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携带、传播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如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制的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体系,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建设,保障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落实。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爱卫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三)监督、检查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情况;(四)组织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五)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六条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七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病媒生物防制义务,参与和支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三章预防控制第八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定期清理卫生死角,保持环境整洁;(二)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防止病媒生物孳生;(三)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制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四)开展病媒生物监测,掌握病媒生物密度和侵害情况;(五)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病媒生物防制;(六)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第九条医疗机构、学校、餐饮单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特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媒生物侵害。
第十条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应当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一条发生病媒生物密度异常增高或者媒介传染病疫情时,各级爱卫办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它们是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度的建立。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的建立需要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预案,确保在发生传染病暴发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控工作。
二、工作内容。
1. 病媒生物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分布范围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了解疫情动态,为后续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病媒生物灭除,采取有效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对病媒生物进行灭除,减少传播疾病的风险。
3. 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众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5. 管理和督导,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督导机制,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工作要求。
1. 科学防制,根据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规律,科学制定防制工作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2. 综合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治理、个人防护、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形成合力,提高防制效果。
3. 及时响应,一旦发现疫情暴发或病媒生物密度异常增高,要能够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5. 督导检查,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工作效果。
通过建立健全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病媒生物的活动日益频繁,蚊虫、苍蝇、蟑螂和老鼠等“四害”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营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校园环境,我校特制定以下病媒生物防制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爱国卫生运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等。
3. 各部门、班级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防制措施1. 环境治理(1)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杂物,不留卫生死角。
(2)加强校园绿化,定期修剪树枝,清除杂草,减少病媒生物栖息地。
(3)定期检查校园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不留积水。
2. 物理防制(1)加强门窗管理,确保门窗完好,防止病媒生物进入。
(2)安装防蝇网、防蚊纱窗等物理防制设施。
(3)设置鼠笼、鼠夹等物理捕鼠设施。
3. 化学防制(1)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化学药品进行防制。
(2)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3)对防制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调整防制措施。
四、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防制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
3. 组织师生参加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提高防制技能。
五、监督检查1.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病媒生物防制规定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关系到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我校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制度,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特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责任分工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总务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防制措施、采购防制药品和器械等。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清理卫生死角、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等。
4、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清洁和卫生维护,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三、防制措施1、环境治理(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消除卫生死角。
(2)完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孳生病媒生物。
(3)加强对食堂、仓库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好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的卫生防护,防止病媒生物污染食品。
2、物理防制(1)安装防蚊蝇纱窗、纱门,使用灭蚊灯、粘鼠板等物理防制设施。
(2)对下水道口、通风口等部位安装防鼠网,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
3、化学防制(1)根据病媒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合理选择和使用化学防制药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用药安全。
(2)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重点对垃圾存放点、厕所、污水沟等部位进行消杀。
4、生物防制(1)合理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吸引有益生物,抑制病媒生物的繁殖。
(2)利用天敌防治病媒生物,如放养食蚊鱼防治蚊虫等。
四、监测与评估1、建立病媒生物监测制度,定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密度变化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制措施,提高防制效果。
3、定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病媒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体,为保证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创造卫生、和谐的办公环境,阻断病媒生物的传播途径,经我所领导班子讨论研究,特制订本制度:1、在职工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及其“四害”教育,积极参与除害防病工作。
2、保障经费投入,主动与爱卫办取得联系,落实病媒生物防治消杀工作,并备案存档。
3、定期投药消杀病媒生物,并提供采用有效方法告知职工及家属。
