令。
令(命令)行(实行)于民期(jī一周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年,秦民之(到,《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国都言(诉说)初令之不便者以(用)千数(计算)。
于是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推行),自上犯(触犯)之。
”将法(惩罚)太子。
太子,君嗣也(判断句),不可施刑(刑罚),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黥刑,又称为墨刑。
在罪犯面部、耳后、颈项、手臂上刺后涂以墨的刑罚,是五刑中最轻的刑罚,汉文帝时废止。
五代后晋恢复,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沿用至清】其师公孙贾。
明日(第二天),秦人皆趋(遵循)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假字,通“悦”,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
2019年江苏高考文言文评析和试译江苏省如皋中学陈春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二)(陕西)【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
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
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
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
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
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
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
”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
”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
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
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
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
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
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
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
”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
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
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议者惜其失几。
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
琳曰:“彼假设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
”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
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人爱之,为立生祠。
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
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得疾卒。
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岁饥,琳尽发以贷.民贷:借款B.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论:判罪C.帝然.之然:认为……对D.未报.,得疾卒报:答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⑤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法严惩。
(2019年全国Ⅱ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 )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 ),事( )魏相公叔座( )。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
会座病,魏惠王...( )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 )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 )君,君大说( )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 ),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 )不循古而王,夏殷( )不易礼而亡。
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 ),秦民之( )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 )太子( )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 )太子。
太子,君嗣( )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 )其师( )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 )而袭虏魏公子卬( )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 )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安邑( ),徙都大梁( )。
惠王曰:“寡人恨( )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庶孽(庶子,妾生之子) 刑名之学(战国时以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
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强盛)国(国家,《烛之武退秦师》:“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
”),不法(效法)其(那些)故(旧的法规);苟可以利(使动用法,使……有利)民(百姓),不循(遵循)其礼(礼制,这里特指旧的礼制)。
”孝公曰:“善(很好)。
”“治(治理。
《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世不一道(方法。
《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
”),便(便利)国不法古(古制)。
故(所以)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
”)夏殷【指夏桀和殷纣】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反(反对)古者不可非(责怪,《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值得)多(称赞)。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以……为:把……任命为)左庶长【秦国官职,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秦国尚左,在左右庶长中,以左庶长为首。
】,卒(最终,《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确定)变法之令。
令(命令)行(实行)于民期(jī一周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年,秦民之(到,《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国都言(诉说)初令之不便者以(用)千数(计算)。
于是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推行),自上犯(触犯)之。
”将法(惩罚)太子。
太子,君嗣也(判断句),不可施刑(刑罚),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黥刑,又称为墨刑。
在罪犯面部、耳后、颈项、手臂上刺后涂以墨的刑罚,是五刑中最轻的刑罚,汉文帝时废止。
五代后晋恢复,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沿用至清】其师公孙贾。
明日(第二天),秦人皆趋(遵循)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假字,通“悦”,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②,数窘汉王③。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④。
季布匿濮阳周氏。
衣褐衣⑤,之鲁朱家所卖之⑥。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⑦。
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⑧。
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⑨,何示天下之不广也⑩!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⑾,乃许曰:“诺。
”待间⑿,果言如朱家指⒀。
上乃赦季布。
上拜为郎中⒁。
注解①为气任侠:好逞意气而以侠义自任。
气,意气。
②将:率领。
③数:屡次。
窘:困迫。
汉王:指刘邦。
④购求:悬赏征求。
⑤褐衣:粗布衣服。
⑥“之鲁”之“之”:到……。
朱家:汉初著名游侠。
•⑦汝阴侯:即夏侯婴。
以其曾任滕县令,故称滕公。
楚人称县令为公。
⑧职:指职分内的事。
⑨独:只,仅。
⑩不广:指气度狭隘。
⑾意:猜测,预料。
⑿待间(jiàn,见):等待机会。
⒀指:通“旨”,意旨。
⒁拜:授给官职。
译文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
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
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
”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
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
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原文孝惠时①,为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