4、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用药必须是上级指定用药,在指定场所购买。
5、投药区域覆盖到位,,不留死角。
6、残药必须落实专人保管。
7、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与环境卫生相结合,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消灭“四害”的孳生地。
控烟工作制度一、做好禁烟宣传,对来我单位的宾客进行禁烟条例宣传。
不向来客敬烟,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二、加强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控烟领导小组,对控烟工作定期研究。
控烟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考核。
三、在会议室、办公室及接待室不设置吸烟器具,不设附有烟草广告的标语和物品。
四、单位内设置醒目、统一的禁止吸烟标志。
五、设立专职人员进行巡视,检查劝阻吸烟,在禁烟场所做到无人吸烟,并无烟蒂。
六、单位全体职工不得在公共场所(如厕所、走廊)吸烟,个别抽烟者在规定的地点吸烟。
七、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一旦被发现将进行劝阻及教育并给与一定处罚。
八、积极参加市爱卫会组织的创建“无吸烟单位”活动。
九、本规定自张贴之日起执行。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二、根据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大力推行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
三、定期和不定期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全所职工健康知识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健康教育目标考核要求。
四、在相关单位的业务指导下,开展整体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和疾病预防宣传教育。
五、利用单位会议室,每月举办一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六、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每季度更换内容。
七、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各类有关健康教育及管理的各种资料。
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了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繁殖和传播,保障单位职工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创造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保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 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单位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 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办公室设在本单位卫生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3. 各部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本科室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并纳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
4.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和措施。
(2)协调解决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监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4)定期组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检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
三、防制措施1. 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单位内部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杂物、积水等,杜绝病媒生物的孳生地。
2. 设施设备管理:对单位内的食堂、厨房、餐厅、厕所、垃圾箱等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3. 药物消杀:在病媒生物高发季节,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的要求,定期进行药物消杀。
药物消杀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注意安全防护。
4. 健康教育: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单位职工的防制意识和能力。
5.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病媒生物进行监测,评估防制效果,及时调整防制措施。
四、工作流程1. 计划制定:每年第一季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当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 措施实施:各部门、科室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3. 检查评估:每季度末,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1. 介绍病媒生物是指可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蜱虫等。
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制度,确保工作的科学、高效、有序进行。
2. 职责定义2.1 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组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调查工作。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动物防疫机构的病媒生物防制职责。
•相关人员应按照各自职责,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防制能力。
2.2 各类职责的具体要求•卫生防疫部门要及时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计划和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疾控中心应根据病媒生物的传播规律和趋势,制定适应当地实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措施,加强对病媒生物监测和评估工作。
•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公共场所和职业场所的卫生监督,确保卫生条件符合病媒生物防制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媒生物孳生源。
•医疗机构要加强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诊治,提高医务人员对病媒生物防制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动物防疫机构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咨询和技术指导。
3. 工作流程3.1 病媒生物监测流程•确定监测点位:根据疫情和病媒生物的分布规律,确定监测点位,包括农村、城市和职业场所等,确保全面覆盖。
•配置监测设备:组织采购和配置专用的病媒生物监测设备和工具,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和高效。
•抽样监测:按照规定的监测时间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监测点位进行抽样监测,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的监测。
•数据分析和报告: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撰写监测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
3.2 病媒生物防制流程•制定防制方案:根据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和疫情形势,制定相应的防制工作方案,包括采取防治措施和加强宣传教育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从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病媒防制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单位负责、社会参与;(三)科学规范、安全有效;(四)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病媒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病媒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病媒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病媒防制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二)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病媒防制工作;(三)监督检查病媒防制工作的落实情况;(四)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调查;(五)制定病媒防制应急预案;(六)组织开展病媒防制宣传教育活动。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病媒防制工作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病媒防制法律法规;(二)制定病媒防制工作标准和规范;(三)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调查;(四)指导、监督病媒防制工作的实施;(五)查处病媒防制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第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病媒防制工作的职责:(一)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病媒防制工作;(二)制定本单位病媒防制工作计划;(三)组织开展本单位病媒防制工作;(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病媒防制监督检查;(五)加强对员工的病媒防制知识培训。
第三章监测与调查第八条病媒生物监测与调查工作应遵循以下要求:(一)监测与调查工作应定期开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二)监测与调查工作应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三)监测与调查工作应涵盖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抗药性等;(四)监测与调查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第九条病媒生物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一)鼠类、蚊类、蝇类、蟑螂等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二)病媒生物的栖息地、孳生源、扩散途径;(三)病媒生物的抗药性、生态习性;(四)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种类、流行情况。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高防制效果,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一)政府领导,部门协同。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共同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二)全社会参与,科学治理。
鼓励全社会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切实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环境治理等多种手段,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工作内容(一)组织管理1.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要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药物,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二)防制措施1. 清洁卫生(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扫、清理垃圾、粪便等,减少病媒生物孳生。
(2)做好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站、污水排放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2. 化学防治(1)合理使用化学药物,选用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虫剂,确保防制效果。
(2)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进行药物喷洒、投饵等化学防治措施。
3. 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病媒生物种群数量。
(2)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杀虫剂,减少化学药物使用。
4. 物理防治(1)采用捕鼠器、粘鼠板、蚊帐、纱窗等物理方法,防止病媒生物侵入。
(2)加强设施设备维护,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三)监测与评估1. 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2. 加强对病媒生物密度、种群构成、抗药性等方面的监测,及时掌握防制效果。
3. 定期评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制策略和措施。
四、工作制度(一)定期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提高防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生物,如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等。
第三条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科学防控、全民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机制。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六条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自觉维护环境卫生,配合政府开展防制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落实。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制定防制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建立监测网络,定期对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病媒生物疫情动态。
第十条各级爱卫会应当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制意识和参与度。
三、防制措施第十一条防制病媒生物工作应当采取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第十二条环境治理措施包括:(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粪便、积水等,消除病媒生物的孳生地。
(二)完善公共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桶、垃圾箱、排水沟等,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三)加强食品经营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防止食品污染。
第十三条化学防治措施包括:(一)合理使用化学药物,选择高效、低毒、环保的药物,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旨在规范和提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依据《公共卫生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具备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院、学校、农场等各类病媒生物防制相关单位。
1.3 定义(1)病媒生物:指能够携带和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虫、蜱虫、跳蚤等。
(2)病媒生物防制:指对病媒生物进行控制和防范,阻断疾病的传播。
第二章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与责任2.1 组织机构制定并执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单位应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部门和人员职责。
2.2 责任分工(1)依据职责划分,明确各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负责病媒生物的监测、诱杀、采样等防制工作。
(3)管理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的制定、调度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务支持。
2.3 培训与教育组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与教育,提高其技能水平和防护意识。
第三章病媒生物防制措施3.1 监测与评估(1)建立和完善病媒生物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病媒生物调查和数据分析。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强灭蚊治疗、清除孳生地等,以确保病媒生物数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2 预警与通报(1)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获取疾病病媒生物的流行动态和疫情预警信息。
(2)实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通报疫情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
3.3 病媒生物源头控制(1)对疫病传播源头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采取隔离、消毒和灭杀等措施。
(2)加强环境整治,清除垃圾、消毒污水等,以减少病媒生物栖息场所。
3.4 个体防护与卫生教育(1)在易受病媒生物侵袭的场所配备防护措施,如纱窗、电蚊拍等。
医院病媒防治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坚持环境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全面提高医院病媒生物防制水平。
二、组织管理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保健科、院感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2.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
办公室设在院感科,由院感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和后勤部门应当设立病媒生物防制联络员,负责本科室或部门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防制措施1.环境治理(1)保持医院环境卫生,实行垃圾分类,定期清理卫生死角,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地。
(2)加强绿化管理,定期修剪绿化带,清除杂草,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3)完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2.化学防治(1)根据病媒生物密度和季节特点,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药物喷洒工作。
(2)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3)加强对药物储存和使用的管理,确保药物安全使用。
3.生物防治(1)利用捕鼠器、粘鼠板等工具进行物理捕鼠。
(2)采用生物制剂如细菌、病毒等对病媒生物进行生物灭杀。
(3)引入天敌生物,如捕食性昆虫、鸟类等,控制病媒生物数量。
四、培训和宣传1.定期组织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和技能。
2.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员工的防制意识。
3.利用医院内部宣传栏、网站等平台,普及病媒生物防制知识。
五、监督和考核1.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定期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考核。
2.设立病媒生物防制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和患者积极参与监督。
3.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力的部门或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处理。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范本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第一部分:引言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并遵守相关法规。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与病媒生物控制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蚊虫、蜱虫、苍蝇等病媒生物的防制工作。
第二部分:责任与义务1. 管理层责任-确保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分配足够的资源和预算用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 员工责任-遵守本制度和相关的防制程序。
-协助监测和报告病媒生物问题。
第三部分:病媒生物防制计划1. 风险评估-根据区域、季节和病媒生物种类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员工和公众的曝露风险。
2. 预防措施-清除或减少水源,以减少蚊虫滋生地。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设施和园区以防止病媒生物的滋生。
-使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如驱蚊剂和蚊帐。
第四部分:监测与报告1. 监测-定期监测病媒生物的种群和分布。
-记录监测数据,包括数量和种类。
2. 报告-报告任何疾病爆发或异常病媒生物活动。
-向上级管理和卫生部门报告问题。
第五部分:培训与教育1. 培训-提供员工病媒生物防制的培训,包括识别、监测和控制方法。
-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以适应最新的信息和技术。
2. 教育-向员工和公众提供有关病媒生物防制的信息和建议。
第六部分:执行和改进1. 执行-检查和执行本制度的要求。
-处理违规行为和问题。
2. 改进-定期审查和改进制度。
-基于监测和报告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第七部分:附录-相关法规和标准-术语和定义-表格和记录样本。
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更好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改善市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卫生运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1.成立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并落实专门的人员负责。
3.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三、防制措施1.宣传和教育(1)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防制意识和参与度。
(2)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环境卫生管理(1)加强公共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道路、广场、公园、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
(2)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病媒生物孳生。
(3)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效率,减少病媒生物孳生。
3.病媒生物防制(1)针对鼠、蚊、蝇、蟑等病媒生物,采取化学、物理、生物等综合防制措施。
(2)科学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3)定期对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防制措施。
4.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1)彻底清除垃圾、粪便、废旧物品等病媒生物孳生地。
(2)加强排水设施建设,防止积水,减少病媒生物孳生。
(3)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实行定期巡查和监督管理。
四、工作流程和监督考核1.工作流程(1)定期召开病媒生物防制暨除四害工作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制定详细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3)组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2023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总则1.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全体员工。
二、职责分工1.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卫生部门或指定部门负责制定病媒生物防制计划和方案,并监督执行。
3.各职能部门和员工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范围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防制措施1.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清理垃圾,清除“四害”孳生地。
2.定期对场所进行消毒和杀虫,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3.建立病媒生物监测机制,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4.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媒生物孳生地。
5.按照国家规定使用卫生杀虫剂,并确保使用安全。
6.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病媒生物防制意识和技能。
四、应急处理1.当发生病媒生物大量滋生或传播疫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
2.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和处置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3.对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和隔离,防止疫情传播。
5.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考核与奖惩1.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未按照本制度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视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相应的处罚。
3.对因玩忽职守造成疫情传播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2.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卫生运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指对能够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等,进行有效的监测、控制和防制活动。
第三条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遵循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科学治理的原则,实行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综合防治、持续改进的策略。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第五条各级爱卫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科研、教育、医疗等机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组织管理第七条各级政府应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第八条各级爱卫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环境卫生机构等应按照职责,做好病媒生物防制相关工作。
第十条社区、单位应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组织,明确专人负责,落实防制措施。
三、防制措施第十一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季节性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第十二条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定期开展密度调查和防制效果评估,掌握病媒生物分布和防制情况。
第十三条公共设施、居民区、单位内部等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第十四条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建设,提高防制效果。
如设置防蚊、防蝇、防鼠设施等。
第十五条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药物喷洒、投放等操作,确保防制效果。
第十六条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药物的管理,确保药物安全、有效、合规使用。
四、培训与宣传第十七条各级爱卫会应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提高防制人员的业务水平。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卫生运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病媒生物防制水平,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病媒生物防制良好氛围。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鼠、蚊、蝇、蟑等病媒生物的防治。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七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监测、评估和培训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防制措施第八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下水道等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治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
第九条实施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应当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药剂,避免对环境和非靶生物造成危害。
第十条定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掌握病媒生物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及时调整防制策略和措施。
第十一条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制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民参与的病媒生物防制良好氛围。
四、监督与考核第十二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考核制度,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五、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病媒生物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病媒生物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蜱、螨、臭虫等。
第三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共同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第五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科学、规范、安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第六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
第七条对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第八条建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职责。
第九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监测、调查和评估,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出防制措施。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制度,对病媒生物进行监测和控制,防止疾病传播。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教育,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制。
第十三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维护公共卫生环境。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居民区、单位内部等进行病媒生物防制,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第十五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确保防制工作的安全、有效。
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及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病媒生物的传播和滋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制定本制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及相关外来人员,特别是与人体接触直接或间接对人体有害的病媒生物,包括但不限于苍蝇、蚊子、老鼠等。
制定程序:企业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管理人员”)委派专人对病媒生物防制进行研究、信息搜集,并在了解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制订本制度,经企业领导审核,全体员工知晓后开始执行。
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行政管理法》-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1. 名称: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2. 范围:本企业内部所有人员以及相关外来人员3. 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及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病媒生物的传播和滋生,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4. 内容:(1) 加强病媒生物的监管和防控(2) 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3) 固定时间对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整治(4) 加强交通工具的卫生管理(5) 常规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5. 责任主体:(1) 管理人员:负责制订、修改和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管防控工作(2) 环保部门:负责企业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3) 卫生部门:负责加强交通工具及企业内部卫生管理(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开展健康检查和培训6. 执行程序:(1) 实行日常清洁、消毒等工作制度(2) 平时做好病媒生物储存和处理的工作(3) 确保每年对企业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整治(4) 加强对员工的卫生健康管理和培训7. 责任追究:(1) 发现不按规定执行本制度的,直接责任人需承担相应的责任(2) 重大事故发生后,直接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所有适用范围内的人员必须遵守,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创卫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引起的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地区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县(区)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3.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要设立病媒生物防制科室,负责本区域的病媒生物监测、防制和培训等工作。
四、工作内容1. 环境整治(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排水系统,减少污水和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和积水,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2. 病媒生物监测(1)建立健全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定期调查和监测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分布和消长情况。
(2)设立监测点,采用人工捕捉、电子诱捕等方法,监测病媒生物密度。
(3)及时掌握病媒生物动态,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防制措施(1)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媒生物防制。
(2)定期开展病媒生物消杀活动,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防治。
(3)合理使用化学防制药物,遵循药物使用规范,确保防制效果。
4. 健康教育(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病媒生物危害的认识。
(2)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教育居民掌握正确的防制方法和科学防治措施。
(3)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流程1. 制定方案: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2. 部署工作:召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3. 落实措施:各级部门按照工作方案,落实各项防制措施。
4. 监测与评估: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监测,评估防制效果,及时调整防制策略。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
一、组织领导为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健康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四害侵扰,加强对除四害的工作力度,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等同志为办公室成员。
除四害领导小组成员适时召开会议,研究联社除四害情况及方法,并制定除四害的工作制度。
二、灭鼠工作
1、把除四害工作列为联社爱卫工作、创建文明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科室内外不留死角。
2、灭鼠工作坚持经常与突击相结合,防、灭相结合,药物与工具相结合,开展药物突击灭鼠活动,常年有灭鼠工具,有切实可行的防鼠措施。
3、及时清理单位内杂草,经常检查档案室、墙角、墙缝、鼠洞,
及时堵塞,对鼠药应及时投放和清理。
三、灭蝇、灭蚊工作
1、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场所和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不乱倒乱丢垃圾。
2、定点、定人、定时对孳生场所进行药物喷洒消灭。
3、完善防蝇设施,垃圾箱有盖有门,密封存放垃圾,,厕所定人打扫,定时喷洒药水。
2012年1月15日。